大家好,我是Jerome,感谢关注MZD Studios,你的支持就是我的动力。

由于最近在制作一些后期的单子,日子又开始忙起来了。

加上上一篇发的文章也确实比较少人看,自己也变得没动力去写文章了。

不过,还没有达到目标,我会继续努力。

如果我写的哪篇文章能让你学到哪怕是小小的新知识,不要忘了分享出去让更多人看到,就是对我的支持跟鼓励了。

注意,所以我接下来我会写这篇比较长的文章来回答上面这位同学的问题。(建议收藏后阅读)

我的回答:

你好,我给新手学习混音的9个建议是:

1.好好保护你的耳朵,没有一双好耳朵,做音乐一切都是扯淡。

美国是个重型乐队比较多的地方,确实这个问题很严重,我的三四个朋友在当地都是玩重型的,由于演出太多,他们都有个通病就是耳朵的一边不灵敏了。

其中一个乐队在发专辑前,发过Demo给我听,但是质量非常差,后面才得知,demo是吉他手混音的,他的耳朵有一边听觉不灵敏,因为酒吧演出太多了。

所以,一个耳朵有问题的人,怎么可能混出出版级的作品?


当然后面他们还是找我参与制作那张专辑了。

我自己是比较爱护耳朵的,也希望大家注意爱护自己的耳朵。

我建议如果你混音的时候,最好是用耳机跟监听相互配合用,这样可以减少耳朵的压力。

还有记得,每隔一个钟你就离开你的工作室去外面喝个茶,当然我现在混音时是每隔2个钟去吃一下东西,喝喝咖啡或果汁等休息一下。

2.首先,一定是要喜欢录音混音后期制作的,只有喜欢它才能掌握它。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兴趣了当然就不用刻意地去坚持了。我也不废话了。

3.新手学混音,应该从理论开始,一定要把基础学好,不要心急,不要怕花时间。

虽然对于初学者来讲,万事开头难,但是一定要有耐心,不要被外面的“大师”吓到。

我告诉大家,混音并不难,只是步骤多,有点复杂,需要你的细心跟耐心。

另外找到一个好老师,不管你承认与否,都必须接受一个事实:选择大于努力。

如何判断一个老师好不好?(人品当然是第一的,就不强调了,但你首先也得尊重你的老师,一日为师终身为父嘛)

首先,老师自己的作品要先过关。

然后,这个老师最好不是只教你的技术的,最好要把思路都能给讲你明白。(不然你自己是没法明白的)

当你把基础学好,一切都会变得很简单,你唯一要做的是给自己多一点信心

(所以关注MZDstudios,把它置顶,多看看我的文章保证你有很大的信心,后面我会杜撰一本属于自己理论体系的书,我会把精髓都写在书上,因为没时间,我只写了一小部分,这也是我的目标)。

我讲的课程全部是以理念性的东西为主,技术为辅,我讲的是“道”,不只讲“术”。

所以,不会单单是分享一些技术。

我讲的课一定是直接解决最根本性的问题的,所以大家学东西一定要从最根本的东西开始学起,最根本的东西也就是思想、想法、思路,而不是套路。

MZD Studios 的MZD本意,我想表达的就是Mix Zhi Dao(混音之道),如果学会了“混音之道”,后面的混音技巧就非常简单了。

(PS:我给大家科普一下,早些时候因为混音是个比较烧钱的工作,混音师们需要花昂贵的价钱去购买硬件设备,像一般学生党,或非专业的人士是没有什么机会能碰到这些设备的。原因很简单,因为以前并没有现在科技这么发达,没有电子插件可以用,大家只是没机会学到混音知识,因为设备的关系,门槛太高了,所以大多数人把混音这个工作看得很神秘。像我以前那些老师他们也只能用硬件来混音。但现在我们生活条件好了,门槛太低了,也不是件很好的事情,因为可能整个音乐的市场也被搞乱了。但是没办法,人总是要向前走的,我们必须想办法节约时间。在现代欧美的唱片制作过程中,很少混音师会用全硬件来做后期,其实硬件混音是非常好的,但是比较费时间,有些像Automation类的表情是很难用全靠硬件做出来的。当然有极少大牌的乐队、歌手的专辑是用硬件来混音的,像Green Day , Linkin Park, Muse ,Slipknot, Cradle Of filth等乐队,一首歌的制作中,也是得花一两个星期时去完成的。)

4.要不断地提升自己的音色审美观,懂得区分混音作品的好与差。

并不是会讲一大堆理论的人就有能力混出好作品。

一切都是靠大家的耳朵去审美,音乐是给人听的,是靠大家动手制作出来的,不是吹出来的。

所以少吹牛皮,多干活,就对了。

要记住,音色没有好坏,只有适不适合该作品。

那么作品在录音、混音后期制作方面一定有好差之分的。

不好的作品也有很多。

大家上虾米、网易云跟Spotify、bandcamp对比一下就知道了。

那我建议大家一定要先选择混音好的专辑来听。

(由于时间关系,后面我会整理一些后期制作很棒的专辑歌单分享给大家)

我怕的是听太多混音差的作品,会耳濡目染,最后已经分不清楚好跟差的区别了。

很多时候他们一味地追求只要音色很猛就行,连作品的“美感”不要了,这也是很多重型音乐混音的新手经常犯的错误。


(这个图片非常凶猛)


(如果加了点美感,可能会变得这样)

首先,音乐作品=(歌词+写曲)+编曲+(录音+剪辑+设计)+混音+母带 (8部分,但大概粗略可看成5大部分组成)

大家很清楚地能看到:(歌词+写曲)+编曲前面这两部分是非常重要的,也是乐队们对自己的音乐最重视的地方,可能有些乐队只重视编曲。

但他们往往会忽略了(录音+剪辑+设计)+混音+母带 后面有3大部分呀。。

那么,只重视前面两部分或只重视编曲,怎么可能是一首完整的作品?怎么可能把一首音乐作品做好?

大家有空也可以上上网易云音乐听听国内的乐队作品,特别是黑金属,死亡金属类的,其实我这里也不多评价。

其实他们的作品很棒,但是前期录音跟后期混音都可以做得更好。

所以我真的想把一些正确地观念跟理念告诉一些新手乐队们,养成好习惯。

那么比较老的乐队可能不是很理解我的观念,那就能理解多少就算多少(因为不是每个人想法都一样的,所以才造就了世界上有贫富差距)。

5.反复地听自己的作品,不断地挑出自己作品的问题出在哪里,然后改正。

找到一两首优质的作品作为参照曲,当然是与你自己歌的风格类似的是最重要的。

慢慢琢磨,你要把自己的耳朵练得很挑。

对。

早晚你就会成为高手了。

6.初学者不要顽固或盲目地追求设备,世界上没有“设备大师”。

如果有,等你赚够了钱,也就能成为“设备大师”。

前些年,我逛了不少国内的论坛,我最讨厌有些“设备大师”非要装逼,给初学者设门槛,硬要说一定要先买贵的硬件设备,才能开始做音乐,这样出来的作品质量才好。

对的,这句话没毛病,但是抱歉,真的会害死人,咱们今天讨论的是初学者学习,不是买东西。

所以对于初学者来讲一定要贵的设备吗?

答案:不是。

那么我举个例子,初学者学车的时候一定要买劳斯莱斯来学才学得会开车吗?

如果大家真的遇到这种“大师”,你就问他上面那个问题就好了,再让他发一下作品给你听听。

是驴是马出来溜一下不就知道了嘛,有什么好装的。

(这是你的心肯定会想,再怎么牛逼也不是他牛逼,而是设备牛逼对吧。)

通常我跟国外的制作人交流通常是讲如何达到某种效果,交流一下想法。

但是可惜我也很少跟一些国内的音乐制作人交流,唯一几次交流大家聊的都是用什么设备,什么插件最好?都变成聊广告了!!!What The Hell?

所以在哪几次后就比较少跟人聊音乐制作了。

初学者们请记住我说的话,我不会害你们,不要顽固或盲目地追求设备,这是个无底洞。

不然钱花了,连最基础的知识都学不到!

那就悲剧了。

讲到这里,因为今天讲的是混音,不是录音(录音设备以后有机会我再讲讲),那么混音的设备方面。

理论上来讲,越贵的设备当然是比越便宜的音质好。

但对于初学者要量力而行。

第一:你需要一对音箱或者一副耳机。 (我就不打广告了,没人给我广告费不好意思,大家自己网上搜,符合自己的经济条件就行,五寸的音箱也就可以入门了)

音箱跟耳机相当于混音师的耳朵。

如果太差的音箱跟耳机是不可取的,所以只是入门的话,我不要求初学者一定要买贵的音箱或耳机,但尽量不要买太差的就行。

如果你工作室的环境条件比较理想,我建议你尽量选择一对好的监听的音箱,不过,如果工作室环境不好,好的监听音箱也白搭了。

(具体如何搭建工作室,我下次有机会专门写一篇文章来跟大家探讨,因为今天我们讲对初学者混音的建议)

其实,监听音箱,也有存在串音的弊端,但对我来说,用监听音箱来混音比较舒服。

对于很多初学者来说也许比较贵,那么你尽量选择一副监听的耳机(不是Hifi耳机,这个是娱乐用的,你听到的频率已经是被润色的,如果实在没钱买比较好的耳机,我建议你买三频均衡的。)

一般我混音用耳机与音箱是一起搭配使用的,一开始我是选择音箱,之后再用耳机来做频率检查。

不过,多数情况我是从头到尾用耳机来混极端金属乐,像流行摇滚乐我都是先音箱再耳机。

母带是先耳机,后音箱。

当然这些都是个人的习惯,没有必要跟我一样,也没有对与错。

因为我们关心的是作品的质量。

第二:声卡

首先,声卡分为集成声卡跟独立声卡。(我同样也不打广告了,大家自己网上搜,符合自己的经济条件就行)


如果真正做音乐的话,我建议你要买独立声卡,特别是专门做音乐的声卡,当然你不够钱,也可以先用集成声卡,不过要去下载一个ASIO驱动。

图片上有下载网址

但是我不能保证它能做大的工程,当然初学者想要体验一下混音的感觉是可行的。

由于时间关系,具体如何选择声卡,我下次会同样会专门写一篇文章来跟大家谈谈。

科普一下:声卡是干嘛的?如何工作?作用?声卡从话筒中获取声音模拟信号,通过模数转换器(ADC),将声波振幅信号采样转换成一串数字信号,存储到计算机中。重放时,这些数字信号送到数模转换器(DAC),以同样的采样速度还原为模拟波形,放大后送到扬声器发声,这一技术称为脉冲编码调制技术(PCM)。
主要作用
• 数字声音文件。通过声卡及相应的驱动程序的控制,采集来自话筒、收录机等音源的信号,压缩后被存放在计算机系统的内存或硬盘中。

• 激光盘压缩的数字化声音文件还原成高质量的声音信号,放大后通过扬声器放出。• 数字化的声音文件进行加工,以达到某一特定的音频效果。

• 音量,对各种音源进行组合,实现混响器的功能。• 合成技术,通过声卡朗读文本信息。如读英语单词和句子,奏音乐等。

• 音频识别功能,让操作者用口令指挥计算机工作。•
电子乐器。另外,在驱动程序的作用下,声卡可以将MIDI格式存放的文件输出到相应的电子乐器中,发出相应的声音。使电子乐器受声卡的指挥。

第三:DAW音频处理软件也叫宿主软件(电脑一定要有的,我就不说了)。

我其实没什么好推荐的DAW,DAW太多了,像Logic、Sonar、Live、Mixbus等等,因为我觉得所有的软件,没有太大好坏区别,即使有,也是细微的差别。

各个DAW在使用上也是大同小异的(Garage band那些就不行啊)。

非要推荐的话,我会推荐Cubase/Nuendo,因为操作非常简单。

另一个是Studio One。

我现在使用的是Studio One,因为这是我个人认为续Reason后,第二漂亮的DAW。

最后一个是Reaper,也是强大的,小巧玲珑,也推荐使用,但它跟其他的DAW不同的是音轨是全能的,不必去区分Midi轨还是音频轨,我比较不习惯而已。

对初学者,我为什么不推荐Protools,因为Protools比Cubase会略难,对硬件的要求也比较高一点,但是我不可否认他是录音混音行业的标准。

如果用Protools的话最好装到Mac系统上会比较稳定。

因为初学者可能会用到编曲功能,那么Cubase、Nuendo对初学者来讲是最适合的,后面随着自己的喜好可以慢慢过渡到Protools也是不错的。

我曾经做了个实验,在同步电脑上,不同的DAW里导出同样的曲子,发现Protools跟Cubase有细微的差别,但最后发现只是音量上的区别,原来是Protools导出来的声音会偏大一点。

在Mac 跟 Win系统下,相同的DAW也是有细微的差别,但还是可以接受的。

第四:效果器。

效果器的话题终于来了,我们常见的效果器有硬件,有软件插件,也有乐器演奏用的(电吉他效果器,箱头箱体等,学习摇滚乐混音的同学都必须掌握的),也有混音后期用的(如一些机架式的压缩机,压限器等等)。

在以前的文章里面,我跟大家谈过,硬件跟软件的对比。

硬件跟软件都是有自己的优点,没有好与坏。

对比只能在同一个层面进行的,大家应该理解。

通常硬件混音时,我比较多的是靠耳朵去判断,用手去拧,最后完成制作。

后面音质也跟AD/DA品质好坏等有关系,限制的条件也比较多了,但出来的作品也是棒棒的。

那么用软件混音是最方便的(这也是为什么现在插件混音当道的原因),我比较喜欢混音时,我不仅能靠听,还能靠眼睛去看频谱,这样我很容易就判断出,我需要在某个频段增加或是减少音量。做Automation时候也非常方便。


其实,我想告诉大家,软件是代替不了硬件的,但我们可以通过软件仔细的去做出更接近硬件的效果或者是做出更新的一些效果出来。

就拿EQ来打比方,我用硬件混音,当我手拧到我自己喜欢的效果的时候,我并不知道我的EQ处理什么状态,然后我再挂个EQ频率分析器,我发现我的作品Eq频率是这么分布的,那么,同样我可以用软件插件EQ来做到这个效果。

也就是说当我知道了频率分布的状态后,我就可以按照频率分布,重新在原来的音轨上用插件来细调达到接近硬件的效果。

那么,我其实不是想表达软件也能做到接近的硬件的感觉。

我主要想告诉大家,如果我在混音之前就有一个审美标准,我的理想效果已经在我自己的脑子里。

那么,我无论用什么效果器,软件还是硬件,我混音时都会往我的审美标准的方向靠拢,所以处理后的结果都是比较相近的,但不可能一模一样。

所以我这里得出来一个结论,也是那时让我彻底搞清楚的是,混音一定是由思想主导的。

记得,一个朋友(名字就不说了),那时很多乐队都推荐他来制作专辑。本来我是打算想找他一起做studio的,后面他自己成立了自己的Studio。

前年在我还没找Justin跟Daniel合作MZD Studios的之前,我接到一个美国乐队的后期单子,是我好朋友Anthony的队,这个乐队叫Days Under Authority,因为这一直是我的副业,又加上在做其他的工作很忙,所以想找他帮忙,一部分给他做,那是全实录的鼓,吉他声都是来自真箱,之后跟他在Facebook上一起探讨整个专辑的流程。

不过,他那时告诉我他的电脑坏了,问我那有没有他以前发给我的一些预置文件?还有那些他“blahblahblah”常用的插件我的电脑有没有?

我说没有,我电脑没有多少插件,那时我只有Cubase自带的插件及sonnox Oxford的插件跟UAD(那时我已经全部用插件了,完全受我师父的影响)。

这时他懵了,感觉他好像只有自己的电脑才能混音,自己也讲好像他这么多年的混音白学了。

那么,这种情况就是等于用套路在混音,当然我最后是自己一个人抽时间把整个专辑制作完成了,花了大概两个多月的时间。

我后来又把UAD插件卖了,只用Cubase自带的插件跟sonnox Oxford的插件混音。

sonnox Oxford的插件,我记得是09年那时比较火的插件,到8年后的现在,我还是在用它,个人觉得还是一套怪兽级别的插件,别的老师怎么认为,我不管。

也推荐给大家。

慢慢地我发现只要你用心去做混音,很多时候,我们也可以用DAW自带的插件来混音。

那时候你的混音技术就一定比别人牛,可能同一个环境,用同一个插件,你制作的出来的音色就是比别人强。

所以,当你没有硬件的混音的时候,你可以选择插件来制作,我给你初学者推荐Waves 9或UAD 全套插件。

要珍惜你的插件,现在我基本每次混音必用的是Waves 9系列的。

7.要学会感恩。

不瞒大家讲,一定要学会感恩,这个在哪里都会管用的,这个世界没有人有义务去帮助另一个人。

只有懂得感恩才有人愿意回头来帮你。

有人说喜欢玩重型的一般都不是什么好人,我不这么认为,我恰恰是个佛道徒,我信因果,我懂感恩,所以我学到了很多。

我跟大家讲讲自己的经历,我也从来没讲过。

十年前我17岁,我在上中学,本来我只是个主唱,因为我喜欢写歌,录自己唱的歌,但是发现为什么我的作品就不能像其他的乐队专辑里面的歌一样有大牌的感觉,一开始只是想把自己的作品做得更好听一点,于是我也花了很多时间到处查找相关书籍。

那时并不像现在有很多有关摇滚乐的混音技术可以学习到,中国更是不可能。

(可能现在只有我一个人会写一些自己原创的有关重型音乐制作的东西,如果有,也很少,有些也多数是翻译国外的,原因也可能是大家不重视摇滚乐的后期,希望大家支持,我才能写更多好的文章)

当时一般录音师、混音师们都不会告诉你一些制作唱片的秘密,很多人都是怕被抢饭碗的,当时我知道学后期制作在中国是不可能的了,我把目标放到了国外,我到处寻到机会,终于有次机会我认识了俄罗斯制作人Alex,一开始只是带了我入门,他并没有把他会的东西教给我。

可能觉得我只是随口问问,他只是告诉我现在制作的乐队的鼓声并不需要全部实录的,世界在进步,那时一些摇滚乐队都开始使用EZdrummer 一代的扩展来制作鼓声了,多方便。

其实我也很满意了,因为对于一个小白来讲,能知道这些是很有幸的事,那我一样称他为我的老师,每次我都一口一个老师(但这不是假情假意的)。

慢慢地真的我对音乐制作越来越好奇了,不过我还是没机会学到真东西。

那时我全靠自学,所以也走了很多弯路,浪费了很多时间。

虽然一开始他没帮我什么,也是为了感谢他,我也帮他介绍过几个客户。

我想向他请教这些东西,他发现我一直是个很感恩的人,后面他才把很多东西都教了我,之后也介绍了一些朋友给我认识,才有机会学习到很多行内技术。

当然,MZDstudios公号里面有很多同学都是懂得感恩的,谢谢你们的支持,我也很想成为一个新手的领路人。

8.谦虚一点,不要以为自己完全懂了,多向别人学习,你才会进步。


后来,我认识美国的录音师Elric,我师父。

由于我自己的观念跟其他老师的观念有差异,我又开始很勤奋地练习了,那时我基本是每天坚持混一首歌的练习,因为我觉得自己不懂的还有好多,我练习的歌曲都是我师父接的单子。

后面我又在业余的时间,有幸上了一些制作人如Cameron(Memphis May Fire)、Brian(Sirens & Sailors)、Andrew(A Day to remember)、Jordan(Silversteins)等等的后期课,其中我记得对我帮助比较大的是俄罗斯制作人Max(之前是Shokran的上一张专辑的制作人),想Mempfire May fire跟Shokran的专辑制作都是100% Mix in the box的,也就是说制作人完全是靠电脑的插件混音制作的。


完全颠覆了我对音乐制作的观念,后面我结合20多位制作人的特点,在重型音乐后期制作上也慢慢地形成了自己的一套理论体系。

其实我正式参与制作唱片大概有4年的时间,据我不完全统计是21张唱片,其他都是我负责混音的专辑。

2014年开始制作的一些乐队的专辑,才真正是我自己一个人包办的(也希望以后能跟国内的乐队合作)。

9.一定要有自己的想法跟创意,不要按部就班。

我之前一直强调大家真心想学混音,想学真本事,一定要少用预置,模板(之前的课我特别讲过,我写的错别字挺多的,好像没几个同学听得懂,没关系,我以后会讲更多混音之道)。

但是借鉴大师的思路是可以的,不过一定要自己思考哦。

我举个例子:你们学车是先学自动挡还是手动的?

其实说真的,并不是我把我自己的预置都分享给大家,大家就马上会混音的。

因为存在主观因素很多,一首歌的“美感”就是来自于制作人的“审美观”。

所以,养成好的学习习惯也是非常重要的。

《MZD Studios各风格部分作品集》 MZD Studios作品集 - 歌单 - 网易云音乐

MZD Audio Store 能帮助您才是我们创作的动力。

这篇文章近7千字,我花了好长时间写的,如果你很喜欢我的文章,不要忘了帮我分享出去,你的支持就是我的动力。

如果能得到大家支持的话,我会抽多时间更新更多干货。纯手工打字有错别字请见谅,此文章只代表MZD Studios及本人观点

另外,因为很多人也不重视后期制作,我想借此机会呼吁更多人意识到后期的重要性,所以这个公号,我以后就多分享后期录音、混音、母带制作的心得、理念及知识。 当然本人首先注重的是音乐制作里最难的重型音乐后期。 我找Justin 跟Daniel合作是想让MZDstudios这公号成为是国内唯一最早的重型音乐后期制作知识分享平台。 把国外的技术引进国内是我想为中国摇滚乐做的一点事。 因为专注,所以专业。 关注这个MZDstudios就对了,我分享的东西都是本人10年来的心得再结合20多位国外制作人的经验。 (点击“我想学习”可以学习前面你落下的课程哦。) 有什么问题可以留言、私信。到下次可以写文章为你解答,感谢你的关注!

【本文为JeromeAlanChan原创,禁止抄袭,违者必究】

混音教程入门|新手学混音必须注意这9点!| MZD Studios相关推荐

  1. 死亡金属重型混音教程视频|Feared 2013年的混音作品|混音母带处理 By JeromeAlanChan

    大家好,我是Jerome,这里是MZD Studios. 这是我2013年参加Ola Englund举办的国际混音比赛作品. 除了吉他是REAMP,所有乐器均为实录. B站视频请戳: Jerome-A ...

  2. 【视频】摇滚金属一键混音教程|只用Superior Drummer3内置插件一键混音制作出前卫金属核/Djent风?|MZDStudios

    大家好,我是Jerome ,这里是MZD Studios.最近很久没发文章,也有五六个同学直接催我发文章,真抱歉.其实不用催,大家可以回去再看看以前的文章,我一开始都是教思路的,让你们有正确的混音观念 ...

  3. 金属摇滚录音混音教程|总想要好作品,前期制作你懂了多少?|MZD Studios

    大家好,好久不见,我是你们的Jerome老师,感谢关注MZD Studios混音之道,你的转发就是对我的支持,你的支持就是我的动力. 由于最近在赶其他乐队的专辑,其中制作完有一首来自黑人Soul Fu ...

  4. 重型音乐金属核后期分轨混音教程教学培训(基础+进阶+重型音色调音指南+剪辑+修音+美感设计+实战+母带处理)|MZD Studios

    <MZDStudios各风格部分作品集>试听地址:MZDStudios作品集 - 歌单 - 网易云音乐 这几天我准备抽些天来开第5期的私课,原因是几个同学都是在外面报了很多大师课发现被忽悠 ...

  5. 重型鼓音源混音教程|没有鼓手没关系,教你如何用Guitar Pro 5的midi鼓变成真鼓声!(鼠标党必备)| MZD studios

    大家好,我是Jerome..这里是MZD studios.来我们先看视频,不说话. <MZD Studios各风格部分作品集> MZD Studios作品集 2013-2019 - 歌单 ...

  6. 重型贝斯混音教程|解决重型贝斯不够低,不够狠,音色不好听问题|MZD Studios

    朋友们好久不见.我是Jerome. 这几个月我花了很多时间在制作新的音源上, 每次我都很想突破自己.我这几个月很荣幸制作了呼叫克苏鲁及Lost In Summer两个乐队的新歌,找了上次开发野兽鼓的D ...

  7. 混音教程扫盲|专业的母带处理需要准备什么?七个建议让你彻底明白 - MZD studios

    大家好,好久不见,我是Jerome,这里是MZD studios. 我相信有在关注MZDstudios的都是一些对混音感兴趣的乐队朋友们,或是正在努力学习音乐后期制作的同学们,感谢你们的关注. 大家可 ...

  8. 鼓音源混音教程|为什么制作人都偏爱鼓音源、采样制作专辑?|MZD Studios

    <MZD Studios各风格部分作品集>试听地址:MZD Studios作品集 - 歌单 - 网易云音乐 大家好,我是Jerome,感谢关注MZD Studios,你的支持就是我的动力. ...

  9. 编程入门先学什么python-编程入门先学什么比较好

    程序员是一个不停学习的岗位,你需要每天除了工作以外,花一定的时间了解新的技术或正在使用的技术的原理,这样才能一直提高,不然,可能会被淘汰.那么编程入门先学什么比较好呢? 编程入门先学什么 Web前端 ...

  10. 重型吉他混音|这吉他没混直接发!如何快速得到凶猛的吉他音色?野兽IR| MZD Studios

    大家好,我是Jerome,这里是MZD Studios. 我一直没出现是因为我大部分的时间在开发我们上一次提到的IR上,为了满足新手及职业混音师不同风格的需求,修改了又修改,现在这个版本终于能支持上A ...

最新文章

  1. 一篇为你讲透Yii2的widget这货
  2. Zookeeper分布式集群部署
  3. TCODE找相應的BAPI(主要是找到包PACKAGE)
  4. python抽奖概率设计_辞职转行不如学Python,那些下载安装的坑,你真的都避开了嘛?...
  5. windows7不支持AllocateAndGetTcpExTableFromStack
  6. android5.1.1移植教程,iTOP4412开发板Android5.1.1移植教程
  7. VMware NSX许可
  8. Oracle 12C -- temporal validity
  9. locate用主动还是被动_已婚女人VS未婚女人,你觉得女人是应该主动出击还是被动接受?...
  10. LIRe提供的6种图像特征描述方法的评测
  11. 【java】之常用四大线程池用法以及ThreadPoolExecutor详解
  12. mschart走势图 vc_[VC] 解决MSChart闪烁的问题
  13. 智能优化算法:蝴蝶优化算法-附代码
  14. seq2seq序列到序列模型
  15. Vlookup实现多条件匹配
  16. linux centos无线网卡驱动安装,CentOS 6.5 安装无线网卡驱动实现无线上网
  17. 使用CMSTP绕过AppLocker
  18. linux装pl2303驱动下载,Linux下安装USB转串口驱动(PL2303)
  19. php基础-GD库-批量制作水印图片
  20. 用python画圆锥_echarts 怎么画椭圆或者画圆锥

热门文章

  1. CSS3 GPU硬件加速
  2. 计算机考研408的优势和劣势,为什么说计算机考研408是大趋势
  3. 视频直播推流攻略(整理的各大平台推流界面)
  4. 异常检测 and GAN网络(2)
  5. 利用原生node.js连接sql数据库
  6. C++实现简单读取Obj格式文件
  7. python字体和图片合成
  8. PRINCE2认证之项目四大管理步骤
  9. 回答cad转pdf格式的简易方法
  10. AD/Allegro:0603、0805、1206尺寸封装设计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