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在工业化国家中,柔性制造系统(FMS)作为迈向工厂自动化的第一步,已获得了实际的应用。 柔性制造系统是一个由计算机集成管理和控制的、用于高效率地制造中小批量多品种零部件的自动化制造系统,它的应用圆满地解决了机械制造高自动化和高柔性之 间的矛盾。

一般情况下,只有品种单一、批量大、设备专用、工艺稳定、效率高的生产,才能形成规模经济效益;反之,多品种、小批量生产,设备的专用性低,在加 工形式相似的情况下,频繁调整工夹具,工艺稳定难度增大,生产效率势必受到影响。为了同时提高制造工业的柔性和生产效率,使之在保证产品质量的前提下缩短 产品生产周期,降低产品成本,最终使中小批量生产能与大批量生产抗衡,柔性自动化系统便应运而生。

一、优点

1、设备利用率高 一组机床编入柔性制造系统后,产量比这组机床分散单机作业时的产量提高数倍。

2、在制品减少 采用柔性自动化系统可使在制品减少80%左右。

3、生产能力相对稳定

4、运行灵活

5、产品应变能力强

二、构成

1、自动加工系统

2、物流系统 物流系统指由多种运输装置构成,如传说带、轨道、转盘以及机械手等,完成工件、刀具等的供给与传送的系统,它是柔性制造系统的主要级成部分。

3、信息系统

4、软件系统 软件系统指保证柔性制造系统用电子计算机进行有效管理所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包括设计、规划、生产控制和系统监督等软件。柔性制造系统适合于年产量 1000~100000件之间的中小批量生产。

三、类型

1、柔性制造单元(FMC) 柔性制造单元是在制造单元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具有柔性制造系统部分特点的一种单元。通常由1~3台具有零件缓冲区、刀具换刀及托板自动更换装置的数控机床 或加工中心与工件储存、运输装置组成,具有适应加工多品种产品的灵活性和柔性,可以作为FMS的基本单元,也可将其视 一个规模最小的FMS,是FMS向廉价化及小型化方向发展的产物。

2、柔性自动生产线 柔性自动生产线是把多台可以调整的机床(多为专用机床)连接起来,配以动运送装置组成的生产线。该生产线可以加工批量较大的不同规格零件。柔性程度低的柔 性自动生产线在性能上接近大批量生产用的自动生产线;柔性程度高的柔性自动生产线接近于小批量、多品种生产用的柔性制造系统。

3、柔性制造工厂(FMF) FMF是将多条FMS连接起来,配以自动化立体仓库,用计算机系统进行联系,采用从订货、设计、加工、装配、检验、运送至发货的完整FMS。它包括了作业 柔性(CAD/CAM),并使用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实现生产系统柔性化自动化。

四、关键技术

1、计算机辅助设计

2、模糊控制技术 模糊数学的实际应用是模糊控制器。最近开发出的高性能模糊控制器具有自学习功能,可在控制过程中不断获取新的信息并自动地对控制量做调整,使系统性能大为 改善。

3、人工智能、专家系统及智能传感器技术 FMS中所采用的人工智能大多指基于规则的专家系统。

4、人工神经网络技术

柔性制造系统是由统一的信息控制系统、物料储运系统和一组数字控制加工设备组成,能适应加工对象变换的自动化机械制造系统,英文缩写为FMS。

FMS的工艺基础是成组技术,它按照成组的加工对象确定工艺过程,选择相适应的数控加工设备和工件、工具等物料的储运系统,并由计算机进行控制, 故能自动调整并实现一定范围内多种工件的成批高效生产(即具有“柔性”),并能及时地改变产品以满足市场需求。

FMS兼有加工制造和部分生产管理两种功能,因此能综合地提高生产效益。FMS的工艺范围正在不断扩大,可以包括毛坯制造、机械加工、装配和质量 检验等。80年代中期投入使用的FMS,大都用于切削加工,也有用于冲压和焊接的。

采用FMS的主要技术经济效果是:能按装配作业配套需要,及时安排所需零件的加工,实现及时生产,从而减少毛坯和在制品的库存量,及相应的流动资 金占用量,缩短生产周期;提高设备的利用率,减少设备数量和厂房面积;减少直接劳动力,在少人看管条件下可实现昼夜24小时的连续“无人化生产”;提高产 品质量的一致性。

1967年,英国莫林斯公司首次根据威廉森提出的FMS基本概念,研制了“系统24”。其主要设备是六台模块化结构的多工序数控机床,目标是在无 人看管条件下,实现昼夜24小时连续加工,但最终由于经济和技术上的困难而未全部建成。

同年,美国的怀特·森斯特兰公司建成 Omniline I系统,它由八台加工中心和两台多轴钻床组成,工件被装在托盘上的夹具中,按固定顺序以一定节拍在各机床间传送和进行加工。这种柔性自动化设备适于少品 种、大批量生产中使用,在形式上与传统的自动生产线相似,所以也叫柔性自动线。日本、前苏联、德国等也都在60年代末至70年代初,先后开展了FMS的研 制工作。

1976年,日本发那科公司展出了由加工中心和工业机器人组成的柔性制造单元(简称FMC),为发展FMS提供了重要的设备形式。柔性制造单元 (FMC)一般由1~2台数控机床与物料传送装置组成,有独立的工件储存站和单元控制系统,能在机床上自动装卸工件,甚至自动检测工件,可实现有限工序的 连续生产,适于多品种小批量生产应用。

70年代末期,FMS在技术上和数量上都有较大发展,80年代初期已进入实用阶段,其中以由3~5台设备组成的FMS为最多,但也有规模更庞大的 系统投入使用。

1982年,日本发那科公司建成自动化电机加工车间,由60个柔性制造单元(包括50个工业机器人)和一个立体仓库组成,另有两台自动引导台车传 送毛坯和工件,此外还有一个无人化电机装配车间,它们都能连续24小时运转。

这种自动化和无人化车间,是向实现计算机集成的自动化工厂迈出的重要一步。与此同时,还出现了若干仅具有FMS基本特征,但自动化程度不很完善的 经济型FMS,使FMS的设计思想和技术成就得到普及应用。

典型的柔性制造系统由数字控制加工设备、物料储运系统和信息控制系统组成。加工设备主要采用加工中心和数控车床,前者用于加工箱体类和板类零件, 后者则用于加工轴类和盘类零件。中、大批量少品种生产中所用的FMS,常采用可更换主轴箱的加工中心,以获得更高的生产效率。

储存和搬运系统搬运的的物料有毛坯、工件、刀具、夹具、检具和切屑等;储存物料的方法有平面布置的托盘库,也有储存量较大的桁道式立体仓库。毛坯 一般先由工人装入托盘上的夹具中,并储存在自动仓库中的特定区域内,然后由自动搬运系统根据物料管理计算机的指令送到指定的工位。固定轨道式台车和传送滚 道适用于按工艺顺序排列设备的FMS,自动引导台车搬送物料的顺序则与设备排列位置无关,具有较大灵活性。

工业机器人可在有限的范围内为1~4台机床输送和装卸工件,对于较大的工件常利用托盘自动交换装置(简称APC)来传送,也可采用在轨道上行走的 机器人,同时完成工件的传送和装卸。磨损了的刀具可以逐个从刀库中取出更换,也可由备用的子刀库取代装满待换刀具的刀库。车床卡盘的卡爪、特种夹具和专用 加工中心的主轴箱也可以自动更换。切屑运送和处理系统是保证 FMS连续正常工作的必要条件,一般根据切屑的形状、排除量和处理要求来选择经济的结构方案。

FMS信息控制系统的结构组成形式很多,但一般多采用群控方式的递阶系统。第一级为各个工艺设备的计算机数控装置(CNC),实现各的口工过程的 控制;第二级为群控计算机,负责把来自第三级计算机的生产计划和数控指令等信息,分配给第一级中有关设备的数控装置,同时把它们的运转状况信息上报给上级 计算机;第三级是FMS的主计算机(控制计算机),其功能是制订生产作业计划,实施FMS运行状态的管理,及各种数据的管理;第四级是全厂的管理计算机。

性能完善的软件是实现FMS功能的基础,除支持计算机工作的系统软件外,数量更多的是根据使用要求和用户经验所发展的专门应用软件,大体上包括控 制软件(控制机床、物料储运系统、检验装置和监视系统)、计划管理软件(调度管理、质量管理、库存管理、工装管理等)和数据管理软件(仿真、检索和各种数 据库)等。

为保证FMS的连续自动运转,须对刀具和切削过程进行监视,可能采用的方法有:测量机床主轴电机输出的电流功率,或主轴的扭矩;利用传感器拾取刀 具破裂的信号;利用接触测头直接测量刀具的刀刃尺寸或工件加工面尺寸的变化;累积计算刀具的切削时间以进行刀具寿命管理。此外,还可利用接触测头来测量机 床热变形和工件安装误差,并据此对其进行补偿。

柔性制造系统按机床与搬运系统的相互关系可分为直线型、循环型、网络型和单元型。加工工件品种少、柔性要求小的制造系统多采用直线布局,虽然加工 顺序不能改变,但管理容易;单元型具有较大柔性,易于扩展,但调度作业的程序设计比较复杂。

柔性制造系统未来将向发展各种工艺内容的柔性制造单元和小型FMS;完善FMS的自动化功能;扩大FMS完成的作业内容,并与计算机辅助设计和辅 助制造技术(CAD/CAM)相结合,向全盘自动化工厂方向发展。

FSM(柔性制造系统)相关推荐

  1. 中国柔性制造系统(FMS)市场发展动态及未来趋势预测报告2022~2028年

    中国柔性制造系统(FMS)市场发展动态及未来趋势预测报告2022-2028年 第1章:柔性制造系统界定及发展环境剖析 1.1 柔性制造系统界定及统计说明 1.1.1 柔性制造系统(FMS)的界定 (1 ...

  2. 柔性制造系统(FMS)实训QY-JDYT09

    一.基本概念: 产生和特点: 两个原因: 大批量生产方式-->中小批量自动化生产 CNC的广泛应用,通讯技术--技术基础 定义:柔性制造技术是一种能迅速响应市场需求而相应调整生产品种的制造技术: ...

  3. 计算机柔性制造单元,计算机集成制造(CIM)技术(四)柔性制造单元,柔性制造系统及递阶控制结构.pdf...

    计算机集成制造(CIM)技术(四)柔性制造单元,柔性制造系统及递阶控制结构.pdf 维普资讯 计算机集成制造 (ClM)技术 (四) 柔性制造单元.柔性制造系统及递阶控制结构 胡 扬 骚 一 . 柔性 ...

  4. 现代制造技术产品设计与柔性制造系统的预测和分析

    产品设计要求的市场竞争是面向市场,以用户为中心.精益设计的工业设计方法,以及一系列新的设计概念,如制造.装配过程.检查和测量.环境中的绿色设计等,使设计与柔性制造系统的整个过程紧密结合,包括从产品概念 ...

  5. 【FMS】82页精彩PPT详解柔性制造系统(FMS)

    人工智能赛博物理操作系统 AI-CPS OS "人工智能赛博物理操作系统"(新一代技术+商业操作系统"AI-CPS OS":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区块链+人工 ...

  6. 2022-2028年中国自动化设备市场研究及前瞻分析报告

    [报告类型]产业研究 [报告价格]¥4500起 [出版时间]即时更新(交付时间约3个工作日) [发布机构]智研瞻产业研究院 [报告格式]PDF版 本报告介绍了中国自动化设备行业市场行业相关概述.中国自 ...

  7. 利用计算机技术执行去自动化,计算机技术和自动化的关系.doc

    计算机技术和自动化的关系 历史渊源深厚 计算机技术与自动化技术有着深厚的历史渊源,自动化技术的发展受到了计算机技术的深刻影响.而今,数字计算机已成为自动控制系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我国在很久以前就有 ...

  8. 5G时代,智能工厂迎来4大改变!

    来源:亿欧网 作为新一代移动通信技术,5G技术切合了传统制造企业智能制造转型对无线网络的应用需求,能满足工业环境下设备互联和远程交互应用需求.在物联网.工业自动化控制.物流追踪.工业AR.云化机器人等 ...

  9. 智能生产的现状与未来!

    来源:数字化企业 北京机械工业自动化研究所首席专家蒋明炜先生是我国最早投身企业管理及其信息化事业的专家之一,积累了宝贵的理论实践经验,在国家提出<中国制造2025>之后,蒋明炜先生作为该领 ...

最新文章

  1. 蚂蚁金服面对亿级并发场景的组件体系设计
  2. bzoj 1911: [Apio2010]特别行动队 -- 斜率优化
  3. 由event target引发的关于事件流的一连串思考(二)
  4. 一种简单快捷的 java 热部署方式
  5. 全国高校MINI开发挑战赛结果出炉,99年的他们为什么能赢?
  6. Gitlab7.0通知邮箱的配置(smtp)
  7. MySQL备份原理详解
  8. 伺服驱动器生产文件_直流伺服系统的组成和控制原理详解
  9. 关于css垂直水平居中的几种方式
  10. 写了个散列算法... 用来获取字符串的哈希. 超高效.10亿以下几乎无碰撞.
  11. 论文阅读-多任务(2021)-YOLOP:用于自动驾驶目标检测与语义分割的实时多任务模型
  12. msfconsole理论
  13. python文本自动伪原创_给大家分享的6款在线Ai伪原创工具 让你写作更简单
  14. Python 的图形用户界面
  15. 炉石传说服务器维修,《炉石》服务器崩溃,全部被强制回档,玩家损失几百万!...
  16. Java实现图片渲染((拖动)马赛克、黑白照、油画风格等)
  17. 华为防火墙的基本安全策略
  18. 实验三十五 Windows Server 2012 RDS桌面虚拟化之六VDI虚拟桌面的用户管理和安全防护
  19. 在计算机的游戏怎样打开,电脑上那个吃鸡游戏怎么打开 | 手游网游页游攻略大全...
  20. Kahan求和公式原理

热门文章

  1. Matlab学习第二部分:矩阵
  2. 算法分析大作业 圆排列问题
  3. JSONP跨域资源共享的安全问题
  4. tasklist 结束进程_使用 TASKLIST 命令查看 windows 当前运行进程
  5. 如何快速成长python全栈工程师
  6. 什么是线程池和常用的线程池
  7. HHR计划---作业复盘-直播第三课
  8. u盘无法格式化不在计算机中,U盘无法进行格式化处理怎么办?
  9. pandas读取某一列,并转换为列表
  10. Apple4.21春季新品发布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