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来越多 To B 企业开始做直播,无论是 SAP/微软/AWS 这样的老牌大厂,还是像很多 SaaS 创新企业,都投入到直播大潮中。疫情爆发后,To B 直播更如雨后春笋般涌现。

很多 To B 企业的朋友都想做直播,但是没想好直播的定位是什么?怎么做?用什么平台?该由谁来负责 …… 小小的直播,背后是一系列问题和系统的思考。我总结了这篇《To B 直播攻略:从0到1搭建直播运营体系》,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在分享前,先自我介绍一下,我是青岛艺形艺意文化传媒有限公司联合创始人、首席新媒体商学院创始人,资深新媒体运营人,腾讯网、百度网、今日头条、搜狐网、网易新闻、凤凰新闻等网站知名专栏作者胡耀文。

一、To B 直播和 To C 直播有何不同
1.1 为什么越来越多的 To B 企业开始做直播?
这背后肯定是有原因的。我系统分析了一下,总结为“三大推动力”和“三大基础条件”。

首先我们来分析一下,To B 企业为什么愿意去做直播,背后的推动力到底是什么,即“三大推动力”。

(1)品牌和获客
这是最根本的原因,大部分企业的市场运营部门都背品牌宣传的任务,一部分企业市场/运营部还背线索、客户甚至营收的 KPI,直播是一种有效的品宣和获客方式。

(2)新冠疫情
这是最直接的原因。2020年1月份春节期间疫情爆发,2月份开始很多企业都停工了,就算复工了也没法做线下活动、拜访客户。很多线下的沙龙、展会、大会基本全部停了,销售也没法上门拜访客户,一直到6-7月份。所以,搞直播其实是有很多迫不得已的因素在,属于 Plan B。

(3)数字化转型
尤其是很多传统企业、实体企业本来就在做数字化转型,疫情也是加快了这个过程,大家都在做直播、小程序、移动端网站、线上商城。

企业有意愿,不代表就能做成,这背后是需要很多基础设施来支持的,即“三大基础条件”。

(1)观看直播习惯的养成
C 端直播从2016年开始爆发,比如映客直播、淘宝直播、抖音直播等等,很多用户已经有观看直播的习惯,熟悉相关流程和操作,至少不排斥这类活动形式。

(2)直播 SaaS 工具涌现
这个是直播工具和技术的进步。2016年做直播的时候,当时我使用过 Webex,当时用户观看直播还要下载手机 APP 或者 PC 浏览器加载插件,导致报名-观看的比率很低。(我不太清楚这款工具现在体验如何,近期有使用过的同学可以补充)

但是当时没有太多好的直播工具选择,没办法。这两年,非常多好用的直播工具,尤其是 SaaS 形式涌现,点开直播 URL 就可以直接网页观看,极大方便了企业主办方和用户。

(3)网速提升、资费下降
4G 和 5G 发展,网速极大提高、费用大幅度下降,很多人直接在手机端流量看直播。不完全统计,即使是 To B 直播,也会有 50%-70% 的直播观看流量来自于手机端。

1.2 To B 直播 VS To C 直播
To B 直播和 To C 直播其实有非常大的差异,如果你不明确这些差异的话,后续可能会踩很多坑。

下面这张表里面我列了很多差异点,包括营销对象、目的、场景、平台,还有技术门槛、流量来源、用户数据各个方面。其中,我觉得最大的差别在营销目的上。

C 端直播主要分两类:

• 第一类,内容/文娱类产品,直播可能就是产品的一个模块,通过直播提升应用的活跃度和使用时长;

• 第二类,电商或者导购性质,一般都是和 GMV 挂钩,直播带货。

但是 TO B 产品单价高,几万几十万上百万都有,很难一场直播就成单,需要长周期互动培育。所以 To B 直播的目的主要是:1)品牌传播、2)获取线索、3)培育线索、辅助成交。偶尔也有一场直播后直接成交的,但是很多企业还是走线下商务撮合成的。

所以,只要你所在的企业/部门有品牌传播、获取线索、培育线索的任务,那么直播就是一个可以考虑的方向,而且是性价比很高的方案。

二、三种常见的 To B 直播形式
和 C 端常见的竖屏直播不同,B 端直播主要以横屏为主,而且伴随着大量行业深度内容的分享和交流。那 To B 直播都有哪些形式呢?

我把 To B 直播总结为三种类型,分别是 PPT 分享、嘉宾访谈、现场直播三种。当然,这并不是严格意义的分类,也不符合 MECE 原则(相互独立,完全穷尽),只是为了方便大家理解。

第一种,PPT 分享。
这是 To B 企业直播最常见的形式,主要是讲师通过 PPT 形式分享解决方案、成功案例、行业趋势等内容。一般来说,PPT 会全屏,然后讲师头像会出现在 PPT 侧边或者角落处。随着抠绿技术在直播中的推广(类似左下角阿里云的形式),讲师和 PPT 无缝融合,也会给观众更好的直播观看体验。

第二种,嘉宾访谈。
企业邀请客户代表、行业意见领袖等人一起,就某一话题展开讨论或回答观众提问。这种形式单独出现的时候,主要是就某一热点话题展开单独讨论。否则,更多是配合第一种和第三种形式组合出现。

第三种,现场直播。
To B 企业经常举办各种线下的沙龙、研讨会、峰会等活动,现场参与人数从几十人到上千人不等。为了提升活动的影响力和覆盖度,主办方通常会做活动现场直播,让那些不方便来现场的(潜在)客户观看现场直播。

在实际操作中,上述三种形式往往是互相组合的。举个例子,疫情期间各种线下活动都暂停了,很多企业举办【线上峰会/客户大会】,邀请自家高管分享产品动态,邀请客户分享成功案例,期间伴随着各种圆桌、访谈和互动。这里面,往往就是融合了我们上面说的全部三种直播形式。

三、如何做好一场 To B 直播活动?
那么,如何做好一场 To B 直播,让更多潜在客户看到我们呢?

我们以一场直播为例,2个嘉宾分享(企业高管+客户代表),我们希望让更多的人看到我们的直播,并且对我们新产品产生留资或者咨询,考核指标是符合市场质量要求的线索数(MQL,Marketing Qualified Lead)。

如果你要做好一场直播活动,您需要做好哪些东西?为了提升直播报名和最终留资线索数,你的思路是什么?我把它拆成4个因素。

一场成功的直播=内容X嘉宾X渠道X转化。

3.1 内容
内容指的是直播的主题和分享的内容。

首先,你的直播是对什么目标人群提供什么内容、解决用户什么问题,这个内容是不是用户真的感兴趣,是否打到用户的痛点上。如果你打到的是痒点,可能观看的人就很少;如果你打到了切实的痛点,比如说我帮企业怎么更高效的获客,怎么去提升销售转化率,那这个直播肯定会有更多人去关注。

其次,是否和当下热点相关。同样的内容,如果你跟热点绑定在一起,报名人数也会很多。如果你能针对当下热点话题,单独策划一期直播活动,那就更加容易吸引潜在客户了。

3.2 嘉宾
【嘉宾】是指直播活动的嘉宾、讲师或者是谁?同样的 PPT,同样的内容,同样的主题,给到不同的嘉宾去讲,其实效果也是完全不一样的。

举个例子,你邀请客户代表参加公司直播分享成功案例。你是邀请对方的一线员工、主管部门总监还是公司 CEO 呢?一般情况下,我们会优先邀请知名度或者影响力更高的嘉宾,比如客户公司的 CEO 或者技术总监,毕竟这背后是企业背书。

当然,这也有例外。如果客户对方员工是某个领域的 KOL 或者知名开源贡献者,细分领域知名度或者代表性远远超过部门总监或者公司 CEO,那也是不错的选择。

3.3 渠道
【渠道】是指直播活动在多少个渠道(内部、外部)进行推广,是否有裂变/推荐机制。

首先,直播活动有多少推广渠道。很多 To B 企业直播,一般都是自有渠道进行宣传,比如企业的公众号、官网、站内信、邮件等。这样长期下去,你的直播活动来的都是老客户,而且老客户比重越来越高,很难起到拉新的作用。所以,设计传播渠道的时候,一定要考虑外部渠道。比如和合作伙伴联合推广,甚至付费找渠道推广自己的活动。

其次,你的直播活动是否做了裂变。如果你对自己直播活动的内容非常自信,可以设计一定的裂变传播机制,比如:分享到朋友圈才能获得报名资格,推荐给3位好友才能获得报名资格等等。这样的运营机制,可以帮助你获得更多精准的、高意愿的新用户。

3.4 转化
【转化】是指对于来参加活动的用户,我们如何获取他们的联系方式,并精准传递我们的产品价值。具体体现在:把订阅用户转化为线索、把线索转化为客户、把客户转化为商机、把商机转化为成单客户。

我们以第一层为例,如何把关注直播/观看直播的用户转化为留资或者注册线索?这个时候就要看:你是否设计了offer?

这个 offer 是什么意思?我把它翻译成“钩子”。我为什么要留下联系方式,你是否提供的足够吸引我的内容,比如说直播现场 PPT、解决方案、直播中提到的一些精彩资料等等。只有这样,我才愿意填写表单信息,和你交换offer 并且愿意和你进一步往下聊。在 To B 场景中,行业成功案例是非常重要的钩子,非常有助于吸引潜在用户进一步转化。

做好这四点,内容+嘉宾+渠道+转化,一场及格的 To B 直播肯定是没问题的。 如果你没有做好,比如说报名人数很低或者转化很少,你可以从这4个点里面去拆解、去分析问题出在哪里。

四、如何持续做好 To B 直播活动?
上面我总结了做好一场成功直播的四个因素,内容+嘉宾+渠道+转化。现实中,很多 To B 企业一年肯定不只是做一场直播,往往会做很多场,比如 10 场、20场甚至更多。

那这里面肯定是有经验、有规律可循的,甚至操作上可以有 SOP。下面我和大家分享一下:持续做好 To B 直播,需要夯实三大基础,形成良性循环。

在做好一场直播运营的基础上,To B 企业要有意识的夯实这三个基础:

  1. 组织基础,你要有一个直播团队,part-time 即可;

  2. 流程基础,你需要有沉淀标准操作流程,即 SOP;

  3. 物理基础,你需要固定直播间、直播软件和直播硬件。

4.1 组织基础:直播团队
稍微对 C 端直播带货现场有点了解的同学就会知道,C 端直播带货屏幕前可能就2个主持人,但是现场幕后是一个几十人甚至上百人的团队在支持。

To B 直播虽然不要求你准备一个几十人的直播团队,但是为了保证工作效果和用户体验,我建议为每一次直播活动成立一个临时的项目组。

直播项目组往下拆分成5个小组,分别是:

• 讲师组,讲师组负责对接活动嘉宾/讲师/主持人,保证内容按时产出;

• 宣传组,宣传组负责直播内容价值提炼,并宣传推广;

• 渠道组,渠道组负责调研、选择合适的渠道,进行直播活动的外部推广(付费+免费);

• 直播组,直播组负责直播工具(软件+硬件+人员)的选择、设置和维护,创建直播页面并保障直播流程顺畅;

• 转化组,转化组负责承接宣传组和渠道组引来的流量,通过公众号、社群、问卷表单等方式承接报名流量,并同步电销或者销售同事跟进线索。

在很多 To B 企业里面,这些工作都是市场部或者运营部某1个人完成的,没有其他资源支持,难以放大直播效果。我们建议稍微拆分一下职能和分工,不一定要这么细,但是要聚焦、发挥市场运营部门不同职能的特长。

项目 owner 是这一期直播活动的唯一负责人,对最后效果负责,而且一般会跟讲师组会挂会比较近,或者就是同一个人。从选题、找嘉宾、立项目,到首发推广、直播上线,最后跟进线索、分析数据。链条很长,但并不是要 owner 一个人完成所有的工作,而是要协调整个虚拟的项目组合作完成这个直播。

我举个例子,【转化组】是做什么的:

(1)设置承接报名流量的平台,包括但不限于公众号(订阅号/服务号)、微信社群、问卷表单;

(2)设计吸引用户留资的 offer (福利/资料/合集等)和对应的问卷表单;

(3)筛选符合要求的线索,给到电销/销售部门跟进,推进客户/商机建立;

(4)统计本次公开课转化效果(线索-优质-客户-商机等),得出洞察并反馈给市场或运营部门;

(5)和电销/销售部门合作,对报名参加活动但是未创建或转出的用户(社群里、公众号粉丝、CRM 中等),进行二次触达培育和转化,以达到转出更多客户和商机的目标。

对于线索转化,结合过往工作经验,我一般建议:(1)转化组由用户运营主导,协调电销和销售合作完成;(2)涉及到 offer 设计,可以找讲师组、宣传组沟通合作,制作资料包等;(3)线索和商机培育工作,需要建议长效机制,而不是单次零碎的培育和转出。

我需要强调的一点是,在大部分 To B 企业里面,这个团队都不是全职的(专业的直播公司例外),大部分都是临时或者虚拟的项目组团队。平时大家都有自己的工作,比如新媒体运营、渠道运营、活动运营、用户运营等等;项目确定后,大家就分工协作。这个非常考验整个团队的组织架构设计、目标管理方法以及协作方式,也需要一定时间的磨合。

4.2 流程基础:SOP
为什么需要 SOP?因为你要规模化、要持续运营。

所以你会发现,每次直播其实流程基本都是差不多的,变化的主要是主题、嘉宾。这样的话就可以沉淀之前的经验、模板、话术,集中精力在主题和嘉宾上,提高效率。

我把一场公开课直播拆分成 4 个大阶段、12个小阶段,4个大的阶段分别是:筹备-宣传-直播-收尾。每个阶段的时间排期,不同小组成员的工作内容,产出物料是什么,关注什么数据指标都会有记录。总结好这个 SOP ,就算某个场次的直播负责人更换,也可以快速上手,避免丢三落四踩坑。

这个 SOP 表格里面会有一个时间,T+0 代表直播当天,T-7 代表直播前7天。一般来说,直播前21天我们整个活动方案肯定要定下来,人员和资源都要到位,不然后面就来不及了。

因为表格很大,没法看清楚太细节文字。我就以 T-8 那天为例,我们希望在直播一周天开始宣传,因此直播前第8天一定要准备好所有的物料。在这张 SOP 表格里面记录的工作内容包括:

• 【宣传组】

(1)提炼活动主题和亮点;

(2)制作活动宣传海报、Banner等;

(3)产出新媒体宣传图文等;

(4)创建并装饰直播间;

(5)部门内确认宣传物料是否OK;

(6)内部体验报名全流程,确保无误。

• 【讲师组】

(1)和讲师确认宣传物料是否正确、合规;

• 【直播组】

(1)根据直播场景,制作现场直播方案;

(2)布置直播间日历(彩排+直播);

(3)准备需要的直播设备;

(4)预约 IT 时间保障彩排和直播期间网络。

• 【转化组】

(1)设计吸引用户的 offer(文件夹等);

(2)设计留资问卷表单;

(3)针对不同宣传渠道,提供不同的报名二维码/监测链接;

(4)同步电销告知活动,协调活动后留出时间 48 小时内处理完活动线索。

有了这个 SOP ,而且可以在执行中不断细化和优化,后续直播运营活动的效率就大幅度提高。无论是项目 owner 还是项目组成员,都可以基于一套有共识的协作流程快速分工、执行、交付。而且基于专业分工的协作,其最后产出肯定比一个人执行所有工作内容效果更好。

4.3 物理基础:现场方案
一套极简的现场直播方案,需要考虑: 直播平台+推流方案+ 直播间+硬件设备。

(1)直播平台
在最开始比对 To B 直播和 To C 直播差异的时候,我强调了 To B 直播的目的主要是有3个:1)品牌传播、2)获取线索、3)培育线索、辅助成交。这也就决定了 To B 直播很少使用 C 端的直播平台,比如抖音直播、快手直播、映客直播等等,因为企业要线索、要留资。

目前 To B 企业(也包括很多高客单价行业)主要会选择采购 SaaS 直播工具,亦或者 Pass 层工具进行二次开发或者嵌入企业官网使用。可以选择的国内厂商包括但不限于:目睹直播、会畅通讯、小鹅通、微吼直播、好视通、保利威等等(排名不分先后)。当然,如果您企业对直播平台的要求不高而且希望免费,那么选择就更多了。比如微信直播、钉钉群直播、腾讯会议、B站直播等等。

过去 5 年,我先后深度使用过思科的 Webex、腾讯课堂、腾讯会议、小鹅通、目睹直播、会畅通讯等多家企业直播工具。我一直认为,没有最好的直播工具,只有最合适的 To B 直播工具。不同企业的业务需求不一样、发展阶段不同、预算不一,不能一概而论,合适的才是最好的。(没人给我广告费,就不打广告推荐哪家了)

(2)推流方案+直播间+硬件设备
这就进入真正的直播技术领域了,可深可浅,可大可小,决定因素是预算。考虑到不同企业的实际情况,我简单分三种介绍一下解决方案。

第一种,基本零预算。

也就是说,企业不会在直播硬件层面投入,项目 owner 最多可以从公司 IT 领取直播电脑或者会议摄像头。简单场景,可以直接使用直播平台自带的直播后台。复杂一点,涉及到多个场景切换的,建议这种情况下建议使用 OBS 推流,采集不同音频、视频,集成后推流出去。

第二种,有一点预算。

如果企业有一定预算,建议采购补光灯、吸音板、控制台、摄像头等设备。公司内也可以明确一个会议室作为专用直播间,供公司各部门直播或者专业会议使用。

第三种,重大活动直播,有专项预算。

比如一场 500+ 人的线下客户大会,企业想做现场直播,这种情况下建议找直播供应商,不建议自己做。亦或者企业有一场非常重要的直播,在公司进行,但是场景复杂、涉及到不同设备不同音频、视频的组合、切换,内部虚拟直播团队无法实现,这种情况下页建议找直播供应商,不建议自己做。

五、To B 直播心得体会
过去几年在企业里面有幸运营过 40+ 场次的 To B 直播,有成功的也有失败,有踩坑更有收获。下面是我的一些心得体会,希望屏幕前的你有所帮助。

5.1 内容为王
无论是 To B 直播还是 To C 直播,本质上都是直接面向用户,To Human/People 。没有人愿意花上 1个小时的时间坐在电脑前听企业宣讲广告或者夸夸其谈,除非您所在的企业有类似 iPhone 新品发布会这样的影响力。现实中,很多 To B 企业把直播搞成产品宣讲或者念解决方案,结果是显而易见的,直播越往后就越没人参加了。

企业用户参加直播活动,肯定是希望从您的直播活动中获得什么有价值的内容,对自己有所帮助。一般来说,这个东西可能是:①最新的行业趋势和政策解读、②某个场景的最新解决方案和实践、③典型客户的成功案例等等。内容为王,永不过时。

当然,企业做直播也有自己的营销目的,我建议直播内容整体还是以干货和启发为主,然后最后环节代入企业广告。如果您的产品方案可以无缝融入整体直播分享,而且不会让读者觉得很突兀,那就更好了,这很考验讲故事的能力。

5.2 明确直播定位
很多 To B 企业做直播,结束后就很想看到商机和成单的结果。结果显而易见,现实经常让他们失望,一场直播可能几百人在线观看;直播结束一个月内,都没有直接的成单。请问,To B 直播还有意义吗?还值得花大力气去做 To B 直播吗?

这里会涉及到对直播定位的讨论。

一个完整的 To B 企业业务流程非常漫长,客户从首次接触你到最终成交会经历多个阶段,比如【认知→考虑→选型对比→商务决策→成单】。这个周期短的话一两个月,长的话会超过一年,平均来说也在3个月以上。这个一般和客单价有关,客单价越高的产品,其决策周期越长,而且线下和客户沟通的比重越高,而且往往会有招投标环节。所以,直播结束后一个月内没有直接的成单,这是一个正常的现象,这是由 To B 的商业模式所决定。

我们建议短期内关注直播的在线观看人数、留资线索数量以及优质线索数量,长期可以关注直播活动的转化结果,包括直接促单以及覆盖订单数量和金额。可以的话,最好是每周(周会/周报)过一下历史直播活动的产出结果。你会发现,一年前的直播活动还在持续为你产出商机或成单。

5.3 发挥杠杆作用
一般 B2B 企业的市场或者部都会有这样一些岗位,产品市场,品牌媒体、活动、内容、运营、社群、投放、商务、线索培育、SDR、MRR 等等。现实中,很多岗位之间是缺乏联动、比较割裂的,整体产出效率很低。比如活动的同学负责直播运营,但是缺少内容和嘉宾;产品市场正在沟通客户案例,但是没有合适的发声渠道。

如果要发挥直播的杠杆作用,可以怎么做呢?

产品市场或者内容的同学牵头定主题、内容、讲师,活动同学去做外部渠道的联合推广,最后产出的文章、视频、PPT 放在新媒体上传播、放在官网上去做 SEO 获取更多流量,形成一个闭环。

线上直播运营在这个过程中微不起眼,但是直播是一个高杠杆的切入点,可以把品牌/内容、活动、数字营销都串起来,达到品牌和效果的最大化。

文字原创,部分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小编手麻原创不容易,看完点个赞再走吧~

全媒体运营师胡耀文教你:从0到1搭建直播运营体系相关推荐

  1. 全媒体运营师胡耀文教你:4个私域流量直播案例复盘

    私域流量这个词在这两年异常火爆,很多企业用私域流量的方式做转化,不得不说,私域流量在运营好的基础上,可以实现流量与存量的双赢. 本文作者分享了关于4个私域流量直播案例复盘,我们一起来看一下. 在分享前 ...

  2. 全媒体运营师胡耀文教你:电商引流、运营和活动体系

    电商+私域=社交电商. 社交电商是个范类模式,分支很多,最成功的代表是拼多多,但是深入思考一下拼多多的模式,是深度下沉了社交还是在利用社交? 其实,没有情感链接的商业行为只能称为商业,而不是社交商业. ...

  3. 全媒体运营师胡耀文教你:如何提升抖音直播间的人气

    短视频内容和直播带货一直是大家比较关注的话题.尤其是直播带货.这是一个账号能否成功变现的关键,也是决定创作者能否持续给用户提供优质内容的基本. 要想做好直播变现,就要提高直播人气.下面就给大家分析:如 ...

  4. 全媒体运营师胡耀文教你:社区运营的7条运营思路

    提到社区运营,很多刚入门的小白都会发出这样的疑问:"社区.社群之间到底有什么区别".起初我对这个也不太理解,但自己在翻阅了众多的文章和回答之后有了自己的理解. 全媒体运营师胡耀文教 ...

  5. 全媒体运营师胡耀文教你:如何以0成本短时间内快速获取用户?

    如今的获客成本很高而且获客渠道也很多,对于创业公司来说是比较复杂的.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如今很多推广都是通过互联网渠道进行,合理地进行运用也能获得很好的效果. 此次想分享的是产品运营如何短时间内低成本地 ...

  6. 全媒体运营师胡耀文教你:完美的活动策划方案,不可缺少的元素

    希望活动能成为爆款吗?那就要看你的活动策划得有没有意思了.互联网时代,用户的注意力极其分散,你的品牌不出来刷个存在感,刷情怀,很有可能就被忘记了. 做活动是个不错的选择,刷了存在感,还能刷出收益.然而 ...

  7. 全媒体运营师胡耀文教你:拆解电商运营万能公式

    电商运营在整个运营领域中,是最特殊的一个运营岗.毕竟在整个互联网公司中,电商公司所占的比例毫无疑问是最大的.而且电商的模式也在不断地发展,从传统电商到新媒体电商.再到社区团购电商,以及时下最火热的直播 ...

  8. 全媒体运营师胡耀文教你:如何提升线上活动参与度?分享5个技巧

    一次火爆的线上活动,不仅可以直接带来转化,更重要的是积累了用户口碑,可谓"名利双收".那么,到底如何才能策划一场成功的活动呢? 今天给大家分享的是如何提高线上活动的用户参与度,主要 ...

  9. 全媒体运营师胡耀文教你:运营框架搭建让1个流量发挥大于4的价值

    因为我个人比较擅长搭建框架,所以我的文章会和别人的叙述得有所不同,从顶层搭建开始叙述,然后在对应的部分,根据我个人的实战经验,一步一步的进行描述. 在分享前,先自我介绍一下,我是青岛艺形艺意文化传媒有 ...

最新文章

  1. android开发之当设置textview多少字后以省略号显示。限制TextView的字数
  2. Java JFrame实现全屏的四种方式
  3. Unable to locate package php5-curl
  4. Python(5):循环
  5. java创建一个图片_Java 创建一个简单的验证码图片
  6. sun.misc.BASE64Encoder 不建议使用java.sun自带包中的内容
  7. shell从小做起:将100以内整除3的数列出来
  8. 下边框_css基础篇07--边框样式
  9. 随想录(rtos和一般os的区别)
  10. “父亲项目”走进澳洲校园 助父子建立联系
  11. 至2015新的一年!
  12. C#笔记09 结构、枚举、异常、泛型、操作符重载、dll、垃圾回收与资源清理、XML注释
  13. python dict嵌套dict_处理复杂嵌套dict结构的python方法
  14. matplotlib 对称图_Python入门向:Matplotlib自救指南篇,从此做图不求人(一)
  15. 运营商发展市场空间还剩下哪些模式?
  16. 深度学习之四大经典CNN技术浅析
  17. 浦发银行计算机基础知识题库,2018浦发银行面试经验(信息科技岗,总行信息技术岗等)...
  18. js中得~~是什么意思/JS按位非(~)运算符与~~运算符的理解分析
  19. 利用B站《无价之姐》弹幕合成词云跳舞
  20. pycharm分辨率清晰度

热门文章

  1. Splunk 会议回顾: 大数据的关键是机器学习
  2. sphinx:基于 Python 的文档生成工具
  3. 智能门锁APP让你的生活更智能
  4. 分布式专题(一)什么是分布式
  5. Google Play 签名不一致的解决方案
  6. vue 数字日期时钟
  7. arduino与蓝牙模块
  8. 太难了!微信借钱语音确认过还被骗了
  9. HDU 4545-魔法串
  10. IB 物理真题: 比潜热、理想气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