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蛙效应

  从前有一则水煮青蛙的寓言:如果把一只青蛙放在沸水中,它便会纵身而出;如果把一只青蛙放进温水中,它会感到舒舒服服的。然后你再慢慢升温,即使升至摄氏80°,青蛙也仍然会若无其事地待在那水里。随着温度的继续上升至90°- 100°时,青蛙就会变得越来越虚弱,在此情况下,青蛙已经失去自我脱险的能力了,直至把它煮熟为止。在第二种状况下,青蛙为什么不能自我摆脱险境呢?这是因为青蛙内部感应自下而上威胁的器官,只能感应出激烈的环境变化,而对缓慢、渐进的环境变化却不能及时做出感应。这就是一种“青蛙效应”。

  “青蛙效应”告诉我们一个道理:“生于忧患,死于安逸。”

美人效应

  罗马一家自助餐厅的老板想出一个赚小费的妙计。他请来一位非常漂亮的姑娘,坐在柜台边收钱,以便使男客们神魂颠倒,慷慨解囊。谁知那位姑娘上班后没过几天,就对老板说:“我想,我不如以前漂亮了。”老板忙问:“这是怎么回事呢?”“现在,所有的男客都在柜台边反复地数找给他们的零钱。”

鲶鱼效应

  西班牙人爱吃沙丁鱼,但沙丁鱼很娇贵,极不适应离开大海后的环境。用不了多久就会死掉。为延长它的活命期,当地渔民想出了一个办法,将几条沙丁鱼的天敌鲶鱼放在运输容器里。为了躲避天敌的吞食,沙丁鱼在有限的空间里快速游动,反而保持了旺盛的生命力。这就是经济学上讲的鲶鱼效应。为了更好地生存发展下去,惧者必然会比其他人更用功,而越用功,跑的就越快。

晕轮效应

  晕轮原指月亮被光环笼罩时产生的模糊不清的现象。晕轮效应是一种普通存在的心理现象,即对一个人进行评价时,往往会因对他的某一品质特征的强烈、清晰的感知,而掩盖了其他方面的品质。

  毕业生在求职应聘中,如果能够巧妙地运用这种晕轮效应,把自身的优势充分地展现出来,一定会给招聘考官留下深刻的印象,赢得对方的赏识,取得面试的成功。比如,当招聘者问及你的英语水平时,你便用英语熟练地与其交谈,必然会引起招聘者的极大兴趣,很可能当场便与你拍板“成交”。但在运用这一效应时一定要注意,不能刻意制造“光环”效果,那种虚妄做出的行为,往往适得其反

手表定理:

带两只手表也未必能告诉你更准确的时间

只带一只手表可以很容易的知道现在的时间,那是不是带两只手表就可以精准的确定你刚才看到的时间是正确的呢?答案是否定的,拥有两只或者两只以上的手表并不能告诉你更准备的时间,它只会让你失去对准确时间的信息。当然前提是这两只表时间并不一样。

手表定理常应用于企业管理之中:

对一个企业,不能同时采用两种不同的管理方法,不能同时设置两个不同的目标,否则将使这个企业无所适从;一个人不能同时选择两种不同的价值观,否则,他的行为将陷于混乱;一个人不能由两个以上的人来指挥,否则将使这个人无所适从。

手表定理的意义在于你只需要一只值得信赖的手表,以它为标准行事。一味地添加更多的手表,你只会无所适从,这也说明你并没有为自己建立一个基准。你要干什么,你就跟自己设定的手表走,贪婪地添加附加的手表只会让你增加压力、失去方向。

举个例子,你想写一个博客,也确定了主题,并且希望自己的流量能够在3个月后达到多少,那你的手表就是为此设定好了。可是不久,你发现写这个博客主题不够吸引人,就换了一个。又过了一旦时间,你又发现一个流量巨大的博客,你就再次更换主题。最后,你的流量会达到你想要的水平吗?你的博客内容杂乱,会吸引很多读者吗?

手表定理告诉我们:坚定一个目标,建立一个标准,自己才能成功。

贝勃定律:

添加更多的重量才能感觉到与已有重量的差别

贝勃定律表明的是一个社会心理学效应,当人经历强烈的刺激后,之后施予的刺激对他来说也就变得微不足道。普遍引述的一个验证实验就是:

一个人右手举着300克重的砝码,这时在其左手上放305克的砝码,他并不会觉得有多少差别,直到左手砝码的重量加至306克才会察觉。如果右手举着600克,这时左手上的重量要达到612克才能感觉到重了,后来就必须加更大的量才能感觉到差别。

其实,你若有仔细观察,就不难发现生活中无处不充满了“贝勃定律”。比方说,原本1块的报纸变成了10元一份,你定会感到无法接受;相比较而言,原本5000元的电脑涨了50元,你一定不会有这么大的反应。再看看这个故事:

一个女孩和母亲吵架赌气离家。在外逛了一天,直到肚子很饿了,她才来到一个面摊,却发现忘记带钱了。好心的面摊老板免费煮了一碗面给她。女孩感激地说:“我们又不认识,你就对我这么好!可是我妈妈,竟然对我那么绝情……”面摊老板说:“我才煮一碗面给你吃,你就这么感激我,你妈帮你煮了十几年饭,你不是更应感激吗?” 女孩一听,整个人愣住了!是呀,妈妈辛苦地养育我,我非但没有感激,反而为了小小的事,就和她大吵一架。女孩鼓起勇气,往家的方向走,快到家门时,她看到疲惫、焦急的母亲正在四处张望。妈妈看到女孩时,忙喊:“饭都已经做好,快回去吃,菜都凉了!”此时女孩的眼泪夺眶而出……

我们对亲人朋友的关爱习以为常;而陌生人的一点帮助,却我们就感激不已。这便是“贝勃定律”在操作我们的感觉。对于亲人朋友,我们对他们的关爱习以为常,而且期望值很高。有时他们少了一丝关爱,我们甚至会恶言相向。对于陌生人,我们没有抱着多大的期望,因此,他们的一点点帮助,我们都感动不已。

事实上,对于陌生人的帮助,我们应当报以适当的感动。可是对于亲友的帮助,我们更应该报以更大的感恩。所以,珍惜我们的日常生活和身边的亲人朋友吧!

除开亲情,生活的其他事件上也可以说明“贝勃定律”无形地作用:

一个新人刚开始工作,在单位拼命表现,兢兢业业,然后慢慢熟悉环境后就松懈下来,周围人会觉得这个人矫情,前面的表现都是假的,对这个人的人品也提出质疑;另外一个新人,开始就显得一无是处,懒散不守纪律,慢慢熟悉之后,懂得了单位的规矩。仅仅能做到按时上班,但大家立刻都会夸奖他进步,表现越来越好,觉得这个人要求上进,比前者好很多。其实,前者已经做的工作总量不知道比后者多了多少。

俗话说,好人难做。你辛辛苦苦地耕耘,却因为做错一件事而把前面的功劳全部葬送;而坏人却可以因为做件普通的好事而受到称赞。从而,大家对事物的感觉也都产生错觉,似乎后者的“真小人”比前者“伪君子”更值得信任。其实这些都是贝勃定律在操控你的感觉而已。

贝勃定律告诉我们:理性的分析事实,不要随意凭感觉论事

华盛顿合作规律:

一个人敷衍了事,两个人互相推诿,三个人则永无成事之日。

初中物理中学过作用于同一物体上的几个力的方向相同时,其合力就是这几个力的相加;若作用于同一物体上的几个力方向不同,其合力就会总比这几个里的和少。事实上,人与人的合作便有着这相同的性质,但却又比普通的力的简单相加复杂和微妙得多:在人与人的合作中,假定每一个人的能力都为1,那么10个人的合作结果有时比10大得多,有时甚至比1还要小。人就像那些方向不同的力,相互推动时自然能事半功倍,相互抵触时则一事无成。

华盛顿合作规律说的上面这么一个道理。它又同“三个和尚”的故事有些类似:

当庙里有一个和尚时,他一切自己做主,做得很自在;当庙里有两个和尚时,他们通过协商可以自觉地进行分工合作,同样做的不错;可当庙里来了第三个和尚时,问题就出现了,谁也不服谁,谁也不愿意干,其结果就是大家都没水喝。

华盛顿合作规律强调的便是团结合作的重要性,缺乏团队协作只会使得团队进度缓慢、甚至整个项目失败。团队只有建立明确的管理制度,明确个人的职责和分工,并且团队之间增强沟通与协调,这样才能使得效率提升、事半功倍。

华盛顿合作规律告诉我们:团队一定要有合适的团队协助方式。而作为一名团队成员,我们要积极参与团队的沟通和协调,相互分工合作,共同取得成果。

80/20法则

世界80%的财富来至于20%的人

80/20法则是由意大利经济家帕累托提出的,也就是大家所熟悉的帕累托定律。80/20法则指在众多现象中,80%的结果,来自20%的原因;20%的努力,常产生80%的结果。这一法则在很多方面被广泛的应用:如80%的劳动成果取决于20%的前期努力、20%的人做了80%的工作或者20%的维基人贡献了80%的维基条目等等。

我们常说“一分耕耘一分收获”的道理,80/20法则却提供了另一种说法。它强调“一分耕耘多分收获”,只需要抓住重点,便可以获取多数的成果。举个例子:

一位石油界的老板请来一位效率专家,让专家教自己如何提高工作效率。专家请石油老板写下自己认为最重要的10件事情,石油老板为此花了5分钟,效率专家又让他花5分钟时间写下明天最重要的10件事情,并且按照重要程度编号。效率专家告诉石油老板,每天写计划,并且按照事情的重要程度依顺序完成。效率专家同时希望将这个做法在公司内推广,并要求石油老板在一个月以后按收效付款。一个月后,石油老板给效率专家寄来1.5万美元酬金。若干年后,这家石油公司发展为大型连锁企业。

10分钟是一个很短的时间,如果你用来考虑一天的大事时,它产生地作用却很大,这就是80%的结果来自20%的原因。所以将80/20法则应用到生活中来,只需20%的时间就能创造出80%的效益,那么,就达到了“四两拨千斤”的效果。

80/20法则告诉我们:一些关键的小的投入和努力,通常可以产生大多数的结果、产出或酬劳——提高效率就要抓住那20%的重点。

不值得定律:

不值得做的事情,就不值得做好

你可以从字面上来理解不值得定律,它看起来非常简单直白。但往往简单的定律,其重要性却常常被人们疏忘。从心理学角度上看,不值得定律反映了人性的一种心浮气躁的心理——倘若一个人从事的是一份自认为不值得做的事情,则往往会保持冷嘲热讽,敷衍了事的态度。

这种态度使人缺乏激情去对待事物,降低自己的自信心。从而导致事件的成功率低,哪怕最终成功了,自己也不会有多少成就感。所以我们要选择自己值得去做的,愿意去做的事情,并把它当自己的奋斗目标。

那什么样的事值得去做呢?一般而言,可以参考这三个因素:

个人价值观。只有符合自己价值观的事,我们才会满怀激情的去做;

自我个性。 如果你是一个内向的人,却去从事社交方面的工作,想必很难内心开心吧;

现实处境。如果你的工作与你的价值观或者个性冲突,但是你又不能抛弃这份工作。那就学会改变自己,让自己适应于现实中的处境。

不值得定律告诉我们:要做有价值的事情,而且要富有激情与动力;若现实所迫,不能选择符合自己价值的事业,也不要消极对待或者直接放弃,应该学会改变自己,再努力向自己的奋斗目标前进。

墨菲定律

如果有两种选择,其中一种将导致灾难,则必定有人会作出这种选择。

“墨菲定律”源自于一位名叫墨菲的美国上尉。因为他认为某位同事是个倒霉蛋,便不经意地说了句笑话:“如果一件事情有可能被弄糟,让他去做就一定会弄糟。”后来这句话也就被延伸拓展,出现了一些其他的表达形式,比方说“如果坏事有可能发生,不管这种可能性多么小,它总会发生,并引起最大可能的损失”,“会出错的,终将会出错”等等。

基本上而言,根据“墨菲定律”可以推出四条理论:任何事都没有表面看起来那么简单;所有的事都会比你预计的时间长; 会出错的事总会出错; 如果你担心某种情况发生,那么它就更有可能发生。

我们总是说“上的山多终遇虎”,“祸不单行”,其实“墨菲定律”便是讲的这么一个道理。赶着去参加重要会议时,却发现出租车不是有客就是不搭理你;而平常不需要出粗车时,大街上又到处都跑着空车;一个月前不小心打碎了浴室的镜子,仔细检查和冲刷后也不敢光着脚走路,等过了一段时间确定没有危险了,不 幸的事还是照样发生,你还是被碎玻璃扎了脚。

墨菲定律告诉我们,容易犯错误是人类与生俱来的弱点,不论科技多发达,事故都会发生。而且我们解决问题的手段越高明,面临的麻烦就越严重。所以,我们在事前应该是尽可能想得周到、全面一些,如果真的发生不幸或者损失,就笑着应对吧,关键在于总结所犯的错误,而不是企图掩盖它。

羊群效应

是指管理学上一些企业的市场行为的一种常见现象。例如一个羊群(集体)是一个很散乱的组织,平时大家在一起盲目地左冲右撞。如果一头羊发现了一片肥沃的绿草地,并在那里吃到了新鲜的青草,后来的羊群就会一哄而上,争抢那里的青草,全然不顾旁边虎视眈眈的狼,或者看不到其它还有更好的青草。

羊群效应的出现一般在一个竞争非常激烈的行业上,而且这个行业上有一个领先者(领头羊)占据了主要的注意力,那么整个羊群就会不断摹仿这个领头羊的一举一动,领头羊到哪里去吃草,其它的羊也去哪里淘金。

破窗理论

 政治学家威尔逊和犯罪学家凯琳提出了一个“破窗理论”。这个理论认为:如果有人打坏了一个建筑物的窗户玻璃,而这扇窗户又得不到及时的维修,别人就可能受到某些暗示性的纵容去打烂更多的窗户玻璃。久而久之,这些破窗户就给人造成一种无序的感觉。结果在这种公众麻木不仁的氛围中,犯罪就会滋生、繁荣。“破窗理论”不仅仅在社会管理中有所应用,而且也被用在了现代企业管理中。

多米诺效应

“不论是在政治、军事还是商业领域中,如果不注意防微杜渐、堵塞漏洞,就可能产生一倒百倒的多米诺效应。”

很多人不知道多米诺骨牌起源于中国,据《正字通》记载,宋宣宗二年(公元1120年),民间出现了骨牌的游戏,又称“牙牌”或“**”。一位意大利传教士把这种骨牌带回了米兰,把它作为礼物送给了他的女儿小多米诺。多米诺想出了很多玩法,并用它来锻炼男友的意志和耐力。很快,骨牌传播到了整个欧洲,成了一项非奥运项目中,知名度最高、参加人数最多、扩展地域最广的体育运动。为了感谢多米诺为大家带来这么好的运动,就把这种骨牌游戏称为“多米诺骨牌”。

从那以后,“多米诺”成为了一种国际性术语。不论是在政治、军事还是商业领域中,只要产生一倒百倒的连锁反应,人们就把它们称为“多米诺效应”或“多米诺现象”。

蝴蝶效应

  什么是蝴蝶效应?1979年12月,洛伦兹在华盛顿的美国科学促进会的一次讲演中提出:一只蝴蝶在巴西扇动翅膀,有可能会在美国的德克萨斯引起一场龙卷风。他的演讲和结论给人们留下了极其深刻的印象。从此以后,所谓“蝴蝶效应”之说就不胫而走,名声远扬了。

  马蹄铁上一个钉子是否会丢失,本是初始条件的十分微小的变化,但其“长期”效应却是一个帝国存与亡的根本差别。这就是军事和政治领域中的所谓“蝴蝶效应”,听起来有点不可思议,但是确实能够造成这样的恶果。一些看似极微小的事情,却有可能造成集体内部的分崩离析,一定要防微杜渐,否则,悔之晚矣。

  “蝴蝶效应”启示录,古往今来知多少?

近因效应

  最近、最后的印象,往往是最强烈的,可以冲淡在此之前产生的各种因素,这就是近因效应。有这样一个例子:面试过程中,主考官告诉考生可以走了,可当考生要离开考场时,主考官又叫住他,对他说,你已回答了我们所提出的问题,评委觉得不怎么样,你对此怎么看?其实,考官做出这么一种设置,是对毕业生的最后一考,想借此考察一下应聘者的心理素质和临场应变能力。如果这一道题回答得精彩,大可弥补此前面试中的缺憾;如果回答得不好,可能会由于这最后的关键性试题而使应聘者前功尽弃。

木桶效应

在管理学上有一个著名的“木桶理论”,是指用一个木桶来装水,如果组成木桶的木板参差不齐,那么它能盛下的水的容量不是由这个木桶中最长的木板来决定的,而是由这个木桶中最短的木板决定的,所以它又被称为“短板效应”。由此可见,在事物的发展过程中,“短板”的长度决定其整体发展程度。正如,一件产品质量的高低,取决于那个品质最次的零部件,而不是取决于那个品质最好的零部件;一个组织的整体素质高低,不是取决于这个组织的最优秀分子的素质,而是取决于这个组织中最一般分子的素质一样。……此种现象在管理学中通常被称为“木桶效应”。

酒与污水定律

酒与污水定律:一匙酒倒进一桶污水,得到的是一桶污水;把一匙污水倒进一桶酒里,得到的还是一桶污水

酒与污水定律说的道理其实大家都明白,中国有谚语“一粒老鼠屎坏了一锅粥”、“一块臭肉坏了满锅汤”也指的是同样的道理。一个组织其实就是一群人的集合,这个组织的整体效率就是取决于其内部组员的行为。若其中一个组员总是把事件弄糟,或者搬弄是非、传播流言、破坏整个组织内部和谐,这样的组员就是一个组织内的污水。他们有着惊人的破坏力,使集体分化,组员相互猜忌,一个组织便因此而不再团结、不再高效。

那些破坏集体的人就像箱子里的烂苹果,如果你不及时处理,它会迅速传染,把果箱里其它苹果也弄烂,“烂苹果”的可怕之处在于它那惊人的破坏力。一个正直能干的人进入一个混乱的部门可能会被吞没,而一个人无德无才者能很快将一个高效的部门变成一盘散沙。组织系统往往是脆弱的,是建立在相互理解、妥协和容忍的基础上的,它很容易被侵害、被毒化。破坏者能力非凡的另一个重要原因在于,破坏总比建设容易。一个能工巧匠花费时日精心制作的陶瓷器,一头驴子一秒钟就能毁坏掉。如果拥有再多的能工巧匠,也不会有多少像样的工作成果。如果你的组织里有这样的一头驴子,你应该马上把它清除掉;如果你无力这样做,你就应该把它拴起来。

酒与污水定律和水桶定律的区别在于,水桶定律中一个组织里差的组员将限制整个组织的成果,但这个成员是组织里不可获取的一部分,所以只有提高他的水平才能使组织整体进步;而酒与污水定律中一个组织里差的组员将破坏整个组织团结及结果,这个成员不但不贡献,反而像污水一样影响他人,所以要立即剔除“破坏者”才能保证其他人不受到影响且仍然发挥其效能。

酒与污水定律告诉我们:对于坏的组员或东西,要在其开始破坏之前及时处理掉。

马太效应

  《圣经》马太福音章节中有这样一段故事:“一个人要往外国去,就叫了仆人来,把他的家业交给他们。按着各人的才干,给他们银子。一个给了五千,一个给了二千,一个给了一千。就往外国去了。那领五千的,随既拿去做买卖,另外赚了五千。那领二千的,也照样另赚了二千。但那领一千的,去掘开地,把主人的银子埋藏了。过了许久,那些仆人的主人来了,和他们算账。那领五千银子的,又带着那另外的五千来,说,主阿,你交给我五千银子,请看,我又赚了五千。主人说,好,你这又良善又忠心的仆人。你在不多的事上有忠心,我把许多事派你管理。可以进来享受你主人的快乐。那领二千的也来说,主阿,你交给我二千银子,请看,我又赚了二千。主人说,好,你这又良善又忠心的仆人。你在不多的事上有忠心,我把许多事派你管理。可以进来享受你主人的快乐。那领一千的,也来说,主阿,我知道你是忍心的人,没有种的地方要收割,没有散的地方要聚敛。我就害怕,去把你的一千银子埋藏在地里。请看,你的原银在这里。主人回答说,你这又恶又懒的仆人,你既知道我没有种的地方要收割,没有散的地方要聚敛。就当把我的银子放给兑换银钱的人,到我来的时候,可以连本带利收回。夺过他这一千来,给那有一万的。凡有的,还要加给他,叫他有馀。没有的,连他所有的,也要夺过来。”

  科学家罗卜特.默特把故事中的现象称为“马太效应”——即任何个人、群体或地区,一旦在某一方面获得成功和进步,就会产生一种积累优势,就会有更多的机会取得更大的成功和进步。

生活与管理中的18条实用定律相关推荐

  1. 创业者必须要知道的18条商业定律与法则

    创业者必须要知道的18条商业定律与法则 一.达维多夫定律 没有创新精神的人永远也只能是一个执行者. 提出者:前苏联心理学家达维多夫 点评:只有敢为人先的人,才最有资格成为真正的先驱者. 二.列文定理 ...

  2. 18条心理学定律,值得一看

    熟知以下18个心理学定律或许会对你的生活起到良好作用. .

  3. 【科研】论文得分低、濒临被拒不要慌,18条rebuttal小贴士助你说服评审和AC

    选自medium 作者:Devi Parikh 机器之心编译 机器之心编辑部 优秀的 rebuttal 能绝地逢生,糟糕的 rebuttal 会过犹不及! 我们都知道,对于顶会投稿来说,rebutta ...

  4. 给大学生的18条建议

    覃彪喜--1980年生于湖南隆回,2002年毕业于中南大学:先后担任大学教师.房地产策划师.IT项目经理:现任深圳市鸿儒堂文化传播有限公司董事长. <读大学,究竟读什么--25岁的董事长给大学生 ...

  5. 学英语必备的18条法则,建议收藏!

    黄金法则第1条 What is language for? Some people seem to think it is for practicing grammar rules and learn ...

  6. 18条交互设计和心理学之间的奇妙联系

    小咖导读 今天这篇文章是华为总监@EDC尤原庆 读完<设计师要懂心理学>后写的读书笔记,总18条,每一条都有读者注解,不管之前是否读过,都建议来看看总监的读书视角 <设计师要懂心理学 ...

  7. 18条工作感想:不要不情愿地工作

    18条工作感想:不要不情愿地工作.人生有两个基点支撑:家庭与工作.对工作不满意,就是毁掉一半的人生. 001 不要不情愿地工作.不情愿,就一定没热情,没激情,没动力,就不会用心--那么,自然,在工作时 ...

  8. 关于生活,可能有用的40条建议

    现代社会,生活节奏快.负担重.压力大--如果任由负面情绪累积,它可能会成为压垮你的"最后一根稻草",所以,精神压力大的时候,一定要及时疏导和排解. >>>> ...

  9. python光棍节快乐_2020年祝光棍节快乐的祝福语18条

    2020年祝光棍节快乐的祝福语18条 今天是光棍节,作为朋友,我要很负责任很真诚地给你一个郑重的承诺--有我吃肉的时候,绝对就有你啃骨头的时候.光棍节快乐.光棍节不久之后就是圣诞节了,圣诞节送什么礼物 ...

最新文章

  1. 20175318 2018-2019-2 《Java程序设计》第4周学习总结
  2. 从0到1,关于产品冷启动阶段。
  3. Windows下LATEX排版论文攻略—CTeX、JabRef使用心得
  4. java crud_Java 8流中的数据库CRUD操作
  5. java移动端接口测试_使用java如何进行接口测试
  6. nginx源码阅读 ---- Event模块和配置的初始化
  7. STM32 固件包下载
  8. 奥图码投影连接服务器没信号,奥图码投影机常见故障维修步骤
  9. Java问卷调查管理系统(附数据库)
  10. Android 全屏悬浮窗适配(悬浮窗沉浸式)
  11. CDN工作原理及其在淘宝图片业务中的应用
  12. 计算机系统结构复习(五):ILP指令集并行
  13. [离散数学]命题逻辑P_5:命题公式分类和等价
  14. Python爬虫示例:爬取 13 个旅游城市,看看大家放假了都爱去哪玩
  15. java 工作流表单设计器 设计方案
  16. 一台计算机的完全限定域名,什么是完全限定域名?
  17. 数字经济国际高级别会议在杭州开幕
  18. pyton基础语法学习笔记一
  19. Linux之ubuntu基本命令
  20. 基于WIN32汇编实现的仿Windows计算器

热门文章

  1. 跨境早报| 亚马逊FBA推配送新服务!Shopee全面开放巴西站点广告功能
  2. Java打印机如何加快打印速度_如何提升打印机打印速度
  3. MySql CHECK使用方法
  4. icq蓝牙_使用WhizBase发送ICQ消息
  5. [Python]简单抓取百度blog
  6. 服务器 文件系统,服务器硬盘文件系统
  7. TCP为什么三次握手?
  8. 处理tcga突变数据一点思考
  9. 软件测试肖sir_搭建环境讲解(03)
  10. 听说要发年终奖了,来来来,我们父相伤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