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在密码学中,求余是非常重要的操作,比如在DH算法中,就主要利用了求余的算法。本文就余数计算和相关性质进行介绍。

定义

给定 a,b,q,r∈Za, b, q, r \in \mathbb{Z}a,b,q,r∈Z, 其中 b≠0,0≤r≤bb \neq 0,0 \leq r \leq bb​=0,0≤r≤b, 满足 q×b+r=aq \times b + r = aq×b+r=a,则称 rrr 是 aaa 除以 bbb 的余数,记作 a≡r(modb)a \equiv r \ (\mathrm{mod} \ b)a≡r (mod b),(有时也记为 a÷b=q⋅⋅⋅ra \div b = q \cdot\cdot\cdot ra÷b=q⋅⋅⋅r)。当 r=0r = 0r=0 时,称 aaa 可以被 bbb 整除。

推理

根据 a÷b=q⋅⋅⋅ra \div b = q \cdot\cdot\cdot ra÷b=q⋅⋅⋅r,对表达式中的4个变量求法分别如下:
1)a=b×q+ra = b \times q + ra=b×q+r
2)b=(a−r)÷qb = (a - r) \div qb=(a−r)÷q
3)q=(a−r)÷bq = (a - r) \div bq=(a−r)÷b
4)r=amodbr = a \ \mathrm{mod} \ br=a mod b (程序中多表示为 aaa % bbb)

性质

给定 a,b,c,r∈Za, b, c, r \in \mathbb{Z}a,b,c,r∈Z 且 c≠0,0≤r≤cc \neq 0,0 \leq r \leq cc​=0,0≤r≤c,则有以下三个性质。

性质1 若 amodc=bmodca \ \mathrm{mod} \ c = b \ \mathrm{mod} \ ca mod c=b mod c,则 (a−b)modc=0(a-b) \ \mathrm{mod} \ c =0(a−b) mod c=0。当 a−ba - ba−b 改为 b−ab - ab−a时,结论同样成立。
证明:根据以上结论,可设 a=k1c+r,b=k2c+ra = k_1c + r, b = k_2c+ra=k1​c+r,b=k2​c+r,其中 k1,k2k_1, k_2k1​,k2​ 为系数,rrr 为余数,则 a−b=(k1c+r)−(k2c+r)=(k1−k2)ca-b=(k_1c + r) - (k_2c + r) = (k_1 - k_2)ca−b=(k1​c+r)−(k2​c+r)=(k1​−k2​)c,所以可以被 ccc 整除。
示例:如 22 mod 7 = 1, 15 mod 7 = 1,则(22-15) ÷\div÷ 7 = 0 或 (15-22) ÷\div÷ 7 = 0。

性质2 若 (a+c)modb=r(a + c) \ \mathrm{mod} \ b = r(a+c) mod b=r, 则 ((amodb)+(cmodb))modc=r((a \ \mathrm{mod} \ b) + (c \ \mathrm{mod} \ b)) \ \mathrm{mod} \ c = r((a mod b)+(c mod b)) mod c=r。当正号改为负号时,等式同样成立。
示例:如 (3 + 8) mod 5 = 1,而 ((3 mod 5) + (8 mod 5)) mod 5 = (3 + 3) mod 5 = 1。
当正号变负时,(3-8) mod 5 = 0, 而 ((3 mod 5) - (8 mod 5)) mod 5 = 0 mod 5 = 0。

性质3 (a×c)modb=(amodb)×(cmodb)(a \times c) \ \mathrm{mod} \ b = (a \ \mathrm{mod} \ b) \times (c \ \mathrm{mod} \ b)(a×c) mod b=(a mod b)×(c mod b) mod bbb。
示例:(7 ×\times× 9) mod 5 = 3,而((7 mod 5) ×\times× (9 mod 5)) mod 5 = (2 ×\times× 4) mod 5 = 3。
根据性质3,可以有个简单的推论:(ap(a^p(ap mod c)qc)^qc)q mod c=apqc=a^{pq}c=apq mod ccc.

余数的数学定义和性质相关推荐

  1. 高中数学数列解题方法(定义与性质)

    数列作为历年的高考重点考查内容之一,估测试题会出现在数列的知识.函数知识.不等式的知识和解析几何知识等的交汇点处命题,从而使数列试题呈现综合性强.立意新.角度新.难度大的特点.我们通过一下几个点来给同 ...

  2. 视觉开发需要什么程度的数学_角度的概念在视觉上非常直观,但其数学定义并不是那么简单...

    角的概念是几何学中最基本的概念之一.当我们研究三角形的性质时,我们自然地建立了三角形的边和角之间的联系.这些联系是在三角学中系统地建立起来的. 角是什么?我们如何测量它? 虽然角度的概念在视觉上很直观 ...

  3. 双重求和∑∑的定义及性质

    目录 一.复习求和符号∑ 二.二重求和的定义 三.双重求和∑∑交换求和顺序 一.复习求和符号∑ 自从约瑟夫·傅立叶于1820年引入求和符号∑(大写的希腊字母sigma)以来,求和∑以及双重求和∑∑在数 ...

  4. 同余问题(含证明)整理(篇目①:定义、性质与两个简单定理)

    文章目录 文中部分字母含义.定义(不想累赘书写) 定义&定理 性质 文中部分字母含义.定义(不想累赘书写) 设a=k1m+r1,b=k2m+r2a=k_1m+r_1,b=k_2m+r_2a=k ...

  5. matlab基本操作--基本数学定义

    matlab基本操作–基本数学定义 matlab内置了很多基本或者熟悉的数学量和函数. 求一个半径为2的球体的体积:pi代表π\piπ r=2; v=(4/3)∗*∗pi∗*∗r^3 v = 33.5 ...

  6. 【计算理论】计算复杂性 ( P 类 | 有效算法函数 | NP 直觉 | NP 简介 | NP 类严格数学定义 )

    文章目录 一.P 类 二.有效算法函数 三.NP 直觉 四.NP 简介 五.NP 严格数学定义 一.P 类 时间复杂度类 : 定义 时间复杂度类 TIME(t(n))\rm TIME( t(n) )T ...

  7. 二叉树的定义、性质、存储

    二叉树的定义 二叉树是每个节点最多有两个子树的树结构.通常子树被称作"左子树"(left subtree)和"右子树"(right subtree).二叉树常被 ...

  8. 6.2 二叉树的定义、性质与存储结构

    0. 引子 1. 二叉树的定义 2. 二叉树的性质 3. 二叉树的存储结构 (1) 树的表示法 通常,像树.图.栈.队列等数据结构下数据的存储表示,都是基于线性表.线性表有两种结构:[顺序存储结构和链 ...

  9. 数据结构之树和二叉树的定义和性质

    树和二叉树的定义和性质 树 思维导图: 树的基本定义: 树的基本术语: 树的性质: 二叉树: 二叉树的定义: 二叉树的5中形态: 二叉树的几种特殊形态: 满二叉树: 完全二叉树: 二叉排序树: 平衡二 ...

最新文章

  1. 临时“尿检官”谈违规为孙杨检测兴奋剂:一头雾水卷入该事件
  2. php和asp程序如何进行301设置?
  3. async/await 的基本实现和 .NET Core 2.1 中相关性能提升
  4. ML之Clustering之LPA:LPA算法主要思路、输出结果、代码实现等相关配图之详细攻略
  5. Zabbix监控Linux主机设置
  6. 清华大学人工智能研究院成立自然语言处理与社会人文计算研究中心
  7. 网站前端_EasyUI.基础入门.0009.使用EasyUI Layout组件的最佳姿势?
  8. 数字化转型难?那是你没搞懂这5个关键点
  9. js this指向问题,同级this指向同级,非同级this指向全局
  10. Android RecyclerView使用详解(一)
  11. android 遮罩 进度条,bootstrap创建带遮罩层的进度条
  12. 内存共享【Delphi版】
  13. 相机参数及坐标系变换关系(增补)
  14. 罗技Logitech Options下载地址
  15. go-fastDFS 分布式文件系统搭建(实现梳理)
  16. 无线网卡wifi破解
  17. Xshell上传文件的方法和在docker打开lrzsz
  18. 分享几个快乐有趣的网站
  19. [Hi3751V350][Android9.0] 调试笔记 --- 添加并设置默认系统字库
  20. css所有缩写属性,CSS常见属性缩写与全写对比

热门文章

  1. canvas重力小球 html+css+js
  2. python3-百度,360广告推广(url收集)
  3. Yahoo邮箱验证,Yahoo邮箱清洗 - EmailCamel免费在线批量验证邮箱有效性!
  4. 全程干货,用 python 下载某站全部【免抠图片】,图片背景透明,格式PNG
  5. postgresql之List
  6. 清华文康活动特刊:多重活动分享贴,不来你就OUT啦
  7. 电脑已连接无Internet访问解决记录
  8. zbar--对zbar开源二维码解码库的分析
  9. 一个简洁的斐波那契求法和它的简单应用
  10. Python整体缩进和整体去掉缩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