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

  1. 博客作为笔记备份,不定时更新
  2. 参考内容为《计算机网络(第7版)》谢希仁 电子工业出版社;王道考研《计算机网络考研复习指导2023》
  3. 文中的例题摘自王道考研《计算机网络考研复习指导2023》,大多是我个人认为较为典型的题目以及错题的部分整理

文章目录

  • 计算机网络概述
    • 1. 计算机网络的概念
      • 广义观点
      • 资源共享观点
      • 用户透明性观点
    • 2. 计算机网络的组成
      • 从组成部分看
      • 从工作方式看
      • 从功能组成看
    • 3. 计算机网络的功能
      • 数据通信
      • 资源共享
      • 分布式处理
      • 提高可靠性
      • 负载均衡
    • 4. 计算机网络的分类
      • 按分布范围分类
      • 按传输技术分类
      • 按拓扑结构分类
      • 按使用者分类
      • 按交换技术分类
      • 按传输介质分类
    • 5. 计算机网络的标准化工作
    • 6. 计算机网络的性能指标
      • 带宽
      • 时延
      • 时延带宽积
      • 往返时延
      • 吞吐量
      • 速率
      • 信道利用率
    • 7. 例题
    • 更新文档

计算机网络概述

1. 计算机网络的概念

  • 一般认为,计算机网络是一个将分散的、具有独立功能的计算机系统,通过通信设备和线路连接起来,由功能完善的软件实现资源共享和信息传递的系统
  • 简言之,计算机网络就是一些互联的、自治的计算机系统的集合

广义观点

  • 只要能实现远程信息处理的系统或能进一步达到资源共享的系统,都是计算机网络
  • 广义的观点定义了一个计算机通信网络,它在物理结构上具有计算机网络的雏形,但资源共享能力弱,是计算机网络发展的低级阶段

资源共享观点

  • 认为,计算机网络是“以能够相互共享资源的方式互联起来的自治计算机系统的集合”
  • 该定义包含三层含义
    • 目的:资源共享
    • 组成单元:分布在不同地理位置的多台独立的“自治计算机”
    • 网络中的计算机必须遵循的统一规则:网络协议
  • 该定义符合目前计算机网络的基本特征

用户透明性观点

  • 认为,存在一个能为用户自动管理资源的网络操作系统,它能够调用用户所需的资源,而整个网络就像一个大的计算机系统一样对用户是透明的
  • 该观点的定义描述了一个分布式系统,它是网络未来发展追求的目标

2. 计算机网络的组成

从组成部分看

  • 硬件

    • 主机(也称端系统)、通信链路(如双绞线、光纤)、交换设备(如路由器、交换机等)和通信处理机(如网卡)等做成
  • 软件
    • 主要包括各种实现资源共享的软件和方便用户使用的各种工具软件(如网络操作系统、邮件收发系统、FTP程序、聊天程序等)
    • 软件部分多属于应用层
  • 协议
    • 协议是计算机网络的核心
    • 协议规定了网络传输数据时所遵循的规范

从工作方式看

  • 边缘部分

    • 边缘部分由所有连接到因特网上,供用户直接使用的主机组成,用来进行通信(如传输数据、音频或视频)和资源共享
  • 核心部分
    • 核心部分由大量的网络和连接这些网络的路由器组成,它为边缘部分提供连通性和交换服务

从功能组成看

  • 通信子网

    • 通信子网由各种传输介质、通信设备、相应的网络协议组成
    • 它使网络具有数据传输、交换、控制和存储的能力,实现联网计算机之间的数据通信
  • 资源子网
    • 资源子网是实现资源共享功能的设备及其软件的集合,向网络用户提供共享其他计算机上的硬件资源、软件资源和数据资源的服务

3. 计算机网络的功能

数据通信

  • 数据通信是计算机网络最基本和最重要的功能,用来实现联网计算机之间各种信息的传输,并将分散在不同地理位置的计算机联系起来,进行统一的调配、控制和管理

资源共享

  • 软件共享、数据共享、也可以是硬件共享
  • 资源共享使计算机网络中的资源互通、分工协作,从而极大地提高硬件资源、软件资源、数据资源的利用率

分布式处理

  • 当计算机网络中的某个计算机系统负荷过重时,可以将其处理的某个复杂任务分配给网络中的其他计算机系统,从而利用空闲计算机资源以提高整个系统的利用率

提高可靠性

  • 计算机网络中的各台计算机可以通过网络互为替代机

负载均衡

  • 将工作任务均衡的分配给计算机网络中的各台计算机

4. 计算机网络的分类

按分布范围分类

  • 广域网 WAN

    • 广域网的任务是提供长距离通信,运送主机所发送的数据,其覆盖范围通常是直径为几十千米到几千千米的区域,因此有时也称远程网
    • 广域网是因特网的核心部分
    • 连接广域网的各结点交换机的链路一般都是高速链路,具有较大的通信容量
  • 城域网 MAN
    • 城域网的覆盖范围可以跨越几个街区甚至整个城市,直径范围一般是5~50km
    • 城域网大多采用以太网技术,因此有时也常并入局域网的范围讨论
  • 局域网 LAN
    • 局域网一般用微机或工作站通过高速线路相连,覆盖范围较小,通常是直径几十米到几千米的区域
    • 局域网在计算机配置的数量上没有太多的限制
    • 传统上,局域网采用广播技术,而广域网采用交换技术
  • 个人区域网 PAN
    • 个人区域网是指在个人工作的地方将消费电子设备(如平板、手机等)用无线技术连接起来的网络,也常称为无线个人局域网WPAN,覆盖区域的直径约为10m
    • 注:若中央处理器的距离非常近(比如仅为1m或更近),则一般称为多处理器系统,而不称为计算机网络

按传输技术分类

  • 广播式网络

    • 所有联网计算机都共享一个公共通信信道
    • 一台计算机利用共享通信信道发送报文分组时,其他的计算机都会“收听”到这个分组,接收到分组的计算机通过检查目的地址来决定是否接收分组
    • 局域网一般都采用广播式通信技术,广域网中的无线、卫星通信网络也采用广播式通信
  • 点对点网络
    • 每条物理线路连接一对计算机
    • 若通信的两台主机之间没有直接连接的线路,则它们之间的分组传输就要通过中间结点进行接收、存储、转发,直到目的结点

按拓扑结构分类

  • 总线形网络

    • 用单根传输线将计算机连接起来
    • 优点:建网容易、增减结点方便、节省线路
    • 缺点:重负载时通信效率不高、总线任意一处对故障敏感
  • 星形网络
    • 每个终端或计算机都以单独的线路与中央设备相连(中央设备早期是计算机,现在一般是交换机或路由器)
    • 优点:便于集中控制和管理
    • 缺点:成本高。、中央设备对故障敏感
  • 环形网络
    • 所有计算机接口设备连接成一个环
    • 环可以是单环,也可以是双环,环中信号是单向传输的
  • 网状网络
    • 优点:可靠性高
    • 缺点:控制复杂、线路成本高

按使用者分类

  • 公用网

    • 指电信公司出资建造的大型网络
    • 所有愿意按电信公司规定缴纳费用的人都可以使用这种网络,因此也称公众网
  • 专用网
    • 指某个部门为满足本单位特殊业务的需要而建造的网络
    • 这种网络一般不向本单位之外的人提供服务

按交换技术分类

  • 电路交换网络

    • 在源结点和目的结点之间建立一条专用的通路用于传送数据,包括建立连接、传输数据、断开连接三个阶段
    • 最典型的是传统的电话网络
    • 主要特点:整个报文的比特流连续的从源点直达终点
    • 优点:数据直接传送、时延小
    • 缺点:线路利用率低、不能充分利用线路容量、不便于进行差错控制
  • 报文交换网络
    • 用户数据加上源地址、目的地址、校验码等辅助信息,然后封装成报文
    • 整个报文传送到相邻结点,全部存储后,在转发给下一个结点(存储–转发
    • 每个报文可以单独选择到达目的结点的路径
    • 主要特点:存储转发:整个报文先传送到相邻结点,全部存储后查找转发表,转发到下一个结点
    • 优点:可以较为充分的利用线路容量,可以实现不同链路之间不同数据传输速率的转换,可以实现格式转换,可实现一对多、多对一的访问,可实现差错控制
    • 缺点:增大了资源开销,增加了缓冲时延,需要额外的控制机制来保证多个报文的顺序不乱序,缓冲区难以管理
  • 分组交换网络
    • 将数据分成较短的固定长度的数据块,在每个数据块中加上目的地址、源地址等辅助信息组成分组,以存储–转发的方式传输
    • 主要特点:单个分组(它只是整个报文的一部分)传送到相邻结点,存储后查找转发表,转发到下一个结点
    • 优点:缓冲易于管理、包的平均时延更小、网络占用的平均缓冲区更少、更易于标准化、更适合应用。现在主流网络基本上都可视为分组交换网络

按传输介质分类

  • 有线网

    • 双绞线网络
    • 同轴电缆网络
  • 无线网
    • 蓝牙
    • 微波
    • 无线电

5. 计算机网络的标准化工作

  • 因特网的所有标准都以RFC(Request For Comments)的形式在因特网上发布,但并非每个RFC都是因特网标准,RFC要上升为因特网的正式标准需经过:

    • 因特网草案
    • 建议标准
    • 草案标准
    • 因特网标准
  • 主要的负责制定、实施相关网络标准化组织有
    • 国际标准化组织 ISO
    • 国际电信联盟 ITU
    • 国际电气电子工程师协会 IEEE

6. 计算机网络的性能指标

带宽

  • 带宽表示网络的通信线路所能传送数据的能力,是数字信道所能传送的最高数据传输速率,单位是b/s

时延

  • 指数据(一个报文或分组)从网络(或链路)的一端传送到另一端所需要的总时间,包括:

    • 发送时延

      • 结点将分组的所有比特推向链路所需的时间,即从发送分组的第一个比特算起,到该分组的最后一个比特发送完毕所需的时间,也称传输时延
      • 发送时延 = 分组长度/信道带宽
    • 传播时延
      • 一个比特从链路的一端传播到另一端所需的时间
      • 传播时延 = 信道长度/电磁波在信道上的传播速率
    • 处理时延
      • 数据在交换结点为存储转发而进行的一些必要的处理所花的时间
      • 例如:分析分组首部、从分组中提取数据部分、进行差错校验等
    • 排队时延
      • 分组在进入路由器后要先在输入队列中排队等待处理,路由器确定转发端口后,还要在输出队列中排队等待转发
  • 注:做题时,排队时延和处理时延一般可忽略不计(除非特别说明)

时延带宽积

  • 指发送端发送的第一个比特即将达到终点时,发送端已经发送了多少个比特,因此又称以比特为单位的链路长度,即时延带宽积=传播时延×信道带宽时延带宽积=传播时延\times 信道带宽时延带宽积=传播时延×信道带宽。时延带宽积表示该管道可容纳的比特数量

往返时延

  • 指从发送端发出一个短分组,到发送端收到来自接收端的确认(接收端收到数据后立即发送确认),总共经历的时延
  • 在互联网中,往返时延还包括各个中间结点的处理时延、排队时延、转发数据时的发送时延

吞吐量

  • 单位时间内通过某个网络(或信道、接口)的数据量
  • 吞吐量受网路带宽或网络额定速率的限制

速率

  • 指连接到计算机网络上的主机在数字信道上传送数据的速率,也称数据传输速率、数据率或比特率,单位b/s
  • 在计算机网络中,通常把最高传输速率称为带宽

信道利用率

  • 指出某一信道有多少百分比时间是有数据通过的
  • 信道利用率 = 有数据通过的时间/(有+无)数据通过时间

7. 例题

  1. (P73P_{7}3P7​3)下列不属于计算机网络功能的是()
    A. 提高系统可靠性 B. 提高工作效率 C. 分散数据的综合处理 D. 使各计算机相对独立
    解答:计算机网络的三大主要功能是:数据通信、资源共享、分布式处理。计算机网络使得各个计算机之间的联系更加紧密而非相对独立
  2. (P710P_{7}10P7​10)局域网和广域网的差异不仅在于它们所覆盖的范围不同,还主要在于它们()
    A. 所使用的介质不同 B. 所使用的的协议不同 C. 所能支持的通信量不同 D. 所提供的服务不同
    解答:广域网和局域网的另一个差异在于它们所用的协议不同:广域网使用点对点等技术,局域网使用广播技术

更新文档

更新日期 更新内容

计算机网络——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计算机网络概述(课程笔记)相关推荐

  1. 《计算机网络》学习总结——概述 (帮助理解入门)

    本文目录 第一章 概述 1.1 互联网 1.1.1 互联网概述 1.1.2 互联网的组成 1.2 计算机网络 1.2.1 计算机网络的类别 1.2.2 计算机网络的性能指标 1.3 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 ...

  2. 计算机网络的体系结构 TCP/IP协议的演变

    计算机网络的体系结构 计算机网络是个非常复杂的系统. 相互通信的两个计算机系统必须 高度协调工作才行,而这种"协调"是相当复杂的. 分层可将庞大而复杂的问题,转化为若干较小的局部问 ...

  3. 计算机网络第1章(概述)- 湖科大计算机网络课程笔记整理

    笔记整理湖科大计算机网络 一. 计算机网络在信息时代的作用 (1)计算机网络已由一种通信基础设施发展成为一种重要的信息服务基础设施: (2)计算机网络已经像水,电,煤气这些基础设施一样,成为我们生活中 ...

  4. 《计算机网络-谢希仁》读书笔记---概述

    <计算机网络-谢希仁>读书笔记-概述 互联网概述 1.网络和互连网 2.互联网基础结构的三个发展阶段 互联网的组成 边缘部分 1.客户-服务器方式 2.对等连接方式 核心部分 1.电路交换 ...

  5. 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王道视频笔记)

    第一章 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 文章目录 第一章 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 前言 1.1.1 概念和功能 计算机网络的功能 计算机网络的发展 -- 第一阶段 计算机网络发展的第二阶段 -- 三级结构 第三阶段 ...

  6. 计算机网络(一)—— 概述(6):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

    计算机网络系列内容的学习目录→\rightarrow→谢希仁计算机网络学习系列内容汇总. 6. 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 6.1 常见的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 6.1.1 课后练习 6.2 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分 ...

  7. 计算机网络:第一章 概述

    重点: 互联网边缘部分和核心部分的作用,其中包含分组交换的概念 计算机网络的性能指标 计算机网络分层次的体系结构,包含协议和服务的概念 1.1 计算机网络在信息时代的作用 有三类大家都非常熟悉的网络, ...

  8. python可以用来编写计算机网络程序吗_计算机网络(基于python做的笔记 )

    计算机网络(UDP 和 TCP) 概述 为了让在不同的电脑上运行的软件,之间能够互相传递数据,就需要借助网络的功能 使用网络能够把多方链接在一起,然后可以进行数据传递 所谓的网络编程就是,让在不同的电 ...

  9. 计算机网络 第一章 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

    众所周知,第一章一般是作为绪论,整本书的知识点基本都点一下,但是却不会深入,这一章的知识主要是作为引入的角色. 1.1 计算机网络概述 所谓计算机,就是一些互联的.自治的计算机系统的集合.其定义主要有 ...

  10. 计算机网络知识整理-计算机网络概述(计算机网络入门参考指南)

    第1章 计算机网络概述 1.1为什么要学习计算机网络 在当前的互联网时代,计算机网络已经成为了我国的一项重要的通信基础设施,无论是你是在校的计算机专业大学生,还是正在从事网络相关工作的从业人员,计算机 ...

最新文章

  1. SharePoint2010沙盒解决方案基础开发——关于TreeView树形控件读取列表数据(树形导航)的webpart开发及问题...
  2. MT6592 经验积累
  3. 实现dmx512_LED灯具DMX512信号与普通TTL信号区别
  4. web异步开发——json
  5. android 内存播放视频播放器,视频流媒体播放器EasyPlayer-RTSP安卓版在RK3399上运行APP崩溃问题...
  6. 利用OpenCV进行人脸识别
  7. 英特尔收购McAfee的10种结局猜测
  8. 计量经济学实验报告计算机,计量经济学-实验报告.doc
  9. 关于attachEvent与addEventListener事件绑定兼容问题
  10. Barefoot Networks 宣布 P4 Studio—下一代软件开发环境
  11. Java秋招面经大合集
  12. Feburary——1438. 绝对差不超过限制的最长连续子数组(滑动窗口)
  13. 服务器网站搭建入门教程
  14. TIA博途中如何通过Prodiag功能制作报警并显示在HMI上?
  15. TX2超详细,超实用刷机教程(亲测有效,所有步骤都是博主亲自实践过)
  16. TCP协议和TCP连接
  17. 靶机渗透练习13-hackme1
  18. 黑马程序员--Foundation框架之--NSArray类以及它的子类NSMutableArray类
  19. 导航上显示某个地点已关闭什么意思_8款手机GPS导航横向对比测评(留存备用)科技美学...
  20. 虚拟现实如何让学习成为全民化体验?

热门文章

  1. ActiveSync45特性
  2. 图像分类的技能包及每一项的实验验证
  3. (管用)电脑突然没声了
  4. 电脑开机后报bootsafe.sys丢失,报0x00000098状态码
  5. 如何实现用户id生成一个唯一邀请码
  6. python小游戏经典猫和老鼠
  7. 2014年3月17日 房价暴跌了吗
  8. c语言益智程序,100个经典C语言程序(益智类)(71---80)
  9. Mac中Git如何忽略.DS_Store文件
  10. ui设计和平面设计区别,平面设计好还是ui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