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基本原理

结构

工作模式

单播C/S模式

对等体模式

广播模式

组播模式

多播模式

NTP访问控制

访问权限

KOD

认证功能

配置


NTP用于在一系列分布式时间服务器与客户端之间同步时钟。基于IP和UDP。NTP报文通过UDP传输,端口号是123.

NTP主要应用于网络中所有设备时钟需要保持一致的场合,比如:

  • 网络管理:对从不同路由器采集来的日志信息、调试信息进行分析时,需要以时间作为参照依据。
  • 计费系统:要求所有设备的时钟保持一致。
  • 多个系统协同处理同一个复杂事件:为保证正确的执行顺序,多个系统必须参考同一时钟。
  • 备份服务器和客户机之间进行增量备份:要求备份服务器和所有客户机之间的时钟同步。
  • 系统时间:某些应用程序需要知道用户登录系统的时间以及文件修改的时间。

基本原理

设定参数及同步方式如下:

  • 在NTP客户端和NTP服务器的系统时钟同步之前,NTP客户端的时钟设定为Ta,NTP服务器的时钟设定为Tb。

  • NTP服务器作为NTP时间服务器,NTP客户端的时钟要与NTP服务器的时钟进行同步。

  • 这里描述的原理是在NTP客户端和NTP服务器的系统时钟精度为0,即完全精确的场景下进行的。

系统时钟的同步流程如下:

  1. NTP客户端在T1时刻发送一个NTP请求报文给NTP服务器,该请求报文携带离开NTP客户端时的时间戳T1。

  2. NTP请求报文到达NTP服务器,此时NTP服务器的时刻为T2。NTP服务器处理之后,于T3时刻发出NTP应答报文。该应答报文中携带离开NTP客户端时的时间戳T1、到达NTP服务器时的时间戳T2、离开NTP服务器时的时间戳T3。

  3. NTP客户端在T4时刻接收到该应答报文。

通过上面的NTP报文交互,NTP客户端获得4个时间参数,分别为T1、T2、T3、T4。由于NTP客户端和NTP服务器的时钟完全精确,我们可以通过以下公式计算出NTP客户端与NTP服务器之间的时间差,也就是NTP客户端需要调整的时间。

  1. 计算NTP报文从NTP客户端发送到NTP服务器所需要的时间Delay。

    Delay = [ ( T4 - T1 ) - ( T3 – T2 ) ] / 2

  2. 计算NTP客户端与NTP服务器之间的时间差Offset。

    以T4时刻为例,在这个时刻点,NTP服务器发送过来的报文被NTP客户端接收到时,服务器的时刻已经为T3 + Delay。那么时间差Offset可由以下公式进行计算:

    T4 + Offset = T3 + Delay

    公式整理之后,Offset = T3 + Delay – T4 = T3 + [ ( T4 - T1 ) - ( T3 – T2 ) ] / 2 – T4 = [ ( T2- T1 ) + ( T3 – T4 ) ] / 2。

NTP客户端根据计算得到Offset来调整自己的时钟,实现与NTP服务器的时钟同步。

结构

在NTP的网络结构中,主要存在如下概念:

  • 同步子网:如图1所示,由主时间服务器、二级时间服务器、PC客户端和它们之间互连的传输路径组成同步子网。
  • 主时间服务器:通过线缆或无线电直接同步到标准参考时钟,标准参考时钟通常是Radio Clock或卫星定位系统等。
  • 二级时间服务器:通过网络中的主时间服务器或者其他二级服务器取得同步。二级时间服务器通过NTP将时间信息传送到局域网内部的其它主机。
  • 层数(stratum):层数是对时钟同步情况的一个分级标准,代表了一个时钟的精确度,取值范围1~15,数值越小,精确度越高。1表示时钟精确度最高,15表示未同步。

在正常情况下,同步子网中的主时间服务器和二级时间服务器呈现出一种分层主从结构。在这种分层结构中,主时间服务器位于根部,二级时间服务器向叶子节点靠近,层数递增,准确性递减,降低的程度取决于网络路径和本地时钟的稳定性。

如此设计的目的是:

  • 当一台或多台主/二级时间服务器或它们之间的网络路径发生故障时,同步子网的主从分层结构将自动发生重构以获得最精确和最可靠的时间。
  • 当同步子网中正常使用的主时间服务器都失效,备用的主时间服务器将继续运行。

当子网中所有的主时间服务器都失效时,其它二级时间服务器将在它们内部达到同步。此时,这些二级时间服务器将脱离同步子网,自动运行在它们最后一次确定的时间和频率。由于这些路由器计算精度很高,所以当一台具有比较稳定的振荡器的路由器长时间脱离子网时,它的计时误差可以保持在一天不大于几毫秒。

工作模式

单播C/S模式

运行在同步子网中层数较高层上。这种模式下,需要预先知道服务器的IP地址。

运行在这种模式的主机,通常是网络内部的工作站,它可以依照对方的时钟进行同步,但不会修改对方的时钟。

对等体模式

广播模式

应用在有多台工作站、不需要很高的准确度的高速网络。典型的情况是网络中的一台或多台时间服务器定期向工作站发送广播报文,广播报文在毫秒级的延迟基础上确定时间。

广播服务器:行在广播模式的主机通常是网络内运行高速广播介质的时间服务器,向所有对等体提供同步信息,但不会修改自己的时钟。

广播客户端:客户端侦听来自服务器的时钟同步报文。即客户端先启用一个短暂的服务器/客户端模式与远程服务器交换消息,以获得客户端与服务器间的网络延迟。之后恢复广播模式,继续侦听时钟同步报文的到来,根据到来的时钟同步报文对本地时钟再次进行同步。

组播模式

适用于有大量客户端分布在网络中的情况。通过在网络中使用NTP组播模式,NTP服务器发送的组播消息包可以到达网络中所有的客户端,从而降低由于NTP报文过多而给网络造成的压力。

多播模式

适用于服务器分布分散的网络中。客户端可以发现与之最近的多播服务器,并进行同步。多播模式适用于服务器不稳定的组网环境中,服务器的变动不会导致整网中的客户端重新进行配置。

多播服务器:多播服务器持续侦听报文。若某个服务器可以被同步,则服务器将使用客户端的单播地址返回报文(Mode字段设置为4)。

多播客户端:多播模式下的客户端周期性地向IPv4/IPv6组播地址发送请求报文(Mode字段设置为3)。

为了防止多播模式下,客户端不断的向多播服务器发送NTP请求报文增加设备的负担,协议规定了最小连接数的概念。多播模式下,客户端每次和服务器时钟同步后,都会记录下此次同步过程中建立的连接数,将调用最少连接的数量称为最小连接数。以后当客户端调动的连接数达到了最小连接数且完成了同步,客户端就认为同步完成;同步完成后每过一个超时周期,客户端都会传送一个报文,用于保持连接。同时,为了防止客户端无法同步到服务器,协议规定客户端每发送一个NTP报文,都会将报文的生存时间TTL(Time To Live)进行累加(初始为1),直到达到最小连接数,或者TTL值达到上限(上限值为255)。若TTL达到上限,或者达到最小连接数,而客户端调动的连接数仍不能完成同步过程,则客户端将停止一个超时周期的数据传输以清除所有连接,然后重复上述过程。

NTP访问控制

当同步子网中的一台时间服务器发生意外或遭到恶意攻击时,通常不应该导致子网中其它时间服务器的计时错误。因此,NTP还提供了如下安全机制:访问权限、KOD和NTP认证功能。这样就对网络的安全性提供了保障。

访问权限

设备提供一种比较简单安全措施:访问权限,即通过设置访问权限对本地时钟进行保护。

NTP的访问控制基于访问控制列表ACL(Access Control List)实现。NTP支持5个等级的访问限制,每个访问限制可指定相应的ACL规则。如果NTP访问请求命中该访问限制的ACL规则,则说明两者匹配成功,即该访问请求享有此级别的访问限制。

当1个NTP访问请求到达本地时,按照最大访问限制到最小访问限制依次匹配,以第1个匹配的为准,匹配顺序如下:

  1. peer:可以对本地时钟进行时间请求和控制查询,本地时钟也可以同步到远程服务器。

  2. server:可以对本地时钟进行时间请求和控制查询,但本地时钟不会同步到远程服务器。

  3. synchronization:只允许对本地时钟进行时间请求。

  4. query:只允许对本地时钟进行控制查询。

  5. limited:当NTP报文速率高于上限时,丢弃入方向的NTP报文。如果使能KOD功能,此时还发送Kiss码。

KOD

当单位时间内,服务器收到大量客户端访问报文导致无法负荷时,可在服务器上使能KOD(Kiss-o'-Death)功能来进行接入控制。KOD是NTPv4提出的一种全新的访问控制技术,主要用于服务器向客户端提供状态报告和接入控制等信息。

KOD报文是特殊的NTP报文,当NTP报文携带的层数(Stratum)信息为0时,该报文被称为KOD报文,此时报文中会携带代表接入控制信息的ASCII(又称Kiss码)。目前仅支持DENY和RATE两种Kiss码。

在服务器上使能KOD功能后,服务器会根据配置向客户端发送DENY或RATE Kiss码。

  • 当客户端接收到DENY Kiss码,客户端将断开与服务器的所有连接,并停止向服务器发送报文。
  • 当客户端接收到RATE Kiss码,客户端将立即缩短与该服务器的轮询时间间隔,且以后每次接收到RATE Kiss码,轮询时间间隔都会进一步缩短。

认证功能

在安全性要求较高的网络中,可以启用NTP认证功能。不同工作模式下可配置不同的密钥。

当用户在某一NTP工作模式下启用NTP认证时,系统会记录下此工作模式下相应的密钥ID。

配置

全局下 S

ntp-service refclock-master x   指定使用自己的本地时钟作为参考时钟,层数为x

全局下 C

ntp-service unicast-server [S ID] authentication-keyid [ID]

ntp认证

ntp-service authentication enable 

ntp-service authentication-keyid [ID] authentication-mode hmac-sha256 [PWD]

ntp-service reliable authentication-keyid [ID]

验证

display ntp-service status

clock status: synchronized   完成同步clock stratum: x   层数

NTP 网络时间协议相关推荐

  1. 网络时间协议NTP介绍

    定义 网络时间协议NTP(Network Time Protocol)是TCP/IP协议族里面的一个应用层协议.NTP用于在一系列分布式时间服务器与客户端之间同步时钟.NTP的实现基于IP和UDP.N ...

  2. 利用GPS北斗卫星信号开发设计NTP网络时间服务器

    利用GPS北斗卫星信号开发设计NTP网络时间服务器 利用GPS北斗卫星信号开发设计NTP网络时间服务器 引言 准确的时间是天文观测所必需的.天文望远镜在特定时间内的准确指向.CCD曝光时间的控制以及不 ...

  3. GPS北斗卫星主时钟(NTP网络时间服务器)技术参数详解

    GPS北斗卫星主时钟(NTP网络时间服务器)技术参数详解 GPS北斗卫星主时钟(NTP网络时间服务器)技术参数详解 主时钟(北斗二代卫星同步时钟,GPS北斗双模时钟服务器,GPS时间同步系统)是我司开 ...

  4. Internet 上可用的“简单网络时间协议”时间服务器列表

    Internet 上可用的"简单网络时间协议"时间服务器列表 在此公布一些Internet的公网时间服务器,大家可以快点同步时间哦:) Internet 上有两级(或两层)&quo ...

  5. NTP网络时间服务器是如何完成它的授时服务的?

    NTP网络时间服务器是如何完成它的授时服务的? NTP网络时间服务器是如何完成它的授时服务的? 基本功能 1. 根据NTP 服务协议,与外部 ntp 服务器进行通讯. 2. 解析ntp 协议包,从中提 ...

  6. NTP网络时间服务器是如何让集成系统协调工作的

    NTP网络时间服务器是如何让集成系统协调工作的 NTP网络时间服务器是如何让集成系统协调工作的 本文主要解释了区块链中的重要功能:工作证明(Proof-of-Work).主要说明工作证明对于区块链是一 ...

  7. ntp网络时间服务器的详细介绍

    ntp网络时间服务器的详细介绍 ntp网络时间服务器的详细介绍 NTP属于运用层协议(依据UDP传输,运用的端口号为123),用来同步网络中分布式时间服务器和客户端之间的时间,使网络中的设备供应依据一 ...

  8. YZ-9811 NTP网络时间服务器说明书

    YZ-9811 NTP网络时间服务器是针对网络时间同步应用需求设计的高准确度.高性能NTP网络授时设备,保障您的计算机系统时钟精准. 设备输入时间源可根据需要任意选择组合: (1)卫星信号时间源:北斗 ...

  9. ntp授时服务器(NTP网络时间服务器)应用公交数据网络

    ntp授时服务器(NTP网络时间服务器)应用公交数据网络 ntp授时服务器(NTP网络时间服务器)应用公交数据网络 随着城市经济社会发展以及人口和机动车快速增长,建设新城市交通体系,改善城市公共交通运 ...

最新文章

  1. ThinkPHP 框架学习
  2. 用数据告诉你王思聪到底有多少钱?
  3. mysql主从同步_utf8_MySQL主从同步
  4. boost::phoenix::switch_相关的测试程序
  5. Tomcat启动时加载本地证书出错的问题
  6. 常见DDoS技术方法和对应防御措施
  7. Android之调用系统分享
  8. 读书笔记2013第18本:《像外行一样思考,像专家一样实践》
  9. Spark资源调度分配
  10. 谷歌、微软、OpenAI等巨头七大机器学习开源项目 看这篇就够了
  11. 《零基础》MySQL 正则表达式(二十一)
  12. php curl 下载图片 花,PHP curl下载图片的方法
  13. 华为悦盒6108V9-V9U-V9_PUB-6108V9C-非高安版-通刷精简固件及教程
  14. matlab 生成gcode文件,解析gcode文件以提取坐标
  15. 网络通信实验(DM9000,LWIP TCP/IP)
  16. centos7.2下安装php7.1缺少依赖包汇总(初稿)
  17. 在Markdown中打出上下标
  18. 追风筝的人 第八章
  19. 飞腾cpu服务器浪潮信息,推动国产化进程 浪潮发布飞腾服务器
  20. 十月的秋风还没有来到...

热门文章

  1. keil错误提示Error: L6218E: Undefined symbol
  2. C#中 out 参数的使用
  3. 180209 逆向-Frida-python on win多进程BUG(曲线救国)
  4. 计算机软件的专利保护
  5. 计算机在英语写作中应用,信息化背景下计算机反馈技术在英语写作中应用.doc...
  6. 麒麟软件副总裁李震宁:中国开源社区是操作系统破局的土壤
  7. create_calib_data算子说明
  8. 检测android app是否在白名单内
  9. 绘制巴厘岛Barong蒙版– Photoshop教程
  10. 红队武器库-网络安全人员必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