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载自海外设计师“Linsimon”。小编认为颇有参考价值,如有海外方面考虑的话,推荐阅读

经验分享,文长请慎入

写在开始之前

在这个鼓励人们为了梦想披星戴月、为了理想而奔走的时代,对一个普通人来说,如果只是安分守己的过日子,虽然也还算过得下去,但似乎很难在短时间内达到什么伟大的目标,或是庸俗一点的说:很难得到理想的待遇或生活品质。

因此这几年好像可以很明显的感觉到,许多人把目光放在了海外求职上,很多朋友都想尽办法出国了,希望可以寻求更好的发展或是机会。当然,我也曾经「幻想过」出国工作,虽然我在2014年的时候曾经去过澳洲打工度假,不过仅止于劳力类型的工作(只需简单的英文沟通而已),需要专业技能的工作机会当然又是另外一回事了。

坦白说,在开始写这篇文章之前,自己也从没想过到海外工作的这个可能性。一方面也是我在这个领域资历尚浅,二来是海外求职的经验很少加上信心不足,感觉好像要要出国留过学或是很好的学历才能去想这件事,甚至在过往的经验中也没什么正式的面试经验,更别说是用英文面试了。

不过,人生嘛,总会有些BUT。

刚好,在今年的3–5月之间有了一些契机出现,有机会参与了几个海外面试。想了想,如果不记录下来以后可能会忘记这些经验,因此就整理成一篇纪录心得顺便和大家分享,不过我的经验比起其他网路上的勇者来说还是很相当相当的少,所以这篇并不是什么面试攻略,而是个人小小的心得纪录,还请斟酌服用。

▍关于我的背景

私立大学平面设计系毕业,在校成绩满烂的(常常是后段班),毕业前唯一可以说嘴的成就只有毕业展时拿了个银奖。毕业4年多,平面设计经验2年、服务业经验2年( ),2016开始接触UI设计,所以业界经验大概只有1年左右。英文能力偏弱,没考过多益,写完学经历其实都觉得有点心虚 。

是的,在这样的背景下,似乎要好好分析一下,对于海外工作来说我到底有什么搞头。基本上不论是我的学历、经历很明显都是处在相对弱势的状态,即便在台湾要找个大公司想进去大概十之八九会先被HR挡下来,履历实在不是太好看。所以从我接触UI/UX开始,我一直是在小型新创公司打滚或是自己接案维生。

话虽如此,还是简单分析一下我自己有什么优势和劣势吧:

▍优势

因为自学的关系在学习UI设计时也碰了满多东西的,简单来说就是守备范围比较广,UX略懂、UI设计跟视觉能力比较有把握、会写很简单的Code,有自己写过网页、有做过产品型的UI/UX、有从0–1规划过自己的小产品。其他像是经营设计社群、开过线上课程、当过讲师等经历不知道算不算加分项目(感觉对找工作来说应该不太算,但还是有放在履历)。

▍劣势

学历普通、经历偏弱、资历尚浅,做过的专案跟资深设计师比起来少很多,去年几乎就是在换工作跟自己接案中切换,并没有待超过半年的工作。

所以其实这样看下来,现阶段的我还是比较适合去新创公司(可能比较不会在意学经历),不过因为前两次面试机会大部分都不是我自己投的,所以也没得选公司。

这期间我总共面试了3间公司,样本数有点少,不过都是全英文面试,对我来说已经够硬了,也都跟打仗一样,所以也有学到满多东西的。对了,先打个预防针,以下经验比较偏向我自己的主观感受,不代表资料的正确性哦!

OK,那我们开始吧!

NO1. 东南亚知名银行

▍基本资讯

工作地点:新加坡

应征管道:猎人头透过Linkedin主动联系

职位: Design and Experience Team (最终职位会依能力分组)

面试方式:Skype视讯

面试官:两位Design Team Leader

结果:一面后就说Byebye,没有进入Round 2

▍前情提要

这个面试大概是在今年3月左右,会有这个面试机会是因为我开始在Linkedin 上放了个人资料,因此被新加坡的猎头公司找上,她是直接用Linkedin 的讯息功能与我联系,并寄给我职位的JD作为参考。

据了解这个猎头公司长期协助这间银行找寻合适的人才,因此非常了解这个职位的所有细节,面试前的一些提醒与准备工作也交代得很详细,甚至也有给我类似题组关于面试中可能会出现的问题,让我感觉相当专业与安心。

在面试前也跟猎头通话了大概2–3次,讲解一下职缺需求以及跟我说明新加坡的工作状况等等。但对我来说过程比较痛苦的点是,当时我的英文实在太烂,很多时候都因为猎头语速很快加上有新加坡腔调,我常常无法当下理解意思,然后我必须要用Mail 回信再次确认内容,一番波折之后,最后还是顺利把面试时间安排好了。

一般来说,完整的面试过程将会分为三阶段,第一阶段设计主管面试,通过之后会先出作业,然后Peer interview,最后是跟最大的Team leader 面试。

在面试前先讲一下这间公司的背景,这是一间东南亚非常大的银行,在过去的设计相关业务似乎都是外包给设计顾问类型的公司做执行,但近年来数位金融渐渐成为趋势,关于本身品牌的体验也需要更专业的设计分工来完成,所以他们希望组织一个自己的完整设计团队,将整个产品线的体验和设计达到更一致的状态。

不过据我了解,在金融产业中,由于企业体庞大以及资安或法规的限制,整体专案进行的步调与节奏相对于新创较为缓慢、专案时间较长,产品花更多时间调整到最佳状态,所以对于设计师的要求是需要更强求逻辑与细节的。他们需要的设计师也是要有即战力,对每个设计环节有非常深入的了解与脉络。另外这个职缺并不是一个特定职缺,他们是以一个设计Team 之中再去分组,依据每个人的能力分配相应的工作内容与负责的产品线。所以设计师个人能力也很重要。

▍ 面试过程

终于,到了面试的那天,依约定是用Skype 视讯进行面试。

这也是我第一次的视讯+全英文面试,说真的超级紧张,尽管事前已经沙盘推演了很多次,甚至先找了朋友陪我练习面试,也写了很多小抄和讲稿,但毕竟真正打仗和练习是不一样的,80%的时间都是脱稿演出。

面试时间大约1小时左右,面试官是两位不同组别的设计主管(一位偏UX,一位偏UI)。一开始就和大多数面试一样是由个人自我介绍开始,我认为自我介绍是整段面试自己能掌控最多的部分,因此一定要挑重点讲,时间也尽量要控制好,基本上这部分为了不要出错,我算是非常认真的背稿了。除了自己的经历、专长,简单介绍做过的专案,以及人格特质与跟其他角色协作的经验,最后提到一点为什么想加入他们的团队。

接着就会针对自己的做过的专案做更详细的介绍,我大概拉三个专案出来讲,大致上用简报的方式说明一些过程和结果,但由于自己经验并不够,所以之前做的东西不够深,而且比较多由0–1的专案,设计上都是快速决定并没有太深入的研究或是数据测试,因此在被问到许多设计风格与设计决策的时候回答的有点支支乌乌的。

在作品介绍完、提问回答结束之后,最后就是自己对公司的一些提问与工作角色的介绍,结束后就说会再通知是否有进入第二阶段作业的部分。

▍ 感想

其实面试完当下就觉得大概没戏了,因为老实说实在是讲的有点卡,对自己的表现觉得不甚理想。后来过了1–2周左右,就被告知没有进入第二阶段。不过对我来说失望成分并不大,第一我知道自己准备不足、第二大公司的体制我感觉还是不太适合自己,不过也算是一次很有帮助的一次的面试经验。

NO2. 东南亚跨国行动电商

▍基本资讯

工作地点:新加坡

应征方式:猎人头透过Linkedin主动联系

职位: Product Designer

面试方式:Google Hangout视讯

面试官:Product Designer / HR

结果:一面后交完作业,得到(半)无声卡一张

▍前情提要

经过上次面试后,想说自己目前的状态和语言表达能力都稍嫌不足,因此也没有特别主动想要继续找海外工作,先把自己手上接案的专案和自己的产品做好再说。但只过了大概2周左右,我又从Linkedin 接到一个台湾猎头的讯息要推荐我新加坡的工作职缺(Linkedin 真是个好物),想说有机会来的话就姑且试试看当作练功。

虽然又是新加坡的职位有点挫,但至少是台湾猎头,是讲中文让我安心不少 ,中间也是接洽了2–3次了解状况跟需求后,就开始安排面试时间。

面试大致上也是分为三阶段,HR第一关面试、通过之后出作业、作业成果他们觉得满意就会问第二次跟整个产品团队面试,最后则是跟co-founder 们面试。

简单介绍一下公司,这间公司是一间快速发展中的行动电商新创,在全世界20个几个国家都有设立办公室,最近其实也在台湾大举征才,算是满有发展潜力的公司。有耳闻他们挑选员工标准满高的,就这个产品设计师的职位来说好像找了半年以上。公司人数不少,但团队中的人力组成其实有点让我诧异,只有2个产品设计师,但有40几个工程师,所以在面试前对他们团队运作的方式还满好奇的。

有了上一次准备面试的经验,这次准备的过程有感觉轻松不少,至少自我介绍那边只需要微调,但还是需要花不少时间针对公司属性去调整你要讲的内容和提问的问题。不过这次面试的准备时间还算OK,刚好可以把自己专案的内容在优化调整一下,删掉一些不重要的内容,更专注在某些专案的介绍,心态上也比上次更平常心一点,就当作是场练习。

▍面试过程

到了面试当天,就像我前面提到的,第一次面试我以为会先跟HR做一些基本背景的介绍与应答。结果一打开视讯,出现的是他们的产品设计师,一位印度小哥,后来才知道原来HR当天有事不在(嗯?那怎么还敲这天⋯),当下我是一则以喜一则以忧,喜的是跟设计师面试应该可以聊比较多设计相关的东西,忧的是相信各位也知道印度腔的英文其实不是很好懂,加上收讯品质不是很好的状况下,在对谈的过程中其实还是满辛苦的。

还好整个过程还算愉快,一开始一样是一段自我介绍,接着分享自己过往的专案。这次介绍我将主力放在我自己所开发的产品上,并且在这之前特别做了一个网页来展示所有的设计过程与结果,过程中只要遇到一些有趣的地方,印度小哥就会针对那个部分做提问。因为是自己的产品,所以都还满好回答的,也聊到一些关于研究方法跟看数据的部分,小哥问了许多关于设计决策「为什么要这么做?」的问题,感觉得出他很重视设计师思考的过程。

这一问一答的过程持续的满久的时间,对我来说还算是相谈甚欢,我也询问了他们公司关于设计部门的状况,最后结束时感觉还满不错的,小哥应该是还算满意。很快的,几个小时后猎头就帮我follow up进度,并且告诉我有通过第一阶段的面试。

过了一个周末,我马上收到HR发来的作业信件,作业内容是他们产品所遇到的一个真实问题,并希望我在一周内提出解决方案。要求是需要有设计过程以及最终设计精稿。说实在题目还真不算容易,是一个可以做很大也可以做很小的题目,加上不确定在对方下这个题目之前,他们公司所经历的背景或是决策是怎么样,因此我只能用最保守的方式执行。

一开始我对整个产品做了基础性的调研,找了几个用过产品的TA做访谈,然后整理成一份简单的研究报告,加上我设计过程和最后几页的视觉精稿,为了增加用心的程度,我什至也做成了prototype 让整个作业的完整性更高。整份作业洋洋洒洒也大概有20几页的报告。

这次的作业我花了满多心思去思考如何解决问题,也做了不少功课,最后交出的成果我自己觉得还算完整。但很可惜,最后只收到猎头寄来的信,里面只有简单的两句转述该公司的回应:「他的解决方案太复杂了,并且没有解决实际上的问题。」

虽然没有得到很详细的Feedback,也不太确定这样的回应的背后含义,但想想也许我的设计真的没有解决他们当下的问题,也就没有继续追问。

吊诡的是,几天后,猎头竟然打电话给我,说他们公司的VP看了我的简报觉得满有趣的,想再跟我聊聊看,但聊聊之前要先跟HR再聊一次(嗯?神展开)。好吧,跟HR面试大概就是跟第一次面试相去不远的流程,只是这次面试比较平常,没有什么特别的火花(很像在跑流程),而结束之后⋯就没有然后了,我也因此得到了传说中的无声卡一张。

▍心得感想

其实这次面试经验最后的结果有点小失望,失望的部分不是因为没录取,而是面试过程顺序好像有点奇怪,加上心中有许多的问号,不知道他们内部是怎么安排进行这些流程的,加上最后也没得到任何消息回应。

但必须强调一下,猎头人很好,在做作业时帮我调整了许多用字遣词上的修正。只是这次面试过程有点曲折离奇,算是略为可惜的地方。

NO3. 日本旅游新创

▍基本资讯

工作地点:日本东京

应征方式:官网自行投递履历

职位: Senior UX/UI Designer

面试方式:视讯面试

面试官:CTO /前端工程师/ UI设计师

结果:取得Offer

▍前情提要

经过前两次失败的经验,其实对自己的能力已经产生小小的怀疑,感觉时机还不到,对于海外工作这件事应该可以再缓缓,先过个1–2年再说。

BUT,计划总赶不上变化,5月时偶然的机会下,发现一个日本旅游网站,产品的内容很不错,加上我自己对旅游产业也很有兴趣,因此就多探索了一下,发现这是一间正在扩展中的新创旅游平台,刚好也正在找有经验的UX/UI设计师。

仔细阅读了一番JD,发现自己除了资历部分差一点,其他所开出的能力条件刚好跟我本身满符合的(其实就是什么都要略懂一点),也是新创的环境对我来说更为熟悉,重点是团队成员来自不同国家,因此JD上写明了平常沟通以英文为主,不需要会说日文(赞!)。尽管英文还是弱弱的,但看这大概就已经心痒痒决定怒冲一个,因此我就毫不犹豫的把履历跟资料准备好,在当天就主动寄信过去应征。

过了一个周末,早上很快的就收到回信,效率之高有点让我惊讶,更惊讶的是来信的是直接是CTO不是HR,也让我猜想公司应该是满扁平的文化的或是满精实的产品团队。由于我在信件中已经附上了我所有的资料包含Linkedin、个人网站等等,因此团队应该都已经大概了解我的状况与能力,所以也顺利地约好时间要进行第一次的面试。

▍面试过程

面试准备过程一如继往,我准备了完整的自我介绍、之前做好的作品网页,这次我就主攻我自己的做的产品来介绍,以及准备其他对于该公司的提问与想法。

最初我以为是只有和CTO一对一面试,结果到了面试当天,CTO和我说另外一位UI设计师以及工程师也会加入面试,总共三个人。有趣的是,明明是标准的日商公司(老板是日本人),但跟我面试的竟然都不是日本人。一接通视讯,完全能感受到新创的氛围,大家都很热情的招呼感觉也非常的随和,让人放心不少。

一开始一样先被要求来一段自我介绍,由于这次是新创公司,在自介上有满多内容上的修正,除了专业能力之外也想强调其他特殊的经历,所以不小心就讲了太久(好像超过7分钟XD),讲完之后大家突然都笑了,CTO说我已经把所有能讲的事都告诉他们了,害我有点不好意思。

接着就是针对作品做详细的介绍,以及针对作品的内容做相关提问,整体感觉还满像在聊天的,其中也问了我做过哪些专案、网页或App的熟悉程度以及工作流程、和其他人协作遇到冲突该如何解决等等,基本上我都是照过往的经验作回答,会尽量强调如何「解决问题」的过程以及我自己对于做产品的观念。

面试后段基本上心里已经有底可以进入第二个Round,团队成员也很直接告诉我彼此聊得很不错,但还是会出个小小的作业给我,希望了解我执行和设计的过程。

面试结束后没多久很快了就收到了Task 的通知,题目对我来说不难,这次是要针对手机版的介面做优化与易用性的改善,解法一样可以有很多种,因此我就提出了两种不同的操作解决方案(做成prototype)以及视觉上的优化方案。

第二次面试

第二次面试就放松多了,直接针对我所做的作业做进一步的讨论,讨论的满仔细的,包含我的设计过程、思考方式,以及每个设计成果背后的原因,同时也讨论了其他的可行方案,接着就比较随性一点,聊了一些我个人的背景、经历以及对UI/UX这块的想法,后来甚至聊到一些个人兴趣与以及学设计的动机之类的,比较闲话家常一点。最后我也问了更多公司的目标以及未来团队的方向。

面试感想

这次对于整个面试的感觉相对于前两次来说,是比较轻松没压力的,我想大概是之前也累积了经验,再来我对这间公司和竞品也做了比较多调查,而且又看的更开了。再来我本身个性上在我有兴趣的题目上会更能发挥想法,对新创公司来说,他们更想要听到你设计背后的过程和想法而不只是结果而已,讲越多他们越能理解你是什么样子的设计师。

二面结束之后,当天的下午CTO又来电,想要跟我多聊一点关于产品想法,同时也直接和我告知他们觉得我在各方面跟他们团队满契合的,因此希望未来可以一起工作,所以很快就确定要录取我。所以从一面到最后拿到offer前后其实不到两周,让我我满惊讶的,而且回信和沟通效率都非常即时,真的让我感到新创公司的节奏就是如此之快~没想到在短短两周内就结束了这几个月来的小小面试之旅,也算是对自己又加了点信心了。

后记
目前虽还没前往当地工作,但已经开始远端协作适应中,之后有机会再分享更多工作的心得给大家!

小建议:给想找海外工作的朋友

虽然经验不多,但透过每次的面试和自我修正,还是有发现一些自己有地方可以加强,也把这些感想分享给大家,相信多少可以帮助各位找工作的过程更顺利一些:

1. 出外在走,Linkedin 要有

如果你的目标是要找海外工作,Linkedin是一个非常好的起手式,有非常多的猎头会在上面寻找适合的人选,如果你的资料​​、经历够完善,其实很容易被他们相中。相对于本土的104人力银行来说,Linkedin更国际化一点,你也可以看到其他的求职者是怎么样在Linkedin上描述自己的特质与经历,我认为是一个满好的学习。

另一个我觉得也很重要的是个人网站,个人网站在国外其实非常盛行,因为自己的网站比较能精准的传达自己的想法,上面可以放你的经历、作品、文章,甚至有任何关你曾经做过有趣的事情。而且结构上非常不受拘束,可以很有创意。我认为网站就是代表一个人的性格,也是最能够了解设计师sense的一个方式。

2. 作品在精不在多

常常有些社会新鲜人或是刚结束第一份工作要转职的朋友,准备作品集时喜欢把所有曾经做过的作品专案放进去,制造一种很「丰富」的感觉,但这时候往往会出现几个问题:

过于展示结果而忽略过程,只用几张很美的示意图表现最终画面,但无法看出作品背后的设计脉络。

所有作品都放上去,容易造成品质参差不齐,有些感觉很用心制作,有些却感觉很简略带过。

当你拿到一个不错的面试机会,其实介绍作品的时间是非常有限的,我建议你可以准备1–2个主力作品,将这两个作品做「完整」介绍,从发想阶段到你的草图、思考过程以及执行中遇到什么问题?你是如何解决的?任何影响你设计决策的过程都可以试着传达出来,让你的作品有一套属于你自己的脉络,当然,最终呈现的视觉稿也要能够吸引人。相信这只要作品描述得够深入,已经足够让你的面试官了解你的实力了。

3. 表现出你的自信

其实大多数人对自己的信心是不足的,我自己也是。

但经过这几次面试我发现很多时候其实是低估自己了,既然别人愿意找你去面试,代表他们在不认识你的状况下,对你的现在呈现出的作品或经历感到兴趣,相对来说你已经赢很多人了。

而面试时其实可以把自己的优势放大,展现出足够的自信。海外面试中,常常要面临第一关的大魔王通常是英文,用非母语表达设计理念和看想法不是件容易的事,但我经验是其实只要愿意讲,即使是讲错真的也无所谓,英文最重要的是沟通和传达你心里的想法,英文不好反而有时是种优势,因为你可以练习用简单的字汇、句子来快速表达出你想说的事情。

其实台湾人是很优秀的,因为很认(ㄋㄞˋ)真(ㄘㄠ)的关系,通常能做的事很多、能力范围也很广,所以不用因为英文能力而限制了你的专业,相信你的作品会说话,加上你足够了解自己的话,已经可以用简单的英文应付大部分的状况。

5. 保持平常心,不要怕失败

我们要了解到一件事,面试绝对不是百发百中的,即使你准备的再周全、再有信心,也有可能不幸中箭落马,因此我自己现在会倾向把每次面试都当作一场练习,每次面试结束后都可以检讨自己的表现与口条等等。失败是很正常的,不需要把失败归咎于自己的错,因为面试也是需要练习的,没有人一上战场就会打仗的。

相信只要多面试几次,你就会变面试达人,对这些过程如鱼得水。机会是留给准备好的人,持续累积自己的能量,当有机会出现,不管你是否抓的住,你都能对自己的付出感到踏实,失败了就再抬起头继续往前走。

总结心得与学习

必须说,我是相对幸运的,仅仅面试三次就拿到一个对自己来说还算理想的Offer,但我想真正的挑战是开始工作之后才开始,由于没有海外工作经验,相信会遇到很多关卡、要克服许多从没遇过的问题,如何有效率的解决问题会是我在这个阶段最需要培养的能力。

关于面试,对我自己来说并没有什么特别的技巧,最简单的方式就是把所有可能被问的问题或你自己想强调的事情写下来,充足的准备与多练习就是最好的良方。不是用母语面试基本上气场已经少一半,因此更需要绷紧神经,把握每个表现自己的机会。不管面试时展现出的态度、对这份面试机会的重视,如果有机会拿到作业的机会一定要认真做,把你能够最到最好的程度表现出来,即使没被青睐你也可以透过这个机会学到很多东西。

最后,祝福大家都能找到理想的工作!文章出处:https://www.billfish.cn/all-article/ux-ui-linsimon/

UX/UI设计师海外面试心得记录-Linsimon相关推荐

  1. UI设计师这些面试技巧你知道吗?

    随着互联网产业的飞速发展,UI设计师岗位缺口不断攀升,有意入行的人群也不在少数.那么学成之后,自然而然要进入到面试环节,为了提前做好准备,千锋今天向您分享几招UI设计师的面试技巧. ​ 通顺的逻辑思维 ...

  2. 为什么都说UX /UI设计师是这个世界上最棒的工作?

    我们默认您是一个真正热爱UX/UI设计师,所以,你拿着工资做喜欢做的事,不是很棒吗?那些还没领悟到UX/UI设计有多好设计师们,来看我们列的几点你们的优势,重新认识你们自己,好好努力工作吧!喝了这碗鸡 ...

  3. UI设计师这样面试更容易成功

    最基本的.专业的UI设计能力: 你到一个公司面试,出于礼貌,都会和你聊聊,但有没有机会进行下一轮面试和聊天,UI设计能力是基本的,这个是在这个行业内最基本的能力,无论是对主管.高级UI设计师.资深UI ...

  4. UI设计师在面试中问到频率最高的五个问题!

    对于面试者而言,面试中的表现决定了这场面试的成败.尤其是在面对面试官的提问时,更应该慎重,很多问题面试官问的看似平常,实际上可以从你的回答中推测出他们想要的答案.针对UI设计初学者们反馈的问题,我总结 ...

  5. 国外排名前20的UX/UI设计师推荐

    在UX/UI设计领域中,当下最不缺乏的当属日新月异的科技和创意百变的设计灵感.保持对设计行业的持续关注以及敏锐嗅觉,不仅是可以提高我们的专业素质,同时也能保持自身的行业竞争力.说了这么多,那应该具体怎 ...

  6. ux和ui_他们说,以UX / UI设计师的身份加入一家初创公司。 他们说,这会很有趣。

    ux和ui Sure, working in a startup environment sounds fun. The stories of flexibility and freedom that ...

  7. 为什么都说UX / UI设计师是最佳工作?

    以下内容由Mockplus团队翻译整理,仅供学习交流,Mockplus是更快更简单的原型设计工具. 你将成为永远热爱自己工作的人,做着自己喜欢的工作还能得到相应的成果和报酬,就好似在度带薪年假一般,何 ...

  8. 写给初级UE/UI设计师的面试经验

    任永波 :最近又到校招季了,公司参与了三四个城市几所大学的招聘会.我主要负责公司产品经理和设计师岗位的招聘工作.面试过程中经常会遇到一些初出茅庐的设计师准备不足的情况,没能够很全面地展示自己的能力.下 ...

  9. 【面试招聘】一份转ML的面试心得记录

    这里是归辰的面经杂货铺,你想要的都有- 背景 作者是一名今年参加校招的应届生,本文写在校招结束后. 背景为:本科是北京某工科985,研究生在中科院某所,硕士研究生方向主要做图像语义分割,不过是偏门的雷 ...

最新文章

  1. 几行代码实现老照片上色复原!
  2. [20170728]oracle保留字.txt
  3. ISQL文件夹,目前唯一解决办法就是sa密码设置为复杂点的,开机密码设置成复杂点的。...
  4. 总结Themida / Winlicense加壳软件的脱壳方法
  5. 前端页面布局常见问题/已踩过的坑大杂烩
  6. afinal Android 快速开发框架
  7. catv系统主要有哪三部分组成_光纤放大器在DWDM传输系统中的应用
  8. [转]svn常用命令
  9. 交换字典的key和value
  10. 火币辟谣:警惕假冒火币生态链网站
  11. CI框架之连接数据库
  12. ITIL学习笔记——ITIL入门小知识
  13. MacOS下好用的截图软件snip
  14. set global show_compatibility_56 = on;永久生效MySQL重启
  15. 学习软件测试有哪些优势?
  16. [转载] 无法解密!首个利用WinRAR漏洞传播的未知勒索软件(JNEC)分析
  17. 高考30条干货分享!去哪能找到高质量2021高考学习资源?
  18. 通过快递鸟如何接入韵达速递电子面单
  19. mosquitto出现由于目标计算机积极拒绝,无法连接
  20. 【京东云】通过SDK创建多个弹性IP

热门文章

  1. 基于JAVA剧院售票系统计算机毕业设计源码+数据库+lw文档+系统+部署
  2. miui10 android版本,新年首次更新!MIUI V10.2.2稳定版基于安卓9.0来了
  3. SD- prompt辑录
  4. 螺旋测微器b类不确定度_华理大物实验答案(误差与有效数字,基本测量) -...
  5. springboot集成alibaba-druid数据连接池及配置
  6. ES默认的标准分析器
  7. flutter drawer (抽屉)
  8. java+jsp如何实现发送手机短信验证登录
  9. 数据恢复之相机SD卡里视频文件变小损坏恢复
  10. 郑轻校赛 2127 tmk射气球 (数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