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翻起一本10年8月的ACM通信,突然发现有个红字Obituary,一看居然是Carl Adam Petri去世了。作为一个研究形式化技术的学生,感觉到一丝伤痛。

2010年7月2日,著名德国数学家、计算机科学家Carl Adam Petri与世长辞,享年83岁。他在计算机科学方面的主要成就,是提出了用于描述和建模分布式并发系统的Petri网模型和以此模型为基础发展出来的网论(net theory),在软件设计(尤其是模型驱动设计)、工作流管理、流程控制、协议验证、机械工程等领域都有广泛应用。

与其他工业标准如UML活动图、BPMN不同的是,Petri网既有严格的数学表述方式,也有直观的图形表达方式。Petri网的模拟能力已被证明与图灵机是等价的。但Petri网也有所建模型容易变得非常庞大等缺点。

经典的Petri网是简单的过程模型,由两种节点:库所(place)和变迁(transition)、有向弧以及令牌(token)等元素组成的。

【人物小传】

1926年7月12日Petri生于德国莱比锡。根据好友的回忆,Petri的父亲是一位数学家,给他讲过许多数学家的故事,因此他从小就对数学发生了兴趣。而且由于父亲的关系,他得以很早就读到爱因斯坦的著作,当时这些书在德国还是禁书。

1939年,他13岁那年,为了描述化学过程而产生了Petri网(这个名字当然是后来其他人命名的)的最初想法。但这一想法直到1962年他写作博士论文“Kommunikation mit Automaten”(用自动机通信)才第一次以文献形式公诸于世。(Petri的文章)

1941年,父亲给他介绍了德国计算机先驱Konrad Zuse的工作,立即引起了他对计算机的兴趣。除了计算机理论研究之外,他甚至自己设计了一台小的模拟计算机。

1944年他刚刚高中毕业,就被迫加入了纳粹德军。后被英军俘虏,监禁在英国,直到1949年才被释放。(Wilfried Brauer, Wolfgang Reisig)在此期间,他一直在思考计算的本质,模拟计算和数字计算的差异等重大课题。他发现,已有的计算机理论如自动机和形式语言不适合描述物理系统,缺乏重要的并发概念。

1950年,他返回德国,在汉诺威工业大学( Technical University Hannover)学习数学,并曾在IBM接受一年培训。1956年获得学位,并留校任教。1959年转到波恩大学任教并攻读博士学位。

1962年他在达姆施塔特工业大学获得博士学位。此后的科研生涯中,他创建了波恩大学的计算中心,并担任过德国国家数学与计算中心主任等职。

1989年他当选欧洲科学院院士。2008年他荣获计算机领域最高荣誉之一IEEE计算机先驱奖。他对计算机科学的贡献,可以在Milner 1991年图灵奖获奖演讲中的话得到充分证明:

“一直以来我叙述的许多内容,其实Petri在1960年代已经想到了,他是离散并发系统的科学建模的先驱。他的工作是并发理论的源头。”

应该说,Petri网是超越时代的,虽然在学术界一直有一些影响,但工业界注意到它的重要性,还是近年的事情。此前多年,Petri本人一直比较寂寞。但终其一生,他都在并发理论不断前行,硕果累累。

目前国内关于Petri网的专业书籍有:

林闯的随机Petri网和系统性能评价(第2版)

刘少英的软件开发的形式化工程方法:结构化+面向对象+形式化(E文,日本教授写的,不过经常来国内讲学)

古天龙的软件开发的形式化方法

吴哲辉的Petri网导论(此人还写过形式语言与自动机理论 2007 机械出的)

袁崇义的Petri网原理与应用

江志斌的Petri网及其在制造系统建模与控制中的应用

以下是摘自  Communications of the Acm的英文讣告

Carl Adam Petri, 1926–2010

Carl adam Petri, a german mathematical and computer scientist who invented Petri nets, a modeling language used to describe and document concurrent processes through the use of graph-based structures, died on July 2 at age 83.

Petri is considered a pioneer in advancing the fields of parallel computing and distributed computing. he also played a key role in developing methods of analysis for complex systems and workflow management.

“In the 1960s he had already developed ideas about modeling, distributed systems, and computers as a communication medium,” notes Wolfgang reisig, a professor at the computer Science institute,humboldt-University of Berlin. “the work was remarkable because it took decades for the computing science mainstream to accept his early vision.”

Born in leipzig, germany, Petri documented Petri nets as part of his dissertation, “communication with automata,” in 1962. he taught at several universities in germany, and served as scientific director for a research institute at the national center for Mathematics and computing, a research lab near Bonn.

In 1966, Petri was the recipient of the Werner von Siemens ring, a prestigious german award in technical sciences. In 2003, he received the Order of the netherlands lion award and was honored by the Queen of the netherlands. in 2007, Petri received the academy gold Medal of honor, a lifetime achievement award presented by the academy of transdisciplinary learning and advanced Studies. ieee presented Petri with its computer Pioneer award in 2008 for establishing Petri net theory,

“which not only was cited by hundreds of thousands of scientific publications but also significantly advanced the fields of parallel and distributed computing.”—Samuel Greengard

转载于:https://www.cnblogs.com/yuxc/archive/2011/06/17/2083928.html

后知后觉的我,Petri Net的提出者Carl Adam Petri已经去世了相关推荐

  1. 重新学习计算机基础理论知识(后知后觉)

    在写了几年代码之后,才知道有软考这样的考试存在:在写了很多逻辑之后,总是对计算机如何处理程序几无所知:在大学时学的东西完全没有了印象和记忆,程序一旦开始运行就好像丢进自动贩卖机的硬币一样再也看不到它的 ...

  2. 后知后觉-观sicp

    当我看到sicp P25里计算Fibnacci的一种迭代计算方法 a<-a+b b<-a 明显是错误的,或许我们应该只领会精神就可以了? 正确的应该是 tmp <- a+b b &l ...

  3. 这个世界依聪明才智的先天高下得三种人:先知先觉的发明家,后知后觉的宣传家,不知不觉的实践家...

    这个世界依聪明才智的先天高下得三种人:先知先觉的发明家,后知后觉的宣传家,不知不觉的实践家

  4. 亲述真实经历--“人工智能培训机构”的“坑”,希望更多像我这样的人不要吃了第一次亏才后知后觉

    作为有血泪教训,经历过两次人工智能培训,想转行到AI的人,揭露业界存在的陷阱,希望大家不要像我这样第一次吃亏了才后知后觉,大家一起交流学习,不要掉坑里! 当你去咨询培训机构并询问他们是否有真正的项目时 ...

  5. 那些程序员们后知后觉的职涯经验

    文/技匠(简书签约作者) 原文链接:http://www.jianshu.com/p/d9c232ed74e3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并标注"简书签约作者". ...

  6. 后知后觉者的学习方法

    注:这里的"后知后觉"者,指的是像我一样的在大学之前没有接触过程序设计的人或者是在想要入职程序员而没有任何基础的人. 一.学任何知识的先决条件 先不谈具体的学习方法,就学任何方面知 ...

  7. 砸115亿元入局!后知后觉的欧洲重金建设AI,为赶中超美

    林鳞 编译整理 量子位 出品 | 公众号 QbitAI 欧洲醒了. 昨天,欧盟委员会称,将在2020年前投资15亿欧元建设欧洲AI产业,折合成人民币约115亿元.有趣的是,这个数额比最初的预算高了70 ...

  8. CMS4.0——后知后觉

    前言: 2016年底,自己作为参与者加入CMS3.0的改版中:2017年中,CMS4.0在经过一个月有余的时间,华丽丽的蜕变成现在大家喜闻乐见的:http://news.gangguwang.com/ ...

  9. 直播预告丨告别后知后觉的指标波动,神策智能预警分析直播来袭

    ▼ 点击"阅读原文" ,抢免费名额!

最新文章

  1. AndroidWear开发之HelloWorld篇
  2. 新概念0820:我只有一种生活
  3. 图形结构:遍历模型,分治法,动态规划,回溯法,BFS,DFS
  4. leetcode 376. 摆动序列(dp)
  5. c# 扩展方法奇思妙用高级篇五:ToString(string format) 扩展
  6. Excel的python读写
  7. authc过滤器 shiro_shiro原理之过滤器
  8. Error connecting to node kafka:9092 (id: 1001 rack: null)
  9. Windows中Python3.x下运行Python2.x程序解决方案
  10. idea重装后打不开,点起来没反应(难受)
  11. 【云原生 | 从零开始学Kubernetes】十、k8sPod节点亲和性和反亲和性
  12. word的使用学习笔记(一)
  13. 吐血之作 | 流系统Spark/Flink/Kafka/DataFlow端到端一致性实现对比
  14. ORACLE 常用函数——日期/时间函数(感谢潇湘隐者)
  15. 云原生尝试——Docker部署node项目
  16. 侃谈移动端音视频发展与现状
  17. php设计模式(四):行为型模式
  18. 列表3:修改删除函数实操
  19. matlab 做apk,炉石手机脚本apkmatlab文件
  20. Matlab app 实现键盘按键和鼠标单击按钮一样的功能

热门文章

  1. [整理]Unity3D游戏开发之Lua
  2. java的classloader_java自定义ClassLoader加载指定的class文件操作
  3. 抖音seo优化,短视频SEO矩阵系统源码搭建。
  4. Linux-C 文件长度的获取方法
  5. [附源码]计算机毕业设计JAVAjsp海纳装修报价管理系统
  6. Linux的阻塞和非阻塞IO
  7. java sqlite 多线程并发_sqlite之多线程总结
  8. 100行源代码搞定用户态协议栈丨udp,icmp,arp协议的现实丨网络协议栈丨Linux服务器开发丨C++后端开发丨Linux后台开发
  9. C++11标准下的单例设计模式
  10. Pragmatic Stru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