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相信绝大部分参加团队的队员都是冲着提升自己的技术水平而来的,你们都希望这个小有名气的团队能够给自己带来质的变化。大家的出发点都是很好的,不过我觉得恐怕很多人都低估了达到这一目的、给自己带来质的变化所需要付出的努力。

大部分人评价自己在团队当中所得到的技术成长是通过与周围同学、朋友相比较而得到的直观感受。在团队待过一段时间以后,如果形成了较其他人明显的技术优势,显然可以称这为技术有提高。如果是跟没有进团队的同班、同寝室相比技术优势明显,则可以小小炫耀一把,也让周围的人更“仰慕”团队;如果是跟同在团队的队员相比出现技术优势,则可以被大家尊为“牛人”,更可以得瑟一把。无论是哪一种情况,都将极大地满足我们自身的成就感。

如果借用经济学方面的一个名词来描述这种情况,我愿意用“技术壁垒”这个词。这里的壁垒,就是你和别人之间在某个领域(方面)呈现的差异,或者是优势,而且这个优势使得别人不容易在这个方面超过你,并且可以让你成为团队内关于这一方面具有话语权的人。显然,技术壁垒不会是一成不变的,有可能随着时间的推移、周围人的进步或者你的惰性逐渐消解,甚至别人对你形成技术壁垒。于是,我们的同学需要明白,建立技术壁垒和维持壁垒同等重要。从更长远的眼光来看,技术壁垒不仅仅是大家在学生生涯当中需要意识到的,更是在职业生涯当中需要关注的。

相信所有的同学都能理解并意识到我上面所说的技术壁垒的重要性,大部分人也会开始有意识地审视自己能在哪些地方构建技术壁垒。但在这里我想给大家泼点凉水,我们团队大部分人进来的时候是想学技术的,而现在是深受快餐文化影响的时代,大家很容易受目前潮流的影响涌向某一门技术或某一个方向,例如移动互联网。并不是说顺潮流不好,而是我们需要意识到即便是进入多么新兴或多么热门的领域,都要尊重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在上海站聚会闲聊的时候,大家谈到了创业团队招技术人员的不易,也谈到了某某技术容易上手的现状,看似矛盾,其实这正反映了技术壁垒的现实——大部分人以为自己垒出来的技术壁垒其实都很矮,根本达不到职场中“专业(professional)”的要求。你能在短时间内垒起来的技术,还有千千万万的人也能在短时间内达到。因此,一方面大量的人涌来声称具备某种技能——其实他们也就是在这方面垒了一点矮篱笆;而另一方面,职场核心职位所要求的高墙,却鲜有人有耐心去砌出来。这其实反映出另外一个关键问题——时间壁垒。

现在的市面上泛滥着太多的技术书籍——xx天yy技术从入门到精通。看起来很有诱惑力,也极大地满足了你们的胃口,对吗?事实上,当你真的花了xx天学习了yy技术以后,你会发现你确实能够按照书本所给出的例子完成相应的验证,但同时你也往往能发现超过这本书范围的问题你完全不知道如何下手,更糟糕的地方还在于,你往往不会注意到,还有千千万万的人其实也跟你一样“精通”了yy技术,所以别急着得瑟。曾经看到过一个结论:如果你想在某个领域成为专家,那需要你在这个领域投入10000小时。1万小时太长,就拿1000小时来举例吧,大致相当于每天投入3小时,专注1年。想想对于各位还有学业压力的同学们来说,1年时间持续专注某个领域,大家的感受如何?而且,往往1年之后你也只能是摸到专家的门而已。当然,我还是愿意鼓励能这样做的同学的,因为如果他真的做到了这一点,就会发现他自己已经超过周围的人太多了——用了一年的时间为自己筑起了一道技术壁垒——在相同的情况下,追赶者也需要投入大致相同的时间才能追赶到这个程度,更何况这还得要求这位同学原地踏步、止步不前。

可惜的是,现在绝大部分的同学都没有耐心真的在一个方向上投入一年的课余时间,有太多的诱惑和浮躁的氛围充斥在你们周围。这其实才是我最忧心的,团队里有太多的例子是跟了一个项目组,就急不可耐的换到另外一个领域的项目组,从华三到移动组,到嵌入式等等。兴许一个项目组内确实会有一些让大家不太爽的要求,例如华三的枯燥文档。但大家需要明白的是,这些让你们“不爽”的部分,其实是项目当中不可缺少的部分,如果它们可以被“拿掉”而不影响结果,那早就没有它们存在的必要了。我们无法在项目的进展过程中只去体验那些自己觉得“舒服”(无论是技术提升还是情感愉悦)的部分而拒绝那些自认为“不爽”的另一部分,我们必须正视它们,它们都是项目得以完整完成必不可少的部分。正如“三层楼的故事”,不能只想着第三层,而无视第一、第二层楼其实也是完整体系的一部分,这是不能选择的,今后大家会遇到更多的类似这样的状况。于是,很多同学只是因为项目当中某些部分的“不爽”,选择换项目组,却中断了一个方向上的投入。换得越频繁,垒的矮篱笆越多。

当然,我并不反对同学们真正意识到自己的兴趣所在,并为充分利用团队资源获得自身知识深度的换组行为,只是这样的例子太少。相对那些因为“不爽”而换组的因素,另一大换组因素恐怕是“为寻找自己的兴趣而体验”式的换组。那不吝大大浪费了团队的资源——相对于广度而言,这里更是一个加强深度的团队。我更愿意各位在团队外的业余时间去涉猎广度。

说到这里,我们可以得到这样的结论:技术壁垒这个事情已经转变成了时间壁垒——你能比其他人拥有多少优势取决于你在别人没有投入时间的领域投入了多少时间,并且持续保持下去。

第三点,谈一下技术壁垒的外化。虽然我们大部分的同学都会沉醉于自己具备的技术壁垒上,这在校园里、团队内都是很容易理解的事情,但是从社会这个层面上看,会更为现实一点。例如,当大家自己去找工作、应聘的时候,作为招聘方的HR是愿意相信你说自己精通xx技术还是更愿意看到你摆出很多的作品呢?他们是愿意看到你摆出很多的作品还是更愿意看到你的产品被很多用户使用的证明呢?如果换位思考,相信你们很容易得到答案。显然,技术壁垒只有转化为成果,才更容易被别人所接受。于是,这里引出今天的第三个关键词——成果壁垒。不得不指出的是,从团队同学找工作的情况看,在华三项目组奋斗过的同学,往往在找工作的过程中要顺利一些。这里的原因不仅仅是华三项目流程的训练,更重要的是这些同学的项目成果背后有华三的支持——它们都用到华三的设备上去了。因此,在这里我想提醒我们的队员,在团队里不但要充分利用资源构筑自己的技术壁垒,更要将它体现在你参与的成果当中,让成果为你的优势说话。也正是团队所提供的条件,使得你的优势更突出。

其实换个角度看,很多企业看中团队的队员,不正是有团队自身的丰硕成果在支持吗?

最后,总结一下今天的三个观点:

  1. 大家要建立自己的技术壁垒并保持下去;

  2. 技术壁垒需要有持续的时间投入,要有耐心,这就是时间壁垒;

  3. 把技术壁垒转化为成功、更容易被人认可的产品,更有说服力。

综合来看,团队真实项目牵引的模式或许在自由度方面会让大家有所牺牲,但更容易帮助大家建立时间壁垒、技术壁垒和成果壁垒。

想成为“牛人”的你,知道这些“壁垒”吗? ——论技术壁垒、时间壁垒和成果壁垒相关推荐

  1. 想成为“牛人”的你,知道这些“壁垒”吗?——论技术壁垒、时间壁垒和成果壁垒

    编者按:此文是Dian团队新掌门钟国辉老师在11月29日Dian团队例会上的讲话,因公外出的刘玉老师返校看到讲话记录后,给予了极高评价,强烈推荐团队简报全文刊登,并建议所有新老队员都应认真细读,必有很 ...

  2. 想参加多人运动?并行流(ParallelStream)模式教你成为时间管理大师

    目的 提高程序运行效率, 减少响应时间或者增加吞吐量 例子代码 最近罗*祥, 福报厂P12 jf 引起了大家的关注, 二位都是因为私人生活问题, 搞的微博程序员天天加班加服务器, 让我等吃了一个又一个 ...

  3. 牛人,多看看他们写的东西

    计算机大师 Donald E. Knuth(高德纳) 算法大师,我最崇拜的计算机科学家,没有之一!不认识高爷爷的人别说自己是学计算机的.<The Art of Computer Programm ...

  4. 一些牛人榜样,多看看他们写的东西(后续整理牛人的blog等)

    一些牛人榜样,多看看他们写的东西(后续整理牛人的blog等) 分类: 1.2.1.1 职业规划 1.2.1 政法经管 1.2.1.2 行业知识2012-06-27 22:51 5832人阅读 评论(0 ...

  5. 一些牛人榜样,多看看他们写的东西

    计算机大师 Donald E. Knuth(高德纳) 算法大师,我最崇拜的计算机科学家,没有之一!不认识高爷爷的人别说自己是学计算机的.<The Art of Computer Programm ...

  6. 开篇 | 想成为技术牛人?先搞定网络协议!

    PS: 在极客时间买了一门课<趣谈网络协议>,为了帮助自己学习,我把学完的知识整理出来. 为什么网络协议这么重要?它貌似没有多少天搞定MFC.Structs这样的内容更容易带给人成就感,帮 ...

  7. 如何获取boss直聘搜索牛人被屏蔽的姓名

    点击上方↑↑↑蓝字[协议分析与还原]关注我们 " 玩玩boss直聘." 最近在用boss直聘,活跃度估计蛮高的. 在使用牛人搜索的时候,却遇到了一个问题,就是搜出的牛人姓名是被屏蔽 ...

  8. 跟刘强东、雷军等大佬聊天后,我总结了:如何结交牛人,跟大咖做朋友!

    作者| Mr.K   整理| Emma 来源| 技术领导力(ID:jishulingdaoli) 为什么要结交牛人? 美国著名的商业哲学家金罗姆( Jim Rohn )曾经提出了"密友五次元 ...

  9. 北京实习总结——记住牛人那些话

    本文来自:曹胜欢博客专栏.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blog.csdn.net/csh624366188 短短的北京实习的日子,简单的可以概括为下面几个字:"痛并快乐着".实习 ...

最新文章

  1. php和python对比-PHP和Python性能比较:放弃PHP改用Python
  2. 一步一步SharePoint 2007之十七:解决实现Form认证后无法再用SharePoint Designer编辑网站的问题...
  3. 周五:IPC连接及远程执行
  4. linux 修改用户名 终端,如何修改Ubuntu终端用户名颜色修改为红色
  5. 组装电脑教程(转载)
  6. Java微服务:蛋糕是骗人的,但您不能忽略它
  7. 《UNIXLinux程序设计教程》一2.1 UNIX 输入输出基本概念
  8. c语言周林答案,C语言程序设计实训教程教学课件作者周林ch04结构化程序设计课件.ppt...
  9. 更换百度地图图标html,百度地图接口,自定义图标,点击切换图标
  10. jquery 替换括号里面内容_【推荐】前端框架 Bootstrap 5.0 alpha 发布,不再依赖 jQuery...
  11. mysql查询hash分区数据_mysql分区管理 - hash分区
  12. 《Java数据结构入门》顺序表详解
  13. Android详细刷机教程
  14. 基于手机音频通信应用
  15. TarsosDSP 一个Java的音频处理库
  16. AOP防止表单重复提交
  17. 云测试中QA团队的作用
  18. c语言学生成绩统计问题分析,统计计算学生成绩类有关问题ACing
  19. 如何格式化输出JSON数据
  20. 【锐捷路由】OSPF配置

热门文章

  1. 2013年中南大学研究生复试机试(1000~1004)
  2. 回溯法-图的m着色问题
  3. MSP430单片机各种寄存器总结(1)——CPU 寄存器
  4. 信号完整性基础04:串扰(1)
  5. [附源码]Nodejs计算机毕业设计基于HTML5的智能仓储管理系统Express(程序+LW)
  6. 解析模板 [index.html] 时出错,模板可能不存在或可能无法被任何已配置的模板解析器访问
  7. 卷影复制服务错误: 调用程序 CoCreateInstance 时的意外错误。hr = 0x8007045b, 系统正在关机。
  8. 微信ipad协议稳定版826的底层逻辑
  9. Spring集成Memcached三种方式
  10. C 区间之和 SDU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