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手似乎都能透过复杂,直抵本质。

的确,高手比普通人强的,往往是洞察力,也就是深度思维。

如果普通人也具备深度思维,是否也能同样拥有高手一般的洞察力?答案是,能。

如何像高手一样思考?本文带你一起探索真实世界的高手,是怎样炼成的。

—  

什么是深度思维

深度思维似乎是更深刻、更接近本质、更高级、一般人想不到的思维。

这太抽象了,我们不妨来思考一下,怎样的思维可以称为“浅度”思维?

第一种浅度,是逻辑链条的短浅,无法认知较长的因果链条。

比如,走象棋的时候只能考虑1-2步,解数学题的时候只能往后推论1-2级,又或者对事情发生的原因,只能分析出最浅近的直接原因。

第二种浅度,是思维过程中只能从最熟悉的地方出发,缺乏切换视角的灵活性。

比如我们在沟通、规划、写文案等事项中,往往只从自己的角度出发(因为我们最熟悉的就是自己),而无法切换到别人的视角上去换位思考。

第三种浅度,是对于信息量较大、较复杂问题的束手无力。

如果要求在短时间内处理大量信息,很多人的思维能力是跟不上的,大脑常常处于超载状态。心理学的研究告诉我们,这种信息过载的状态既会带来思考效率的低下,也是造成拖延症的原因之一。不幸的是,手头同时进行七八件事情、遭受大量杂乱信息的轰炸正是现代人的工作常态。

第四种浅度,是只关注眼前的、近处的、近期的内容,而缺乏长远规划、全局掌控的宏观视角。

比如我们容易在日常的工作中精打细算,却未能对长期趋势进行研究、把握并据此进行人生规划;或者我们常常只关注和研究个体,而对个体与环境的复杂关系缺乏了解;又或者,我们紧盯手头一个个零散的事项,而对整个任务的宏观流程缺乏认知和掌控。

这四种浅度,就是一般人思维过程中的局限和弱点。

对应的,能在这四个方面进行突破和改善的,则可以称为深度思维:

第一,拥有较长的思维逻辑链,能够认知较长的因果链条,让思维更加深刻。

对应的,就是能快速推理出事情发生的根本、最直接的原因,拥有一秒钟看透事物本质的能力。

第二,能够突破自我中心的局限,灵活切换看待问题,即拥有换位思考的思维。

比如具有同理心,亦具有知识迁移能力,能对陌生的事物能够根据过往的经验快速得出全局最优解。

第三,能够处理较大的信息量,在杂乱的信息流中保持思维能力,即拥有可视化思维。

如今这样一个信息化时代,对领导力的要求,就是需要一个领导者,要能在杂乱的信息流中保持“高带宽”处理速度,拥有并发处理信息的能力,能在自己快速做决策的同时,也稳妥分配好下属的工作,让大家短时间内领悟并执行。

此时可视化思维,就是助力于领导力的有力武器。

第四,能够在宏观视角上分析问题,认知事物所处的生态的特性、事物的长期趋势等,比如流程思维、生态思维、系统思维等。

仅仅拥有思维的技巧是不够的,还有拥有思维的格局。

现实往往是复杂的,好比小时候书念的不好,就对人生绝望了,但长大了才发现,人生除了读书,还有很多条路可以选择,不是只有读书一条路可以走,或许你歌唱的很好,或许你画画画的很好,或许...

是这个世界的规则变了吗?不是,是你变了,是此时的你比小时候懂得用更宏观的思维看待这个世界了,不再只是把自己陷入在小巷思维里了。

高手亦如此,所谓的高手,就是解决在普通人看来很难的问题的人。当你觉得自己陷入问题之中出不来的时候,不妨提醒自己,是不是有更宏观的角度,来看待当下发生的问题。

以上四层思考维度,就是高手的深度思维,那我们普通人如何在生活中切换到深度思维来思考呢?我也分享六种思维方法。

—  

刻意练习

让思维变得更深刻

1.逻辑思维,是一切思维方式的根基

人的思维可以分为逻辑思维、创造性思维、换位思维、系统思维等很多种,而逻辑思维是最基础的,是一切思维方式的根基

那逻辑思维是什么?逻辑思维像是一根链条,从一个节点延伸到另一个节点,绵延不断。越长的链条代表了越深刻的思维。

就像下象棋时,普通人思考后面1-2步,而职业棋手则会考虑十几步。可以说,你的逻辑链条延展得越长,你的思维能力就越深刻。

简单的数学证明题会让你从条件A推导到结论B,而复杂的证明题则让你从A推导到B,再一路从B推导到C、D、E、F、G……

如果普通思维在思考问题时思考的是1-2层,那么深度思维就是指思考3层乃至更多层。

那如何提高自我的逻辑链条呢?

可以借助5Why思考法,找到问题的根本原因。什么是5Why法?就是指对一个问题连续多次追问为什么,直到找出问题的根本原因。

举个例子,一个博物馆的东边外墙面上有非常严重的腐蚀,需要经常涂刷新的油漆。一天,博物馆的主管发现墙面腐蚀得很严重了。你如果是这名主管,你会怎么处理这件事?

一部分人的直觉是,那就再喷刷一次油漆。

有一些思维能力的你可能会说,显然需要找出为什么东边的外墙面腐蚀很严重的原因。

不错,经过调查发现,博物馆的清洁工在洗墙的时候用了一种高腐蚀度的清洁剂,导致了墙面的腐蚀。所以应该在喷刷修补了这一次的墙面以后,要求清洁人员下次清洗墙面时换用低腐蚀度的清洁剂。

你看经过思考后,你做出的决定就比直接刷油漆要强多了。

可是根据5Why法,事情并不能就这么结束了。

你还要继续追问:为什么这个清洁工要用高腐蚀度的清洁剂?经过调查发现,原来是因为东边的墙上经常有很多鸟粪粘着,用一般的清洁剂洗不干净。

现在你肯定已经知道了,还要继续追问:为什么东边的墙上有很多鸟粪?

调查发现,原来是因为墙上有很多蜘蛛,而这些鸟以蜘蛛为食,所以经常在墙附近活动。

那么,为什么墙上有很多蜘蛛?因为墙上有很多小虫子,而蜘蛛以这些小虫子为食。

为什么墙上有很多小虫子?因为东面墙上有几扇窗子,晚上,博物馆里的光会从这里透出去,而这些趋光性很强的虫子就被光吸引过来了。

所以,解决问题的正确方法应该是,在窗户那里安装遮光性很强的厚窗帘,每天太阳落山之前拉上窗帘,这样就能彻底解决问题了。

经常用5Why思考法,能提高自我的逻辑链条,让自己在工作中越来越注重底层逻辑,达到快速找到问题根因的境界。

2.懂得换位思考,突破自我局限,才能灵活地看问题

① 什么是换位思维?

换位思维,一般是指思考、感受别人的内心所想,并以此为逻辑起点展开自己的推论和行动。

换位思维的核心,是从别人的视角出发来看待、思考问题。

我们来看一个小故事。

诗人赞美太阳:伟大的太阳终将降临,每一次日出,给大地带来光明。太阳回应诗人:我真没动,是地球在动……

上面诗人与太阳的小故事告诉我们,从不同视角看问题会造成不同的结果。

人们常常只有一个看待问题的视角,就是自己的视角,这是人类根深蒂固的本能。

但当你已经明白别人是怎么思考的、别人为什么会产生这样的想法时,你就得到了换位思维的结果。

② 如果不懂别人是怎么想的,你的努力也许会白费。

举个例子,文案策划者在文案和海报上写下“风光无限,畅享人生”,意思是希望看到海报广告的人能够知道,这条旅游线路的风景很好,如果他们选择这个旅游产品能够缓解疲劳、享受人生。

实际看文案海报的人会怎么想呢?假设他的理想受众客户是疲劳的白领,他们看到了文案“风光无限,畅享人生”,很可能会被激起反应:“畅享人生”,唉,要畅享人生,得有充足的资金,还是要努力赚钱才行。又或者会想:“风光无限”,唉,我这么累,还有一堆任务没完成,真是一点都不风光。

作为对比,假设这条文案这样写呢:你是愿意待在沉闷的办公室里勉强安慰自己小点压力,还是愿意躺在大理洱海边畅快地呼吸新鲜空气?

很明显,第二种写法才能真正打动客户,让客户产生“压力太大了,去旅游放松一下吧”的冲动。

通过建立共同认知、克服自我中心,并运用自如切换视角式的换位思考,把事情做到极致,不知不觉中,你离成为高手又近了一步。

③ 如何才能做到换位思考?

第一,共同经历塑造共同认知;

虽然没有任何两个人的认知系统是完全一致的,但是要想在某件事上能够从他人的视角出发看待问题,那就必须要有部分的共同认知。

一个部门的主管,他曾经也是新入职场的大学毕业生,也曾经历过那种面对陌生环境的茫然、怀疑自己是否能够胜任的担忧、害怕犯错误的紧张,但几年之后当他变成职场老手时,已经忘记了当年的青涩,各种紧张、担忧、困惑的情绪早已消散。

所以他无法立刻换位到新入职员工的思维中去,没有想到,这些新人最想要的不是宽松自由的环境(业务已经熟练的老员工对自由宽松的要求相对较高),而是细致的培训和指导。

主管在做出决定之前,他应该好好回忆一下:我当年刚大学毕业进入公司时,是怎样的体验?通过有意识地回忆当年的经历,他才有可能知道新员工的心里是怎么想的。

第二,克服自我中心的想法;

很多父母不知道自己的孩子在想些什么,即便他想去回忆自己童年时的情景也未必管用,因为他成长的年代与孩子成长的年代差别巨大,没有太多借鉴意义。

而父母又显然没法把自己暂时缩小,去体验孩子的生活,这时候父母该怎么办?

与其私下揣测孩子的想法,不如去虚心请教一下孩子的同学和玩伴,看看他们这代人的想法有些什么特点,肯破除自我为中心的习惯,父母就可以精准地知道孩子在想些什么了,便能和孩子产生融洽的亲子关系。

如何形成“无我”、“非我”的新习惯,成了培养换位思维的关键。

有以下2个小练习,经常训练以下自己,可以帮助培养“无我”的思维。

练习1:经常问自己:“如果我是他,我会怎么样?”

清代名将左宗棠则说:“读书时,须细看古人处一事、接一物,是如何思量、如何气象。及自己处事接物时,又细心将古人比拟。设若古人当此,其措置之法,当时如何?我自己任性为之,又当如何?然后自己过错始出。断不可以古人之书,与自己处事接物为两事。”

读历史书的时候,就要把书中人当成自己,想象自己正在经历各种喜怒哀乐和生死存亡,这样读书才能够增进学问和智慧。

我们大可以借鉴这种方法,不仅读历史书的时候如此,平时观察社会时事和身边的人事物,也用类似的方法。

久而久之,那种自我执着和局限的习惯就会有所弱化,换位思维的能力就会有所提升。

练习2:建立抽离感

我们或许在电影中看过这样的镜头:一个人的灵魂离开了他自己的身体,从外部隔着一定的距离看着自己。自己从自己内部抽离出来,像一个外人一样观察自己,这就是抽离感。

这种感觉很奇妙,就像自己突然变大了,灵魂变得更加轻盈和开阔。

这种抽离感的练习可以随时做。

3.可视化思维——看得见的思维,才是好思维

日常生活和工作中的问题常常非常复杂,手头有众多任务,应该先做哪些、后做哪些,才能达到最高效?

再比如,某道数学题,已知条件A、B、C,要求结论G,其推理的路径为A推论出D, B推论出E, C推论出F,然后D、E、F三个条件推论出G。

当你从A推导出D,从B推导出E的时候,你必须暂时把D、E两个中间条件记下来,然后再去用C推导出F,这样才能同时使用D、E、F三个条件推导出最终结论G。

如果你没有暂时记住D和E,那么后续的计算就无法进行了,这就是工作记忆对我们的限制。

上面的题相对简单,只有D、E、F三个临时信息需要存储,可是日常生活和工作中的问题常常非常复杂,远远超过三四个信息单位,那该怎么办?

由于人的工作记忆空间非常狭小,很多复杂事物都无法处理,此时,我们应该给大脑加一个外部缓存——可视化思维方法。

什么是可视化思维?

可视化思维是指,将各种信息以看得见的形式集中存储在某个平面上(纸张、黑板、电脑屏幕等),储存的信息往往是文字和图形的混合体。

好比,艾森豪威尔矩阵,就是可视化思维的典型。

美国前任总统艾森豪威尔,创造了一个时间管理理念。

在他看来,事情应该按照是否紧急、是否重要两个维度分为四大类:重要且紧急的、重要不紧急的、紧急不重要的、不紧急不重要的。

重要且紧急的事情,当然需要优先去做。

但艾森豪威尔认为,重要事情一般不紧急,紧急的事情一般不重要,所以大部分时间应该做那些重要而不紧急的事情,不做那些既不重要又不紧急的事情,并尽量减少紧急而不重要的事情或交由他人去做。

把你手头的所有任务放入上面的四个象限中,你就知道应该如何分配自己的精力和时间了。

以可视化思维的高效,对抗庞杂的信息流,这就是高手快速、高效又准确地做决策的秘密。

写在最后

在这个高压、高竞争的时代,处处充斥着阶层固化的焦虑,而深度思维将成为这个时代个体崛起的最可靠武器。

深度思维的技术与格局,是每一个普通人都应该认真研究和学习的能力,毕竟它是一个杠杆,使得我们能花费最小的成本,获得人生最大的利润。

如何像高手一样深度思考?相关推荐

  1. 张一鸣:如何深度思考

    来 源:正和岛(ID:zhenghedao) 据说张一鸣已经有段时间没写OKR了,他用自己的行动传达一个信息,那就是不要过度迷信工具,工具并不能解决所有问题.OKR不能成为成功学. 致力于服务创业者目 ...

  2. AI入门: 关于人工智能的深度思考

    超强人工智能究竟能否实现? ----关于人工智能的哲学思考 原文链接:http://fancyerii.github.io/2019/03/14/philosophy/#%E8%87%AA%E7%94 ...

  3. 一个厉害的人,你也可以!掌握高效人士的14项深度思考能力

    同样是在思考,相比一个厉害的人: 为什么他能想到的思路你就想不到?为什么很简单的问题你会想的很复杂?为什么很复杂的问题你又想简单了? 这种差距从而来? 说一千道一万,说破了天,人与人之间最大的区别是脖 ...

  4. 反思深度思考:预热[准备] 高密度[压力专注] 辨真伪[冷静分析] 反推[灵活] 结构化[全局]

    陈六六 公众号:陈六六的成长笔记 1.给大脑预热的习惯 一般来说,在进入烧脑的深度思考之前,我会做两次深呼吸.通过两个深呼吸的时间来调整自己的思维状态. 这样我每次都很容易开启我的"深度思考 ...

  5. 反思深度思考:不无脑的行动 有脑的持久行动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290935221 知乎的一些答案 写的挺不错的 读来自己反思下  (持续更新) 个人问题 好像自己一直在瞎跑,还跑的挺辛苦,但是很多路都 ...

  6. 深度思考的能力,决定了你能走多远

    深度思考的能力,决定了你能走多远   陕西西安火车站的一名90后售票员李聪,能够把全国铁路接算站示意图上的几百个站名,熟记于心. 凭借着这身本事,李聪1年为乘客推荐了近2万次的换乘方案,也因此被誉为西 ...

  7. 忍不住了, 和大家聊聊怎么写简历吧, 关于简历的深度思考

    最近几个月休假, 帮助朋友的猎头公司看人选, 每天大约500份左右的简历, 真的有些话不吐不快. 市面上也有不少关于写简历的文章, 但是, 在我看来如同隔靴搔痒, 没有搔到我们用人单位的痒处, 简历的 ...

  8. 为什么说只有深度思考才能让你持续赚到钱?

    尽管我们看过无数的投资书籍,读过无数的名人传记,也经常听人说,长线思维,价值投资,乐观主义,但大部分人恐怕仍然不理解其中的奥秘. 大道至简,真正赚钱的道理其实大家都懂,肖恩经常说的一句话就是,十年后回 ...

  9. 【米课】思维导图与深度思考

    劳动最光荣,米课最有用 再一次听到米课,我的认知又一次被颠覆了,它是关于 工业革命 的. Emmmmmmm--作为一个如假包换的理科生,我说我知道一点儿工业革命,还不错啦: 第一次工业革命:蒸汽机的发 ...

最新文章

  1. Python绘图 二维、三维
  2. JUnit基础及第一个单元测试实例
  3. 算法导论之多项式与快速傅里叶变换
  4. PDF文件加密有什么方法?如何给PDF文件加密
  5. C++ —— C++引用
  6. python安装第三方扩展包_【Python】pip - 安装第三方包的神器
  7. 从SVN资源库下载项目
  8. python教案 md文件_python操作pdf文件.md
  9. Unity3D视频教程,Unity3D从入门到精通视频教程
  10. 【中软杯国二开源】基于PaddleOCR和深度学习的企业实体识别
  11. Mose机器翻译Ubuntu18配置和遇到的问题
  12. 深度学习阅读导航 | 04 FPN:基于特征金字塔网络的目标检测
  13. Matlab 火焰识别技术
  14. RTL8703/RTL8723/RTL8761/RTL8821/RTL8822系列蓝牙定频测试说明
  15. 常用的统计学指标及其含义
  16. oracle导入dmp文件
  17. php电视直播cms系统_在线网络电视直播内核完整PHP版 v3.0
  18. Internet Explorer 已不再尝试还原此网站。该网站看上去仍有问题。
  19. AE 多进程渲染-命令行-aerender-多cmd窗口实现
  20. 服务器 共享文件夹 移动文件夹,服务器共享文件夹迁移

热门文章

  1. html一个大盒子中有三个小盒子,小班科学活动:大盒子、小盒子真有趣
  2. 距离程序员玩转云上魔方还有多远?
  3. 初识do while语句
  4. linux中nginx重启命令
  5. Chrome学习整理
  6. 15_webpack_resolve模块解析
  7. Cannot resolve symbol XXX
  8. Hololens2眼镜视角内关闭CPU框与空间网格
  9. maven搭建本地Nexus服务器
  10. 为什么中国的网友都比较偏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