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课堂】

其实我个人是非常希望,这节课当中的听众,不仅仅有已经成为父母的同学们,也能够有还没有结婚生子的同学们。为什么呢?因为我常提到的一句话就是:为人父母不需要考试;但是为人父母又是一项没有后悔药、需要长期投入的终身事业。它不仅仅对于一个小家庭,甚至对于社会的影响都非常深远。所以作为一位教育从业者,我个人是非常非常希望,我接下来分享的为人父母的三项基本原则,能够被越多的人、越早听到越好。我也希望,如果大家觉得我说的有道理,可以花一点点时间,把你们所学到的知识,分享给更多的人。

好了,话不多说,我们正式地进入今天的话题。

陪伴:早期陪伴的意义远大于后期补救

大家如果知道知名的犯罪心理学家李玫瑾教授,就一定对她的一句话不陌生。李玫瑾教授曾经说过:我接触过所有的极端反社会人格的罪犯,基本上都有过童年创伤和阴影。

什么意思?中国有一句古话叫做:“三岁看到老”,其实一点都没错。如果把父母行为对孩子不同年龄的影响,画成一张曲线图的话,我们就会发现,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特别是进入青春期以后,父母对于他们的影响是悬崖式下跌的。可以说3岁或者5岁以前,是决定孩子一生能够走多长、多远最最关键的时期。

这个关键时期其实可以分两部分来看待:一个是大脑发展的关键期,一个是心理健康的关键期。

1、什么是大脑发展的关键期?

大家可能听说过一个词,叫做语言窗口期,一般在5岁以前。如果说一个孩子,他在5岁之前,没有任何语言的刺激和输入,那他这一辈子,不管有多努力,有多好的资源条件,都几乎没有任何可能学会正常说话。为什么?因为他错过了窗口期,窗户关上了,他再怎么爬都爬不到屋子里去了。同样的道理,研究发现,如果一个孩子能够在3岁以前,接触到真正的双语环境,那他就有90%以上的可能性,把外语说得像母语一样溜。但是如果他在18岁以后才接触到外语,那他一辈子,想不带口音地说好外语,几乎是不可能的。

其实不仅是语言,孩子们对于数学、空间、规律的认知,一定都是越早开始越好。但是有很多家长都会有这样一个认知误区:一岁以前,小孩子懂什么?他什么都记不住!因此我们也不用花心思。

其实这些家长是大错特错了。孩子在3-5岁以前可能彼此区别不大, 进步也不明显,但这正是厚积薄发的好时候。因为我们常说,人类的大脑往往是不用则退的,而孩子幼年时期,是进步空间最大、大脑潜能最强的时间。如果孩子到青春期,您才发现他成绩不行、学习兴致不高,才开始着急使劲,效果抵不上孩子三岁以前的十分之一。

当然,另外一种家长听了这句话,就会极端地把它理解成:我要让孩子越早学习越好、学的越多越好。他们过度地关注了输入的内容多少,而忽视了方法的重要性。真正的起跑线,不是指知识内容本身,而是对于孩子人格、品行、以及一生学习热情的培养。我们说孩子的成长是马拉松,不是百米冲刺,而跑到最后依旧有动力坚持下来的,一定是拥有我在课程中总结提到的坚毅、成长型思维、激情、使命感等等的一群人。

2、心理健康的关键期

最近一句话很热门,叫做“幸福的孩子用童年治愈一生,不幸的孩子用一生治愈童年。”这句话说得一点都没错。孩子童年期间,最需要的就是父母的陪伴。

一个孩子他没有在3岁之前和成年人建立起亲密的依恋关系,那就非常有可能一辈子都没有办法建立起安全感。这对未来他选择婚姻和伴侣,可能都会造成非常大的影响。

我在咨询过程中,见过太多的家庭。爸爸妈妈忙,没时间管小孩,都是祖辈隔代抚养的。好了,一到青春期,孩子叛逆了,有问题了,父母软硬皆施,一点法子都没有。

所以其实养小孩和谈恋爱是一样的,从一开始就要付出足够的精力与情感打基础。

在没有建立起稳定、完整的亲密关系之前,不要期待孩子屈服于你的管教。我非常理解各位需要去平衡事业与家庭的苦衷,但是如果必须长时间的远离孩子,那一定是等孩子年纪越大越好。甚至高考前走,也比小时候走,对孩子的伤害更小。

榜样:身教的作用一定大于言传

我想请大家思考一下,什么样的学习方式,是最直接、最简单粗暴的?

绝对不是传统意义上的说教,而是模仿。每个小孩从出生起就有模仿的能力,人类的大脑有专门负责模仿的神经元,叫做镜像神经。所以你去看,你微笑,小孩虽然不知道为什么,他也会跟着傻笑。

这意味着什么?意味着孩子习得对错好坏、善恶,树立理想和追求,一定是受他身边的人影响。而他身边作用最大的,就是家长。

而现实生活中,我们经常会遇到的情况是,家长的言传和身教极度的不一致。比如家长一边教孩子要诚实守信,一边能多贪一点小便宜就多贪一点;有的家长,要孩子不作弊、遵守规则,却拉着孩子闯红灯。还有家长,自己痴迷网络和游戏,一回家就躺在沙发上看电视,玩电脑,却要求孩子必须认认真真写作业,好好读书。

你想想,都是辛苦了一天,凭什么啊?孩子他能真正心悦臣服吗?不可能的。

言传和身教不一致的时候,孩子学什么?一定是你的身教啊!

我特别感恩我的父母给我创造了一个非常良好的家庭环境。从小到大,我家的电视机就是一个摆设,每天只有一个用途——看新闻联播。我回到家,整个家里永远像自习室一样安静。所以我小的时候,一直觉得读书是一件特别神圣、只有有能力的人才能干的事。所以我经常和家长说,你想要孩子做到,自己必须先做到。而我所谓的“做到”,也绝不仅仅局限在学习方面,您不妨有机会多问问自己:

孝敬长辈了吗?信守承诺了吗?热爱学习了吗?与人和善了吗?诚实善良了吗?

一定要记住,有了孩子,我们就像是有了一个24小时的监视器。言行举止一定要注意再注意。

尊重:尊重的力量远大于操控

给大家讲个案例。我以前有个同学,初中早恋了。原本两个人其实也就只是牵牵小手,挺美好的一件事,但是女方的妈妈觉得如临大敌。砸手机、翻日记本查短信;每天押送孩子上下学;打电话给班长(也就是我),让我务必监视她在学校里的一言一行。

这种非常单纯的喜欢,原本可能过个几个月就无疾而终了,结果这两个小情侣被她妈妈作得燃起了革命斗志。砸手机是吧?女生妈妈砸一个,男生帮忙买一个;家长在校外监视,两个人就在校内监控死角约会;妈妈翻日记本,女生就在日记本里夹一根头发丝,头发丝没了,就知道妈妈动过了。最后女孩被逼的转了学,听说还割了腕。

类似这样小事闹大,父母好心办坏事的例子不胜枚举。更糟糕的是,但凡孩子觉得你不值得他们的尊重信任,未来他遇上什么事情,都不会对你敞开心扉;要是他真的遇到了大困难,第一时间想到的也不会是向你求助,而是怎么不被你发现。

各位家长,可以问问自己,这样的结局是你们希望的吗?

孩子是你生的,把他当成自己的所有品,几乎就是理所当然的事情。但是我们一定要反复告诉自己,孩子是有区别于你的、独立的个体。所以家长们,一定一定要懂得如何尊重自己的孩子。只有你尊重孩子了,孩子才有可能对你打开心扉。

当然我这里提到的尊重,不仅仅指的是孩子的隐私,同样指的是孩子选择和试错的权利。

在西方学术界,有一个词特别形象,叫做helicopter parents,直升飞机家长。指的是那种一旦孩子有一点点危险,就赶快开着直升飞机来救火,什么都要在自己掌控范围之内的人。

但是这样的家长培养出来的孩子往往是怎么样的?两种可能:

1、要不就是极端叛逆——小的时候没得选,长大了离开父母了,拼了命地叛逆。所以我见过很多孩子,考上了名牌大学,然后就不读了,辍学的。

2、要不就是选择性无助——从小就没有选择权,努力过、挣扎过还是没办法,孩子就再也懒得选了。你们说啥就是啥吧。想让我读什么专业,我就去读;做什么工作,我就去做;什么时候讨老婆,讨什么样的老婆,你们帮我定就好。比如我曾苦口婆心劝很多孩子好好读书,结果对方一上来就一句话:反正我爸妈都给我安排好了当公务员、反正我以后要回家继承家业。一旦孩子觉得路都已经被铺好了,他还有什么理由去努力呢?

家长朋友们,难道你想让孩子一辈子当提线木偶吗?你能确保自己活得够长,一辈子替他选吗? 最糟糕的是什么?小时候,孩子该吃的苦、该撞的南墙,我们都帮他规避了;长大以后,他的受挫能力往往很差,一点坎他都容易走不过去。所以为什么现在的青少年这么容易抑郁轻生?为什么现在的孩子有那么多都得了我课上讲的“空心病”?因为他们从小就被剥夺了选择与试错的权利。

所以 “为你好”不等于“对你好”。有很多时候我们以为的为你好,其实是在害孩子。因为如果你希望你的孩子比你好,你就一定不能期待他只听你的话。如果他只听你的话,撑死了也只能混得和你一样,甚至有极大可能连你还不如。大家说是不是这样?

父母课堂总结:

所以总结一下,为人父母的三项基本原则:1、早期陪伴的意义一定大于后期补救;2、身教的作用一定大于言传;3、尊重的力量一定大于操控。

【哈佛学习力13:父母课堂】相关推荐

  1. 【哈佛学习力 鲁林希:前言】

    思维框架彻底的更新,1.0变成2.0,因为我们大学没有那么多方向.目标.规划,于是我们就很容易会形成一种问题框架的思路. 什么叫问题框架,就是发生了一个问题,自己不喜欢的问题,那你对它的一个态度基本上 ...

  2. 让你聪明10倍的哈佛学习力,颠覆脑力,做情智双高的“少数派”!

    让你聪明10倍的哈佛学习力,颠覆脑力,做情智双高的"少数派"! 关键词:哈佛学习力 任何你想拥有的知识和能力都是现成的,你只需要把它们复制给自己 似乎我们身边总有这样的一些人存在: ...

  3. 【哈佛学习力5:情绪管理】

    [情绪管理] 我想请大家回想一下,你有没有过在考场上非常的紧张.在工作中到压力很大.非常焦虑的时候.在那样的状态下,你是不是没有办法完全的施展出自己100%的能力. 那很可能你会说,有啊,我知道了,这 ...

  4. 【哈佛学习力6:学习生活化】

    聪明:耳聪目明.懂得如何倾听,如何观察,如何思考. 如何将学习生活化?倾听.观察.提问(多听多看多想) [学会倾听] 我们为什么不会认真倾听了? 你可以发现,现在好多人在追电视剧的时候,都会听1.5倍 ...

  5. 【哈佛学习力3:培养习惯】

    [专注力:心流工作法] 为什么我们会越来越难以专注?第一诱惑太多,手机.电脑... 第二信息的消费越来越快,刷抖音.刷微博... 现在我们对于信息的消费越来越快速.但一旦我们习惯于快餐式的信息获取,我 ...

  6. 【哈佛学习力10:使命感】

    [找到使命感] 我想先来问大家一个问题:我们好好读书.努力奋斗,究竟是为了什么? 大家可以暂停30秒钟的时间,来仔细想一想. 好了,我为什么要问大家这一个问题呢?我想先给大家看一组数据. 北京大学的心 ...

  7. 【哈佛学习力12:学习生态】

    反战毒鸡汤:哈佛大学的"三大谣言" 谣言一:凌晨四点半的哈佛图书馆,比你聪明的人还比你勤奋. 右图是晚上九点半的哈佛图书馆,那个时候图书馆已经空无一人.别说吃饭看书,基本上没看见过 ...

  8. 【哈佛学习力8:创新思维】

    [创新思维] 去年我在浙江卫视录制思想跨年的时候,吴晓波老师谈到了"未来十年"这样一个话题.他说,现在每一年都有100多种职业在快速被淘汰.消失.在不久的将来,我们会有全自动的汽车 ...

  9. 联手华为教育中心,华为MatePad全面屏智慧学习平板重构学习力

    "本打算给孩子买平板用来学习,结果到孩子手里变成了游戏机." "学校让孩子在家上网课,可孩子盯着平板一直看又担心他眼睛出问题." "在线教育课程这么多 ...

最新文章

  1. win7 计算机不显示收藏夹,Win7电脑收藏夹不能用怎么解决?Win7电脑收藏夹不能用解决方法...
  2. 具有SSM框架的CRUD与多条件查询
  3. python flask热更新_python(flask)+apscheduler定时邮件重发两次的问题
  4. 对超长的文字换行处理:程序和CSS样式
  5. 局域网的主机如何连接外网
  6. 园区通信光缆、电缆、管井、接入机房等室外资源的管理方案分享
  7. UEditor 自定义input,复选框,弹窗,修改,删除,取值,存值
  8. STM32_OLED显示
  9. Basler 工业相机与Python开发
  10. SpringBoot整合lombok日志
  11. C# System.Net.Mail 类 使用465端口邮件不成功
  12. 原来将Excel表格转换成应用程序如此简单
  13. springboot整合jsp模板
  14. 面试(一)2019年春招面试(初学者面试,大佬别见笑)
  15. 恰如春花秋月人生起伏
  16. 途牛养车省养车平台源码买卖新车租车维修装潢共享O2O程序源码
  17. Content Distribution Networks(CDNs)
  18. 573声卡调试是什么
  19. 虚拟化运维监测管理系统云安成为混合工作时代的 VDI
  20. “边缘”当道,Aruba不仅有Wi-Fi,还有云原生交换机

热门文章

  1. 网桥和NAT原理和区别祥解
  2. harmonyos刷机,别找了,这可能是全网最全的鸿蒙(OpenHarmony)刷机指南
  3. web攻击有哪些方式?小白需要知道的几种攻击方式
  4. SpringMVC_视图解析(解析过程、视图、常见视图解析器、重定向)
  5. PIC单片机配置位设置方法
  6. Shell脚本和shell
  7. pyqt 多窗口跳转
  8. python 实现数组反转
  9. Perceptron(mlpack)
  10. Ubuntu使用Wine安装钉钉、微信、QQ等Windows软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