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目录

  • 一、写在开始
  • 二、了解Web及网络基础
    • 2.1 网络基础TCP/IP
      • 2.1.1 TCP/IP协议族
      • 2.1.2 TCP/IP的分层管理
      • 2.1.3 TCP/IP通信传输流
    • 2.2 与HTTP关系密切的协议:IP、TCP和DNS
      • 2.2.1 负责传输的IP协议
      • 2.2.2 确保可靠性的TCP协议
      • 2.3 负责域名解析的DNS服务
    • 2.4 各种协议与HTTP协议的关系
    • 2.5 URI和URL
      • 2.5.1 统一资源标识符
      • 2.5.2 URI格式
  • 三、 简单的HTTP协议
    • 3.1 HTTP协议用于客户端和服务端之间的通信
    • 3.2 通过请求和相应交换达成通信
    • 3.3 HTTP是不保存状态的协议
    • 3.4 请求URI定位资源
    • 3.5告知服务器意图的HTTP方法
      • 3.5.1 GET:获取资源
      • 3.5.2 POST:传输实体主体
      • 3.5.3 PUT:传输文件
      • 3.5.4 HEAD:获得报文首部
      • 3.5.5 DELETE:删除文件
      • 3.5.6 OPTIONS:询问支持的方法
      • 3.5.7 TARCE:追踪路径
      • 3.5.8 CONNECT:要求用隧道协议连接代理
    • 3.6 使用方法下达命令
    • 3.7 持久连接节省通信量
      • 3.7.1 持久连接
      • 3.7.2 管线化
    • 3.8 使用Cookie的状态管理
  • 四、 HTTP报文内的HTTP信息
    • 4.1 HTTP报文
    • 4.2 请求报文和响应报文的结构
    • 4.3 编码提升传输速率
      • 4.3.1 报文主体和实体主体的差异
      • 4.3.2 压缩传输的内容编码
      • 4.3.3 分割发送的分块传输编码
    • 4.4 发送多种数据的多部分对象集合
    • 4.5 获取部分内容的范围请求
    • 4.6 内容协商返回最合适的内容
  • 五、 返回结果的HTTP状态码
    • 5.1 状态码告知从服务器端返回的请求结果
    • 5.2 2XX成功
      • 5.2.1 200 OK
      • 5.2.2 204 No Content
      • 5.2.3 206 Partial Content
    • 5.3 3XX重定向
      • 5.3.1 301 Moved Permanently
      • 5.3.2 302 Found
      • 5.3.3 3.3 See Other
      • 5.3.4 304 Not Modified
      • 5.3.5 307 Temporary Redirect
    • 5.4 4XX客户端错误
      • 5.4.1 400 Bad Request
      • 5.4.2 401 Unauthorized
      • 5.4.3 403 Forbidden
      • 5.4.4 404 Not Found
    • 5.5 5XX服务器错误
      • 5.5.1 500 Internal Server Error
      • 5.5.2 503 Service Unavailable
    • 5.6 状态码和状况不一致

一、写在开始

本科学习中没有深入学习过HTTP的相关内容,这块对我自己来说就是一个空的知识短板。打算利用这两天时间,初步理解HTTP的有关内容。
学习参考的是《图解HTTP》一书。

二、了解Web及网络基础

当在浏览器的地址栏上输入一串URL时,可以看到对应的Web页面。Web页面不能凭空显示出来。根据Web浏览器地址栏中指定的URL,Web浏览器从Web服务器端获取文件资源等信息,从而显示出web页面。
像这种通过发送请求获取资源的Web浏览器等,都可以称为客户端(client)。
Web使用一种名为HTTP(HyperText Transfer Protocol,超文本传输协议)的协议作为规范,完成从客户端到服务端等一系列运作流程。

  1. Web是建立在HTTP协议上通信的。
  2. HTTP的严谨译名为:超文本转移协议

2.1 网络基础TCP/IP

通常使用的网络是在TCP/IP协议族的基础上运作的,而HTTP属于它内部的一个子集。

2.1.1 TCP/IP协议族

协议: 计算机与网络设备要互相通信,双方就必须基于想用的方法。比如,如何探测到通信目标、由哪一边先发起通信、使用哪种语言进行通信、怎样结束通信等规则都需要事先确定。不同的硬件、操作系统之间的通信,所有的这一切都需要一种规则。这种规则就是协议。
协议中存在各式各样的内容。从电缆的规格到IP地址的选定方法、寻找异地用户的方法、双方建立通信的顺序,以及Web页面显示需要处理的步骤,等等。
像这样把与互联网相关联的协议集合起来总称为TCP/IP

2.1.2 TCP/IP的分层管理

TCP/IP协议族里重要的一点就是分层。TCP/IP协议族按层次分别分为以下四层:

  1. 应用层:决定向用户提供应用服务时通信的活动。
    TCP/IP协议族内预设了各类通用的应用服务,比如FTP、DNS就是其中两类。
    HTTP协议也处于该层
  2. 传输层:传输层对上层应用层,提供处于网络连接中的两台计算机之间的数据传输。
    在传输层有两个性质不同的协议:TCP(传输控制协议)和UDP(用户数据报协议)。
  3. 网络层(又称网络互联层):网络层用来处理在网络上流动的数据包。数据包是网络传输的最小数据单位。
    该层规定了通过怎样的路径(所谓的传输路线)到达对方计算机,并报数据宝传送给对方。
    与对方计算机之间通过多台计算机或者网络设备进行传输时,网络层所起的作用就是在众多的选项中选择一条传输路线。
  4. 数据链路层(网络接口层):用来处理连接网络的硬件部分。
    包括操作系统、硬件的设备驱动、NIC(Network Interface Card,网络适配器,即网卡),及光纤等。硬件上的范畴均在链路层作用范围之内。

TCP/IP层次化的好处:
如果互联网只由一个协议统筹,某个地方需要修改设计时候,就必须报所有的部分整体替换掉。而分层后只需要把变动的层替换掉即可,把各层之间的接口部分规划好之后,每个层次内部的设计就能够自由改动了。
层次化后,设计也变得相对简单了。处于应用层上的应用可以只考虑分配给自己的任务。

2.1.3 TCP/IP通信传输流


利用TCP/IP协议族进行网络通信时,会通过分层顺序与对方进行通信 。发送端从应用层往下走,接收端则往应用层往上走。
举个例子:
作为发送端的客户端在应用层(HTTP协议)发出一个想看某个Web页面的HTTP请求。
接着,为了传输方便,在传输层(TCP协议)吧应用层收到的数据(HTTP请求报文)进行分割,并在各个保温上打上标记序号及端口号后转发给网络层。
在网络层(IP协议),增加作为通信目的地的MAC地址后转发给链路层。这样,发往网络的通信请求就准备齐全了。
接收端的服务器在链路层接收到数据,按顺序往上层发送,一直到应用层,当传输到应用层,才能算真正接受到由客户端发送过来的HTTP请求。

  • 封装: 发送端在层与层之间传输数据时,每经过一层必定会被打上一个该层所属的首部信息。反之,接收端在层与层传输数据时,每经过一层时,会把对应的首部消去。这种吧数据信息包装起来的做法称为封装。

2.2 与HTTP关系密切的协议:IP、TCP和DNS

2.2.1 负责传输的IP协议

IP网际协议位于网络层,其作用是把各种数据包传送给对方。而要保证确实传送到对方那里,则需要满足各类条件。其中两个重要的条件是IP地址和MAC地址。

  • IP地址: 指明了节点被分配到的地址。
  • MAC地址: 指网卡所属的固定地址。

IP地址可以和MAC地址进行配对。IP地址可以变换,但是MAC地址基本上不会更改。

使用ARP协议凭借MAC地址进行通信
IP间的通信依赖MAC地址。在网络上,通信的双方在同一局域网内的情况很少,通常经过多台计算机和网络设备中转才能连接到对方。而在进行中转时,会利用下一站中转设备的MAC地址来搜索下一个中转目标。这时,会采用ARP协议(Address Resolution Protocol)

  • ARP协议:ARP是一种用以解析地址的协议,根据通信方的IP地址就可以反查出对应的MAC地址。

没有人能过全面掌握互联网中的传输状况

  • 路由选择(routing): 在到达通信目标前的中转过程中,那些计算机和路由器等网络设备只能获悉很粗略的传输路线,这种机制称为路由选择。
    可以理解为快递公司的送货过程,有中转站与集散中心等。

2.2.2 确保可靠性的TCP协议

按层次分,TCP位于传输层,提供可靠的字节流服务。

  • 字节流服务(Byte Stream Service):为了传输方便,将大块数据分割成以报文段(segment)为单位的数据包进行管理。而可靠的传输服务是指,能够把数据准确可靠地传给对方。一言以蔽之,TCP协议为了更容易传送大数据才把数据分割,而且TCP协议能过确认数据最终是否送达到对方。

确保数据能够到达目标
为了准确无误的将数据送达目标处,TCP协议采用了三次握手策略。用TCP协议把数据包送出去后,TCP不会对传送后的情况置之不理,他一定会像对方确认是否发送成功。握手过程中使用了TCP的标志(flag)——SYN(synchronize)和ACK(acknowledgement)。
发送端首先发送一个带SYN标志的数据包给对方。接收端收到后,回传一个带有SYN/ACK标志的数据包以示传达确认信息。最后发送端再回传一个带ACK标志的数据包,代表“握手”结束。

若在我收过程中某个阶段莫名中断,TCP协议会再次以相同的顺序发送相同的数据包。除了上述三次握手,TCP协议还有其他各种手段来保证通信的可靠性。

2.3 负责域名解析的DNS服务

DNS(Domain Name System)服务是和HTTP协议一样位于应用层的协议。它提供域名到IP抵制之间的解析服务。
用户通常使用主机名或域名来访问对方的计算机,而不是直接通过IP地址访问。

2.4 各种协议与HTTP协议的关系

图片来自图解HTTP

2.5 URI和URL

与URI(统一资源标识符)相比,更熟悉的是URL(统一资源定位符)。

2.5.1 统一资源标识符

URI是Uniform Resource Identifier的缩写。
Uniform
规定统一的格式可方便处理多种不同类型的资源,而不用根据上下文环境来识别资源指定的访问方式。另外,加入新增的协议方案也更容易。
Resource
资源的定义是"可标识的任何东西"。除了文档文件、图像或服务等能够区别于其他类型的,全部可作为资源。另外,资源不仅可以是单一的,也可以是多数的集合。
Identitier
表示可标识的对象,也称标识符。
综上所述,URI就是由某个协议方案表示的资源的定位标识符。协议方案是指访问资源所用的协议类型名称。

采用HTTP协议时,协议方案就是http。除此之外,还有ftp、mailto、telnet、file等。标准的URI协议方案有30多种。

URI用字符串标识某一互联网资源,而URL标识资源的地点(互联网上所处的位置)。可见URL是URI的子集

URI的例子

2.5.2 URI格式

表示指定的URI,要是用涵盖全部必要信息的绝对URI、绝对URL以及相对URL。

  • 相对URL:是指从浏览器中基本URI处指定的URL,形如/image/logo.gif

绝对URI的例子:

使用http:或https:等协议方案名获取访问资源时,要制定协议类型。不区分大小写,最后附一个冒号。

  • 登录信息(认证):指定用户名和密码作为从服务器端获取资源时必要的登录信息(身份认证),可选。
  • 服务器地址:使用绝对URI必须指定待访问的服务器地址。地址可以是类似hackr.jp这种DNS可解析的名称。
  • 服务器端口号:指定服务器连接的网络端口号。此项可选,省略则自动使用默认端口。
  • 带层次的文件路径:指定服务器上的文件路径来定位特指的资源。这与UNIX系统的文件目录结构类似。
  • 查询字符串:对已指定的文件路径内的资源,可以用查询字符串传入任意参数,可选
  • 片段标识符:使用片段标识符通常可标记出以获取资源文件中的子资源(文档内的某个位置),可选。

三、 简单的HTTP协议

使用HTTP/1.1版本,记录理解HTTP协议的基础

3.1 HTTP协议用于客户端和服务端之间的通信

HTTP协议和TCP/IP协议族内的其他众多的协议相同,用于客户端和服务端之间的通信。

  • 客户端:请求访问文本或图像等资源的一端。
  • 服务端:提供资源响应的一端。

在两台计算机之间使用HTTP协议通信时,在一条通信线路上,必定有一端时客户端,另一端时服务端。

3.2 通过请求和相应交换达成通信

请求必定由客户端发出,而服务端回复响应

简单的举例(图片来自《图解HTTP》)

GET /index.htm HTTP/1.1
Host: hackr.jp

起始行开头的GET表示请求访问服务器的类型,成为方法(method)。随后的字符串/index.htm 指明了请求访问的资源对象,也叫做请求URI。最后HTTP/1.1,即HTTP的版本号,用来提示客户端使用的HTTP协议功能。
综合来看,这段请求内容的意思是:请求访问某台HTTP服务器上的/index.htm页面资源。

接收到请求的服务器,会将请求内容的处理结果以响应的形式返回。

HTTP/1,1 200 OK
Date: Tue, 10 Jul 2012 06:50:15 GMT
Content-Length:362
Content-Type:text/html<html>
.....

在起始行开头的HTTP/1.1 表示服务器对应的HTTP版本。

紧挨着的200 OK 表示请求的处理结果的状态码(status code)和原因短语(response-phrase)。下一行显示了创建响应的日期时间,是首部字段(header field)内的一个属性。

接着以一空行分割,之后的内容成为资源实体的主体(entity body)。

  • 请求报文:由请求方法、请求URI、协议版本、可选的请求首部字段和内容实体构成。

  • 响应报文:由协议版本、状态码(表示请求成功或失败的数字代码)、用以解释状态码的原因短语、可选的响应首部字段以及实体主体构成。

3.3 HTTP是不保存状态的协议

HTTP是一种不保存状态,即无状态(stateless)协议。HTTP协议自身不对请求和响应之间的通信状态进行保存。也就是说,在HTTP这个级别,协议对于发送过的请求或响应都不做持久化处理。
使用HTTP协议,每当有新的请求发送时,就会有对应的新响应产生。协议本身并不保留之前一切的请求或响应报文的信息。这是为了更快地处理大量事务,确保协议的可伸缩性,而特意把HTTP协议涉及成如此简单的。
HTTP/1.1虽然是无状态协议,但为了实现期望的保持状态功能,于是引入了Cookie技术。有了Cookie再用HTTP协议通信,就可以管理状态了。

3.4 请求URI定位资源

HTTP协议使用URI定位互联网上的资源。正是URI的特定功能,在互联网上任意位置的资源都能访问。

当客户端请求访问资源而发送请求时,URI需要将作为请求报文中的请求URI包含在内。指定请求URI的方式有很多。

  • URI为完整的请求URI
GET http://hackr.jp/index.htm HTTP/1.1
  • 在首部字段Host中写明网络域名或IP地址
GET /index.htm HTTP/1.1
Host: hackr.jp

除此之外,如果不是访问特定资源而是对服务器本身发起请求,可以用一个*来代替请求URI。下面这个例子是查询HTTP服务端支持的HTTP方法种类

OPTIONS * HTTP/1.1

3.5告知服务器意图的HTTP方法

3.5.1 GET:获取资源

GET方法用来请求访问已被URI识别的资源。指定的资源经服务器端解析后返回响应内容。也就是说,如果请求的资源时文本,那就保持原样返回;
如果像CGI那样的程序,则返回经过执行后的输出结果。

#请求
GET /index.html/ HTTP/1.1
Host: www.hackr.jp
#响应
# 返回index.html的页面资源
#请求
GET /index.html/ HTTP/1.1
Host: www.hackr.jp
If-Modified-Since: Thu, 12 Jul 2012 07:30:00 GMT
#响应
# 仅返回2012年7月12日7点30分以后更新过的index.html页面资源,如果没有更新,则以状态码304 Not Modifi作为响应返回

3.5.2 POST:传输实体主体

POST方法用来传输实体的主体
虽然用GET方法也可以传输实体主体,但是一般不用GET方法进行传输,而是用POST方法。虽说POST的功能与GET很相似,但是POST的主要目的并不是获取响应内容的主体

#请求
POST /submit.cgi HTTP/1.1
Host: www.hackr.jp
Content-Length:1560 (1560字节的数据)
#响应
# 返回submit.cgi接收数据的处理结果

3.5.3 PUT:传输文件

PUT方法用于传输文件
就像FTP协议的文件上传一样,要求在请求报文的主体中包含文件内容,然后保存到请求URI指定的位置。

#请求
PUT /example.html HTTP/1.1
Host: www.hackr.jp
Content-Type:text/html
Content-Length:1560 (1560字节的数据)
#响应
# 响应返回状态码204 No Content(比如:该html已经存在于服务器)

3.5.4 HEAD:获得报文首部

HEAD和GET方法一样,只是不返回报文主体部分。用于确认URI的有效性及资源更新的日期时间等。

#请求
HEAD /index.html/ HTTP/1.1
Host: www.hackr.jp
#响应
# 返回index.html有关的响应首部

3.5.5 DELETE:删除文件

DELETE方法用来删除文件,是与PUT相反。
DELETE方法按请求URI删除指定的资源。

#请求
DELETE /example.html HTTP/1.1
Host: www.hackr.jp
#响应
# 响应返回状态码204 No Content(比如:该html以从服务器删除)

3.5.6 OPTIONS:询问支持的方法

OPTIONS方法用来查询针对请求URI指定的资源支持的方法

#请求
OPTIONS * HTTP/1.1
Host: www.hackr.jp
#响应
HTTP/1.1 200 OK
Allow: GET,POST,HEAD,OPTIONS #(返回服务器支持的方法)

3.5.7 TARCE:追踪路径

TRACE方法是让Web服务器端将之前的请求通信还回给客户端的方法。不常用

3.5.8 CONNECT:要求用隧道协议连接代理

CONNECT 方法要求在代理服务器通信时建立隧道,实现用隧道协议进行TCP通信。
主要使用SSL和TLS协议把通信内容加密后经网络隧道传输。
格式

CONNECT 代理服务器名:端口号 HTTP版本

3.6 使用方法下达命令

向请求URI指定的资源发送请求报文时,采用称为方法的命令。
方法的作用在于:可以指定请求的资源按期望产生某种行为。
方法用GETPOSTHEAD
下面列出了1.0和1.1支持的方法。

方法 说明 支持的HTTP协议版本
GET 获取资源 1.0/1.1
POST 传输实体主体 1.0/1.1
PUT 传输文件 1.0/1.1
HEAD 获得报文首部 1.0/1.1
DELETE 删除文件 1.0/1.1
OPTIONS 询问支持的方法 1.1
TRACE 追踪路径 1.1
CONNECT 要求用隧道协议连接代理 1.1
LINK 建立和资源之间的联系 1.0
UNLINE 断开连接关系 1.0

3.7 持久连接节省通信量

HTTP初始版本中,没进行一次HTTP通信就要断开一次TCP连接。

3.7.1 持久连接

持久连接的特点是:只要任意一端没有明确的提出断开连接,则保持TCP连线状态。
在HTTP/1.1中,所有的连接默认都是持久连接。

3.7.2 管线化

持久连接使得多数请求一管线化方式发送成为可能。
从前发送请求后需要等待并收到响应,才能发送下一个请求。
管线化技术出现后,不用等待响应亦可发送下一个请求。

3.8 使用Cookie的状态管理

HTTP是无状态协议,它不对之前发生过的请求和响应的状态进行管理。由于不必保存状态,自然可减少服务器的CPU及内存资源的消耗。
Cookie技术通过在请求和响应报文中写入Cookie信息来控制客户端的状态。

四、 HTTP报文内的HTTP信息

4.1 HTTP报文

  • HTTP报文:用于HTTP协议交互的信息被称为HTTP报文
  • 请求报文:请求端的HTTP报文
  • 响应报文:响应端的HTTP报文

HTTP报文本身是由多行数据构成的字符串文本。
HTTP报文大致可分为报文首部和报文主体两块。

4.2 请求报文和响应报文的结构

  1. 请求行
    包含用于请求的方法,请求的URI和HTTP版本
  2. 状态行
    包含表明响应结果的状态码,原因短语和HTTP版本
  3. 首部字段
    包含表示请求和响应的各种条件和属性的各类首部。
    一般有4中:通用首部、请求首部、响应首部和实体首部
  4. 其他
    可能包含HTTP的RFC里未定义的首部(Cookie等)

4.3 编码提升传输速率

HTTP在传输数据时可以按照数据原貌直接传输,但是也可以在传输过程中通过编码提升速率。

4.3.1 报文主体和实体主体的差异

  • 报文
    是HTTP通信中的基本单位,由8位组字节流组成,通过HTTP通信传输
  • 实体
    作为请求或相应有效载荷数据被传输,其内容由实体首部和实体主体组成。

HTTP报文的主体用于传输请求或响应的实体主体。

通常,报文主体等于实体主体。只有当传输中进行编码操作时,实体主体内容发生变化,才导致它和报文主体产生差异

4.3.2 压缩传输的内容编码

内容编码指:应用在实体内容的编码格式,并保持实体信息原样压缩。内容编码后的实体由客户端接收并负责解码。
主要有以下几种:

  • gzip(GNU zip)
  • compress(UNIX系统的标准压缩)
  • deflate(zlib)
  • identity(不进行编码)

4.3.3 分割发送的分块传输编码

在传输大容量数据时,通常把数据分割成多块,能够让浏览器逐步显示页面。

4.4 发送多种数据的多部分对象集合

HTTP协议中也采纳了多部分对象集合,发送的一份报文主体内可含有多类型主体。通常是在图片或文本文件等上传时使用。

4.5 获取部分内容的范围请求

为了实现可恢复的机制,即继续上次下载图片的位置继续下载,要实现该功能需要制定下载的实体范围。
指定范围发送的请求叫做范围请求。
对一份10000字节大小的资源,可以请求500–10000字节内的资源。

执行范围请求时,会用到首部字段Range来制定资源的byte范围。
格式如下:

  • 5001-10000字节
Range: bytes=5001-10000
  • 从5001字节之后全部的
Range: bytes = 5001-
  • 从一开始到3000字节和5000-7000字节多范围
Range: bytes= -3000, 5000-7000

针对范围请求,响应会返回状态码为206 Partial Content的响应报文。
对于多重范围的范围请求,响应会在首部字段Content-Type表明multipart/byteranges 后返回响应报文。
如果服务器端无法响应范围请求,则会返回状态码200 OK 和完整地实体内容。

4.6 内容协商返回最合适的内容

当浏览器默认语言为英文或中文,访问相同的URI的web页面时,则会显示对应的英语版或中文版的Web页面。这样的机制称为内容协商。
内容协商机制是指客户端和服务端就响应的资源内容进行交涉,然后提供给客户端最为合适的资源。
主要有以下3种类型:

  • 服务器驱动协商
    由服务器端进行内容协商。
  • 客户端驱动协商
    由客户端进行内容协商的方式
  • 透明协商
    是服务器驱动和客户端驱动的结合体,是由服务端和客户端各自进行内容协商的一种方法。

五、 返回结果的HTTP状态码

HTTP状态码负责表示客户端HTTP请求的返回结果、标记服务器端的处理是否正常、通知出现的错误等工作。

5.1 状态码告知从服务器端返回的请求结果

状态码的职责是当客户端向服务器端发送请求时,描述返回的请求结果。
相应类别分为以下五种:

类别 原因短语
1XX Information(信息性状态码) 接收的请求正在处理
2XX Success(成功状态码) 请求正常处理完毕
3XX Redirection(重定向状态码) 需要进行附加操作以完成请求
4XX Client Error(客户端错误状态码) 服务器无法处理请求
5XX Server Error(服务器错误状态码) 服务器处理请求出错

5.2 2XX成功

5.2.1 200 OK

表示从客户端发来的请求在服务器端被正常处理了。

5.2.2 204 No Content

表示服务器接收的请求已成功处理,但是再返回的响应报文中不包含实体的主体部分。另外,也不允许返回任何实体的主体。
一般在只需要从客户端往服务器发送信息,而对客户端不需要发送新信息内容的情况下使用。

5.2.3 206 Partial Content

表示客户端进行了范围请求,而服务器成功执行了这部分的GET请求。

5.3 3XX重定向

3XX响应结果表明浏览器需要执行某些特殊的处理以正确处理请求。

5.3.1 301 Moved Permanently

永久性重定向。该状态码表示请求的资源已被分配了新的URI,以后应使用资源现在所指的URI。

5.3.2 302 Found

临时重定向。该状态码表示请求的资源已被分配了新的URI,希望用户(本次)使用新的URI访问。
和301很相似,但是302代表的是资源不是被永久移动,只是临时性质的。

5.3.3 3.3 See Other

表示由于请求对应的资源存在着另一个URI,应使用GET方法定向获取请求的资源。

302与303有相同的功能,但是303状态码明确表示客户端应采用GET方法获取资源,这个与302不同。

5.3.4 304 Not Modified

表示客户端发送附带条件的请求时,服务端允许请求访问资源,但未满足条件的情况。304状态码返回时,不包含任何响应的主体部分。和重定向没有任何关系。

5.3.5 307 Temporary Redirect

临时重定向。

5.4 4XX客户端错误

5.4.1 400 Bad Request

该状态码表示请求报文中存在语法错误。浏览器会想200 OK一样对待该状态码。

5.4.2 401 Unauthorized

该状态码表示发送的请求需要有通过HTTP认证的认证信息。

5.4.3 403 Forbidden

该状态码表明对请求资源的访问被服务器拒绝了。
未获得文件系统的访问授权,访问权限出现某些问题等列举的情况都可能是发生403的原因。

5.4.4 404 Not Found

该状态码表明服务器上无法找到请求的资源,也可以在服务器端拒绝请求且不想说明理由时使用。

5.5 5XX服务器错误

5.5.1 500 Internal Server Error

该状态码表明服务器端在执行请求时发生了错误。也有可能是Web应用存在bug或临时性故障。

5.5.2 503 Service Unavailable

该状态码表明服务器暂时处于超负载或正在进行停机维护,现在无法处理请求。

5.6 状态码和状况不一致

不少返回的状态码响应都是错误的。比如Web应用程序内部发生错误,状态码依然返回200 OK,这种情况也经常遇到。

初识HTTP——基于《图解HTTP》相关推荐

  1. 基于Spark的机器学习实践 (九) - 聚类算法

    0 相关源码 1 k-平均算法(k-means clustering)概述 1.1 回顾无监督学习 ◆ 分类.回归都属于监督学习 ◆ 无监督学习是不需要用户去指定标签的 ◆ 而我们看到的分类.回归算法 ...

  2. 基于Spark的机器学习实践 (三) - 实战环境搭建

    0 相关源码 1 Spark环境安装 ◆ Spark 由scala语言编写,提供多种语言接口,需要JVM ◆ 官方为我们提供了Spark 编译好的版本,可以不必进行手动编译 ◆ Spark安装不难,配 ...

  3. 基于angularjs的单页面实例_angularjs实例网站

    客户端 JavaScript 的 5 个弊端 译注:原来的标题是:"我们为啥不用AngularJS:-",后来作者觉得不妥就改掉了,因为AngularJS是通常适用于单页面程序框架 ...

  4. 基于angularjs的单页面实例_angularjs网站开发实例

    客户端 JavaScript 的 5 个弊端 译注:原来的标题是:"我们为啥不用AngularJS:-",后来作者觉得不妥就改掉了,因为AngularJS是通常适用于单页面程序框架 ...

  5. 项目体系架构设计——基于Spark平台的协同过滤实时电影推荐系统项目系列博客(四)

    系列文章目录 初识推荐系统--基于Spark平台的协同过滤实时电影推荐系统项目系列博客(一) 利用用户行为数据--基于Spark平台的协同过滤实时电影推荐系统项目系列博客(二) 项目主要效果展示--基 ...

  6. 利用用户行为数据——基于Spark平台的协同过滤实时电影推荐系统项目系列博客(二)

    系列文章目录 初识推荐系统--基于Spark平台的协同过滤实时电影推荐系统项目系列博客(一) 利用用户行为数据--基于Spark平台的协同过滤实时电影推荐系统项目系列博客(二) 项目主要效果展示--基 ...

  7. 基础环境搭建——基于Spark平台的协同过滤实时电影推荐系统项目系列博客(五)

    系列文章目录 初识推荐系统--基于Spark平台的协同过滤实时电影推荐系统项目系列博客(一) 利用用户行为数据--基于Spark平台的协同过滤实时电影推荐系统项目系列博客(二) 项目主要效果展示--基 ...

  8. 实时推荐服务建设——基于Spark平台的协同过滤实时电影推荐系统项目系列博客(八)

    系列文章目录 初识推荐系统--基于Spark平台的协同过滤实时电影推荐系统项目系列博客(一) 利用用户行为数据--基于Spark平台的协同过滤实时电影推荐系统项目系列博客(二) 项目主要效果展示--基 ...

  9. 基于Spark的机器学习实践 (七) - 回归算法

    0 相关源码 1 回归分析概述 1.1 回归分析介绍 ◆ 回归与分类类似,只不过回归的预测结果是连续的,而分类的预测结果是离散的 ◆ 如此,使得很多回归与分类的模型可以经过改动而通用 ◆ 因此对于回归 ...

最新文章

  1. XP中预防U盘自动运行病毒的方法!
  2. 微信支付java helloworld_10行代码搞定微信支付(Java版)
  3. JAVA--虚函数,抽象函数,抽象类,接口
  4. CodeForces - 467C George and Job(二维dp)
  5. 云将与行业走向深度融合
  6. ENVI支持下利用高分辨率影像城市绿地信息提取方案
  7. Spark精华问答 | Spark 会替代Hadoop 吗?
  8. 无法检索传真服务器信息,帮助中心
  9. 大数据场景下Volcano高效调度能力实践
  10. CUDA精进之路(五):图像处理——OTSU二值算法(最大类间方差法、大津法)
  11. unable to verify the first certificate
  12. 阶段5 3.微服务项目【学成在线】_day01 搭建环境 CMS服务端开发_14-MongoDb入门-文档...
  13. hdu 1427 24点暴力dfs
  14. Matlab实现图像高斯滤波(公开代码)
  15. 友华pt926g超级密码_获取电信PT926G光猫超级管理员及账号密码
  16. windows10如何查看硬盘序列号
  17. Java基础(一)之公共基础
  18. 获取apk运行占手机RAM大小
  19. Linux软件安装包保存
  20. Libero Soc v11.9的安装以及证书的获取(2021新版)

热门文章

  1. (PTA)数据结构(作业)4、链表
  2. Sentiment Classification towards Question-Answering with Hierarchical Matching Network 论文阅读笔记
  3. 【系统架构】原型图验收的思考
  4. Java循环之经典练习题
  5. 抖音App已正式更名,短视频在名称中消失
  6. 上线长辈模式,饿了么能拿下银发市场吗?
  7. 寒门再难出贵子?学会这个方法,跨越阶层不是梦
  8. 《联众》并购案细节公布,海虹海外公司浮出水面(ZT)
  9. linux常用命令导图
  10. 【新人求助】苹果允许开发者制作类似按键精灵的app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