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始写 Java 一年来,一直都是遇到什么问题再去解决,还没有主动的深入的去学习过 Java 语言的特性和深入阅读 JDK 的源码。既然决定今后靠 Java

吃饭,还是得花些心思在上面,放弃一些打游戏的时间,系统深入的去学习。

Java String 是 Java 编程中最常用的类之一,也是 JDK 提供的最基础的类。所以我决定先从 String 类入手,深入的研究一番来开个好头。

类定义与类成员

打开 JDK 中的 String 源码,最先应当关注 String 类的定义。

public final class String

implements java.io.Serializable, Comparable, CharSequence

不可继承与不可变

写过 Java 的人都知道, 当 final 关键字修饰类时,代表此类不可继承。所以 String 类是不能被外部继承。这时候我们可能会好奇,String 的设计者

为什么要把它设计成不可继承的呢。我在知乎上找到了相关的问题和讨论,

我觉得首位的回答已经说的很明白了。String 做为 Java 的最基础的引用数据类型,最重要的一点就是不可变性,所以使用 final 就是为了**禁止继承

破坏了 String 的不可变的性质**。

实现类的不可变性,不光是用 final 修饰类这么简单,从源码中可以看到,String 实际上是对一个字符数组的封装,而字符数组是私有的,并且没有提供

任何可以修改字符数组的方法,所以一旦初始化完成, String 对象便无法被修改。

序列化

从上面的类定义中我们看到了 String 实现了序列化的接口 Serializable,所以 String 是支持序列化和反序列化的。

什么是Java对象的序列化?相信很多和我一样的 Java 菜鸟都有这样疑问。深入分析Java的序列化与反序列化这篇文章中的这一段话

解释的很好。

Java平台允许我们在内存中创建可复用的Java对象,但一般情况下,

只有当JVM处于运行时,这些对象才可能存在,

即,这些对象的生命周期不会比JVM的生命周期更长。但在现实应用中,

就可能要求在JVM停止运行之后能够保存(持久化)指定的对象,并在将来重新读取被保存的对象。

Java对象序列化就能够帮助我们实现该功能。

使用Java对象序列化,在保存对象时,会把其状态保存为一组字节,在未来,再将这些字节组装成对象。

必须注意地是,对象序列化保存的是对象的”状态”,即它的成员变量。由此可知,对象序列化不会关注类中的静态变量。

除了在持久化对象时会用到对象序列化之外,当使用RMI(远程方法调用),或在网络中传递对象时,都会用到对象序列化。

Java序列化API为处理对象序列化提供了一个标准机制,该API简单易用。

在 String 源码中,我们也可以看到支持序列化的类成员定义。

/** use serialVersionUID from JDK 1.0.2 for interoperability */

private static final long serialVersionUID = -6849794470754667710L;

/**

* Class String is special cased within the Serialization Stream Protocol.

*

* A String instance is written into an ObjectOutputStream according to

*

* Object Serialization Specification, Section 6.2, "Stream Elements"

*/

private static final ObjectStreamField[] serialPersistentFields =

new ObjectStreamField[0];

serialVersionUID 是一个序列化版本号,Java 通过这个 UID 来判定反序列化时的字节流与本地类的一致性,如果相同则认为一致,

可以进行反序列化,如果不同就会抛出异常。

serialPersistentFields 这个定义则比上一个少见许多,大概猜到是与序列化时的类成员有关系。为了弄懂这个字段的意义,我 google 百度齐上,也

仅仅只找到了 JDK 文档对类 ObjectStreamField的一丁点描述, `A description of a Serializable field from a Serializable class.

An array of ObjectStreamFields is used to declare the Serializable fields of a class.` 大意是这个类用来描述序列化类的一个序列化字段,

如果定义一个此类的数组则可以声明类需要被序列化的字段。但是还是没有找到这个类的具体用法和作用是怎样的。后来我仔细看了一下这个字段的定义,

与 serialVersionUID 应该是同样通过具体字段名来定义各种规则的,然后我直接搜索了关键字 serialPersistentFields,终于找到了它的具体作用。

即,**默认序列化自定义包括关键字 transient 和静态字段名 serialPersistentFields,transient 用于指定哪个字段不被默认序列化,

serialPersistentFields 用于指定哪些字段需要被默认序列化。如果同时定义了 serialPersistentFields 与 transient,transient 会被忽略。**

我自己也测试了一下,确实是这个效果。

知道了 serialPersistentFields 的作用以后,问题又来了,既然这个静态字段是用来定义参与序列化的类成员的,那为什么在 String 中这个数组的长度定义为0?

经过一番搜索查找资料以后,还是没有找到一个明确的解释,期待如果有大佬看到能解答一下。

可排序

String 类还实现了 Comparable 接口,Comparable接口只有一个方法 public int compareTo(T o),实现了这个接口就意味着该类支持排序,

即可用 Collections.sort 或 Arrays.sort 等方法对该类的对象列表或数组进行排序。

在 String 中我们还可以看到这样一个静态变量,

public static final Comparator CASE_INSENSITIVE_ORDER

= new CaseInsensitiveComparator();

private static class CaseInsensitiveComparator

implements Comparator, java.io.Serializable {

// use serialVersionUID from JDK 1.2.2 for interoperability

private static final long serialVersionUID = 8575799808933029326L;

public int compare(String s1, String s2) {

int n1 = s1.length();

int n2 = s2.length();

int min = Math.min(n1, n2);

for (int i = 0; i < min; i++) {

char c1 = s1.charAt(i);

char c2 = s2.charAt(i);

if (c1 != c2) {

c1 = Character.toUpperCase(c1);

c2 = Character.toUpperCase(c2);

if (c1 != c2) {

c1 = Character.toLowerCase(c1);

c2 = Character.toLowerCase(c2);

if (c1 != c2) {

// No overflow because of numeric promotion

return c1 - c2;

}

}

}

}

return n1 - n2;

}

/** Replaces the de-serialized object. */

private Object readResolve() { return CASE_INSENSITIVE_ORDER; }

}

从上面的源码中可以看出,这个静态成员是一个实现了 Comparator 接口的类的实例,而实现这个类的作用是比较两个忽略大小写的 String 的大小。

那么 Comparable 和 Comparator 有什么区别和联系呢?同时 String 又为什么要两个都实现一遍呢?

第一个问题这里就不展开了,总结一下就是,Comparable 是类的内部实现,一个类能且只能实现一次,而 Comparator 则是外部实现,可以通过不改变

类本身的情况下,为类增加更多的排序功能。

所以我们也可以为 String 实现一个 Comparator使用,具体可以参考Comparable与Comparator的区别这篇文章。

String 实现了两种比较方法的意图,实际上是一目了然的。实现 Comparable 接口为类提供了标准的排序方案,同时为了满足大多数排序需求的忽略大小写排序的情况,

String 再提供一个 Comparator 到公共静态类成员中。如果还有其他的需求,那就只能我们自己实现了。

类方法

String 的方法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类。

构造方法

功能方法

工厂方法

intern方法

关于 String 的方法的解析,这篇文章已经解析的够好了,所以我这里也不再重复的说一遍了。不过

最后的 intern 方法值得我们去研究。

intern方法

字符串常量池

String 做为 Java 的基础类型之一,可以使用字面量的形式去创建对象,例如 String s = "hello"。当然也可以使用 new 去创建 String 的对象,

但是几乎很少看到这样的写法,久而久之我便习惯了第一种写法,但是却不知道背后大有学问。下面一段代码可以看出他们的区别。

public class StringConstPool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String s1 = "hello world";

String s2 = new String("hello world");

String s3 = "hello world";

String s4 = new String("hello world");

String s5 = "hello " + "world";

String s6 = "hel" + "lo world";

String s7 = "hello";

String s8 = s7 + " world";

System.out.println("s1 == s2: " + String.valueOf(s1 == s2) );

System.out.println("s1.equals(s2): " + String.valueOf(s1.equals(s2)));

System.out.println("s1 == s3: " + String.valueOf(s1 == s3));

System.out.println("s1.equals(s3): " + String.valueOf(s1.equals(s3)));

System.out.println("s2 == s4: " + String.valueOf(s2 == s4));

System.out.println("s2.equals(s4): " + String.valueOf(s2.equals(s4)));

System.out.println("s5 == s6: " + String.valueOf(s5 == s6));

System.out.println("s1 == s8: " + String.valueOf(s1 == s8));

}

}

/* output

s1 == s2: false

s1.equals(s2): true

s1 == s3: true

s1.equals(s3): true

s2 == s4: false

s2.equls(s4): true

s5 == s6: true

s1 == s8: false

*/

从这段代码的输出可以看到,equals 比较的结果都是 true,这是因为 String 的 equals 比较的值( Object 对象的默认 equals 实现是比较引用,

String 对此方法进行了重写)。== 比较的是两个对象的引用,如果引用相同则返回 true,否则返回 false。s1==s2: false和 s2==s4: false

说明了 new 一个对象一定会生成一个新的引用返回。s1==s3: true 则证明了使用字面量创建对象同样的字面量会得到同样的引用。

s5 == s6 实际上和 s1 == s3 在 JVM 眼里是一样的情况,因为早在编译阶段,这种常量的简单运算就已经完成了。我们可以使用 javap 反编译一下 class 文件去查看

编译后的情况。

➜ ~ javap -c StringConstPool.class

Compiled from "StringConstPool.java"

public class io.github.jshanet.thinkinginjava.constpool.StringConstPool {

public io.github.jshanet.thinkinginjava.constpool.StringConstPool();

Code:

0: aload_0

1: invokespecial #1 // Method java/lang/Object."":()V

4: return

public static void main(java.lang.String[]);

Code:

0: ldc #2 // String hello world

2: astore_1

3: return

}

看不懂汇编也没关系,因为注释已经很清楚了......

s1 == s8 的情况就略复杂,s8 是通过变量的运算而得,所以无法在编译时直接算出其值。而 Java 又不能重载运算符,所以我们在 JDK 的源码里也

找不到相关的线索。万事不绝反编译,我们再通过反编译看看实际上编译器对此是否有影响。

public class io.github.jshanet.thinkinginjava.constpool.StringConstPool {

public io.github.jshanet.thinkinginjava.constpool.StringConstPool();

Code:

0: aload_0

1: invokespecial #1 // Method java/lang/Object."":()V

4: return

public static void main(java.lang.String[]);

Code:

0: ldc #2 // String hello

2: astore_1

3: new #3 // class java/lang/StringBuilder

6: dup

7: invokespecial #4 // Method java/lang/StringBuilder."":()V

10: aload_1

11: invokevirtual #5 // Method java/lang/StringBuilder.append:(Ljava/lang/String;)Ljava/lang/StringBuilder;

14: ldc #6 // String world

16: invokevirtual #5 // Method java/lang/StringBuilder.append:(Ljava/lang/String;)Ljava/lang/StringBuilder;

19: invokevirtual #7 // Method java/lang/StringBuilder.toString:()Ljava/lang/String;

22: astore_2

23: return

}

通过反编译的结果可以发现,String 的变量运算实际上在编译后是由 StringBuilder 实现的,s8 = s7 + " world" 的代码等价于

(new StringBuilder(s7)).append(" world").toString()。Stringbuilder 是可变的类,通过 append 方法 和 toString 将两个 String 对象聚合

成一个新的 String 对象,所以到这里就不难理解为什么 s1 == s8 : false 了。

之所以会有以上的效果,是因为有字符串常量池的存在。字符串对象的分配和其他对象一样是要付出时间和空间代价,而字符串又是程序中最常用的对象,JVM

为了提高性能和减少内存占用,引入了字符串的常量池,在使用字面量创建对象时, JVM 首先会去检查常量池,如果池中有现成的对象就直接返回它的引用,如果

没有就创建一个对象,并放到池里。因为字符串不可变的特性,所以 JVM 不用担心多个变量引用同一个对象会改变对象的状态。同时运行时实例创建的全局

字符串常量池中有一个表,总是为池中的每个字符串对象维护一个引用,所以这些对象不会被 GC 。

intern 方法的作用

上面说了很多都没有涉及到主题 intern 方法,那么 intern 方法到作用到底是什么呢?首先查看一下源码。

/**

* Returns a canonical representation for the string object.

*

* A pool of strings, initially empty, is maintained privately by the

* class {@code String}.

*

* When the intern method is invoked, if the pool already contains a

* string equal to this {@code String} object as determined by

* the {@link #equals(Object)} method, then the string from the pool is

* returned. Otherwise, this {@code String} object is added to the

* pool and a reference to this {@code String} object is returned.

*

* It follows that for any two strings {@code s} and {@code t},

* {@code s.intern() == t.intern()} is {@code true}

* if and only if {@code s.equals(t)} is {@code true}.

*

* All literal strings and string-valued constant expressions are

* interned. String literals are defined in section 3.10.5 of the

* The Java™ Language Specification.

*

* @return a string that has the same contents as this string, but is

* guaranteed to be from a pool of unique strings.

*/

public native String intern();

Oracle JDK 中,intern 方法被 native 关键字修饰并且没有实现,这意味着这部分到实现是隐藏起来了。从注释中看到,这个方法的作用是如果常量池

中存在当前字符串,就会直接返回当前字符串,如果常量池中没有此字符串,会将此字符串放入常量池中后再返回。通过注释的介绍已经可以明白这个方法的作用了,

再用几个例子证明一下。

public class StringConstPool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String s1 = "hello";

String s2 = new String("hello");

String s3 = s2.intern();

System.out.println("s1 == s2: " + String.valueOf(s1 == s2));

System.out.println("s1 == s3: " + String.valueOf(s1 == s3));

}

}

/* output

s1 == s2: false

s1 == s3: true

*/

这里就很容易的了解 intern 实际上就是把普通的字符串对象也关联到常量池中。

当然 intern 的实现原理和最佳实践等也是需要理解学习的,美团技术团队的这篇深入解析String#intern

很深入也很详细,推荐阅读。

java const string_深入研究Java String相关推荐

  1. java铲车_深入研究Java类装载机制

    目录 1.为什么要研究java类装在机制? 2.了解类装载机制,对于我们在项目开发中有什么作用? 3.装载实现细节. 4.总结 一.为什么药研究Java类装载机制 java类加载机制,便于我们使用自定 ...

  2. Java 反射机制深入研究

    转载自  Java 反射机制深入研究 Java反射机制深入研究 Java 反射是Java语言的一个很重要的特征,它使得Java具体了"动态性". 在Java运行时环境中,对于任意一 ...

  3. java.lang.String_不兼容的类型:java.lang.String无法转换为Str...

    这个问题已经在这里有了答案:????????????>????????????error: incompatible types: java.lang.String cannot be conv ...

  4. java值传递string_关于java:按值传递(StringBuilder与String)

    本问题已经有最佳答案,请猛点这里访问. 我不明白为什么system.out.println(name)在不受方法的concat函数影响的情况下输出sam,而system.out.println(nam ...

  5. c++ 输出string_来讲讲Java中String 类的知识点

    本文来总结一下Stirng 的有关知识点 1.String中的引用 String 可以通过new和构造方法来创建一个对象,用s来引用它(也就是相当于把asdf这个字符串赋值给s String s = ...

  6. [Java JVM] Hotspot GC研究- 64位引用指针压缩技术

    为什么需要指针压缩 在上一篇文章 [Java JVM] Hotspot GC研究- 开篇&对象内存布局 中介绍对象内存布局时, 曾提到过, 由于在64位CPU下, 指针的宽度是64位的, 而实 ...

  7. 【转】深入研究java.lang.Class类

    深入研究java.lang.Class类            Java程序在运行时,Java运行时系统一直对所有的对象进行所谓的运行时类型标识.这项信息纪录了每个对象所属的类.虚拟机通常使用运行时类 ...

  8. java调用exe_要精通Java,先研究它的执行原理

    对于任何一门语言,要想达到精通的水平,研究它的执行原理(或者叫底层机制)不失为一种良好的方式. 在本篇文章中,将重点研究java源代码的执行原理,即从程序员编写JAVA源代码,到最终形成产品,在整个过 ...

  9. 深入研究Java类加载机制

    深入研究Java类加载机制   类加载是Java程序运行的第一步,研究类的加载有助于了解JVM执行过程,并指导开发者采取更有效的措施配合程序执行. 研究类加载机制的第二个目的是让程序能动态的控制类加载 ...

最新文章

  1. Hazelcast集群服务(2)
  2. 廖雪峰python教程完整版-为什么看不懂廖雪峰的Python学习教程?
  3. 网络爬虫基本原理(一)
  4. Cesium在地球上添加一个3D立方体
  5. 软件文档 服务器上,服务器上需要什么软件
  6. 上传文件时显示选择窗口
  7. python语言只采用解释一种翻译方式对吗_python与脚本语言
  8. python有趣小程序-python好玩的小程序
  9. ❤️一分钟学会MySQL数据库的使用❤️
  10. (云苍穹)表单插件常用代码
  11. java支持xls格式的excel导入和导出
  12. C语言期中考试答案——题目+答案·北民大
  13. Gym100015 I Identity Checker 栈容器使用,数学
  14. 有python基础学java要多久_零基础自学Java要多久
  15. PS选区工具和羽化的运用
  16. Word中所有公式转为特定文本
  17. 前端基础之浮动个人相册
  18. Mac 破解IDEA 持续更新
  19. 实数傅立叶变换和复数傅立叶变换
  20. vivo X9i的Usb调试模式在哪里,开启vivo X9iUsb调试模式的方法

热门文章

  1. 一个前端岗位电话面试所带来的问题的思考
  2. BizTalk开发系列(十二) Schema设计之Group与Order
  3. 页面监听,一段时间内不操作网页,就自动跳转到登录页
  4. LoadRunner
  5. python eval 用法
  6. eclipse 开发 scala
  7. DFS:C 小Y的难题(1)
  8. dorado开发模式下实现动态查询
  9. centos 6.5网卡dhcp不能获得网关
  10. POJ 3189 Steady Cow Assign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