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之路》读书笔记(上)范文3700字:
读《大学之路》的原因有很多,一个私心就是满足自己的好奇心,想看看顶级名校是个什么样子,二则,作为一名小朋友的妈妈,也看看如何培养孩子可以满足顶级学校的要求。
知道吴军这个人,是从得到的硅谷来信开始的,对我而言他是一个非常睿智人。我很敬佩他在人文和科学方面的素养。《大学之路上》这本书给我印象最深的就是我们在寻找大学的时候,并不是简单的看学校的排名,而是需要让自己的特长、兴趣和志向与大学的特色做最佳的匹配。寻找大学是一个非常主观的事情。
何为大学
在中国人的眼中大学,尤其是上一辈的人中,上大学是一件必要的事情。没有上过大学,就意味着没有文化,就意味着没有办法找到好工作,也就意味着没有办法挣到很多的钱。常说的一句“不好好学习就上不了好中学,读不了好中学就上不了好大学,读学不到好大学就找不到好工作,找不到好工作就挣不到钱,挣不到钱就去不了媳妇。”
中国人眼中的上学读书,其实是为了功名利禄。跟世俗生活非常的接近。而在西方人的眼中,上大学仅仅是他们进入某些特定职业(比如律师、医生、工程师)必不可少的途径。而对于其他的职业,比如厨师、园艺师、品酒师等并不需要上大学。
近代大学起源于中世纪的欧洲,在1158年神圣罗马帝国皇帝费德烈一世签署了学术特权。

1.大学人员有类似于神职人员才有的自由和豁免权。
2.大学人员有为了学习的目的自由旅行和迁徙的权利
3.大学人员有免于因学术观点和政见不同而受报复的权利
4.大学人员有权要求学校和教会而不是地方法庭进行裁决的权利
图为雅典学院
可以看出在建立之初大学便独享有了充分的管理自由和学术自由,正所谓的“言者无罪”。
第一所大学为博洛尼亚大学,教会办学的目的是为了让教士们掌握知识,同时证明上帝的伟大。很多虔诚、纯粹的教徒,他们在追求真理上也同样虔诚。所以在一开始大学的作用也不是为了挣更多的钱,而是走向精英教育,为那些真正想要学习的人提供场所,培养出精神上的富翁。
就像哈弗大学认为它自己在早期它并不是一个“神学院”,“哈佛不是为了培养教士,而是为了让未来的教士们有知识而创办的。”大学教育的目的只是培养有识之士,而不是教授谋生的手段。
但在我们中国人眼中,大学教育与世俗联系的非常紧密,无非就是为了挣钱和做官,而西方人眼中大学教育的目的是获得良知,具有社会责任感,在关键时刻表达自己的观点。
大学排名
作为一个俗人,在我眼中大学排名表明了一切。排名越靠前,证明这个学校越好,难道不是这样的吗?
《大学之路》中吴军提到“单纯看客观数据,但出于不同的目的,所使用的量化数据和加权平均公式不同,其结果也完全不同。往往在一个方面看起来很好的大学,换个角度看就可能显得很一般。”

所以,对于一个大学的好坏往往更为主观化,教学质量的好换也很难用客观标准来衡量。但是也可以从几个因素上来衡量:教授和助教的水平以及他们对于教学的投入程度,学校的教学条件以及学生可选择的课程数量。对于以上的三个指标,教学条件和可选课程都需要仰仗学校的财力。朝花夕拾好词好句(http://www.simayi.net/dushubiji/6277.html)所以一个学校的经费在这个时候就显得尤为重要。如果教授们为了研究经费需要花很多功夫,那必然没有很多精力投入到教学上。还有个问题就是,如果教授们如果投入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来管理教育学生,那么投入到科研中的时间就不会很多,那么他就难以让课程内容和实际结合起来。所以说,这些指标并不是孤立的,而是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关系。

再则好的大学,都有属于自己的办学理念,并且持之以恒的坚持下去。也可以给学生们提供必要的生活、学习以及做研究的环境,并可以让学生们有足够的时间只有发展。
如果本科时间可以让本科排除掉那些他们幻想中美好,但实际上并不喜欢的专业,那么就需要在大学期间可以自由的转换专业,以及给予更多的实习的机会。
所以自由度在大学的选择上也颇为重要,但是在我国,很多时候,在填报志愿的时候选了一个专业,上了大学之后就很难调整,经常有人抱怨自己选择了一个自己并不喜欢的专业而没有办法调整。让整个大学四年都浑浑噩噩过完了。
两种类型的高等教育
大学四年,不可能既博又专。人的时间和精力都是有限的,如果你用于通才教育,全面发展,你就必然没有更多的时间在专业上精益求精。所以在西方主要有两种类型的大学,一种是纽曼式的大学一种是洪堡体制。
所谓的纽曼式教育这个名字来源于英国教育家约翰.纽曼。他认为,学生除了学习知识之外,还需要他们之间相互交流、互相学习。他认为大学是为了开拓年轻人的视野。一群好的年轻人聚集在一起,教他们对自然美德的追求以及是非的判断能力,生活品味以及对英国的贡献等。简单的来讲就是实行通才教育,提供所有学生们愿意学习的知识。保证学生们拥有足够多的科学和人文素养。
图为:约翰.亨利.纽曼
而洪堡体制和纽曼式的教育就完全不同,威廉.冯.洪堡是普鲁士外交家,他提出“研究教学合一”在毕业时必须对一个专业有比较神的了解,强调专而非广博。其实我们受到的洪堡教育理念的影响比较深,其原因就是前苏联在十月革命之后,为了加快工业化,引入了100年前的洪堡体制,片面的强调专长培养,而新中国成立之后,我们受到前苏联对于洪堡体制片面的理解,搞文理分科,使得我们这种理工专业的学生,全然成为了“理工男”和“工科女”,对于人文、历史缺乏必要的了解。真正的洪堡体制倡导的学术自由的精神在中国真的是全然没有学会。
图为:威廉.冯.洪堡
在美国的顶级大学中,怎么去做到既专又精呢?其实就是以时间换空间的方法,在大学四年,做好通才教育,而在研究生阶段,为每个学生打造一个量身定做的完整的教育过程。“硕士要会使用知识,博士要能创造知识”。所以在美国的大学是赔钱的,而将招收硕士神作为一个挣钱的手段。“各个大学对于硕士申请者的态度是,只要你达到录取的基本要求就一定会录取你。”还是让我很吃惊的。
美国私立大学的录取
美国私立大学的录取在美国这么一个强调公平公正的国家,在私立大学这里确并不亦然。知名的大学的招生中,亚裔进入好学校的难度要远比拉美裔,白人、黑人更难。二则与大学不沾请带故的家庭进入名校也远远低于校友的孩子。再则,那些有特殊影响力家庭的孩子进去势力名校的概率非常的大。
大学照顾校友的原因在于,他们的圈子相比于圈子外的人更富有,更成功。所以希望通过接纳更优秀的人来把自己的这个圈子搞得更加精英化。
亚裔进入名校比例远远低于拉美裔和非洲裔其原因一是源于政治原因,因为亚裔比较务实,各人自扫门前雪,休管他人瓦上霜。亚裔对于美国的政治既不关心,也不会关心。占比美国4%的亚裔就像一团散沙,没有形成自己的利益团体。相反非洲裔和拉美裔确有着自己的政治团体。非洲裔的过会游说团、拉定义的国会游说团都是代表他们的族裔。这些利益团体在美国政治中的诉求,就会寻找那些代表他们政治诉求的人。政客们为了获得非洲裔和拉美裔的庞大的选票,在很多政策的制定上就以牺牲亚裔为代价。
各个大学在扣除了对于弱势群体的照顾,剩下的名额就要用于招收那些今后能够成才的学生。但是成才并不等于学习成绩好。哈佛每年招收亚裔大约占中人数的20%~22%,但是在美国各行各业力,亚裔的精英人士的占比确相对于录取比例而言少了很多。
除了政治原因还有经济原因。就像亚裔学生的占美国私立名校的比例为15%-20%,但是对于学校自己的回馈占比甚至比亚裔占美国人口的比还低。总的来说亚裔的捐款人数的占比在受过良好教育的各个族群中是最低的。可以想见,一个族裔对学校总是慷慨解囊,另一个族裔却像个守财奴。那么靠捐款过日子的私立名校自然会偏爱那些慷慨解囊的族裔。
对于目前的这种种族偏向,亚裔学生可以做的努力可以分为三个方面。一是对所有专业都感兴趣,而不是仅仅对那些挣钱的,地位高的工程、医学专业感兴趣。而是把兴趣花在寻找自己和学校的“钩子”,看看学校缺少什么样的人才。通过各种活动把自己塑造成为一个立体的人,而并非仅仅是成绩单上的数字。第三就是要勇于表现自己,一种未来领袖的心态。
当合上这本书的时候,有很多的反思。我们希望公平、通明、平等,但我们只是跟朋友发发牢骚。而其他的人愿意站出来为他们的利益团体去呼喊,去协调。在亚裔集中的地区,捐款比例连10%都不到,这也是美国名校不愿意遭受亚裔学生的一个原因是在是一个赔本的买卖。
大学的目的并不是为了学习一点点雕虫小技,其目的是让我们成为一个更好的人。人生是一场马拉松,我们拼的不是一时一刻的输赢。我们看马拉松都知道,起跑的一瞬间,道路非常拥挤,但等比赛过了四分之一,你就会发现选手和选手之间的距离已经拉开很远了,在起跑时占的那一点点便宜,这时候早就没什么意义了。
我们经常听到一句话,说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家长们想方设法的让孩子在起跑线上尽可能地抢到好位置,但事实上,成功的道路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拥挤,在人生的马拉松上,绝大多数人跑不到一半就弃权了。到后来剩下的少数人,不是嫌竞争对手太多,而是要发愁怎么才能找到一个同伴,陪自己一起跑下去。所以吴军认为,教育是一辈子的事,笑到最后的,一定是“终身学习者”。

《大学之路》读书笔记(上)范文3700字相关推荐

  1. 《巴巴拉少校》读书笔记优秀范文2877字

    <巴巴拉少校>读书笔记优秀范文2877字: 以对话形式,一边是救济穷人的巴巴拉救世军组织,一边是做军火商的父亲.一边是有远大理想想拯救人灵魂的巴巴拉,一边是以金钱为信仰的父亲. 德谢夫的金 ...

  2. 《农民的终结》读书笔记优秀范文2700字

    2019独角兽企业重金招聘Python工程师标准>>> <农民的终结>读书笔记优秀范文2700字: <农民的终结>这本书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阐释了传统农民社 ...

  3. 从容不迫——《稀缺》的读书笔记范文3700字

    从容不迫--<稀缺>的读书笔记范文3700字: 我们似乎经常处于这种状态:看起来忙忙碌碌,却还是焦头烂额.丢三落四:看起来足够努力,起早贪黑辛辛苦苦,日子还是紧紧巴巴捉襟见肘.我们不是不想 ...

  4. 大数据之路读书笔记-11事实表设计

    大数据之路读书笔记-11事实表设计 文章目录 大数据之路读书笔记-11事实表设计 11.1 事实表基础 11.1.1 事实表特性 11.1.2 事实表设计原则 11.1.3 事实表设计方法 11.2 ...

  5. 大数据之路读书笔记-16数据应用

    大数据之路读书笔记-16数据应用 全球知名咨询公司麦肯锡称:"数据,已经 透到当今每一个行业和业务职能领域,成为重要的生产要素.人们对于海量数据的挖掘和运用,预示着新一波生产率增长和消费者盈 ...

  6. 大数据之路读书笔记-01总述

    大数据之路读书笔记-01总述 此系列文章为大数据之路的读书笔记,如侵可删 2014 年,马云提出,"人类正从 IT 时代走向 DT 时代 "如果说IT时代是以自我控制.自我管理为主 ...

  7. 大数据之路读书笔记-03数据同步

    大数据之路读书笔记-03数据同步 如第一章所述,我们将数据采集分为日志采集和数据库数据同步两部分.数据同步技术更通用的含义是不同系统间的数据流转,有多种不同的应用场景.主数据库与备份数据库之间的数据备 ...

  8. 大数据之路读书笔记-15数据质量

    大数据之路读书笔记-15数据质量 随着 IT向DT 时代的转变,数据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数据的应用也日趋繁茂,数据正扮演着一个极其重要的角色.而对于被日益重视的数据,如何保障其质量也是间里巴巴乃至业界都 ...

  9. 大数据之路读书笔记-09阿里巴巴数据整合及管理体系

    大数据之路读书笔记-09阿里巴巴数据整合及管理体系 面对爆炸式增长的数据,如何建设高效的数据模型和体系,对这些数据进行有序和有结构地分类组织和存储,避免重复建设和数据不一致性,保证数据的规范性, 直是 ...

  10. 大数据之路读书笔记-02日志采集

    大数据之路读书笔记-02日志采集 数据采集作为阿里大数据系统体系的第 环尤为重要.因此阿里巴巴建立了一套标准的数据采集体系方案,致力全面.高性能.规范地完成海量数据的采集,并将其传输到大数据平台.本章 ...

最新文章

  1. java 反序列化利用工具 marshalsec 使用简介
  2. jsp 修改的员工select怎么_SpringBoot+Mybatis+Jsp 员工管理系统
  3. C#中as和is关键字
  4. linux下log日志乱码_如何用 Linux 技巧大大提高工作效率?
  5. 分布式光伏补贴_四川:2020年起工商业分布式光伏已无补贴
  6. 分数四则运算法则c语言,△【OJ】(二)---C---分数类的四则运算
  7. 大数据之-Hadoop3.x_MapReduce_ReduceJoin案例需求分析---大数据之hadoop3.x工作笔记0128
  8. 让AI自动调参,才是百度无人车的进化方式:适应环境全靠自己 | 论文
  9. CUDA ---- GPU架构(Fermi、Kepler)
  10. 一个简单的实现了智能虚拟女友—图灵机器人
  11. [Android] Windows 7下 Android studio 安装 Genymotion 来调试 Android 遇到的问题总结
  12. Spring——动态代理
  13. 【数据结构】约瑟夫问题
  14. html caption属性的值,HTML中的caption属性是什么意思?caption标签在HTML中
  15. 生产服务器硬盘寻道时间,服务器01-硬盘篇(HDD)
  16. 基于PID的车辆ABS建模与仿真
  17. Unity触发检测和碰撞检测
  18. Jordan标准形(番外篇)——Jordan块的最小多项式
  19. 打印机驱动下载,有哪些下载途径推荐?
  20. 【Scala】Scala 部署和安装

热门文章

  1. java 中文转英文性能最快
  2. 企业如何去选择适合的内网安全管理软件?
  3. Qt编写/注册/使用activex控件
  4. timesten mysql_timesten:TT0802错误
  5. Android keystore 证书文件制作
  6. js 实现单击、双击事件
  7. 【硬见小百科】数字万用表的工作原理
  8. 华泰证券 python 自动交易软件_机智股票自动交易软件
  9. MySQL数据库张素青答案_MySQL数据库技术与应用
  10. 白帽子讲Web安全(纪念版)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