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和小学数学“图形和几何”的有效融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信息技术和小学数学“图形和几何”的有效融合(6页珍藏版)》请在人人文库网上搜索。

1、最新资料推荐信息技术和小学数学“图形与几何”的有效融合摘要:信息技术和小学数学 “图形与几何” 有效融合的基本流程为: 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实践探究、 发现方法联系实际、 学以致用总结升华、 学好数学。激发学习兴趣的方式有展示生活情境、 呈现问题情境。 实践探究的流程为: 猜测演示、确定目标初步感受、发现方法动手操作、验证方法灵活运用、迁移方法。合理选择和设计相应的练习,拓展学生思维,培养学生主动梳理、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关键字:信息技术图形与几何有效融合基本流程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中明确指出: “大力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普遍应用, 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融合, 逐步实现教。

2、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 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师生的互动方式的变革, 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和有力的学习工具。 ” 信息技术的融合为 “图形与几何” 的教学拓展了广阔的空间, 许多传统教学中难以涉及的梦想变为现实, 笔下原本静止的平面图形被插上信息技术这个想象的翅膀,于是变得鲜活起来了。在大量的课例研究中,我尝总结了信息技术和“图形与几何”有效融合的基本流程为: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实践探究、发现方法联系实际、学以致用总结升华、学好数学。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本环节是一堂课的开端, 教师要利用多媒体技术, 把学科中枯燥的内容形象化、动态化,做到图文并。

3、茂,给学生以充分的视觉、听觉感受。把学生的兴趣、注意力充分调动起来。“知之者不如好之者, 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学生有了学习的欲望,必将产生事半功倍的学习效果,从而为后面的学习打好情感基础。1、展示生活情境。联系生活,用课件演示生活中的物体,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使学生很快进入最佳学习状态,并在具体的情境中初步感知几何图形。例如: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课件出示红红的房间,有表面是长方形的床、茶几、写字台,表面是正方形的餐桌、床头柜等生活中常见的物品。 平行四边形、梯形、圆柱的认识等这类课型,都可以从生活实际场景引人,使1最新资料推荐学生感受数学就在身边。2、呈现问题情境。问题是学习的动力、 起点。

4、和贯穿学习的主线, 激发学生的认知冲动性和思维的活跃性。由“问题引路”并让它贯穿于课堂的始终,学生在不断地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随时体验成功的愉悦。例如:圆柱的认识。电脑演示米老鼠和唐老鸦中米老鼠躲在圆柱形滚筒里四处奔跑、滚动、嬉戏的场面。 (画外音质疑:米老鼠躲在一个怎样神奇的小屋里,为什么跑得这样快?) 其次,小组比赛:每个小组的同学分别拿长方体、正方体、圆柱体在同一起跑线上同时滚动,看谁滚动得快。然后,小记者采访获胜同学。教师根据采访情况伺机引入新课,板书课题:圆柱的认识。二、实践探究发现方法。探究性学习亦称发现学习 , 是学生在学习情境中通过观察、阅读 , 发现问题 , 搜集数据 , 形成。

5、解释 , 获得答案并进行交流、检验。(一)基本流程。这个环节的基本流程为: 猜测演示、 确定目标初步感受、 发现方法动手操作、验证方法灵活运用、迁移方法。以长方形与正方形的面积的为例,简述此环节的流程如下:1、猜测演示、确定目标。让学生大胆猜想,形成统一认识,使后边的探索和验证活动有了明确的目标。因此,这个环节,我是这样设计的: 首先请同学猜猜长方形的面积可能与它的什么有关系;然后用课件演示长方形的面积和长、宽有关系。2、初步感受、发现方法。在任何一种发现活动中, 必须要有充分的科学依据, 渗透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每个学生自主参与验证活动,而且使学生在经历观察、操作、分析、推理和想象活动过程中。

6、解决问题,发展空间观念和论证推理能力。教师出示背面画着1 平方分米面积单位方格的画面, 让学生说说画的面积是多少。从而揭示这个长方形里有多少个面积单位,面积就是多少, 也可以用每排的个数乘以排数。 结合课件,说说每排摆的个数和长有什么关系?摆的排数和宽有什么关系?你能得出什么结论?2最新资料推荐3、动手操作、验证方法。任取几个 1 平方厘米的正方形,拼成不同的长方形,边操作,边填表。说说长方形的面积和长、 宽是什么关系?汇报的同时师生总结得出结论: 长方形面积等于长乘宽。4、灵活运用、迁移方法。依托练习题,利用本节课所学知识的迁移完成正方形面积的计算,既能对学生进行思维训练,又能培养学生应用知。

7、识的能力,更能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二)突破教学难点的策略。在探究环节, 我们要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的优势, 有效地突破教学难点, 策略有:(1)演示直观到抽象。多媒体形象具体、动静结合、声色兼备,如果恰当地加以运用,可以变抽象为具体,调动学生各种感官协同作用,解决问题。例如角的初步认识。教师出示感知过的实物“红领巾、数学书” ,在学生找到它们各自的角后, 这时利用多媒体 CAI 课件的动画光点的闪烁, 闪动实物上角的形状,紧接着把实物的模像去掉,只剩下图形的轮廓,抽象出几何角。教学角的各部分名称, 把三种不同的角放到一起, 让学生观察这些角有什么共同的特点,这时电脑上同时闪烁三种角的顶点, 然。

8、后闪烁三个角各自的两条边, 帮助学生抽象概括出角都有一个顶点和两条直直的边。(2)演示形状和位置关系。在教学立体图形的体积时, 为了使学生深刻理解圆柱的概念, 可以让学生想象以长方形的长所在的直线为轴旋转一周, 所得的几何图形是什么?由于学生缺乏一定的空间想象能力, 想象不出所得的旋转体是什么, 直观教具演示也很难帮助学生形成具体的表象, 教学起来比较困难。 这时多媒体课件便能够发挥它的优势,通过 Flash 动画演示 ,显现出长方形旋转时的轨迹,从而启动学生思维的闸门,发展了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使学生迅速找出问题的答案。(3)揭示知识形成过程。例如:教学圆的面积公式, 当圆被平分成无数份时,。

9、 拼成的就是长方形这一“极限”思想时,学生难以理解。当借助了计算机使圆从平分成16 份到 32 份、3最新资料推荐64 份时,学生就会看到一个逐渐变成长方形的过程,这是传统方法无法实现的。运用几何画板学习圆周率,从内接正三边形、四边形、五边形随着边数的增加越来越接近圆,周长直径也越来越接近 3 .1415926 学生就象数学家一样在研究问题。(4)实验操作。例如升和毫升。升和毫升的换算, 用 100 毫升的量筒装水倒入 1000 毫升的量筒中可倒几次?在学生倒的过程中有损耗, 最后的结果会不够准确。 这样便影响学生理解倒 10 次正好倒满,从而引出 1 升=1000 毫升。用电脑操作演示倒水的。

10、过程,并将每次注入水后的液面做上记号。倒满 10 次后,学生可通过做的记号充分理解 1 升=1000 毫升。电脑演示既直观,又避免了动手操作中造成的误差。三、联系实际、学以致用。这一环节主要是在学生经历了疑问、 辨析、释疑的基础上, 根据学生认知特点,老师合理选择和设计相应的练习,拓展思维,培养学生主动梳理、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从而达到更好地掌握知识,提高学生数学思维力的目的。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 设计了这样的练习题: 1、红红家的床长 20 分米,宽 14 分米,要做个和它同样大小的床单,床单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分米?在床单的四周镶上花边,花边长多少分米? 2、红红量得这个正方形餐桌面的。

11、周长是 36分米,它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分米? 3、观察你家里的哪些东西的表面是长方形或正方形的,先估计一下它的面积和周长,再实际测量,计算出它的面积和周长。这节课是用红红的家情境图引入的, 练习的设计与课前引入相呼应, 既能让学生及时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又能体验到解决问题的快乐, 通过实际问题的解决,将书本知识转化为能力。四、总结升华、学好数学长方形的面积是学习其它平面图形的基础, 教师提前将这种转化的思想渗透给学生。我是这样设计的:这节课我们一起研究了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那么平行四边形、三角形、梯形、圆,他们的面积和长方形的面积又有什么关系呢?我们以后接着探究。信息技术与学科深度融合的课堂,直观明了、学生易懂,具有知识性、艺术4最新资料推荐性、趣味性的特点,能够激发学生兴趣、引发求知欲,有效突破教学难点,实现师生、生生间的合作与交流, 形成感知、理解、记忆,从感性到理性升华的过程,达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和减轻学生负担的目的。5。

小学和初中计算机的图案,信息技术和小学数学“图形和几何”的有效融合相关推荐

  1. 数学与计算机教学设计,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整合的教案

    好文网为大家准备了关于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整合的教案的文章,好文网里面收集了五十多篇关于好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整合的教案好文,希望可以帮助大家.更多关于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整合的教案内容请关注好文网.ctr ...

  2. 计算机专业可以考小学老师吗,计算机专业能报考湖南小学教师资格证吗?

    [导读] 可以当然可以,但是小编并不建议计算机专业的同学们报考湖南小学教师资格证,因为小学学科并没有计算机专业,只有到了初中及以上才会开设信息技术教师资格证,这也就意味着我们没有相近专业报考,只能报考 ...

  3. 小学如何搞计算机课堂游戏活动,在小学教育中如何学好计算机课

    摘 要:在小学教育中计算机课程是一门比较新的学科,与数学.语文等基础学科有许多不同之处.计算机课内容十分丰富,许多小学生起初对计算机挺喜欢,但随着时间推移和学习难度的增加,小学生基本开始厌学.要想让小 ...

  4. 小学五年级计算机教学论文,人教版小学五年级数学教学论文

    简介:本频道涵盖关于数学教学和论文和五年级的范例,免费给你学小学五年级数学教学论文提供有关参考文献. 摘 要:小学3-6年级学生处在小学中高段,经过低段数学的理论积累,这一阶段的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数学 ...

  5. 小学计算机应用到英语课教案,利用信息技术提升小学英语课堂教学

    利用信息技术提升小学英语课堂教学 赵丹姝 黑龙江省海林市林业局子弟小学 [摘要]对于小学英语教学的过程中,随着时代的不断更迭,信息技术与多媒体也逐步的加入到英语教学地过程中,在小学英语课堂上,教师往往 ...

  6. 小学五年级计算机二课活动记录,小学五年级主题班会的活动记录

    小学五年级主题班会的活动记录 小学五年级主题班会的活动记录 做了些什么? 优作展示:在我们的重阳系列活动中,许多同学表现非常出色,写下了自己的亲身感受,让我们一起来听听他们是怎么做的.(习作展览) 主 ...

  7. 山西省初中计算机教案,山西经济出版社小学信息技术2017年最全第二册全册教案.pdf...

    山西经济出版社小学信息技术2017年最全第二册全册教案.pdf 课程性质和目标 小学 <信息技术>是一门独立的知识性与技能性相结合 的基础性学科,是基础教育课程体系的组成部分,是国家规 定 ...

  8. 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与计算机的结合,信息技术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有效运用...

    摘要:基础教育阶段英语课程的任务之一是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但是在我们的英语课堂上,由于小学生,刚接触英语,特别是低年级的孩子,语言表达能力较低,教师会无意识甚至是有意识地喧宾夺主,这样的课不 ...

  9. 小学六年级计算机知识点总结怎么写,小学六年级信息技术教学工作总结范文(精选4篇)...

    小学六年级信息技术教学工作总结范文(精选4篇) 时间的脚步是无声的,它在不经意间流逝,在过去这段时间的教学中,我们一定收获不少,请务必好好写一份教学总结,记录好这段经历.但是你知道怎样才能写的好吗?下 ...

  10. 小学语文哪课适合用计算机,浅谈信息技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运用 在小学语文课堂中如何运用信息技术...

    当今的世界是信息化与知识化的时代,计算机正日益介入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并逐步改变着人们的思维方式和生活习惯,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引发了人类生活中的一场深刻的变革.对教育而言,在信息化的学习环境中,将信息技 ...

最新文章

  1. Google Play服务中的人脸检测
  2. VC++创建个性的对话框之MFC篇
  3. 肖像:作家艺术家之一
  4. 放弃Eclipse Juno
  5. dhcp工具_网络分析之DHCP服务闯入QinQ二层隧道引发故障
  6. react native多语言_前端福音:为什么使用 React 和 SVG 开发图形 UI 是天作之合?
  7. mysql如果中途报错则_Mysql的下载安装全过程(包括中途遇到的问题)
  8. 使用x64编译fastdb报错
  9. android 浏览器 该网站的安全证书有问题
  10. linux常用格式化命令,linux格式化命令【使用方案】
  11. JAVA公司网站系统毕业设计 开题报告
  12. 解析今日头条as,cp,_signiture参数---as,cp
  13. 展望未来,总结过去10年的程序员生涯,给程序员小弟弟小妹妹们的一些总结性忠告
  14. libsvmpredict和svmtrain的参数和返回值
  15. 常用网络测试命令——arp命令、traceroute命令
  16. vue+Element中append-to-body的使用
  17. 概率论的学习和整理--番外11:10球里8红球2白球,抽俩次抽中白球的概率是多少呢? 一个例题的不同方法
  18. live555库安装_基于live555的rtsp播放器:开发环境配置
  19. ESP32学习笔记(七) 复位和时钟
  20. java之字符串--回文字符串

热门文章

  1. 字体变形html,SVG文字变形动画特效
  2. 初探摩根大通的企业级以太坊区块链解决方案—Quorum
  3. Halcon的简单图像拼接
  4. linux搭建帝国CMS网站,帝国CMS CentOS7 服务器搭建
  5. 微众银行助力普惠金融实现高质量发展
  6. 浅析嵌入式系统之bootloader
  7. 中南大学计算机学院复试2021,34所自划线院校2021考研复试分数线-2021中南大学考研分数线已公布...
  8. IceSword冰刃使用方法
  9. java graphics 画箭头_如何在Java中绘制一个指向的箭头线?
  10. TKinter —— GUI in python  4. Handing User Event 小组件 赋功能 (概念 必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