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一,有理数的概念:整数和分数统称为有理数。

有理数方法1.按定义分类:

方法2,按符号分类

正分数,负分数统称为分数。

二,数轴

数轴的三要素

三,相反数

基本概念

多重符合化简

探索总结:

四,绝对值

方法

有理数比较大小的方法

五,有理数的加减乘除

有理数的加减法

有理数的加法

有理数的减法

有理数的乘除法

乘法

除法

六,有理数乘方&科学记数与近似数

有理数的乘方

有理数的混合运算

科学计数法与近似数

七,初略总结

数轴:一条定义了正方向,原点和长度单位的线,叫做数轴

相反数:只有符号不同的两个数互为相反数,如:−a=a     0的绝对值还是0​编辑

相反数和相反意义的数是不一样的,相反意义表示只要符号相反即可

绝对值:是指一个数在数轴上所表示的对应点到 原点的距离叫做这个数的绝对值,绝对值用“||”来表示。|a|

有理数加减:

有理数加减混合运算基本小结

有理数的乘除法:

乘法法则

除法法则:

有理数的混合运算

有理数的乘方

科学计数法


一,有理数的概念:整数和分数统称为有理数。

有理数方法1.按定义分类:

正整数,0,负整数统称为整数;

方法2,按符号分类

正分数,负分数统称为分数。<!--注:小数可以化成分数,分数也能化做小数-->

0是整数也是有理数即是自然数

小数化分数的时候,应该要化为10,100,1000.........为分母的数

如11.111 化为分数就是1000分之11111

二,数轴

数轴的定义:数轴(number axis)   规定了原点(origin),正方向和单位长度的一条直线叫数轴。所有的实数都可以用

在数学中,可以用一条直线上的点来表示数,这条线就叫做数轴

数轴它满足以下要求:

(1)在直线上任取一个点表示0这个点叫做原点(origin);

(2)通常规定直线上从原点向右(或上)为正方向,从原点向左(或下)为负方向;

(3)选取适当的长度为单位长度,直线上从原点向右,每隔一个单位长度取一个点,依次表示    1(向右1个单位长度),2(向右2个单位长度),3(向右3个单位长度),…;从原点向左,用类似方法       依次表示-1(向左1个单位长度),-2(向左2个单位长度),-3(向左3个单位长度)…

数轴的画法:画一条直线,规定一个原点,再选取一个适当的长度单位(实数)画点

注意点:实数和数轴是不分离的,模范夫妻一对一 的一个存在(实数)

数轴的三要素

一个数轴的三要素分别是 :原点,长度单位,正方向

利用数轴可以比较有理数的大小,数轴上从左往右的点表示的数就是按从小到大的顺序。

如何在数轴上画出表示一个数的点呢?

首先需要根据已知数的符合确定表示这个数的原点在哪边,

其次,从原点沿相应的放心确定它与原点相距的几个单位长度,从而确定这个点的位置!最后,在这个点上边写上对应的字母(或下边写上对应的数即可)

目前所有的 有理数都可以在数轴上用点来表示

三,相反数

数值相反的两个数,我们就说其中一个数是另外一个数的相反数。

定义:只有符合不同的两个数互为相反数

注意点:0的相反数是0。

例如:-2与+2互为相反数。用字母表示a与-a是相反数

这里a便是任意一个数,可以是正数、负数,也可以是0.

基本概念

相反数

  1. 相反数特性:若a.b互为相反数,则a+b=0,反之若a+b=0,则a、b互为相反数。
  2. 相反数是成对出现,不能单独出现。
  3. 要把"相反数"与"相反意义的量"区分开来。
  4. "相反数"不但是数的符号相反,而且符号后面的数字必须相同,如同:+2与-2。
  5. 而"具有相反意义的量"只要符号相反即可,如+2与-5。
  6. 求一个数的相反数只需这个数前面加上一个负号就可以了,若原数带有符号(不论正负),则应     先添括号。
  7. 数字a的相反数是-a,-a的相反数是a。这里的a不一定是正数(a表示任意一个数,可以是正 数、负数,也可以是0.),所以-a也不一定就是负数。

例如: a=0 时,则-a=0, 即a= -a

a<0时,则-a>0,即a<-a

a>0时,则-a<0,即a>-a

多重符合化简

求一个数的相反数只需这个数前面加上一个负号就可以了,若原数带有符号(不论正负),则应先添括号

例子:

-12读作“负12”,结合前面相反意义的学习,还可以赋予-12怎样的意义呢?我们可以把负12 理解为:12的相反数

类比

-15看作:15的相反数

-15 = -15

-(-15)可以看作:15的相反数的相反数

所以-(-15)= 15

-[ - ( -15 )]可以看作:15的相反数的相反数的相反数   感觉像在无限套娃

所以-[ - ( -15 )] = -15

那么:- [+ ( -15 )]可以看作什么呢?

分析:根据前面学习的知道,一个正数的符号可以省略

所以:- [+ ( -15 )] = - (-15)

-[+ ( -15 )]可以看作:15的相反数的相反数

-[+ ( -15 )] = 15

探索总结:

-15 = -15

-(-15)= 15

-[ - ( -15 )] = -15

-[+ ( -15 )] = 15

  • 一个正数前面不管有多少个“+”号,都可以全部省略
  • 一个正数前面偶数个”-“号,则化简后把”-“号一起去掉
  • 一个正数前面奇数个”-“号,则化简后保留一个”-“

四,绝对值

绝对值:一般的是指一个数在数轴上所表示的对应点到 原点的距离叫做这个数的绝对值,绝对值用“||”来表示的 :|a|

例子:

36 的绝对值是 36 为什么?因为它距离原点的长度是36

-36的绝对值是36的相反数= 36,为什么?因为距离就是36!

0的绝对值就是它本身,距离也是0

以此来判断可以发现一个规律

任何有理数的绝对值都是大于0或等于0的数 简称:有理数的绝对值都是非负数

方法

结合有理数分为正数,负数和0,结合数轴,我们可以将求一个有理数的绝对值方法概况为:

一个正数的绝对值是它本身:若a≥0; 则|a|=a;

一个负数的绝对值是它的相反数:若a<0; 则|a|=-a(a的相反数);

0的绝对值是0 若a=0;则|a|=-a;

互为相反数的两个数的绝对值相等

重要结论:任何一个有理数a的绝对值总是非负数

符合表示:|a|≥ 0

有理数比较大小的方法

代数方法

正数大于0,负数小于0,正数大于负数

两个正数,绝对值大的数较大

两个负数,绝对值大的数反而小

异号两数比较大小,要考虑它们的正负,同号两数比较大小,要考虑它们的符号和绝对值

几何方法

利用数轴,数轴上左边的点表示的数比右边点表示的数小

五,有理数的加减乘除

有理数的加减法

有理数的加法

将一个或多个有理数的值相加的过程叫有理数的加法!

有理数加法的运算结果必然是有理数的。

如果有两个有理数做加法运算,试着思考一下会有几种情况?

正有理数 + 正有理数         正有理数 + 0         正有理数 + 负数

0 + 正有理数         0 + 0         0 + 负有理数

负有理数 + 正有理数         负有理数 + 0         负有理数 + 负有理数

可以发现有9种情况

小学学过的有

正有理数 + 正有理数 正有理数 + 0 0 + 0

中学要学的数有

负有理数 + 负有理数 负有理数 + 正有理数 负有理数 + 0

三种类型:

同号相加

(-8)+ (-4)= -12

负有理数 + 负有理数

异号相加

8+ (-5) = 3 (-8) + 5 = -3

负有理数 + 正有理数

一个数与0相加仍得这个数

0 + 有理数 = 有理数

注:可以利用数轴更加直观的去理解

要点规律

同号相加不变,异号相加变减.欲问符号怎么定,绝对值大号选

加法法则

加法:同号两数相加,取相同的符号,并把绝对值相加; 绝对值不相等的异号两数相加,取绝对值较大的加数的符号,并用较大的绝对值减去较小的绝对值; 一个数同零相加,仍得这个数。

有理数的减法

有理数的减法法则

减去一个数,等于加上这个数的相反数

符合表示为:a-b = a +(-b)

例子:(-2) - (-3) = (-2) + 3数轴

(-2) - (-3) = 1

如果大数减小数,那么大数减小数的差大于0; 如果 a>b,那么a - b > 0

如果小数减大数,那么大数减小数的差小于0; 如果 a<b,那么a - b < 0

如果相同两个数相减,差就等于0:

a等于b=0 (-3) - (-3) = 0

a和b互为相反数 = 两数绝对值相加 (-3) - 3 = -6 或 3 - (-3) = 6 不同的操作顺序结果也不同

减法的注意步骤!

首要要统一转化成加法运算

注意运算符合的变化

运算律简便计算

分数的运算要先通分再计算 最终结果要化成最简形式

加减混合运算

加减混合运算可以统一为加法运算

符合表示:a + b - c = a + b + (-c)

统一为加法运算剖析

(-7)-(+5) + (-4) - (-10)

平常的解法:(-7)-(+5) + (-4) - (-10)

解:(-7)+(-5) + (-4) + (10)

= (-16)+10

= -6

更加简便的:(-7)-(+5) + (-4) - (-10)

解:-7-5-4+10

= -16+10

= -6

注意这个更加简便的加法运算里面没有加减符号

-7-5-4+10表达的是负7负5负4正10 这个时候我们只要计算-7-5-4+10的和就可以了

1- 4 + 6 - 0.5

有理数加减混合运算基本小结

将加减混合运算统一为加法运算;

写成省略加号和括号的形式

利用加法运算律和加法法则进行计算

在使用加法运算律时,需遵循的原则:

互为相反数的数相结合;

能凑整数的数相结合;

同分母的数相结合;

有理数的乘除法

乘法

问题 1

3 x 4 = 12 依次 (-3)x 4 = -12

如果是这样的算式?该怎么解?

4 x (-3) = ?

(-8) x (-3) = ?

0 x (-8) = ?

问题2:观察一下,发现规律

2 x 4 = 8

2 x 3 = 6

2 x 2 = 4

2 x 1 = 2

2 x 0 = 0

2 x (-1) = -2

2 x (-2) = -4

以此内推..........

乘法法则

正数乘负数(负数乘正数),积为负数,积的绝对值等于各乘数绝对值的积

负数乘负数;积为正数,至于为什么可以上网搜索一下为什么

任何数与0相乘,积仍为0

两数相乘,同号得正,异号得负,并把绝对值相乘

倒数定义

回顾小学知识扩展

倒数定义:ab = 1;

正数的倒数是正数,比如3和3分之一;负数的倒数是负数,0没有倒数

数a(a != 0)的倒数是a分之一

多个有理数相乘的积的符号规律

1 x 2 x 3 x (-4) = -24

1 x 2 x (-3) x (-4) = 24

1 x (-2) x (-3) x (-4) = -24

(-1) x (-2) x (-3) x (-4) = 24

几个不是0的数相乘,积的符号由负因数的个数决定

当负因数的个数是偶数是,积为正

当负因数的个数是奇数是,积为负

简记为:“奇负偶正”

多个有理数乘法计算步骤

先观察是否有因数为0;

确定积的符号(奇负偶正);

确定积的绝对值。

除法

问题1:(-4)/ 2 = ?

小学的时候,我们所学的乘除,我们都知道被除数 / 除数 = 商  商 x 除数 = 被除数

根据除法是乘法的逆运算,要求一个数,使它这个数与2相乘 得 - 4。

因为:(-2)x 2 = - 4

所以:(-4)/ 2 = - 2

倒数方面:(-4)/ 2 = (-4) x 2分之一 = -2

于是我们可以:(-4) / 2 = (-4) x 2分之一

通过上述式子表明,一个数除以2可以转化为乘2的倒数来进行。

依照这个规律做一下题

如:(-15) / 5 = (-15) x 5分之1

所以:(-15) / 5 = (-3)

如:(-15) / (-3) = (-15) x 负3分之1

所以:(-15) / (-3) = 5

以此可知有理数除法法则:

第一种方法

除以一个不等于0的数,等于乘以这个数的倒数。

符号表示:a / b = a x b分之1 (b != 0)

第二种方法

(1). (-15) / 5 = (-3) (2). (-15) / (-3) = 5

由这个规律我们可以进一步得出:

同号得正,异号得负,并把绝对值相除。

0除以任何一个不等于0的数都得0

提示:乘除混合运算往往先将除法化为乘法,然后确定积的符号,最后得结果,乘除混合同级运算时要按照从左到右进行计算(括号里的除外)

先乘除后加减(只在乘除加减混合运算里面运用)乘除混合就要从左到右

六,有理数乘方&科学记数与近似数

有理数的乘方

引例:

根据小学学过的知识

假如:一个正方体棱长为6cm的正方体

一面的面积为:6 x 6 = 12(cm²) 体积:6 x 6 x 6 = 18(cm³)

这个时候6记作:6²                                            6记作: 6³ 或6的三次方

如果:4个(-2)相乘 记作:(-2) 读作:”-2的4次方”

如果:n个5相乘 记作5 读作:”5的n次方”

概念:求n个相同的因数的积的运算,叫做乘方,乘方的结果叫做幂。

注:乘法的书写方式如果是负数一定要加括号,加括号表达的意思和不加是两个概念

不加括号的

-3⁴  (-3)⁴ 是不一样的

-3⁴ 次幂结果为:-81

(-3)⁴次幂结果为:81

根据乘法的法则:我们可知:正数的次幂都是正数;负数的指数为奇数 次幂就是负数,反之偶数就为正数

0的任何正整数次幂都是正数

如果10^-5 ?

10^-5= 1 / 10^5 = 0.00001

有理数的混合运算

加减,乘除,乘方的混合运算顺序:

先乘方,再乘除,最后加减   三个级别

同级别运算,从左到右进行

如有括号,先做括号里,按小括号,中括号,大括号依次进行

科学计数法与近似数

科学计数法

把一个大于10的数表示成a x 10^n (其中a大于或等于1且小于10,n是正整数)

使用的是科学计数法

56000000000 = 5.6 x 10^10 表示更加简洁

a的确定:左边数第一个数字后面点小数点,去掉最后一个不是0的数字后面的所有0;

n的确定:原数的整数部分的位数减1

对于一个绝对值很大的负数,我们可以先用负数的相反数用科学计数法表示,再添加负号

10^-5 = 1 / 10^5 = 0.00001

近似数

3.1415926 取近似数

精确度的两种形式

精确到个位,十分位,百分位.......

精确到1,0.1,0.01

近似数的表示

根据要求,找准所在位的数字,再把这个数字后面的数字四舍五入

七,初略总结

数轴:一条定义了正方向,原点和长度单位的线,叫做数轴

相反数:只有符号不同的两个数互为相反数,如:−a=a     0的绝对值还是0

相反数和相反意义的数是不一样的,相反意义表示只要符号相反即可

绝对值:是指一个数在数轴上所表示的对应点到 原点的距离叫做这个数的绝对值,绝对值用“||”来表示。|a|

有理数加减:

同号相加不变,异号相加变减.欲问符号怎么定,绝对值大号选

减去一个数,等于加上这个数的相反数  符合表示为:a-b = a +(-b)

有理数加减混合运算基本小结

将加减混合运算统一为加法运算;

写成省略加号和括号的形式

利用加法运算律和加法法则进行计算

在使用加法运算律时,需遵循的原则:

互为相反数的数相结合;

能凑整数的数相结合;

同分母的数相结合

有理数的乘除法:

乘法法则

正数乘负数(负数乘正数),积为负数,积的绝对值等于各乘数绝对值的积

负数乘负数;积为正数,至于为什么可以上网搜索一下为什么

任何数与0相乘,积仍为0

两数相乘,同号得正,异号得负,并把绝对值相乘

除法法则:

第一种方法

除以一个不等于0的数,等于乘以这个数的倒数。

符号表示:a / b = a x b分之1 (b != 0)

第二种方法

(1). (-15) / 5 = (-3) (2). (-15) / (-3) = 5

由这个规律我们可以进一步得出:

同号得正,异号得负,并把绝对值相除。

0除以如何一个不等于0的数都得0

提示:乘除混合运算往往先将除法化为乘法,然后确定积的符号,最后得结果,乘除混合同级运算时要按照从左到右进行计算(括号里的除外)

先乘除后加减(只在乘除加减混合运算里面运用)乘除混合就要从左到右

有理数的混合运算

加减,乘除,乘方的混合运算顺序:

先乘方,再乘除,最后加减   三个级别

同级别运算,从左到右进行

如有括号,先做括号里,按小括号,中括号,大括号依次进行

有理数的乘方

科学计数法

把一个大于10的数表示成a x 10^n (其中a大于或等于1且小于10,n是正整数)

使用的是科学计数法

数学基础篇 有理数(一)相关推荐

  1. 人工智能之数学基础篇—高等数学基础(下篇)

    人工智能之数学基础篇-高等数学基础(下篇) 6 方向导数 6.1 方向导数的定义 6.2 方向导数的几何意义 7 梯度 8 综合实例一梯度下降法求函数的最小值 9 Python中相关库简介 9.1 S ...

  2. 人工智能之数学基础篇—高等数学基础(中篇)

    人工智能之数学基础篇-高等数学基础中篇 4 连续性与导数 4.1 函数连续性定义 4.2 函数连续性需要满足的条件 4.3 函数的间断点 4.4 函数间断点的常见类型 4.5 导数 4.5.1 导数的 ...

  3. 人工智能之数学基础篇—线性代数基础(上)

    人工智能之数学基础篇-线性代数基础(上) 1 向量 1.1 标量 1.2 向量 1.3 向量的两个基本运算 1.3.1 向量的加法 1.3.2 向量的数乘 1.4 向量与数据 2 矩阵 2.1 矩阵的 ...

  4. 人工智能之数学基础篇—线性代数基础(下)

    人工智能之数学基础篇-线性代数基础(下) 1 转置矩阵和逆矩阵 1.1 转置矩阵 1.2 逆矩阵 2 行列式 2.1 行列式引例 2.2 行列式的定义 2.3 行列式与矩阵的区别 2.4 行列式的计算 ...

  5. 人工智能书单(数学基础篇)

    人工智能书单 (数学基础篇) HZBOOK 长按二维码了解及购买 <信息论基础 (原书第2版)> ISBN:978-7-111-22040-4 作 者:Thomas M. Cover;Jo ...

  6. 人工智能之数学基础篇—微积分

    人工智能之数学基础篇-微积分 1 微积分的基本思想 2 微积分的解释 3 定积分 3.1 定积分的定义 3.2 定积分的几何含义 4 定积分的性质 5 牛顿一莱布尼茨公式 5.1 积分上限的函数及其导 ...

  7. 人工智能之数学基础篇—高等数学基础(上篇)

    人工智能之数学基础篇-高等数学基础上 1 函数 1.1 函数的定义 1.2 几种特殊函数的定义 1.3 函数的几种特性 1.3.1 函数的奇偶性 1.3.2 函数的单调性 1.3.3 函数的周期性 2 ...

  8. 考研高等数学基础篇武忠祥第一章函数极限连续思维导图

    这是24版考研<高等数学基础篇>武忠祥书籍第一章<函数极限连续>的思维导图,今天刚做的,供大家参考. 思维导图链接:https://mm.edrawsoft.cn/templa ...

  9. 数学基础篇 整式(二)

    整式的知识结构 目录 整式的知识结构 整式 一,整式概念 1. 字母表示数 2.如何分析题目,找数量 3.单项式 4.多项式 整式加减 一,同类项 1.1 合并同类项 1.2 合并同类项的基本步骤 1 ...

  10. C语言基础数学逻辑篇

    C语言基础数学逻辑篇 在C语言编程中经常会遇到数学问题,如果你C语言刚刚入门,不妨来看看下面的数学基础篇吧! 水仙花数的判断 首先,我们要知道水仙花数是什么东西?水仙花数是指一个三位数,它的每个位上的 ...

最新文章

  1. 无贡献、无创新、无思路,ML领域准博士求助:论文到底要怎么创新?
  2. 国际泰斗:现在谈强人工智能为时尚早
  3. An error happened during template parsing (template: class path resource [templates/emp/list.html]
  4. wxWidgets:wxAuiToolBar类用法
  5. 简单三个数比较大小 “?!”的用法
  6. C++离航篇——内存的申请释放
  7. 光流(四)--Kanade-Lucas-Tomasi(KLT)目标跟踪
  8. mysql数据库插入数据错误Error Code: 1118 - Row size too large ( 8126)
  9. 数据库连接报错2013-lost connection to mysql server at ‘reading initial communication packet’ system error:0
  10. bootstrap 点击按钮刷新_Thyemlef动态刷新页面方法
  11. Protel99SE WIN10系统下无法添加封装库的解决方法
  12. Morsel-Driven Parallelism: 一种NUMA感知的并行Query Execution框架
  13. 从技术实现到安全运行,工程师版“元宇宙”离我们还有多远?
  14. 简单的视频剪辑入门制作软件,适合新手哦,快快收藏
  15. 最全Python绘制饼形图(饼状图)
  16. python循环展示大写字母_python调用大写函数python中字典的循环遍历的两种方式
  17. 织梦采集-织梦采集教程-织梦采集插件下载教程
  18. 复现Transformer架构主干网络过程中的心路历程和个人感悟
  19. 利用canvas实现田字格里写字,并适配移动端
  20. Redis批量删除Key的三种方式(linux和windows环境下都有)

热门文章

  1. matlab波形叠加,matlab程序两列波相向传播叠加波形图和动画.doc
  2. 高动态范围(High-Dynamic Range,简称HDR)
  3. Linux系统自动校准时间
  4. 推荐一款免费开源的GIF动图软件(录制,编辑,压缩)
  5. feign调用不通问题,JSON parse error: Illegal character ((CTRL-CHAR, code 31)): only regular white space (\r
  6. omniPlan密匙
  7. windows使用密钥登录linux服务器
  8. 成功解决Cannot uninstall 'pywin32'. It is a distutils installed project and thus we cannot accurately de
  9. csgo账号连接服务器错误,csgo连接任意官方服务器失败怎么办
  10. rsync udr——远程大文件传输加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