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blog.youxu.info/2014/05/11/language-and-vm/

导言

编程语言的发展历史,总的来说,是一个从抽象机器操作逐步进化为抽象人的思维的过程。机器操作和人的思维如一枚硬币的两面,而语言编译器就像是个双面胶,将这两面粘在一起,保证编程语言源程序和机器代码在行为上等价。当然,人本身并不是一个完美的编译器,不能无错的将思维表达为高级语言程序,这种偏差,即Bug。因为编译器的帮助,我们可以脱离机器细节,只关心表达思维和程序行为这一面。

编程语言的发展日新月异。特别是随着对问题的深入理解,新的设计思想,语法构建和新的领域相关语言(DSL)层出不穷。而硬币的另一面似乎一直波澜不惊。这是自然的——无需关心底层架构的变化,或者目标代码生成优化等技术的进化,正是编译器带给我们的好处,因为这些细节和要解决的问题往往关系不大。

尽管所受的关注度不高,这些底层的技术一直在持续地进步。特别是这十年来,一场大的变革正在悄悄发生。这场变革,就是中间语言和虚拟机几乎成为了编程语言的标配——编译器不再以机器的CPU指令集作为编译目标,而是生成针对某种中间语言或虚拟机指令集的目标代码。这场变化是深刻的,它意味着编程语言的设计者自此完全脱离了具体硬件平台的束缚,语言如何设计和如何执行成为了两个完全正交的系统。这个变革大幅度降低了创造一个新语言的成本,一下子把我们推入了一个语言井喷的时代。

从抽象语法树到中间语言

熟悉编译器设计的读者都知道,编译的第一步是构建一个叫抽象语法树(AST)的数据结构 (脚注: 语法树这个概念来源于 LISP)。有了这样的数据结构后,解释器和编译器在此分野。以 AST为起点,解释器完全可以遍历语法树,递归执行每个子结点。IEEE POSIX (或称标准UNIX) 规定的 AWK 语言,其经典实现就是一个生成和遍历语法树的过程:


syminit();
compile_time = 1;
Node *winner ; /* root of parse tree */
yyparse(); /* generate parse tree */

if (errorflag == 0) {
compile_time = 0; /* switch to execution */
run(winner); /* execution of parse tree starts here */
}

Awk 这样的传统解释器的优点在于结构简单,开发便利。事实上许多领域专用语言都采取这种方式实现,如 PostScript, Matlab, R 等。

解释执行的缺点也是显而易见的。首要的一点就是每次执行都需要重新生成语法树。领域专用语言或许可以忍受每次零点几秒的重复解释过程,而对于可以开发大型应用的通用编程语言来说,这一点是致命的。每次重新生成语法树也意味着这样的语言难以用于资源受限系统,因为
语言本身语法结构复杂,布置一个解释模块的代价往往非常高昂。为了避免解释执行的这些弊端,传统的编译器致力于只解释一次,将通用语言的语法树,直接转变为目标机器的 CPU 指令。传统的 FORTRAN 和 C 编译器就是如此设计的。有些编程构建,如 C 语言中的 i++, 甚至是直接受 CPU 指令影响的产物。

上个世纪 80 年代后期,随着对程序效率优化和 LISP 机器的研究,研究者们认识到,其实传统的编译和解释并不是对立的概念。特别的,编程语言的语法树转变可以为一种中间指令格式。这种中间指令格式贴近机器指令,可以进行运行效率优化。传统的以生成目标指令的编译器,可以将中间语言简单转为机器指令。而解释器,也省却了多次的语法树生成,而直接解释相对简单的中间语言。

较早在中间语言上进行探索的是 MIT 的 LISP 机器。如 Thomas Knight,他的研究集中在如何在硬件上实现一个高效的 LISP 环境。显然,没有一个硅片可以直接运行 mapcar,但设计一个支持 mapcar 的中间语言并不困难,只需要支持一些基本的列表操作即可。这种设计思想影响了很多后来的系统。流行的 GCC 编译器,从结构上来说分前端和代码生成端两部分。连接两者的中间语言 RTL 的基本一些指令,都可以追溯到 LIPS 机器的指令集。

中间语言和虚拟机

中间语言可用于程序优化的原因是显而易见的:这种中间格式既贴近机器代码,又保存了原有程序的结构。程序优化并不是一门魔术。像循环展开,死代码消除等技术,都依赖于程序控制结构,而中间语言可以保持这样的控制结构。事实上,目前我们所知的编译优化技术,无一不是建立在结构分析之上。中间语言的出现让程序优化成为了一个独立的问题。原本单列的 C 程序优化, FORTRAN 程序优化如今统一归结为 RTL 程序优化。编译器前端可以千差万别支持许多语言,但负责优化和翻译为目标代码的后端均归为一个,就此一点,就大大简化了语言编译器的设计门槛。现如今,几乎没有一个语言设计者需要考虑如何生成高效目标代码了。

当然,中间语言的作用并不仅限于目标代码优化。如果我们把中间语言也当作一种语言的话,不难发现中间语言甚至比原语言更加普及。 比如,Java 虚拟机(JVM) 语言实际上是一个比 Java 语言成功许多倍的产品。JVM 存在于众多Java 语言不存在的地方。像 Jython, Scala 和 JRuby 这样的语言,均依赖于 JVM, 而非 Java 语言本身。

语言的虚拟机的本质,是一个可以运行中间语言的机器。 在实际硬件上,程序和数据是两个截然不同的概念;而对于虚拟机来讲,中间语言程序,只是虚拟机程序的输入数据罢了。这种将程序当作数据的处理方式,带来了我们熟知的许多虚拟机的优点,如跨平台特性,安全性等等。 因为程序即是数据,为虚拟机读取中间语言程序方便,其指令往往都是以字节为单位,故称为字节码 (bytecode)。 相比之下,计算机的 CPU 指令则可长度不一,也不一定占据整数个字节。

程序是数据这个特性使得虚拟机可以做到跨平台和沙箱安全;反过来,数据是程序又使得虚拟机可以用在一些意想不到的地方,使数据更加灵活。 目前通行的轮廓字体描述语言 TrueType 就是成功运用虚拟机来更加灵活地处理字体的一个例子。

TrueType 是一种采用数学函数描述字体的矢量字体。 矢量字体在理论上可以自由缩放。而实践中,因为显示器本质上是点阵的,所有的矢量字形都要经过栅格化 (rasterization) , 将矢量轮廓近似转化为像素点的透明度。 然而,这种近似并不是随意的。 以汉字 “中” 为例,为保证其对称美观,我们必须约束栅格化程序,保证任何时候左右两个竖线与中间一竖的距离相等,哪怕为此不惜将此字缩减或放宽一两个像素。 这类约束又被称作提示 (hinting)。 它对于字体至关重要—缺少提示的矢量字体在字形较小时不可避免地会出现失真,变形和锯齿等现象。 不难理解,本质上“提示”是一个以字体轮廓和字形大小为输入,以栅格数据为输出的程序。 因为此,TrueType 包含了一套虚拟机指令,方便字体设计者表达这种提示。 可以想象,如果没有这个虚拟机的存在,设计灵活的矢量字体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实际上,我们所见到的几乎所有的矢量字体文件,都是一个数据和程序的混合物。 从另一方面来说,每个字形都需要一个专门的“提示”,也从一个侧面说明了设计高质量的中文字体之难度。

基于栈,还是基于寄存器

凡提到虚拟机,绕不过去的第一个问题就是这个虚拟机是基于栈的,还是基于寄存器的(有些虚拟机,如 LISP 机器,可以同时有栈和寄存器)? 尽管这里“寄存器”和“栈”,都不一定直接对应到机器CPU的寄存器或者内存里的栈。这个问题之所以重要,因为它直接决定了虚拟机的应用场景。一般说来,基于栈的虚拟机结构相对简单,且更加适合资源受限系统。 比如上文我们说的 TrueType 虚拟机,结构简单,功能专一,就是基于栈的。

尽管所有的计算机的存储模型都是构建在图灵机的无穷纸带模型上,实践中所有语言都或多或少依赖于栈模型。特别的,函数调用就等价于栈的推入和弹入操作,其他操作均可抽象为对栈顶元素进行。相比之下,寄存器模型虽然贴近真实机器,却并不够直接:很少有高级语言直接制定寄存器如何分配的,因此编译器的作者需要考量寄存器分配问题。而基于栈的虚拟机的所有指令都可默认为对栈顶元素操作,结构简单,且暂时绕开了寄存器分配难题。

基于栈的虚拟机更加适合内存和 CPU 处理速度等方面有限的系统。同样的源程序,在目标代码的体积上,面向栈虚拟机上生成的代码更加小。这是容易理解的:基于栈的虚拟机的指令默认对栈顶元素操作,因此指令只需为 OP 格式,无需 OP Reg1, Reg2, Reg3 等额外指定寄存器。这个设计也绕开了指令解码问题。平均上说,基于寄存器的虚拟机生成的指令的体积比基于栈的要大。我们见到的许多基于栈的虚拟机,都是为资源受限系统设计的。JVM 的初衷是一个运行在电视机顶盒中的小系统,后来精简版本的 JVM 甚至可以放到智能卡上;Forth 语言的虚拟机是要用在计算机固件(Open Firmware),航空系统和嵌入式系统中;控制打印的 Postscript 是用于高品质打印机中。很显然,机顶盒,引导固件和打印机都是资源受限的系统,这些系统中的虚拟机,不约而同都是基于栈的。值得一提的是,因为实现简单,许多并非用于受限系统的通用语言的虚拟机也是基于栈的,如 Python, Ruby, .NET 的 CLR 等。

基于寄存器的虚拟机,是为性能所生。引入寄存器假设固然关上了用于资源受限系统的门,却也打开了一扇通向进一步性能优化的窗。栈虚拟机的一大缺点就是要不停地将操作数在堆和栈之间来回拷贝。比方说一个简单的三个参数的函数调用,在传递参数上就需要至少三次入栈和出栈操作,而在寄存器上只要指定三个寄存器即可。现代处理器提供的通用寄存器支持,本身就是为了减少这类值的来回拷贝。尽管有 Hotspot 这样的技术能够将一段栈虚拟机指令转化为基于寄存器的机器指令,可毕竟没有直接从支持寄存器的中间语言翻译直接。前面说过,保持程序的结构是优化的先决条件。失去了“指定三个值”这样的结构的栈虚拟机,需要运行时间接的推断这个操作。而直接指定这些访问结构,将值直接映射到 CPU 的寄存器,正是这类虚拟机运行效率高的要点所在。Android 的 Dalvik, Perl 的 Parrot 都是基于寄存器的虚拟机,而 LLVM 则是基于寄存器假设的中间语言。其中,为了让 Android 程序更加快的运行,Google 不惜放弃 JVM 的指令集,而选择将 JVM 指令转化为基于有限个寄存器的 Dalvik 指令集。 Parrot 和 LLVM 则更加自由一些,假设了无穷多个寄存器。无论是有限还是无限个寄存器,省却不必要的值拷贝是这类中间语言的最大优点。

JIT 和直接执行

JIT (Just-in-time) 是运行时的动态编译技术。不难看出,JIT 是针对中间语言的——将原语言的编译推迟到运行时并无意义,将中间语言的解释,部分转化为编译后的机器代码,则可以优化运行效率。JIT 之所以可行,一个基本假设是程序大多存在热点。D. E. Knuth 三十年前观察到的一个现象: 一段 FORTRAN 程序中不到 4% 的部分往往占用超过 50%的运行时间。因此,在运行时识别这样的热点并优化,可以事半功倍地提高执行效率。

按照 Jython 作者 Jim Hugunin 的观测, JIT 技术出现后,同样功能的程序,运行于 Java 虚拟机上的字节码和直接编译成二进制代码的 C 程序几乎一样快,有的甚至比 C 快。乍一看虚拟机比原生代码快,理论上是不可能的。而实践中,因为 JIT 编译器可以识别运行时热点做出特别优化。相比之下,静态编译器的代码优化并不能完全推断出运行时热点。而且,有些优化技术,如将虚函数调用静态化,只有在运行时才能做到。在对热点深度优化的情况下,JIT 比直接生成的机器代码执行效率高并不是一件神奇的事情。引入了 JIT 的,以 Python 书写的 Python 执行器 pypy, 运行速度要比以 C 实现的 CPython 解释器快一到五倍,就是 JIT 技术魅力的一个明证。

尽管 JIT 技术看上去很炫,实践中也能够做到几乎和原生二进制代码速度相近,我们必须承认,这只是一种补救相对慢的中间语言解释的一种措施罢了。设计语言平台时,设计者可能因为这样那样的原因而选择中间语言/虚拟机解决方案,或因为针对嵌入式系统(Java),或因为跨平台要求(Android Dalvik),或者仅仅因为设计者想偷懒不愿写一个从语言到CPU指令的编译器(Python/Ruby)。无论原因为何,当最初的原因已经不存在或不重要,而性能又成为重要考量的话,采用中间语言就显得舍近求远。JavaScript 引擎的进化就是一个生动的例子。

JavaScript 语言最初只是一种协助 HTML 完成动态客户端内容的小语言。Netscape 浏览器中的JS 引擎,最初只是一个简单的解释器。自2004 年 Google 发布 Gmail 之后, Ajax 技术的发展对 JS 引擎的速度提出了更高的挑战。JavaScript 引擎的速度被当成一个浏览器是否领先于对手的关键指标。在此情况下,众多浏览器厂商纷纷卷入了一轮 JS 引擎速度的军备竞赛。

最先挑起这场战争的是 Firefox, 目标是当时占据90%市场的 IE。Firefox 3 于2008年6月登场,其 JS 引擎 TraceMonkey 在栈虚拟机的基础上首次采用了 JIT 技术,在当时众多标准评测中超越了IE7。就在当月,WebKit 开发小组宣布了基于寄存器的 Squirrelfish 引擎,殊途同归,也是基于中间语言,尽管两者互相不兼容。

到9月,Google 发布了第一个版本的 Chrome 浏览器以及新的 JS 引擎: V8。V8一反使用中间语言的设计套路,力求将 JS 直接编译到本地代码。Google 毫不掩饰 V8 在标准评测上比其他浏览器快的结果,因此造成了 Firefox 和Safari 开发者对各自 JS 引擎速度评测的一场恶战。到了9月的时候,Firefox 和 Safari 各自的引擎都比6月份的结果快到 20%到60% 不等。 而 V8 也赢得了许多眼球,催生了之后的 Node.js 项目。

这场军备竞赛的一个结果,就是 V8 以外的引擎,也开始探索绕过中间语言从 JavaScript 直接生成二进制的可能性。SquirrelFish Extreme 就是自 Squirrelfish 衍生出来的一步本地代码的引擎。值得注意的是,尽管都是生成本地代码,V8 和 SquirrelFish Extreme 这样的编译器,并不是退回到传统的编译器技术上,因为他们已经吸收了许多对 JIT 编译器性能的研究成果。

就在我写这篇文章的时候,Google 正在将 Android 执行环境,从原来的 Dalvik 虚拟机,换成可以直接生成机器代码的 ART 架构。ART 负责在 App 安装后一次将跨平台的字节码分发格式,编译成原生机器代码。20 多年前,为了跨平台,Java 采取了虚拟机的设计方案。如今,中间语言的跨平台的部分依然保留,但作为已经不直接参与执行了。硬件的进步带来的中间语言和虚拟机设计的进化,是当时的设计者如何也想不到的事情了。

转载于:https://www.cnblogs.com/sure/p/3725379.html

编程珠玑番外篇之番外篇-O 中间语言和虚拟机漫谈(ZZ)相关推荐

  1. 【读薄《编程珠玑》】壹 开篇

    这篇文章是<读薄<编程珠玑>>系列博客的第一篇,在这篇文章中,我总结了在书中出现的一些问题以及一些解决方案. 问题集合 0x01:一个最多包含n个正整数的文件,每个数都小于n, ...

  2. 《编程珠玑,字字珠玑》45678读书笔记——编程技巧

    写在最前面的 就像上一篇文章说的,"编程永远是后话"!在有了可靠的问题分析过程和数据结构的选择,能正确运行的"二分搜索"代码出现之前,把其主要的思路先在草稿上实 ...

  3. 南外计算机课,南外小升初,怎么考?

    冲外,是身处南京城的家长们绕不过去的话题. 全国那么多所外国语学校,但百度"冲外",会发现这个"外",特指南外. 可别说,在"冲外"这一点上 ...

  4. 【编程珠玑】陪着奶猫看看书--《编程珠玑》第一章

    陪着奶猫看看书–<编程珠玑>第一章 首先说说小奶猫我为什么要读<编程珠玑>这本神作,当年小奶猫刚刚进入大学时候是个纯洁的少年,啥都不懂,要是哪个女生下午在外面问我带身份证没有, ...

  5. U3D_Shader编程(第二篇:基础夯实篇)

    <U3D_Shader编程> ##<U3D_Shader编程>发布说明: ++++Shader一个高大上的领域,不管怎么样,我来了. ++++立钻哥哥从2018年开始正式对Sh ...

  6. 一个计算机专业学生几年的编程经验汇总 (该系列一共 11 篇,看完之后,java 基础绝对有不小的提升!)

    Java 杂谈(一) 想来学习 Java 也有两个年头了,永远不敢说多么精通,但也想谈谈自己的感受,写给 软件学院的同仁们,帮助大家在技术的道路上少一点弯路.说得伟大一点是希望大家为软件 学院争气,其 ...

  7. 查找一段文字中最长的重复字串 – 编程珠玑(排过序的后缀数组的应用)

    转自:https://www.cse.msu.edu/~liyang5/?p=53 <编程珠玑>在第15章"珍珠字符串"一节,给出了一个非常漂亮的实现 – 基于目标字符 ...

  8. 编程珠玑--粗略估算

    粗略估算是<编程珠玑>中第七章提到的内容. 这篇文章将"粗略估算"看做是一项工程技术,是程序员必备的一项技能之一. 本人非常同意这个观点.粗略估算是一种把复杂的事情简单 ...

  9. 内网虚拟机静态IP设置VMWare内网通外网不通把某一网段白名单虚拟机ping不通主机虚拟机桥接改成非192.168网段服务器与电脑直连共享wifi

    首先关于虚拟机网络问题,先打开网络适配器,查看是否有vmware下载后的两个自带的虚拟网卡,网络和internet->更改适配器 可以看到VMnet1和VMnet8两个虚拟机网卡和wlan网卡以 ...

最新文章

  1. X509证书 指定了无效的提供程序类型 System.Security.Cryptography.CryptographicException 错误解决方法
  2. 安卓音乐播放器开发实例
  3. 经典C语言程序100例之六零
  4. 开源组件NanUI一周年 - 使用HTML/CSS/JS来构建.Net Winform应用程序界面
  5. 通过引入switch表达式来增强Java switch语句
  6. hiveql函数笔记(二)
  7. vc2010 mysql5.7_VC2010利用MySQL++访问mysql. 及连接池示例
  8. How to extract datafiles from asm diskgroup?
  9. 2022年广东省安全员A证第三批(主要负责人)考试试题及答案
  10. 计算机二级背景图设置,计算机二级。 ppt2010。 背景图片,柔化边缘椭圆 图片样式效果 怎么弄??...
  11. 代理服务器的常用端口有哪些?
  12. 【马红“名师+”研修共同体】“课” 展风采,“研”无止境----教学交流活动(二)
  13. 地址转为经纬度通过DBSCAN进行关联识别
  14. 股票怎么量化选股?怎么在通达信接口运行公式?
  15. 红米5a android 版本,【红米5A安卓7.1.2线刷包】MIUI V9.5.3.0.NCKCNFA稳定版 精简线刷包...
  16. python发送邮件封装
  17. 《神经科学:探索脑》学习笔记(第13章 运动的脊髓控制)
  18. J2SE、J2EE、J2ME
  19. 年龄估计系列(2)年龄检测数据库
  20. 计算机图形学05:中点BH算法对任意斜率的直线扫描转换方法

热门文章

  1. 社交网络分析的 R 基础:(三)向量、矩阵与列表
  2. textarea统计字数
  3. vue项目 报错 Extra semicolon (semi)
  4. 建矩阵力学奠基新量子论 不确定原理颠覆经典概念|量子群英传
  5. Vue项目构造页面布局
  6. 在进行IBEACON定位时所应考虑到的误差与建议
  7. 罗伯特扫地机器人电池如何取_周末清洁大会战 篇二十三:更换电池和清扫让iRobot 880扫地机器人焕然一新,还有更多配件来凑热闹...
  8. Rockchip RK3588 kernel dts解析之MMC
  9. 修改ARM开发板IP地址
  10. [数据分析方法论]互联网人必须要懂的“幸存者偏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