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T及静态转换

概述(NAT:网络地址转化)

作用:

通过将内部网络的私有ip地址翻译成全球唯一的公网ip地址,

使内部网络可以连接到互联网等外部网络上。

NATA的特性

优点:

节省公有合法ip地址。

处理地址重叠。

增强灵活性。

安全性。

缺点:

延迟增大。

配置和维护的复杂性。

不支持某些应用,可以通过静态NAT映射来避免。

NAT实现方式

静态转换:

ip地址的对应关系是一对一,而且是不变的,

借助静态转换,能实现外部网络对内部网络中某些特设定服务器的访问。

静态NAT配置:

Router(config)#ip route 0.0.0.0 0.0.0.0 201.1.1.2 (下一跳可以写ip也可以写端口。配置接口ip及路由)

Router(config)#ip nat inside source static 192.168.1.1 201.1.1.3(配置192.168.1.1出口转为201.1.1.3)

Router(config)#interface fastEthernet 0/1(进入路由器接口入口)

Router(config-if)#ip nat inside (在入口处配置)

Router(config)#interface fastEthernet 0/0(进入路由器接口出口)

Router(config-if)#ip nat outside(在出口处配置)

NAT端口映射配置:(服务器)

Router(config)#ip nat inside source static tcp 192.168.1.3 80 201.1.1.5 80

(把服务器192.168.1.3的80端口映射为 201.1.1.5的80端口)

动态转换:

ip地址的对应关系是不确定的,是随机的,所有被授权访问互联网的私有地址可随时转换为任何指定的合法外部ip地址

(内部网络同时访问internet的主机数少于配置的合法地址中的ip个数时适用)

动态NAT的配置:

Router(config)#access-list 1 permit 192.168.1.0 0.0.0.255(允许192.168.1.0网段)

Router(config)#ip nat pool hydra 200.1.1.3 200.1.1.9 netmask 255.255.255.255

(定义地址池名称为hydra,地址池ip范围200.1.1.3到200.1.1.9)

Router(config)#ip nat inside source list 1 pool nsd

端口多路复用(PAT)

通过改变外出数据包的源ip地址和源端口并进行端口转换,内部网络的所有主机均可共享一个合法ip地址,

实现互联网的访问,节约ip。

PAT的配置:

Router(config)#ip nat inside source list 1 interface f0/0 overload

查看NAT转换条目:

Router#show ip nat translations (显示当前存在的转换)

清除NAT转换条目:

Router#clear ip nat translation *(清除NAT转换条目中所有条目,静态NAT条目不会被清除)

NAT三种实现方式的区别:

静态转换的对应关系一对一且不变,并且没有节约公用ip,只隐藏可主机的真实地址。

动态转换虽然在一定情况下节约了公用ip,但当内部网络同时访问了internet的主机数大于合法地址池中的ip数量就不适用了。

端口多路复用可以使内部网络主机共享一个合法的外部ip地址,从而最大限度节约ip地址资源。

在路由器上添加默认路由:

Router(config)#ip route 0.0.0.0 0.0.0.0 f0/0(默认路由端口)

Router(config-router)#default-information originate (开启)

常见问题:

ACL阻止转换后的流量

进行地址转换的ACL不全

overload参数漏配

不对称路由问题

动态地址池ip地址范围配置错误

动态地址池与静态地址重叠

inside和outside接口配置错误

显示每个转换的数据包:

Router#debug ip nat

S:表示源地址

D:表示目标地址

转载于:https://www.cnblogs.com/Hydraxx/p/6906919.html

网络基础Cisco路由交换四相关推荐

  1. Cisco路由交换基础配置

    一.基础知识 在Cisco中字母大小没区别,但是正则表达式需要注意大小写 路由表查询机制:1.最长匹配原则.2.递归查询 路由器开始键入no/yes,no是进入用户模式,yes是进入初始化配置 1.模 ...

  2. 网络工程师(路由交换)必备面试题

    一. TCP/IP通信原理 物理层1. OSI七层模型与TCP/IP模型的区别?2. 异步传输与同步传输的优缺点与区别.应用场景?3. 多模光纤与单模光纤的区别以及用途?4. RJ45线序568A和5 ...

  3. 3.网络基础-三层路由网络

    3.1.IP地址 初识IP地址 • 在IP网络中,通信节点需要有一个唯一的IP地址: • IP地址用于IP报文的寻址以及标识一个节点: • IPv4地址一共32bits,使用点分十进制的形式表示:   ...

  4. 通信网络基础期末复习-第四章-多址接入协议

    文章目录 第四章 多址技术 4.1 多址协议概述 4.1.1 MAC层在通信协议中的位置 4.1.2 多址协议的分类 4.1.3 系统模型 4.2 固定多址接入协议 4.2.1 频分多址接入(FDMA ...

  5. Cisco路由交换--NAT详解一

    NAT出现背景 话不多说大家应该很清楚NAT出现是因为IPv4在设计之初没有考虑到网络发展的如此迅猛以至于32位的地址容量迅速面临枯竭,为了寻求解决方案.一方面IPv6技术问世,另外一方面NAT技术出 ...

  6. cisco路由交换防火墙命令配置详解

    Cisco路由器交换机防火墙配置命令详解 1.交换机支持的命令 交换机基本状态 switch: ;ROM状态, 路由器是rommon> hostname> ;用户模式 hostname# ...

  7. HCIA网络基础11-IP路由原理及静态路由

    文章目录 自制系统.LAN 和广播域 路由 静态路由 以太网交换机工作在数据链路层,用于在网络内进行数据转发.而企业网络的拓扑结构一般会比较复杂,不同的部门,或者总部和分支可能处在不同的网络中,此时就 ...

  8. 网络基础--静态路由和RIP

    rip ip路由原理 静态路由 实施静态路由 实施rip ripv1 ripv2 1.1ripv2的特点和时间值 时间值 rip防环机制 1.2ripv2的其他特性 命令 ip路由原理 静态路由 vl ...

  9. 安全方向比路由交换难吗_致网络工程师,新网工时代轻松拿下思科全新CCIE EI等各方向认证...

    点上方蓝字关注公众号,坚持每天技术打卡 学网络,就在IE-LAB 国内高端网络工程师培养基地 随着思科认证体系的变革,思科的CCIE的考试方向也有了变化.除了在各科目的新增,合并和取消上有所调整,考试 ...

最新文章

  1. 【经验】如何查看gcc、g++不加-std时的默认版本
  2. css控制非固定文本自动换行
  3. Java基础-Date类常用方法介绍
  4. Unity制作游戏中的场景
  5. linux运维安全方案,LINUX 安全运维 (一)
  6. 创建一个framework
  7. 检测到目标服务器启用了trace方法_深度学习检测小目标常用方法
  8. *【牛客 1 - A】矩阵(字符串hash)
  9. 企业实战_21_MyCat_keepalived 安装配置验证
  10. CSS基础「五」定位
  11. Java基础-hashMap原理剖析
  12. 可以方便的将SQL语句的执行结果显示成表格结果的JAVA类,可以用于不同的数据显示
  13. iPhone 12 Mini曝光:售价5000内、电池容量不忍看
  14. 对比MySQL,一文看透HBase的能力及使用场景
  15. c语言程序设计运动的小球,课程设计--运动的小球(15页)-原创力文档
  16. 得力考勤机excel密码_考勤机
  17. 考研数据结构之栈(2.5)——练习题之求解二次方根A的迭代函数,写出相应的递归算法和非递归算法(C表示)
  18. delphi微信授权登陆
  19. Win10扬声器未插入怎么解决?
  20. 五一劳动节,讲讲NEO智能合约的调试

热门文章

  1. 通过SD卡来安装Linux系统
  2. FluentNhibernate 组件component及应用
  3. flutter tab选项卡appbar中的选项卡
  4. 使用elementUI的日期选择框,两选择框关联时间限值
  5. 设计模式---状态变化模式之备忘录模式(Memento)
  6. meta 标签的学习
  7. 陶陶摘苹果(0)P2005_1
  8. C++中的引用与指针的区别
  9. 前端【学习心得】电商网站前端架构#3 前端在产品设计中的作用
  10. jQuery中 index() 方法的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