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nux day 5

一、inode是什么?

理解inode,要从文件储存说起。

文件储存在硬盘上,硬盘的最小存储单位叫做"扇区"(Sector)。每个扇区储存512字节(相当于0.5KB)。

操作系统读取硬盘的时候,不会一个个扇区地读取,这样效率太低,而是一次性连续读取多个扇区,即一次性读取一个"块"(block)。这种由多个扇区组成的"块",是文件存取的最小单位。"块"的大小,最常见的是4KB,即连续八个 sector组成一个 block。

文件数据都储存在"块"中,那么很显然,我们还必须找到一个地方储存文件的元信息,比如文件的创建者、文件的创建日期、文件的大小等等。这种储存文件元信息的区域就叫做inode,中文译名为"索引节点"。

二、inode的内容(类×××)

inode包含文件的元信息,具体来说有以下内容:

  * 文件的字节数

  * 文件拥有者的User ID

  * 文件的Group ID

  * 文件的读、写、执行权限

  * 文件的时间戳,共有三个:ctime指inode上一次变动的时间,mtime指文件内容上一次变动的时间,atime指文件上一次打开的时间。

  * 链接数,即有多少文件名指向这个inode

  * 文件数据block的位置

可以用stat命令,查看某个文件的inode信息:

stat example.txt

ls -i 也可以

总之,除了文件名以外的所有文件信息,都存在inode之中。至于为什么没有文件名,下文会有详细解释。

三、inode的大小

inode也会消耗硬盘空间,所以硬盘格式化的时候,操作系统自动将硬盘分成两个区域。一个是数据区,存放文件数据;另一个是inode区(inode table),存放inode所包含的信息。

每个inode节点的大小,一般是128字节或256字节。inode节点的总数,在格式化时就给定,一般是每1KB或每2KB就设置一个inode。假定在一块1GB的硬盘中,每个inode节点的大小为128字节,每1KB就设置一个inode,那么inode table的大小就会达到128MB,占整块硬盘的12.8%。

查看每个硬盘分区的inode总数和已经使用的数量,可以使用df命令。

df -i

  • [root@Centos7 ~]# df -i

  • Filesystem      Inodes  IUsed   IFree IUse% Mounted on

  • /dev/sda2      9764864 116466 9648398    2% /

  • devtmpfs        121540    399  121141    1% /dev

  • tmpfs           125170      7  125163    1% /dev/shm

  • tmpfs           125170    544  124626    1% /run

  • tmpfs           125170     13  125157    1% /sys/fs/cgroup

  • /dev/sda5      9764864    407 9764457    1% /testdir

  • /dev/sda1       194560    330  194230    1% /boot

  • tmpfs           125170     20  125150    1% /run/user/0

  • /dev/sr0             0      0       0     - /run/media/root/CentOS 7 x86_64

  •  

四、inode号码

每个inode都有一个号码,操作系统用inode号码来识别不同的文件。

这里值得重复一遍,Unix/Linux系统内部不使用文件名,而使用inode号码来识别文件。对于系统来说,文件名只是inode号码便于识别的别称或者绰号。表面上,用户通过文件名,打开文件。实际上,系统内部这个过程分成三步:首先,系统找到这个文件名对应的inode号码;其次,通过inode号码,获取inode信息;最后,根据inode信息,找到文件数据所在的block,读出数据。

使用ls -i命令,可以看到文件名对应的inode号码:

ls -i example.txt

五、目录文件

Unix/Linux系统中,目录(directory)也是一种文件。打开目录,实际上就是打开目录文件。

目录文件的结构非常简单,就是一系列目录项(dirent)的列表。每个目录项,由两部分组成:所包含文件的文件名,以及该文件名对应的inode号码。

ls命令只列出目录文件中的所有文件名:

ls /etc

ls -i命令列出整个目录文件,即文件名和inode号码:

ls -i /etc

如果要查看文件的详细信息,就必须根据inode号码,访问inode节点,读取信息。ls -l命令列出文件的详细信息。

ls -l /etc

  • [root@Centos7 ~]# ls -i1 .

  • 55384276 anaconda-ks.cfg

  • 54743278 bc

  • 37164385 Desktop

  • 37164387 Documents

  • 54734383 Downloads

  • 54743275 file1

  • 54743281 -h

  • 54733040 initial-setup-ks.cfg

  • 54734384 Music

  •  2299299 Pictures

  • 20056208 Public

  •  2299298 Templates

  • 54743288 tr

  • 20056227 Videos

  • 54743273 xx

  • 54743273 xx1

  • 54743289 xx2

六、硬链接

一般情况下,文件名和inode号码是"一一对应"关系,每个inode号码对应一个文件名。但是,Unix/Linux系统允许,多个文件名指向同一个inode号码。这意味着,可以用不同的文件名访问同样的内容;对文件内容进行修改,会影响到所有文件名;但是,删除一个文件名,不影响另一个文件名的访问。这种情况就被称为"硬链接"(hard link)。

ln命令可以创建硬链接:

ln 源文件 目标文件

运行上面这条命令以后,源文件与目标文件的inode号码相同,都指向同一个inode。inode信息中有一项叫做"链接数",记录指向该inode的文件名总数,这时就会增加1。反过来,删除一个文件名,就会使得inode节点中的"链接数"减1。当这个值减到0,表明没有文件名指向这个inode,系统就会回收这个inode号码,以及其所对应block区域。

这里顺便说一下目录文件的"链接数"。创建目录时,默认会生成两个目录项:"."和".."。前者的inode号码就是当前目录的inode号码,等同于当前目录的"硬链接";后者的inode号码就是当前目录的父目录的inode号码,等同于父目录的"硬链接"。所以,任何一个目录的"硬链接"总数,总是等于2加上它的子目录总数(含隐藏目录),这里的2是父目录对其的“硬链接”和当前目录下的".硬链接“。

七、软链接

除了硬链接以外,还有一种特殊情况。文件A和文件B的inode号码虽然不一样,但是文件A的内容是文件B的路径。读取文件A时,系统会自动将访问者导向文件B。因此,无论打开哪一个文件,最终读取的都是文件B。这时,文件A就称为文件B的"软链接"(soft link)或者"符号链接(symbolic link)。

这意味着,文件A依赖于文件B而存在,如果删除了文件B,打开文件A就会报错:"No such file or directory"。这是软链接与硬链接最大的不同:文件A指向文件B的文件名,而不是文件B的inode号码,文件B的inode"链接数"不会因此发生变化。

ln -s命令可以创建软链接。

ln -s 源文文件或目录 目标文件或目录

ln -s (相对于要软连接的文件的路径) (软连接所在路径)

例如

  1. [root@Centos7 ~]# ln -s ../root/xx /testdir/f2

  2. [root@Centos7 ~]# ls /testdir/f2

  3. /testdir/f2

  4. [root@Centos7 testdir]# ll

  5. total 4

  6. -rw-r--r--. 1 root root 141 Jul 29 15:22 dd

  7. lrwxrwxrwx. 1 root root  10 Jul 29 10:24 f1 -> ../root/xx

  8. lrwxrwxrwx. 1 root root  10 Jul 29 20:45 f2 -> ../root/xx

八、inode的特殊作用

由于inode号码与文件名分离,这种机制导致了一些Unix/Linux系统特有的现象。

  1. 有时,文件名包含特殊字符,无法正常删除。这时,直接删除inode节点,就能起到删除文件的作用。(此处未学)

  2. 移动文件或重命名文件,只是改变文件名,不影响inode号码。

  3. 打开一个文件以后,系统就以inode号码来识别这个文件,不再考虑文件名。因此,通常来说,系统无法从inode号码得知文件名。

第3点使得软件更新变得简单,可以在不关闭软件的情况下进行更新,不需要重启。因为系统通过inode号码,识别运行中的文件,不通过文件名。更新的时候,新版文件以同样的文件名,生成一个新的inode,不会影响到运行中的文件。等到下一次运行这个软件的时候,文件名就自动指向新版文件,旧版文件的inode则被回收。

查看文件类型:

file

-b 列出文件辨识结果时,不显示文件名称

-c 详细显示指令执行过程,便于排错或分析程序执行 (略)

-f 列出文件中文件名的文件类型

[root@Centos7 testdir]# file -f hh.txt

/etc/issue: ASCII text

/dev/zero:  character special

/testdir:   directory

/xxx:       cannot open (No such file or directory)

-F 使用指定分隔符号替换输出文件名后默认的“:”分隔符

[root@Centos7 testdir]# file -F"****" -f hh.txt

/etc/issue**** ASCII text

/dev/zero****  character special

/testdir****   directory

/xxx****       cannot open (No such file or directory)

-i 输出mime类型的字符串  (编码机制 是用什么写的)

-L 产看对应软连接对应文件的文件类型

-z 尝试去解读压缩文件的内容

--help 显示命令帮助

标准 I/O 和 管道

程序: 指令+数据

读入数据: Input

输出数据: Output

linux 给程序提供三种 I/O 设备

标准输入( Stdin ) 0 默认接受来自键盘的输入

标准输出( Stdout )1 默认输出到终端窗口

标准错误( Stderr )2 默认输出到终端窗口

I/O 重定向:改变默认位置

把输出和错误重新定向到文件

Stdout 和 Stderr 可以被重定向到文件:

命令   操作符号  文件名

支持的操作符号包括:

> 把 Stdout 重定向到文件

2> 把 Stderr 重定向到文件

&> 把所有输出重定向到文件

[root@Centos7 testdir]# (ls;pwd) > fi

[root@Centos7 testdir]# cat fi

f1

fi

hh.txt

/testdir

> 文件内容会被覆盖

# set -C :禁止将内容覆盖已有文件,但可最佳强制覆盖: >|

# set C : 允许覆盖

>>原有内容基础上,追加内容

把输出和错误重新定向到文件

2> : 覆盖重定向错误输出数据流

2>>: 追加重定向错误输出数据流

合并 标准输出 和 错误输出 为同一个数据流进行重定向:

&> : 覆盖重定向

&>>: 追加重定向

command > /path/to/file.out 2>&1

command >> /path/to/file.out 2>>&1

find /etc -name passwd 2> /dev/null

合并命令 stdout

(command ; command) >  all.txt

tr命令

tr - 转换和删除字符

tr [option]  set1 [set2]

选项 :

-c  取字符集的补集

-d  删除所有属于第一字符集的字符

-s  把连续重复的字符以单独一个字符表示

-t  先删除第一字符集第二字符集多出的字符

使用 < 来重定向标准输入

某些命令能够接受文件中导入的stdin

$ tr 'a-z' 'A-Z' < /etc/issue

该命令会把 /etc/issue 中的小写字符都转换成大写字符

tr -d abc < /etc/fstab 删除fstab文件中的所有abc

例如

[root@Centos7 testdir]# echo abc2abc3aabb3bbcc4cba > f1

[root@Centos7 testdir]# cat f1

abc2abc3aabb3bbcc4cba

[root@Centos7 testdir]# tr -d abc < /testdir/f1

2334

# cat > filea

hello

sfaslfkaslfa

sadffs

按ctrl+d离开, 可以使用文件来代替键盘的输入

# cat > filea < fileb   把 fileb 的内容 读到 filea

[root@Centos7 testdir]# echo xxx > 11

[root@Centos7 testdir]# echo yyx > 22

[root@Centos7 testdir]# cat > 11 < 22

[root@Centos7 testdir]# cat 11 22

yyx

yyx

把 多行发给 sstdin

使用 “  <<终止词  ” 命令从键盘把多行重导向给 stdin

这里的end 是终止词 随意设

$ mail -s "Please call" 对方有户名 << end

>hi

>·whoami·id -nu

>please give me a call when you get in.

>

>wo

>end

管道

用来连接命令

命令1 | 命令2 |命令3

stderr 默认不能通过管道转发, 可利用 2>&1 或 |& 实现

ls | tr 'a-z' 'A-Z'

less : 一页一页产看输入

$ls-l /etc | less

mail : 通过电子邮件发送输入

$echo "test email" | mail -s "test" username

lpr  : 把输入发送给打印机

$echo "test print" | lpr -P printer_name

tee 命令

[root@Centos7 testdir]# ls | tee ii.txt | tr 'a-z' 'A-Z'

F1

II.TXT

K

[root@Centos7 testdir]# ls | tee ii.txt

f1

ii.txt

k

把 命令 保存到文件中 还可以查看其内容

练习题

1,将/etc/issue文件中的内容转换成打邂逅保存到/tmp/issue.out中

[root@Centos7 testdir]# cat /etc/issue | tr 'a-z' 'A-Z'> /testdir/xx

[root@Centos7 testdir]# cat xx

\S

KERNEL \R ON AN \M

THE HOSTNAME IS \N

LOGIN TERMINAL IS \L

THE TIME IS \T

2,将当前系统登录用户的信息转换成大写后保存到/tmp/who.out

[root@Centos7 testdir]# w | tr 'a-z' 'A-Z'> /testdir/xx.xx

[root@Centos7 testdir]# cat xx.xx

14:04:47 UP  3:11,  3 USERS,  LOAD AVERAGE: 0.00, 0.01, 0.05

USER     TTY      FROM             LOGIN@   IDLE   JCPU   PCPU WHAT

ROOT     :0       :0               10:54   ?XDM?   1:58   0.40S GDM-SESSION-WORKER [PAM/GDM-AUTOLOGIN]

ROOT     PTS/0    :0               10:55    3:09M  0.06S  0.06S /BIN/BASH

ROOT     PTS/1    10.1.250.42      10:56    7.00S  0.84S  0.06S W

3,一个linux用户给root发邮件,要求邮件标题为“help”,邮件内容 HELLo,i am 用户名 ,the system version is here, please help me to chech it , thanks!

[xhb88@Centos7 ~]$ mail -s "help" root  << eof

hi

i am `whoami`

the system version is here, please help me to chech it , thanks!

eof

4,将/root下文件列表 显示成一行,并文件名之间用空格隔开

[root@Centos7 testdir]# ls -1 /root | tr '\n' ' '

anaconda-ks.cfg bc Desktop Documents Downloads file1 -h initial-setup-ks.cfg Music Pictures Public Templates tr Videos xx xx1 xx2

5,file1文件内容为: 1 2 3 4 5 6 7 8 9 10计算出所有数字的总和

[root@Centos7 testdir]# echo "1 2 3 4 5 6 7 8 9 10" > xx

[root@Centos7 testdir]# cat xx

1 2 3 4 5 6 7 8 9 10

[root@Centos7 testdir]# cat xx | tr ' ' '+' | bc

55

6,处理字符串 xt.l 1 jr#!$mn 2 c*/fe 3 uz 4,只保留其中的数字

[root@Centos7 testdir]# cat kkkk

xt.l 1 jr#!$mn 2 c*/fe 3 uz 4

[root@Centos7 testdir]# cat kkkk | tr -d [^[:alpha:]] | tr -d [^[:punct:]]

1  2  3  4

转载于:https://blog.51cto.com/9688139/1832170

linux 基础学习入门 5 inode 总结 tr tee 等小命令相关推荐

  1. linux 基础学习入门 2

    菜鸟回忆 linux day 2 AM: 物理终端:直接介入本机的显示器和键盘设备 /dev/consol 虚拟终端:附加在物理终端之上的以软件方式虚拟实现的终端,设备文件路径 /dev/tty#,C ...

  2. Linux基础学习之Day7-2-LVM管理

    Linux基础学习之从入门到精通Day7-2 LVM管理 在线扩容 online 数据迁移 online 创建LVM LVM叫逻辑卷管理 VG扩展/缩小 LV扩容 文件系统扩容 在线扩容及在生产中 3 ...

  3. linux基础学习——linux的文件权限和目录配置

    linux基础学习--linux的文件权限和目录配置 1.用户和用户组和其他人概念: 三个概念的前提宗旨:linux是一个多人多任务的系统环境.如果不对文件作出一个权限限制的话.任何人都能操作这份文件 ...

  4. Linux基础学习之Day12-网络管理基础

    Linux基础学习之从入门到精通Day12 网络管理基础 使用NetworkManager管理网络 网络管理器(NetworkManager)是一个动态网络的控制器与配置系统,它用于当网络设备可用时保 ...

  5. Linux基础学习之Day7-6-Mount 挂载详解

    Linux基础学习之从入门到精通Day7-6 Mount 挂载详解 常用挂载选项详解 挂载设备文件.卷标.UUID ISO文件创建及挂载 挂载选项 -t 文件系统类型 -o 选项1,选项2- 示例: ...

  6. 鸟哥的linux 实训教程,鸟哥的Linux基础学习实训教程

    1.理想的Linux上机实践课程 每周一次.每次三小时的学与练 本书所有例题讲解,均经过鸟哥在大专院校实施多年来的测试,对于学生的理解具有相当满意的效果. 2. 提供一致性教学环境 让学习者不再有陌生 ...

  7. Linux基础急速入门:用 TCPDUMP 抓包

    简介 tcpdump是一个用于截取网络分组,并输出分组内容的工具.凭借强大的功能和灵活的截取策略,使其成为类UNIX系统下用于网络分析和问题排查的首选工具 tcpdump 支持针对网络层.协议.主机. ...

  8. 最全的linux基础学习视频

    最全的linux基础学习视频,千锋教育的Linux视频课程免费下载地址: http://pan.baidu.com/s/1c13ddvE,更多精彩的视频在不断的更新中,OpenStack覆盖了网络.虚 ...

  9. 鸟哥私房菜linux基础学习笔记 1

    linux基础学习笔记 计算机:辅劣人脑的好工具 1.计算机硬件癿五大单元 输入单元:包括键盘.鼠标.卡片阅读机.手写板.触控屏幕等等一堆: 主机部分:这个就是系统单元,被主机机壳保护住了,里面有 C ...

最新文章

  1. asp java 变量_ASP_用stack变量优化Java代码,  java程序包含了大量的对象 - phpStudy...
  2. CentOS 6.3下Strongswan搭建IPSec ***(ipsec.conf配置文件有讲解)
  3. [Python图像处理] 三十七.OpenCV直方图统计两万字详解(掩膜直方图、灰度直方图对比、黑夜白天预测)
  4. 读写分离和负载均衡介绍
  5. apache ignite_通过示例获取Apache Ignite Baseline拓扑
  6. mysql获取后一天_mysql获取当前时间,前一天,后一天
  7. NumPy 秘籍中文第二版·翻译完成
  8. HDU-4578 Transformation 线段树(两种方法)
  9. Archlinux 试用
  10. fiddler抓不到PC端微信小程序的包
  11. 美容院管理系统高效管理门店店务?
  12. EDI文件类型和传输协议
  13. Allegro中切割/挖空铜皮步骤 及 该功能无法正常使用时的解决方案
  14. python汇率兑换_Python入门案例(一):汇率兑换
  15. 如何修改静态 IP 地址和动态 IP 地址
  16. iOS开发之应用首次启动显示用户引导 - 疯狂的萝卜 - 博客园
  17. 【研报】供应链流通视角,透视中国商流之变革
  18. 麦克风有电流声怎么办?
  19. srio 门铃_如何更改SkyBell HD门铃的LED颜色
  20. 云渲染技术在虚拟仿真医疗培训中的应用

热门文章

  1. Redis配置文件(3)常见的配置修改
  2. 【HTTP】 认证和单点登录 【瞎写的…】
  3. erlang的epmd指定端口范围验证及端口权限配置
  4. **PHP中替换换行符
  5. python运维开发笔记5
  6. LVS三种请求转发方式和八种调度算法简介
  7. VS2010测试功能之旅:编码的“.NET研究”UI测试(2)-操作动作的录制原理(上)...
  8. 深度剖析WinPcap之(二)——网络分析与嗅探的基础知识(4)
  9. 炫天塔罗占卜结果......
  10. Redis之rehash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