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原模型中的卷积层(卷积核为5*5)全部替换成两个3*3级联的卷积层(就像VGG模型)训练误差一直为2.3不变

用局部连接而不是全连接,同时权值共享。

局部连接的概念参考局部感受域,即某个视神经元仅考虑某一个小区域的视觉输入,因此相比普通神经网络的全连接层(下一层的某一个神经元需要与前一层的所有节点连接),卷积网络的某一个卷积层的所有节点只负责前层输入的某一个区域(比如某个3*3的方块)。

这样一来需要训练的权值数相比全连接而言会大大减少,进而减小对样本空间大小的需求。权值共享的概念就是,某一隐藏层的所有神经元共用一组权值。这两个概念对应卷积层的话,恰好就是某个固定的卷积核。

卷积核在图像上滑动时每处在一个位置分别对应一个“局部连接”的神经元,同时因为“权值共享”的缘故,这些神经元的参数一致,正好对应同一个卷积核。

顺便补充下,不同卷积核对应不同的特征,比如不同方向的边(edge)就会分别对应不同的卷积核。

激活函数f(x)用ReLU的话避免了x过大梯度趋于0(比如用sigmoid)而影响训练的权值的情况(即GradientVanishing)。同时结果会更稀疏一些。

池化之后(例如保留邻域内最大或平均以舍弃一些信息)一定程度也压制了过拟合的情况。

综述总体来说就是重复卷积-relu来提取特征,进行池化之后再作更深层的特征提取,实质上深层卷积网络的主要作用在于特征提取。

最后一层直接用softmax来分类(获得一个介于0~1的值表达输入属于这一类别的概率)。

谷歌人工智能写作项目:神经网络伪原创

cnn训练准确率很高,测试准确率很低(loss有一直下降)是为什么?

可能的原因:有可能是层数较少,可以尝试增加卷积层;可能性不大A8U神经网络。之前我有出现过类似的情况,数据本身质量太低,就算训练层可以保证很高的准确率也没有什么意义,此时已经过拟合了。

这种情况是没有办法的,因为你的数据本身就有问题,无解。

你可以尝试用机器学习的方法提取特征值来验证,如果此时准确率比CNN结果要好,那么就是你网络本身的问题,如果准确率也很差,那就应该是你数据本身质量的问题。

高斯过程模型会过拟合吗?

会的。

减少过拟合的方法:获取更多数据:从数据源头获取更多数据;数据增强(DataAugmentation)•使用合适的模型:减少网络的层数、神经元个数等均可以限制网络的拟合能力•dropout,丢弃一些数据•正则化,在训练的时候限制权值变大•限制训练时间,earlystoptraining•增加噪声Noise,例如高斯模糊数据清洗(datackeaning/Pruning):将错误的label纠正或者删除错误的数据•结合多种模型:用不同的模型拟合不同度、饱和度、对比度变化。

如何判断卷积神经网络是否过拟合

原则上RSquare值越高(越接近1),拟合性越好,自变量对因变量的解释越充分。但最重要的是看sig值,小于0.05,达到显著水平才有意义。

可以看回你spss的结果,对应regression的sig值如果是小于0.05的,就可以了。

卷积神经网络训练精度高,测试精度很低的原因

过拟合了,原因很多,解决方案也有很多。百度/谷歌搜索过拟合overfitting个人会优先尝试减小网络规模,比如层数、卷积滤波器个数、全连接层的单元数这些。

其他的比如Dropout,数据增强/扩充,正则,earlystop,batchnorm也都可以尝试。

深度网络中为何引入池化层?

减少大量的计算量。引入空间过滤器的层级结构,从而让连续卷积层的观察窗口变大,这样可以更加充分地获得信息。池化(Pooling):也称为欠采样或下采样。

主要用于特征降维,压缩数据和参数的数量,减小过拟合,同时提高模型的容错性。

主要有:MaxPooling:最大池化AveragePooling:平均池化MaxPooling:选取最大的,我们定义一个空间邻域(比如,2*2的窗口),并从窗口内的修正特征图中取出最大的元素,最大池化被证明效果更好一些。

AveragePooling:平均的,我们定义一个空间邻域(比如,2*2的窗口),并从窗口内的修正特征图中算出平均值。

输出层(全连接层)经过前面若干次卷积+激励+池化后,终于来到了输出层,模型会将学到的一个高质量的特征图片全连接层。其实在全连接层之前,如果神经元数目过大,学习能力强,有可能出现过拟合。

因此,可以引入dropout操作,来随机删除神经网络中的部分神经元,来解决此问题。还可以进行局部归一化(LRN)、数据增强等操作,来增加鲁棒性。

当来到了全连接层之后,可以理解为一个简单的多分类神经网络(如:BP神经网络),通过softmax函数得到最终的输出。整个模型训练完毕。

CNN中卷积层、池化层和全连接层分别有什么作用和区别?

如下:卷积层:提取特征。“不全连接,参数共享”的特点大大降低了网络参数,保证了网络的稀疏性,防止过拟合。之所以可以“参数共享”,是因为样本存在局部相关的特性。

池化层:有MaxPool和AveragePool等。其中MaxPool应用广泛。因为经过MaxPool可以减小卷积核的尺寸,同时又可以保留相应特征,所以主要用来降维。

全连接层:在全连接的过程中丢失位置信息,可以理解为降低了学习过程中的参数敏感度;很多分类问题需要通过softmax层进行输出;进行非线性变换等等。但是现在已经有很多网络结构去掉了最后的全连接层。

我也是入坑没多久,对这一点理解仍很粗浅。

人工智能的原理是什么

人工智能的原理,简单的形容就是:人工智能=数学计算。机器的智能程度,取决于“算法”。最初,人们发现用电路的开和关,可以表示1和0。

那么很多个电路组织在一起,不同的排列变化,就可以表示很多的事情,比如颜色、形状、字母。再加上逻辑元件(三极管),就形成了“输入(按开关按钮)——计算(电流通过线路)——输出(灯亮了)”这种模式。

想象家里的双控开关。为了实现更复杂的计算,最终变成了,“大规模集成电路”——芯片。电路逻辑层层嵌套,层层封装之后,我们改变电流状态的方法,就变成了“编写程序语言”。程序员就是干这个的。

程序员让电脑怎么执行,它就怎么执行,整个流程都是被程序固定死的。所以,要让电脑执行某项任务,程序员必须首先完全弄清楚任务的流程。就拿联控电梯举例:别小看这电梯,也挺“智能”呢。

考虑一下它需要做哪些判断:上下方向、是否满员、高峰时段、停止时间是否足够、单双楼层等等,需要提前想好所有的可能性,否则就要出bug。某种程度上说,是程序员控制了这个世界。

可总是这样事必躬亲,程序员太累了,你看他们加班都熬红了眼睛。于是就想:能不能让电脑自己学习,遇到问题自己解决呢?而我们只需要告诉它一套学习方法。

大家还记得1997年的时候,IBM用专门设计的计算机,下赢了国际象棋冠军。

其实,它的办法很笨——暴力计算,术语叫“穷举”(实际上,为了节省算力,IBM人工替它修剪去了很多不必要的计算,比如那些明显的蠢棋,并针对卡斯帕罗夫的风格做了优化)。

计算机把每一步棋的每一种下法全部算清楚,然后对比人类的比赛棋谱,找出最优解。一句话:大力出奇迹!但是到了围棋这里,没法再这样穷举了。力量再大,终有极限。

围棋的可能性走法,远超宇宙中全部原子之和(已知),即使用目前最牛逼的超算,也要算几万年。在量子计算机成熟之前,电子计算机几无可能。

所以,程序员给阿尔法狗多加了一层算法:A、先计算:哪里需要计算,哪里需要忽略。B、然后,有针对性地计算。——本质上,还是计算。哪有什么“感知”!在A步,它该如何判断“哪里需要计算”呢?

这就是“人工智能”的核心问题了:“学习”的过程。仔细想一下,人类是怎样学习的?人类的所有认知,都来源于对观察到的现象进行总结,并根据总结的规律,预测未来。

当你见过一只四条腿、短毛、个子中等、嘴巴长、汪汪叫的动物,名之为狗,你就会把以后见到的所有类似物体,归为狗类。不过,机器的学习方式,和人类有着质的不同:人通过观察少数特征,就能推及多数未知。

举一隅而反三隅。机器必须观察好多好多条狗,才能知道跑来的这条,是不是狗。这么笨的机器,能指望它来统治人类吗。它就是仗着算力蛮干而已!力气活。具体来讲,它“学习”的算法,术语叫“神经网络”(比较唬人)。

(特征提取器,总结对象的特征,然后把特征放进一个池子里整合,全连接神经网络输出最终结论)它需要两个前提条件:1、吃进大量的数据来试错,逐渐调整自己的准确度;2、神经网络层数越多,计算越准确(有极限),需要的算力也越大。

所以,神经网络这种方法,虽然多年前就有了(那时还叫做“感知机”)。但是受限于数据量和计算力,没有发展起来。神经网络听起来比感知机不知道高端到哪里去了!

这再次告诉我们起一个好听的名字对于研(zhuang)究(bi)有多重要!现在,这两个条件都已具备——大数据和云计算。谁拥有数据,谁才有可能做AI。

目前AI常见的应用领域:图像识别(安防识别、指纹、美颜、图片搜索、医疗图像诊断),用的是“卷积神经网络(CNN)”,主要提取空间维度的特征,来识别图像。

自然语言处理(人机对话、翻译),用的是”循环神经网络(RNN)“,主要提取时间维度的特征。因为说话是有前后顺序的,单词出现的时间决定了语义。神经网络算法的设计水平,决定了它对现实的刻画能力。

顶级大牛吴恩达就曾经设计过高达100多层的卷积层(层数过多容易出现过拟合问题)。当我们深入理解了计算的涵义:有明确的数学规律。那么,这个世界是是有量子(随机)特征的,就决定了计算机的理论局限性。

——事实上,计算机连真正的随机数都产生不了。——机器仍然是笨笨的。更多神佑深度的人工智能知识,想要了解,可以私信询问。

卷积层数量过多的缺点,卷积积分的被积函数相关推荐

  1. vgg16卷积层的计算量_卷积神经网络VGG16参数数量的计算和理解

    先说一下我对神经网络的理解:神经网络就是用巨量的简单的非线性函数组合起来拟合复杂的未知函数.比如,人类识别不同的物体.识别不同动物.不同植物是个复杂的未知函数.虽然未知,但没事,我们的神经网络可以用巨 ...

  2. vgg16卷积层的计算量_卷积神经网络VGG16详解

    VGG网络图如下,本文要深入讲解的是很常用的VGG16网络.在看懂VGG16网络之前,先补一下卷积神经网络的知识,然后用代码实例来更好说明VGG16网络 VGG网络 图片数据如何输入? 彩色图像有RG ...

  3. Lesson 16.1016.1116.1216.13 卷积层的参数量计算,1x1卷积核分组卷积与深度可分离卷积全连接层 nn.Sequential全局平均池化,NiN网络复现

    二 架构对参数量/计算量的影响 在自建架构的时候,除了模型效果之外,我们还需要关注模型整体的计算效率.深度学习模型天生就需要大量数据进行训练,因此每次训练中的参数量和计算量就格外关键,因此在设计卷积网 ...

  4. 卷积层运算详解与im2col实现

    全连接层存在的问题 之前介绍的全连接的神经网络中使用了全连接层(Affine层).在全连接层中,相邻层的神经元全部连接在一起,输出的数量可以任意决定. 全连接层存在什么问题呢?那就是数据的形状被&qu ...

  5. 机器学习入门(15)— 全连接层与卷积层的区别、卷积神经网络结构、卷积运算、填充、卷积步幅、三维数据卷积、多维卷积核运算以及批处理

    卷积神经网络(Convolutional Neural Network,CNN)CNN 被用于图像识别.语音识别等各种场合,在图像识别的比赛中,基于深度学习的方法几乎都以 CNN 为基础. 1. 全连 ...

  6. Pytorch学习 - Task5 PyTorch卷积层原理和使用

    Pytorch学习 - Task5 PyTorch卷积层原理和使用 1. 卷积层 (1)介绍 (torch.nn下的) 1) class torch.nn.Conv1d() 一维卷积层 2) clas ...

  7. 深度学习 卷积层与全连接层权重参数个数的计算

    1.卷积网络实例分析 构建卷积网络如下: from tensorflow.python.keras import datasets, models, layers class CNN(object): ...

  8. 深度学习之卷积神经网络(11)卷积层变种

    深度学习之卷积神经网络(11)卷积层变种 1. 空洞卷积 2. 转置卷积 矩阵角度 转置卷积实现 3. 分离卷积 卷积神经网络的研究产生了各种各样优秀的网络模型,还提出了各种卷积层的变种,本节将重点介 ...

  9. keras中的卷积层池化层

    文章目录 卷积层 创建卷积层 卷积层的格式及参数: 卷积层中的参数数量 卷积层的形状 池化层 keras中的最大池化层 参数 卷积层 创建卷积层 首先导入keras中的模块 from keras.la ...

最新文章

  1. Python并发编程实例教程
  2. 宁波工商职业技术学院计算机分数线,浙江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历年分数线 2021浙江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录取分数线...
  3. linux函数实验报告,linux实验报告
  4. 同花顺2020年净利润17亿元增长近一倍,DAU超1400万
  5. 历届奥斯卡获奖影片(1971-2014年)
  6. 机房管理--如何应对学生关闭极域电子教室
  7. Opencv函数 rectangle函数与Rect函数的用法
  8. coap 返回版本信息_CoAP协议浅析
  9. python 泰森多边形边界_geotools中泰森多边形的生成
  10. 华为老总任正非给公司患抑郁症员工的一封信
  11. C++Qt入门(1)---Qt简介,第一个Qt程序,Qt按钮
  12. Angular 个人深究(一)【Angular中的Typescript 装饰器】
  13. Wireshark对pop3抓包分析
  14. 淘宝用户行为分析(一):点击—加购—收藏—购买
  15. python爬取物流信息_手把手教你用Python爬取快递100查询你的物流信息
  16. Intel® oneAPI Base Toolkit+Intel® oneAPI HPC Toolkit安装教程
  17. java 查找大写字母_在Java中查找字符串的所有大写字母
  18. 怀孕用计算机来算周期怎么算,怀孕周期计算器公式
  19. IOS 安卓 按键精灵 触动精灵脚本逆向解密
  20. 苹果cmsv10仿91美剧网自适应收录好的免费模板

热门文章

  1. 《图解数据结构》(第二版)读书笔记
  2. 微服务编排引擎Cadence简介
  3. 技术干货 | Modelica建模秘籍之状态变量
  4. 计算机应用期刊投中难吗,计算机应用期刊审稿时间过长,是不是没戏了?
  5. python中的math模块pi_Python的武器库02:math模块
  6. 一个计算机高手成长过程(转)
  7. 通达OA 数据库连接参数设置(图文)
  8. KEBA控制器通过NT50连接西门子S71200系列PLC
  9. SQL2005开启远程连接功能
  10. [生存志] 第61节 孔子五期弟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