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上方“Java知音”,选择“置顶公众号”

技术文章第一时间送达!

作者:hncghttp://segmentfault.com/a/1190000019360335

推荐阅读(点击即可跳转阅读)

1. 淘宝服务端高并发分布式架构演进之路

2. IntelliJ IDEA 从入门到上瘾教程,2019图文版!

3. 高并发场景下缓存处理的一些思路

4. 权限设计的一些想法和思考

什么是高并发?

高并发是互联网分布式系统架构的性能指标之一,它通常是指单位时间内系统能够同时处理的请求数,简单点说,就是QPS(Queries per second)。

那么我们在谈论高并发的时候,究竟在谈些什么东西呢?


高并发究竟是什么?

这里先给出结论:

高并发的基本表现为单位时间内系统能够同时处理的请求数;
高并发的核心是对CPU资源的有效压榨。

举个例子,如果我们开发了一个叫做MD5穷举的应用,每个请求都会携带一个md5加密字符串,最终系统穷举出所有的结果,并返回原始字符串。这个时候我们的应用场景或者说应用业务是属于CPU密集型而不是IO密集型。

这个时候CPU一直在做有效计算,甚至可以把CPU利用率跑满,这时我们谈论高并发并没有任何意义。(当然,我们可以通过加机器也就是加CPU来提高并发能力,这个是一个正常猿都知道废话方案,谈论加机器没有什么意义,没有任何高并发是加机器解决不了,如果有,那说明你加的机器还不够多!)

对于大多数互联网应用来说,CPU不是也不应该是系统的瓶颈,系统的大部分时间的状况都是CPU在等I/O (硬盘/内存/网络) 的读/写操作完成。

这个时候就可能有人会说,我看系统监控的时候,内存和网络都很正常,但是CPU利用率却跑满了这是为什么?

这是一个好问题,后文我会给出实际的例子,再次强调上文说的 有效压榨 这4个字,这4个字会围绕本文的全部内容!


控制变量法

万事万物都是互相联系的,当我们在谈论高并发的时候,系统的每个环节应该都是需要与之相匹配的。我们先来回顾一下一个经典C/S的HTTP请求流程。

如图中的序号所示:

  1. 我们会经过DNS服务器的解析,请求到达负载均衡集群
  2. 负载均衡服务器会根据配置的规则,想请求分摊到服务层。服务层也是我们的业务核心层,这里可能也会有一些PRC、MQ的一些调用等等
  3. 再经过缓存层
  4. 最后持久化数据
  5. 返回数据给客户端

要达到高并发,我们需要 负载均衡、服务层、缓存层、持久层 都是高可用、高性能的,甚至在第5步,我们也可以通过 压缩静态文件、HTTP2推送静态文件、CDN来做优化,这里的每一层我们都可以写几本书来谈优化。

本文主要讨论服务层这一块,即图红线圈出来的那部分。不再考虑讲述数据库、缓存相关的影响。

高中的知识告诉我们,这个叫 控制变量法。


再谈并发

网络编程模型的演变历史

并发问题一直是服务端编程中的重点和难点问题,为了优系统的并发量,从最初的Fork进程开始,到进程池/线程池,再到epoll事件驱动(Nginx、node.js反人类回调),再到协程。

从上中可以很明显的看出,整个演变的过程,就是对CPU有效性能压榨的过程。

什么?不明显?

那我们再谈谈上下文切换

在谈论上下文切换之前,我们再明确两个名词的概念。

并行:两个事件同一时刻完成。
并发:两个事件在同一时间段内交替发生,从宏观上看,两个事件都发生了。

线程是操作系统调度的最小单位,进程是资源分配的最小单位。由于CPU是串行的,因此对于单核CPU来说,同一时刻一定是只有一个线程在占用CPU资源的。因此,Linux作为一个多任务(进程)系统,会频繁的发生进程/线程切换。

在每个任务运行前,CPU都需要知道从哪里加载,从哪里运行,这些信息保存在CPU寄存器和操作系统的程序计数器里面,这两样东西就叫做 CPU上下文

进程是由内核来管理和调度的,进程的切换只能发生在内核态,因此 虚拟内存、栈、全局变量等用户空间的资源,以及内核堆栈、寄存器等内核空间的状态,就叫做 进程上下文

前面说过,线程是操作系统调度的最小单位。同时线程会共享父进程的虚拟内存和全局变量等资源,因此 父进程的资源加上线上自己的私有数据就叫做线程的上下文。

对于线程的上下文切换来说,如果是同一进程的线程,因为有资源共享,所以会比多进程间的切换消耗更少的资源。

现在就更容易解释了,进程和线程的切换,会产生CPU上下文切换和进程/线程上下文的切换。而这些上下文切换,都是会消耗额外的CPU的资源的。

进一步谈谈协程的上下文切换

那么协程就不需要上下文切换了吗?需要,但是不会产生 CPU上下文切换和进程/线程上下文的切换,因为这些切换都是在同一个线程中,即用户态中的切换,你甚至可以简单的理解为,协程上下文之间的切换,就是移动了一下你程序里面的指针,CPU资源依旧属于当前线程。

需要深刻理解的,可以再深入看看Go的GMP模型。

最终的效果就是协程进一步压榨了CPU的有效利用率。


回到开始的那个问题

这个时候就可能有人会说,我看系统监控的时候,内存和网络都很正常,但是CPU利用率却跑满了这是为什么?

注意本篇文章在谈到CPU利用率的时候,一定会加上有效两字作为定语,CPU利用率跑满,很多时候其实是做了很多低效的计算。

以"世界上最好的语言"为例,典型PHP-FPM的CGI模式,每一个HTTP请求:

  • 都会读取框架的数百个php文件,
  • 都会重新建立/释放一遍MYSQL/REIDS/MQ连接,
  • 都会重新动态解释编译执行PHP文件,
  • 都会在不同的php-fpm进程直接不停的切换切换再切换。

php的这种CGI运行模式,根本上就决定了它在高并发上的灾难性表现。

找到问题,往往比解决问题更难。当我们理解了当我们在谈论高并发究竟在谈什么 之后,我们会发现高并发和高性能并不是编程语言限制了你,限制你的只是你的思想。

找到问题,解决问题!当我们能有效压榨CPU性能之后,能达到什么样的效果?

下面我们看看 php+swoole的HTTP服务 与 Java高性能的异步框架netty的HTTP服务之间的性能差异对比。


性能对比前的准备

swoole是什么

Swoole是一个为PHP用C和C++编写的基于事件的高性能异步&协程并行网络通信引擎

Netty是什么

Netty是由JBOSS提供的一个java开源框架。Netty提供异步的、事件驱动的网络应用程序框架和工具,用以快速开发高性能、高可靠性的网络服务器和客户端程序。

单机能够达到的最大HTTP连接数是多少?

回忆一下计算机网络的相关知识,HTTP协议是应用层协议,在传输层,每个TCP连接建立之前都会进行三次握手。

每个TCP连接由 本地ip,本地端口,远端ip,远端端口,四个属性标识。

TCP协议报文头如下(图片来自维基百科):

  • 本地端口由16位组成,因此本地端口的最多数量为 2^16 = 65535个。
  • 远端端口由16位组成,因此远端端口的最多数量为 2^16 = 65535个。

同时,在linux底层的网络编程模型中,每个TCP连接,操作系统都会维护一个File descriptor(fd)文件来与之对应,而fd的数量限制,可以由ulimt -n 命令查看和修改,测试之前我们可以执行命令: ulimit -n 65536修改这个限制为65535。

因此,在不考虑硬件资源限制的情况下,

  • 本地的最大HTTP连接数为:本地最大端口数65535 * 本地ip数1 = 65535 个。
  • 远端的最大HTTP连接数为:远端最大端口数65535 * 远端(客户端)ip数+∞ = 无限制~~ 。

PS: 实际上操作系统会有一些保留端口占用,因此本地的连接数实际也是达不到理论值的。


性能对比

测试资源

各一台docker容器,1G内存+2核CPU,如图所示:

docker-compose编排如下:

# java8
version: "2.2"
services:java8:container_name: "java8"hostname: "java8"image: "java:8"volumes:- /home/cg/MyApp:/MyAppports:- "5555:8080"environment:- TZ=Asia/Shanghaiworking_dir: /MyAppcpus: 2cpuset: 0,1mem_limit: 1024mmemswap_limit: 1024mmem_reservation: 1024mtty: true# php7-sw
version: "2.2"
services:php7-sw:container_name: "php7-sw"hostname: "php7-sw"image: "mileschou/swoole:7.1"volumes:- /home/cg/MyApp:/MyAppports:- "5551:8080"environment:- TZ=Asia/Shanghaiworking_dir: /MyAppcpus: 2cpuset: 0,1mem_limit: 1024mmemswap_limit: 1024mmem_reservation: 1024mtty: true

php代码

<?phpuse SwooleServer;
use SwooleHttpResponse;$http = new swoole_http_server("0.0.0.0", 8080);
$http->set(['worker_num' => 2
]);
$http->on("request", function ($request, Response $response) {//go(function () use ($response) {// SwooleCoroutine::sleep(0.01);$response->end('Hello World');//});
});$http->on("start", function (Server $server) {go(function () use ($server) {echo "server listen on 0.0.0.0:8080 n";});
});
$http->start();

Java关键代码

源代码来自, https://github.com/netty/netty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throws Exception {// Configure SSL.final SslContext sslCtx;if (SSL) {SelfSignedCertificate ssc = new SelfSignedCertificate();sslCtx = SslContextBuilder.forServer(ssc.certificate(), ssc.privateKey()).build();} else {sslCtx = null;}// Configure the server.EventLoopGroup bossGroup = new NioEventLoopGroup(2);EventLoopGroup workerGroup = new NioEventLoopGroup();try {ServerBootstrap b = new ServerBootstrap();b.option(ChannelOption.SO_BACKLOG, 1024);b.group(bossGroup, workerGroup).channel(NioServerSocketChannel.class).handler(new LoggingHandler(LogLevel.INFO)).childHandler(new HttpHelloWorldServerInitializer(sslCtx));Channel ch = b.bind(PORT).sync().channel();System.err.println("Open your web browser and navigate to " +(SSL? "https" : "http") + "://127.0.0.1:" + PORT + '/');ch.closeFuture().sync();} finally {bossGroup.shutdownGracefully();workerGroup.shutdownGracefully();}}

因为我只给了两个核心的CPU资源,所以两个服务均只开启连个work进程即可。

  • 5551端口表示PHP服务。
  • 5555端口表示Java服务。

压测工具结果对比:ApacheBench (ab)

ab命令: docker run --rm jordi/ab -k -c 1000 -n 1000000 http://10.234.3.32:5555/
在并发1000进行100万次Http请求的基准测试中。

Java + netty 压测结果:

PHP + swoole 压测结果:

ps: 上图选择的是三次压测下的最佳结果。

总的来说,性能差异并不大,PHP+swoole的服务甚至比Java+netty的服务还要稍微好一点,特别是在内存占用方面,java用了600MB,php只用了30MB。

这能说明什么呢?

没有IO阻塞操作,不会发生协程切换。

这个仅仅只能说明 多线程+epoll的模式下,有效的压榨CPU性能,你甚至用PHP都能写出高并发和高性能的服务。


性能对比——见证奇迹的时刻

上面代码其实并没有展现出协程的优秀性能,因为整个请求没有阻塞操作,但往往我们的应用会伴随着例如 文档读取、DB连接/查询 等各种阻塞操作,下面我们看看加上阻塞操作后,压测结果如何。

Java和PHP代码中,我都分别加上 sleep(0.01) //秒的代码,模拟0.01秒的系统调用阻塞。代码就不再重复贴上来了。

带IO阻塞操作的 Java + netty 压测结果:

大概10分钟才能跑完所有压测。。。

带IO阻塞操作的 PHP + swoole 压测结果:

从结果中可以看出,基于协程的php+ swoole服务比 Java + netty服务的QPS高了6倍。

当然,这两个测试代码都是官方demo中的源代码,肯定还有很多可以优化的配置,优化之后,结果肯定也会好很多。

可以再思考下,为什么官方默认线程/进程数量不设置的更多一点呢?
进程/线程数量可不是越多越好哦,前面我们已经讨论过了,在进程/线程切换的时候,会产生额外的CPU资源花销,特别是在用户态和内核态之间切换的时候!

对于这些压测结果来说,我并不是针对Java,我是指 只要明白了高并发的核心是什么,找到这个目标,无论用什么编程语言,只要针对CPU利用率做有效的优化(连接池、守护进程、多线程、协程、select轮询、epoll事件驱动),你也能搭建出一个高并发和高性能的系统。

所以,你现在明白了,当我们在谈论高性能的时候,究竟在谈什么了吗?

思路永远比结果重要!

计算机网络利用率是什么_当我们在谈论高并发的时候究竟在谈什么?相关推荐

  1. 疯狂的java 目录_疯狂创客圈 JAVA 高并发 总目录

    无编程不创客,疯狂创客圈,一大波编程高手正在交流.学习中! 疯狂创客圈:  JAVA 高并发  研习社群,  QQ群:104131248(已满) 236263776 (请加此群) 疯狂创客圈   经典 ...

  2. jvm高并发_在JVM上对高并发HTTP服务器进行基准测试

    jvm高并发 在第一篇关于HTTP客户端的文章 (我将您重定向到JVM上的高效HTTP的介绍)之后,现在让我们来谈谈HTTP 服务器 . 有一些关于HTTP服务器的基准测试,但通常受到诸如以下缺点的阻 ...

  3. java抢单功能_基于消息队列的高并发抢单功能实现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嵌入式软件中间件,具体涉及一种基于消息队列的高并发抢单功能实现方法. 背景技术: 中间件是一种独立的系统软件或服务程序,分布式应用系统借助这种软件在不同的技术之间共享资源,管理计算资源和网络 ...

  4. 多线程导出excel高并发_怎么理解分布式、高并发、多线程

    一.什么是分布式? 分布式更多的是一个概念,是为了解决单个物理服务器容量和性能瓶颈问题而采用的优化手段,该领域需要解决的问题极多,在不同的技术层面上,又包括:分布式文件系统.分布式缓存.分布式数据库. ...

  5. oom 如何避免 高并发_如何设计这样一个高并发系统?

    netty处理socket连接,直接用定长协议的decoder即可,可以把你们这个状态数据作为维持长连接的心跳,比如3分钟内无数据连接关闭.这块高并发没什么难度1-2台机器解决问题,毕竟逻辑简单量还好 ...

  6. macosx 不允许无名信号量_信号量限流,高并发场景不得不说的秘密

    更多关注小姐姐味道公众号. 限流可以认为是一种降级,一般是根据后台的负载提前预估的一个阈值(也可以动态调整).超过了这个值,就要进行一些旁路处理.根据业务形态,会有直接拒绝.延迟处理.保持等待.部分穿 ...

  7. java 不加锁_在java中,在高并发的时候,不加锁的时候。

    java语句为什么时候要加问号?因为它是一个语句,比如 int i; Test t=new Test(); t.te(); 需要加分号的时候说明它也形成了一个语句,一般就是匿名内部类了 比如说 abs ...

  8. centos 多台 文件夹同步_在Centos下对高并发web框架Tornado的性能进行测试

    原文转载自「刘悦的技术博客」https://v3u.cn/a_id_89 在之前的一篇文章中,我们在1g1核的惨淡硬件环境下,对 uwsgi + django 和 gunicorn+ django 的 ...

  9. jmeter高并发测试_利用Apache JMeter进行高并发测试(二)

    上一篇文章里测试了服务器经过负载均衡之后的静态页面(准确的说也不完全是静态页面,因为里面也包含了数据库请求,只是没有数据所以看着像是一个静态页面),今天来做下请求动态数据页面压力测试. 先使用Navi ...

最新文章

  1. open*** 启动报错
  2. 115天 起飞ing
  3. 怎样让项目经理更受企业和团队欢迎
  4. 物料分类账的基本原理
  5. CVPR2019接收结果公布了,但CVPR 2018的那些论文都怎么样了?
  6. java - 条件嵌套
  7. Spring 依赖注入(集合)/util命名空间/自动注入
  8. Mysql客户端是不是jdbc_关于JDBC连接MySQL的问题,我一直解决不了(Myeclipse 环境下)...
  9. float的比较要慎重
  10. 专题导读:基于大数据的知识图谱及其应用
  11. CAD中如何插入图框?CAD插入图框方法教程
  12. php网站系统说明,PHP电影网站系统光线CMS(GXCMS)模板制作标签说明
  13. Oracle实验二 表的查询和更新
  14. 智慧校园:校务助手微信小程序端源码
  15. 你所不知道的OneNote骚操作 | 告别枯燥 OneNote让数学教学更有趣
  16. concurrent.futures模块使用
  17. elasticsearch OOM
  18. SpringBoot专栏 | SpringBoot2.x系列教程之花样配置--自定义Banner
  19. ubuntu16.04+ROS+科大讯飞+图灵AI机器人(四)——加入图灵机器人
  20. 6.3.1.8 Packet Tracer - 探索网络互联设备-熟悉Packet Tracer模拟器

热门文章

  1. 记录一次可能的order by注入
  2. sqlite3修改表内容python_python之sqlite3使用详解(转载)
  3. Error: 'conda' can only be installed into the root environment
  4. Lugre摩擦模型的Stribeck曲线仿真
  5. 一张图理清 Python3 所有知识点
  6. Python爬虫番外篇之Cookie和Session
  7. HTTP面试题 ——TCP
  8. 动态添加控件[可重复同一控件]
  9. ReportViewer教程(5)-将数据源字段放入报表
  10. Pytorch《DCGAN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