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理大家都懂,

具体怎么做到?

| 张一鸣


编者按:文章整理自今日头条张一鸣8月12日在“2016今日头条Bootcamp”上对研发&产品部门应届毕业生的寄语。在演讲中,一鸣分享了自己刚毕业时的工作状态,以及他看到的一些同学、同事和朋友们的成长经历。

大家好!

各位都非常年轻,我今天来的时候挺有压力。因为我毕业快11年了,看到你们,真是觉得“长江后浪推前浪”。

我去年参加了武汉的校招,感觉新一代年轻人的素质确实都非常好。我昨天就在想,今天应该跟大家分享什么。想了想,先把题目拟出来,把乔布斯的“Stay hungry, Stay foolish”,改成“Stay hungry, Stay young”。

我想跟大家分享一下我自己毕业后的工作经历和体会。另外,我作为面试官,过去10年里,可能面试过小2000个年轻人。有的和我在一家公司,有的去了别家公司,他们发展差别其实非常大。从算法层面上讲,我们把这叫做“正例”和“负例”。我想分享一下:为什么“正例”和“负例”发展差别这么大?

什么是“Stay hungry, Stay young”?“Stay hungry”,大家都知道,就是好奇心、求知若渴、上进心。但为什么要说“Stay young”?

我觉得年轻人有很多优点:做事不设条条框框,没有太多自我要维护,经常能打破常规,非常努力、不妥协、不圆滑世故。

10年过去了,有的年轻人,依然保持着这些很好的特质。我觉得这就算“Stay young”。

“Stay young”的人基本没有到天花板,一直保持着自我的成长。相反,很多人毕业后提高了技能,但到一个天花板后,就不再成长了。

我先分享一下自己毕业后的个人经历。

2005年,我从南开大学毕业,加入了一家公司叫酷讯。我是最早期加入的员工之一,一开始只是一个普通工程师,但在工作第二年,我在公司管了四五十个人的团队,负责所有后端技术,同时也负责很多产品相关的工作。有人问我:为什么你在第一份工作就成长很快?是不是你在那个公司表现特别突出?

其实不是。当时公司招聘标准也很高。跟我同期入职的,我记得就有两个清华计算机系的博士。

那我是不是技术最好?是不是最有经验?我发现都不是。后来我想了想,当时自己有哪些特质。

第一个,我工作时,不分哪些是我该做的、哪些不是我该做的。我做完自己的工作后,对于大部分同事的问题,只要我能帮助解决,我都去做。当时,Code Base中大部分代码我都看过了。新人入职时,只要我有时间,我都给他讲解一遍。通过讲解,我自己也能得到成长。

还有一个特点,工作前两年,我基本上每天都是十二点一点回家,回家以后也编程到挺晚。确实是因为有兴趣,而不是公司有要求。所以我很快从负责一个抽取爬虫的模块,到负责整个后端系统,开始带一个小组,后来带一个小部门,再后来带一个大部门。

另外还有一点:做事不设边界。当时我负责技术,但遇到产品上有问题,也会积极地参与讨论、想产品的方案。很多人说这个不是我该做的事情。但我想说:你的责任心,你希望把事情做好的动力,会驱动你做更多事情,让你得到很大的锻炼。

我当时是工程师,但参与产品的经历,对我后来转型做产品有很大帮助。我参与商业的部分,对我现在的工作也有很大帮助。记得在07年底,我跟公司的销售总监一起去见客户。这段经历让我知道:怎样的销售才是好的销售。当我组建头条招人时,这些可供参考的案例,让我在这个领域不会一无所知。

以上就是我刚毕业时的特点。

后来,我陆续加入到各种创业团队。在这个过程中,我跟很多毕业生共处过,现在还和他们很多人保持联系。跟大家分享一下,我看到的一些好和不好的情况。总结一下,这些优秀年轻人有哪些特质呢?

第一,有好奇心,能够主动学习新事物、新知识和新技能。今天不太谦虚,我把自己当做正例,然后再说一个负例。我有个前同事,理论基础挺好,但每次都是把自己的工作做完就下班了。他在这家公司呆了一年多,但对网上的新技术、新工具都不去了解。所以他非常依赖别人。当他想要实现一个功能,他就需要有人帮他做后半部分,因为他自己只能做前半部分——如果是有好奇心的人,前端、后端、算法都去掌握、至少有所了解的话,那么很多调试分析,自己一个人就可以做。

第二,对不确定性保持乐观。比方说头条最开始时,我跟大家讲:我们要做1亿的日启动次数。(当然,现在不止1亿了,我们现在的日启动次数已经差不多5亿。)很多人觉得,你这家小公司怎么可能做得到呢?大公司才能做得好。所以他就不敢努力去尝试。只有乐观的人会相信,会愿意去尝试。其实我加入酷讯时也是这样。那家公司当时想做下一代搜索引擎(最后也没有做成,只做了旅游的垂直搜索)。我不知道其他人怎么想的,我自己觉得很兴奋。我确实没有把握,也不知道怎么做,但当时就去学,就去看所有这些相关东西。我觉得最后也许不一定做成,或者没有完全做到,但这个过程也会很有帮助——只要你对事情的不确定性保持乐观,你会更愿意去尝试。

第三,不甘于平庸。我们在座各位,在同学中已经非常优秀了。但我想说,其实走向社会后,应该再设定更高的标准。我见到很多大学期间的同学、一起共事的同事中,有很多非常不错的人才,技术、成绩都比我好。但10年过去,很多人没有达到我的预期:我觉得他应该能做得很好,但他却没有做到。

很多人毕业后,目标设定就不高了。我回顾了一下,发现有同事加入银行IT部门:有的是毕业后就加入,有的是工作一段时间后加入。为什么我把这个跟“不甘于平庸”挂在一起呢?因为他们很多人加入,是为了快点解决北京户口,或者当时有些机构有分房补助,可以购买经济适用房。

后来我就在想一个问题,如果自己不甘于平庸,希望做得非常好的话,其实不会为这些东西担心:是否有北京户口,是否能买上一套经济适用房?如果一个人一毕业,就把目标定在这儿:在北京市五环内买一个小两居、小三居,把精力都花在这上面,那么工作就会受到很大影响。

他的行为会发生变化,不愿意冒风险。比如我见到以前的朋友,他业余做一些兼职,获取一些收入。那些兼职其实没有什么技术含量,而且对本职工作有影响,既影响他的职业发展,也影响他的精神状态。我问他为什么,他说,哎,快点出钱付个首付。我觉得他看起来是赚了,其实是亏的。

不甘于平庸很重要。我说不平庸,并不是专门指薪酬要很高或者技术很好,而是你对自己的标准一定要高。也许你前两年变化得慢,但10年后再看,肯定会非常不一样。

第四,不傲娇,要能延迟满足感。我在这里举个反例:两个我印象比较深刻的年轻人,素质、技术都蛮不错,也都挺有特点。我当时是他们的主管,发现他们在工作中deliver的情况始终不好。他觉得其他同事比他做得差,其实不是:他们确实可以算作在当时招的同事里面TOP 20%,但他们觉得自己是TOP 1%。所以很多基础一点的工作,比如要做一个调试工具,他就不愿意做,或者需要跟同事配合的工作,他就配合得不好。

本来都是资质非常好的人才,人非常聪明、动手能力也强,但没有控制好自己的傲娇情绪。我觉得这和“不甘于平庸”不矛盾。“不甘于平庸”是你目标要设得很高,“不傲娇”是你对现状要踏实。

这2000个样本当中,我见到很多我原来觉得很好的,其实没有我想象中的发展好,我原来觉得不好的,其实超出我的预期。这里我也举个例子。当时我们有个做产品的同事,也是应届生招进来,当时大家都觉得他不算特别聪明,就让他做一些比较辅助的工作,统计一下数据啊做一下用户反弹啊之类。但现在,他已经是一个十亿美金公司的副总裁。

后来我想想,他的特点就是肯去做,负责任,从来不推诿,只要他有机会承担的事情,他总尽可能地做好。每次也不算做得特别好,但我们总是给他反馈。他去了那家公司后,从一个用户量不到10万的边缘频道负责起来,把这个频道越做越好。由于这是一个边缘频道,没有配备完整的团队,所以他一个人承担了很多职责,也得到了很多锻炼。

第五,对重要的事情有判断力。选什么专业、选什么公司、选什么职业、选什么发展路径,自己要有判断力,不要被短期选择而左右。上面一些例子,也都涵盖了这一点。比如当时很多人愿意去外企,不愿意去新兴的公司。06、07年,很多师弟、师妹问我职业选择,我都建议他们去百度,不要去IBM、微软。但实际上,很多人都是出于短期考虑:外企可能名气大、薪酬高一点。虽然这个道理,大家都听过很多遍。刚毕业时薪酬差三五千块,真的可以忽略不计。短期薪酬差别并不重要。但实际上,能摆脱这个、能有判断力的人,也不是特别多。

这些就是我想跟大家分享的。

谢谢!


欢迎关注“互联网架构师”,我们分享最有价值的互联网技术干货文章,助力您成为有思想的全栈架构师,我们只聊互联网、只聊架构,不聊其他!打造最有价值的架构师圈子和社区。

本公众号覆盖中国主要首席架构师、高级架构师、CTO、技术总监、技术负责人等人 群。分享最有价值的架构思想和内容。打造中国互联网圈最有价值的架构师圈子。

  • 长按下方的二维码可以快速关注我们

  • 如想加群讨论学习,请点击右下角的“加群学习”菜单入群

张一鸣:我遇到的优秀年轻人的5个特质相关推荐

  1. 今日头条|张一鸣:我遇到的优秀年轻人的5个特质

    今日头条|张一鸣:我遇到的优秀年轻人的5个特质 头条招聘大家好! 各位都非常年轻,我今天来的时候挺有压力.因为我毕业快11年了,看到你们,真是觉得"长江后浪推前浪". 我去年参加了 ...

  2. 抖音创始人张一鸣:优秀年轻人的5个特质

    点击上方"全栈前端精选",回复"1"进交流群 加入我们一起学习,天天进步 - 1 -  差距是怎么产生的? 大家好!各位都非常年轻,我今天来的时候挺有压力.因为 ...

  3. 我遇到的优秀年轻人都有哪些特质

    大家好! 各位都非常年轻,我今天来的时候挺有压力.因为我毕业快11年了,看到你们,真是觉得"长江后浪推前浪". 我去年参加了武汉的校招,感觉新一代年轻人的素质确实都非常好.我昨天就 ...

  4. 张一鸣:不甘平庸的年轻人 全都有同一个特质

    http://finance.sina.com.cn/wm/2018-01-27/doc-ifyqyesy2356789.shtml 来源:正和岛 张一鸣,生于 1983,福建龙岩人,与美团王兴.雪球 ...

  5. 张一鸣:优秀年轻人的五个特点

    张一鸣 5000字读完需要 12 分钟 速读仅需 4 分钟 作者 l 张一鸣 01 我大学里的三点收获 2001年我考入了南开大学,起初大学的生活是让人有点失落的,但慢慢地从安静朴素的校园和踏实努力的 ...

  6. 张一鸣总结优秀年轻人的五个特点

    张一鸣: 工作的前两年,我基本上每天都是十二点.一点回家,回家后也编程到挺晚.确实是因为有兴趣,而不是公司有要求.开始带一个小组,后来带一个小部门,再后来带一个大部门.当时我负责技术,但遇到产品上有问 ...

  7. CEO张一鸣:当代优秀年轻人需要哪些特质?

    关注上方"深度学习技术前沿",选择"星标公众号", 资源干货,第一时间送达! 这张不经意流出的照片,是中国互联网中最成功的一拨人,但坐在他们中间的张一鸣,却显得 ...

  8. 从码农到工匠:优秀程序员的共同特质和素养

    未经审视的人生不值得过. --苏格拉底 在我的工作经历中,会发现有一些技术人员成长很快,能够迅速成为团队的骨干,也有一些技术人员总是在原地踏步,工作十年和工作一年的区别并不大.渐渐地,我发现这些优秀的 ...

  9. 今日头条 CEO 张一鸣:面试了 2000 个年轻人

    今日头条 CEO 张一鸣:面试了 2000 个年轻人 2018年04月21日 14:46:27 阅读数:873 鼓励自己,不是为了心灵鸡汤....... 正文 张一鸣算是 80 后中绝对的佼佼者.19 ...

  10. 今日头条 CEO 张一鸣:面试了 2000 个年轻人,混得好的都有这 5 种特质

    正文 张一鸣算是 80 后中绝对的佼佼者.1983 年出生的张一鸣 ,在 2005 年从南开大学毕业后,至今参与创办了 5 家公司,2013 年,他先后入选<福布斯>"中国 30 ...

最新文章

  1. 过滤器在图纸上的符号_零基础秒懂,看了这份建筑符号清单,就能快速识别建筑图纸,收藏...
  2. SoapUI:mock service的简单使用
  3. HTC Desire 金卡制作方法
  4. 虚拟dom_通过编写简易虚拟DOM,来学习虚拟DOM 的原理
  5. 【C 语言】文件操作 ( 配置文件读写 | 写出或更新配置文件 | 函数形参设置 | 确保打开文件成功 | 统计文件大小 )
  6. 【DIY】200403近期在做的项目小结,DIY进展汇报
  7. 压力测试网站_一行命令就能网站压力测试和网站故障排除
  8. Laravel自定义验证规则的实例与框架使用正则实例
  9. [Python人工智能] 三.TensorFlow基础之Session、变量、传入值和激励函数
  10. 关于viewport我自己的理解
  11. 关于python3中的包operator(支持函数式编程的包)
  12. Mac下配置iterm2 支持rz sz命令
  13. Mysql写入数据时,adapter 日志报ES连接错误
  14. ES6-函数中new.target 方法
  15. 【VS Code】关于VS Code 中文显示乱码
  16. 文件编码 linux,【原创】Linux基础之文件编码
  17. java request含嵌套_使用 RxJava 进行嵌套串行网络请求的一种方法
  18. PHP 5.6 已结束安全支持,你升级到 PHP 7 系列了吗?
  19. 无源滤波器和有源滤波器有什么区别?-道合顺大数据infinigo
  20. 英特尔cpu发布时间表_英特尔10代桌面cpu上市时间(英特尔10代发售时间)

热门文章

  1. 我最喜欢的ORM工具—Simple Data(转)
  2. 寄存器(CPU工作原理)07 - 零基础入门学习汇编语言12
  3. 离线手动更新卡巴斯基
  4. fcpx教程,如何在 final cut pro 中导出视频的图文?
  5. 苹果MAC全能多媒体播放器:OmniPlayer Pro
  6. Ps 初学者教程,如何让照片成为手绘美图?
  7. 在 Mac 上的“照片”中如何把文件夹中的相簿分组?
  8. 三维建模软件:Rhino 7 for Mac
  9. 比Python、Java更快的 Go 语言,能否称霸?
  10. 10次课( find命令、文件名后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