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 实验目的
  • 实验内容
  • 实验原理
    • 1.PSK原理
    • 2.调制解调原理
    • 3.Monte Carlo 仿真过程
  • 实验内容
    • (一)未加信道纠错编码的QPSK调制通信系统
    • (二)未加信道纠错编码的8PSK调制通信系统
  • 总结
    • 1.问题
    • 2.对于理论的理解
    • 3.感悟

本文旨在记录自己的一次非常用心的课程作业,以及和大家分享研究成果,喜欢的别忘了点一个赞哦~~~

实验目的

  1. 提高独立学习的能力
  2. 培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
  3. 学习 Matlab 的使用
  4. 掌握 MPSK 通信系统的 Monte Carlo 仿真方法
  5. 掌握 MPSK 通信系统的组成原理

实验内容

完成对 QPSK 通信系统的差错概率的 Monte Carlo 仿真

实验原理

1.PSK原理

PSK是利用载波的不同相位表示相应的数字信息。对于二进制相位调制(M=2)来说,两个载波相位是0和π。对于M相相位调制来说M=2k,这里k是每个传输符号的信息比特数。4PSK是M=4的载波相位调制。这里,将理论差错概率与仿真的差错概率比较,进一步观察仿真与理论值之间的差别。同时,用不同的判决准则对接受信号进行判决。并比较两种判别方法的差别。

2.调制解调原理

1.信号能量分析
一组M载波相位调制信号波形的一般表示式为
式中是发送滤波器的脉冲形状,它决定了传输信号的频谱特性,A是信号的幅度。注意到,PSK信号对所有m都具有相等的能量,即

2.噪声分析
传输信号的信道假设被加性噪声n(t)所污损,这样信号在接收端将产生误码。因为n(t)是功率谱为的白高斯过程的一个样本函数,所以噪声分量就是零均值高斯型的,即

3.信号判决分析

最佳检测器将接收信号向量r投射到M个可能的传输信号向量之一上去,并选取对应于最大投影的向量。据此,得到相关准则为
检测器观察到接收信号向量,并计算r在4种可能的信号向量上的投影。根据选取对应于最大投影的信号点作为判决,从而判决出信号。同时,检测器的判决准则也可采用最小距离法,即利用星座图上符号间的距离进行判决,从而得到判决结果。

3.Monte Carlo 仿真过程

仿真框图如图1
图1 用于 Monte Carlo仿真的4PSK系统的方框图

如图所示,利用一个随机数发生器,产生(0,1)范围内的随机数。再将这个范围分成四个相等的区间(0,0.25),(0.25,0.5),(0.5,0.75),(0.75,1.0),这些子区间分别对应于00,01,11,10信息比特对,再用这些比特对来选择信号相位向量。加性噪声的同相分量和正交分量 ,在上面讨论过,即为零均值,方差为 的统计独立的高斯随机变量。在检测器观察到的接收信号向量 ,利用上面讨论的两种检测方法,得到判决结果,并与传输符号作比较,最后对符号差错和比特差错计数。

实验内容

(一)未加信道纠错编码的QPSK调制通信系统

子函数编写

1.二进制信源生成

函数名:function[a,b]=signalsource(N)

思路:先使用rand函数生成N个0到1之间的随机数,再生成两个一行N列的零矩阵,然后根据所在不同范围将随机数赋值给两个矩阵,得到二维数组

程序如下:

source=rand(1,N);%产生随机数
a=zeros(1,N);b=zeros(1,N);
for i=1:N
if(source(i)<0.25)%当随机数<0.25时,规定为00a(i)=0; b(i)=0;
elseif(source(i)<0.5)%当0.25<随机数<0.5时,规定为01    a(i)=0;b(i)=1;elseif(source(i)<0.75)%当0.5<随机数<0.75时,规定为10a(i)=1;
b(i)=0;elsea(i)=1;%当0.75<随机数<1时,规定为11
b(i)=1;
end
end

2.二进制信源转化为一位四进制信号

函数名:function[m]=source2(a,b,N)

思路:建立一个长度为N的序列,N的长度应为原信号长度的1/2,根据二进制序列,通过格雷映射对应为四进制序列。

程序如下:

m=zeros(1,N);
for i=1:N
if((a(i)==0)&&(b(i)==1))%根据格雷码对照进行映射    m(i)=0;
elseif((a(i)==0)&&(b(i)==0))         m(i)=1;
elseif((a(i)==1)&&(b(i)==0))m(i)=2;
else m(i)=3;
end
end

3.四进制信号转换成4PSK两路正交信号

函数名:function[sm]=zhengjiaoyingshe(m,N)

思路:先生成一个二维数组,两行N列的零矩阵,从1到N循环,根据相位进行映射。当m=0时,sm=(1 0),当m=1时,sm=(0 1),当m=2时,sm=(-1 0),以此类推。

程序如下:

sm=zeros(2,N);
for i=1:Nif m(i)==0
sm(:,i)=[1;0];%当m=0时,sm=(1 0)。[1;0]中的;表示分为两行    elseif m(i)==1
sm(:,i)=[0;1];%当m=1时,sm=(0 1)    elseif m(i)==2
sm(:,i)=[-1;0];%当m=2时,sm=(-1 0)    elseif m(i)==3
sm(:,i)=[0;-1];%当m=3时,sm=(0 -1)    end
end
end

4.生成两路正交噪声

函数名:function[n]=guass(N,sgma)

思路:先生成两个零矩阵,通过rand函数产生0到1之间的随机数,计算出两路正交噪声,逐个赋值得到噪声序列。

程序如下:

nc=zeros(1,N);
ns=zeros(1,N);
for i=1:Nu=rand;z=sgma*sqrt(2*log10(1/(1-u)));         u=rand;        gsrv1=z*cos(2*pi*u);         gsrv2=z*sin(2*pi*u);         nc(i)=gsrv1;        ns(i)=gsrv2;
endn=zeros(2,N);   %写成矩阵模式便于和之前求得的sm相加
n(1,:)=nc; %(1,:)表示第一行的元素
n(2,:)=ns; end

5.最大投影准则

函数名:function[c]=touyingzhunze(r,N)

思路:将信道输出的r和原信号s逐个作向量积,通过for循环逐个比较求出最大向量积。根据映射的逆过程进行判决,恢复原信号。

程序如下:

d=zeros(1,4);
c=zeros(1,N);
for i=1:N%
d(1)=1*r(1,i)+0*r(2,i);
d(2)=0*r(1,i)+1*r(2,i);
d(3)=(-1)*r(1,i)+0*r(2,i);
d(4)=0*r(1,i)+(-1)*r(2,i);
dm=d(1);
for  k=2:4if dm<d(k)  dm=d(k);
if dm==d(1);c(i)=0;
elseif dm==d(2);c(i)=1;elseif dm==d(3);c(i)=2;elseif dm==d(4);c(i)=3;

6.最小距离准则

函数名:function[c]=julizhunze(r,N)

思路:分别求r向量终点与(1 0)(0 1)(-1 0)(0 -1)距离。通过for循环逐个比较求出最小距离,再进行判决得到原信号。

程序如下:

d=zeros(1,4);
c=zeros(1,N);
for i=1:N%d(1)=(r(1,i)-1)^2+(r(2,i)-0)^2;
d(2)=(r(1,i)-0)^2+(r(2,i)-1)^2;
d(3)=(r(1,i)-(-1))^2+(r(2,i)-0)^2;
d(4)=(r(1,i)-0)^2+(r(2,i)-(-1))^2;
dm=d(1);
for k=2:4%求出最小距离if dm>d(k)dm=d(k);
if dm==d(1);c(i)=0;%判决
else if dm==d(2);c(i)=1;else if dm==d(3);c(i)=2;else if dm==d(4);c(i)=3;

7.重新建立源信号

函数名:function[y]=rebuild(c,N)

思路:先生成空序列,长度为2N。对四进制信号逐个判决,当c=0,y信号为[0 1];当c=1,y信号为[0 0];当c=2,y信号为[1 0];当c=3,y信号为[1 1]。

程序如下:

M=2*N;
y=zeros(1,M);%for i=1:Nif c(i)==0y(2*i-1)=0;y(2*i)=1;  elseif c(i)==1y(2*i-1)=0;y(2*i)=0;   elseif c(i)==2y(2*i-1)=1;y(2*i)=0;   elseif c(i)==3y(2*i-1)=1;y(2*i)=1;

8.计算误比特率和误码率

函数名:function[ps,pb]=error1(y,a,b,N)

思路:统计错误比特个数和错误符号个数,初始化为0。得到的信号逐个原信号对比,如果两比特的信号中有一个比特错误则记为一个错误符号,每有一个错误比特则记为一个误比特。最后将错误比特数除以比特总数得到误比特率,将错误符号数除以符号总数得到误码率

程序如下:

numbit=0;numsymbol=0;
for i=1:N  symbol=0;
if (y(2*i-1)~=a(i))     numbit=numbit+1;    symbol=1;
if(y(2*i)~=b(i))numbit=numbit+1;symbol=1;
if(symbol==1)     numsymbol=numsymbol+1;
ps=numsymbol/N; pb=numbit/(2*N);

9.误比特率曲线

函数名:function[pb]=pbquxian(N,a,b,sgma)

思路:先产生四进制信号,在进行正交分为两路,再产生噪声与其相加得到r,使用判决准则恢复原先信号,最后计算误比特率。

程序如下:

m=source2(a,b,N);
sm=zhengjiaoyingshe(m,N);
n=guass(N,sgma); r=sm+n;
c=touyingzhunze(r,N);   %c=julizhunze(r,N);
y=rebuild(c,N);  [ps,pb]=error1(y,a,b,N);
end

最大投影点判决

A画出噪声方差分别为0、0.1、0.5、1.0时,检测器输入端输入1000个接收到的信号加噪声的样本的星座图

程序如下:

N=input('N=');%输入信源长度
s=input('方差=');%输入噪声方差
sgma=sqrt(s);%计算标准差
[a,b]=signalsource(N);%信源信号
m=source2(a,b,N);%转换成四进制
sm=zhengjiaoyingshe(m,N);%将四进制信号映射成4PSK两路正交信号
n=guass(N,sgma);%产生噪声
r=sm+n;%加入噪声
c=touyingzhunze(r,N);%利用最小欧氏距离判决,%若用最小欧氏距离法则,则改为
%c=julizhunze(r,N);
y=rebuild(c,N);%还原信号
[ps,pb]=error1(y,a,b,N)
sprintf('符号差错概率:%2.2f%%',ps*100)
sprintf('比特差错概率:%2.2f%%',pb*100)
figure(1);
for i=1:N
if (c(i)==0)plot(r(1,i),r(2,i),'B*');         hold on;    elseif (c(i)==1)plot(r(1,i),r(2,i),'R*');         hold on;            elseif (c(i)==2)plot(r(1,i),r(2,i),'Y*');          hold on;              elseif (c(i)==3)        plot(r(1,i),r(2,i),'G*');           hold on;axis([-2 2 -2 2]);
line([2,-2],[0,0],'linewidth',2,'color','red')
line([0,0],[2,-2],'linewidth',2,'color','red')
title('星座图');
hold off


图2 QPSK最大投影判决流程图


表1 QPSK最大投影判决星座图

总结:随着噪声方差的增大,误码率和误比特率不断增加,所得信号的离散程度也增加,说明噪声对原信号的影响增加

B画出数据点为1000,10000,100000时的Monte Carlo仿真误比特率曲线和理论误比特率曲线,比较差别,分析数据点的数量对仿真结果的影响(横坐标是(snr=Eb/No,格雷映射)

N=input('N=');%输入信源长度
SNR2=0:0.5:10;%理论图的信噪比范围
Eb=1;
snr=zeros(1,21);     %产生空序列用来定义仿真图的snr
sgma=zeros(1,21);    %产生空序列用来定义仿真图的sgma
pb1=zeros(1,21);    %产生空序列用来定义仿真图的未加汉明码的误码率
snr(1)=0;
for i=2:21    %求出每点的snrsnr(i)=snr(i-1)+0.5;
end
for i=1:21    %21个点循环21次,求不同i代表的信噪比对应的误码率         [a,b]=signalsource(N);   %生成要发送序列      h=xulie(a,b,N); %生成一路序列       sgma(i)=sqrt((Eb/(10^(snr(i)/10)))/2);   %由信噪比求噪声方差       pb1(i)=pbquxian(N,a,b,sgma(i));   %求未加汉明码误码率
end
figure(2);
semilogy(snr,pb1,'r'); %画出未加汉明码的仿真误比特率曲线 ,仿真为红色
hold on;
for i=1:length(SNR2),%计算信噪比区间大小EN=(10^(SNR2(i)/10));%即Eb/N0pe(i) =1/2*erfc(sqrt(EN)); %QPSK理论误比特率,蓝色为理论上的误比特率    %erfc是单调增函数,在通信原理中常用于计算误码率与信噪比的关系,信噪比越高,误码率越低。
end
semilogy (SNR2,pe);
grid
xlabel('信噪比SNR/dB')
ylabel('误比特率')
title('QPSK通信系统的蒙特卡洛仿真')
hold off;

图3 QPSK Monte Carlo误比特率曲线流程图



表2 QPSK Monte Carlo误比特率曲线
总结:随着数据点增加,仿真曲线和理论曲线越来越吻合。 随着信噪比增加,误比特率不断下降。

最小距离准则

图6 最小距离准则(左)和最大投影准则(右)的比较

区别:区别不大

(二)未加信道纠错编码的8PSK调制通信系统

检测器的判决准则选为最小距离法(星座图上符号间的距离),Gray格雷编码,比较数据点为100000时8PSK与QPSK的Monte Carlo仿真误比特率(或误符号率)曲线、理论误比特率(或误符号率)曲线,比较差别。

子程序编码(由于与前面相似,故不详细描述)

1.二进制信源生成

function[a,b,c]=signalsource2(N)
source=rand(1,N);%产生随机数
a=zeros(1,N);b=zeros(1,N);c=zeros(1,N);
for i=1:N
if(source(i)<0.125)%当随机数<0.25时,规定为00
a(i)=0; b(i)=0;c(i)=0;
elseif(source(i)<0.25)%当0.25<随机数<0.5时,规定为01
a(i)=0;b(i)=0;c(i)=1;
...

2. 合并为一维序列

function[h]=xulie(a,b,c,N)
h=zeros(1,3*N);
for i=1:Nh(3*i-2)=a(i); h(3*i-1)=b(i); h(3*i)=c(i);

3.误比特率曲线

function[pb]=pbquxian(N,a,b,c,sgma)
m=source22(a,b,c,N);
sm=yingshe(m,N);
n=guass(N,sgma);%产生两路正交高斯白噪声
r=sm+n;%将噪声与正交信号相加
d=julizhunze2(r,N);
y=rebuild(d,N);%重新还原信号
[ps,pb]=error1(y,a,b,c,N);
end

4.二进制信源转化为一位四进制信号

function[m]=source22(a,b,c,N) %将生成的原信号转换成四进制信号
m=zeros(1,N);%建立一个长度为N的序列,N的长度应为原信号长度的1/2
for i=1:N
if((a(i)==0)&&(b(i)==0)&&(c(i)==1))%根据格雷码对照进行映射    m(i)=0;
elseif((a(i)==0)&&(b(i)==0)&&(c(i)==1))    m(i)=1;
elseif((a(i)==0)&&(b(i)==1)&&(c(i)==1))            m(i)=2;
...

5.将四进制信号转换成4PSK两路正交信号

function[sm]=yingshe(m,N)%将四进制信号转换成4PSK两路正交信号
sm=zeros(2,N);%生成一个二维数组
for i=1:N%从1到N循环,根据相位进行映射if m(i)==0
sm(:,i)=[1;0];%当m=0时,sm=(1 0)elseif m(i)==1
...

6.产生两路正交噪声

function[n]=guass(N,sgma) %
nc=zeros(1,N);
ns=zeros(1,N);
for i=1:N       u=rand; %产生随机数         z=sgma*sqrt(2*log10(1/(1-u)));         u=rand;        gsrv1=z*cos(2*pi*u);         gsrv2=z*sin(2*pi*u);         nc(i)=gsrv1;        ns(i)=gsrv2;
end
n=zeros(2,N);   %写成矩阵模式便于和之前求得的sm相加
n(1,:)=nc;
n(2,:)=ns;
end

7.最小距离准则

function[e]=julizhunze2(r,N)
d=zeros(1,8);
e=zeros(1,N);
for i=1:N%分别求r向量终点与(1 0)(0 1)(-1 0)(0 -1)距离
d(1)=(r(1,i)-1)^2+(r(2,i)-0)^2;
d(2)=(r(1,i)-sqrt(2)/2)^2+(r(2,i)-sqrt(2)/2)^2;
d(3)=(r(1,i)-0)^2+(r(2,i)-1)^2;
d(4)=(r(1,i)-(-sqrt(2)/2))^2+(r(2,i)-sqrt(2)/2)^2;
d(5)=(r(1,i)-(-1))^2+(r(2,i)-0)^2;
d(6)=(r(1,i)-(-sqrt(2)/2))^2+(r(2,i)-(-sqrt(2)/2))^2;
d(7)=(r(1,i)-0)^2+(r(2,i)-(-1))^2;
d(8)=(r(1,i)-sqrt(2)/2)^2+(r(2,i)-(-sqrt(2)/2))^2;
dm=d(1);
for k=2:8%求出最小距离if dm>d(k)dm=d(k);
if dm==d(1);e(i)=0;%判决
else if dm==d(2);e(i)=1;   else if dm==d(3);e(i)=2;    else if dm==d(4);e(i)=3;   else if dm==d(5);e(i)=5;
else if dm==d(6);e(i)=6;     else if dm==d(7);e(i)=7;    else if dm==d(8);e(i)=8;

8.恢复原信号

function[y]=rebuild(d,N)%重新建立源信号
M=3*N;
y=zeros(1,M);%生成空序列,长度为3N
for i=1:Nif d(i)==0
y(3*i-2)=0;y(3*i-1)=0;y(3*i)=0;%当c=0,y信号为[0 0 0]elseif d(i)==1y(3*i-2)=0;
y(3*i-1)=0;y(3*i)=1;%当c=1,y信号为[0 0 1]elseif d(i)==2...

9.计算误比特率和误码率

function[ps,pb]=error1(y,a,b,c,N)
numbit=0;%统计错误比特个数,初始化为0
numsymbol=0;%统计错误符号个数,初始化为0
for i=1:N    symbol=0;
if (y(3*i-2)~=a(i))%统计错误比特个数    numbit=numbit+1;   symbol=1;
if(y(3*i-1)~=b(i))    numbit=numbit+1;  symbol=1;
if(y(3*i)~=c(i))    numbit=numbit+1;  symbol=1;
if(symbol==1)%统计错误符号个数    numsymbol=numsymbol+1;ps=numsymbol/N;%计算错误率pb=numbit/(3*N);

最小距离准则

N=input('N=');%输入信源长度
SNR2=0:0.5:10;%理论图的信噪比范围
Eb=1;
snr=zeros(1,21);     %产生空序列用来定义仿真图的snr
sgma=zeros(1,21);    %产生空序列用来定义仿真图的sgma
pb1=zeros(1,21);    %产生空序列用来定义仿真图的未加汉明码的误码率
snr(1)=0;
for i=2:21    %求出每点的snr     snr(i)=snr(i-1)+0.5;
end
for i=1:21    %21个点循环21次         [a,b,c]=signalsource2(N);   %生成要发送序列      h=xulie(a,b,c,N);        sgma(i)=sqrt((Eb/(10^(snr(i)/10)))/2);   %由信噪比求噪声方差       pb1(i)=pbquxian(N,a,b,c,sgma(i));   %求未加汉明码误码率
end
figure(2);
semilogy(snr,pb1,'r'); %画出未加汉明码的仿真误比特率曲线
hold on;
for i=1:length(SNR2),%计算信噪比区间大小
N0=Eb/(10^(SNR2(i)/10));
pe(i)=2*qfunc(sqrt(2/N0)*sin(pi/8));
end
semilogy (SNR2,pe);
grid
xlabel('信噪比/dB')
ylabel('误比特率')
title('8PSK通信系统的蒙特卡洛仿真')
hold off;



图4 8PSK和QPSK的误符号率曲线

总结:二者在低SNR时区别不大,但是高SNR时,QPSK可以达到非常低的误码率,而8PSK则不行,所以在高SNR时QPSK优于8PSK。

总结

1.问题

1)刚开始进行高斯噪声输出时,使用的是第一种方法,但是仿真曲线和理论曲线差别很大,后来改为n=normrnd(0,sgma,[2,N]);后二者吻合。

图5 第一种方法结果(左)第一种方法结果(右)

2)求QPSK理论的误比特率曲线时,刚开始函数错误,后来在网上查阅得知使用erfc函数直接可以使用,改正为此。

3)进行最小距离判决的时候,输出仿真曲线误比特率一直在75%左右,后来检查代码才发现是最小距离判决的子函数中,在函数内部提前写了end语句,导致函数提前结束,造成较高误比特率。

2.对于理论的理解

格雷码是一种绝对编码方式,典型格雷码是一种具有反射特性和循环特性的单步自补码,它的循环、单步特性消除了随机取数时出现重大误差的可能,它的反射、自补特性使得求反非常方便。格雷码属于可靠性编码,是一种错误最小化的编码方式,因为,虽然自然二进制码可以直接由数/模转换器转换成模拟信号,但在某些情况,例如从十进制的3转换为4时二进制码的每一位都要变,能使数字电路产生很大的尖峰电流脉冲。而格雷码则没有这一缺点,它在相邻位间转换时,只有一位产生变化。它大大地减少了由一个状态到下一个状态时逻辑的混淆。由于这种编码相邻的两个码组之间只有一位不同,引起数字量发生变化时,格雷码仅改变一位,这样与其它编码同时改变两位或多位的情况相比更为可靠,即可减少出错的可能性。

格雷码是一个数列集合,相邻两数间只有一个位元改变,为无权数码,且格雷码的顺序不是唯一 的。

格雷码的构造方法为: 直接排列以二进制为0值的格雷码为第零项,第一项改变最右边的位元,第二项改变右起第一个为1的位元的左边位元,第三、四项方法同第一、二项,如此反覆,即可排列出n个位元的格雷码。

3.感悟

1、 这次实验工作量比较大,而且很多matlab函数不熟悉,经过各种查资料、请教同学,才最终完成。遇到的最大困难是编程有错误还老是查不出来,以后要多熟悉熟悉matlab函数,减少在编程上的困难。这次实验收获良多,学会了不少东西,相信下次实验会轻松不少。
2、这次实验开始总是仿真不到需要的图形,理论和仿真差距很大。后来通过交流,修改了程序,改变一些变量,才最终仿真出一些比较满意的结果。
3、最大的收获是一定要冷静,保持平常心,尤其是在调试程序时,要稳重,忌焦忌燥,否则会越来越麻烦。

都看到这里了不如点个赞哦~

亲爱的朋友,这里是我新成立的公众号,欢迎关注!
本博客的优秀博文也将陆续搬运到公众号,之后还将推出更多优秀博文,并将优先发在公众号,敬请期待!
关注起来,让我们一起成长!

MPSK通信系统的Monte Carl仿真(matlab实现,附源码)相关推荐

  1. 用Turtlebot3实现基于深度强化学习的多移动机器人导航避障的仿真训练(附源码)

    Do not blindly trust anything I say, try to make your own judgement. 这是我的第一篇CSDN文章,本科四年一直都是白嫖现成的CSDN ...

  2. 通信系统的monte carl仿真_深国电公司电力物联仿真检测系统建成投运

    5月25日,深国电公司电力线通信应用技术实验室(以下简称"深国电实验室")电力物联仿真检测系统建成投运,标志着深国电在电力物联网实用化方面迈出重要一步. 为了满足电力用户对电网质量 ...

  3. 基于Matlab搭建单站雷达扫描天空仿真平台(附源码)

    目录 一.介绍 二.启动跟踪方案设计器 三.编辑和修改方案 四.设计塔式平台 五.模拟场景 5.1播放控件和时间滚动条 5.2 导出到矩阵 六.运行生成的脚本 6.1 可视化目标和检测 6.2 可视化 ...

  4. 【Matlab生物电信号】生物电信号仿真【含GUI源码 684期】

    一.代码运行视频(哔哩哔哩) [Matlab生物电信号]生物电信号仿真[含GUI源码 684期] 二.matlab版本及参考文献 1 matlab版本 2014a 2 参考文献 [1]董兵,超于毅,李 ...

  5. 【Matlab通信】DTMF双音多频电话拨号仿真【含GUI源码 805期】

    一.代码运行视频(哔哩哔哩) [Matlab通信]DTMF双音多频电话拨号仿真[含GUI源码 805期] 二.matlab版本及参考文献 1 matlab版本 2014a 2 参考文献 [1] 蔡利梅 ...

  6. 基于Matlab的单基地雷达模拟检测和跟踪仿真(附源码)

    目录 一.介绍 1.1 统计雷达模型 1.2 场景管理 1.3 扫描控制 二.场景-空中监视 2.1 雷达系统 2.2 参考目标和雷达环路增益 2.3 构建雷达 2.4 方案和目标 2.5 可检测性 ...

  7. 基于Matlab鸟群跟踪仿真(附源码)

    目录 一.方案定义 二.跟踪器定义 三.追踪鸟群 四.生成的代码中跟踪器的结果 五.总结 六.程序 此示例演示如何跟踪大量对象.生成一大群鸟类,并使用全局最近邻多目标跟踪器来估计鸟群中每只鸟的运动. ...

  8. EKF SLAM Matlab仿真实践详解(附源码)

    EKF SLAM Matlab仿真实践详解(附源码) 为提供更好的阅读体验,详细内容及源码请移步https://github.com/Nrusher/EKF_SLAM 或 https://gitee. ...

  9. MATLAB从入门到精通-辅助ANSYS APDL进行负泊松比铰链结构建模仿真(附源码)

    前言 关于MATLAB系列的精品专栏大家可参见 MATLAB-30天带你从入门到精通 MATLAB深入理解高级教程(附源码) 喜欢的小伙伴可自行订阅,你的支持就是我不断更新的动力哟! ANSYS有着强 ...

最新文章

  1. H.264 Video Codec速度和质量
  2. 阿里官方Redis开发规范!
  3. 基于Redis的分布式锁和Redlock算法
  4. 【前端酷站】分享一个纯 Javascript 的图表库与立体像素风制作~
  5. dnf 跨服 服务器 位置,dnf2017跨区表_2017dnf90级版本跨区表_快吧游戏
  6. mlp 参数调优_积神经网络(CNN)的参数优化方法
  7. 港铁将更换信号系统 或影响日间列车服务冀乘客谅解
  8. 多线程: 多线程中断机制
  9. centos7下使用git提交代码
  10. 【Linux】scp IT IS POSSIBLE THAT SOMEONE IS DOING SOMETHING NASTY!
  11. WinXP系统连接网络教程
  12. Protel99SE 50个常见问题解决方法与技巧
  13. 查看svn服务器上的文件,如何在命令行通过SVN命令筛选出修改过的文件并递交
  14. ubuntu 开机后 按键 鼠标不能用
  15. Matlab中tic和toc用法
  16. Git使用学习(十四、解决分支合并后产生的冲突)
  17. PaddleOCR实现高精度车牌识别
  18. 如何写好一篇优质的网站内容
  19. 舒老师AK的hu测 T1. 迷失沃尔玛(dp+贪心)
  20. argc,**argv

热门文章

  1. DataSciComp 有关数据科学的比赛
  2. 硅光电二极管检测电路
  3. 医学图象存储、检索和显示的新技术及新动向
  4. 响应式布局详解(优缺点)
  5. 龙芯3A5000搭建idea开发环境
  6. 【linux系统(ubuntu16.04)】文件权限数字777,440含义解读(精华帖)
  7. 计算机网络实验之验证性实验
  8. Mixly 数码管时钟
  9. 如何关闭Mybatis的DEBUG log打印
  10. 【Websocket 第三篇】消息推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