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目录

  • 深入浅出索引(上)
    • 一、归纳
      • 1.1 索引数据结构类型
      • 1.2 索引类型
      • 1.3 索引检索
      • 1.4 数据页和主键
      • 1.5 避免长事务
    • 二、原文
      • 索引的常见模型
      • InnoDB 的索引模型
      • 索引维护
      • 小结
      • 上期问题时间

深入浅出索引(上)

  • MySql实战笔记是针对极客时间:《MySql实战45讲–从原理到实战,丁奇带你搞懂MySql》系列课程的学习和自我总结而成的读书笔记;

一、归纳

5.6以后可以通过page大小来间接控制应该能加分吧

1.1 索引数据结构类型

  • 哈希表:适用于等值查询,通过hash函数定位,链表处理冲突
  • 有序数组:适用于静态存储,更新复杂度高,查询用二分法就可以快速查询,时间复杂度是:O(log(N))
  • 搜索树:二叉搜索树 -> 平衡二叉树 -> N二叉树(降低高度) -> InnoDB B+ 树(提高连续查询能力,增加N)

1.2 索引类型

  • 主键索引(聚集索引)、非主键索引(非聚集索引)
  • 单键索引、组合索引

1.3 索引检索

  • 主键:主键检索不需要回表,叶子节点是数据,
  • 非主键:非主键索引叶子节点是主键,需要回表

1.4 数据页和主键

  • 数据页满了,按照B+Tree算法,新增加一个数据页,叫做页分裂,会导致性能下降。空间利用率降低大概50%。当相邻的两个数据页利用率很低的时候会做数据页合并,合并的过程是分裂过程的逆过程。
  • 递增主键可以减少页分裂,(连续值中间的变更更容易引起页分裂),从性能和存储空间方面考量,自增主键往往是更合理的选择。
  • 主键的字段越小,二级索引的叶子越小,选择索引的时候可以考虑
  • 唯一一个业务字段做主键索引也可以,尽量查询走主键索引

1.5 避免长事务

  • set autocommit=1
  • 避免只读事物
  • SET MAX_EXECUTION_TIME 控制每个语句的最长时间
  • 通过 information_schema.Innodb_trx 监控长事务,设置长事务阈值
  • innodb_undo_tablespaces 设置成 2 ,配置 undo表空间文件

二、原文

提到数据库索引,我想你并不陌生,在日常工作中会经常接触到。比如某一个 SQL 查询比较慢,分析完原因之后,你可能就会说“给某个字段加个索引吧”之类的解决方案。但到底什么是索引,索引又是如何工作的呢?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聊聊这个话题吧。

数据库索引的内容比较多,我分成了上下两篇文章。索引是数据库系统里面最重要的概念之一,所以我希望你能够耐心看完。在后面的实战文章中,我也会经常引用这两篇文章中提到的知识点,加深你对数据库索引的理解。

一句话简单来说,索引的出现其实就是为了提高数据查询的效率,就像书的目录一样。一本 500 页的书,如果你想快速找到其中的某一个知识点,在不借助目录的情况下,那我估计你可得找一会儿。同样,对于数据库的表而言,索引其实就是它的“目录”。

索引的常见模型

索引的出现是为了提高查询效率,但是实现索引的方式却有很多种,所以这里也就引入了索引模型的概念。可以用于提高读写效率的数据结构很多,这里我先给你介绍三种常见、也比较简单的数据结构,它们分别是哈希表、有序数组和搜索树。

下面我主要从使用的角度,为你简单分析一下这三种模型的区别。

哈希表是一种以键 - 值(key-value)存储数据的结构,我们只要输入待查找的值即 key,就可以找到其对应的值即 Value。哈希的思路很简单,把值放在数组里,用一个哈希函数把 key 换算成一个确定的位置,然后把 value 放在数组的这个位置。

不可避免地,多个 key 值经过哈希函数的换算,会出现同一个值的情况。处理这种情况的一种方法是,拉出一个链表。

假设,你现在维护着一个身份证信息和姓名的表,需要根据身份证号查找对应的名字,这时对应的哈希索引的示意图如下所示:

图中,User2 和 User4 根据身份证号算出来的值都是 N,但没关系,后面还跟了一个链表。假设,这时候你要查 ID_card_n2 对应的名字是什么,处理步骤就是:首先,将 ID_card_n2 通过哈希函数算出 N;然后,按顺序遍历,找到 User2。

需要注意的是,图中四个 ID_card_n 的值并不是递增的,这样做的好处是增加新的 User 时速度会很快,只需要往后追加。但缺点是,因为不是有序的,所以哈希索引做区间查询的速度是很慢的。

你可以设想下,如果你现在要找身份证号在 [ID_card_X, ID_card_Y] 这个区间的所有用户,就必须全部扫描一遍了。

所以,哈希表这种结构适用于只有等值查询的场景,比如 Memcached 及其他一些 NoSQL 引擎。

有序数组在等值查询和范围查询场景中的性能就都非常优秀。还是上面这个根据身份证号查名字的例子,如果我们使用有序数组来实现的话,示意图如下所示:

这里我们假设身份证号没有重复,这个数组就是按照身份证号递增的顺序保存的。这时候如果你要查 ID_card_n2 对应的名字,用二分法就可以快速得到,这个时间复杂度是 O(log(N))。

同时很显然,这个索引结构支持范围查询。你要查身份证号在 [ID_card_X, ID_card_Y] 区间的 User,可以先用二分法找到 ID_card_X(如果不存在 ID_card_X,就找到大于 ID_card_X 的第一个 User),然后向右遍历,直到查到第一个大于 ID_card_Y 的身份证号,退出循环。

如果仅仅看查询效率,有序数组就是最好的数据结构了。但是,在需要更新数据的时候就麻烦了,你往中间插入一个记录就必须得挪动后面所有的记录,成本太高。

所以,**有序数组索引只适用于静态存储引擎,**比如你要保存的是 2017 年某个城市的所有人口信息,这类不会再修改的数据。

二叉搜索树也是课本里的经典数据结构了。还是上面根据身份证号查名字的例子,如果我们用二叉搜索树来实现的话,示意图如下所示:

二叉搜索树的特点是:每个节点的左儿子小于父节点,父节点又小于右儿子。这样如果你要查 ID_card_n2 的话,按照图中的搜索顺序就是按照 UserA -> UserC -> UserF -> User2 这个路径得到。这个时间复杂度是 O(log(N))。

当然为了维持 O(log(N)) 的查询复杂度,你就需要保持这棵树是平衡二叉树。为了做这个保证,更新的时间复杂度也是 O(log(N))。

树可以有二叉,也可以有多叉。多叉树就是每个节点有多个儿子,儿子之间的大小保证从左到右递增。二叉树是搜索效率最高的,但是实际上大多数的数据库存储却并不使用二叉树。其原因是,索引不止存在内存中,还要写到磁盘上。

你可以想象一下一棵 100 万节点的平衡二叉树,树高 20。一次查询可能需要访问 20 个数据块。在机械硬盘时代,从磁盘随机读一个数据块需要 10 ms 左右的寻址时间。也就是说,对于一个 100 万行的表,如果使用二叉树来存储,单独访问一个行可能需要 20 个 10 ms 的时间,这个查询可真够慢的。

为了让一个查询尽量少地读磁盘,就必须让查询过程访问尽量少的数据块。那么,我们就不应该使用二叉树,而是要使用“N 叉”树。这里,“N 叉”树中的“N”取决于数据块的大小。

以 InnoDB 的一个整数字段索引为例,这个 N 差不多是 1200。这棵树高是 4 的时候,就可以存 1200 的 3 次方个值,这已经 17 亿了。考虑到树根的数据块总是在内存中的,一个 10 亿行的表上一个整数字段的索引,查找一个值最多只需要访问 3 次磁盘。其实,树的第二层也有很大概率在内存中,那么访问磁盘的平均次数就更少了。

N 叉树由于在读写上的性能优点,以及适配磁盘的访问模式,已经被广泛应用在数据库引擎中了。

不管是哈希还是有序数组,或者 N 叉树,它们都是不断迭代、不断优化的产物或者解决方案。数据库技术发展到今天,跳表、LSM 树等数据结构也被用于引擎设计中,这里我就不再一一展开了。

你心里要有个概念,数据库底层存储的核心就是基于这些数据模型的。每碰到一个新数据库,我们需要先关注它的数据模型,这样才能从理论上分析出这个数据库的适用场景。

截止到这里,我用了半篇文章的篇幅和你介绍了不同的数据结构,以及它们的适用场景,你可能会觉得有些枯燥。但是,我建议你还是要多花一些时间来理解这部分内容,毕竟这是数据库处理数据的核心概念之一,在分析问题的时候会经常用到。当你理解了索引的模型后,就会发现在分析问题的时候会有一个更清晰的视角,体会到引擎设计的精妙之处。

现在,我们一起进入相对偏实战的内容吧。

在 MySQL 中,索引是在存储引擎层实现的,所以并没有统一的索引标准,即不同存储引擎的索引的工作方式并不一样。而即使多个存储引擎支持同一种类型的索引,其底层的实现也可能不同。由于 InnoDB 存储引擎在 MySQL 数据库中使用最为广泛,所以下面我就以 InnoDB 为例,和你分析一下其中的索引模型。

InnoDB 的索引模型

在 InnoDB 中,表都是根据主键顺序以索引的形式存放的,这种存储方式的表称为索引组织表。又因为前面我们提到的,InnoDB 使用了 B+ 树索引模型,所以数据都是存储在 B+ 树中的。

每一个索引在 InnoDB 里面对应一棵 B+ 树。

假设,我们有一个主键列为 ID 的表,表中有字段 k,并且在 k 上有索引。

这个表的建表语句是:


mysql> create table T(
id int primary key,
k int not null,
name varchar(16),
index (k))engine=InnoDB;

表中 R1~R5 的 (ID,k) 值分别为 (100,1)、(200,2)、(300,3)、(500,5) 和 (600,6),两棵树的示例示意图如下。

从图中不难看出,根据叶子节点的内容,索引类型分为主键索引和非主键索引。

主键索引的叶子节点存的是整行数据。在 InnoDB 里,主键索引也被称为聚簇索引(clustered index)。

非主键索引的叶子节点内容是主键的值。在 InnoDB 里,非主键索引也被称为二级索引(secondary index)。

根据上面的索引结构说明,我们来讨论一个问题:基于主键索引和普通索引的查询有什么区别?

  • 如果语句是 select * from T where ID=500,即主键查询方式,则只需要搜索 ID 这棵 B+ 树;
  • 如果语句是 select * from T where k=5,即普通索引查询方式,则需要先搜索 k 索引树,得到 ID 的值为 500,再到 ID 索引树搜索一次。这个过程称为回表。

也就是说,基于非主键索引的查询需要多扫描一棵索引树。因此,我们在应用中应该尽量使用主键查询。

索引维护

B+ 树为了维护索引有序性,在插入新值的时候需要做必要的维护。以上面这个图为例,如果插入新的行 ID 值为 700,则只需要在 R5 的记录后面插入一个新记录。如果新插入的 ID 值为 400,就相对麻烦了,需要逻辑上挪动后面的数据,空出位置。

而更糟的情况是,如果 R5 所在的数据页已经满了,根据 B+ 树的算法,这时候需要申请一个新的数据页,然后挪动部分数据过去。这个过程称为页分裂。在这种情况下,性能自然会受影响。

除了性能外,页分裂操作还影响数据页的利用率。原本放在一个页的数据,现在分到两个页中,整体空间利用率降低大约 50%。

当然有分裂就有合并。当相邻两个页由于删除了数据,利用率很低之后,会将数据页做合并。合并的过程,可以认为是分裂过程的逆过程。

基于上面的索引维护过程说明,我们来讨论一个案例:

  • 你可能在一些建表规范里面见到过类似的描述,要求建表语句里一定要有自增主键。当然事无绝对,我们来分析一下哪些场景下应该使用自增主键,而哪些场景下不应该。

自增主键是指自增列上定义的主键,在建表语句中一般是这么定义的: NOT NULL PRIMARY KEY AUTO_INCREMENT。

插入新记录的时候可以不指定 ID 的值,系统会获取当前 ID 最大值加 1 作为下一条记录的 ID 值。

也就是说,自增主键的插入数据模式,正符合了我们前面提到的递增插入的场景。每次插入一条新记录,都是追加操作,都不涉及到挪动其他记录,也不会触发叶子节点的分裂。

而有业务逻辑的字段做主键,则往往不容易保证有序插入,这样写数据成本相对较高。

除了考虑性能外,我们还可以从存储空间的角度来看。假设你的表中确实有一个唯一字段,比如字符串类型的身份证号,那应该用身份证号做主键,还是用自增字段做主键呢?

由于每个非主键索引的叶子节点上都是主键的值。如果用身份证号做主键,那么每个二级索引的叶子节点占用约 20 个字节,而如果用整型做主键,则只要 4 个字节,如果是长整型(bigint)则是 8 个字节。

显然,主键长度越小,普通索引的叶子节点就越小,普通索引占用的空间也就越小。

所以,从性能和存储空间方面考量,自增主键往往是更合理的选择。

有没有什么场景适合用业务字段直接做主键的呢?还是有的。比如,有些业务的场景需求是这样的:

  • 1.只有一个索引;
  • 2.该索引必须是唯一索引。

你一定看出来了,这就是典型的 KV 场景。

由于没有其他索引,所以也就不用考虑其他索引的叶子节点大小的问题。

这时候我们就要优先考虑上一段提到的“尽量使用主键查询”原则,直接将这个索引设置为主键,可以避免每次查询需要搜索两棵树。

小结

今天,我跟你分析了数据库引擎可用的数据结构,介绍了 InnoDB 采用的 B+ 树结构,以及为什么 InnoDB 要这么选择。B+ 树能够很好地配合磁盘的读写特性,减少单次查询的磁盘访问次数。

由于 InnoDB 是索引组织表,一般情况下我会建议你创建一个自增主键,这样非主键索引占用的空间最小。但事无绝对,我也跟你讨论了使用业务逻辑字段做主键的应用场景。

最后,我给你留下一个问题吧。对于上面例子中的 InnoDB 表 T,如果你要重建索引 k,你的两个 SQL 语句可以这么写:

alter table T drop index k;
alter table T add index(k);

如果你要重建主键索引,也可以这么写:

alter table T drop primary key;
alter table T add primary key(id);

我的问题是,对于上面这两个重建索引的作法,说出你的理解。如果有不合适的,为什么,更好的方法是什么?

你可以把你的思考和观点写在留言区里,我会在下一篇文章的末尾给出我的参考答案。感谢你的收听,也欢迎你把这篇文章分享给更多的朋友一起阅读。

上期问题时间

我在上一篇文章末尾给你留下的问题是:如何避免长事务对业务的影响?

这个问题,我们可以从应用开发端和数据库端来看。

首先,从应用开发端来看:

  • 1.确认是否使用了 set autocommit=0。这个确认工作可以在测试环境中开展,把 MySQL 的 general_log 开起来,然后随便跑一个业务逻辑,通过 general_log 的日志来确认。一般框架如果会设置这个值,也就会提供参数来控制行为,你的目标就是把它改成 1。

  • 2.确认是否有不必要的只读事务。有些框架会习惯不管什么语句先用 begin/commit 框起来。我见过有些是业务并没有这个需要,但是也把好几个 select 语句放到了事务中。这种只读事务可以去掉。

  • 3.业务连接数据库的时候,根据业务本身的预估,通过 SET MAX_EXECUTION_TIME 命令,来控制每个语句执行的最长时间,避免单个语句意外执行太长时间。(为什么会意外?在后续的文章中会提到这类案例)

其次,从数据库端来看:

  • 1.监控 information_schema.Innodb_trx 表,设置长事务阈值,超过就报警 / 或者 kill;
  • 2.Percona 的 pt-kill 这个工具不错,推荐使用;
  • 3.在业务功能测试阶段要求输出所有的 general_log,分析日志行为提前发现问题;
  • 4.如果使用的是 MySQL 5.6 或者更新版本,把 innodb_undo_tablespaces 设置成 2(或更大的值)。如果真的出现大事务导致回滚段过大,这样设置后清理起来更方便。

04-深入浅出索引(上)相关推荐

  1. 04 | 深入浅出索引(上)

    1. 引言   索引的出现其实就是为了提高数据查询的效率,就像书的目录一样.一本500 页的书,如果你想快速找到其中的某一个知识点,在不借助目录的情况下,那我估计你可得找一会儿.同样,对于数据库的表而 ...

  2. 04 | 深入浅出索引

    索引的常见模型 哈希表:仅使用等值查询 有序数组:二分查找,区间查询友好,更新效率低,仅适用于静态存储引擎 搜索树:由于二叉树高度较高,磁盘IO次数过多,所以实际使用N叉树.树根的数据块缓存于内存,树 ...

  3. 《MySQL实战45讲》——学习笔记04-05 “深入浅出索引、最左前缀原则、索引下推优化“

    04 | 深入浅出索引(上) 1. 什么是索引? 索引的出现其实就是为了提高数据查询的效率,就像书的目录一样,书有500页,每页存的都是书的内容,目录可能只有5页,只存了页码:通过目录能快速找到某个主 ...

  4. mysql建表语句主键自增_MYSQL索引-上

    前言 今天同事做数据清理的时候发现我这边有一张表没有主键,这个表有两个字段,ID和Name,ID作者唯一索引,在我印象里,一个数据表如果没有主键索引,它会内部创建主键索引,创建的标准就是唯一性,我觉得 ...

  5. 在Ubuntu 16.04.6 LTS上升级python 3.5到3.7.3实录

    缘由 我想安装一个python模块you-get,发现只能使用pip3安装,但是我发现我的Ubuntu 16.04.6 LTS上有python3.5,但是没有pip3,也无法成功安装,真是要了我的老命 ...

  6. 在Ubuntu 16.04.6 LTS上安装python3.7和pip3后出现Command '('lsb_release', '-a')' 出错问题的解决方法

    在Ubuntu 16.04.6 LTS上安装python3.7和pip3后出现Command '('lsb_release', '-a')' returned non-zero exit status ...

  7. 在Ubuntu 16.04.6 LTS上升级Go到最新版1.12.5实录

    上一次我在Ubuntu 16.04.3 LTS上从源码安装了Go,当时最新的版本是1.10,参见我之前的博文 https://blog.csdn.net/tao_627/article/details ...

  8. 在Ubuntu 14.04.5 LTS上安装python模块selenium 3实录

    简介 Selenium是python模块库中一组web自动化测试工具集,提供多种语言的API,例如java,python,ruby,.net等,支持Firefox,Chrome,IE,Safari 等 ...

  9. 在Ubuntu 16.04.5 LTS上利用python中的PIL模块压缩一百多兆的单张图片实操

    在前面的博文中,我将300多张电影海报拼接为了一张103MB的巨幅图片,我想拿它做电脑桌面(1080P),但是这么多的图片,存储和加载是个麻烦事儿,需要将它压缩到几MB大小. 在Ubuntu 16.0 ...

  10. 在Ubuntu 16.04.5 LTS上升级python的pip版本实录

    在ubuntu 16.04.5 LTS上使用Python安装模块时,比较顺手的方法是使用pip命令.这次,我在安装一个模块时,老是提示下面的问题,比较不爽.所以,我就照着提示做了一遍,记录下来,以作备 ...

最新文章

  1. 理解和解决Java并发修改异常ConcurrentModificationException(转载)
  2. 年末将至,值得你关注的16个Java 开源项目!
  3. 面向对象的三大特性之继承
  4. spring boot整合spring5-webflux从0开始的实战及源码解析
  5. Spark SQL使用window进行统计
  6. 1371. Find the Longest Substring Containing Vowels in Even Counts
  7. linux blind函数,Linux网络编程入门
  8. IBM HTTP Server Websphere Plugin
  9. A*B NTT快速数论变换
  10. 创新设计模式:抽象工厂模式
  11. React开发(237):dva概念2state
  12. 服务端架构设计及功能说明-续1
  13. 面向对象之信息传递为何是调用方法
  14. 顺序容器(1):vector
  15. 基于python的tensorflow_Python深度学习:基于TensorFlow
  16. 深度学习算法原理——神经网络的基本原理
  17. 职称计算机 frontpage 2003,计算机职称考试FrontPage2003考试大纲
  18. 全球与中国接线端子连接器市场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
  19. linux系统中打rz命令后出现waiting to receive.**B0100000023be50
  20. html如何将汉字转换成英文,中文字体转化为英文或转码

热门文章

  1. 智能PID软件-AVEVA Diagrams创建图纸模板【图瓦软件出品】
  2. 最适合python程序员用的笔记本-JupyterLab:程序员的笔记本
  3. JavaScript 剪贴板
  4. copy-to-clipboard 复制
  5. Ordering类-greatestOf
  6. nginx: [emerg] open() /var/run/nginx/nginx.pid failed (2: No such file or directory)解决方法
  7. 电脑黑屏只有鼠标箭头怎么修复 电脑开机黑屏的修复办法
  8. 企业微信如何建立部门?
  9. 密码学常用网站与解密脚本
  10. Keil4工程转keil5工程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