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谨防企业信息化的洋务运动--兼谈互联网时代的管理变革
  几乎所有的企业都很重视“管理”,企业家们购买许多管理学书籍、参加各类管理培训、EMBA,请咨询公司为企业制定战略、梳理流程、重构组织架构。
  绝大部分企业也都很重视“信息化”,他们花费重金购买ERP、CRM、OA和其他各类软件,旨在提高管理的效率,不可谓不重视。
  但是我想很直接地说,在中国真正能够把“管理”和“信息化”这两件事情结合到一起、利用信息化的手段真正提高管理效能的企业,其实并不太多。
  我的一个电商做得非常棒的朋友李明的一段话说得非常到位:“一些传统大佬以为上个ERP就是信息化了。X总,是这样的:ERP是个诞生于上世纪的老古董,本质上是工业时代思维,是管控,是计划,而互联网的核心思维是去中心化,是开放式协作。对于互联网型企业,前者仅是标配后者才是门槛。结论很残忍:好的互联网企业与国内不少传统企业在信息化方面至少差整整一代。”
  国内企业的信息化现状让我想起了洋务运动,那是近代中国人一次“师夷长技以自强”的伟大努力,最终以失败告终。然而与我们一水之隔的日本,却在“明治维新”之后迅速的崛起,一跃而成为世界级强国。两个国家都是学习西方,但为什么结果差异如此巨大?
  现在回过头来看原因似乎是很明白的了。我们的策略是“中学为体、西学为用”,我们认为自己的文化、制度是好的,缺的只是“奇技淫巧”,以为只要把技术引进了就可以解决问题。而日本呢,开始的时候他们也是这个思路,但是后来伊藤博文到欧洲去游历了一圈之后发现,原来亚洲差的不仅仅是技术,还差能够产生技术创新的土壤,于是他回来以后提出“全盘西化”。这两种思路的不同,最终导致了完全不同的两个结果。
  现在中国的许多企业其实就是在搞信息化洋务运动。他们看到了自己的差距所在,但是他们没有看到自己落后的真正原因。他们缺的根本不是信息化的工具,而是缺乏互联网时代的管理思维。
  2013年最火的公司非小米莫属。小米是怎么做到的?靠低价?靠雷军刷脸?靠饥饿营销?那都是表象,它能做到这些,靠的就是它的互联网化的管理。
  小米的管理是极度扁平化的,整个公司只有三个层级,公司的组织单元是一个又一个4、5人规模的项目小组,这些小组不是谁审批谁、谁服务谁的关系,而是谁需要谁的关系。简单的说,小米是把淘宝、把滴滴打车那一套做互联网产品的思路,用到了企业的内部管理上面。由此它彻底把企业内部的资源给盘活了,把员工的积极性给调动起来了,这为它带来了无穷的创新能力。
  到底什么才算是互联网化的管理思维呢?我个人是如此理解的:
  1、组织扁平化
  公司越大,速度越慢。为什么会越来越慢?根本原因还是在于层级太多了。有一个著名的管理笑话是,在IBM如果你想把一个箱子从2楼搬到3楼,你得花上至少2个月的时间。层级越多,你花在真正进行工作上面的时间占比就越少,花在汇报、讨论、决策上面的时间就越多,换句话说,你花在信息传递上面的时间就越多。
  提高速度最有效的方式,就是减少层级,让组织变得扁平化。不过光组织扁平化还不够,团队也要小型化。当企业组织架构这样构建的时候,你会发现信息流动的方式开始发生变化了,以前信息是纵向流动居多,下级汇报请示、上级决策批准,而现在信息是横向流动居多,A部门和B部门之间直接进行内部合作、内部谈判,然后推进工作的执行。
  这种信息流动方向的变化带来了哪些改变呢?第一个改变是员工的积极性被激发出来了,员工从“任务执行者”变成了“责任承担者”,由于他们可以感受到工作的成就感,所以愿意接受更多的挑战。第二个改变是资源的配置变得更合理和有效了,以前是由远离一线的管理人员根据二手的信息做决策,现在则是直接由一线人员根据各自的利益诉求做决策,因此资源的配置变得更加合理。
  2、管理失控化
  失控的意思不是完全撒手不管,而是通过放权给团队,从自上而下的命令式管理,变为自下而上的去中心化管理。
  可能没看过《失控》那本书的朋友对失控这个概念还不是很清楚,我举一个大家都知道的例子吧。比如说,我们的交通系统就是一个失控的系统。马路上每天成千上万辆车开来开去,整个交通系统并没有一个中央控制机关来控制每辆车的行驶路线,但交通系统作为一个整体是有序的,因为每辆车都对自己负责,它们按照“不要碰撞-开往目的地”这个简单的规则来行驶,于是这个系统有序了。
  虽然每辆车是失控的,但是在背后其实还是有管理者的影子,他们制定规则,用规则来控制整个系统。比如说,他们规定车辆必须右侧通行,红灯停绿灯行,转弯的要让直行的,不能压黄线等等。此外,在发生交通事故的时候,他们会派警察来维持秩序,让交通恢复正常。
  互联网时代的企业管理也应该像交通管理者一样,通过制定目标、制定规则来控制整个团队的整体方向,在发生突发事件时出面进行调解和解决问题,在日常运营当中管理者则最好躲在后面。
  3、任务驱动化
  在互联网化管理当中,虽然我们在组织架构上做出了团队的划分,但是在实际工作当中团队的界限往往是不那么明显的。
  比如说在我们明道,Wendy是市场部的,Colin是产品部的,大家各自分属不同的部门,向不同的领导汇报。当我们在筹备TechCrunch峰会的时候,这几个人都服务于“TC峰会筹备”这样一个任务,他们互相之间直接进行对接和协调,我们相当于是组成了一个临时的、虚拟的团队。
  假如不是任务驱动而是部门驱动,那会变成什么样子呢?这个事情的发起者应该是Wendy,她首先要给我打一个报告,请我和Colin的老大Felix对接,向他申请设计师资源,如果Felix给我打了回票,说他的设计师都很忙,那我可能一点办法都没有。
  任务驱动的管理需要依赖于互联网软件的帮助,比如邮件组、QQ群、微信群、企业社会化协作软件等。利用这些沟通工具,你可以非常简单、快速的为每个任务建立一个虚拟的小组,组内的成员可以在群组内进行信息共享,从而打破原有的部门界限,实现跨部门协作。
  4、沟通开放化
  虽然《第五项修炼》已经风靡全球十多年了,但是真正的学习型组织依然是比较稀有的。在大部分的公司当中,不同部门之间的员工并不熟悉,甚至同一个部门的员工都不知道其他人在做些什么。在这样的沟通状态下,又何谈学习型组织呢?
  之所以会出现这种现象,其实并非是管理者的思维问题,许多管理者对于增强员工内部的交流、促进成员之间的共同学习是非常重视的,但是通信手段的落后则增加了建立学习型组织的难度。
  我们来思考这样一个现象:在新浪微博和微信朋友圈出现之前,我们已经有了电话、邮件、短信这样的通信方式对不对?但是我们和朋友之间的交流少得可怜,我们认识的人当中有80%可能每年就是在春节的时候发一条短信。但是在新浪微博和微信朋友圈出来之后,我们和朋友之间的交流明显增加了,我们互相评论、点赞,距离一下子就被拉近了。这种前后对比,完全是通信手段所带来的改变。
  现在,企业可以利用企业社会化协作软件建立企业内部的微博、朋友圈,从而让信息在企业内部也能够充分的流动起来,让员工之间建立更紧密的连接,一来可以让团队互相知晓各自的工作,二来可以有效的营造学习型组织的氛围。
  5、 数据云端化
  千万不要简单的认为,把数据存储的云端的好处仅仅是可以进行多终端的数据同步,或者仅仅是觉得数据的存储更加安全了,这只是云端存储最不值得一提的好处。在我看来,把数据存储在云端最大的价值在于——它第一次让企业可以完整的保存自己的运营历史,而且还能随时找到你想要的数据。
  在云存储时代之前,公司的数据其实是割裂开的,每个员工都储存着一部分公司的数据,这些数据由于没有存放在统一的平台上,因此也无法被搜索(只能员工自己搜索自己掌握的数据),这种情况造成了数据资源的巨大浪费。比如说A需要一份文档,B的电脑里面是有的,但是A并不知情,B也不知道A需要它,于是A就花了很多时间又自己做了一份出来,这其实是很不必要的浪费。

  数据云端化还有很多额外的好处,比如说员工的离职对公司造成的数据损失将不再是个问题,比如说员工可以通过充分利用公司网络内的数据资源,从而增强自身的业务能力,比如说新员工入职可以快速的实现工作交接。
  总结:
  我们可以做一个形象的比喻,企业的管理思维就像是手机的操作系统,企业的信息化工具就像是手机里的APP。如果你的操作系统是苹果的ios系统,那么你才能够使用优秀的苹果APP。如果你的操作系统是诺基亚塞班系统,那你就根本没法安装苹果的APP。所以,企业在上ERP、CRM、OA、企业社会化协作软件这类信息化工具之前,先想想自己到底是不是真的理解了互联网时代的管理思维,否则就会把企业信息化搞成一场洋务运动。

转:谨防企业信息化的洋务运动--兼谈互联网时代的管理变革相关推荐

  1. 解决企业数据安全内忧外患之道-- 兼谈国内安全产业的发展方向

    背景    你是否发现,企业"内鬼"更加容易得获取内部的机密信息,因为内部人员可以很容易地辨识信息存储位置.他们往往利用工作之便,可以对信息进行任意的操作.他们可以随便上传下载和发 ...

  2. 干货丨企业从无到有,云账户杨晖谈创业时代的创业者思维

    近日,云账户创始人杨晖受邀作为极北学院的导师,在极北咖啡世贸天阶店为学员们进行<企业从无到有,谈谈创业时代的创业者思维>的主题分享,并与学院们互动交流. 那么,云账户究竟是如何从无到有的呢 ...

  3. IT部门在企业信息化中的转变

    纵观近二十年来的信息化建设工作.随着企业信息化应用范围的扩大,应用水平的提高,IT部门人员的地位与职能也发生了较大的变化.IT部门的角色为适应信息化发展的需要而随之变化,企业IT业务也由最初的管理部门 ...

  4. 企业信息化关键:业务流程管理与信息技术集成

    随着计算机技术.通讯技术和网络技术等高新技术的飞速发展,企业实施信息化,通过网络和计算机等信息技术搭建新的平台,提高企业综合运营能力,实现技术创新.管理创新.组织创新.制度创新,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

  5. 企业信息化常见缩略词汇总

    ABC(Activity Based Classification,ABC分类法):即帕雷托规则(Pareto's Law),平常我们也称之为"80对20"规则.此规则通过对同一类 ...

  6. IT新技术发展与企业信息化创新特征分析

    我国企业信息化已走过三四十年的发展历程,虽然已取得了巨大成就,但与发达国家还存在较大差距.以云计算,物联网,社交网络,大数据等为代表IT新技术的发展,为提高我国企业信息化整体发展水平和建设效果,实现企 ...

  7. 拨云见日:从企业信息化历史看中台的本质

    一.前言 中台是中国企业信息化领域的首创概念,这不是无中生有,也不是横空出世,更不是天降神兵,这是中国整体市场,经济,企业一步步发展的必然结果,表示一部分企业的信息化已经进入了无人区. 那么,他们需要 ...

  8. 企业信息化规划时应考虑到哪些关键因素

    在当今这个信息时代里,信息技术手段的进一步发展和完善对定量管理思想在企业管理中的运用起到了很好的支持和促进作用.企业信息化统对帮助企业打造核心竞争力起着日益重要的作用.因此制定什么样的信息化战略 如何 ...

  9. 国家一级期刊专访法大大:企业信息化转型之路

    近日,法大大联合创始人兼执行总裁林开辉受访国家一级期刊<人力资源>,围绕"电子合同助力中国企业信息化转型"展开对话,本文为对话内容. 电子合同产生的背景? 电子合同与传 ...

最新文章

  1. BGP边界网关协议线路优势
  2. IP地址分类:静态/动态/公共/私有
  3. php取消mysql警告_mysql登录警告问题的解决方法
  4. springboot中接口实例化_疫情爆发在家闲出屁的我,梳理一下SpringBoot知识点
  5. OpenCV安全栅栏摄像头security barrier camera的实例(附完整代码)
  6. 电脑桌面整个都变大了_三招拯救你的电脑桌面,堪比整容!
  7. [转贴]Ultimate List of Free Windows Software from Microsoft
  8. 分享10个jQuery页面动态编辑插件
  9. linux安装汉语输入法,在linux中安装google拼音输入法
  10. java 图片合并_Java如何实现图片的叠加与拼接操作
  11. 灰色模型 java代码_灰色模型的简单Java实现
  12. ExtJs中ComboBox使用之技巧
  13. 基本法求解位示图编号问题
  14. 计算机组成原理刘超课后答案,计算机组成原理实验教学的研究.doc
  15. 小葵花妈妈课堂开课了《RecyclerView 复用解析》
  16. 【HTML5】字体加粗代码
  17. 解决Win10 VirtualBox无法启动(VERR_NEM_VM_CREATE_FAILED)
  18. 网络工程师 VS 网络规划设计师 ,知识点重合度有多高?
  19. 懂安全攻防的工程师,竟如此吃香!
  20. DA14580软件开发平台参考(三)

热门文章

  1. 作为项目经理,怎么才能有效监控项目执行
  2. 周末带女儿看《喜羊羊与灰太郎之虎虎生威》的一点点感触
  3. 2017年社交产品关键词:骚浪贱
  4. 一阶导数/微分和二阶导数/微分算子在图像锐化处理方面的区别
  5. Windows_XP DLL修改
  6. 在调试时出现:~处有未经处理的异常: 0xC0000005: 读取位置 0xcccccccc 时发生访问冲突
  7. SpringCloud Feign重试详解
  8. 官方微博运营之道的一点总结
  9. js流程图:aworkflow.js、aiflowjs
  10. 基于JavaEE网上服装购物系统的设计与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