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始整理这份资料的时候,是在我自己准备玩回Minolta手动器材的时候。在无忌诸位高人留下的帖子中领悟了许久,却发现自己依然是充满了茫然。――直到后来我知道这与Minolta一贯的经营作风有关,将市场划分为若干区块并投放带有不同标识的产品。

所以我捧着一本厚厚的英文词典开始翻阅所有能找到的,与Minolta手动镜头有关联的帖子。之后,我踏上了攒镜头的不归路。直到我基本上攒到了那些曾让我梦牵魂系的镜头时,整理在手中的资料也够让我骄傲自满一番的了。所以想把它分享出来,因为现在沉迷在Minolta手动器材中的玩家还很多,更有一些入门的新兵。前段时间曾有想法在无忌上申请博客,只是博客一直没批下来,所以相关资料就贴在这里,各取所需好了。

在聊那些具体数据之前,有必要先聊一聊Minolta手动镜头的市场划分。或者叫做版本。

单纯按照市场划分来看,Minolta把整个市场划分成两个最主要的区块,北美市场和欧洲市场。包括日本本土销售的产品应该也是类同于欧洲市场的样式及产品系列。只是对此我没有具体考证过,不能绝对肯定。

一个对Minolta手动器材颇有研究的美国玩家认为,准对北美市场生产的镜头无论在用料做工及最后的成像上多少要好于发布在欧洲市场的产品。对此我同样没有具体考证过,不敢认同。

但是两大市场的区分,反映在镜头上却很简单。北美市场的产品在镜头标识中带有黄颜色的ROKKOR-X,也就是国内玩家所说的黄标头。这一标识从第二代MC镜头开始采用,一直延续到第二代MD镜头时代。第三代MD镜头无论北美市场还是欧洲市场的产品,镜头标识全部统一为Minolta MD。

而对应于北美市场二代MC到二代MD镜头的欧洲市场,镜头标识中只有一个白色的ROKKOR。举一个例子如:MINOLTA MD W.ROKKOR 28mm 1:2.8 LENS MADE IN JAPAN Ø49mm。这就是典型的欧洲版第二代MD时代的28mm镜头,而用来断定二代MD镜头的依据是其中的Ø49mm,这是第二代MD镜头才开始采用的标识信息。包括北美市场的黄标头也是如此。

北美市场在第二代MD镜头序列后期出现了白色标识的ROKKOR-X,对于此类镜头坊间存在各种各样的说法。我个人考证之后比较认同的说法是:那段时间Minolta仓库里的黄油漆用光了,采买因为失恋闹情绪所以没有去买新的,生产线上的工人没办法只能改用了仓库里存量比较多的白油漆涂写这个重要的ROKKOR-X标志。

至于白标ROKKOR-X的传言,真正比较被认同的说法是,白标头的整体质量不如黄标头,是Minolta镜头生产序列转换时期出现的一段失控状态。按照时间排序,二代MD黄标头--MD白标头--三代MD头。但是这种说法并没有得到Minolta的官方认可,我想Minolta永远也不会去承认这一点。而且,白标头与黄标头之间即使存在成像差异,差异究竟会有多大都是很难说的事情。所以,最好的解释就是,黄颜料用光了。

至于说所谓的黄标镜头与非黄标镜头之间是不是存在成像上的差异,差异有多大。这个问题似乎有些吹毛求疵,不足为论。

但是有一件事需要注意的是,Minolta生产的镜头曾经经历过两次比较大规模的光学结构的革新,一次是在第二代MC镜头前后,不但镜头的光学结构被重新设计,大多数镜头也采用了新的镀膜工艺;第二次是在二/三代MD镜头之间,许多品系的镜头被再一次修改了片组结构,而且,据说也采用了新的镀膜工艺但是我一直没能找到相关的资料。

――我个人曾测试过50mm\1.7的镜头,三代MD镜头的色彩还原的确要比早期镜头浓郁艳丽。但这种情况在50mm\1.4上却没有发生,因为50mm\1.4是为数不多的在二代MD期间就展开了两个产品系列的镜头,并且一直没有再修改光学设计。

那么,在这篇东西里面难免会存在一些煽风点火的东西,毕竟Minolta曾经设计生产了许多值得骄傲的手动镜头。我不知道这算不算放毒,抑或在一个连八十岁老阿婆都在玩数码相机的年代,我就是捅破了藏有炭疽病毒的存储罐,还会有人中毒吗?

Minolta拥有庞大繁杂的镜头体系,要想详尽细致地阐述这些镜头,是非常困难的。而更困难的在于,许多镜头序列分别出现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如果按照镜头的发展历程来展开,将会显得格外杂乱。

通常的分类方法是按照镜头所处的焦段,划分为普遍意义的鱼眼镜头,广角镜头,标准镜头,长焦镜头和变焦镜头。--所以最开始讨论的镜头就是鱼眼镜头,虽然我个人并不喜欢鱼眼镜头,但为了保持资料的完整性,仍然要把它加在前面。不过我倒是很喜欢吃鱼。

任何镜头都需要去主动修正反射在镜头内部的光线的失真现象,绝大多数的镜头是需要这么做的。因为镜头需要保证成像中线条尽可能地保证笔直或者接近笔直。当然,如果按照严格的检测标准,没有任何一款镜头能够通过测试,因为所有镜头都存在桶形或者枕形的畸变。只是对于这种变形的控制已经到了令我们肉眼难以辨别的程度而已。

鱼眼镜头利用的恰恰就是这种变形,用这些被扭曲的线条造成一个完全失真的场景,一个同样被弯曲的场景。有些人喜欢鱼眼镜头下的这种效果,但同样有很多人无法接受甚至极度厌恶鱼眼镜头下的成像效果。

鱼眼镜头有两个不同的类型,全画幅镜头和圆形成像镜头。在全画幅成像镜头下,图像会充填整个画面;而圆形成像中,所有信息都会集中在画面中间的一个圆形区域内。

7.5mm鱼眼镜头
许多业余摄影爱好者并不熟悉鱼眼镜头,一个最直接的原因就是鱼眼镜头通常都非常昂贵,极其复杂的光学结构提升了镜头的制造成本。加上鱼眼镜头并不会出现在大篇幅的广告宣传资料中,所以了解并真正使用它们的人并不多。

常规镜头会修正全部线性失真,无论是桶形还是枕形畸变都是需要被尽量避免的,要尽一切可能保证成像中线条的笔直。鱼眼镜头却要把直线变成曲线,这在Minolta设计生产的7.5mm圆形成像鱼眼镜头中表现得尤为明显。

所有镜头获取的图像都是圆形的,而最终通过相机获得的照片却是矩形的。通过鱼眼镜头获得的成像也是如此,只是因为鱼眼镜头获得的图像不足以填充整个底片,比如圆形成像鱼眼镜头最终会在底片四边留下宽约1mm的空白。

为了获得180°的超大视野,鱼眼镜头的前镜片组通常都是向外凸起的。这将意味着摄影师无法使用常规滤镜以免伤害到高高凸起的前镜片组,这也是为什么鱼眼镜头都会带有内置滤镜的原因。通常这些滤镜包括1A,R60,85,Y52,80B,FLD(中灰密度镜),虽然这些滤镜并不经常被用到,但是有备无患总会好一些。

在鱼眼镜头的演化中,7.5mm镜头从开始设计生产,就始终保持着最初的方案,没有做过更大的改进,镜头焦点被固定在1.25m的距离上。事实上,镜头景深能够从0.4m延伸到无穷大以后,已经很少需要聚焦在这样的焦距距离上了。当然,如果镜头给定的距离标尺不够用,可以通过缩小光圈来拉尽聚焦目标,大概能够缩短0.18m的距离。对于鱼眼镜头来说,缩小光圈一直都是一个非常有用的技巧。因为镜头本身的成像特点,越靠近图像边缘的位置,成像失真会变得越严重。而缩小光圈能明显地改善这种失真现象。

7.5mm鱼眼镜头并不是每个人都能够使用的,因为它高昂的售价,以及其夸张的成像同样不是每个人都能够接受的。还有一点,7.5mm镜头因为具有180°的水平成像角度,所以这支镜头没有能够与之匹配的遮光罩――它本来也不需要遮光罩。

Minolta的这支鱼眼镜头无疑是非常昂贵的,市场上曾经出现过类似的副厂镜头,供用户选择,比如Sigma设计生产的8.0mm f:4.0鱼眼镜头。但是这支镜头同样是售价高昂,而且不容易找到。

7.5mm鱼眼镜头 视角180°
版本 有效光圈 片组结构 滤镜接口 对焦距离 尺寸Ø x 重量 g 生产时间
三代MC 4.0-16 12/8 内建 固定 68 x63 360 1975
一代MD 4.0-22 12/8 内建 固定 68 x63 360 1977
二代MD 4.0-22 12/8 内建 固定 68 x63 360 1978
三代MD 4.0-22 12/8 内建 固定 68 x63 355 1982
第一支7.5mm鱼眼镜头出现在第三代MC镜头序列中,固定焦距,圆形透视成像,内置滤镜,自动光圈功能。

进入MD镜头序列以后,镜头的最小光圈被增加到f:22,光圈环上出现了MD接片。MD系列的镜头要比MC系列的镜头轻,总体重量减轻了大约15g左右。而三代MD镜头同样在光圈环上增加了聚焦确认按键,虽然这支镜头采用了固定焦距。同时,还增加了最小光圈锁。

18mm &16mm鱼眼镜头
18mm鱼眼镜头是Minolta设计生产的第一支鱼眼镜头,也正是基于此,这支最早出现于1958年的镜头成为了收藏家们努力寻觅的对象。镜头焦距固定,全画幅透视成像,采用镜尾加装滤镜的方式。镜头带有一个非常特殊的镜头盖,黄色和一款UV滤镜,还有一支专门设计的,抽取式的遮光罩。

通过这支镜头,在小光圈下反映在取景器中的视野会显得相对黑暗。但这一点对于一支没有聚焦能力的镜头来说根本就不算是缺憾。虽然镜头最大光圈只有f:9.5,但是优秀的景深处理能力恰当地再现了焦点处的所有事物。对于相对锐利的成像,缩小光圈的方法在这支镜头上的效果并不明显。

16mm镜头经常会被错认为是Minolta设计生产的第一支鱼眼镜头。实际上,它是在1958年之后Minolta设计生产的第二支鱼眼镜头。对比最初的18mm镜头,这支镜头拥有许多重要的技术改良。最重要的一点是,这是一支调焦镜头,而不象它的前辈被绑定了焦距。其次,采用内置式滤镜,代替18mm镜头采用的后置式旋入滤镜。这种改进带来的直接后果就是镜头重量的直线攀升,差不多两倍于18mm镜头的重量。

类似Minolta的16mm镜头,Sigma同样设计生产了自己的16mm f:2.8鱼眼镜头,希望能够抢占一部分Minolta的市场。根据评论,Sigma的这支镜头具有非常优秀的成像素质和操控性。但是却很少在坊间流通。

16mm鱼眼镜头 视角180°
版本 有效光圈 片组结构 滤镜接口 对焦距离 尺寸Ø x 重量g 生产时间
18mm
           9.5-22 7/5 内置 固定 59 x41 240 1958
16mm
二代MC 2.8-16 11/8 内置 0.3 73 x63 445 1969
三代MC 2.8-16 11/8 内置 0.3 70.6 x63.5 440 1973
一代MD 2.8-22 11/8 内置 0.3 70.5 x63.5 440 1977
二代MD 2.8-22 11/8 内置 0.3 70.5 x63.5 440 1978
二代MD 2.8-22 10/7 内置 0.25 64.5 x43 256 1980
三代MD 2.8-22 10/7 内置 0.25 64.5 x43 265 1981

1958年开始生产的18mm鱼眼镜头是全画幅透视成像,手动光圈,约等于0.4m的固定焦距。镜头标识为MINOLTA UW ROKKOR-PG 1:9.5 f=18mm。

1969年开始生产于二代MC序列的16mm鱼眼镜头采用了f:2.8的大光圈,镜头内置有1A,Y48,80B,O56滤镜。自动光圈功能。典型的第二代MC 16mm鱼眼镜头标识: MINOLTA LENS MADE IN JAPAN MC UW ROKKOR-OK 1:2.8 f=16mm。

1973年,三代MC镜头序列采用了Minolta全新的镜头镀膜技术。这款镜头的设计方案被Leica所采用,设计开发了Elmarit-R 16mm镜头。

三代MD镜头采用了Minolta新开发的镜头镀膜技术,镜头外观式样采用三代镜头序列式样。

――目前坊间流通的鱼眼镜头并不多见,多为二代MD序列的16mm鱼眼镜头,成交价格也始终居高不下。正像前面提到的,作为一个普通摄影爱好者,鱼眼镜头并不是一支必备镜头,甚至作为一名痴迷于Minolta摄影器材的发烧友,同样会因为无法接受鱼眼镜头的透视成像效果而对它望而却步。

再来讨论一下Minolta手动镜头的版本问题。抛开地域划分,如果根据生产年代加以区分,Minolta的手动头大致可以分为SR头,MC头,MD头。

其中的SR头因为年代久远,除了真正的器材发烧以外寻常用户很难用到。但应该承认其中也不乏良品。想着当时我曾有一颗前MC时代的55mm/1.7,也就是50mm标头的前身,无论从镜头品相到最终成像无不让人爱不释手。真实的全金属感觉是后来的MC直至MD头无法比拟的。当然,全金属头的缺点也不是没有,份量太重。

一代MC镜头开始引入许多新的技术,联合测光啊什么的。镜头标识出现了明显的MC字样,如:MINOLTA LENS MADE IN JAPAN MC TELE ROKKOR-PF 1:2.5 f=100mm <序列号>。此时镜头标识还是完全白漆涂字。

从二代MC镜头开始,产品标识中加入了黄色的ROKKOR-X标识(针对北美市场产品而言),但黄标后面仍然保留镜头片组结构数据,如MINOTA LENS MADE IN JAPAN MC W.ROKKOR-X SI 1:2.5 f=28mm <序列号>。

而三代MC头则取消了镜头标识中的片组结构数据,简化为MC ROKKOR-X。

这种标注方式被一直保留到一代MD镜头中。典型的一代MD镜头标识为:MINOLTA LENS MADE IN JAPAN MD W.ROKKOR-X 1:2 f=28mm。标识中不再有产品序列号,序列号被改标在镜身上。

到了二代MD头,标识中的字样又发生了变化。如:MINOLTA MD ROKKOR-X 45mm 1:2. LENS MADE IN JAPAN Ø49mm。不但词语顺序发生了变化,内容也有所不同。

而三代MD头时最好辨认的,因为标识最简单。MINOLTA MD 50mm 1:1.4 JAPAN Ø49mm。

还需要特别说明的一个产品系列是CELTIC镜头。Cel镜头是Minolta在MC及MD镜头的生产序列中,为了兼顾当时的低收入用户设计开发的一个单独的镜头品系。虽然有着同主流镜头相同的焦段设定和光圈设计,但是为了最大程度地降低生产成本进而降低售价,镜头多采用低成本材料或者低成本镀膜技术。至于同主流镜头存在多大的差异,没有作过实际测试不敢妄加评论,但是本着一分钱一分货的原则,Cel镜头既然能卖得很低价,自然有省钱的地方存在。

Cel镜头都会在标识中明显标出其特别的身份。如:MINOLTA LENS MADE IN JAPAN MC MINOLTA CELTIC 1:2.8 f=35mm <序列号>;及MINOLTA MD MINOLTA CELTIC 135mm 1:2.8 LENS MADE IN JAPAN Ø49mm。

最初想要把这些东西放出来给大家分享,是因为有一次看到美国那边,一个刚出道的二手商人挂出了一颗Cel镜头。我当然知道Cel镜头的来历,而且我也从来不玩Cel系列镜头,我相信一分钱一分货这句话。但那次也是闲着无事,就尝试跟那个二手商人联系,没想到丫的回信竟然极力吹捧Celtic镜头如何如何。

我不能武断地认为这个刚出道的二手商人就是有意骗我走了这支镜头,我倒是愿意相信他也是不懂。虽然Celtic镜头在坊间流量很大,但是真正能够说出来龙去脉的,包括海洋那边的高手也不是很多。而且大多数二手商人是几个牌子同时做,Minolta,Nikon,Canon等,他们根本没有时间和精力去了解每一个镜头品系的渊源和长短。那么,更好的办法就是我们自己多了解,这样再遇到这些情况时至少不会因为盲目而吃亏了。

这种镜头版本上区别,从上面的镜头标识进行甄别是最简单最直观的方法。而实际上每一次镜头版本的升级都或多或少地增加了一些新的功能在镜头上。从最开始的半自动光圈技术到后来的自动光圈技术,再到后来的联合测光等等,这其中还不包括Minolta镜头卡口技术的一系列变革。

对于用户来说,或者我个人的感受,许多版本升级增加的功能并不都是会被经常用到的。比如三代MD镜头上的最下光圈锁。或者许多功能是为了迎合相机机身技术的提升而增加的,比如为了便于光圈刻度直读修改了中置光圈环的设计方案。

那么,这种版本的变化对于我们这些玩家有什么实际意义吗?很难说。

我曾经想到要把手中的所有镜头重新洗牌,置换成一代MD镜头。原因是28mm/2.8只有一代MD头出了Ø55mm滤镜口径。后来我发现这根本就不可能。因为象85mm/1.7历史上就没出过一代MD镜头,是从MC序列直接跨进了二代MD序列;而35mm/1.8甚至在一代MD头时就使用了Ø49mm的滤镜接口,要想保留全部Ø55mm滤镜接口,只能收三代MC头。

--也许这就是版本变化对于我们这些寻常玩家的作用吧,把我们本来已经开始平静的生活搅混,让我们再一次燃烧起来!

Minolta设计生产了一整套广角镜头。那是一个令人难以置信的庞大阵营,焦距范围从17mm一直涵盖到35mm,而其中一个35mm镜头前后上就存在过近15个不同的品系。

17mm超广角镜头
17mm镜头是Minolta设计生产的视角最宽的直线性镜头,镜头的有效视角达到104°,如此宽阔的视角无论从哪个方面看都更象是鱼眼镜头。

基于鱼眼镜头同样的原因,--高昂的售价以及相对专业的应用领域,17mm镜头同样不是任何人都能够拥有并习惯使用的。虽然从设计上看这支镜头的确属于直线性镜头,但是那种属于鱼眼镜头才拥有的视角却需要极端专业的技巧来驾驭。

做一个比较接近的比喻,就是小时候看过的哈哈镜。在那种肚子向外鼓出的哈哈镜前面,由于强烈的形变,镜子中心的影像会被过分放大,而镜子边缘的影像因为受到极度的挤压而濒于湮灭。17mm镜头下的成像,就接近于此。

通常17mm镜头会被用作自然风光的摄影题材,而很少用于人像或者人群相关的场景。因为镜头带来的强烈形变会极度扭曲人的身体,而这种违反自然规律的扭曲会让大多数普通人产生非常不适的内心反应。这决不是好玩或者其他的恶作剧,根据心理学模型得出的结论认为:我们对于我们自身被违反常态的扭曲所能忍受的程度,要远低于我们对于小猫小狗被恶作剧一样地被鱼眼镜头或者超广角镜头扭曲的耐受度。所以非常不建议使用这些能够引起强烈形变的镜头拍摄人及人群相关的场景。

广角镜头存在一个难以规避的问题就是,大视角下环境杂光干扰。一个简单的例子就是在晴朗的夏日,面对一条小溪按下快门,因为广角镜头拥有的大视角,天空中的太阳被纳入了取景范围中,虽然这并非创作本意。这时候,照片上就会出现一大片五彩斑斓的色斑。这种情况会发生在任何一支超广角甚至小广角镜头上,而无论这支镜头属于哪一个产品序列哪一个版本。唯一一点值得欣慰的是,这种恼人的色斑有时候也会催生出一些意想不到的效果。

使用遮光罩当然是一个不错的主意。但更多时候,在我们需要那些遮光罩的时候,它们却根本不在身边。而且配备给17mm镜头的折光罩根本就其不到任何有益的作用,反而会在照片上四边留下一圈黑色的阴影。一个折衷的方法是让自己躲进阴影下,躲开直射的光线。如果一定要使用折光罩,根据经验可以使用Minolta为21mm/2.8镜头配备的遮光罩。这支遮光罩在17mm镜头上同样很般配。

广角镜头的另一个问题是镜头边角失光(light fall-off)。17mm镜头反映得更明显,这是因为镜头本身的光学结构有些特殊,造成了它的边缘和角落因为得不到更多光照而显得比中心位置黑暗。尤其是在反映如蓝天这种大而平滑的场景时。--对镜头进行边角失光测试的重要方法就是拍摄蓝天。对于17mm镜头存在的边角失光有一个补救的办法,是使用中灰度滤镜来抵消镜头的边缘失光现象。(neutral-density filter:又称中性灰度滤镜。)

在设计上,17mm镜头采用了浮动镜片单元用来保证近距离下的成像品质。这种设计的唯一缺点是,随着聚焦过程镜头的前镜筒会发生旋转。这将影响到诸如偏振镜这种需要镜筒保持相对固定的滤镜的使用。一直折衷的方法是,在完成聚焦过程之后在安放偏振镜。实际上,Minolta在许多镜头设计中采用了这种行之有效的浮动镜片单元的方案,这种设计思路同样被其他镜头制造厂商所采用。
作为一支超广角镜头,虽然其“古怪的”成像效果并不是任何人都能够接受的,但是在二手交易市场中,这支镜头的交易价格一直保持在500美元左右的高价位。许多副厂同样生产过类似的镜头,比如Soligor,Tamorn或者Tokina。而且有些镜头的最大光圈甚至超过了Minolta的这支,达到了f:3.5,但是通过测试可以发现,这些镜头无法保证优异的景深效果,会显得有些暗淡。在所有副厂镜头中唯一一支符合起码要求的,应该是Sigma设计生产的14mm超广角镜头。至少在成像效果上,能够接近Minolta的这支镜头。
17mm超广角镜头 视角104°
版本 有效光圈 片组结构 滤镜接口 对焦距离 尺寸Ø x 重量 g 生产时间
三代 4.0-16 11/9 72 0.25 75 x53 330 1975
一代 4.0-22 11/9 72 0.25 75 x53 330 1977
二代 4.0-22 11/9 72 0.25 75 x53 330 1977
三代 4.0-22 11/9 72 0.25 75 x53 325 1981

21mm &20mm超广角镜头
Minolta拥有非常长的历史,用来制造超广角镜头,早在1962年就推出了一款超广角镜头21mm f:4.5。这似乎是Minolta的一个特点,就象Pentax喜欢制造超望远镜头一样。

早期单镜头反光相机的确很缺少超广角镜头,那时候一支28mm镜头已经是非常难得的了。这里面有一个技术性问题,就是超广角镜头通常都有一个比较大的后镜组单元,而这个巨大的屁股根本无法装进相机的肚子里,会直接影响到反光镜的工作并影响到光路的完整性。对于其他类型的相机,比如旁轴相机就不会存在这样的问题,因为旁轴相机不需要也根本不具备反光镜系统。

1962年,Minolta提出一个创新性方案,并应用在其SR-7及后期的一些相机上。在这些相机上,反光镜箱能够被升起并且锁住,留出的空间就能够完全容纳下超广角镜头那个巨大的屁股了。但是反光镜被抬起锁住之后有产成了另外一个问题,被拦腰折断的光路无法向取景器传递正常的取景信息,整个取景器里面是黑漆漆的一片。对于这个问题Minolta的解决方案很简单,为每一支21mm超广角镜头配售一款单独的外接式取景器。--真的是很简单的解决方案,虽然算不上有创意。

21mm超广角镜头后来被彻底修改了光学设计方案,推出了MD镜头序列中的20mm超广角镜头。镜头同样采用浮动镜片单元设计,用来保证近距离下的成像品质。

不同于鱼眼镜头或者17mm的超广角镜头,对于20mm超广角镜头,市场上虽然也出现过副厂镜头,但都是一些名不见经传的小厂商制造,如Camborn或者Promura。前者设计生产了21mm f:3.8镜头,后者制造了20mm f:2.8镜头。而这两款镜头根本就没有任何值得推敲的地方。

21mm &20mm超广角镜头 视角92 -94°
版本 有效光圈 片组结构 滤镜接口 对焦距离 尺寸Ø x 重量 g 生产时间
一代SR 4.5-16 9/5 55 0.9 60 x20 166 1962
一代SR 4.0-16 8/4 55 0.9 60 x20 166 1963
二代MC 2.8-16 12/9 72 0.25 75 x67 510 1971
三代MC 2.8-16 12/9 72 0.25 75 x66.9 515 1973
20mm镜头
三代MC 2.8-22 10/9 55 0.25 64.5 x43.5 240 1976
一代MD 2.8-22 10/9 55 0.25 64.5 x43.5 240 1977
二代MD 2.8-22 10/9 55 0.25 64.5 x43.5 240 1977
三代MD 2.8-22 10/9 55 0.25 64 x43.5 240 1981

1962年生产的21mm镜头标识:MINOLTA W.ROKKOR-PI 1:4.5 f=21mm。这支镜头是Minolta设计生产的第一支超广角镜头,手动光圈,配售圆形相机外接取景器。而使用这支镜头,需要正确设定镜头光圈以及相机快门速度,并以此决定进入外部测光系统的通光量,进而设定相机上的刻度盘完成准确曝光。

1963年,在21mm f:4.5镜头基础上,Minolta设计生产了速度更快的21mm超广角镜头。镜头标识:MINOLTA W.ROKKOR-QH 1:4 f=21mm。这支镜头与前一款镜头除了速度上不一样以外,配售的外接取景器也由原来的圆形改成了方形。

1972年,第二代MC镜头序列中出现了速度更快的21mm超广角镜头。镜头采用自动光圈,因为相机技术的提升,已经无需为了容纳超广角镜头而锁起反光镜箱,所以配售的外接取景器被取消了。直到第三代MC镜头序列结束时,21mm超广角镜头的生产序列被正式取消,由经过重新设计的20mm超广角镜头所取代。

24mm大广角镜头
Minolta生产过许多值得骄傲的镜头,其中就包括这支24mm大广角镜头。这支镜头还有一个别名――天星(stellar performer:恒星表演者),因为它能够清楚地再现夜空中璀璨的星光。

作为一支大广角镜头,在光圈全开下依然能够保持非常高的锐利度,是非常难得的。而这支镜头被认为是Minolta设计生产的,锐利度最高的镜头之一,甚至达到了微距镜头的锐利度。而且,因为设计上的合理,镜头保证了极轻微的边角失光。也正是因为这支镜头的出色表现,Leica采用天星镜头的设计方案制造了自己的Elmarit-R 24mm镜头。

24mm镜头还有一个系列的产品是场曲可调镜头,这支专业镜头会连同另外两颗专业镜头在专门的章节里介绍。

市场上能够真正对Minolta 24mm大广角镜头构成威胁的副厂镜头几乎不存在。历史上有几个副厂生产了相同焦段的镜头,如Cambron 24mm f:2.8及Spiratone 24mm f:2.8,但都因为镜头自身的品质问题而无人问津。

24mm大广角镜头 视角84°
版本 有效光圈 片组结构 滤镜接口 对焦距离 尺寸Ø x 重量 g 生产时间
三代MC 2.8-16 9/7 55 0.3 62.2 x50 410 1973
一代MD 2.8-22 9/7 55 0.3 65 x50 275 1977
二代MD 2.8-22 9/7 55 0.3 65 x50 275 1978
二代MD 2.8-22 9/7 55 0.3 64 x49 215 1978
三代MD 2.8-22 8/8 49 0.25 64 x39 200 1981

1973年定型生产的24mm大广角镜头同样采用浮动镜片单元,用来保证大光圈下的高锐利度。镜头设计方案一直被延续使用,在二代MD镜头序列中曾出现过两种不同的镜身式样,具体反映在景深刻度上,其中一种采用扁平刻度而另一种采用了锥形刻度。

到了三代MD镜头序列,镜头设计方案被重新修改,片组结构由原来的9片7组改成了8片8组结构,镜头滤镜接口也改成了被三代MD镜头序列广泛采用的49mm口径。

实际上,这种对设计方案的彻底修改在许多镜头生产中都存在,这也造成了三代MD镜头在成像风格上与一二代镜头的差异。

28mm广角镜头
作为一支常规广角镜头,28mm镜头是最容易使用也是使用最广泛的镜头之一了。

第一支28mm镜头生产于1962或者1963年前后,最大光圈f:3.5,使用一只非常罕见的矩形遮光罩。比起后来设计生产的高速镜头,这支镜头明显有些慢且不受重视了。但历史上的这支镜头并没有因为相对较慢的光圈速度而降低做工,降低成像品质。从其第一支镜头所采用的,复杂的7组镜片单元设计就能感受到Minolta对这款镜头的重视。

28mm f:3.5的生产序列一直持续到八十年代的第三代MD镜头序列,因为它相对小巧的镜身,轻便和低成本使它一直保持高需求的市场活力。当然,做为慢速镜头一直存在着一个无法克服的弊端,就是造成取景视窗的相对黑暗,而且在低光照条件下不得不使用三脚架,以维持相机机身的稳定性。

针对28mm f:3.5镜头,许多副厂曾相继推出速度更快的广角镜头,来试图争夺一部分市场份额,比如Owens推出的28mm f:2.8,最初的上市价格只有20美元。问题在于,这些副厂镜头是通过减少所必须的片组结构来降低成本的,这些低成本的镜头虽然拥有更快的光圈,但其本身所具有的价值甚至达不到自身标称的20美元!

其后,在1969年左右,也许是感受到市场上大量存在的副厂镜头的影响,也许是为了满足Minolta用户的需求,速度更快的28mm镜头问世了。

28mm f:2.5镜头不仅仅是拥有更快速的光圈,为了得到普通镜头玻璃无法实现的高折射率,Minolta采用了一种全新的生产材料来加工这款镜头,混合了稀有矿物元素的钍和镧加工的镜头玻璃。而这种成本高昂的镜头玻璃同样被应用在其他几款Minolta大光圈镜头上,比如最负盛名的“鹰眼”镜头。但是有一个问题,就是钍和镧属于放射性元素,虽然这种放射性元素不会对用户造成身体上的伤害,但是任何放射性元素都存在衰变周期。反映在镜头上就是前镜片组会随着时间而逐渐反射出一种淡黄色反光。而阳光的直接照射又会加速这种色变的过程,因为阳光中的UV(紫外线)会加快钍和镧的衰变速度。但是有经验证明,这种采用了放射性元素制造的镜头玻璃,在镜片明显趋向黄色以后,只要适当地密封保存在完全黑暗的环境中,情况就会得到缓解甚至黄色反光会完全消失。所以这种镜头在使用中需要随时盖紧镜头盖并且避免阳光的直射,而阳光的直射不但会使镜片发生色变,还会造成镜头内部温度升高,使得润滑剂受热溢出,污染镜头。

在第三代MC镜头序列中,28mm f:2.5被重新修改了设计方案,修改后的设计把光圈进一步放大到f:2.0,成为一款配置豪华的广角镜头。

28mm f:2.0是一支高成本镜头,许多副厂并没有继续开发类似的产品。市场上存在过的镜头,一款是Spiratone的28mm f:2.0,整体成像偏软,尤其是在光圈全开时。这与其自身的设计能力有很大关系。Vivitar生产过一款28mm f:1.9的大光圈广角镜头,在成像质量上几乎达到了Minolta镜头的水平,而同时,这款镜头的售价也非常接近Minolta镜头的价格。

针对普通用户开发的28mm f:2.8镜头是在1974-1975年前后才出现在市场上的,这支镜头既有高于f:3.5的快速光圈,又保持着相对较低的售价,所以受到大多数普通用户的拥戴。

――虽然说作为一支常规广角镜头,是一个即使只是业余摄影爱好者都应该拥有的镜头,而且其本身的价格也并不是非常昂贵。但实际情况往往是,许多兴冲冲拿到了一支广角镜头的用户在认真揣摩了许久之后才发现,需要或者能够使用到这支镜头的时候实在是太少了,而28mm镜头通常都是许多用户用来压箱底的“看家镜头”!

28mm f:2.8镜头的售价乃至生产成本并不象配置豪华的f:2.0镜头那么让人望而生畏,快速光圈又比f:3.5镜头更具有诱惑力,所以许多镜头副厂都花大力气设计生产了大量的此类镜头。可是,绝大多数镜头甚至达不到Minolta镜头起码的成像品质。锐利度的下降,畸变控制的失效。虽然这些售价通常只有10-20美元的镜头,的确很吸引人――因为它们实在是太便宜了,但如果所追求的是高品质的成像性,那么这些售价低廉的镜头依然不是被考虑的对象。

28mm广角镜头 视角75°
版本 有效光圈 片组结构 滤镜接口 对焦距离 尺寸Ø x 重量 g 生产时间
一代SR 3.5-16 7/7 67 0.6 70 x50 345 1963
一代MC 3.5-16 7/7 67 0.6 70 x50 350 1966
一代MC 3.5-16 7/7 55 0.6 63 x45 245 1968
二代MC 3.5-16 7/7 55 0.6 63 x45 245 1969
三代MC 3.5-16 7/7 55 0.6 63.4 x45 260 1973
MC Cel 3.5-16 7/7 55 0.6 63 x45 260 1974
三代MC 3.5-16 5/5 55 0.3 64.5 x41.5 220 1975
一代MD 3.5-22 5/5 55 0.3 64.5 x41.5 195 1977
二代MD 3.5-22 5/5 49 0.3 64 x40.5 160 1978
三代MD 3.5-22 5/5 49 0.3 64 x40 170 1981

一代MC 2.5-16 9/7 55 0.5 64 x61 340 1969
二代MC 2.5-16 9/7 55 0.5 64 x61 340 1969
三代MC 2.5-16 9/7 55 0.5 65.8 x61.5 350 1973
三代MC 2.0-16 10/9 55 0.3 65.5 x61 340 1975
一代MD 2.0-22 10/9 55 0.3 65.5 x61 340 1977
二代MD 2.0-22 10/9 55 0.3 65.5 x61 340 1977
三代MD 2.0-22 9/9 49 0.3 64 x50 265 1981

三代MC 2.8-16 7/7 55 0.3 64.5 x43.5 240 1975
MC Cel 2.8-16 7/7 55 0.3 64.5 x43.5 240 1975
一代MD 2.8-22 7/7 55 0.3 64.5 x43.5 240 1977
二代MD 2.8-22 7/7 49 0.3 64 x43.5 180 1978
MD Cel 2.8-22 7/7 49 0.3 64 x43.5 180 1978
三代MD 2.8-22 7/7 49 0.3 64 x43 185 1981
三代MD 2.8-22 5/5 49 0.3 64 x43 185 1983

第一支28mm f:3.5镜头标识:MINOLTA AUTO W.ROKKOR-SG 1:3.5 f=28mm。
一代MC镜头标识:MINOLTA LENS MADE IN JAPAN MC W.ROKKOR-SG 1:3.5 f=28mm。
Celtic镜头标识:MINOLTA LENS MADE IN JAPAN MC CELTIC 1:3.5 f=28mm。

虽然28mm镜头设计开发的时间很早,但是第一款镜头就采用了自动光圈技术,而不象一些镜头需要经历一个由手动光圈向自动光圈过渡的过程。

大多数镜头只有在进入第三代MD镜头生产序列以后,镜头滤镜接口才被修改为后期广泛采用的49mm。但是28mm f:2.8镜头在第二代MD镜头序列中就改变了滤镜接口。而三代MD镜头在市场也存在着两个不同的系列,差别在于采用了不同的片组结构。虽然从资料上看,不同片组结构的镜头在外形尺寸和重量上并没有明显变化,但是真实情况是怎样?很难说。

35mm小广角镜头
许多人认为,35mm镜头无论如何都是一支需要拥有的镜头。因为在用途上,35mm镜头可以象标准镜头一样被使用,而镜头又具有标准镜头难以企及的63°大视角,来反映一个甚至一群人发生在一个特定环境里的故事,比如舞台。

35mm镜头也是Minolta最先发展的几支镜头之一,因为技术上的成熟,先后发展出近15个系列的镜头,包括光圈速度很慢的f:4.0和异常华贵的f:1.8超大光圈镜头。

第一支35mm镜头诞生于1958年,最大光圈f:2.8,这同样是Minolta设计生产的第一支广角镜头。镜头使用预设光圈,虽然只有7片6组的光学结构,却显得巨大而沉重。

1959年,Minolta在这支镜头以及另外两款最早开发的镜头上加入了自动光圈技术,以配合SR-2型相机。

1965年,Minolta开始了所谓“紧凑型”镜头的开发,35mm f:2.8的外形尺寸被进一步减小以符合紧凑型镜头的要求,滤镜接口也采用了Minolta不常用的52mm口径,并一直维持到1973年紧凑型镜头被取消。

35mm镜头是Minolta最早投入生产的镜头之一,通过这支镜头基本能看到Minolta镜头全部的技术变革,包括镜头接口的变化,镜头镀膜工艺的革新,外观式样的改变。

1960年,针对当时的低收入用户,Minolta设计开发了f:4.0的慢速镜头。因为镜头本身生产成本的限制,这款镜头并没有采用当时已经广泛流行的自动光圈,而是保持着手动预设光圈技术。这种情况一直保持到1965年这款镜头被纳入紧凑型镜头序列之中。

1967-1968年,Minolta设计生产了另一支备受用户推崇的镜头,35mm f:1.8漫步者。这是一款有着异常豪华配置的大光圈镜头,是许多Minolta摄影器材爱好者梦寐以求的镜头之一。曾有人说,如果条件限制只能选择一支镜头在身边,那一定就是这支漫步者。而漫步者名字的由来,是因为这支镜头的确非常适合陪着摄影师随心所欲地徜徉在城市与乡村,在信马由缰的过程中记录下那些让摄影师心灵为之颤动的瞬间。

漫步者的成像是非常出色的,即使在光圈全开时。而光圈全开时的浅景深所形成的朦胧氛围又是许多镜头可望而难极的。收缩两级光圈之后,成像更会显得富丽堂皇。出众的近距包容性和广角覆盖度,使许多用户更喜欢使用这支镜头代替原来的标准镜头。

最初的漫步者巨大而沉重,相当于100mm镜头的外形尺寸。不断修改的设计方案以及随着生产材料的变化,大量塑料被应用在镜身制造上以后,镜头的重量开始减轻。

因为35mm镜头所具有的巨大市场潜力,所以大量的副厂镜头用低廉的价格希望能够争取到一部分Minolta的利润。但是许多镜头因为设计上的原因,根本无法达到Minolta镜头所具有的成像品质。从Minolta 35mm f:2.8镜头的光学设计就能看出,7片6组的复杂结构不单纯是为了炫耀自身的技术力量,更重要的是保证广角镜头对成像畸变的控制。而这些,是那些售价仅有十几到几十美元的副厂镜头所无法实现的。

35mm小广角镜头 视角63°
版本 有效光圈 片组结构 滤镜接口 对焦距离 尺寸Ø x 重量 g 生产时间
一代SR 2.8-22 7/6 55 0.25 63 x53 300 1958-60
一代SR 2.8-16 7/6 55 0.4 63 x48 285 1961-62
二代SR 2.8-16 7/6 52 0.4 60 x45 205 1965
一代MC 2.8-16 7/6 52 0.4 63 x45 210 1966
二代MC 2.8-16 7/6 52 0.4 63 x45 210 1969
三代MC 2.8-16 7/6 55 0.4 63.4 x45 240 1973
MC Cel 2.8-16 7/6 55 0.4 63 x45.3 240 1973
三代MC 2.8-16 5/5 55 0.3 64.5 x41.5 220 1975
MC Cel 2.8-16 5/5 55 0.3 64.5 x41.5 220 1975
一代MD 2.8-22 5/5 55 0.3 64.5 x41.5 205 1977
二代MD 2.8-22 5/5 49 0.3 64 x38.5 165 1978
MD Cel 2.8-22 5/5 49 0.3 64 x38.5 165 1978
三代MD 2.8-22 5/5 49 0.3 64 x38 170 1981

一代SR 4.0-22 5/4 55 0.4 62 x36 210 1960
二代SR 4.0-22 5/4 52 0.4 60 x34 182 1965

一代MC 1.8-16 8/6 55 0.3 66 x68 420 1968
二代MC 1.8-16 8/6 55 0.3 66 x68 420 1968
三代MC 1.8-16 8/6 55 0.3 65.8 x67.6 415 1973
二代MD 1.8-22 8/6 49 0.3 64 x48 235 1978
三代MD 1.8-22 8/6 49 0.3 64 x48 240 1981

--35mm f:1.8漫步者无疑是昂贵的,无论是一代MC双HH金属版,三代MC黄X胶粒版,还是开始于整个MD镜头时代的轻装版,坊间的流通一直都是居高不下。许多人认为漫步者更适合作为一款人文镜头存在,用来反映一个人或者几个人在一个特定环境中的故事。或者说35mm镜头更适合用来讲述一段故事。我不知道。虽然我拥有一支漫步者很长时间了,而且一直把它仔细珍藏着,但是我也仅仅是把它仔细珍藏着而已。实在是。。。有些暴殄天物了。

35mm/1.8绝对是好东西,相信我,真正是一款让人难以释怀的好镜头。目前流通的版本应该就是双H版和黄X版的。其中,双H版又分金属聚焦环和塑胶聚焦环两个品系,是因为镜头生产材料的改变而发生的变化。黄X版就有MC版和MD版两个不同的断代了,MD版的滤镜接口全部是49mm,为了保证我所有镜头序列保持在55mm口径,最终我收了三代MC黄X版。

许多人喜欢双H金属聚焦环的版本,因为全金属镜身带给人的厚重质感是后来的塑胶版本所不及的,虽然在成像与后来的版本并没有更明显的区别。但是因为下线年代过于久远,镜头品相是一个不得不考虑的问题。漫步者镜头本身就是一颗使用频率非常高的镜头,存在一定程度磨损,加上时间的原因,品相好的双H金属版可谓凤毛麟角。

相对来讲MC的黄X版倒会有一些品相不错的存货,虽然价格不菲,但毕竟是一代名头,物有所值。我曾收到一颗MC的黄X头,除了镜身外表带有一些不名物质的喷溅痕迹以外,镜片内部竟然看不到丝毫灰尘。卖家向我透露说这颗头在第一手买主手中就没使用过(又一个象我一样挖坑藏镜头的家伙?)流转到子女手中才被当作废弃物便宜出掉。

至于说成像,我想过段时间山绿了以后会拍些片子出来。春节后大扫除被老婆发现我的藏宝箱,挖出其中镜头若干,便恐吓我如不使用趁早卖了,还能换几个买菜钱。看来,只能拿出来用了。

至于说许多人认为三代MD 35mm镜头的做工敷衍,其实并不局限于一支35mm镜头。大多数三代MD镜头都被认为如此,我个人认为这是用户对于那个曾经辉煌的手动时代的一种神往,毕竟Minolta已经开始把全部精力投入了自动机及镜头的设计开发中,手动器材受到了冷落。如果真的如同许多人所认为,三代MD--或者称作后MD时代是完全敷衍的,那就不会出现三代MD镜头所采用的改良镀膜工艺了。要知道每一次制造工艺的更改都会增加生产成本降低利润。

如果想要收一颗35mm镜头,墨林在那边应该是有优势的。按照那边的行规,这颗头属于高档镜头,至少3/5的出货只限于北美市场流通,尤其是一些带原厂包装遮光罩皮桶等这些附件的近似新头的出货,是绝难流出北美市场以外的。至于MC的老头,想着一定要收那种带着遮光罩的出货,虽然这种广角头的遮光罩没什么更多的用处,但是有总比没有强吧。

标准镜头

标准镜头的范畴当然就是指45mm-58mm焦段的镜头了。大多数用户都很喜欢标准镜头,但是许多用户却无法最终决定是不是应该拥有一支乃至更多的标准镜头。应该承认,如果详细了解了标准镜头之后,我们就会发现45mm f:2.0与58mm f:1.2之间的确存在着巨大的差异,前者属于小广角镜头,而后者属于短长焦镜头。

我个人的看法是,至少应该拥有一支标准镜头,无论它的焦段是多少光圈是多大。标准镜头是所有焦段中技术发展最成熟的那一段了,无论一个镜头生产厂商的侧重点在什么地方,比如Pentax喜欢鼓捣长焦,Nikon最爱发展高锐度成像技术。但是要考察他们的技术实力,无不从标准镜头开始。因为标准镜头的技术力量最均衡,个体差异最小。

值得庆幸的是,标准镜头的售价一直都不是非常高,这使得许多人即使希望拥有一颗乃至许多一颗标准镜头成为可能。

历史上,Minolta曾经有一个伟大的想法,就是让任何人无论是高收入还是低收入用户都有机会使用到高品质的摄影器材。如果其他生产厂商无法提供,那么Minolta会提供。几年以后,Minolta推出了SRT100型和SRT200型两款相机,以及一整套与之配套的镜头。

Minolta实现了最初的理想,但是用户却开始怀疑那些针对低收入用户开发的镜头是不是依然保持着Minolta一贯的高成像品质。答案是肯定的。

那些镜头,至少是很大一部分镜头要比那些售价高昂的上一代镜头表现得更优秀。这不是商业宣传。这种优势得益于不断发展的制造工艺,包括镜头镀膜工艺和镜身制造材料的改变。速度更快的标准镜头,比如f:1.4,需要额外的镜片单元校正光圈全开时镜头成像的畸变现象。这种额外的镜片单元虽然在那些上一代镜头中也有出现,但仅仅是校正了某几个特定焦段的畸变,而非全部。加上成本的限制,使得这种技术的应用变得更加困难。当然,慢速镜头就不存在大光圈下广角畸变现象。

45mm饼干头
技术进步的一个好处就是能够让许多原来只停留在图纸上的镜头真正走下生产线,其中就包括这款45mm镜头。许多摄影师对这支镜头很痴迷,因为比起其他标准镜头,无论是50mm,55mm还是58mm焦段,45mm镜头的成像都最接近人类双眼的透视效果。而这种视觉上的认同,会让摄影师的作品更容易被受众所接受。

第一支45mm镜头生产于1964年,那是一款在目前来说很难再找到的镜头。因为镜身过于小巧,被用户戏称为“饼干头(pancake)”。第一支饼干头只有f:2.8的最大光圈,4片3组的光学结构,最初用于Minolta ER系列相机上。因为镜头调焦环实在是太狭窄了,所以在当时投放到市场上的饼干头有两个版本,聚焦刻度分别标刻着公制米和英尺单位。出于同样的原因,镜头标识中取消了用来表示自动光圈功能的AUTO字样。所以单纯从镜头标识来看,这支具有自动光圈功能的镜头很容易被误认为是手动光圈镜头或者是手动预设光圈镜头。

1978年,45mm镜头被重新修改了光学结构,推出了市场。同样,这颗镜头的市场地位是低收入群体,或者用作入门级的镜头。但是市场的反映却完全出乎了Minolta最初的市场预期,这支镜头受到用户的追捧,导致售价一度超过最初的定价。这大概是许多人把这支镜头混淆成最初的那支古老的45mm f:2.8饼干头了,但是更靠近人类双眼透视效果的成像,无疑为这款镜头赢得了相应的市场地位。

有传言认为这支镜头使用了单层镀膜技术,就象售价更低的Celtic系列镜头。这种说法无法得到Minolta的官方认可,或者第三方的权威认定。但是有一点可以肯定,作为一支出色的标准镜头,45mm f:2.0能够胜任任何场合下的大多数光照条件。唯一会影响到最终成像的不确定因素就是,摄影师本身的摄影技术。

45mm饼干头 视角51°
版本 有效光圈 片组结构 滤镜接口 对焦距离 尺寸Ø x 重量 g 生产时间
一代SR 2.8-16 4/3 49 0.9 64 x17 130 1964
二代MD 2.0-16 6/5 49 0.6 64 x30.5 125 1978

慢速标准镜头
1959年,Minolta设计生产了一款55mm f:2.0镜头,这支镜头是对应55mm f:1.8开发的,开发初衷是顾及低收入用户群体的使用。这支镜头在镜身后部有一只可旋转的光圈调节盘,能够在SR-2相机及SR-1a和SR-1b型相机上实现全部光圈功能。

1962年,Minolta破天荒地设计开发了一款53mm镜头。关于这支镜头的出现,业界一直没有一个比较中肯的说法,很难说为什么Minolta会突然间选择这样一个奇怪的焦段开发出一支标准镜头来。也许这支镜头仅仅是作为55mm镜头进入紧凑型生产序列的一个产品过渡,因为这支镜头并没有在整个镜头生产序列中维持更长的时间,就被取消了。

在1960年以后,虽然SRT101相机的问世对镜头提出了新的要求,但是Minolta并没有把标准镜头列入联合测光的预算范围。虽然这种功能在当时来说是非常先进且能大幅提升镜头的销售价格。直到1971年,一款新的镜头,55mm f:1.9出现了,用来配合SRT100型相机机身。这也是Minolta生产年代很早的,带有MC ROKKOR标识的镜头。出于降低成本的需要,镜头使用了橡胶聚焦环。这一点不同于后来大量出现的MC ROKKOR镜头,反而更接近CELTIC系列镜头群。实际上,这款55mm f:1.9镜头是被当作MC ROKKOR镜头的早期试验镜头出现的。

1973年,55mm的焦段被进一步确定为50mm焦段并被最终定型,成为Minolta的标准镜头焦段。使用了改良镜头镀膜工艺生产的50mm f:2.0镜头配合SRT200型相机全面问世了。但是这款镜头存在的时间并不长,很快又被经过重新设计开发的45mm f:2.0镜头所取代,直到1981年,Minolta再一次开始生产50mm焦段的低价位镜头。

关于为什么在MD镜头生产序列――应该是整个手动镜头生产的尾声,Minolta又要重新生产这支慢速标准镜头,一些人认为是能够被挑选的45mm f:2.0镜头经常是有价无货,而且单一的焦段让用户失去了更多选择的机会。50mm f:2.0镜头的外形尺寸很大,接近速度更快的50mm f:1.4。或者说是50mm f:1.4镜头有些小巧。但无论如何,这款采用后MD镜头时代制造工艺生产的镜头,的确有着非常优秀的成像品质,甚至有些超出了它原本准对低收入群体的市场定位,算得上是一颗不惜工本的镜头。除了它无法克服的慢速光圈。

中速标准镜头
Minolta历史上生产过的标准镜头品种极为繁杂,这对于用户来说当然增加了可供选择的余地。Minolta设计生产的中速标准镜头因为其本身具有的高品质和低价格而受到用户的一致好评。

普通用户通常会有一个错误的认识,就是镜头的光圈越大,镜头品质也就越好。当然如果生产厂商拥有这样的设计能力,这会是毋庸置疑的。但是大光圈镜头难以回避的一个问题是,大光圈下的成像畸变控制。要想很好地控制成像畸变就只能额外增加镜片单元,而过多的镜片单元会引起光线的镜间衍射,形成鬼影之类的糟糕图像。所以,光照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光圈小的镜头在成像上往往会超过那些大光圈镜头,至少不会比它们差。当然,那些浸含着心血设计开发出来的杰作无论在哪个方面都是很难超越,而这种镜头往往只存在于大光圈镜头中。

55mm f:1.8是Minolta设计生产的第一支标准镜头,问世于1958年。这支镜头同时也是Minolta历史上第一支真正意义上的自动光圈镜头镜身后部有一个大的光圈调节盘,在SR-2及SR-1相机上能够实现全部光圈功能。镜头同时采用了Minolta当时最先进的镀膜技术和镜身制造工艺,镜身后部。尽管如此,这支镜头的存在时间并不长。到1960年时,采用新型缓动式镜头接口技术的新型镜头取代了原来的镜头。镜头光圈范围也增加到f:22。
1966年,55mm中速镜头的最大光圈被最终确定为f:1.7并一直保留到后来。这次变化除了对镜头光圈作了调整并修改了紧凑型镜头时期那个遭人诟病的52mm滤镜接口以外,镜头的光学设计结构和外观式样并没有发生变化,可见这款镜头在其最初设计中就已经很成熟了。1973年,这款中速标准镜头被再一次修改,焦距被最终确定为50mm,镜头镀膜工艺也开始采用当时最先进的镀膜。因为焦距的变化,镜头的通光性被加强,焦点也被进一步缩短了。

一直到最终Minolta全面退出手动摄影器材市场,中速标准镜头因为其成熟的设计和低廉的售价,仍旧是众多用户手中常备的镜头之一。

高速标准镜头
58mm f:1.4是Mionlta设计生产的第一款“速度魔鬼(speed-demon)”。1961年,当这款有着豪华配置的高速标准镜头出现时,的确引起了不小的震动。虽然从光圈设定上看,这支镜头仅比55mm f:1.8快了1/2档的光圈,但是在低光照条件下的出色表现为这款镜头赢得了应有的市场地位。

同样,这款镜头采用了钍和镧加工的镜头玻璃作为主要的采光材料,以保证镜头的高折射率。而这种放射性元素本身的衰变周期同样存在是镜头表面趋向黄色的现象。虽然这种偏色现象对于黑白照片的成像没有任何影响,但是对于彩色照片,则会引起整体上的色调偏暖。1972-1973年间,58mm f:1.4被进一步确定为50mm焦段。而50mm f:1.4高速标准镜头则几乎成了许多Minolta用户的标准配置之一。

在Minolta标准镜头序列中,甚至推广到Minolta历史上设计生产的所有镜头中,最富有传奇色彩的镜头,莫过于58mm f:1.2鹰眼了。这是一款有着几近变态程度的超大光圈标准镜头,在1968年第一支鹰眼镜头被推出时,曾引起了很大的震动。

据说这支镜头的设计初衷是为了让Minolta能有一款真正能够与Leica相抗衡的高端镜头。镜头采用了钍和镧为主要材料生产的镜头玻璃,在长时间使用以后会出现镜头表面偏黄的现象。

这支有着华丽配置的镜头不仅仅拥有f:1.2的超大光圈,还拥有更近的对焦距离。在f:1.2的大光圈下,焦点成像会显得有些软,而不象其他Minolta镜头具有极高的锐利度。镜头在进入二代MC生产序列以后,开始采用新的镀膜工艺。但是在进入MD生产序列时被50mm f:1.2镜头所取代。

标准镜头
版本 有效光圈 片组结构 滤镜接口 对焦距离 尺寸Ø x 重量 g 生产时间
58mm视角41°
一代SR 1.4-16 6/5 55 0.6 64 x42 320 1961
二代SR 1.4-16 6/5 55 0.6 62 x40 265 1965
一代MC 1.4-16 6/5 55 0.6 65 x41 275 1966
二代MC 1.4-16 6/5 55 0.6 65 x41 275 1969
一代MC 1.2-16 7/5 55 0.6 69 x54 455 1968
二代MC 1.2-16 7/5 55 0.6 69 x54 455 1969
三代MC 1.2-16 7/5 55 0.6 70.8 x54 478 1973
55mm 视角43°
一代SR 2.0-22 6/5 55 0.5 62 x42 260 1959
二代SR 2.0-22 6/5 52 0.5 60 x35 200 1965
二代MC 1.9-16 6/5 52 1.75 54 x37.5 225 1971
一代SR 1.8-16 6/5 55 0.5 61 x39 260 1958
一代SR 1.8-16 6/5 55 0.5 61 x39 275 1961
二代SR 1.8-16 6/5 52 0.5 60 x35 210 1965
一代MC 1.7-16 6/5 52 0.5 63 x37 225 1966
二代MC 1.7-16 6/5 52 0.5 63 x37 225 1969
53mm视角45°
一代SR 2.0-16 6/5 52 0.55 58 x32 192 1962
50mm视角47°
三代MC 2.0-16 6/5 55 0.5 65 x35.5 230 1973
一代MD 2.0-16 6/5 55 0.5 64 x36 230 1977
三代MD 2.0-22 6/5 49 0.45 64 x36 150 1981
三代MC 1.7-16 6/5 55 0.5 64.6 x41 240 1973
一代MD 1.7-16 6/5 55 0.45 64 x40 195 1977
二代MD 1.7-16 6/5 55 0.45 64 x40 195 1977
二代MD 1.7-16 6/5 49 0.45 64 x36 160 1979
三代MD 1.7-22 6/5 49 0.45 64 x36 165 1981
三代MC 1.4-16 7/5 55 0.5 65.2 x46 305 1973
一代MD 1.4-16 7/5 55 0.45 64 x40 245 1977
二代MD 1.4-16 7/5 55 0.45 64 x40 245 1977
二代MD 1.4-16 7/6 49 0.45 64 x40 220 1979
三代MD 1.4-16 7/6 49 0.45 64 x40 235 1981
二代MD 1.2-16 7/6 55 0.45 65.5 x46.5 315 1978
三代MD 1.2-16 7/6 55 0.45 65 x46 310 1981

24mm/2.8天星我曾想过要收,主要是为了它的渊源和名气。其实坊间流通的价格也并不是很高,品相好一些的黄标头也就百十多刀的样子。但是后来想想,我手中用来“看家”的28mm/2.8,那也是一颗非常难寻到一代MD黄标头,55mm口径。目前坊间出货多数是二代MD头,49mm口径。想来这颗一代黄标28mm镜头品相也是一流的,但是在我这里却只落得看家护院的地步,因为我绝少带它出门。再搞一颗天星回来那真是暴殄天物了。

其实很多镜头在手里真的是英雄无用武之地。鹰眼,我更喜欢守在暖暖的阳光里放在手里把玩,体会着那种沉甸甸的感觉,却绝少真正用它拍片子。平时挂在相机上的还是一颗一代的MD 50mm/1.4。总感觉即使有了磕碰也不会为之捶胸顿足。35mm/1.8漫步者倒是偶尔装入相机包里一同去漫步街头,但是拿出来拍片的时候依然屈指可数。几颗镜头中最出活的要算那颗85mm/1.7,主要是靠它取悦老婆,虽然老婆并不知道85mm/1.7的片子和50mm/1.4的片子存在什么本质上的差别。

我个人感觉,如果单纯从收镜头的角度来衡量,莫不如把50mm/1.2换成58mm/1.2。毕竟鹰眼有着前者无法超越的渊源和传奇,而且鹰眼头还可以作为肖像头使用。

Minolta镜头有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就是许多老镜头在经过了时间的流转之后,会产生一种很神奇的焦外成像效果,这种效果被成为“魔幻般”的效果。而这种效果是后期的MD头无法通过技术革新达到的。我看过85mm/1.7的MC和MD两颗镜头的成像,虽然两颗镜头都有着无与伦比的虚化效果,但是应该承认年代更远的MC头形成的图像更有一种视觉上的亲和力。但是在硬性指标上,比如抗逆光性上MC头明显低于MD头。所以购买MC 85mm/1.7镜头时最需要强调的一个附件就是原厂遮光罩。

135mm/2.0这颗镜头算是Minolta在整个第三代MD时代,设计生产的为数不多的几款高端镜头了。超豪华的配置,极具诱惑力的背景效果。真的是无与伦比。当然,价格也非常具有杀伤力。而且因为出生在三代MD时期,没有黄标头。

最后一款值得追求的镜头应该就是早于135mm/2.0出生的200mm/2.8了。坊间偶有出货,价高难求。这款镜头平时可以用来扫街,春秋候鸟过境时加上一支增倍镜就可以上山打鸟了。毕竟相比这支镜头,更专业的打鸟镜头300mm/4.5或是400mm/5.6 APO的可用性有些太低了,单体分量也太大了。MD时代重新设计的300mm/4.5还好一些,MC 300mm/4.5黄标头单体重量就达到1.1千克。扛着这么个东西上山,想想都头疼。

其实有时候我也在想,搞了一大堆镜头在家里,到底为了什么?难道仅仅是为了一种拥有之后的满足感?那么如我现在已经无路可走的时候又该如何呢?试着让自己的人生境界得到升华?真的去做到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接着上面的标准镜头,继续聊。

标准镜头是市场保有量最大的一类镜头了,这在任何品牌的摄影器材中都是如此。原因很简单,一方面是因为标准镜头的技术很成熟,很容易反映出各大厂商的各自不同的成像风格,比如Minolta镜头更让欧洲人痴迷的类油画成像风格,或者Nikon近似科学分析般刻板的高解析度。另一方面,标准镜头的工艺相对简单,制造成本低,所以各大公司都选择中速或者慢速标准镜头作为一些相机机型的配套镜头。

但是应该承认,标准镜头处在一个比较难掌握的焦段里。

向下,它能冒充小广角镜头拍摄风光片,当然取景范围会受到限制;向上,它同样可以完成一些肖像镜头的工作,当然对于模特表情的还原始终不如那些标准的肖像镜头完美。所以说标准镜头充当着万金油的角色,但是万金油往往就是因为它本身并没有更突出的特长。

唯一的优势是,标准镜头的价格一直保持在相对合理的水平上。因为坊间存货量太大了。

尽管如此标准镜头还是大多数摄影爱好者用来入门的镜头,因为这支镜头的使用上并不需要太多的技巧。其实Minolta设计生产的那支MD 50mm/1.4,被认为是除了24mm/2.8天星之后锐度最高的镜头了。也就是说,Minolta对于这款镜头同样是付诸了相当的心血在里面。毕竟58mm/1.2鹰眼并不是每一个用户都可能拥有的,而进入MD时代以后重新设计开发的50mm/1.2虽然在速度上达到了鹰眼镜头的水平,但是其本身所具有的传奇色彩却终难赶上鹰眼镜头十之一二。

说到Minolta的标准镜头,不能不提的一颗镜头应该是MD 50mm/2.0。

这颗镜头我自己没有用过,原因当然是它的速度。但是就在整理这篇东西的时候,无意间看到了几个使用过的用户对它颇高的点评。认为它是Minolta在后MD时代重新设计生产的为数不多的好镜头之一。

我想这种感觉更多应该来自于镜头对色彩的还原上吧,当然这仅仅是一种猜测。我曾测试过二代MD 50mm/1.7与三代MD 50mm/1.7的成像,发现三代MD镜头在色彩还原上明显要比二代MD头浓艳。我也听说过许多三代MD镜头曾采用了不同于一代二代MD镜头的镀膜工艺,但是却一直找不到相关的资料。

最为我们使用的50mm/1.4,这支标准镜头,并不存在三代镜头与二代镜头在色彩上的明显差别,这是我做过测试之后得出的结论--当然这里面不排除镜头个体的差异。如果仔细判读那些数据就会发现(我想,我在读我那些文档中带有表格的数据可能会更方便一些,这些连接在页面上的数据没有了表格的限制,读起来很别扭。抱歉了。)。

MD 50mm/1.4 从一开始就存在两个不同的系列,55mm滤镜接口和49mm滤镜接口的镜头。两个系列产品并没有象大多数镜头在第三代MD镜头时重新修改了镜头片组结构,所以也就不存在成像上的明显差异。目前坊间流通的多为55mm口径镜头,49mm口径镜头倒是见过一款,想必在成像也不会存在更大变化。

标准镜头中50焦段还有一个重要的分支是50mm Macro,这支镜头会连同100mm Macro在后面一同介绍。

不管怎样,我个人还是很喜欢标准镜头的。就想我说过的,平日里挂在相机上的基本上都是那支一代MD 50mm/1.4,赶上给外甥庆生之类的应景也都用这支镜头代劳了。虽然出不来什么好片子,但是如果仔细琢磨琢磨,倒也未必每张片子都要惨不忍睹。

但是有一点我的确有意在回避,就是Minolta同Leica之间剪不断理还乱的关系。

许多人--我一直以为是我们中国的用户,后来发现大洋彼岸的美国鬼子原来也如此。都认为Minolta同Leica之间存在着许多不同形式的合作,然后,Minolta镜头拥有纯正的Leica血统的传言就逐渐演变成事实了。按照我的理解,两个公司之间的合作是有的,建立在共同获利的基础上。甚至有人考证之后认为,Minolta同Leica的合作,真正得到了好处的是Leica,而Minolta镜头因此拥有了Leica血统就有些牵强了。

先接着把该说的镜头说完。

在我印象里,日系镜头中属Pentax对长焦尤其是超长焦望远镜头最感兴趣。在这一点上的造诣Minolta远不及Pentax,但仍然设计生产了从85mm一直到1600mm全焦段的长焦镜头。而其中很大一部分镜头已经不是普通用户能用得到的了。你能想象自己扛着一支1600mm的超长焦望远镜头漫步街头的样子吗?为了打鸟?我想那种镜头都能够用来登月了。

长焦段镜头中最吸引人的那部分镜头莫过于肖像镜头了,也就是85mm-135mm之间的镜头。这种定义在其他品牌的镜头中也适用,并不是Minolta标新立异的作品。

为什么会有专门的肖像镜头?或者说我们用那些不属于肖像镜头的镜头去拍摄人像就会遭到模特的白眼吗?这里面的第一个定义是,所谓的肖像多半是指我们人的头肩部半身肖像而非日常生活中的纪念照。

为什么会有专门的肖像镜头?因为这些镜头的成像符合肖像拍摄的全部需要。我们知道广角镜头最突出的成像特点就是空间的拉伸作用,这在24mm乃至28mm镜头中都能够很好地体现出来。拉伸作用的本身就会破坏原有的比例,如果反映在人像摄影上,就是最靠近镜头的那部分--鼻子也好嘴巴也好会被超出限度地放大,而其他部分则会因为压缩而显得非常小。当然如果作为朋友间的恶搞--现在还有专门的变形软件来生成这种恶搞图像。这样的成像是无所谓的。但是如果作为很正式的肖像作品,不要说千载难逢地受约见去拜会火星人,就是奉招去给未来的丈人爹拍照,拿出这样的片子来恐怕也会影响到自己的终身大事吧。

那么长焦镜头呢?长焦镜头具有非常优异的特写能力,也就是能够把距离很远的主体直接拉到眼前并且充满画面。这一点是明显区别于广角镜头的空间拉伸作用的,实际上长焦镜头是在压缩空间距离。而这种压缩能够在重现人的脸部特写时,会把凸凹有致的我们的脸压得很平,压成一张饼子脸。

而85-135mm之间的镜头恰好非常完美地解决了上述的问题。而且,因为这个焦段的镜头所具有的恰到好处的最近对焦距离能够保证摄影师与模特保持合适的实际距离,既不会因为过于靠近而突破了对方的心理底线,又不会因为距离太远而只能使用高音喇叭喊话。

在三款肖像镜头中,100mm和135mm镜头都是很早就投入设计开发的镜头序列。早在1958年前后,最早的版本已经推向了市场。而在1960年面市的135mm f:4.0手动预设光圈镜头竟然拥有高达12只光圈叶片――后来的Minolta镜头,除了少数几款如鹰眼这样经过刻意设计的镜头以外,其他镜头的光圈叶片全部简化为6片,包括一直备受用户追捧的85mm 1.7肖像头。

12片光圈叶片是一项非常豪华的配置,当镜头适当收缩光圈后在虚化的背景里能够得到非常完美圆形光斑。这也是Pentax或者Nikon为什么一直到现在仍然在其高端镜头中保持大数量光圈叶片的原因,但是达到12片的却极为罕见。而这款最初有着豪华配置的镜头在后来被适当放大光圈范围以后,最终却被简化为135mm f:2.8镜头的低端用户版。--世事沧桑啊。

1958年,在SR-2相机问世前后,第一支135mm f:2.8镜头出现了。镜头采用手动预设光圈。1961年,这支镜头被加入了半自动光圈技术。并且在随后不久改成了全部自动光圈镜头。1966年,镜头被加入联合测光技术,最早一批镜头的光圈环被从当初设计时的镜身中部移向了靠近相机的镜身后部。

1973年到1975年,当135mm f:2.8镜头进入第三代MC生产序列时,衍生出两个片组结构不同的产品系列,两者之间细微的差别在于镜身上聚焦标尺和光圈刻度的标识上。采用6片5组光学结构的镜头,使用双重标注,包括光圈刻度和聚焦标尺;而采用4片4组光学结构的镜头只用一种标记记号。

1979年,二代MD镜头序列中,135mm f:2.8镜头再一次修改了光学结构。镜头尺寸和重量进一步减轻――当然这同样得益于镜头制造过程中广泛采用的塑料材料。也正是基于这种,许多Minolta手动器材用户认为,Minolta的黄金时代彻底结束了!

就在Minolta用户为了Minolta的没落而哀叹的时候,1981年,Minolta发布了全新的高速镜头:135mm f:2.0。这也是Minolta在后MD时期发布的一系列大口径镜头之一。

作为肖像镜头,135mm镜头的使用完全是因为85mm &100mm镜头难求且售价较高而采取的折衷。而100mm镜头作为Minolta最早设计开发的镜头之一,一直保持着非常成熟的技术。如同135mm镜头所经历的一样,最初的100mm镜头同样采用了手动预设光圈,直到后来才慢慢改用为自动光圈。

在整个肖像镜头里面,最受关注的85mm镜头,却是Minolta最晚设计开发的。这款镜头最初发布于二代MC镜头序列中,一经推出就受到追捧而且始终求者如云。

很长一段时间我都觉得这款85mm的肖像头是被过于神话了,大家都在上下求索所以就把它过度美化了,进而也就抬升了它的价格。后来通过比较其他几个牌子的85mm镜头发现,原来所有的85mm镜头都如此。Nikon AI的85mm/1.4目前成交价位都在五百刀的样子,而Pentax的A系85mm/1.4星头都是一千刀的成交价位。--一千美刀!为什么不去玩Leica?如此比较,目前Minolta的85mm肖像头还是很有使用余地的。

1979年,Minolta又设计开发了85mm f:2.0镜头。对于这款拥有现代设计工艺的MD镜头,用户的反映却是褒贬不一。

85mm镜头 视角29°
版本 有效光圈 片组结构 滤镜接口 对焦距离 尺寸Ø x 重量 g 生产时间
二代MC 1.7-22 6/5 55 1.0 73 x62 460 1971
三代MC 1.7-22 6/5 55 1.0 71 x62 455 1973
二代MD 1.7-22 6/5 55 1.0 71 x62 455 1978
二代MD 2.0-22 6/5 49 0.85 64 x53.5 280 1979
三代MD 2.0-22 6/5 49 0.85 64 x53.5 285 1981
100mm镜头 视角24°
版本 有效光圈 片组结构 滤镜接口 对焦距离 尺寸Ø x 重量 g 生产时间
一代SR 4.0-22 3/3 43 1.2 56 x80 240 1960
一代SR 4.0-22 3/3 46 1.2 56 x80 240 1962
一代SR 3.5-22 5/4 55 1.0 63 x59 310 1958
一代SR 3.5-22 5/4 55 1.2 63 x59 310 1959-61
二代SR 3.5-22 5/4 52 1.2 63 x54 235 1965
一代MC 3.5-22 5/4 52 1.2 63 x54 240 1966
一代MC 2.5-22 6/5 55 1.2 65 x68 410 1968
二代MC 2.5-22 6/5 55 1.2 65 x68 410 1969
三代MC 2.5-22 6/5 55 1.2 65.8 x68.5 430 1973
三代MC 2.5-22 5/5 55 1.0 64.5 x64.5 375 1976
一代MD 2.5-22 5/5 55 1.0 64.5 x64.5 375 1977
二代MD 2.5-22 5/5 55 1.0 64.5 x64.5 375 1977
三代MD 2.5-22 5/5 49 1.0 64 x65.5 310 1981
一代SR 2.0-22 6/5 62 1.2 66 x63 425 1961
一代MC 2.0-22 6/5 62 1.2 66 x63 425 1966
135mm镜头 视角18°
版本 有效光圈 片组结构 滤镜接口 对焦距离 尺寸Ø x 重量 g 生产时间
一代SR 4.0-22 3/3 46 1.5 56 x115 375 1960
一代MC 3.5-22 4/4 52 1.5 63 x88 370 1966
二代MC 3.5-22 4/4 52 1.5 63 x88 370 1969
三代MC 3.5-22 4/4 55 1.5 64.5 x88.5 415 1973
MC Cel 3.5-22 4/4 55 1.5 64.5 x88.5 410 1974
三代MC 3.5-22 4/4 55 1.5 64.5 x88.5 420 1976
一代MD 3.5-22 4/4 55 1.5 64.5 x87 420 1977
二代MD 3.5-22 4/4 55 1.5 64.5 x87 420 1977
MD Cel 3.5-22 4/4 55 1.5 64.5 x88.5 410 1978
二代MD 3.5-22 5/5 49 1.5 64 x72.5 265 1979
三代MD 3.5-22 5/5 49 1.5 64 x72.5 285 1981
一代SR 2.8-22 7/5 55 1.5 61 x96 535 1958-61
一代SR 2.8-22 6/5 55 1.5 63 x95 530 1965
二代SR 2.8-22 6/5 55 1.5 56 x115 417 1965
一代MC 2.8-22 6/5 55 1.5 62 x93 450 1966
二代MC 2.8-22 6/5 55 1.5 67 x93 490 1969
三代MC 2.8-22 6/5 55 1.5 67 x93.5 518 1973
MC Cel 2.8-22 5/4 55 1.5 64 x100.5 610 1974
三代MC 2.8-22 4/4 55 1.5 64.5 x89.5 535 1975
MC Cel 2.8-22 4/4 55 1.5 64.5 x89.5 535 1975
一代MD 2.8-22 4/4 55 1.5 64.5 x89.5 535 1977
二代MD 2.8-22 4/4 55 1.5 64.5 x89.5 535 1977
MD Cel 2.8-22 4/4 55 1.5 64.5 x89.5 535 1978
二代MD 2.8-22 5/5 55 1.5 64 x82 365 1979
三代MD 2.8-22 5/5 55 1.5 64 x81 385 1981
三代MD 2.0-22 6/5 72 1.3 79 x96 725 1981

标准长焦镜头

Minolta为它的单镜头反光相机设计生产了一个非常庞大的镜头族群,这也是为了更好地卖出它的相机产品。单镜头反光相机在使用超广角镜头方面明显不如旁轴相机,但是在长焦及超长焦镜头方面的使用上,却有着非常突出的表现。

1959年到1960年期间,Minolta为其即将面市的新款相机设计了一款全新的长焦镜头――MINOLTA TELE ROKKOR-F 1:2.5 f=180mm。180mm是个非常受欢迎的焦段设定,f:2.5的大光圈更让这支镜头充分显露出Minolta对它的信心与期望。要知道,这种光圈定义在当时已经是同焦段镜头中速度最快的镜头了。而且,把这支镜头放在今天来看同样是值得我们去追求的。我们可以比较一下Nikon的180mm镜头。开始定型生产于1977年的Nikon AI系列180mm镜头,最大光圈为f:2.8。虽然在后来的演化中镜头开始采用具有防消色散功能的ED玻璃,但是镜头最大光圈始终保持在f:2.8并且一直维持到1995年以后的自动镜头中。由此可见,Minolta这支设计于1950年以后的180mm镜头是拥有怎样豪华的设置。

这是一支充满了传奇色彩的镜头。虽然它的名气并不大,远比上象鹰眼,天星或者漫步者那些镜头那样让人耳熟能详,但是这支镜头却一直是众多收藏家可望而难求的珍品。实际上,历史上是否真的有人曾一睹其芳容,都难成定论。因为这支镜头经过考证之后被认定属于Minolta为数不多的原型镜头,即使却有实物也绝难得见了。

的确,180mm f:2.5即使在如今来说也是一款高成本的镜头,而居高不下的生产成本势必影响到最终的销售。加上Minolta后来发展起来的长焦镜头序列完全能够满足用户的需要,如此豪华的镜头也就没有继续投入实际生产的必要了。

所以说,Minolta历史上所生产的最具有吸引力的镜头,应该就包括这支只存在于广告宣传画册中的,极具豪华的180mm f:2.5了。

版本 有效光圈 片组结构 滤镜接口 对焦距离 尺寸Ø x 重量 g 生产时间
一代SR 2.5-22 6/5 77 2.5 ? ? 1959

真正被投放到市场上的标准长焦镜头应该从200mm焦段开始计算的,而200mm长焦镜头第一次出现在市场上是1959年,一款带有半自动光圈的200mm f:3.5镜头。比起现在普遍流通在二手市场上的200mm f:4.0镜头,这支最大光圈为f:3.5的镜头也是很奢华的。当然不能比较后来的200mm f:2.8。1972年,第三代MC镜头序列时这支镜头开始使用新的镜头镀膜工艺,并且随着MC镜头序列的结束而结束了它的全部存在。一支重新设计的200mm f:4.0镜头被用来取代这支镜头。

第一支200mm f:3.5使用了半自动光圈,这是因为当时的技术条件所限制。第一代MC镜头序列时,开始采用自动光圈技术。

1964年,Minolta设计生产了200mm焦段中的第二支镜头,最大光圈为f:5.0手动预设光圈镜头。――一点都不错,MINOLTA TELE ROKKOR-QE 1:5.0 f=200mm。这的确有些让人摸不着头脑,在Minolta成功推出了200mm f:3.5半自动光圈镜头之后,竟然会回过头来开发这种慢速的,需要手动预设光圈的镜头。

这是一种商业上需要,Minolta曾经成功地运用在28mm f:3.5镜头的设计开发中。因为低成本带来的低售价,使得这款面向低收入用户群体开发的镜头同样获得了成功。

这款慢速镜头同样在第三代MC镜头结束时被取消了生产序列。

进入MD镜头序列以后,200mm f:4.0开始出现并且一直主导着200mm镜头的市场。这款镜头无论从速度上还是从价格上都很好地兼顾了高低两端的用户需要。当然,对于那些对镜头速度永远都嫌太小的用户来说,f:4.0当然是不能接受的。所以Minolta设计开发了拥有豪华配置的200mm f:2.8。直径达到72mm的超大前组镜片,和特殊的低色散镜头玻璃,使这款200mm f:2.8与后来开发的135mm f:2.0当之无愧地成为后MD时代的最杰出作品。

200mm镜头 视角12.5°
版本 有效光圈 片组结构 滤镜接口 对焦距离 尺寸Ø x 重量 g 生产时间
一代SR 3.5-22 6/4 67 2.0 67 x138 770 1959-61
一代MC 3.5-22 6/4 62 2.5 70 x136 750 1966
二代MC 3.5-22 6/4 62 2.5 70 x136 750 1970
三代MC 3.5-22 6/4 62 2.5 75 x137.5 775 1974
一代SR 5.0-22 5/4 52 2.5 56 x149 430 1964
一代MC 4.5-22 5/5 52 2.5 63 x130 500 1967
二代MC 4.5-22 5/5 52 2.5 63 x130 500 1970
三代MC 4.5-22 5/5 55 2.5 64.5 x130 545 1973
MC Cel 4.5-22 5/5 55 2.5 64.5 x130 535 1975
MC Cel 4.0-22 6/5 55 2.5 65 x130.5 595 1974
三代MC 4.0-22 5/5 55 2.5 64.5 x131 520 1975
一代MD 4.0-22 5/5 55 2.5 64.5 x131 520 1977
二代MD 4.0-22 5/5 55 2.5 64.5 x131 520 1977
MD Cel 4.0-22 5/5 55 2.5 64.5 x130 535 1978
二代MD 4.0-22 5/5 55 2.5 64 x116.5 400 1980
三代MD 4.0-22 5/5 55 2.5 64 x116.5 410 1981
二代MD 2.8-32 5/5 72 1.8 78 x133 700 1979
三代MD 2.8-32 5/5 72 1.8 78 x133 700 1981

与200mm镜头复杂的品系不同,300mm镜头只存在两种不同的镜头系列,最大光圈分别是f:4.5 &f:5.6的镜头。

1960年,Minolta设计生产了第一款300mm镜头。那是一支巨大而且沉重的镜头,采用非常简单的4片3组光学结构。因为镜头本身速度很快,所以即使在300mm的长焦距下依然能保证相机取景器内有充足的光照。这支完全依靠手动预设光圈的镜头拥有1.25千克的自身重量,如果不配备三脚架接环,这种重量的镜头是很难使用的。更奇怪的是镜头最初采用的标识,用来表示焦距的单位并不是后来广泛采用的毫米单位,而是使用了罕见的厘米单位。整个镜头标识为:MINOLTA TELE ROKKOR-TD 1:4.5 f=30cm。

作为Minolta的高端产品,300mm f:4.5一直都在经历着变革。光学结构上的,机械性能上的,镀膜工艺上的。进入MD镜头序列时的整体改进算是最彻底的一次了,光学结构被改变了,采用了内对焦技术。一直伴随在镜头上的三脚架接环被彻底甩掉了,自身重量终于被减轻到一千克以下。

对应300mm f:4.5的是另一款低端镜头,Minolta 300mm f:5.6。同前者比起来,这支镜头无论从重量上还是尺寸上都没有那么夸张。当然,在应用上也不如前者那么宽了。

300mm镜头 视角8°
版本 有效光圈 片组结构 滤镜接口 对焦距离 尺寸Ø x 重量 g 生产时间
一代SR 4.5-22 4/3 77 4.5 80 x245 1250 1960
一代SR 4.5-22 4/4 77 4.5 80 x250 1020 1965
一代MC 4.5-22 6/6 72 4.5 80 x200 1150 1969
二代MC 4.5-22 6/6 72 4.5 80 x200 1150 1969
三代MC 4.5-22 6/6 72 4.5 80 x199.5 1155 1973
二代MD 4.5-32 7/6 72 3.0 77 x177.5 710 1978
三代MD 4.5-32 7/6 72 3.0 77 x177.5 705 1981
一代SR 5.6-22 4/4 62 4.5 65 x197 545 1965
三代MC 5.6-22 5/5 55 4.5 65.2 x186 720 1973
一代MD 5.6-22 5/5 55 4.5 65 x186 695 1978
二代MD 5.6-32 5/5 55 4.5 65 x186 695 1978
三代MD 5.6-32 5/5 55 4.5 65 x186 695 1981

如果按照生产年代来叙述,300mm镜头之后应该直接是800mm镜头。因为Minolta在设计生产了300mm镜头之后就直接跳到了800mm镜头的开发当中,中间的空白是在很长时间以后,才被重新填补的。

比起300mm镜头,后来开发的400mm镜头品种更简单,只有单一的f:5.6一个品系。而这一品系却是驰名的APO系列。

在很长一段时间里,人们并不知道所谓的APO代表了什么意思――当然是指所谓的人文含义。就APO的技术含义很明确,是Apochromatic的字首简写,意思是高度消除色散的,而带有APO字样的镜头则表示使用了Minolta独特的复消色散设计和特殊的低色散镜头玻璃,从而最大限度地减少了彩色像差的产生,特别能够提高长焦及超长焦镜头的成像质量,提高成像清晰度,降低色差干扰。但是APO的人文含义是什么?是阿波罗神?或者是启示录?!

无论怎样,MINOLTA APO TELE ROKKOR的镜头是一款成像锐度非常高的镜头。虽然镜头自身的尺寸和重量,让它在实际使用中受到了一些限制,但是作为Minolta长焦镜头技术的代表作品,这支镜头在坊间仍然处于供不应求的状态中。

400mm镜头 视角6°
版本 有效光圈 片组结构 滤镜接口 对焦距离 尺寸Ø x 重量 g 生产时间
三代MC 5.6-32 7/6 72 5.0 83 x256.5 1470 1976
一代MD 5.6-32 7/6 72 5.0 83 x256.5 1470 1977
二代MD 5.6-32 7/6 72 5.0 83 x256.5 1470 1977
三代MD 5.6-32 7/6 72 5.0 83 x256.5 1440 1982

Minolta历史上设计生产的,对焦行程最长的手动镜头是哪一款?或者说焦距最大的直线性镜头是哪一支?就是这支MINOLTA TELE ROKKOR-TD 1:5.6 f=60cm。

这支生产于1959年的镜头采用手动预设光圈技术,自身尺寸为132 x530mm,拥有高达4700克惊人重量。为此,镜头拥有自己的带有传动齿轮的支架,可以固定在三脚架上来辅助聚焦过程。

出于各种各样的原因,这支巨无霸镜头没过多长时间就被排除在生产序列之外了。之后,在1976年时一款新的600mm原型镜头出现在宣传资料里。值得庆幸的是,这款镜头并没有象当年的180mm镜头一样只是停留在宣传资料里。1978年,采用了全新APO技术的600mm f:6.3超长焦望远镜头出现在销售货架上。虽然这支专业性很强的镜头并不是普通用户经常有机会能使用到的,但它至少填补了Minolta超长焦望远镜头组群中的一段空白区域。
600mm镜头的专业性的确太强了。镜头采用的95mm前镜片组,使得很难有合适的滤镜能够与之匹配。所以600mm镜头采用了类似折返镜头才使用的镜后加载滤镜的方法。此外为了更有效地减少聚焦行程引起的镜身变化,镜头采用了内对焦技术。而这种技术后来被广泛使用在自动镜头上。

600mm镜头 视角4°
版本 有效光圈 片组结构 滤镜接口 对焦距离 尺寸Ø x 重量 g 生产时间
一代SR 5.6-32 4/3 126 10 132 x530 4700 1959
三代MC 6.3-32 9/8 95 5.0 108 x373.5 2400 1976
二代MD 6.3-32 9/8 95 5.0 108 x373.5 2400 1978
三代MD 6.3-32 9/8 95 5.0 108 x373.5 2400 1982

在超长焦镜头中,还有一类镜头是属于构思非常精巧的品系――折返镜头。如果抛开折返镜头固定光圈的弊端来看它的优点,这种巧妙的设计的确很有些意思。

曾看过一篇文章,认为最早的折返镜头技术是由Minolta设计开发的。对此我不想发表任何见解,史海沉勾难以考证。但是让我们尝试计算一下,400mm镜头的镜身长度是在250mm左右;600mm镜头的镜身长度是在370mm左右,那么以0.6作为常数来计算焦距最长的1600mm镜头,可以得出其镜身长度约等于960mm。那是一个什么概念?恐怕那不是镜头,是一支狙击步枪。而折返镜头的作用就是大大缩短了镜头的尺寸,让它能够更好地掌握在每一个用户手中。

诞生于Minolta手中的第一支折返镜头是1972年的800mm f:8.0镜头。也正是基于这一点我认为最早的折返镜头技术并不是Minolta提出的,因为在Nikon的镜头组谱中能查到A系和C系的超长焦距折返镜头,而典型的Nikon A系镜头应该是生产于1960年代。

折返镜头最大的特点是前镜片直径非常大,所以用来度量折返镜头的滤镜标准是后镜片组,通常是39mm。而使用在折返镜头上的滤镜也都是通过镜后接入的方式加载到镜头上。
前面说过,折返镜头有一个与生俱来的缺陷就是镜头都是采用固定光圈的方式,这使得折返镜头在使用中会受到一定的限制,比如在变换景深上。

超长焦距的折返镜头同样是非常沉重的,加上异常狭窄的视角,使得在通过镜头寻找目标时变得非常困难。沉重的镜身更需要坚固的三脚架加以支撑,这就越发限制了摄影师的活动范围。万幸的是,这种专业镜头并不需要我们每时每刻都绑定在相机上。不然,那才是真正的恶梦!

折返镜头
版本 视角 片组结构 滤镜接口 对焦距离 尺寸Ø x 重量 g 生产时间
250mm /5.6 10° 6/5 62 /39 2.5 66.5 x58 250 1979
500mm /8.0 5° 6/5 77 /39 4.0 83 x98.5 635 1977-83
800mm /8.0 3° 8/7 特制 8.0 125 x166.5 2000 1972-81
1600mm /11 1.5° 6/5 特制 20 178 x325 6850 1974-81

最后,让我们还是以一款只存在于历史传说中的镜头来结束折返镜头的叙述好了,这款镜头就是Minolta生产的,被称为“大玻璃块儿”的RF 1000mm f:6.3。

大玻璃块儿有多大?直径200mm的一整块镜头玻璃,的确算是很大了。很少有人见识过真正的大玻璃块儿,更多的只是看到资料上的文字。1965年前后的产品,7片6组的光学结构,30m的对焦距离,217 x450的外形尺寸。至于重量,10600克。很惊人,非常惊人。我想这也是为什么最终没有继续生产它的原因,虽然它几乎可以成为Minolta率先开发了折返镜头技术的有力证据,但是Minolta不会只为了博物馆的需要而去保留一条单独的生产序列的。

记住这款镜头的标识,MINOLTA RF ROKKOR 1:6.3 f=1000mm。虽然从使用上看这支镜头有些太笨重了,但是相信我,一旦你找到了它,自然会有人愿意拿着大把钞票来找你的,那些收藏家一直都在寻找它,Minolta的大玻璃块儿!

专业镜头
我个人的感觉,微距镜头是应该属于专业镜头的范畴的,虽然对于微距镜头一直没有非常精确的定义,只是根据镜头标识中出现的Macro来判定这是一支微距镜头。

一支微距镜头首先需要有非常平直的聚焦视场。

虽然我们肉眼已经难以分辨,但是真实存在的事实是,所有镜头在最终成像的焦点上都是有着轻微弯曲的视场的,这是因为镜头自身带有的曲度造成的。而微距镜头则是尽可能地修正了这种视场曲度。这么做当然是有理由的,因为平坦的视场能够更接近本来面目地反映出一些拍摄题材的要求,比如古钱币,邮票,艺术品的样本拍摄或者文件翻拍。在这种时候,微距镜头平坦的视场能够保证镜头中央位置与边角处的成像具有相同的高锐利度,而不会象普通镜头那样在越靠近边角处的地方会越来越多地失去目标物的细节。

Minolta对于微距镜头的掌握其实并不是非常的出色,至少在焦段设定上不如其他厂商更富有选择性。从始至终,Minolta只开发了50mm &100mm两种微距镜头。配合接环使用,两款镜头都能达到有1:1的等大放大功能。50mm镜头小巧轻便,而100mm镜头能够让摄影师获得更大的最近对焦距离,这在野外摄影中是非常重要的。

在微距镜头中还有一个专门的门类,皮腔镜头。这种镜头很小,很轻,甚至省略了镜身上的聚焦环,改用接合的皮腔通过前后的移动来完成聚焦过程。问题是,在使用上皮腔镜头具有普通微距镜头更大的不方便性。

――是的,微距镜头在使用上具有很大的不方便性。这是因为微距镜头在处于微距聚焦时,景深会变得非常狭窄。加上构图中需要考虑的焦平面问题,对被摄主体动作神态的瞬间捕捉,过于靠近的对焦距离导致难以有效布光 。 。 。所有的一切都让微距摄影变得异常痛苦难熬。所以许多专业三角架厂家会有一项产品叫做微距翻拍架,可以用来翻拍,而最主要的作用是解决了微距摄影中需要不断微调的机身位置。

生产于1960年前后的Macro 50mm f:3.5镜头,是Minolta的第一款微距镜头,同时也是Minolta为数不多的带有M39转接环的镜头――Leica/Minolta的转接环。同时镜头也带有1:1放大的接环。

这款镜头使用手动预设光圈,所以它拥有两个光圈环。但是与其它预设光圈镜头不同的是,这款镜头拥有两套完全不同的光圈刻度。f:3.5-22的有效光圈是使用在镜头被当作常规镜头使用时,而f:4.8-32的光圈范围只能使用在镜头连接上微距接环以后。此外,镜头还标有方便查找的放大倍率刻度和非常独特的曝光补偿系统。

Macro 50mm f:3.5镜头在随后的产品中取消了M39转接环,但是镜头的光学设计却一直没有改变,被一直使用到后MD时代。

50mm微距镜头

版本 有效光圈 片组结构 滤镜接口 对焦距离 尺寸Ø x 重量 g 生产时间
一代SR 3.5-22 6/4 55 0.23 63 x54 260 1961
二代MC 3.5-22 6/4 55 0.23 68 x55 330 1969
三代MC 3.5-22 6/4 55 0.23 66.5 x55.5 325 1973
MC Cel 3.5-22 6/4 55 0.23 66.5 x55.5 325 1973
三代MC 3.5-22 6/4 55 0.23 64.5 x55.5 220 1976
一代MD 3.5-22 6/4 55 0.23 64.5 x55.5 220 1977
三代MD 3.5-22 6/4 55 0.23 64 x55.5 200 1981

100mm微距镜头
版本 有效光圈 片组结构 滤镜接口 对焦距离 尺寸Ø x 重量 g 生产时间
二代MC 3.5-22 5/4 55 0.45 57 x88.5 550 1971
三代MC 3.5-22 5/4 55 0.45 75 x88.5 600 1973
二代MD 3.5-22 5/4 55 0.45 74.5 x88.5 600 1978
二代MD 4.0-32 5/4 55 0.45 66.5 x88.5 380 1979
三代MD 4.0-32 5/4 55 0.45 66 x88.5 385 1981

然后应该是皮腔镜头。皮腔镜头同样是微距镜头的一种,镜头自身没有聚焦结构,需要连接在专用皮腔上工作。而这个皮腔大体可以想象成手风琴的连接风箱――没见过手风琴?那我也爱莫能助了。

对于皮腔镜头,我没有更多的了解或者研究,只是听说它在使用时会显得更麻烦。

记得当初准备进百微头时曾搞出个笑话,那时候对镜头的了解还不是很全面,更不知道微距头中还有一种专门的皮腔镜头,所以当所以的条件都符合,拿到镜头时才发现,这颗镜头怎么这么小?当时真的很佩服Minolta的工程师们,能制作出这么小巧可爱的镜头来,然后才发现,这颗镜头应该如何聚焦呢?

按照Minolta的设想,皮腔镜头的最初作用是完全不同于微距镜头的,皮腔镜头更多是被使用在特写摄影相关的场合中。这同样反映在镜头的标识里,微距镜头是使用Macro作为其专有名称的;而皮腔镜头,比如1980年生产的12.5mm皮腔镜头就采用了Micro这个词。注意其中的第二个字母的差别,虽然仅仅是一个字母的差别,但是词意却不同。

皮腔镜头的出现与微距镜头出现的时间差不多,大概都在1960年前后。如同Minolta的第一支微距镜头一样,这支镜头同样拥有M39的Leica –Minolta转接环,可以应用在Leica相机上。

Minolta皮腔镜头一直使用手动光圈,除了50mm &100mm皮腔镜头。这两款镜头在标识中使用的也并不是Micro,而是Macro――BELLOWS MACRO。这里面当然有原因,只是我不知道而已。

皮腔镜头

焦段 版本 有效光圈 片组结构 滤镜接口 尺寸Ø x 重量 g 生产时间
12.5mm 莱卡代工 1.9-8.0 4/4 特制 25.5 x12.5 30 1974
12.5mm MD镜头 2.0-16 4/4 特制 33 x23.5 40 1978-81
25mm 莱卡代工 2.5-16 6/4 特制 28 x15.5 50 1974
25mm MD镜头 2.5-16 6/4 特制 33.5 x17 40 1978-81
50mm MD镜头 3.5-32 6/4 34 &55 57 x24.5 115 1979-81
100mm MD镜头 4.0-32 3/3 55 63 x35 165 1967
100mm MD镜头 4.0-32 5/4 34 &55 57 x28.5 150 1979
135mm 一代SR 4.0-22 3/3 特制 56 x55 200 1961-66

LEITZ PHOTAR 12.5mm f:1.9 -8.0,真正由德国Leica制造的显微镜头。需要注意的一点是,这支镜头并非Leica为Minolta设计生产的,而是需要通过专门的转接环连接在皮腔上,从而实现5X –20X 的放大倍率。

MINOLTA BELLOWS MICRO ROKKOR-X 12.5mm 1:2 LENS MADE IN JAPAN,这才是Minolta生产的镜头,根据Leica显微镜头的设计方案,重新设计的。这种合作曾经出现在Minolta 24mm天星镜头中。Leica使用了Minolta的天星镜头的设计方案,设计生产了自己24mm镜头。

虽然Minolta的这款皮腔镜头的确来源于Leica镜头的设计方案,但是我个人认为这并不代表这款镜头就具有德国血统或者德国味道。作为世界上最杰出的摄影器材商,镜头的设计方案与镜头镀膜技术的含义是截然不同的,而我始终觉得Leica是不会将自己的镜头镀膜技术转让给Minolta的,即使两家公司曾有过所谓的蜜月期。而如果没有Leica的镜头镀膜技术,即使Minolta使用了与Leica镜头相同的设计方案,同样不可能获得所谓的德国镜头味道。

1974年出现的第一款25mm皮腔镜头同样是Leica设计生产的,配合转接环在Minolta相机上能实现2X –10X的放大倍率。

25mm皮腔镜头能啮合在绝大多数的,20.32mm显微镜细丝螺旋纹路上,和Minolta卡口的镜头皮腔上。

50mm &100mm皮腔镜头,使用Macro作为镜头标识,具有自动光圈技术。而且据说为了这两款镜头,Minolta前后推出了三套镜头皮腔。

而Minolta设计生产的,真正意义上的专业镜头,就是下面的三款镜头:调场,移轴和柔焦。我不知道Minolta在进入自动镜头时代是不是仍保持着创造奇迹的习惯和能力,但是在很长一段时间里,这三款诞生在手动时代中的专业镜头的确如同三颗璀璨的明星一直闪耀在夜空里,向每一个后来者彰显着那段辉煌的历史。――虽然它们超乎寻常的强大功能并不总是我们经常有机会使用的。

24mmVFC,场曲可调镜头。场曲可调镜头是在24mm大广角镜头的基础上设计开发的,是一支专业性很强的镜头。VFC的原意是Variable Field Curvature。这支镜头上有一个特殊的功能调节环,用来改变焦点附近视场的弯曲度,使之能够靠近或者更加远离视野中心。而这种功能对于那些因为远离焦点,处在景深范围之外的景物是有一定帮助的。景深之外的景物往往是模糊的,这是因为相机成像原理造成的。而通过弯曲视场曲度,能够人为地把那些原本模糊的部分重新变得清晰起来。这对于那些无法采用小光圈加大景深获得清晰图像的场景是非常有帮助的。
版本 有效光圈 片组结构 滤镜接口 对焦距离 尺寸Ø x 重量 g 生产时间
三代MC 2.8-16 9/7 55 0.3 67 x50 325 1975
一代MD 2.8-22 9/7 55 0.3 67 x50.5 340 1977
二代MD 2.8-22 9/7 55 0.3 67 x50.5 340 1977
三代MD 2.8-22 9/7 55 0.3 64.5 x50.5 340 1982

35mm SHIFT CA,移轴镜头。移轴镜头是Minolta第二款专业镜头,也是Minolta设计生产的个体镜头功能最强大的镜头。移轴镜头具有VFC镜头调节场曲的功能,所以单位售价一直居高不下。

移轴镜头最主要的功能反映在类似建筑摄影上,在近距离建筑摄影上,由于透视关系的原因,两栋相邻的高楼会呈现出向某一个交汇点倾斜的现象。通过移轴镜头的调整,能够人为修正这种倾斜,使建筑物重新恢复到笔直挺立的状态。
版本 有效光圈 片组结构 滤镜接口 对焦距离 尺寸Ø x 重量 g 生产时间
三代MC 2.8-22 9/7 55 0.3 83.5 x71.5 560 1976
二代MD 2.8-22 9/7 55 0.3 83.5 x71.5 555 1977
三代MD 2.8-22 9/7 55 0.3 83.5 x71.5 555 1982

85mm f:2.8 Varisoft,Minolta的柔焦镜头与普通的柔焦滤镜效果并不一样,并不是柔焦滤镜简单地形成一种朦胧地氛围。通过调整柔焦镜头上面的三档柔焦开关,能够获得程度不同的柔焦效果。这也使得Minolta的这款柔焦镜头成为大多数肖像摄影师必须配备的特效镜头之一。
版本 有效光圈 片组结构 滤镜接口 对焦距离 尺寸Ø x 重量 g 生产时间
二代MD 2.8-16 6/5 55 0.8 70 x80 430 1978
三代MD 2.8-16 6/5 55 0.8 70 x80 430 1984

变焦镜头

24-500,这是Minolta提供的变焦镜头所涵盖的焦段。这些镜头原则上已经能够满足所有用户的全部需求――想从上海外滩直接偷拍到迈阿密的沙滩美女除外。

Minolta的变焦镜头有一个非常特殊的现象,就是所有的早期镜头全部都是由Minolta自行设计并完成制造,也就是在Minolta自己的生产线上完成全部装配工作,直到贴上那个椭圆形闪着金光的合格标贴。而一些晚期变焦镜头却是由其他工厂代工,下线之后在标上那个MINOLTA的镜头标识。这应该算是一种OEM产品。当然,这些代工工厂也生产标有自己商标的镜头,这也就是一直以来所传言的,副厂镜头就等于原厂镜头的等外品。

对于变焦镜头,实在无法具体分类。所以只能按照起始焦段的排序一直讲下去了,这种排序方法可能会打乱镜头的年代序列,但至少不会让我自己糊涂。

24mm恒定光圈广角变焦镜头
24-35 /3.5和24-50 /4.0两支镜头的出产时间都比较晚,出现在MD镜头时代。这也是因为1970年代后期的设计能力大幅提升,为恒定光圈的广角变焦镜头奠定了存在基础。

作为这种镜头,常年行走在路上的风光摄影师一定会兴奋不已,因为这种镜头将能够大幅度解放他沉重的背包。虽然f:3.5和f:4.0的最大光圈无法比拟同焦段定焦镜头的最大光圈,但毕竟鱼与熊掌无法双得。而作为Minolta,恒定光圈的变焦镜头一直被认为是高品质成像的保证。――我个人感觉,恒定光圈更应该是Minolta技术力量的体现。毕竟在那个大部分设计工作还需要依靠经验和双手的年代,变焦镜头的恒定光圈意味着更负责的光学结构和机械性能。

两款镜头都采取焦段选择与聚焦环分开的双环结构。作为大广角变焦镜头,高成像品质自然带来了难以避免的高售价。而且这两款镜头的后期坊间出货量也并不多见。
版本 有效光圈 片组结构 滤镜接口 对焦距离 尺寸Ø x 重量 g 生产时间
24-35mm /3.5
三代MD 3.5-22 10/10 55 0.3 67 x50 285 1981
24-50mm /4.0
一代MD 4.0-22 13/11 72 0.7 75 x69.5 395 1978
二代MD 4.0-22 13/11 72 0.7 75 x69.5 395 1978
三代MD 4.0-22 13/11 72 0.7 75 x69.5 390 1981

28mm广角变焦镜头

定焦镜头在各方面的表现始终会好于变焦镜头,这一点是毋庸置疑的。因为定焦镜头的光学结构相对简单,结构最复杂的镜头要算7.5mm f:4.0鱼眼镜头了,12片8组的复杂结构。而变焦镜头呢,十几片的结构设计是家常便饭。

过多的片组结构带来一个问题,就是光线每通过一枚镜片的时候,都难免会有损失。加上镜片间的折射影响,最终会导致成像质量的下降。

这个看起来非常致命的缺陷并没有影响到变焦镜头在市场上的地位,实际上变焦镜头一直是非常受欢迎的。为什么?大部分的像质降低已经被尽可能地控制住了,虽然还有一些难以避免的,但是比起变焦镜头的优势,已经是微不足道了。

变焦镜头具有定焦镜头永远无法超越的一大优势就是轻便,无论从尺寸考虑还是从自身重量计算。一支24-50mm变焦镜头重395克,而它完全能够替代24mm;28mm;35mm及50mm这四支镜头。而如果一起带上这样的四支镜头在身上,那又会是怎样的体积和重量呢?当然,一支24-50mm变焦镜头的价格也很可能赶得上四颗镜头的价格总和。

28mm小广角变焦镜头有两支不同的镜头序列,28-70mm f:3.5/4.8-22/30和28-85 f:3.5/4.5-22/28。这两支镜头都是三代MD镜头时代开始生产的,双环结构。其中28-85mm镜头带有微距模式。

这两支镜头都不是Minolta原厂生产的!设计方案由Minolta提供,具体的组装由其他的装配工厂完成,最后符合Minolta质量标准的镜头获准标上Minolta的金字招牌。其中:28-70mm镜头,由Cosina代为生产;28-85mm镜头,由Tokina代为生产。当然,就象我前面说的,镜头的标识还是Minolta的。如28-85mm镜头的标识就是:MINOLTA MD ZOOM 28-85mm 1:3.5/4.5 JAPAN ø55mm。

版本 有效光圈 片组结构 滤镜接口 对焦距离 尺寸Ø x 重量 g 生产时间
28-70mm f:3.5/4.8-22/30
三代MD - 8/8 55 0.8 64 x69 225 1984
28-85mm f:3.5/4.5-22/28
三代MD - 13/10 55 0.8 65.5 x86.5 470 1983

35mm小广角变焦镜头

35mm小广角变焦镜头中,最有名的应该就属那款35-70 f:3.5恒定光圈变焦镜头了。使用者最多,口碑也最好。所以Leica根据Minolta的设计方案开发了自己的Elmar R35-70 f:3.5变焦镜头。

最初开始于二代MD时代的镜头采用双环设计,没有微距功能。1983年,在三代MD镜头序列中,Minolta为这款镜头加入了微距功能,使之增加了较强的近距特写能力。
对应35-70 f:3.5光圈恒定变焦镜头的是35-70mm f:3.5/4.8-22/30变焦镜头,比起前面那款镜头,这支镜头更小巧轻便,当然售价也更低。最重要的,这支镜头是由Cosina代工的。

35-105mm f:3.5/4.5-22/28是一支由Tokina代工的变焦镜头,镜头涵盖了35mm小广角到105mm中焦肖像焦段。单环设计,通过聚焦环前后推拉设定焦段及旋转聚焦。带有微距功能,能够实现最大1/4的物像放大比例。

这支镜头最早出现在1982年的三代MD时代,但是在1983年,Minolta就重新设计了镜头的光学结构,新的设计方案使镜头相对更短更轻,具有更近的焦点。但是在外观上两者几乎毫无区别。

1983年,Tokina在35-105mm镜头之后,又代工生产了35-135mm f:3.5/4.5-22/41。镜头采用单环设计,带有1/4放大比率的微距功能。

版本 有效光圈 片组结构 滤镜接口 对焦距离 尺寸Ø x 重量 g 生产时间
35-70mm f:3.5
二代MD - 8/7 55 1.0 67.5 x65.5 365 1978
三代MD - 8/7 55 1.0 69 x65.5 355 1981
三代MD - 8/7 55 0.8 69 x68.5 365 1983
35-70mm f:3.5/4.8-22/30
三代MD - 7/7 55 0.5 63.5 x64 185 1984
35-105mm f:3.5/4.5-22/28
三代MD - 16/13 55 1.6 65 x90.5 480 1982
三代MD - 14/12 55 1.5 64 x88 430 1983
35-135mm f:3.5/4.5-22/41
三代MD - 14/12 55 1.5 1.5 510 1983

关于前面谈到的几款代工变焦头的问题,当初我也很犹豫是不是要说出真相。记得有一次在沙龙里讨论起有关真相的问题时就发生了争执,热血派认为无论是政府还是个人,都无权隐瞒真相。知情权是一个人最起码的权力。而理性派认为,并不是所有人都能够坦然面对真相的,如果告诉你你有十二分之三十五的火星蜥蜴血统,你会不会马上疯掉?!我想多数人会瞪大眼睛做昏死状,剩下一小部分人会跳到大街上一路狂奔比真正的地球蜥蜴跑得还快--虽然大家都不知道火星蜥蜴的血统到底有什么好与不好。
事情就是这样,知道真相并不一定是好事。当然也不是坏事。我的意思是,真相如果超出了我们的预期,会或多或少造成一些心理影响。
但是这篇东西的初衷是作为资料出现的,无论它表露出来的事实是不是我们的心理预期,我都必须据实相告。实际上,Nikon,Canon,Minolta在后来的自动机时代都普遍存在镜头代工的现象。代工的工厂包括腾龙,图丽,西格玛这样的名牌副厂,还有一些名不见经传的小厂。前提是产品必须符合下线标准。没有谁会拿着自己的声誉开玩笑,副厂代工固然可以降低成本多赚利润,但是除了坏货败了名头就得不偿失了。这个帐我们都能想明白更不用说那些老谋深算的厂家了。

所以使用上自然不会比原厂生产线上的镜头差到哪里。

50mm变焦镜头

标准――长焦这样一种变焦镜头应该是经常会被使用到,但却又总是被忽视的镜头。一个典型的例子就是,大多数的相机包里可能放有小长焦变焦镜头,如70-210mm镜头用来取代一系列的长焦镜头;或者还会有一直广角端变焦镜头,比如24-50mm镜头来取代一系列的广角镜头。但是,绝少有相机包里会装上一支标准焦段的变焦镜头,人们通常会选择一支50/55mm的定焦镜头。很难说这是为什么,也许是标准焦段的定焦镜头价格还能够为大多数用户接受?或者厂家在推销相机时配送了相应的定焦镜头?谁知道呢。

标准焦段的变焦镜头并不是很多,40-80mm和两支50mm开头的变焦镜头。许多人认为40-80mm f:2.8恒定光圈变焦镜头是Minolta设计历史最悠久的变焦镜头,这种推断不是来自镜头保守的焦段设定,而是镜头的外观设计。为了实现镜头f:2.8的恒定光圈,Minolta的工程师采用了一种非常古怪的设计――非常的古怪!这种设计是在镜身上多长出一个四四方方的衍生物一样的部分,在这个衍生物上有一个摇杆,利用这个摇杆可以分别定义40到80mm之间的焦段,再通过转动整个焦段设定盘下面的大个拨盘来完成镜头的聚焦。而上面的所有动作均可以让摄影师利用左手完全。

一直到现在也没有几个人能说清,为什么Minolta的设计师要设计出如此古怪镜头。是的确因为镜头设计上的需要,还是因为Minolta的设计师又一次的突发奇想,想要标新立异。Minolta设计师带来的这种惊奇在相机生产的历史上并不是第一次出现了。

大多数第一次见到40-80mm变焦镜头的人,都会认为看到的是一支古老的具有自动功能的原型镜头,或者是一支电影镜头,一款数码摄影机?镜头最近对焦距离是1米,但是打开微距开关以后,可以实现0.37米的最近对焦距离,这已经相当于微距镜头的最近距离了。

应该承认,40-80mm变焦镜头是Minolta历史上最富有创意的镜头之一了,虽然了解并希望拥有这款镜头的人并不是很多。这里面的一部分原因是因为这支造型古怪的镜头让大多数用户望而却步,不知道一旦发生了损坏应该怎么办。另一个原因是,这支镜头从它开始被生产出来时,就属于稀有品种。

拥有Minolta变焦镜头中最大的f:2.8恒定光圈,这使得这支40-80mm镜头能应对绝大多数的光照条件。另一个足以让人留连的卖点是,拥有Minolta变焦镜头中最高的解像锐利度。

日系镜头中,一直以锐利度立足的是Nikon。作为Minolta来说,向来强调色彩。这就使得这支变焦镜头格外与众不同。而为了保证这支镜头的高锐利度,Minolta甚至牺牲了镜头对畸变的控制。

在严格的测试条件下――是在严格的测试条件而非日常摄影中,能够看到镜头两端的畸变,尤其是40mm端的桶形畸变尤为明显。虽然这种畸变在焦段定义变化为50mm时就会得到很好的控制,但是Minolta并没有刻意回避40mm端的桶形畸变和80mm端的枕型畸变。
就象前面说过的,作为一款最值得拥有的Minolta变焦镜头,这支镜头在坊间的出货量并不大,而且往往价格惊人。

退而求其次,备选的镜头中有35-70mm f:3.5恒定光圈镜头和50-135mm f:3.5恒定光圈镜头。

50-100mm f:3.5恒定光圈镜头,这支1960年代开始生产的变焦镜头是Minolta早期的变焦镜头,但不是第一支。

在开始从事摄影器材设计生产很长一段时间里,Minolta并没有着手开发自己的变焦镜头,原因是无法完成有效的成本控制。以这款50-100mm变焦镜头来说,对应的50mm以及100mm定焦镜头同样属于早期进入Minolta设计开发的镜头序列,这两款镜头都拥有5片左右的光学结构。而AUTO ROKKOR 50-100mm变焦镜头,却拥有高达15片的光学结构,折算为成本差不多两倍于50mm加上100mm定焦镜头的价格。

直到1978年前后,在充分掌握了变焦镜头设计技术之后,Minolta重新设计生产了新的50-135mm f:3.5恒定光圈变焦镜头。一款近乎完美的,变焦肖像组合镜头。利用50mm端,摄影师可以获得被摄主体全身的图像;而在135mm端则完全可以得到人物近距离的肖像作品。而从光圈设定来看,长焦端完全可以等同于Minolta 135mm f:3.5肖像镜头。

版本 有效光圈 片组结构 滤镜接口 对焦距离 尺寸Ø x 重量 g 生产时间
40-80mm f:2.8
三代MC 2.8-22 12/12 55 1.0 66 x98.5 560 1975
一代MD 2.8-22 12/12 55 1.0 66 x98.5 560 1977
50-100mm f:3.5
一代SR 3.5-22 15/9 77 2.0 82 x126 840 1964
50-135mm f:3.5
二代MD 3.5-22 12/10 55 1.5 68.5 x118 480 1978
三代MD 3.5-32 12/10 55 1.5 68.5 x118 480 1982

70mm中焦距变焦镜头

中焦距变焦镜头中拥有Minolta设计生产的第一支变焦镜头,80-160mm f:3.5光圈恒定变焦镜头。那是一支体型巨大且十分沉重的镜头,而且成本居高不下。尽管如此,它仍然代表了当时比较高的镜头生产工艺。镜头采用双环设计,而且使用了自动光圈技术。无论从哪一点看,这款镜头都是非常豪华的,甚至于它们的价格。

1972年,Minolta新推出了一支变焦镜头,80-200mm f:4.5恒定光圈镜头。镜头采用单环设计,拥有非常出众的成像品质。根据这款镜头的设计方案,Leica推出了自己的变焦镜头Vario-Elmar R 80-200 f:4.5。

进入MD时代以后,这款颇为华贵的镜头开始逐渐被后来的75-200mm f:4.5恒定光圈镜头所取代。而依照75-200mm镜头的设计,Leica同样推出了自己的Vario-Elmar R75-200 f:4.5变焦镜头。75-200mm变焦镜头开始生产于MD镜头时代,基本是一代及二代MD之间的样子。转入三代MD生产序列时,镜头做过一些细微的调整。一是最近对焦距离被缩短了0.1米,其次镜筒上加刻了景深刻度及取景放大倍率。虽然作了改变,但是这款镜头并没有继续得到保留,很快就被70-210mm所取代了。

期间Minolta还设计生产了一款75-150mm f:4.0的变焦肖像镜头,49mm滤镜接口,单环设计。

1982-1983年前后,Minolta设计生产了70-210mm f:4.0恒定光圈镜头。

有一种说法认为,70-210mm镜头是源自于最初的75-200mm f:4.5镜头。但是如果比较两者之间的光学结构,就会发现两支镜头存在着很大的差别,是两支有着各自设计理念的镜头序列。

许多人喜欢70-210mm变焦镜头,不仅仅是它拥有f:4.0的恒定光圈,还因为它被传言具有非常正统的德系镜头韵味。

70-210mm f:4.0镜头具有非常出众的成像品质,Minolta在这款诞生于1980年代以后的变焦镜头上应用了大量先进的设计理念。同样,Leica继承了这支镜头的设计推出了自己的Vario-Elmar R 70-210 f:4.0变焦镜头。所以严格意义上说并不是Minolta的这款镜头拥有德系Leica韵味,而是Leica的这款变焦镜头拥有日系Minolta的血统。

当然,比较其他几款镜头,这支70-210mm拥有的f:4.0的大光圈始终是无法超越的优势。
对应售价相对较高的70-210mm f:4.0恒定光圈镜头,Minolta同时还设计开发了另外一款70-210mm f:4.5/5.6-22/27变焦镜头。虽然在210mm端时f:5.6的光圈很可能导致取景器的过分黑暗,但是相对低廉的价格仍然为它赢得了一部分市场。

版本 有效光圈 片组结构 滤镜接口 对焦距离 尺寸Ø x 重量 g 生产时间
70-210mm f:4.0
三代MD 4.0-32 12/9 55 1.1 72 x153 635 1983
70-210mm f:4.5/5.6-22/27
三代MD - 12/9 55 1.2 66 x91 330 1984
75-150mm f:4.0
三代MD 4.0-32 12/8 49 1.2 64 x113.5 445 1981
70-200mm f:4.5
二代MD 4.5-22 15/11 55 1.2 69.5 x155 630 1978
三代MD 4.5-22 15/11 55 1.1 70 x155 440 1981
80-160mm f:3.5
一代SR 3.5-22 15/10 77 2.5 84 x206 1350 1962
80-200mm f:4.5
三代MC 4.5-32 14/10 55 1.8 74.5 x156 700 1973
一代MD 4.5-32 14/10 55 1.8 74 x156 700 1977

长焦变焦镜头

如果按照前面的焦段划分方法,这支70-300mm f:4.5/5.8-22/28应该属于中距变焦镜头的范畴。之所以把它划分到长焦变焦镜头里,是因为大部分用户在拿到它以后,都是希望使用它的长焦端功能。

这支镜头存在的最大理由就在于它相对较低的售价。镜头采用典型的后MD时代设计风格,单环推拉设定焦段以及旋转变焦。更重要的一点,这支镜头是Cosina代工的。

100-200mm f:5.6长焦变焦镜头是Minolta设计开发的第一款单环变焦镜头,早在1958年就被推向了市场。在当时,其高昂的售价也是非常吸引买家目光的。虽然很少有人买。进入1970年代以后,这支镜头经过了重新设计,并开始使用新的镜头镀膜工艺。期间还推出了相应的Celtic版本,以满足低收入用户的需求。1980年前后,在进入第三代MD序列时进行了最后一次版本升级。

1980年前后,由Minolta主持设计,由Tokina代工生产了一款100-300mm f:5.6恒定光圈的单环推拉变焦镜头。这支镜头被认为具有较高的成像素质,只是f:5.6的最大光圈很有可能造成取景视窗的黑暗。

同时期根据这款恒定光圈变焦镜头还衍生出另一款镜头,100-300mm f:5.6/6.7-22/26。因为光圈可变,所以相对售价较低。

1972年,Minolta推出了它设计生产的最大的一款变焦镜头。这里所说的最大是指镜头焦段的跨度比最大,同时也是镜头自身的重量保持了最大。

100-500mm f:8.0采用单环推拉设计,恒定光圈。为了保证镜头拥有足够的采光量,前镜片组使用了Minolta镜头中直径最大的72mm镜片。即便如此,f:8.0的光圈还是意味着要想使用这支镜头,就必须确保现场有足够明亮的照明。

同样在MC及MD镜头序列更迭中,这支镜头也经历了相同的版本变化,包括镜身材料的改变及镀膜工艺的改良。其中最重要的一次改变是1980年以后,进入后MD时代的版本升级中衍生出两个不同的产品序列,而后一个产品序列则是非常罕见的APO系列。而那些用来标识APO概念的红圈一旦被加在了镜头,所代表的不仅仅是镜头售价的飚升,更是镜头内在品质的提升。

至于另一款160-500mm f:8.0变焦镜头,因为发布时间久远,且早在1966年前后就被取消了生产序列,所以已经很难找到更详细的数据资料了。

版本 有效光圈 片组结构 滤镜接口 对焦距离 尺寸Ø x 重量 g 生产时间
70-300mm f:4.5/5.8-22/28
三代MD - 13/9 55 1.5 68 x113 505 1983
100-200mm f:5.6
一代SR 5.6-32 8/5 52 2.0 58 x175 535 1965
三代MC 5.6-22 8/5 55 2.5 63.5 x173 575 1972
MC Cel 5.6-22 8/5 55 2.5 63.5 x173 575 1974
一代MD 5.6-22 8/5 55 2.5 63.5 x173 570 1977
MD Cel 5.6-22 8/5 55 2.5 63.5 x173 570 1978
三代MD 5.6-22 8/5 55 2.5 64 x171.5 595 1981
100-300mm f:5.6
三代MD 5.6-32 13/10 55 1.5 72 x187 700 1983
100-300mm f:5.6/6.7-22/26
三代MD - 10/8 55 1.5 64 x142 445 1984
100-500mm f:8.0
三代MC 8.0-32 16/10 72 2.5 91 x330 2010 1973
一代MD 8.0-32 16/10 72 2.5 91 x330 2010 1977
三代MD 8.0-32 16/10 72 2.5 90.5 x330 2110 1981
三代MD 8.0-32 16/10 72 2.5 90.5 x332 2080 1983
160-500mm f:8.0
一代SR 8.0-32 16/11 77 4.5 87 x490 2770 1964

我想,有关Minolta手动镜头的相关文字,到目前为止,应该可以告一段落了。平时涉及到的,常用的和不常用的镜头基本上都有提到。

这篇东西肯定不是最全面的,因为就我个人知道,还有至少Minolta生产的旁轴放大镜头和皮腔及微距接环等镜头附件没有提到。如果再加上能够用在Minolta手动相机机身上的所有副厂镜头,那真是浩渺如烟。所以,我也不打算再继续下去了。

经常会有人在问,如何才能最理性地配置自己的镜头系列。我的感觉是,在如今的时代,玩手动机本来就不是一个很理性的事情,如果在一个没有理性的前提中追求理性似乎有些勉为其难。

如果说理性,一机一镜在任何时候都是够用的。所谓的肖像镜头或者长焦镜头都只是比较而言更适合从事哪方面的题材,想想自己当年一支50mm/1.7不也是快乐了许多年?所以更多的理性是放在如何出好片子上,至于镜头,喜欢或者条件允许上就是了。不然做梦都会不安生。--有些煽风点火的嫌疑是吗,个人经验而已。

本文是整理色影无忌网上jackripper的帖子所写,分享给众位美能达玩家
原帖地址:http://forum.xitek.com/printthread.php?threadid=352158

永远的美能达,Minolta手动镜头的一些数据相关推荐

  1. 七日之都账号服务器,永远的7日之都服务器数据互通吗_永远的7日之都iOS和安卓能一起玩吗_玩游戏网...

    永远的7日之都iOS和安卓能一起玩吗?iOS和安卓可以在同一个服务器吗?游戏有数据互通吗?小编带大家一起来看看永远的7日之都服务器数据互通情况吧. 根据官方介绍,永远的7日之都暂未开通数据互通的服务器 ...

  2. 美能达老镜头选购参考

    http://www.360doc.com/content/12/0727/09/187781_226708858.shtml 美能达老镜头选购参考 虽然现在Minolta已经结束了照相机事业,但是还 ...

  3. 独家 | 如何全面解析数据并创造数据故事

    来源:ANALYTICS VIDHYA CONTENT TEAM 翻译:国相洁 校对:吴金笛 本文约4000字,建议阅读10+分钟. 本文讲述了如何以更全面和直观的方式了解我们的数据并展示我们的数据. ...

  4. 超大数据下大批量随机键值的查询优化方案

    一.问题描述 键值查询是很常见的查询场景,在数据表上建有索引后,即使表中数据记录数巨大(几亿甚至几十亿行),用键值查询出单条记录也会很快,因为建立索引后的复杂度只有 logN(以 2 为底)次, 10 ...

  5. 数据中心在2017年的愿望清单

    企业采用云计算技术似乎是不可避免的,然而企业需要多年才能完全转向云计算.因为企业的一些业务和服务永远不会离开企业的私人数据中心. 这意味着许多企业必须专注于即时的数据中心需求.Virtual仪器公司首 ...

  6. 超大数据下大批量随机键值的查询优化方案 1

    一.问题描述 键值查询是很常见的查询场景,在数据表上建有索引后,即使表中数据记录数巨大(几亿甚至几十亿行),用键值查询出单条记录也会很快,因为建立索引后的复杂度只有 logN(以 2 为底)次, 10 ...

  7. java使用原始套接字技术进行数据包截获_Linux零拷贝技术,看完这篇文章就懂了...

    本文讲解 Linux 的零拷贝技术,云计算是一门很庞大的技术学科,融合了很多技术,Linux 算是比较基础的技术,所以,学好 Linux 对于云计算的学习会有比较大的帮助. 为什么需要零拷贝 传统的 ...

  8. 【干货】吴甘沙:你是数据,我即生意

    讲座全文: 今天我会跟大家讲一个非常特别的话题,关于个人数据的问题.过去讲了很多的大数据,更多是在企业.互联网,前面两年花了很多时间讲开放数据创新,讲政府应该把数据开放出来,现在大家已经看到中国的政府 ...

  9. 数据中心细节_当细节很重要时数据不平衡

    数据中心细节 定义不平衡数据 (Definition Imbalanced Data) When we speak of imbalanced data, what we mean is that a ...

最新文章

  1. dmg文件 linux,安装和使用Dmg2Img在Linux上创建macOS安装盘
  2. modelsim的do文件
  3. 【译】UNIVERSAL IMAGE LOADER. PART 3---ImageLoader详解
  4. Hadoop端口介绍及各种启动命令列表
  5. Java开发人员的升级之路
  6. 问题 seata_架构设计 | 基于Seata中间件,微服务模式下事务管理
  7. Android studio的UI组件
  8. linux open出现乱码,OpenStack 数据库中文乱码问题
  9. javascript基础 之 void
  10. Oracle 04-Oracle创建数据库
  11. 20155332 如何获取新技能+c语言学习调查
  12. 100个实用的 Linux Shell 脚本经典案例
  13. 微信小程序生命周期钩子函数
  14. PHP公众号商家收银台微信扫码付款支付源码
  15. 终生学习者,永远劳苦命!
  16. ASP.NET2.0数据操作之母板页和站点导航
  17. 英语单词(持续更新)
  18. 当迅雷显示“文件路径超出系统限制”时怎么办
  19. 最深的红尘里,陌上为谁花开
  20. java 多维数组 分配空间的方法

热门文章

  1. 王春亮推拿学堂:如何提高自己的能量级别
  2. airpod蓝牙耳机音量大解决办法_airpods怎么调节音量 这个方法很简单
  3. mfc编程 孙鑫_孙鑫c++视频教程百度网盘 | 软件库
  4. 引用 八卦象数疗法--六腑的生理、病理
  5. U盘装系统图文教程07-20最新整理分享!
  6. 社群运营管理之如何实现社群高效管理
  7. 使用Endpoint(端点)类发布webservice
  8. nanopore测序技术专题(二):一些典型应用
  9. mysql mysqldump导出数据
  10. windows DOS 常用工具命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