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SI 模型(Open System Interconnection model)是一个由国际标准化组织提出的概念模型,试图提供一个使各种不同的计算机和网络在世界范围内实现互联的标准框架。
它将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划分为七层,每层都可以提供抽象良好的接口。了解 OSI 模型有助于理解实际上互联网络的工业标准——TCP/IP 协议。
OSI 模型各层间关系和通讯时的数据流向如图所示:

七层模型介绍

  • 物理层:
    物理层负责最后将信息编码成电流脉冲或其它信号用于网上传输;
    eg:RJ45等将数据转化成0和1;

在OSI参考模型中,物理层(Physical Layer)是参考模型的最低层,也是OSI模型的第一层。
      物理层的主要功能是:利用传输介质为数据链路层提供物理连接,实现比特流的透明传输。
      物理层的作用是实现相邻计算机节点之间比特流的透明传送,尽可能屏蔽掉具体传输介质和物理设备的差异。使其上面的数据链路层不必考虑网络的具体传输介质是什么。“透明传送比特流”表示经实际电路传送后的比特流没有发生变化,对        传送的比特流来说,这个电路好像是看不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