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ava冒泡排序

排序算法概述

所谓排序,就是使一串记录,按照其中的某个或某些关键字的大小,递增或递减的排列起来的操作。排序算法,就是如何使得记录按照要求排列的方法。排序算法在很多领域得到相当地重视,尤其是在大量数据的处理方面。

稳定性:一个排序算法是稳定的,就是当有两个相等记录的关键字R和S,且在原本的列表中R出现在S之前,在排序过的列表中R也将会是在S之前。

如果算法是稳定的有什么好处呢?排序算法如果是稳定的,那么从一个键上排序,然后再从另一个键上排序,第一个键排序的结果可以为第二个键排序所用。基数排序就是这样,先按低位排序,逐次按高位排序,低位相同的元素其顺序再高位也相同时是不会改变的。

排序算法根据是否需要访问外存分为内部排序和外部排序。

内部排序是指待排序列完全存放在内存中所进行的排序过程,适合不太大的元素序列。

外部排序指的是大文件的排序,即待排序的记录存储在外存储器上,待排序的文件无法一次装入内存,需要在内存和外部存储器之间进行多次数据交换,以达到排序整个文件的目的。

我们现在要讨论的排序都是内部排序。

冒泡排序

冒泡排序的效率很低,但是算法实现起来很简单,因此很适合作为研究排序的入门算法。

基本思想

对当前还未排好序的范围内的全部数,自上而下对相邻的俩个数依次进行比较和调整,让较大的数下沉,较小的数往上冒。即:每当俩相邻的数比较后发现他们的排序与排序的要求相反时,就将他们交换。每次遍历都可确定一个最大值放到待排数组的末尾,下次遍历,对该最大值以及它之后的元素不再排序(已经排好)。

java实现

public class Sort{   private int [] array;  public Sort(int [] array){  this.array = array;  }   //按顺序打印数组中的元素  public void display(){  for(int i=0;iarray[j]){ //如果前一位大于后一位,交换位置  temp = array[j-1];  array[j-1] = array[j];  array[j] = temp;  }  }  System.out.print("第"+(i+1)+"轮排序结果:");  display();  }  } } 

测试: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int [] a = {1,5,4,11,2,20,18};  Sort sort = new Sort(a);  System.out.print("未排序时的结果:");  sort.display();  sort.bubbleSort(); } 

打印结果:

算法分析

上面的例子中,待排数组中一共有7个数,第一轮排序时进行了6次比较,第二轮排序时进行了5比较,依次类推,最后一轮进行了一次比较。加入元素总数为N,则一共需要的比较次数为:

(N-1)+ (N-2)+ (N-3)+ ...1=N*(N-1)/2

这样,算法约做了N2/2次比较。因为只有在前面的元素比后面的元素大时才交换数据,所以交换的次数少于比较的次数。如果数据是随机的,大概有一半数据需要交换,则交换的次数为N2/4(不过在最坏情况下,即初始数据逆序时,每次比较都需要交换)。

交换和比较的操作次数都与N2成正比,由于在大O表示法中,常数忽略不计,冒泡排序的时间复杂度为O(N2)。O(N2)的时间复杂度是一个比较糟糕的结果,尤其在数据量很大的情况下。所以冒泡排序通常不会用于实际应用。

冒泡排序的改进

上面已经分析过,冒泡排序的效率比较低,所以我们要通过各种方法改进。

最简单的改进方法是加入一标志性变量exchange,用于标志某一趟排序过程中是否有数据交换,如果进行某一趟排序时并没有进行数据交换,则说明数据已经按要求排列好,可立即结束排序,避免不必要的比较过程.

在上例中,第四轮排序之后实际上整个数组已经是有序的了,最后两轮的比较没必要进行。

改进后的代码如下:

 //冒泡排序改进1  public void bubbleSort_improvement_1(){  int temp;  int len = array.length;   for(int i=0;iarray[j]){ //如果前一位大于后一位,交换位置  temp = array[j-1];  array[j-1] = array[j];  array[j] = temp;   if(!exchange) exchange =true; //发生了交换操作  }  }  System.out.print("第"+(i+1)+"轮排序结果:");  display();  if(!exchange) break; //如果上一轮没有发生交换数据,证明已经是有序的了,结束排序  }  }

用同样的初始数组测试,打印结果如下:

上面的改进方法,是根据上一轮排序有没有发生数据交换作为标识,进一步思考,如果上一轮排序中,只有后一段的几个元素没有发生数据交换,是不是可以判定这一段不用在进行比较了呢?答案是肯定的。

例如上面的例子中,前四轮的排序结果为:

未排序时的结果:1 5 4 11 2 20 18第1轮排序结果:1 4 5 2 11 18 20第2轮排序结果:1 4 2 5 11 18 20第3轮排序结果:1 2 4 5 11 18 20第4轮排序结果:1 2 4 5 11 18 20

第1轮排序之后,11、18、20已经是有序的了,后面的几次排序后它们的位置都没有变化,但是根据冒泡算法,18依然会在第2轮参与比较,11依然会在第2轮、第3轮参与比较,其实都是无用功。

我们可以对算法进一步改进:设置一个pos指针,pos后面的数据在上一轮排序中没有发生交换,下一轮排序时,就对pos之后的数据不再比较。

代码改动如下:

//冒泡排序改进2 public void bubbleSort_improvement_2(){  int temp;  int counter = 1;  int endPoint = array.length-1; //endPoint代表最后一个需要比较的元素下标   while(endPoint>0){  intpos = 1;  for(int j=1;j<=endPoint;j++){  if(array[j-1]>array[j]){ //如果前一位大于后一位,交换位置  temp= array[j-1];  array[j-1]= array[j];  array[j]= temp;   pos= j; //下标为j的元素与下标为j-1的元素发生了数据交换  }  }  //下一轮排序时只对下标小于pos的元素排序,下标大于等于pos的元素已经排好  endPoint= pos-1;   System.out.print("第"+counter+"轮排序结果:");  display();  } } 

对的算法来说,没有最好,只有更好。上面的两种改进方法其实治标不治本,是一种“扬汤止沸”的改进,下面我们来一次“釜底抽薪”的改进。

传统的冒泡算法每次排序只确定了最大值,我们可以在每次循环之中进行正反两次冒泡,分别找到最大值和最小值,如此可使排序的轮数减少一半。

改进代码如下:

//冒泡排序改进3 public void bubbleSort_improvement_3(){  int temp;  int low = 0;  int high = array.length-1;  int counter = 1;  while(lowarray[i+1]){ //如果前一位大于后一位,交换位置  temp= array[i];  array[i]= array[i+1];  array[i+1]= temp;  }  }  --high;   for(int j=high;j>low;--j){ //反向冒泡,确定最小值  if(array[j]

如果有兴趣和我们一起讨论问题的话,不妨加下我们群吧 ,记得加群的时候写上我名字 ID:BigMoreKT:984370849

java 冒泡排序_Java冒泡排序详解相关推荐

  1. java 内部类_Java——内部类详解

    说起内部类,大家肯定感觉熟悉又陌生,因为一定在很多框架源码中有看到别人使用过,但又感觉自己使用的比较少,今天我就带你具体来看看内部类. 内部类基础 所谓内部类就是在类的内部继续定义其他内部结构类. 在 ...

  2. java序列化_Java序列化详解

    什么是序列化? 在Java中,对象序列化表示将对象表示为字节序列.字节包括对象的数据和信息.可以将序列化的对象写入文件/数据库,然后从文件/数据库中读取并反序列化.代表对象及其数据的字节可用于在内存中 ...

  3. java 适配器_java 适配器模式 详解(带电源插座适配 例子)

    package com.zq.designpattern.adatper; /** * Created by zhengshouzi on 2015/10/26. */ //三孔插座的标准 inter ...

  4. 常用排序:冒泡排序与快速排序详解,看完这篇就够了!风马博客

    常用排序:冒泡排序与快速排序详解. 在排序算法中,冒泡排序和快速排序可以算是排序算法入门必会的两种排序了,今天和大家来分析一下如何快速理解并掌握这两种排序.首先冒泡排序是初学者最常用的排序,所以我们先 ...

  5. 冒泡排序算法实例详解

    冒泡排序算法实例详解 1.复杂度与稳定性 算法时间复杂度 最坏情况:O(n^2) 最好情况:O(n) 平均情况:O(n^2) 空间复杂度:S(n)=O(1) 稳定性:稳定排序 2.过程介绍(以顺序为例 ...

  6. java 8 新功能详解_Java 8和Java 14之间的新功能

    java 8 新功能详解 从版本9开始,Java每6个月就有一次新功能,因此很难跟踪这些新更改. 互联网上的大多数信息都描述了最近2个Java版本之间的变化. 但是,如果您的情况与我相似,则说明您使用 ...

  7. java 8 新功能详解_Java 8的8个新功能

    java 8 新功能详解 注意:确保还检查了我们的详细教程Java 8 Features – ULTIMATE Guide . Jdk 1.8(又名Java 8)今天发布,这意味着它的通用发布版本已经 ...

  8. java 实现按规则自增功能_java运算符详解 - osc_74vaali6的个人空间 - OSCHINA - 中文开源技术交流社区...

    java基础(2)--运算符详解 自增自减规则 自增自减就是常用的 a = a++ 或者 a = ++a;前者是后缀式,先把a赋值给a,再加一:后者是后缀式,先加一,在赋值给a;而且a++,++a并不 ...

  9. java反射机制深入详解_Java反射机制深入详解

    原标题:Java反射机制深入详解 一.概念 反射就是把Java的各种成分映射成相应的Java类. Class类的构造方法是private,由JVM创建. 反射是java语言的一个特性,它允程序在运行时 ...

  10. java递归函数例子_Java递归函数详解附案例

    递归函数在Java语言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它使得程序的编写过程更加的清晰明了.对Java初学者来讲,递归函数是需要学习的一个重要知识点.本文将附上案例和演示代码,具体为大家介绍递归函数的概念.要素以及 ...

最新文章

  1. 面试官问你MyBatis SQL是如何执行的?把这篇文章甩给他
  2. 【opencv】11.旋转、翻转图片
  3. c++使用cin输入数据
  4. k8s存储卷(empyDir;hostPath;nfs)
  5. Oracle Q-quote delimiter Quote(q) 字符串原样输出
  6. 又炸了!三星5G旗舰手机首燃 官方如此回应...
  7. Linux学习之用户管理
  8. matlab怎么利用圆形度提取园,基于Matlab+GUI图像处理的物料粒度与圆形度测试.pdf...
  9. c++ qt5范例开发大全_237页建设工程监理内业资料全套范例,附百份案例表格,快拿走...
  10. 前端根据银行卡号或银行的简码动态显示logo图标
  11. [转载]关于CIPS不得不知道的14个要点
  12. Ubuntu下载、安装golang编辑器
  13. 自我觉察的心理测试软件,认识自己、洞察人心,心理咨询师专用的自我觉察方法...
  14. 一个传奇玩家的传奇故事
  15. 项目一(基础)家庭记录收支记账软件
  16. < CSDN话题挑战赛第1期 - 前端面试宝典 >
  17. 编码修养系列---提升性能必学篇
  18. 将PostgreSQL插件移植到openGauss指导
  19. 通过配置光猫路由器实现家用主机远程桌面连接
  20. UVA 11549 Calculator Conundrum 题解

热门文章

  1. JSTL标签显示分页
  2. easyUI的引用顺序
  3. CSS设置按钮式超链接
  4. CSS设置图片的对齐
  5. java基础系列:集合基础(2)
  6. 信息系统项目管理知识--项目风险管理
  7. SpringMVC教程--异常处理器详解
  8. python语音识别播放音乐_使用python语音识别播放和流式转录音频
  9. 【排序】插入类排序—(折半)插入排序、希尔排序
  10. python可视化文本分析(2)—snownlp jieba分析QQ群成员发言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