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最大的变化是人生级的:当爹了。于是退了公司宿舍,每天来回2个多小时开车,带娃睡觉,虽然做的不到位(老人和老婆是辛苦得多),但也是体会了各种为人父母的不易。
回顾下工作方面的成长,从2大类说起:测试和项目管理。

测试

1. 团队搭建
依循V流程多级测试的架构继续搭建团队,年初是连自己6人,到了年中发展到了15人的团队,测试开发比一度接近1:2,对一个小公司来说挺不容易了。但总体来说,受限于市场环境,能做V流程偏底部测试(单元模型/集成测试)很少,大部分还是集中在系统测试范畴(HiL和整车环境),为此有针对性地挑选了几个培养去做基础软件测试和模型仿真测试。然后把单元测试脚本开发完成后(MBD),单元模块的测试交给开发去做,我们集中做编译后C代码的分析及集成测试,当然也想做MiL仿真来着,因为一些原因最终没能做的起来。另外在几个方向(基础软件验证、HiL环境搭建、用例管理及自动化、整车环境验证)都发展了相应的骨干/负责人去协助管理。
但是,缺憾的是,因为公司及个人原因,一直未能搞下团建,只能到明年再说了。
2. 工具应用
除了公司提供的一些管理类工具,在测试方面主要找了两款开源的进行补充。Redmine(任务/问题追踪)和Testlink(用例管理),除了测试团队内部使用外,本人还为Redmine向整个研发部门推广(使用方法和应用流程的介绍),并最终在几个项目开始实施,尤其是公司第一个重点项目,一直应用到了D样批产阶段前,但最后因为公司想统一用Jira来管理,Redmine就弃用了,由于在上家公司之前恰好是Jira和Confluence的推广者,所以也就接受了。而Testlink主要是以打通和excel格式用例间障碍为目标,提高实用性,另外还和Redmine做了链接。
HiL方面,基于dSPACE软件的使用能力有了很大提高,ConfigurationDesk(2人)、ControlDesk(almost all能使用,2人定制界面)、ModelDesk(2人)、AutomationDesk(2人)都能够实现项目上的匹配应用。
Matlab因为前两年把主要的模型单元测试脚本搞完了,基本交给开发做(连同Jenkins那部分),所以在项目上主要是用来做些仿真加深理解,以及新建模型库的测试工作,尝试用simulink test,Test Harness和Test Sequence/Asessment还能用,操作还算方便;Test Manager调通了可以读取excel格式用例但有些使用限制,也可能是版本较低的原因,且没顾得上做出脚本来提升易用性,最终未能普及。不过Matlab最近几个版本都在把各种上下游工具的功能往simulink中集成,试图想统一工具链,以后版本肯定会有更好的体验。
其他的,还找供应商了解/试用ECU-TEST、Tessy、AbsInt等测试工具,指定专人负责。INCA测试工程师普遍会用、CANoe也有人比较精通。
3. 流程及管理
工具只是形式,脱离了流程就是空洞的。
目前开发离真正的正向还有很大距离,比较明显的就是需求开发和软件说明文档缺失或过于简单,因此给测试造成的困难就是无法进行测试需求制定及对变更较为系统的分析。
已做的就是设定问题追踪流程、测试用例模板、测试报告模板;尝试自行提取测试需求,主动和系统部门同时进行确认;解析被控对象模型,尝试更多地去了解系统。
由于还兼管测试实验室(包括负载箱、HiL设备、仿真机柜等),还制定了测试设备的运行符合率情况表,据此合理分配资源满足不同需求。
人员管理,根据人员技能和发展需求创建测试能力矩阵,评估团队能力情况,也为制定人员培养方向做指导。通过周报和出差日志了解成员的动态和工作完成情况。定期开展例会,多给成员表达的机会,明确后续工作目标。
共享管理,创建测试团队专用SVN(模型、脚本版本控制)、FTP(大型文件)、Confluence空间(其他各类材料)和Instep测试团队项目(后被Confluence替代)。

项目管理

1. 背景
项目管理的工作从18年3月就开始了,到19年陆陆续续也做了一年多,虽然不够规范,但积累了一些实际经验,另外自认责任心和执行力还算比较强,所以很多困难也克服了下来。
到年中领导跟我谈转岗专职做项目管理时,个人还是没啥底的,一方面自己项目管理经验没有理论支撑,因为还负责测试所以也没考虑这个职业发展路线,另外这意味着工作上第一次大转折,很可能测试的路就回不去了。最终考虑精力实在不足以支撑现有角色(测试经理、项目经理、孩子他爸三座大山,有点分裂)选择走出舒适区,集中应对(实际到后面更分裂……)。
为了弥补不足,自己报了个PMP学着,7月开始备考,到9月初考完,查成绩5A。但其实和预想的差不多,考试含金量不足(国人太会考试,通过率特高)和培训的应试性太强(其实给我上课的老师水平还是挺不错的,后来私下也保持了联系),所以直到考完,感觉与真实项目管理的关联还不算多,但后来发现还是有个基础要好不少。
2. 项目本身
受各方原因,第一项目做的很不成功,直到现在还没完结,给客户造成很不好的影响。自身原因还是经验不足,对外管理上不够强势,积累了一些经验教训后面做类似项目会好不少。
项目内部团队发展还算顺利,大多都是自己带起来的,沟通上比较顺畅,执行力尚可,现在已经培养出一名项目助理及几个骨干,有些事开始能够主动完成或者少量解释后完成,可谓是这个项目管理带来的一丝慰藉(当然和做测试管理时培养出人有类似的成就感,但一度感觉做项目管理实在没有成就感,完全比不上做技术,几次想放弃)。
技术上因为角色定位和精力除了项目本身范围,钻研的深度和广度都不多,对后续产品建设和改进暂时没有太好的方案,这点是明年希望加强的。
年底时又接了个混动项目,开发HCU的快速原型,因为公司缺乏相关经验人员,并且是个快速开发项目,除了纯粹的项目管理,其他很多工作都自己上,供应商采购、控制策略开发(MBD)、快速原型集成、测试环境准备等。虽然不是最佳分工(公司条件暂时也不允许),但自己保留些工程师技能,还是有好处的。不过同样的问题,项目范围以外的了解就不够了。
3. PMO
公司在组织架构上一直有项目管理的独立划分,但没有明确职能定义,直到下半年(7月)我去担任经理,9月正式调整组织架构,才算有点“项目管理办公室”雏形,最大任务是保障项目推进、管理层战略的落实。
借助PMP学习所得,开始对各项目信息从进度、成本、资源、风险等方面的整合,从而了解项目运行概况,协调冲突,预防风险,然后是一些模板和规范的制定,考虑公司规模及人员紧张程度,有些是化繁为简(比如软件变更流程),以保障最优先项目为目的,小范围进行典型项目试点操作(比如滚动预算控制)。20年有望改进后推广到更多项目。
公司主要定位还是生产型企业,因此像产品质量体系这种的重要性对我们还是相当大的,技术人员之前大多做研发的多,都没有什么认识,因此这个也是20年要重点布局的一点,否则势必影响进度和成本。
另由于目前推行的是强矩阵组织架构,即项目经理在管理方面更为强势,举个例子是项目经理有月绩效考核权,而技术部门经理没有,而这个绩效考核规范就是由我出的,基本每个月都要根据实际情况迭代一次,直到20年1月这版已经比较稳定了。
不足是由于精力分散,几个月来只是把能想到的最基本的做了出来,还有很多方面都没有深入去看,去分析,包括汇总的项目信息,更别说具体的项目了。

个人成长

生活技能无疑是提高的,给小孩冲奶、洗奶瓶、换尿布、擦洗身体各部位、陪玩、哄睡、喂奶喂饭等,还尝试做了几次家常饭菜(结果还OK)。
身体无疑是负成长的……全年除了春天坚持过一段时间的夜跑后,后来的运动几乎寥寥可数,长期在家深夜加班,有几次感觉累的快不行了,吓得还去看中医。
因为性格原因,其实个人还是更喜欢做技术的,也静得下心,所以新的一年准备尽量把精力更多聚焦于某些点,不急不躁,有更多过硬的积累。技术强了也能增强与人沟通的信心和效率。
19年开始有意识的阅读一些管理类书籍和文章,在读的有《金字塔原理》,还有德鲁克大师的,还有些心理学的书籍,喜爱的公众号是“华章管理”,特别好的能带来启发性的收藏起来,不同阶段读会有不同的理解。除了实体书,微信读书也是个非常好的软件,而“樊登读书”等听书类的我倒不太适应,“喜马拉雅FM”和“得到”这种上下班也会听听节目。最后值得一提的是PMP培训的SuSan老师极力推荐的《环球科学》杂志也是挺棒的一个,前沿科学让你的大脑始终保持想象力。

结语

毕业9年一直在做测试,老实说刚放弃时还是思考了好多天的,另外和原来的测试下属交接的还是过于简单,可能给他们有种抛弃而去的感觉,希望明年能找个机会把缺失的团建补上。
感觉过去的一年就一直属于分裂的状态,前半年是“测试部门经理+1项目经理”,过渡期是“测试部门经理+项目部门经理+1项目经理”,后来是“项目部门经理+3项目经理”,加上要起夜弄娃,真的要用“熬”来形容了。
但20年依旧是此消彼长的情况(孩子好带些,项目难做些),总体难度肯定更要上升,所以明年可能又要住回公司附近宿舍了(还在跟老婆申请中……)

最后祝早日消除新冠肺炎,大家都重回正常生活,新春快乐!

2019年度工作回顾——管理方向转型相关推荐

  1. 总经费8.4亿的上海市脑科学重大专项进展如何?且看2019年度工作汇报会

    来源:复旦大学类脑智能科学与技术研究院 12月23至24日,上海市"脑与类脑智能基础转化应用研究"市级科技重大专项2019年度工作汇报会在复旦大学召开. 中国工程院原常务副院长.中 ...

  2. 2019年度年中回顾总结_我的2019年回顾和我的2020年目标(包括数量和收入)

    2019年度年中回顾总结 In this post we're going to take a look at how 2019 was for me (mostly professionally) ...

  3. 我的2019年工作总结及对未来1年的计划和期许

    最近一直在忙,不过今天手上的2个项目目前都在修改bug中了.等修改好了,估计明天又同时进行复测了. 刚刚公司群里发布了2019年度工作总结和考核评优工作的通知,和去年一样,每个人需要提交一份个人总结P ...

  4. TOP Network 2019年度回顾:积蓄力量,再创辉煌

    TOP Network 2019年度回顾:积蓄力量,再创辉煌@TOC 回首2019年,我们在坚持与奋斗中书写了一份精彩的答卷.我们忘不了初进海外新市场时蜂拥而至的支持者,忘不了全球技术"黑客 ...

  5. ACL 2019年度回顾:自然语言处理发展趋势

    大数据文摘出品 来源:mihaileric 编译:赵伟.邢畅.张秋玥 今年7月底,计算语言学协会年会(ACL)在风景优美的佛罗伦萨召开.会场设在了一座古老的Medici家族的城堡中. 作为NLP研究最 ...

  6. 回顾2019年度京东集团10件大事:不忘初心,坚定前行

    岁月不居,时节如流. 2019,京东不忘初心,风雨兼程. 在"以零售为基础的技术与服务企业"定位的指引下,京东各项业务有序发展,经营业绩屡创新高,技术转型成果显著,服务水平全面提升 ...

  7. 若川的2019年度总结,波澜不惊

    从2014年开始写年度总结至今已经六个年头了. 正如孔子所说: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2019年的年度总结写得比较晚,都快农历新年了,此刻在家里继续写完这篇文章.往年基本是元旦之后几天就写完了.我的年 ...

  8. 2019 个人工作总结及计划

    2019 个人工作总结及计划 一. 参与项目 参与项目 主要工作内容 质量/效果 工艺大数据 1. 梳理实施和客户提出的需求建议 2. 将18个业务数据,定时采集至业务系统 (包括:位号主数据 / 实 ...

  9. RONG出创新—2019年度春季学期“医工结合系列研讨会”圆满落幕

    7月11日下午,由清华大学临床医学院和数据科学研究院联合主办的2019年度春季学期"医工结合系列研讨会"第四次会议成功举办,来自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中国医科大学等数十所院校的工科学 ...

最新文章

  1. sql server 2005 T-SQL BEGIN TRANSACTION (Transact-SQL)
  2. 445port入侵具体解释
  3. 【快乐水题】495. 提莫攻击
  4. maven 指定jdk版本和编译版本.
  5. 编程之美2.13子数组的最大乘积
  6. 数据科学 IPython 笔记本 8.17 使用 Seaborn 的可视化
  7. YUM命令常见报错以及解决办法
  8. button3 电脑上mouse,鼠标侧键设置工具(X-Mouse Button Control)
  9. Git更新本地分支信息
  10. 2021-07-15-2021年全球10大最佳单板计算机开发板(SBC)(第1-3名)
  11. GitHub 下载单个文件/文件夹
  12. python打开csv文件绘制折线图_Python程序分析CSV文件并绘制趋势图,python,csv
  13. ps(AI)快捷键学习汇总
  14. android口算程序,口算365天v1.0.0 Android
  15. ATF:Gicv源码文件系列-gicv2.h
  16. 港科夜闻|香港科大海洋科学系主任兼讲座教授钱培元:成立产业推广部抢商机...
  17. Oracle索引基础
  18. 从事Web前端要学什么 常用前端开发技术有哪些
  19. Zhong__Centos安装Redis
  20. Python从Bing壁纸的API接口保存图片

热门文章

  1. 利用validation对Java接口入参进行基础校验
  2. 拍卖小程序直播功能扩展之翻转摄像头、美颜
  3. 12.18上海交大PMP试题每日一题
  4. 【无线网络技术】实验十二——AODV和DSR协议仿真实验
  5. I2C通讯 - 在一次通讯中(transaction) 多次start
  6. python商业爬虫培训
  7. WebSocket 进阶:把屏幕分享到浏览器
  8. 如何给.txt标签文件添加噪声
  9. React Native腾讯广告优量汇广点通广告SDK集成
  10. 动态规划之钱币兑换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