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1月1日下午由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中信出版集团和中国电子信息行业联合会数据与治理联盟联合举办的“从大数据到数文明前沿论坛暨《数文明》新书发布会”在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报告厅隆重举行。大数据先锋思想家涂子沛、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孟庆国、清华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教授冯铃共聚一堂,共同探讨大数据到数文明的衍生与发展。

在本次论坛上,涂子沛指出文字是数据的一种,如果说文字很伟大、文字是金子,那数据不仅仅是金子,数据是金属,它有更广泛的普适性,它在重塑我们原来的文明。

本文节选自从大数据到数文明前沿论坛暨《数文明》新书发布会,《数文明》作者、阿里巴巴前副总裁涂子沛先生的演讲内容。

数据,不仅仅是资源

我们可以设想一下,今天一个互联网的原住民,如果可以把自己所有的数据,包括消费的数据、社交的数据、你做的PPT、你拍的每一张照片、每一个视频等,汇集到一起,放在云端,我就可以用人工智能把你复原。这意味着什么?意味着你孙子的孙子,可能通过云、通过人工智能跟你见面、跟你交谈、跟你请教问题,这就是一种不朽。这种不朽离我们还有没有距离?我认为我们正在接近,非常接近,我们今天所需要的,就是把数据放到一起。

今天的互联网,我们不能再从字面上去理解了。互联网为什么叫互联网?七八十年代被发明的时候,九十年代兴起的时候,它解决了一个问题,就是“连”,把全世界的人连到一起,我们认为连到一起就是胜利,就是成功。所以后来腾讯提出要“连接一切”。

我们回头去看,我们人类历史上出现了很多工具,都是致力于连接。

比如城市,人们在城市里连接。铁路,人们通过铁路连接。还有电话,应该说电话是与互联网形态最接近的,它铺到了千家万户,但是,电话没有引起时代如此巨大的变革,为什么?

这就是我想说的。我们今天看互联网,它的价值不仅仅在于连接,或者说连接只是个基础,它真正的价值在哪里?区别在哪里?在于记录、在于数据。因为互联网上所有的数据全部都沉淀下来了,但是电话没有。我们通过电话所说的一切、所做的一切没有被记录下来,它像我们说的话一样,随风飘散。我们知道文明的基础是什么?文明的基础在于要记录、要积累,没有积累,没有沉淀,何以称为文明?

所以我们今天看互联网,要把它看成是沉淀数据的基础设施,它是数据网,我们正在发生的事实就是互联网正在变成数联网。我在提出“数联网”这个概念的时候,专门做了搜索,我想看中国有谁在提,结果非常少。我们提“物联网”、“万物联网”,它们的本质都是数据在连接,而数据的连接最终会产生一个崭新的数据空间。

问题来了,数据正在成为一个新的资源,这种资源的产生,人类历史上从来没有出现过。每当人类历史上要出现一个新的资源的时候,文明就开始发生裂变,开始发生本质的不一样。机器出现的时候,一种新的能力也出现了,人们发现大自然的风、阳光、石油可以转化为机械的能量,为机器提供动力。今天呢?今天的数据变成了一种新的资源或者说能量。

现在有很多描述“数据到底是什么”的词汇,有人说数据是黄金,有人说是石油、是土壤,但我认为都不够准确。因为数据可以共享,在云端,无数人可以拥有同一条数据。而且数据不像其他资源,它是越用越多的,人类历史上有资源是越用越多的吗?

所以今天,数据已经不仅仅是资源了。马云说,阿里巴巴有很庞大的“数据资产”,谈到资产就意味着它有商业价值。但资源不一样,空气也是一种资源,空气可以是免费的,那数据能是免费的吗?

如果这么去看这个问题的话就会发现,我们正站在一个人类文明的分界点上:我们到底应该怎么去看待数据?数据是什么?如果它是资产,怎么来确定这个产权?阿里巴巴庞大的数据资产是从哪里来的?价值能够无中生有吗?如果我们能确认,每个人都拥有自己的数据资产,那世界会变成什么样子?你在电商渠道上买完东西,是不是可以拒绝留下自己的数据资产?

这就是我想提出来的第一个问题,数权。当所有信息的载体全部变成数据,我们该怎么去界定数据?数据资源带来的是一种新的经济学,同一条数据,它可能对每个人的价值都是不一样的。

数据引领人类高清晰社会

第二个我想提出的问题就是数纹。

什么是数纹?我套用一个词“指纹”,每个人都有指纹,公安破案原来靠看指纹,今天呢?我们的社会出现了纹理,这种纹理我叫它“数纹”,因为你所有的行为都在留下记录。

大家想想,你留下记录的行为是不是越来越多?摄像头的数量还在快速地增多,不仅数量在增多,而且在变为高清摄像头,远远的一个摄像头可以看清楚100米以外的车牌号码,甚至更远。

未来我们还会看到什么?我们会看到政府将变成最大的互联网平台。

这是一个什么样的社会?这是一个高清晰的社会。

我们以前的社会是一个模糊社会,一个人今天去了哪里、干了什么,我们不知道。我在《数文明》这本书里举了两个比喻:第一个比喻是大海,曾经我们只能看清楚大海的波涛和浪花,但是今天,我们能看到一滴水的轨迹。第二个比喻是雪花,大家都见过下雪,雪花漫天飞舞,突然有人问你,“你能锁定一片雪花的轨迹吗?”没有,上帝都不知道,我们没有办法把所有雪花下落的轨迹全部记录下来,但是我们今天可以记录一个人的轨迹,而且这个轨迹越来越丰满。

所以接下来我们的社会会变成什么样子?我的一个大胆的预测是,犯罪会越来越少。为什么?我们会迈向一个无侥幸世界,“天下无贼”。当然犯罪不能够根绝,但是会越来越少。犯罪心理学告诉我们,很多人之所以犯罪是因为他有侥幸心理,认为你抓不到他。但是今天呢?我在很多地方的公安部门调查过,现在是有案必破,几乎是接近百分之百的破案率。

今天,街头的抢劫案件也在大幅度下降,嫌疑人在作案的时候都要看一下这个地方有没有摄像头。曾经有一桩抢劫案,没有摄像头录到了抢劫现场(现场有摄像头,但是方向不对),警察通过现有摄像头录制的图像,发现案发时刻有车经过了现场,他一一打电话去问那些车主有没有装行车记录仪,一一去调视频,果然在其中一个行车记录仪中,他找到了这桩抢劫案的现场视频,案子破了。

我们今天可以快速地到达一个真相,我们在舆情上看到的反转,就是大数据不断逼近真相的结果。

数据力量的意义

我想谈到的第三个问题就是数力,就是数据的力量。

数据有一种力量,我经常感受到这股力量。当一个摄像头对着我的时候,我就开始有点不自在。摄像,这个行为的本质是什么?这个行为就是在提取数据。

我为什么会不自在?因为我会想到这个数据,它可能永存于互联网空间。

这个数据一经发布,其他的网站再转载,它将永存互联网空间。文明在传递,不仅这一代人,几代人都可以看到,它是不死的。

我们发明了书籍,希望通过书来传承我们的一切,我们记下来、写在书上,但一本经典的保存起来太难太难了,它会腐蚀,它可能会掉进水里、可能被火烧、可能被虫蛀,没有办法不朽。而数据给我们提供了一个不朽的途径,它会全部变成比特,永存于云端。为什么?因为保存数据的成本非常非常低。

马化腾说过,每一天,都有超过十亿张照片上传到腾讯,节假日甚至能够达到二三十亿张,腾讯拥有几乎每个中国人过去十几年来人脸变化的数据,甚至能够分析预测他们年老时候的样子。所以,你下次拍照的时候要不要想一想,腾讯云受得了吗?它还是受得了的。

数据有一种力量,这种力量对文明的作用、对人性的作用是非常微妙的,它像引力波一样看不见。我们的文明正在进入一个新的维度,我们为什么不能假设数据之间也会有力量,记录本身就有力量,我在《数文明》里面就追溯了这个历史,甚至追溯到了唐宗宋祖。

宋太祖很喜欢拿弹弓打鸟,为了打鸟还专门修建了一个花园。有一天他正打鸟打得高兴,下面有人来报,说有位大臣求见,有重要的事要和他汇报·。他说我能打完这个鸟吗?报的人说这件事特别重要。宋太祖悻悻而归。然而,当宋太祖听完汇报之后,他非常生气,为什么?他说汇报的这件事根本不重要,耽误了他打鸟。接着,大臣多了一句嘴,“我认为国家的事不论大小都比打鸟重要。”

宋太祖马上拿起一把戒尺打落了大臣两颗牙齿。大臣马上趴在地上去捡,宋太祖还不解气,又过去踩。这时候大臣抬起头来说了一句话,他说:“陛下,我相信今天的事史官会记录下来的。”

史官果然把这件事记录下来了,还记录了结果。结果是,宋太祖一听大臣的话马上变了脸,说:“你是对的,国家大事,无论大小都是重要的,我错了,不该打你,应该赏赐你。”史书里把这个过程记得一清二楚。因为记录的力量,让故事发生了反转。

数据开拓新的治理渠道

接下来我想跟大家说“数治”。

数治是我们今天在德治、法治、人治之外,发现的一个新的治理渠道,这个渠道我认为是通向国家治理现代化的一条非常有效的路径。数据治理会成为国家治理、组织治理,甚至个人生活管理的一个重要的方面。

你愿不愿意把你的手机密码打开交给另外一个人,可能有人愿意,但是我想大部分人都不愿意。今年上半年有一部意大利电影叫《完美陌生人》,这部电影讲了这么一个故事,五个好朋友,有男有女,他们在一起吃晚餐,突然有人提议,我们做个游戏吧,规则是接下来你们收到的每一条信息都要给大家读出来,五个人要共享。整部电影都在说这个游戏。

完美陌生人剧照

随着第一条到第十条信息,剧情不断地掀起高潮,最后五个人完全反目,不再认为彼此是对方的朋友,然后他们非常沮丧地离开了那个聚会。我建议大家都带着女朋友去看,看完了你就知道,你的电话不能给你女朋友。

隐私是什么?隐私是我们为文明生活所划定的一个界限,如果我们成为一个透明的人,没有隐私这个底线的话,生活中就会出现无数的纷争,我们没办法做朋友,我们也没办法做亲人,所以隐私是现代生活的一个屏障跟底线。今天,数据就是我们的隐私。

提升对个人发展的重要性

我还要谈到的一个问题就是数商。

在这个新的文明时代,数据在影响着我们的生活,它是一项资源,你必须学会利用这种资源,我们有情商、有智商,但数商是跟它们完全不一样的东西。

智商是逻辑分析、理性思考的能力,情商是跟人打交道的能力,但是你逻辑分析的基础是信息。

有时候,你获得的素材就直接决定了你的分析结果。那么,我们怎么在一个广阔的世界里面获得自己想要的信息?在一个正确的时间、正确的地点获得正确的信息,这是一种技能,你有这种技能吗?

我跟很多人在一起工作过,发现了一个非常微小的差别,但是这个差别对我来说意义非常大。我会把它作为衡量工作能力的一个重要标准,就是“搜索的能力”。

同一件事,不同的人去互联网找资料,做主题搜索,但是有些人搜出来的内容跟另外一些人就是不一样的。有的人拥有非常高超的搜索技巧,他们总是能找到他们想要的东西,但有些人总是找不到自己想要的东西,这就是差别。

不仅仅是搜索,还有记录,记录也是一种非常强大的能力。杰克·伦敦,一个非常有名的作家,他是怎么做记录的?他的家里全是卡片,晾衣架上,大衣柜上,床头,随时把东西记录下来放在卡片里。卡片是什么?卡片就是前文明时代的数据库,是物理世界手头的数据库,在计算机没有被发明之前,卡片就是最有效的数据库。

大家想想,我们今天所用到的新媒体平台截个屏下来,其实就是一张卡片。它完全跟卡片的形式一模一样,有标题、有内容、有图片。

我在《数文明》这本书里面,讲到数商的时候我就回顾了自己的成长经历。我想跟大家分享的是我在部队发生的事情。我去的是我们武警总队的技术处,但是我碰到一件很痛苦的事情,那就是写材料。但是我作为理工男在写作上很头疼。

接下来我做了一件大数据分析的事情。我选定了四个报纸,《人民日报》《中国武警报》《人民公安报》还有《解放军报》,每天用相当的时间就在房间里剪报,剪完了干什么?我把我认为好的东西贴起来,贴到一个活页夹里,贴的时候再分门别类,把相同内容贴到一起。接下来回头看,奇迹发生了。我发现,半年之内,我写作的能力突飞猛进。后来,我们部队两万人里我成了写材料的笔杆子,而这也就用了半年的时间。

再回头去看,我还发现一点,那就是坚持写日记的时候就是我人生进步最大的时候,日记一停下来,人生精进就停止了,这就是记录。我去看曾国藩,我发现曾国藩早就在做这件事了。大家看曾国藩家书,他要求自己一天都不能停止记录。曾国藩把记录分成三类,各要记一条,一天最少一条。第一类,你今天工作做了什么,最重要的事记下来。第二件事,你读书读到了什么,记下来。看,人家做那么大的官还在读书,读书是终身的事,我常跟我女儿说,读书一定要做记录。为什么?因为人眼是微分机制,一眨你就忘记了,记录才能积分,人生需要积累,厚积才能薄发。第三,记餐桌上的笑谈,每天记一条。

我可以做一个大胆的预言,一个善于记录的人、一个具备数商的人,他的职业生涯不可能不获得成功。所有的关于人生的、关于世界的大道理,包括“一万小时定律”等,它们都是相通的,不是割裂的,讲的是同一件事情,积累、记录。文明就是这么产生的。中国人说,好记性不如烂笔头,通往成功的道路是非常朴素的,它事实上就在每个人面前,就看你做不做。

数据在创造一种新的文明,它非常非常强大。

今天我想说的是,文字是数据的一种,如果说文字很伟大、文字是金子,那数据不仅仅是金子,数据是金属,它有更广泛的普适性,它在重塑我们原来的文明,它在重塑天下,重塑人性。

来源:大数据文摘

涂子沛:数据正在引领高清晰社会,重塑文明相关推荐

  1. 涂子沛:数据爆炸的时代,数据经济有哪些新“蓝海”?

    大数据文摘出品 作者:涂子沛 互联网的上半场已经开创了一个新的商业文明.新经济开始崛起,追其本质则是数据经济.澎湃的数据浪潮正在拍打世界经济和政治,一浪推一浪,人类正在把越来越多的日常生活决策交给数据 ...

  2. 大数据,正在到来的数据革命——涂子沛

    文档:大数据,正在到来的数据革命--涂子沛- 链接:http://note.youdao.com/noteshare?id=f96d44cd442c3b8bc9f33b83bf046a8e 普适计算 ...

  3. 中关村创业论坛第108期:涂子沛谢耘谈中美大数据

    CNET科技资讯网 7月7日 北京消息:世界杯正热,在这个信息爆炸时代,业界纷纷基于大数据预测比赛结果.一份来自奥地利维也纳经济大学研究人员的公报声称,通过对网上博彩公司的长期赔率.各球队的历史表现和 ...

  4. 涂子沛《大数据》读书笔记

    涂子沛<大数据>一书 上篇主要介绍的美国政府如何利用大数据.人民对于大数据的开放经历了哪些斗争历程:美国的现在就是我们的未来,这也和老马的DT策略吻合.中下篇是关于如何通过大数据来监控.预 ...

  5. 涂子沛谢耘“大数据”东西方思维大对决

    ZDNet至顶网软件频道消息: 这是一场来自东西方对大数据不同理解.不用研究思路下的观点碰撞,颇有些"巅峰对话"的意味.一个是多年来在美国硅谷从事数据研究工作.洞悉美国IT产业发展 ...

  6. 一周阅读:《数据之巅》涂子沛

    拜读<大数据>之后,随手拿起涂子沛先生的新书<数据之巅>,当完成本周的读书计划吧.我想一个历史学者,写专业总是不对口的,虽偶有精彩但也就那样. 但翻开此书之后,便被内容深深吸引 ...

  7. 读书有益——》【20181012,得到--涂子沛《数文明》发布会】

    [20181012,得到--涂子沛<数文明>发布会] 一.涂子沛 二.数据来源 三.数据的核心 四.数据对个人的影响 五.数据的价值 一.涂子沛 大数据先锋思想家,第一个写大数据专著的中国 ...

  8. 业界 | 涂子沛:从幼稚到成熟,我们这个时代的数据革命

    一个新的数据划分方法 随着大数据的兴起,"言必称数据"逐渐成了我们这个时代一个显著的特征,但问题是,此数据非彼数据. 今天,所有"记录"的结果,甚至包括文字,都 ...

  9. 《大数据》涂子沛【3.0升级版】读后感

    本书以美国近代的发展为主线,讲述了数据在美国发展中起到的作用."大数据"是未来的一个趋势,但它面临的问题之棘手,也不是短时间内能解决的.作者对美国比较了解,对美国的政局剖析的也比较 ...

最新文章

  1. 在长文本中当中使用正则表达式匹配限定长度范围的数字串的方法
  2. 【小白学习keras教程】六、基于CIFAR-10数据集训练CNN-RNN神经网络模型
  3. JavaScript的代码编写注意事项,建议收藏!
  4. 运维人,你应该了解的三张武功心法图(转载)
  5. vb 通过php连接mysql数据库连接_vb如何mysql数据库连接
  6. php oracle数据库连接池,数据库管理Oracle 连接池信息的修改
  7. 用html标签做单项选择题,网页设计师试题
  8. 台式计算机鼠标应该插哪里,鼠标插在电脑哪里 鼠标的usb接口没反应如何解决...
  9. h5页面如何切图_html5怎么切图
  10. 修改ECharts显示的图例legend的形式
  11. zabbix 2.2.2在centos 6.3 x86_64上的安装
  12. 浏览器如何导出证书?
  13. 获取OneDrive容量5T及Office365
  14. Canvas实用库收藏
  15. 汉堡包菜单_神圣的汉堡包!
  16. 抱歉,我也不知道程序员35岁以后该怎么办!
  17. CSS中添加背景图+盒子边框样式
  18. 概率统计Python计算:条件概率和概率乘法公式
  19. 7-32 哥尼斯堡的“七桥问题”(25 分)
  20. 2_31_HTML的标签及列表_190910

热门文章

  1. portainer拉取镜像报No such image: rejected
  2. 用Matlab求解一维非稳态周期性导热问题(有限单元法+隐式离散+高斯赛德尔迭代法)
  3. 谷歌商店应用上架最新流程!Googleplay 上架流程(2023版)
  4. 如何修改粘滞键启动的程序
  5. 基于java的网络在线考试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毕业开题报告
  6. 用python制作好玩的游戏_太好玩了!我用 Python 制作一款小游戏!
  7. plsql导出导入一张表的数据
  8. 开源实时消息推送系统 MPush
  9. MIPI信号简单介绍
  10. 用python按行合并多个txt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