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entos linux 系统日常管理4  scp,rsync,md5sum,sha1sum,strace ,find Rsync 常见错误及解决方法  第十七节课

rsync可以增量同步,scp不行

注意:修改sshd_config文件时候,port字段,sshd不支持监听小于1024 ,1~1023不允许自定义(保留端口)

注意:scp和rsync都可以用密钥登录,避免输入密码,关闭selinux

注意:当目标文件存在的情况下,scp跟rsync都会支持覆盖目标文件,不会询问,而第一次scp或rsync的时候都会询问你是否保存scp或rsync密码

注意:rsync不能自己创建目录,需要预先创建好目录,否则报错

rsync顺序和scp顺序如果觉得难记可以这样,右边永远都是目标,只是远程目标还是本地目标,左边用于都是源,只是远程源还是本地源

scp   源     目标
rsync    源     目标

可以保留属主 属组权限:rsync -a ,cp -p

不可以保留属主 属组权限:scp -p

上半节课

scp

下半节课

rsync

md5sum

sha1sum

strace

find

scp  (有流量控制、有传输加密、有传输压缩)
1、不加任何用户名,则默认以root用户连接
2、两边都需要安装openssh-clients包,ssh,scp,rsync都要安装这个包: yum install -y openssh-clients 
3、两边都尽量写绝对路径
scp a/a.txt a/b.txt a/c.txt B: 会把a.txt b.txt c.txt 也拷贝过去,而不是只拷贝c.txt这个文件 ,要加a/目录才能拷贝多个文件,不加a/目录只能拷a.txt这个文件: scp a.txt b.txt c.txt B:

选项
-p 和cp一样,保留原文件的修改时间,访问时间和访问权限,不会保留属主和属组,scp没有rsync的-g 所属组,-o 所属主选项

-p Preserves modification times, access times, and
modes from the original file.

-r 和cp一样,递归复制整个目录
-1 强制scp命令使用协议ssh1
-2 强制scp命令使用协议ssh2
-4 强制scp命令只使用IPv4寻址
-6 强制scp命令只使用IPv6寻址
-B 使用批处理模式(传输过程中不询问传输口令或短语)
-C 允许压缩。(compression 将-C标志传递给ssh,从而打开压缩功能)
-q 不显示传输进度条。
-v 详细方式显示输出。scp和ssh(1)会显示出整个过程的调试信息。这些信息用于调试连接,验证和配置问题。
-c cipher 以cipher将数据传输进行加密,这个选项将直接传递给ssh。
-F ssh_config 指定一个替代的ssh配置文件,此参数直接传递给ssh。
-i identity_file 从指定文件中读取传输时使用的密钥文件,此参数直接传递给ssh。
-l limit 限定用户所能使用的带宽,以Kbit/s为单位。
-o ssh_option 如果习惯于使用ssh_config(5)中的参数传递方式,
-P port 注意是大写的P, port是指定数据传输用到的端口号
-S program 指定加密传输时所使用的程序。此程序必须能够理解ssh(1)的选项。

a目录下的文件拷到b目录下: scp -r a/ 192.168.1.12:/tmp/b/ 
拷贝目录包括a: scp -r a 192.168.1.12:/tmp/b 
远程到本地 : scp -p -P 22 root@127.0.0.1:/tmp/123.txt /root/123/2.txt

示例
目录到目录
/root/123/目录下的文件复制到/tmp/123/目录并保留权限 ,/tmp/123/目录不需要预先创建: scp -r -p /root/123/ root@127.0.0.1:/tmp/123  
目录到目录下
/root/123/目录下的文件复制到/tmp/123/目录并保留权限并压缩: scp -C -r -p /root/123/ root@127.0.0.1:/tmp/123/  
文件到文件
/root/123/目录下的2.txt文件复制到/tmp/目录下并保留权限,并指定端口22: scp -p -P 22 /root/123/2.txt root@127.0.0.1:/tmp/123.txt

/root/123/2.txt root@127.0.0.1:/tmp/123/ :这样会报错, 123/不是一个文件

注意两点:
1.如果远程服务器防火墙有特殊限制,scp便要走特殊端口,具体用什么端口视情况而定
2.使用scp要注意所使用的用户是否具有可读取远程服务器相应文件的权限。


下半节课

rsync(有加密传输,有流量控制,有断点续传,有传输压缩)

当前登录用户:root
远端和本地都必须要安装rsync: yum install -y rsync

上传#模块名test

rsync /tmp/1.txt username@ip:/tmp/1.txt
rsync /tmp/1.txt username@ip::test/1.txt

下载

rsync username@ip:/tmp/1.txt /tmp/1.txt
rsync username@ip::test/1.txt /tmp/1.txt 

rsync -a (-r 递归 -l 保留软链接 拷贝过去也是软链接不是真正的文件 -p 保留权限,比如755,过去也是755,-t 保留三个time ,-g 所属组 -o 所属主 -D 设备)
-r 递归 recursive
-l 保留软链接 拷贝过去也是软链接不是真正的文件
-p preserve保留权限,比如755,过去也是755
-t 保留三个time
-g 所属组
-o 所属主
-D 设备
-v 可视化
-L 软链接所指向的源文件也拷贝过去
-z 压缩 zip
-u 远端文件有更新 ,如果源比目标还要旧,防止源覆盖目标,加上u不覆盖目标文件
--partial 保留那些因故没有完全传输的文件,以是加快随后的再次传输 ,断点续传
--delete 删除源没有,而目标有的文件
--exclude 过滤文件或目录
--progess 传输进度
--bwlimit 限速 ,单位KB/s
--delete-before 在传输之前删除源端文件实际不传输 receiver deletes before transfer (default)
-d 不传输子目录 --dirs transfer directories without recursing
-H 保留硬链接 --hard-links preserve hard links
--stats 显示状态 give some file-transfer stats
--copy-unsafe-links 复制不安全链接 only "unsafe" symlinks are transformed
--safe-links 忽略符号链接 ignore symlinks that point outside the tree
d -a -H -v --progress --stats /空目录/ /目标路径/
--files-from
--exclude-from
rsync -av --files-from=/root/syncto.txt --exclude-from=/root/excludefile.txt / /tmp/
注意:源路径要从根开始,会在目标目录下创建完整路径目录,比如/usr/2.usr,会在tmp目录下创建usr目录并复制2.usr过去

vi /root/syncto.txt
/root/pgsql2.txt
/root/pgsql3.txt
/usr/2.usr

vi /root/excludefile.txt
/root/excludefile.txt
/root/pgsql3.txt

The --relative (-R) 递归是隐式默认选项把/root/syncto.txt里的目录里面的文件都复制option is implied, which preserves the path  information  that  is
                 specified  for  each item in the file (use --no-relative or --no-R if you want to turn
                 that off).

o      The --dirs (-d) 目录是隐式默认选项 会自动创建完整路径 option is implied, which will create directories specified in the list
                 on  the  destination rather than noisily skipping them (use --no-dirs or --no-d if you
                 want to turn that off).

o      The --archive (-a) 非隐式默认选项 option’s behavior does not imply --recursive (-r),  so  specify  it
                 explicitly, if you want it.

tmp]# ll
total 5444
dr-xr-x--- 2 root root   4096 Jan 26 19:55 root
drwxr-xr-x 2 root root   4096 Jan 26 19:51 usr

http://bbs.chinaunix.net/forum.php?mod=viewthread&tid=4189580&extra=page%3D1%26filter%3Dauthor%26orderby%3Ddateline%26orderby%3Ddateline

rsync 同步判断标准:
文件信息 类似于inode ,文件信息不一样,则只同步文件信息 而不会同步文件内容
文件内容 文件内容不一样,则只同步文件内容 ,而不会同步文件信息
文件名相同不相同,不作为判断标准,他只判断文件信息和文件内容

只拷贝软链接: rsync -avl usr/ /tmp/123/ 
拷贝实际文件: rsync -avL usr/ /tmp/123/ 
不拷贝软链接,排除a选项里面的l选项: rsync -a --no-l -v usr/ /tmp/123/ 
压缩: rsync -avLz usr/ /tmp/123/ 
删除源没有,而目标有的文件: rsync -av --delete usr/ /tmp/123/ 
过滤

rsync -av --exclude="*.txt" --exclude="*.ipt" usr/    /tmp/123/
rsync -av --exclude="bin" usr/    /tmp/123/    //排除bin目录

或者
 rsync -av --exclude="*bin" usr/ /tmp/123/ 
显示速度和进度: rsync -av --progess usr/ /tmp/123/ 
限制速度为100KB: rsync -av --bwlimit=100 usr/ /tmp/123/

上传: rsync -avzL /root/usr/ root@192.168.21.112:/tmp/usr/ 
下载: rsync -avzL root@192.168.21.112:/tmp/usr/ ./usr/  
指定端口: rsync -avzL -e "ssh -p 2220" 192.168.21.112:/tmp/usr/ /usr/

示例  服务器1Mbps带宽,速度非常慢

rsync -avzL -e "ssh -p 12322"  /usr/  steven@162.189.86.58:/tmp/usr/# du -sh /tmp/usr
39M    /tmp/usr

-c:Ciphers 指定传输加密算法: rsync -apur --stats --progress -e "ssh -c arcfour" bigfile.dat root@192.168.27.142:/tmp/

http://blog.chinaunix.net/uid-16728139-id-3265394.html

http://www.cnblogs.com/MYSQLZOUQI/p/4883519.html

注意:使用rsync要注意所使用的用户是否具有可读取远程服务器相应文件的权限。

CS的连接模式

只需三步
1、写一个/etc/rsyncd.conf 配置文件
2、rsync --daemon 启动服务
3、是否监听873端口 netstat -lnp |grep 873

默认去使用/etc/rsyncd.conf这个配置文件,也可以指定配置文件 rsync --daemon --config=/etc/rsyncd2.conf
/etc/rsyncd.conf 里可以做注释,但是要写成单独的一行,不能和配置内容写在同一行里
修改了rsyncd.conf文件 马上生效,不需要重启服务,这么多服务rsync是不需要重启服务马上生效的

rsync应用实例 - 后台服务方式
配置文件 /etc/rsyncd.conf ,内容如下:
#port=873 #监听端口默认为873,也可以是别的端口
log file=/var/log/rsync.log #指定日志
pid file=/var/run/rsyncd.pid #指定pid
#address=192.168.0.10 #可以定义绑定的ip
----------------------------------------------------------
以上部分为全局配置部分,以下为模块内的设置
[test] #为模块名,自定义
path=/root/rsync # 指定该模块对应在哪个目录下
use chroot=true #是否限定在该目录下,默认为true,当有软连接并且rsync同步的时候指定了L选项,需要改为fasle
max connections=4 # 指定最大可以连接的客户端数
read only=no #是否为只读
list=true #是否可以列出模块名 最好设置为false 更安全
uid=root #以哪个用户的身份来传输 传过去之后,文件的uid就为root ,可以去掉保留源权限
gid=root #以哪个组的身份来传输 传过去之后,文件的gid就为root,可以去掉保留源权限
#auth users=test #指定验证用户名,可以不设置 用hosts allow来限制来访的主机就可以保证足够安全,这个用户跟系统用户无关,可以随便输入一个用户名
#secrets file=/etc/rsyncd.passwd #指定密码文件,如果设定验证用户,这一项必须设置,使用密码文件就不需要输入密码了,可以写在脚本里定时调用
hosts allow=192.168.0.101 #设置可以允许访问的主机,可以是网段,白名单

/etc/rsyncd.conf 文件示例

#port=873
log file=/var/log/rsync.log
pid file=/var/run/rsyncd.pid
#address=192.168.0.10
[test]
path=/root/rsync/
use chroot=true
max connections=4
read only=no
list=false
uid=root   #一定不能注释掉
gid=root   #一定不能注释掉
exclude = install.log  install.log.syslog anaconda-ks.cfg
auth users=test
secrets file=/etc/rsyncd.passwd
hosts allow=192.168.0.101

指定模块名: rsync -av 1.txt 192.168.31.112::test/2.txt 
列出模块名: rsync 192.168.31.112::

rsync服务是否已经启动

$ ps aux |grep rsync |grep -v grep
root     25786  0.0  0.0  10756   704 ?        Ss   14:24   0:00 rsync --daemon

密码文件/etc/rsyncd.passwd的内容格式为:username:password

在服务器端创建一个文件:/etc/rsyncd.passwd,
vi /etc/rsyncd.passwd
test:123456 //密码只能明文
chmod 600 /etc/rsyncd.passwd

客户端
rsync -av --password-file=/etc/rsyncd.passwd 3.txt test@192.168.1.12::test/6.txt //注意test用户
在/etc/rsyncd.passwd 里直接写密码,密码只能明文
chmod 600 /etc/rsyncd.passwd

杀死rsync服务: killall rsync

rsync同步的时候注意服务器和客户端上的UID,客户端不一定有服务器上的用户


md5sum

sha1sum

md5sum与sha1sum命令用于对文件进行校验和

安装了Linux后,就会有md5sum这个工具,直接在命令行终端直接运行

1、使用md5sum来产生指纹(报文摘要)命令如下:
 md5sum filename > filename.md5 
或者
 md5sum filename >>filename.md5

2、使用md5报文摘要验证文件
把下载的文件file和该文件的file.md5报文摘要文件放在同一个目录下,然后用如下命令进行验证:
md5sum -c filename.md5

md5sum filename > filename.md5
然后如果验证成功,则会输出:正确

md5sum与sha1sum命令用于对文件进行校验和,如:
$ md5sum a.txt
f377aaac2f5d73e805212e5d6249cf5b4b4d8ce2 a.txt
md5sum命令也可以接受多个文件或通配符,如:
$ md5sum file1 file2 file3 …  或md5sum  /tmp/*
[checksum1] file1
[checksum2] file2
[checksum3] file3

$ md5sum *.txt
[checksum1] a.txt
[checksum2] b.txt
[checksum3] c.txt

-c选项可以用生成的md5文件核实数据的完整性,把源文件file和该文件的file.md5报文摘要文件放在同一个目录下,如:
$ md5sum a.txt > a.md5
$ md5sum –c a.md5
a.txt: OK
SHA1与md5类似,是另一种常用的校验和算法。它从给定的输入文件中生成一个长度为40个字符的十六进制串。命令为sha1sum,使用方法与md5sum类似。

# cd /root/123
# md5sum 2.txt >2.txt.md5
# ll
总用量 12
-rw-r--r-- 1 root root  0 10月  7 02:21 1.txt
-rw-r--r-- 1 root root  3 10月  7 06:27 2.txt
-rw-r--r-- 1 root root 40 10月  7 07:04 2.txt.md5
-rw-r--r-- 1 root root  0 10月  7 02:21 3.txt
-rw-r--r-- 1 root root  0 10月  7 06:16 4.txt
-rw-r--r-- 1 root root  1 2月   8 2015 test
# cat 2.txt.md5
7ed0097d7e9ee73cf0952a1f0a07c07e  2.txt
# md5sum -c 2.txt.md5
2.txt: 确定


strace 

http://www.apelearn.com/bbs/thread-585-1-1.html

如果某些服务没有记录日志的,例如sshd,可以安装strace来跟踪一下

strace常用来跟踪进程执行时的系统调用和所接收的信号。 在Linux世界,进程不能直接访问硬件设备,当进程需要访问硬件设备(比如读取磁盘文件,接收网络数据等等)时,必须由用户态模式切换至内核态模式,通过系统调用访问硬件设备。strace可以跟踪到一个进程产生的系统调用,包括参数,返回值,执行消耗的时间。

strace 命令是一种强大的工具, 能够显示任何由用户空间程式发出的系统调用. strace 显示这些调用的参数并返回符号形式的值. strace 从内核接收信息, 而且无需以任何特别的方式来构建内核. strace 的每一行输出包括系统调用名称, 然后是参数和返回值.

strace使用参数

-p 跟踪指定的进程
-f 跟踪由fork子进程系统调用
-F 尝试跟踪vfork子进程系统调吸入,与-f同时出现时, vfork不被跟踪
-o filename 默认strace将结果输出到stdout。通过-o可以将输出写入到filename文件中
-ff 常与-o选项一起使用,不同进程(子进程)产生的系统调用输出到filename.PID文件
-r 打印每一个系统调用的相对时间
-t 在输出中的每一行前加上时间信息。 -tt 时间精确到微秒级。还可以使用-ttt打印相对时间
-v 输出所有系统调用。默认情况下,一些频繁调用的系统调用不会输出
-s 指定每一行输出字符串的长度,默认是32。文件名一直全部输出
-c 统计每种系统调用所执行的时间,调用次数,出错次数。
-e expr 输出过滤器,通过表达式,可以过滤掉你不想要的输出

安装: yum install -y strace

跟踪sshd服务重启过程: strace /etc/init.d/sshd restart

跟踪某个进程

#netstat -nltp|grep nginx
tcp 0 0 0.0.0.0:80 0.0.0.0:* LISTEN 23681/nginx
# strace -p 23681
Process 23681 attached - interrupt to quit
rt_sigsuspend([]
^C <unfinished ...>
Process 23681 detached


find

根据inode号删除文件

$ ls -li
11883412-rw-r--r-- 1 oracle dba  254 Jan 31 19:21 \
find ./  -inum 11883412 |xargs  rm -f


在log文件里看到错误信息:log file=/var/log/rsync.log

后来发现是因为/etc/rsyncd.conf文件里模块名没有加右]  ,不知道为什么,都是复制粘贴过去的

[webbak
path=/mydata/bak/webbak/
use chroot=true

Badly formed line in configuration file: webbak

tail /var/log/rsync.log
015/10/12 18:22:57 [4927] params.c:pm_process() - Failed.  Error returned from params.c:parse().
2015/10/12 18:22:57 [4927] rsync error: syntax or usage error (code 1) at clientserver.c(923) [receiver=3.0.6]
2015/10/12 18:23:06 [4970] params.c:Section() - Badly formed line in configuration file: webbak
2015/10/12 18:23:06 [4970] params.c:pm_process() - Failed.  Error returned from params.c:parse().
2015/10/12 18:23:06 [4970] rsync error: syntax or usage error (code 1) at clientserver.c(923) [receiver=3.0.6]
2015/10/12 18:24:03 [5019] params.c:Section() - Badly formed line in configuration file: webbak
2015/10/12 18:24:03 [5019] params.c:pm_process() - Failed.  Error returned from params.c:parse().
2015/10/12 18:24:03 [5019] rsync error: syntax or usage error (code 1) at clientserver.c(923) [receiver=3.0.6]


/etc/rsyncd.conf配置域名白名单


可以写个脚本,每分钟(添加任务计划)ping那个域名,把得到的ip和你的配置文件比较,如果相同不理他,不同了,就改一下
适合家里没有固定IP,用花生壳做域名的情况

Rsync 常见错误及解决方法

http://www.tuicool.com/articles/me2IFjf

由于阿里云SLB不提供ECS间的数据同步服务,如果部署在SLB后端ECS上的应用服务是无状态的,那么可以通过独立的ECS或RDS服务来存储数据;如果部署在SLB后端ECS上的应用服务是有状态的,那么需要确保这些ECS上的数据是同步的。

我们通过Rsync来实现多个ECS之间的数据同步。

通过Rsync来实现多个ECS之间的数据同步
通过Rsync来实现多个ECS之间的数据同步,请查看此文。

问题 @ERROR: chroot failed

@ERROR: chroot failed rsync error: error starting client-server protocol (code 5) at main.c(1503) [receiver=3.0.6]

原因:

服务器端的目录不存在或无权限。

解决办法:

创建目录并修正权限可解决问题。

问题 skipping non-regular file

receiving incremental file list

skipping non-regular file “vendor/bin/doctrine”

skipping non-regular file “vendor/bin/doctrine.php”

sent 1990 bytes received 489209 bytes 327466.00 bytes/sec total size is 182515746 speedup is 371.57

原因:

source源文件有软链接。

解决方法:

修改为 rsync -va,其中 -a == -rlptgoD (no -H,-A,-X) 或者 rsync -rvltOD 也可以。

解决后:

receiving incremental file list

vendor/bin/doctrine -> ../doctrine/orm/bin/doctrine

vendor/bin/doctrine.php -> ../doctrine/orm/bin/doctrine.php

sent 1998 bytes received 489279 bytes 327518.00 bytes/sec total size is 182515746 speedup is 371.51

问题@ERROR: module is read only

sending incremental file list

ERROR: module is read only

rsync error: syntax or usage error (code 1) at main.c(866) [receiver=3.0.6]

rsync: read error: Connection reset by peer (104)

rsync error: error in rsync protocol data stream (code 12) at io.c(759) [sender=3.0.6]

原因:

source源服务器端权限设置read为only只读权限。

解决方法:

read only = false

问题@ERROR: auth failed on module tee

@ERROR: auth failed on module tee rsync error: error starting client-server protocol (code 5) at main.c(1522) [receiver=3.0.6]

原因:

服务器端该模块(tee)需要验证用户名密码,但客户端没有提供正确的用户名密码,认证失败。

解决方法:

提供正确的用户名密码解决此问题。

问题 @ERROR: Unknown module ‘tee_nonexists’

@ERROR: Unknown module ‘tee_nonexists’ rsync error: error starting client-server protocol (code 5) at main.c(1522) [receiver=3.0.6]

原因:

服务器不存在指定模块。

解决方法:

提供正确的模块名或在服务器端修改成你要的模块以解决问题。

问题 password file must not be other-accessible

password file must not be other-accessible

continuing without password file

Password:

原因:

这是因为rsyncd.pwd rsyncd.secrets的权限不对,应该设置为600。

解决方法:

chmod 600 rsyncd.pwd

问题 rsync: failed to connect No route to host

rsync: failed to connect to 192.168.1.10: No route to host (113) rsync error: error in socket IO (code 10) at clientserver.c(104) [receiver=3.0.6]

原因:

对方没开机、防火墙阻挡、通过的网络上有防火墙阻挡,都有可能。

解决方法:

在iptables 中开放该端口,语句如下:

iptables -I INPUT -p tcp –dport 873 -j ACCEPT

rsync默认端口873,其实就是把tcp udp的873端口打开。

问题 rsync error: error starting client-server protocol

rsync error: error starting client-server protocol (code 5) at main.c(1524) [Receiver=3.0.6]

原因:

/etc/rsyncd.conf配置文件内容有错误。请正确核对配置文件。

问题 rsync: chown “” failed: Invalid argument (22)

rsync: chown “” failed: Invalid argument (22)

原因:

权限无法复制。去掉同步权限的参数即可。(这种情况多见于Linux向Windows的时候)

问题 @ERROR: daemon security issue — contact admin

@ERROR: daemon security issue — contact admin rsync error: error starting client-server protocol (code 5) at main.c(1530) [sender=3.0.6]

原因:

同步的目录里面有权限不足的软连接文件,需要服务器端的/etc/rsyncd.conf打开use chroot = yes。

问题 rsync: read error: Connection reset by peer (104)

rsync: read error: Connection reset by peer (104) rsync error: error in rsync protocol data stream (code 12) at io.c(794) [receiver=3.0.6]

解决:很大可能是服务器端没有开启 rsync 服务,开启服务。

问题 @ERROR: failed to open lock file

@ERROR: failed to open lock file rsync error: error starting client-server protocol (code 5) at main.c(1495) [receiver=3.0.6]

解决:配置文件 rsync.conf 中添加 lock file = rsyncd.lock 即可解决。

问题 /root/.bashrc: line 1: x: command not found
protocol version mismatch -- is your shell clean?
(see the rsync man page for an explanation)
rsync error: protocol incompatibility (code 2) at compat.c(171) [sender=3.0.6]

解决:检查一下 用户目录下的 .bashrc 文件


scp、rsync、ftp的功能总结

客户端:scp ,rsync,lftp

服务端:vsftp,sshd,rsync

断点续传:winscp、lftp、rsync

加密传输:rsync、scp、FTP(需要服务器端支持)

压缩传输:scp、rsync

流量控制:scp、rsync、lftp

通过比较,Linux下能取代FTP协议的服务器端和客户端软件只有rsync

http://www.cnblogs.com/MYSQLZOUQI/articles/4911707.html

f

centos linux 系统日常管理4 scp,rsync,md5sum,sha1sum,strace ,find Rsync 常见错误及解决方法 第十七节课...相关推荐

  1. linux系统日常管理

    第十五章 linux系统日常管理 笔者在前面介绍的内容都为linux系统基础类的,如果你现在把前面的内容全部很好的掌握了,那最好了.不过笔者要说的是,即使你完全掌握了,你现在还是不能作为一名合格的li ...

  2. 系统提示服务器响应错误,Win10系统无法打开软件提示“服务器没有及时响应或控制请求”错误的解决方法...

    [文章导读]在Win10系统中,有用户在打开软件时遇到了"服务器没有及时响应或控制请求"的错误提示,导致无法打开软件,这该如何解决呢? 在win10系统中,有用户在打开软件时遇到了 ...

  3. Linux安装rsync命令失败,rsync 常见错误与解决方法整理

    我们都是通过错误日志查看 在rsyncd.log里面或.err文件里面,大家可以用记事本打开查看. 注意windows下面我们需要给SvcwRsync用户,管理同步目录的所有权限,基本上这样就可以了 ...

  4. 系统常见错误的解决方法

    1.删除磁盘中的磁盘分区引导信息 命令: dd if=/dev/zero of=/dev/sda1 bs=446 count=1  ###删除磁盘中的分区引导信息,信息长度446个字节 此时重启机器会 ...

  5. linux 系统日常管理

    笔者在前面介绍的内容都为linux系统基础类的,如果你现在把前面的内容全部很好的掌握了,那最好了.不过笔者要说的是,即使你完全掌握了,你现在还是不能作为一名合格的linux系统管理员的,毕竟系统管理员 ...

  6. linux系统日常管理复习题讲解

    1. 如何看当前Linux系统有几颗物理CPU和每颗CPU的核数? 2. 查看系统负载有两个常用的命令,是哪两个?这三个数值表示什么含义呢? 3. vmstat r, b, si, so, bi, b ...

  7. Linux系统日常管理1

    摘自:http://www.apelearn.com/bbs/forum.php?mod=viewthread&tid=7769&extra=page%3D1%26filter%3Dt ...

  8. rsync 常见错误与解决方法整理

    由于我们经常使用rsync进行服务器文件的同步工作,但在配置过程中,会出现很多问题,下面的错误基本上都是通过客户端返回的错误进行分析 我们都是通过错误日志查看 在rsyncd.log里面或.err文件 ...

  9. Linux内核移植常见错误及解决方法

    2019独角兽企业重金招聘Python工程师标准>>> 下边列举几类移植中经常遇到到一下额问题,以及问题发生到原因和解决方法. 1.machine ID问题 machine ID问题 ...

最新文章

  1. 了解和入门注解的应用
  2. LinearLayout增加divider分割线
  3. 用django2.1开发公司官网(上)
  4. ubuntu下的jdk进行升级_如何在ubuntu上更新jdk版本
  5. java sendto,Android:套接字-java.net.SocketException:sendto失败:EPIPE(管道断开)
  6. 中国制造强在哪儿?从美特斯邦威到Shein
  7. spring-test跟junit结合单元测试获取ApplicationContext实例的方法
  8. 模拟 Coder-Strike 2014 - Round 1 A. Poster
  9. IOS为UIImageView图片添加点击事件
  10. Android开发简易计算器
  11. html圆圈里面有数字,HTML + CSS:编号列表与数字圆圈
  12. twemproxy0.4原理分析-批量操作(mset,hset等)的实现原理
  13. 【修真院“纯洁”系列之十九】驱逐令
  14. java 汉字个数_java语言中如何获取字符串中汉字的个数
  15. 在今年最火的教育赛道上,「后来者」瓜瓜龙如何破局?
  16. ElasticSearch painless脚本实现自定义打分排序
  17.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科中国大学专业排名
  18. 合泰杯——合泰单片机工程之点亮LED
  19. 邮箱满了,但是Web邮箱又登陆不上怎么办?
  20. 打包tfrecord文件,并读取

热门文章

  1. 隐马尔科夫模型——简介
  2. 布式缓存系统Memcached简介与实践
  3. 关于RGB屏调试的一些知识(转)
  4. scrapy爬虫框架windows下的安装问题
  5. shell字体颜色应用
  6. 增加标 和增加其内容
  7. 用Itextsharp 组件导出PDF 的文档的方法
  8. Mysql5.7.20使用group by查询(select *)时出现错误--修改sql mode
  9. /usr/lib64/libstdc++.so.6: version `GLIBCXX_3.4.15 not found
  10. KVM安装、镜像创建(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