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blog.csdn.net/pipisorry/article/details/20803265

在Python中,可以通过class关键字定义自己的类,然后通过自定义的类对象类创建实例对象。

python类的创建

创建一个Student的类,并且实现了这个类的初始化函数”__init__”:

class Student(object):
    count = 0
    books = []
    def __init__(self, name):
        self.name = name

接下来就通过上面的Student类来看看Python中类的相关内容。

类构造和初始化

”__init__”和”__new__”的联系和差别

下面先通过一段代码看看这两个方法的调用顺序:

1
2
3
4
5
6
7
8

class A(object):
def __init__(self,*args, **kwargs):
print "init %s" %self.__class__
def __new__(cls,*args, **kwargs):
print "new %s" %cls
return object.__new__(cls, *args, **kwargs)
a = A()

从代码的输出可以看到,当通过类实例化一个对象的时候,”__new__”方法首先被调用,然后是”__init__”方法。

一般来说,”__init__”和”__new__”函数都会有下面的形式:

1
2
3
4
5
6

def__init__(self,*args,**kwargs):
# func_suite
def__new__(cls,*args,**kwargs):
# func_suite
returnobj

对于”__new__”和”__init__”可以概括为:

  • “__new__”方法在Python中是真正的构造方法(创建并返回实例),通过这个方法可以产生一个”cls”对应的实例对象,所以说”__new__”方法一定要有返回。对于”__init__”方法,是一个初始化的方法,”self”代表由类产生出来的实例对象,”__init__”将对这个对象进行相应的初始化操作
  • __new__是一个静态方法,而__init__是一个实例方法。
  • __new__方法会返回一个创建的实例,而__init__什么都不返回。
  • 只有在__new__返回一个cls的实例时后面的__init__才能被调用。
  • 当创建一个新实例时调用__new__,初始化一个实例时用__init__。

__new__特性

“__new__”是在新式类中新出现的方法,它有以下行为特性:

  • “__new__” 方法是在类实例化对象时第一个调用的方法,将返回实例对象
  • “__new__” 方法始终都是类的静态方法(即第一个参数为cls),即使没有被加上静态方法装饰器
  • 第一个参数cls是当前正在实例化的类,如果要得到当前类的实例,应当在当前类中的 “__new__” 方法语句中调用当前类的父类的” __new__” 方法。

对于上面的第三点,如果当前类是直接继承自 object,那当前类的 “__new__” 方法返回的对象应该为:

1
2
3

def __new__(cls, *args, **kwargs):
# func_suite
return object.__new__(cls, *args, **kwargs)

重写__new__

如果(新式)类中没有重写”__new__”方法,Python默认是调用该类的直接父类的”__new__”方法来构造该类的实例,如果该类的父类也没有重写”__new__”,那么将一直按照同样的规则追溯至object的”__new__”方法,因为object是所有新式类的基类。而如果新式类中重写了”__new__”方法,那么可以选择任意一个其他的新式类(必须是新式类,只有新式类有”__new__”,因为所有新式类都是从object派生)的”__new__”方法来创建实例,包括这个新式类的所有前代类和后代类,只要它们不会造成递归死循环。

看一段例子代码: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class Foo(object):
def__new__(cls,*args,**kwargs):
obj=object.__new__(cls,*args,**kwargs) 
        # 这里等价于 super(Foo, cls).__new__(cls, *args, **kwargs)  
# object.__new__(Foo, *args, **kwargs)
# Bar.__new__(cls, *args, **kwargs)
# Student.__new__(cls, *args, **kwargs),即使Student跟Foo没有关系,也是允许的,因为Student是从object派生的新式类
# 在任何新式类,不能调用自身的“__new__”来创建实例,因为这会造成死循环!所以要避免return Foo.__new__(cls, *args, **kwargs)或return cls.__new__(cls, *args, **kwargs)
print"Call __new__ for %s"%obj.__class__
returnobj    
class Bar(Foo):
def__new__(cls,*args,**kwargs):
obj=object.__new__(cls,*args,**kwargs)  
print"Call __new__ for %s"%obj.__class__
return obj  
class Student(object):
# 没有“__new__”方法,会自动调用其父类的“__new__”方法object.__new__(cls)来创建实例
pass
classCar(object):
def__new__(cls,*args,**kwargs):
# 可以选择用Bar来创建实例
obj=object.__new__(Bar,*args,**kwargs)  
print"Call __new__ for %s"%obj.__class__
returnobj
foo=Foo()
bar=Bar()
car=Car()

代码的输出为:

__init__的调用

“__new__”决定是否要使用该类的”__init__”方法,因为”__new__” 可以调用其他类的构造方法或者直接返回别的类创建的对象来作为本类的实例。

通常来说,新式类开始实例化时,”__new__”方法会返回cls(cls指代当前类)的实例,然后调用该类的”__init__”方法作为初始化方法,该方法接收这个实例(即self)作为自己的第一个参数,然后依次传入”__new__”方法中接收的位置参数和命名参数。但是,如果”__new__”没有返回cls(即当前类,不能是其它类)的实例,那么当前类的”__init__”方法是不会被调用的。

例子: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class A(object):
def __init__(self, *args, **kwargs):
print "Call __init__ from %s" %self.__class__
def __new__(cls, *args, **kwargs):
obj = object.__new__(cls, *args, **kwargs)
print "Call __new__ for %s" %obj.__class__
return obj  
class B(object):
def __init__(self, *args, **kwargs):
print "Call __init__ from %s" %self.__class__
def __new__(cls, *args, **kwargs):
obj = object.__new__(A, *args, **kwargs)
print "Call __new__ for %s" %obj.__class__
return obj      
b = B()
print type(b)

代码中,在B的”__new__”方法中,通过”obj = object.__new__(A, *args, **kwargs)”创建了一个A的实例,在这种情况下,B的”__init__”函数就不会被调用到。

派生不可变类型

关于”__new__”方法还有一个重要的用途就是用来派生不可变类型。

例如,Python中float是不可变类型,如果想要从float中派生一个子类,就要实现”__new__”方法:

Python
1
2
3
4
5
6
7
8

classRound2Float(float):
def__new__(cls,num):
num=round(num,2)
#return super(Round2Float, cls).__new__(cls, num)
returnfloat.__new__(Round2Float,num)
f=Round2Float(4.14159)
printf

代码中从float派生出了一个Round2Float类,该类的实例就是保留小数点后两位的浮点数。

[Python 中的类(下)]

皮皮blog

通过内建函数dir(),或者访问类的字典属性__dict__,这两种方式都可以查看类有哪些属性。

数据属性

类数据属性和实例数据属性

在上面的Student类中,”count”"books”"name”和”age”都被称为类的数据属性,但是它们又分为类数据属性和实例数据属性。

类变量紧接在类名后面定义,相当于java和c++的static变量

实例变量在__init__里定义,相当于java和c++的普通变量

>>> class test:
         count = 0;类变量
        def __init__(self, c):
              self.count = c; 实例变量
             self.__class__.count = self.__class__.count + 1;

>>> a = test(3)
>>> a.count
3
>>> test.count
1

[Python的类变量和实例变量]

对于类数据属性和实例数据属性,可以总结为:

  1. 类数据属性属于类本身,可以通过类名进行访问/修改
  2. 类数据属性也可以被类的所有实例访问/修改
  3. 在类定义之后,可以通过类名动态添加类数据属性,新增的类属性也被类和所有实例共有
  4. 实例数据属性只能通过实例访问
  5. 在实例生成后,还可以动态添加实例数据属性,但是这些实例数据属性只属于该实例

Note: lz实例对象直接修改类属性只对当前对象有效,类属性和其它实例对象的值并不会改变。

特殊的类属性

对于所有的类,都有一组特殊的属性:

类属性 含义
__name__ 类的名字(字符串)
__doc__ 类的文档字符串
__bases__ 类的所有父类组成的元组
__dict__ 类的属性组成的字典
__module__ 类所属的模块
__class__ 类对象的类型

Note:文档字符串对于类,函数/方法,以及模块来说是唯一的,也就是说__doc__属性是不能从父类中继承来的。

属性隐藏

从上面的介绍了解到,类数据属性属于类本身,被所有该类的实例共享;并且,通过实例可以去访问/修改类属性。

但是,在通过实例中访问类属性的时候一定要谨慎,因为可能出现属性”隐藏”的情况。

继续使用上面的Student类,来看看属性隐藏:

wilber = Student("Wilber", 28)
 
print "Student.count is wilber.count: ", Student.count is wilber.count
wilber.count = 1    
print "Student.count is wilber.count: ", Student.count is wilber.count
print Student.__dict__
print wilber.__dict__
del wilber.count
print "Student.count is wilber.count: ", Student.count is wilber.count
 
print
 
wilber.count += 3    
print "Student.count is wilber.count: ", Student.count is wilber.count
print Student.__dict__
print wilber.__dict__
 
del wilber.count
print
 
print "Student.books is wilber.books: ", Student.books is wilber.books
wilber.books = ["C#", "Python"]
print "Student.books is wilber.books: ", Student.books is wilber.books
print Student.__dict__
print wilber.__dict__
del wilber.books
print "Student.books is wilber.books: ", Student.books is wilber.books
 
print
 
wilber.books.append("CSS")
print "Student.books is wilber.books: ", Student.books is wilber.books
print Student.__dict__
print wilber.__dict__

代码的输出为:

分析一下上面代码的输出:

  • 对于不可变类型的类属性Student.count,可以通过实例wilber进行访问,并且”Student.count is wilber.count”
  • 当通过实例赋值/修改count属性的时候,都将为实例wilber新建一个count实例属性,这时,”Student.count is not wilber.count”
  • 当通过”del wilber.count”语句删除实例的count属性后,再次成为”Student.count is wilber.count”
  • 同样对于可变类型的类属性Student.books,可以通过实例wilber进行访问,并且”Student. books is wilber. books”
  • 当通过实例赋值books属性的时候,都将为实例wilber新建一个books实例属性,这时,”Student. Books is not wilber. books”
  • 当通过”del wilber. books”语句删除实例的books属性后,再次成为”Student. books is wilber. books”
  • 当通过实例修改books属性的时候,将修改wilber.books指向的内存地址(即Student.books),此时,”Student. Books is wilber. books”

Note: 虽然通过实例可以访问类属性,但是,不建议这么做,最好还是通过类名来访问类属性,从而避免属性隐藏带来的不必要

方法

在一个类中,可能出现三种方法,实例方法、静态方法和类方法,下面来看看三种方法的不同。

实例方法

实例方法的第一个参数必须是”self”,”self”类似于C++中的”this”。

实例方法只能通过类实例进行调用,这时候”self”就代表这个类实例本身。通过”self”可以直接访问实例的属性。

类外定义实例方法

# Function defined outside the class
def f1(self, x, y):return min(x, x+y)class C:f = f1def g(self):return 'hello world'h = g

类中调用时使用self.f()就可以

[https://docs.python.org/3/tutorial/classes.html Random Remarks]

[Python define method outside of class definition?]

类方法

类方法以cls作为第一个参数,cls表示类本身,定义时使用@classmethod装饰器。通过cls可以访问类的相关属性。

class Student(object):
    '''
    this is a Student class
    '''
    count = 0
    books = []
    def __init__(self, name, age):
        self.name = name
        self.age = age
 
    @classmethod
    def printClassInfo(cls):
        print cls.__name__
        print dir(cls)
    pass
 
Student.printClassInfo()    
wilber = Student("Wilber", 28)
wilber.printClassInfo()

代码的输出为,从这段代码可以看到,类方法可以通过类名访问,也可以通过实例访问。

静态方法

与实例方法和类方法不同,静态方法没有参数限制,既不需要实例参数,也不需要类参数,定义的时候使用@staticmethod装饰器。

同类方法一样,静态法可以通过类名访问,也可以通过实例访问。

class Student(object):
    '''
    this is a Student class
    '''
    count = 0
    books = []
    def __init__(self, name, age):
        self.name = name
        self.age = age
 
    @staticmethod
    def printClassAttr():
        print Student.count
        print Student.books
    pass
 
Student.printClassAttr()    
wilber = Student("Wilber", 28)
wilber.printClassAttr()

这三种方法的主要区别在于参数,实例方法被绑定到一个实例,只能通过实例进行调用;但是对于静态方法和类方法,可以通过类名和实例两种方式进行调用。

[python类:类方法和静态方法]

皮皮blog

访问控制

Python中没有访问控制的关键字,例如private、protected等等。

但是,在Python编码中,有一些约定来进行访问控制。

“_”和” __”的使用 更多的是一种规范/约定,不没有真正达到限制的目的:

“_”:以单下划线开头的表示的是protected类型的变量,即只能允许其本身与子类进行访问;同时表示弱内部变量标示,如,当使用”from moduleNmae import *”时,不会将以一个下划线开头的对象引入。
“__”:双下划线的表示的是private类型的变量。只能是允许这个类本身进行访问了,连子类也不可以,这类属性在运行时属性名会加上单下划线和类名。

单下划线”_”

在Python中,通过单下划线”_”来实现模块级别的私有化,一般约定以单下划线”_”开头的变量、函数为模块私有的,也就是说”from moduleName import *”将不会引入以单下划线”_”开头的变量、函数。

现在有一个模块lib.py,内容用如下,模块中一个变量名和一个函数名分别以”_”开头:

1
2
3
4
5
6
7
8
9
10

numA = 10
_numA = 100
def printNum():
print "numA is:", numA
print "_numA is:", _numA
def _printNum():
print "numA is:", numA
print "_numA is:", _numA

当通过下面代码引入lib.py这个模块后,所有的以”_”开头的变量和函数都没有被引入,如果访问将会抛出异常:

1
2
3
4
5
6

from lib import *
print numA
printNum()
print _numA
#print _printNum()

双下划线”__”

对于Python中的类属性,可以通过双下划线”__”来实现一定程度的私有化,因为双下划线开头的属性在运行时会被”混淆”(mangling)。

在Student类中,加入了一个”__address”属性:

1
2
3
4
5
6
7
8
9
10

class Student(object):
def __init__(self, name, age):
self.name = name
self.age = age
self.__address = "Shanghai"
pass
wilber = Student("Wilber", 28)
print wilber.__address

当通过实例wilber访问这个属性的时候,就会得到一个异常,提示属性”__address”不存在。

其实,通过内建函数dir()就可以看到其中的一些原由,”__address”属性在运行时,属性名被改为了”_Student__address”(属性名前增加了单下划线和类名)

1
2
3
4
5
6
7

>>> wilber = Student("Wilber", 28)
>>> dir(wilber)
['_Student__address', '__class__', '__delattr__', '__dict__', '__doc__', '__form
at__', '__getattribute__', '__hash__', '__init__', '__module__', '__new__', '__r
educe__', '__reduce_ex__', '__repr__', '__setattr__', '__sizeof__', '__str__', '
__subclasshook__', '__weakref__', 'age', 'name']
>>>

所以说,即使是双下划线,也没有实现属性的私有化,因为通过下面的方式还是可以直接访问”__address”属性

>>> wilber = Student("Wilber", 28)
>>> print wilber._Student__address
Shanghai
>>>

双下划线的另一个重要的目地

避免子类对父类同名属性的冲突。

看下面一个例子:

class A(object):
    def __init__(self):
        self.__private()
        self.public()
 
    def __private(self):
        print 'A.__private()'
 
    def public(self):
        print 'A.public()'
 
class B(A):
    def __private(self):
        print 'B.__private()'
 
    def public(self):
        print 'B.public()'
 
b = B()

当实例化B的时候,由于没有定义__init__函数,将调用父类的__init__,但是由于双下划线的”混淆”效果,”self.__private()”将变成 “self._A__private()”。

看到这里,就清楚为什么会有如下输出了:

A.__private()

B.public()

Python中下划线的5种含义

单前导下划线 _var

当涉及到变量和方法名称时,单个下划线前缀有一个约定俗成的含义。 下划线前缀的含义是告知其他程序员:以单个下划线开头的变量或方法仅供内部使用。 该约定在PEP 8中有定义。这不是Python强制规定的。 Python不像Java那样在“私有”和“公共”变量之间有很强的区别。

单末尾下划线 var_

有时候,一个变量的最合适的名称已经被一个关键字所占用。 因此,像class或def这样的名称不能用作Python中的变量名称。 在这种情况下,你可以附加一个下划线来解决命名冲突

双前导下划线 __var

双下划线前缀会导致Python解释器重写属性名称,以避免子类中的命名冲突。这也叫做名称修饰(name mangling) - 解释器更改变量的名称,以便在类被扩展的时候不容易产生冲突。

双前导和双末尾下划线 _var_

魔法方法。Python保留了有双前导和双末尾下划线的名称,用于特殊用途。 这样的例子有,__init__对象构造函数,或__call__ --- 它使得一个对象可以被调用。

单下划线 _

按照习惯,有时候单个独立下划线是用作一个名字,来表示某个变量是临时的或无关紧要的。

[Python中下划线的5种含义]

from:http://blog.csdn.net/pipisorry/article/details/20803265
ref: [python类:面向对象、继承、slot、多重继承]

python类:class创建、数据方法属性及访问控制(下划线)相关推荐

  1. (转)python类:magic魔术方法

    原文:https://blog.csdn.net/pipisorry/article/details/50708812 版权声明:本文为博主皮皮http://blog.csdn.net/pipisor ...

  2. python定义私有变量的方法_Python怎么修改私有属性 如何访问python类中的私有方法...

    python 类为什么不能定义私有属性和方法 因为b.name[0] = 'zhang'修改的是类属性,类属性是全局的,所有的实例共享,如果想私有化,可以添加 def __init__( self ) ...

  3. python __repr__方法_第8.13节 Python类中内置方法__repr__详解

    当我们在交互环境下输入对象时会直接显示对象的信息,交互环境下输入print(对象)或代码中print(对象)也会输出对象的信息,这些输出信息与两个内置方法:__str__方法和__repr__方法有关 ...

  4. python 类中的 __getitem__方法

    经常会遇到python类中遇到一些特殊的方法,最常见的就是__ini__方法,想必大家都遇到过,今天来谈谈另外一种非常好用的类方法--__getitem__ 来点干货, __getitem__的作用是 ...

  5. python爬虫-14-python获取数据之BeautifulSoup4库(下)

    这里我们主要梳理下思路,整理下和BeautifulSoup有关的内容. 1.find和find_all 相同点 在提取数据的时候,第一个参数是标签的名字,如果后面还想有其他参数作为过滤的方式而存在,可 ...

  6. Python中的方法名前加下划线

    在Python中,方法名前加下划线通常有以下几种用法和约定: 单个前导下划线(_methodName):这是一种约定,用于指示该方法是类的内部使用方法,应该被视为私有方法.虽然在语法上并没有强制限制, ...

  7. python添加横线代码_Python中的五种下划线

    1 1.单前导下划线 _var2 3 单个下划线是一个Python命名约定,表示这个名称是供内部使用的. 它通常不由Python解释器强制执行,仅仅作为一种对程序员的提示4 5 程序员使用名称前的单下 ...

  8. [转载]Object-C 声明属性为什么用下划线,代码规范和编程风格_s芃成_新浪博客...

    原文地址:Object-C 声明属性为什么用下划线,代码规范和编程风格 作者:贞娃儿 在阅读和书写关于iPhone编程的代码的时候,发现有很多这样的情况: 看到很多源代码里面,使用前面带下划线变量,然 ...

  9. springmvc配置MappingJackson2HttpMessageConverter实现属性驼峰和下划线的转换

    需求 php调用java接口时,因为php那边的属性都是下划线风格,java这边的属性都是驼峰的风格.配置springmvc的json转换,在requestBody的时候(调用对象的set 方法)将j ...

  10. Python使用property函数为类创建管理方法属性

    1.如何创建可管理的对象属性? 实际案例: 在面向对象编程中,我们把方法(函数)看作对象的接口,直接访问对象的属性可能是不安全的,或设计上不够灵活.但是使用调用方法在形式上不如访问属性简洁. # 创建 ...

最新文章

  1. java opencv 图片放大缩小,角点检测和边缘检测(14)
  2. java饿汉式有啥作用,Java面试 - 什么是单例设计模式,为什么要使用单例设计模式,如何实现单例设计模式(饿汉式和懒汉式)?...
  3. C++中char类型的溢出问题
  4. spring,springmvc,mybatis基本整合(一)--xml文件配置方式(1)
  5. CEDD(Color and Edge Directivity Descriptor)学习篇
  6. mfc指示灯报警显示_消防水炮需要外置声光报警吗
  7. hadoop datanode启动失败
  8. MYSQL中表级锁、行级锁、页级锁介绍
  9. silence丶你的名字
  10. 机器学习(三)——支持向量机SVM
  11. 数据库的常用操作语句
  12. Django模板语法和ModelForm
  13. day12 函数高级
  14. vuepress+github+versel部署免费个人博客
  15. Arduino+WZ指令+Onenet
  16. win10自动连接WIFI的批处理文件
  17. postman使用pre-request script计算md5
  18. 数值计算笔记之插值(四)三次样条插值
  19. 科研—画图图片处理1
  20. 【测绘程序设计】——椭球面弧长计算

热门文章

  1. atitit.解决struts2 SpringObjectFactory.getClassInstance NullPointerException
  2. 第一个 Shell脚本
  3. 《Pro Ogre 3D Programming》读书笔记 之 第十一章 动态阴影 (转)
  4. 最常用的10种CSS BUG解决方法与技巧-浏览器兼容教程
  5. 线程安全(thread-safe)介绍
  6. 悼念512汶川大地震遇难同胞——珍惜现在,感恩生活(Hdu2191)-多重背包
  7. 【Python机器学习及实践】笔记
  8. Centos 7 修改时区
  9. Android自定义开机和关机动画
  10. 【BZOJ 2957】 2957: 楼房重建 (线段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