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aravel教程 四:数据库和Eloquent

此文章为原创文章,未经同意,禁止转载。

  • Eloquent
  • Database

上一篇写了一些Laravel Blade的基本用法和给视图传递变量的几种方式,

这一节我们来说说跟数据库打交道的数据库配置和Laravel强大的Eloquent。

Laravel的数据库配置

本部分内容为下节做准备

Laravel的配置文件都是在项目目录的config/文件夹之下,这里也就是在blog/config文件夹之下,你可以打开这个文件夹看看,你面有很多配置文件:如mail.php(配置邮件发送服务的)database.php(配置数据库的),我们这里就是来看看这个database.php配置文件:

'connections' => ['mysql' => ['driver'    => 'mysql','host' => env('DB_HOST', 'localhost'), 'database' => env('DB_DATABASE', 'forge'), 'username' => env('DB_USERNAME', 'forge'), 'password' => env('DB_PASSWORD', ''), 'charset' => 'utf8', 'collation' => 'utf8_unicode_ci', 'prefix' => '', 'strict' => false, ] //... ] 

打开文件,你可以看到里面只是返回简单地php数组而已,我们目前只是关心connections这个数组。上面的代码并没给出所有的数据库配置,你可以自己看,由于博主使用的是mysql,所以这里会给出mysql的配置,其他数据库你可以参照着来,后续的教材博主也会依旧使用mysql。

那这里说到的配置,基本上就是对下面四个变量的配置:

'host'      => env('DB_HOST', 'localhost'),
//如果.env文件没有DB_HOST配置,则取localhost,后面的一样
'database' => env('DB_DATABASE', 'forge'), 'username' => env('DB_USERNAME', 'forge'), 'password' => env('DB_PASSWORD', ''), 

这里的env()方法是读取到.env (位于blog/.env) 这个文件里面的配置项

打开这个文件,你可以看到一些常用的配置,包括debug模式和开发环境,你也可以看到我们下面这几个需要操作的选项:

DB_HOST=localhost
DB_DATABASE=homestead
DB_USERNAME=homestead
DB_PASSWORD=secret

由于这里我使用的是Homestead的开发环境,所以才有了上面的配置(Homestead的默认用户名和密码为homestead和secret),如果你是直接使用php artisan serve这种方式开启服务来开发的话,相应地修改你的配置。

Laravel为什么要采取这样的配置呢?很大的一个原因可能就是考虑到文件的安全性和便捷性,这样我们在需要将代码推送到coding或者Github的时候,我们可以直接ignore这个.env文件,不必担心我们的核心信息呗泄露。在部署应用的时候,我们可以直接在服务器创建一个.env文件,写上对应的配置项就OK了。

就这样,只要我们正确配置信息,我们就连接上数据库了,当然,你得首先创建一个homestead数据库。

使用Migration

连接好数据库之后,我们就需要创建相对应的数据表了,在没有使用Laravel之前,你可能都是直接手动创建数据表的,比如我们这个blog项目,你会到数据库中手动创建一个articles数据表,但是在Laravel的项目中,我极力推荐你使用Migration,这样有什么好处呢?其实你可以将Migration看做一个数据库的版本管理工具,就如git对于我们的项目文件的版本管理,你可以rollback,你可以reset等,它给予你一种代码实现和命令行结合的方式来管理你的数据库,如果你在blog/目录下,命令行执行 php artisan ,你可以看到很多命令行,下面这几个就是我们这里谈到的rollbackreset等:

红色框框这几个基本就是比较常用的,如果这里我还没有说服使用migration,那么我们来将这个过程走一遍:

首先,我们创建一个migration文件,也就是定义一张表的schema,命令行执行:

php artisan make:migration create_articles_table --create='articles'

顺利执行之后,我们会得到一个migration文件,这个文件位于database/migrations/下面,打开这个文件夹,你可以看到Laravel本来就有两个migration文件,users表和password-reset表,我们在这个项目中目前还不用这两个文件。所以可以直接删掉,然后打开我们刚刚生成的migration文件:create_articles_table这个文件

 public function up() { Schema::create('articles', function (Blueprint $table) { $table->increments('id'); $table->timestamps(); }); } /** * Reverse the migrations. * * @return void */ public function down() { Schema::drop('articles'); } 

这里有两个方法:up()down()up()方法是执行php artisan migrate的时候调用的,这个方法会创建一个articles数据表,而down()方法则是在php artisan migrate:rollback的使用执行的,这里会直接删除articles这个数据表。

但是,这里先不要急着执行php artisan migrate,我们还需要为articles的增加几个字段:

public function up() { Schema::create('articles', function (Blueprint $table) { $table->increments('id');// 主键 自增 $table->string('title'); $table->text('intro'); $table->text('content'); $table->timestamp('published_at'); $table->timestamps(); // 自动创建的两个字段:created_at 和 updated_at }); } 

这里我们的intro字段是文章的简介,published_at字段是文章的发表日期,这样做对我们写博客有很大的好处,你可以将博客的发表日期控制起来,因为有一些我写好的但是还没有到发表日期的,还不想让用户看到的文章我就可以用published_at来控制了。这样之后,我们来执行一下php artisan migrate

然后,articles这个表就创建成功了。

这个时候你可能还没有体会到migration的好处,想象下面两个场景:


1. 在进行团队开发的时候,团队成员将我们的代码pull下来之后,怎么可以拿到一样的数据库表设计呢?难道要我们将表 export 出来,给每一个成员import一次?这显然不够明智,如果使用的migration,就一行命令,直接`php artisan migrate`,就可以拿到一样的数据库表了。2. 如果这个时候我们发现articles这个表的有一个字段写错了,比如我们的intro字段写错,它应该命名为introduction的,这个时候,我们怎么办?直接手动改数据库的表?那么回到第一个场景,你的团队成员也需要手动改?这显然也不是我们喜欢的方式,这个时候,migration的优势就来了 

比如我们这里演示一下怎么解决第二个场景:

我们只需要命令行执行:

php artisan migrate:rollback

然后修改up()方法的intro字段:

$table->text('introduction');

然后再执行php artisan migrate

大工告成,更多特性请看文档:

http://laravel.com/docs/5.1/migrations

使用Eloquent

上面我们创建好了articles数据表之后,我们就可以为这个表写一个Model类了,你可以手动创建,也可以使用artisan命令行来创建一个model,比如你在命令行敲php artisan,你会看到make下面会有很多命令,而make:model就是我们需要使用的命令:

就像解释的一样:Create a new Eloquent model class

很多时候,在Laravel中,我们在创建一个model的时候都会有一些约定俗成的命名方法:

如果说我们有一个articles数据表,我们的model相对应就命名为Article;如果说我们有一个users的数据表,我们的model对应就命名为User;

就是基本上遵守数据表复数而model单数大写就可以了。

所以根据这个规律我们来创建我们的Article Model,使用的是make:model命令:

php artisan make:model Article

这样一来,我们的Article Model就创建成功了,这个文件位于blog/app/Article.php,打开之,可以看到我们Laravel为我们生成的内容:

<?phpnamespace App;use Illuminate\Database\Eloquent\Model; class Article extends Model { // } 

注意到Article这个类是继承与我们的Eloquent\Model 类,由于这个Eloquent\Model类实现了很多非常棒的方法供我们使用,我们可以来愉快地玩耍了。

首先开始玩耍的是,使用 php artisan tinker这个工具来play around,tinker提供了一个Eloquent跟数据库表交互的命令行界面,你可以在上面写一些简单地php操作,比如:

所以,我们来实例化一个Article吧:

$article = new App\Article

这样就相当于我们实例化了一个Article类了,我们可以在后面的操作中进行字段具体化。

在上面我们创建表的时候,我们有以下几个字段:

$table->increments('id');
$table->string('title');
$table->text('intro'); $table->text('content'); $table->timestamp('published_at'); $table->timestamps(); 

于是我们可以用tinker来设置以下上面的$article的各个字段,就如设置属性一样简单。

比如设置$articletitle可以这样:

$article->title = 'Router Views Controllers';

同理,我们也可以将introcontent字段设置:

$article->intro = 'Article 1 Intro';
$article->content = 'Article 1 Content';

不过这里需要注意的是published_at这个字段,这里我推荐使用一个很棒的时间处理库Carbon,因为像created_at和 updated_at这两个字段也是使用的Carbon类,这样在后面的处理中,我们会有很多好处,这里我们先直接使用Carbon:

$article->published_at = Carbon\Carbon::now();

而对于$table->timestamps()这个,Laravel会在我们插入数据的时候自动完成的,所以这里我们每个字段都赋值完毕之后,我们可以使用Eloquentsave()方法来向数据库的articles表插入一条数据了:

$article->save();

返回一个true的时候,表示我们成功插入数据了,我们来看看数据库:

以上,就是一个简单而完整的使用tinker给Eloquent赋值的玩耍过程。

下面我们再来玩耍一会:

all()方法

all()方法会返回Article的所有记录:

$articles = App\Article::all();

find(),接受一个参数$id,比如查找id为1的一条记录:

$article = App\Article::find(1);

你也可以传入一个$id的数组,查找多条记录,不过这里我们只有一条数据,所以就这样了。不过我们也可以这样玩玩:

toArray()方法:

将一个Eloquent的对象转为数组:

$article = App\Article::find(1)->toArray();

toJson()方法

将一个Eloquent的对象转为json字串:

$article = App\Article::find(1)->toJson();

如果就简简单单这样的话,Eloquent也不能算很强大,我们在写代码过程中的where语句呢,这个也没有么?

不用担心,这个马上就有:

where()方法

$article = App\Article::where('title','=','Router Views Controllers')->get();

在使用where()的时候,往往需要用get()来获取记录集,这个返回的是一个Eloquent\Collection结果集,但是如果我就是想要满足条件的第一天记录呢,不需要结果集呢?

使用first()方法,在上面的基础上,get()换成first()

$article = App\Article::where('title','=','Router Views Controllers')->first();

到这里,一些简单地查找工作就可以告一段落了,而对于update呢,我们可以这样:

$article = App\Article::find(1);
$article->intro = 'Article 1 Intro Update!';
$article->save(); 

我们来看看有没有更新:

$article = App\Article::find(1);

也可以使用update()方法:

$article->update(['content'=>'Article 1 Content Update']);

正常情况下我们会得到一个MassAssignmentException with message

文档看这里: http://laravel.com/docs/5.1/eloquent#mass-assignment

这个是因为Eloquent默认是不允许我们直接更新我们的数据的,这是出于可能出现数据覆盖的情况,但是如果我们确实是先要实现这样的功能,我们可以在Article这个model文件里面加一个$fillable数组:

class Article extends Model { protected $fillable = ['content']; } 

然后再执行一次看看:

这里需要Ctrl + C 退出tinker在重新进来一次。

查找,更新之后,借着我们在聊到MassAssignment这个概念的时候,我们可以来聊聊create()这个方法了,这个方法可以在不用声明new Article()的情况下创建一条数据,比如:

 App\Article::create(['title'=>'Article 2','intro'=>'intro 2','content'=>'Article 2 content','published_at'=>Carbon\Carbon::now()]); 

然后我们会看到一个奇怪的现象,我们并没有得到我们想要的结果:

我们只有content这个字段正确有了值,titleintropublished_at都没有值,这是为什么了?其实也是因为MassAssignment的缘故,我们可以参照content的时候,在Article里面的$fillable设置我们的可以填充的字段:

class Article extends Model { protected $fillable = [ 'title', 'intro', 'content', 'published_at' ]; } 

然后再执行一次:

成功创建了一条数据,然后我们发现第二条其实并不是我们想要的,我们来删除它:

使用delete()方法:

$article = App\Article::find(2);
$article->delete();

我们用all()来检查一下:

这里也可以使用destroy(),这个方法可以接受一个$id或者一个数组$ids:

App\Article::destroy(3); 

最后还是放一下官方文档:http://laravel.com/docs/5.1/eloquent

下一节

到这里基本的Eloquent也就介绍到这里了,鉴于这一节说了Model,前面也都接触过Views和Controllers,下一节打算说说Model Views Controllers的基本流程。

Happy Hacking

Laravel教程 四:数据库和Eloquent相关推荐

  1. Hbase教程(四) Hbase数据库JavaAPI接口

    Hbase教程(四) Hbase数据库JavaAPI接口 Hbase是一个分布式的.面向列的开源数据库,HDFS文件操作常有两种方式,一种是命令行方式,即Hbase提供了一套与Linux文件命令类似的 ...

  2. Laravel教程 六:表单 Forms

    Laravel教程 六:表单 Forms 此文章为原创文章,未经同意,禁止转载. Form laravel 5.2 之后请使用 laravelcollective/html 替换 illuminate ...

  3. php laravel 入门教程,Laravel 5 系列入门教程(一)【最适合中国人的 Laravel 教程】...

    Laravel 5 系列入门教程(一)[最适合中国人的 Laravel 教程] 2015-3-7 / 阅读数:314392 / 分类: Laravel 十分建议学习 5.5,跟 5.0 比变化非常大. ...

  4. php laravel 教程,Laravel 入门到精通教程

    Laravel 入门到精通教程 由 学院君 创建于1年前, 最后更新于 1个月前 版本号 #56 1986689 views 1127 likes 120 collects 适用于 Laravel 5 ...

  5. Laravel教程 一:安装及环境配置

    Laravel教程 一:安装及环境配置 此文章为原创文章,未经同意,禁止转载. Homestead 最近在SF上面看到越来越多的Laravel相关的问题,而作为一个Laravel的脑残粉,本来打算有机 ...

  6. 关于laravel 框架运行数据库迁移文件的一个小坑以及常用php artisan命令

    小白我因为最近开发的一系列项目都是用的laravel框架,所以为了方便有时候就会直接复制一份代码以此作为新项目的基础.可能因为"因为夜路走多了,所以掉坑里了">>> ...

  7. MVC5+EF6 入门完整教程四

    MVC5+EF6 入门完整教程四 原文:MVC5+EF6 入门完整教程四 上篇文章主要讲了如何配置EF, 我们回顾下主要过程: 创建Data Model à 创建Database Context à创 ...

  8. Laravel源码解析之Eloquent Model

    上篇文章我们讲了Database的查询构建器Query Builder, 学习了Query Builder为构建生成SQL语句而提供的Fluent Api的代码实现.这篇文章我们来学习Laravel ...

  9. Android连接SQLServer详细教程(数据库+服务器+客户端),并在微软Azure云上搭建云服务

    Android连接SQLServer详细教程(数据库+服务器+客户端),并在微软Azure云上搭建云服务 参考博客:http://blog.csdn.net/zhyl8157121/article/d ...

最新文章

  1. freeMarker语法
  2. 装饰器模式与java.io包
  3. 淘宝直播的电商互动之路
  4. Kafka解惑之Old Producer(3)——Async Analysis
  5. 计算机视觉算法实战书籍推荐_岗位内推 | 字节跳动招聘NLP、计算机视觉、推荐算法实习生...
  6. 论文学习12-Conditional Random Fields: Probabilistic Models for Segmenting and Labeling Sequence Data(CRF
  7. html filter 在线预览,HTML Filter
  8. viso图插入Word中大片空白解决办法
  9. webpack的多文件打包问题
  10. 468.验证IP地址
  11. tcp中的crc检验算法原理_CRC校验算法原理
  12. Android Widevine 基本概念
  13. Linux菜鸟教程(一 :JDK安装和java环境的配置)
  14. win7下配置python_win7如何配置Python环境变量
  15. python程序设计基础董付国 pdf-董付国《Python程序设计基础 第2版》PDF
  16. 关于PTC保险丝工作原理总结
  17. 重庆医科大学赵浏阳教授招收博士、招聘博士后
  18. 【H5】两种加密解密方法:
  19. 怎么用python生成带二维码的照片_怎么制作二维码图片-Python 生成个性二维码
  20. 将logstash与elasticsearch性能匹配的几点尝试

热门文章

  1. 【操作系统】死等状态、忙等状态、有限等待、让权等待
  2. java更改reader字体颜色,Java 修改 文件内容 and BufferedReader 乱码问题
  3. 电脑雕刻教程_C4D无敌渲染神器! 阿诺德全套预设+案例教程+3.0汉化插件合集!真香!【810期】...
  4. 阿里在使用一种更灵活的软件集成发布模式
  5. 基于框架的全局配置模型
  6. RapidJson 的使用
  7. 利用stack结构,将中缀表达式转换为后缀表达式并求值的算法实现
  8. 在MacOS和iOS系统中使用OpenCV
  9. 使用Samba构建工程
  10. 如何 配置apache 读取php模块中的 配置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