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常常太忙而没有时间好好聊聊,结果日复一日地过着无聊的生活,单调乏味的日子让人几年后想起来不禁怀疑,究竟自己是怎么过的,而时间已悄悄溜走了。

现代人为事业,为赚钱,已经远离了自己,变成机器,忘记自己是人。

认知、心灵、感情的支离破碎,是否整合之道?

西方世界的二分法或二元论,如:

人文与科技、精神与物质、神秘主义与机械论、

艺术与工业、心灵与机械、东方与西方等概念意识——泛滥成灾。。。

世界本是一体,宇宙与人类本是相互融合的。

超越世俗,潜入内心深处,反璞归真,回归自己的本来面目,远比财富的累积、社会地位的高低来得崇高而有意义。

摩托车是心灵之旅的交通工具,在这场旅行中寻求内心的疏离感和解脱之道。


艺术与科技、古典主义与浪漫主义、精神与物质,被人为地 “二分”

乡村、露营、旅馆、骑车的感觉、修护机车的心得

以及对于同行的儿子克里斯与约翰.沙德兰夫妻错综复杂的感受

当他们骑至北美心脏地带时,他的心灵之旅已潜入他的过去,开始了解自己的精神崩溃起因于现代美国文化。

随着他与克里斯进入加州西海岸,他的心灵之旅已引导他回归自己,与他的儿子、朋友,和整个世界妥协,获得心灵上的整合与平静。

书摘:

骑摩托车旅游和其他的方式完全不同。坐在汽车里,你只是被局限在一个小空间之内,因为已经习惯了,你意识不到从车窗向外看风景和看电视差不多。你只是个被动的观众,景物只能呆板地从窗外飞驰而过。骑摩托车可就不同了。它没有什么车窗玻璃在面前阻挡你的视野,你会感到自己和大自然紧密地结合在了一起。你就处在景致之中,而不再是观众,你能感受到那种身临其境的震撼。

如果你不放慢脚步认真思考,往往会花费更多的时间或得到更差的结果。

当你做某件事的时候,一旦想要求快,就表示你再也不关心它,只想去做别的事。

理性教堂就像所有有组织的机构一样,并非建立在个人的优点,而是建立在个人的弱点之上。理性教堂要求的并非能力,而是无能。一个无能的人才容易受教。

烦躁和枯燥颇为接近,但是它的原因是:低估工作所需要的时间。你不知道会有怎样的结果,因而无法依照预定的计划完成大量的工作。面对这样的挫折,首先你的反应就是烦躁。


禅与摩托车维修艺术 ( Zen and the Art of Motorcycle Maintenance)

累积销量超过一千万册, 美国大学“禅与现代美国文学”课程的必读参考书。

70年代的梭罗——罗伯特•M. 波西格;《时代》周刊评选20世纪70年代十本最有影响力的书之一。

作者讲诉了在70年代的一个夏季,他和一对朋友以及他的儿子骑摩托车从明尼苏达州到加州,走遍穷乡僻壤,将所见所闻所感所思向他十一岁的儿子倾吐,这个男人在游历中体悟生命意义、获得自我拯救的过程。

内容简介 · · · · · ·

在一个炎热的夏天,父子两人和约翰夫妇骑摩托车从明尼苏达到加州,跨越美国大陆,旅行的过程与一个青年斐德洛研修科学技术与西方经典,寻求自我的解脱,以及探寻生命的意义的过程相互穿插。一路上父亲以一场哲学肖陶扩(Chautauqua,又译学托扩,肖陶扩,是19世纪末期与20世纪早期在美国非常流行的成人教育运动(同时也指其集会教育形式)。在1920年代中期以前,肖托夸集会在美国农业地区广为传播。肖托夸为社区提供娱乐与文化教育,与会成员包括了当时的演说家,教师,音乐家,艺人,牧师和其他各方面专家。但这一运动随着广播,电视,电影等的崛起而逐渐消亡。)的形式,将见到的自然景色,野外露营的经历,夜晚旅店的谈话,机车修护技术等等日常生活与西方从苏格拉底以来的理性哲学的深入浅出的阐述与评论相结合,进行了对形而上学传统的主客体二元论的反思,以及对科学与艺术,知识与价值,古典主义与浪漫主义,精神与物质,机械论与神秘主义,西方与东方等西方二分法划分下的事物间的关系的思考。并潜入自己的过去,探寻在现代文明下自己精神的分裂的起源,完成了一次自我心灵与人类文明的探索。

Zen was published in 1974, after being rejected by 121 publishing houses. "The book is brilliant beyond belief," wrote Morrow editor James Landis before publication. "It is probably a work of genius and will, I'll wager, attain classic status."

Indeed, the book quickly became a best-seller, and has proved enduring as a work of popular philosophy. A 1968 motorcycle trip across the West with his son Christopher was his inspiration.

Christopher Lehmann-Haupt reviewed Zen for The New York Times in 1974. "[H]owever impressive are the seductive powers with which Mr. Pirsig engages us in his motorcycle trip, they are nothing compared to the skill with which he interests us in his philosophic trip," he wrote. "Mr. Pirsig may sometimes appear to be a greener‐America proselytizer, with his beard and his motorcycle tripping and his talk about learning to love technology. But when he comes to grips with the hard philosophical conundrums raised by the 1960's, he can be electrifying."

作者简介 · · · · · ·

Author Robert Pirsig works on a motorcycle in 1975.

William Morrow/HarperCollins

罗伯特•M.波西格(Robert M. Pirsig),1928年生于美国明尼苏达州双子城。15岁进入明尼苏达大学主修化学,后又学习哲学,之后在该校攻读传播学硕士;他曾到印度伯纳雷斯印度大学学习东方哲学,并担任修辞学教授。在追求真理的过程中,因为西方倡导的二元对立与二分法带来的分裂而困扰不已,因而一直试图寻找支离破碎的文化的整合之道,这些问题长久折磨着他并让他焦虑又烦躁。1961年他被诊断为偏执型精神分裂症和临床忧郁症,被多次送进医院。1963年起接受了多达28次的休克疗法,在此期间妻子与他离婚。后来他终于不再执着于自己的理论并且出院,转而开始潜心写作来表达自己的想法。

1968年他与长子克里斯一起骑着摩托车从双子城出发,在中西部旷野、洛矶山区和西海岸从事心灵探险。他希望从狭窄而受限的自我解脱,于是才开始这场横跨美国大陆的万里长旅,一路经过复杂经验与反省思考,终于恢复了自我的完整。

本书出版后波西格一直过着隐居避世的生活,并与第二任妻子完成了横渡大西洋的轮渡之旅。

目录 · · · · · ·

“佛陀或是耶稣坐在电脑和变速器的齿轮旁边修行会像坐在山顶和莲花座上一样自在。如果情形不是如此,那无异于亵渎了佛陀——也就是亵渎了你自己。”

主人公游踪

第一部分

第二部分

第三部分

第四部分

Quality

Robert M. Pirsig’s Zen and the Art of Motorcycle Maintenance from 1974 is one of the world’s most widely read philosophical books. I think it has a strong connection to Kopimism.

The Kopimist creation myth identifies three Fundamental Principles that have worked together to create life on Earth: CopyingThe Desire to Build Something Larger Together, and The Attraction Force of the Good.

The book of Pirsig revolves around the concept of Quality, which acquires a more and more metaphysical meaning as the book progresses.

I believe that Pirsig’s Quality and what the Kopimist creation myth calls The Attraction Force of the Good are very closely related to each other, perhaps even identical.

The first half of Zen and the Art of Motorcycle Maintenance deals with the difference between ”romantic” and ”classic” beauty, the difference between hip and square, to use the language of the 70’s. Romantic beauty is the immediate beauty on the surface that you notice directly with your eyes. Classic beauty is instead the internal, structural beauty, where all the parts fit together to a harmonious whole. To see and appreciate this type of beauty you need knowledge and an understanding of the internal structures, so the classic beauty is not as immediate as the romantic.

Pirsig fells that many of the problems in the world (or at least the conflict between hip and square that was high on the agenda in the 70’s) can be traced back to the divide between these two perspectives, which has given us two different incompatible ways to view the world around us. Pirsig wants to find a way to bridge this divide.

After a while he focuses on the word Quality, which at least is used in both the romantic and the classic view of the world. Romantics and classics (in this sense) may have different opinions about what is beautiful, what is Quality, but they both have the concept. This is a starting point, at least.

A cornerstone in Pirsig’s philosophical reasoning is that he refuses to define what Quality is. He sees Quality as something that exists, but argues that it cannot be defined in terms of other concepts, since any definition would only capture something that is less than, and different from, what he means by Quality.

But even if Quality cannot be defined, we all have the capacity to recognize Quality. The main character Phaedrus, who is Pirsig’s alter ego in this part of the book, works as a rhetoric teacher at a university. His job is to teach students how to write texts with quality. Now he tries to apply his philosophical ideas about Quality in the classroom.

Phaedrus starts by demonstrating that we all have the capacity to recognize Quality, by reading out a good and a bad essay to the class, and having the students vote about which one was the best. Although they have not yet taken the class that is supposed to teach them how to write well, they are still in remarkable agreement as to which of the two texts is the best. They may not know how to write a text with Quality, but they can recognize it instinctively.

Phaedrus/Pirsig thinks that this is an ability that all living organisms have, and constructs an example with an amoeba (on page 244 in my paperback edition):

Quality is the response of an organism to its environment. An amoeba, place don a plate of water with a drop of dilute sulfuric acid placed nearby, will pull away from the acid (I think). If it could speak the amoeba, without knowing anything about the sulfuric acid, could say ”This environment has poor quality”. If it had a nervous system it would act in a much more complex way to overcome the poor quality of the environment. It would seek analogues, that is, images and symbols from its previous experience, to define the unpleasant nature of its new environment and thus ”understand” it.

But if everybody is born with the ability to instinctively recognize Quality, why is there so much disagreement about it? Discussions about what is good and bad art seldom lead to a consensus, and so far nobody has been able to set up any objective rules for determining the issue.

Phaedrus’ answer is that we all interpret Quality differently, depending on our different experiences and different knowledge. He speculates that if he had read two texts that were outside his students’ frames of reference, like for example medieval poetry instead of ordinary essays, the students would have had a much harder time telling the good from the bad, since they would not have the proper background knowledge.

But above all, he sees a big dividing line between those who talk about romantic (immediate) beauty and those who talk about classic (inner, structural) beauty. He now has a world view like this:

It is logical, but Phaedrus doesn’t like it at all. Instead of Quality as a unifying concept between the romantic and the classic view, Quality itself has been cut up in two. His neat, undefined Quality is getting cut up and killed by the analytical knife.

Phaedrus also struggles with the problem whether Quality is objective or subjective. Behind this seemingly innocent question lurks a raging bull, ready to impale Phaedrus’ analysis on either one razor sharp horn or the other.

If Quality is an objective property, why has nobody been able to construct a scientific instrument to detect and measure it?

But if it is subjective and only exists in the head of the observer, then it is just a fancy name for whatever you like!

Phaedrus rejects the alternative to say that Quality is an objective property inherent in the objects, since there is no way to suggest any scientific instruments that would be able to determine Quality in an objective manner.

But he also rejects the other horn of the bull, that Quality would be subjective and be ”just whatever you like”. He discovers that what makes that description so infuriating is the word ”just”, which adds no logical value to the statement, but is only an insult suggesting that ”what you happen to like is of no importance”. If you remove the word ”just”, nothing remains but a truism: ”Quality is what you like”. That’s what Phaedrus has been saying all along, so he’s got no problem with that.

He now rebuilds his metaphysical pyramid to look like this:

He now has Quality as a unifying concept at the top of the pyramid, either as a synonym for Reality, or at least as part of it. It is not a part of the objects, because it’s meaningless to talk about Quality unless there is a subject there to perceive it. But neither is it a purely subjective property that only exists in the observer’s head. Quality appears at the point at which subject and object meet.

Quality is something that is a real and existing part of the universe, according to this model, but it manifests itself as an event when subject and an object meet, rather than tresiding exclusively within either the object that exists, or within the subject who is watching.

《禅与摩托车维修艺术》经典语录


  • 在所有关乎技艺方面的工作背后,都有一个“道”或类似于“禅”的东西,一通百通。有时,你就得放弃已有的工匠情结,更多地要把自己的理念,思想都糅合在一个物件上,这时技术只是一个副产品罢了。

  • When one person suffers from a delusion, it is called insanity. When many people suffer from a delusion it is called a Religion.

  • 一个人产生幻觉被称为精神错乱。很多人产生幻觉被称为宗教。

  • 骑摩托车旅游和其他的方式完全不同。坐在汽车里,你只是局限在一个小空间之内,因为已经习惯了,你意识不到从车窗向外看风景和看电视差不多。你只是个被动的观众,景物只能呆板地从窗外飞驰而过。

  • 骑摩托车可就不同了。它没有什么车窗玻璃在面前阻挡你的视野,你会感到自己和大自然紧密地结合在了一起。你就处在景致之中,而不再是观众,你能感受到那种身临其境的震撼。

  • 我们打算好好欣赏一下沿途的风光景致,所以要好好享受旅游的过程,不会做那种在很短时间之内游览几个景点的煞风景的事。

  • 沿途时不时还有小孩向你挥手,也有大人从屋里走到廊前看看是谁经过。一旦停车问路或是想瞭解什么当地的情况,你得到的回答往往出乎意料:他们会问你打哪儿来,已经骑了多久,热情而又滔滔不绝地和你神侃半天,简直比你还要兴奋。

  • 如果你对事情有完全的信心,就不太可能产生狂热的态度。就拿太阳来说吧,没有人会为了它明天升起而兴奋不已,因为这是必然的现象。(光剑评:不确定性才让人感到兴奋、迷恋,例如:爱情,赌博,政治,战争......)

  • 仓促本身就是最要不得的态度。当你做某件事的时候,一旦想要求快,就表示你再也不关心它,而想去做别的事。

  • 我们常常太忙而没有时间好好聊聊,结果日复一日地过着无聊的生活,单调乏味的日子让人几年后想起来不禁怀疑,究竟自己是怎么过的,而时间已悄悄溜走了。

  • 人的热情、情感以及意识中情感的层面,其实也是自然法则的一部分,而且是它的核心。

  • 工作的时候要保持内心的宁静,它是工作的核心。

  • 要想具有鉴赏力,了解如何完成高级的工作,体会和工作融为一体的感觉,就要培养内心的宁静。

  • 内心的宁静涉及到一种自然的态度,让人与周围的环境完全融合在一起。在我们做自己真正想做的事时,就会有这种情况发生。

  • 内心的宁静会产生正确的价值观,正确的价值观就会产生正确的思想,正确的思想就会产生正确的行动。

  • 在这里要提到逻辑的两种方法,归纳法和演绎法。

  • 归纳法是从观察摩托车开始,然后得到普遍性的结论。比如说,如果摩托车在路上碰到坑洞,发动机就煌火了;然后又碰到次,发动机又熄了;然后再碰到一次,发动机仍然熄了;之后,行在平坦的路上,就没有媳火的情形,然后再碰到一次,发动机又熄火了。那么这个人就可以合理地推断,发动机熄火是坑洞造成的,这就是所谓的归纳法 由个别的经验归纳出普遍的原则。

  • 演绎法正好相反,它是从一般的原则推论出特定的结果。比如说,我们知道摩托车有一定的结构、体系,修理人员知道喇叭是受电池的控制,所以一旦电池用完了,喇叭自然也就不会响了,这就是演绎法。

  • 对一个浪漫的人来说,这种古典的方式往往显得很沉闷,呆滞而且丑陋。就像保养车子一样,车子的一切都可以分解成零部件和它们之间的关系。所有的一切都必须经过测量和证明,这就给人一种沉重的压迫感,一种永无止尽的灰暗,这就是一股死亡的势力。

  • 对于一个古典的人来说,浪漫的人就很轻浮而没有理性,心情起伏不定,不值得信任,只对享乐感兴趣,是一种肤浅的人,就像寄生虫一样没有内涵,无法养活自己,是社会的负担。从这里我们就差不多可以看出他们彼此之间的冲突了。

  • 心的宁静有三种等级,生理上的宁静虽然也有许多等级,但似乎是最容易达到的境界,印度神秘的修行者就曾经埋在地下好几天仍然活着。精神上的宁静,也就是消除个人的杂念,相对来说不太容易做到,但是仍然可以达成。至于价值方面的宁静,也就是一个人没有贪念,只是单纯地过着自己的日子,这一点似乎是最难的。

  • 从古代流传下来的理性结构已经不符合所需,从而显露出它真正的面目——在情感上是空虚的,在美学上没有任何表现,而在灵性上上更是一片空白。

  • 在整个文明的理性结构下,活得很盲目而且很疏离。

  • 我们刻意避免按照固定的行程前进,宁可随心所欲地走走停停,因为旅游本身远比赶赴某一个目的地更加惬意。

  • 其实现代人未必比以前的人聪明,人的智商并没有多大改变,那些印第安人和中古世纪的人跟我们都差不多,但是彼此所处的环境不同;在以前的环境中,他们认为鬼神是存在的,就像现代人认为原子、质子、光子和量子是存在的。从这个角度来说,我相信有鬼,也就是说,现代人也有属于他们的鬼神。

  • 人在思考和感觉的时候往往会偏向于某一种形式,而且会误解和看轻另一种形式。然而没有人会放弃自己所看到的真理,就我所知,目前还没有人可以真正融合两者,因为两者之间根本就找不到交会点。

  • 所以在近代古典和浪漫的文化之间,产生了严重的冲突——这两个世界逐渐分离,互相仇视,所有的人都在怀疑是否要继续这样发展下去。事实上没有人希望如此——不论他的敌手如何想。

  • 通常我们无法看到,除了是与非之外,还有第三种可能性,因为这不合乎思考的习惯。这第三种可能性能够拓展我们的视野,引领我们走向完全不同的方向。我找不到一个特定的形容词,所以想借用日文的“无”这个字。“无”不是表示一无所有,“无”只是说没有等级,不是“一”,不是“零”,不是“是”也不是“非”。它表示在回答一个问题的时候,超越了“是”与“非”的等级,因而它所强调的就是不去问问题。如果答案不适合这个问题,就是“无”的现象。有人问禅宗的修行者,狗是否具有佛性。他的回答就是无。意思就是,回答有或是没有,都是不正确的,因为佛性超越了有或没有的问题。

  • 好像那些在我们身后的山谷里的人们,大部分人望着灵性的高峰,但是一生从来不曾攀上过,只是听听别人的经验就已经很满足,而自己不愿意花费任何心血。有一些人则是靠着有经验的向导,他们知道最安全的路,因而能够很顺利地到达他们的目的地。但是还有另外一批人,不但没有经验,而且不太相信别人的经验,想要走出自己的路。其中很少有人能成功,但是总有一些靠着自己的意志、运气还有上天的恩典而做到了。那些成功的人要比别人更明白,其实登山并没有惟一或是固定的路线,有多少这样的人物就有多少条路。

  • 精确的仪器是为了表达一种理念而设计的,如果你想要在空间上达到完美的境界是不可能的。因为摩托车没有任何一部分能够达到完美,但是如果你很接近完美,就会发生令你惊讶的事,因为它可以在极限之内,奇妙地飞驰过乡村田野。所以最基本的就是要了解这种理念。约翰看到摩托车的时候,只看到各种不同的结构,于是就厌恶它,然后拒绝进一步的接触。但是在我的眼睛里,我却看到设计者的理念。约翰认为我接触的是各种零件,实际我接触的是各种观念。

  • 逻辑就是把主客观分开,所以逻辑不是最高的智慧,想要消除这种因划分主客观所产生的幻觉,最好的方法就是减少生理、精神和情感上的活动。为了达到这个目的,有许多修炼的方法,其中最重要的一种方法,就是所谓的“禅”了。

  • 过去”只存在于我们的记忆之中,“未来”则存在于我们的计划之中,而只有“现在”才是惟一的真实。你理智上所意识到的那棵树,由于这一小段的时间的关系,便属于过去,因而对你来说并不真实。任何经由思想所意识到的总是存在于过去,因而都不真实。所以真实总是存在于你所看到的那一刹那,且在你还没有意识到之前。除此之外,没有别的真实。

  • 一个人如果能够在安静当中,真正看见、听见、感受到真实的宇宙,而不是一些八股的思想,他必然会充满了进取心。进取心不是某种稀奇古怪的东西。

  • 是什么使希腊的战士表现得这样神勇?”季多提出这样的疑问。“并不是我们所认为的责任感——对别人的责任感,而是对自己的责任感。他们努力追求的目标被我们翻译成伦理道德。然而,希腊原文却是指卓越……这个词有许多值得讨论之处。它贯穿了希腊人整个的生活。”这就是良质的定义,早在辩证学者运用文字陷阱之前的一千年就已经存在了。如果有人还不了解它的意义,那么他要么是在撒谎,要么是对人类的命运从来就漠不关心。我们不值得为这种人进行任何解释。

  • 习惯于二元思想的人会认为,“无”的状态是一种被掩藏的、与我们无关的现象,但是在所有科学研究中都会遇到这种现象。而自然不会欺骗人。自然的答案也永远都会与人相关。所以把自然给出的“无”的答案掩盖起来,是不诚实的行为,也是一种错误。能够认识和重新评估这种答案,才能够帮助理论更接近实验的结果。每一位实验室里的科学家都知道,一旦他实验的结果超越了单纯的是与否,就意味着他的实验设计不良。然而,他更应该这样想,这样的结果倒能避免将来再犯同样的错误。

  • 一个人坐在那儿沉思,突然之间——一闪而过——他顿悟了。一直到经过实验,才能够证明假设的真假。然而实验并不是它的源头,它的源头在别的地方。爱因斯坦曾经说过:人类用最适合自己的方式,描绘了一幅最简洁、最容易了解的世界图像。然后试着用经验取代某种层次的世界,然后征服它……他创造了这个宇宙和他感情生活的支柱,这样才能由中找到安宁,而这安宁是无法从个人狭窄的经验当中获得的……最崇高的工作……就是要建立这些宇宙基本的法则,这些法则经过演绎就能创造出现今的世界。而要通往这些法则没有合乎逻辑的路;只有靠着直觉和对经验的体谅才能进入其中……直觉?体谅?用来形容科学的源头是很奇怪的字眼。

  • 除非你很喜欢大声喊叫,否则一路上便很少说话,主要的精力都花在观赏风景和沉思上,想想自己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看看天色如何,或是回忆一下往事,偶尔也看看摩托车的状况,欣赏一下我们来到的乡野。日子就是这样随意,忘掉时间,没有人会催促你,也不会担心浪费时间。

  • 我从理智、知识的角度去看修理把手的问题,其中牵涉到金属的所有科学上的特性。而约翰却从直觉和当下的角度去看待它。我是从内涵着手,而他却是从物的表象开始。我看到的是这个铝片的意义,而他看到的却是这个铝片的外观。所以,如果你只看到铝片的外表,当然会沮丧,谁会喜欢在一台新买的摩托车上安装废铝片呢?

  • 神话不仅包括希腊神话,同时也包括旧约、吠陀经,还有各种文化的早期传说,它们对我们现在的知识都有贡献。神话先于理性的论点认为,现代的理性都是由这些传说而来。我们今日的知识和这些传说的关系,就像大树和它原先还是小灌木时候的关系一样。我们只要研究简单的灌木结构,就能获得对大树的了解。因为它们属于同一种类,只是大小有些差异罢了。

  • 你必须走过那条死萌的幽谷,没有人能替你走出去。

  • 如果你拿一部发动机或是机械图,或是电子仪表给浪漫的人看,他一定不感兴趣,因为他所看到的只是表象,枯燥无味,只是列出一大堆复杂的专有名词、线条和数字,没有让他觉得有趣的事。但是如果你把这些东西拿给一个偏向古典思想的人看,他会仔细地观察,然后就会着迷,因为他看到在这些线条和符号之后是丰富的基本形式。

  • 在这里,你有两种事实,一种是你立刻感受到的艺术表象,另外一种是隐藏其中的科学道理,因为它们彼此不相融,所以彼此之间没有多少的关联。

  • 一个人在修理摩托车的时候,对车子的了解分分秒秒都在改变,因而得到了全新认识,其中蕴含了更多的良质。修理的人不会受限于传统的做法,因为他有足够理性的基础拒绝这些思想。真实不再是静态的,它不是让你决定是要去奋战还是打退堂鼓的思想,它们是会跟着你成长的思想。所以具有良质的真实,它的本质不再是静态的,而具有爆炸性的威力,一旦你了解了这一点,就永远不会被卡住了。它虽然有形式,但是这种形式可以改变。

  • 你回顾过去三千年来的历史,就会后知后觉地以为发现了事情的因果关系,但是一旦你去查考当代的史料,就会发现这些原因在当时往往并不明显。每到拓展根基的时候,世事就会变得像现在一样混淆不清,而且目标不明。

  • 我所谓的内心的宁静,和外界的环境并没有直接的关系。出家人在打坐,士兵在隆隆的炮击声中,或者是机械人员正在做万分之一英寸的校准,都可能产生内心的宁静。它涉及到一种自然的态度,让人与周围的环境完全融合在一起。这种融合有许多等级,而宁静也有许多等级,你的功夫愈深,就愈了解它的深奥和困难度。事实上,很多成就都是只从某一种角度发现了良质,发现过程中必须有这种自然的态度,否则这些成就就相对没有意义,也很难达到;而自然和忸怩是完全不同的两回事,它来自于内心的宁静。

  • 真正的大学并没有特定的地点,也没有校产;既不支付薪水,也不接受物质的报酬。真正的大学是心灵的世界,是多少世纪以来流传给我们的理性思想,它不存在于任何特定的建筑物之内。这种心灵的世界,许多世纪以来都是通过一群所谓的教授所传递的,而教授这个头衔并不属于真正大学的一部分,大学的本质在于流传下来的理性的自身。

  • 科技只是制造物品,而制造物品本身并不丑陋。否则艺术品就不可能产生美感了,因为艺术也是制造物品。实际上科技这个词的词根就意味着艺术。在古代希腊人心中,从未把艺术和制造分开过,所以二者根本就是同一个词。

  • 要解决人类价值和科技需求之间的冲突并不需要逃避科技——这是不可能的。方法在于打破传统的二分法,进而真正了解科技的本质——并不是窃用自然,而是把自然与人的精神融合为一,创造出可以超越二者的产物。当这种产物已经出现,就像第一架横越海洋的飞机,或是人类第一次踏上月球,全人类就会对科技的超越性有全新的认识。但是同时在个人生活当中,也需要提升自己的精神层次。

  • 人们期望从科学研究当中得到的结果和实际上所得到的结果,在这里正好互相冲突。然而似乎没有多少人正视这个问题。运用科学方法的目的,就是要从许多假设当中找出正确的一个,这就是科学的目的。然而我们从科学的历史来看,事实恰恰相反。各种资料、史料、理论和假设不断大量地增加,科学把人从惟一绝对的真理,引向多元、摇摆不定、相对的世界,是造成社会混乱、思想价值混淆的主要元凶。而这一切现象原本是科学要消灭的。在许多年前,斐德洛在实验室中已经觉察到的结果,现在在这个科学世界中我们随处可见。科学反而制造出反科学的混乱。

  • 活着,是一件不可能的事,然而毕竟活着就是人生最终的目的。所以伟人们就努力医治别人,希望人可以活得长一点,而只有疯子才会追问为何如此。一个人追求长寿,就是为了活得更久,没有别的目的

  • 辩证法是逻辑的源头,但是却来自于修辞学,而修辞学则是神话和古希腊诗学的传承。这在历史上和常识上都确有其事。而诗与神话则是史前人类对周遭世界的反映,而且以良质为根基。所以,归根结底,是良质而非辩证法酝酿了我们所知的这一切。

  • 有一位朋友和我骑同一个牌子、型号甚至同一年生产的车子,有一次他骑来让我修理,当我骑上它的时候,我很难相信这部车子竟然和我的是同一个牌子。你会发现车子已经拥有了属于它自己的声音和节奏,与我的完全不同——不是不如我的,而是不同。我想你可以称之为个性,每一部摩托车都有它自己的个性,也可称之为你对这一部车子所有直觉的总和。这种个性常会改变,多会变得更糟,但常常也会变得出人意料地好,培养这种车子的个性正是维修保养的真正目的。

  • 我想我不会把它卖掉。其实也没有什么原因。它们不像汽车一样,几年之内,车身就锈蚀了。如果经常保养、定期翻修,它们就会和你一样长命,甚至更长一点。这就是所谓的良质。

  • “卓越”暗示着对生活的完整或惟一性的尊重,因而不喜欢专门化。它还暗示着对所谓的效率的轻视——它具有更高等级的效率,它不止要求生活的一部分卓越,而且要求生命的本身就很卓越。

  • 而神话先于理性的论点认为,每一个孩子出生的时候,都像山顶洞人一样无知。而这个世界之所以不再回到山顶洞人的时代,是因为每一代都有属于他们自己的神话。虽然神话已经被理性取代,但是理性仍然是一种神话。整个庞大的常识体系把我们的心连在一起,就像细胞把我们的身体连在一起一样。如果认为一个人和社会并不这样相连,而且可以随意接受或是拒绝神话,那就不了解神话的意义了。斐德洛认为,只有一种人能接受或是拒绝环境中的神话,这种人就是所谓的疯子。所以摆脱神话的人就会发疯。

  • 现代科技非常典型的结果,为了让人容易接受它沉闷的外表,就在外面加一层包装。然而对于那些对浪漫的良质十分敏锐的人来说,这种情形更糟,因为它不只乏味到令人沮丧,同时还有虚伪的矫饰。把这两者加起来,你就可以得到现在美国科技精确的形象:流行的汽车、流行的摩托车、流行的打字机、流行的时装。流行的冰箱里装着流行的食物,摆在流行的厨房里,房子也是流行的。流行的塑胶玩具给流行的小孩。在圣诞节和过生日的时候,流行的小孩和他们流行的父母一起参加流行的聚会。你得经常跟上流行而不厌倦,所以你落入了流行的陷阱之中。有一群人从来不知道世界上有良质的存在,为了制造美感和利益,就在科技丑陋的外表上蒙了一层厚厚的浪漫的虚伪。

  • 机器会反映出你真正的个性、感受、推理和行动,而不是反映你自我吹嘘、膨胀的那一部分。如果你的士气来自于你的自我,而非良质,那么这种虚假的形象很快就会完全崩溃,那你就会非常沮丧。

  • 这是将人为的解释附加在事实上面,而永远不是事实的本相。一旦人们完全接受这种二分法,那么原先技术人员和摩托车之间不可分的关系,以及技术人员对工作的感情,就被摧毁了。传统的理性将世界分为主观和客观,把良质摒除在外,一旦卡住了的时候,任何主客观的事物均无法像良质一样,告诉你该往哪里去。

  • 过去,我们的理性世界一直都在逃避,甚至拒绝史前时代人们浪漫而非理性的认知。之所以在苏格拉底之前就开始排拒热情,也就是情感,就是为了解除人类理性的禁锢,进而了解当时谜一样的自然法则。现在,我们则要借着融入原先我们逃避的热情,进而深入了解自然的法则。人的热情、情感以及意识中情感的层面,其实也是自然法则的一部分,而且是它的核心。

  • 这就是这个城市的灵魂。盲目、巨大、邪恶而没有人性;夜里你可以看到南方有大火炉燃起熊熊的火焰,而在啤酒、比萨和洗衣店招牌之间是浓厚的煤灰,沿着街边则是许多不知名而没有意义的招牌。

  • 科学的问题在于它并没有和人的心灵连在一起,所以在盲目之中表露出它丑陋的一面,因而必然引起人们的厌恶。然而过去人们并没有注意到这一点,因为大家最关心的是衣食住行的问题,而科学正好能满足人们这方面的需要。“但是现在有更多人相信,也注意到科学所产生的丑陋现象,因而怀疑我们是否需要牺牲灵性和美感上的需要,以满足物质方面的欲望。这点最近已经引起全国人民的注意,大家开始反对工业所带来的污染,反对一切科技化等等。”

  • 几何学的公理不过是化装过的定义。然后,既已认同了几何学公理的本质,他转而考虑这个问题,欧几里得几何学是真的还是黎曼几何学是真的?他回答:这问题毫无意义。这好像我们这么问:是否英尺制是对的而常衡制是错的?是否笛卡儿坐标是对的而极坐标是错的?一个几何学不可能比另一个更正确;它只可能是更方便。几何学不是真实的,它只是更先进的。

  • 什么事实像是能够再次出现的?简单的事实。怎么认出它们?选择那些看上去简单的。要么这朴素性是真实的,要么就是那些复杂的要素不好辨认。

  • 目前,我们的科学陷入了盲目搜集资料的状态,因为我们对科学的创意没有理智地认知。到处充斥着流行艺术——非常贫瘠的艺术,因为我们并没有融入到艺术形式中。艺术家没有科学的知识,科学家也没有艺术的知识,两者都不重视精神的层次,这样导致的结果不但十分糟糕,简直是十分恐怖

  • 我们可以看到,很多个世纪以来,在假设、实验、结论各方面不断出现新的材料,同时也建立起它的思想体系,因而消除了那些对古人的生存不利的因素。从某个角度来看,浪漫的人对于理性的诅咒,主要是因为理性把人类从原始的状态当中提升起来,它是这样有力而又主宰了一切,因而排除了其他所有的一切,完全控制了人自己,这就是抱怨的来由。

  • 物质的纯粹形式,既清楚又开阔,他就有可能存活。正是对良质所做的那些卑微而悲惨的努力,才足以致人于死地。就拿那间公寓中石膏制的假壁炉来说,它被用来容纳那从来不曾存在过的火焰。或者像公寓与前面的树篱之间那一片数英尺见方的青草地。在蒙大拿州之后,数英尺见方的青草地。如果他们忽略树篱或青草地,那就没事。现在它的作用就是提醒人们去注意那些已然失去的事物。

  • 斐德洛想起梭罗曾经说过:“只有在失去的时候才有所获得。”这时他才第一次明白,人们凭借辩证法了解并统治了世界,结果却得到了令人难以置信的损失。他曾经培养了自己在科学方面极高的能力,能够运用自然现象来实现自己力量和财富的梦想——但是同时,他也付出了巨大的代价:他丢掉了一种非常重要的了解,也就是了解自己身为世界的一部分,而非它的敌人。

  • 造成这种寂寞的主要原因就是科技,就是科技的产品,像电视、喷射机、高速公路等等——但是我希望说明一点,真正的祸首并不是科技本身,而是科技所带来的一种趋势,物化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也就是在科技背后截然二分主客观的看法造成了这种现象。这就是为什么我要费尽心力借着科技来改变这种现象。一个知道如何怀着良质去修理摩托车的人,要比不具有这种情怀的人有更多的朋友,而且他的朋友不会把他视为一个物体。良质总是能够消灭主客体之间的距离。

  • 科学能够轻而易举地探知自然界是否有“无”的存在,只是我们忽而不察。比如说,有人认为电脑只有两种运算方式,一种是一,一种是零,这种说法十分可笑。任何一位电脑工程师都知道有另外一种运算方式,那就是把电力关掉的时候,电路系统会呈现“无”的状态。它既非一也非零,而是一种用一和零无法解释的状态。除了关掉电源之外,还有其他一些状态,也是无法用零、一解释的。

  • 数学,这科学确定性的基础突然不再确定了。现在,不可动摇的真理在我们眼中有两种互相矛盾的形象,对各种年纪的人而言,它们都是真的,不论他们喜好如何。正是这一深远危机的基本原则动摇了这个镀金年代的科学家的自大。我们怎么知道这些几何学公理中的哪一个是正确的?如果没有任何基本原则可去分辨,那么你就有了一整个承认逻辑性矛盾的数学。但是一个承认内在逻辑性矛盾的数学根本就不是数学。非欧几里得几何学的最终效果不过只是魔术师莫名其妙的咒语,其中的信念全然由信仰所维持着!

  • 只要人活着就会发生不愉快和不幸的事。

《禅与摩托车维修艺术》(罗伯特·M·波西格)骑行路上的哲学思考 Zen and the Art of Motorcycle Mt...相关推荐

  1. 《禅与摩托车维修艺术》骑行路上的哲学思考

    我们常常太忙而没有时间好好聊聊,结果日复一日地过着无聊的生活,单调乏味的日子让人几年后想起来不禁怀疑,究竟自己是怎么过的,而时间已悄悄溜走了. 现代人为事业,为赚钱,已经远离了自己,变成机器,忘记自己 ...

  2. 《禅与摩托车维修艺术》读后感

    前几天,因为朋友的推荐,我终于开始读<禅与摩托车维修艺术>这本听说了很多年,却一直没有开始阅读的书.一旦开始,就一发不可收拾,大概花了4天的时间,我就读完了这本书.趁现在满脑子都还是书里的 ...

  3. 《禅与摩托车维修艺术》读后感第一篇

    这是学习笔记的第 1739 篇文章 下午在火车上继续拿起<禅与摩托车维修艺术>,不要被书名误导,这是一本关于哲学的书,开始读起来很吃力,读了几页之后,内心是浮躁的,我强忍着内心的躁动开始重 ...

  4. 《禅与摩托车维修艺术》摘录(一)

          问题不在于摩托车,也不在于水龙头,问题在于他们无法忍受高科技的产物,这样一来,发生的各种状况便明朗起来了,我知道是因为科技的关系.思薇雅曾经很不喜欢一个朋友,因为对方认为电脑程序设计是很有 ...

  5. 【读书】《禅与摩托车维修艺术》读后感

    <禅与摩托车维修艺术>_ 罗伯特•M.波西格(Robert M. Pirsig) 经典语录 我们刻意避免按照固定的行程前进,宁可随心所欲地走走停停.因为旅行本身比赶赴某个目的地更加惬意. ...

  6. 《禅与摩托车维修艺术》摘录(二)

         今天早上我谈过思想的体系,现在我想谈谈如何在这些体系当中找到自己的路--那就是逻辑.      在这里要提到逻辑的两种方法,归纳法和演绎法.归纳法是从观察摩托车开始,然后得到普遍性的结论.比 ...

  7. 禅与摩托车维修艺术思想哲学

    <禅与摩托车维修艺术>是一本由美国哲学家罗伯特·波西格所著的哲学文化类图书,于1974年出版.其思想深刻,引人深思,成为了一本备受推崇的哲学名著. 书中通过讲述两位人物--旅行者和他的好友 ...

  8. 从码农到艺术家——读《禅与摩托车维修艺术》有感

    我因为写了一部人们把它和<禅与摩托车维修艺术>相比较的书而感到甚受恭维.我希望拙作(<时间简史>)和本书一样使人们觉得,他们不必自处于伟大的智慧及哲学的问题之外.--霍金 维修 ...

  9. 读《禅与摩托车维修艺术》

      看到这本书的书名,千万不要认为这是一本讲解摩托车维修的书.实际上,把书名转换为"禅与代码编写的艺术"也是毫无违和感的.   实际上这是一本哲学书籍.作者不断的叩问自己,在人迹罕 ...

最新文章

  1. vmstat参数解释
  2. 基于RTP的h.264视频传输系统(二)
  3. Linux的vagrant配置vmware
  4. java 缓存的简单实现_Java8简单的本地缓存实现
  5. C++ 预编译头文件
  6. springboot 配置webservice接口
  7. 《三国演义》社交网络数据分析:最重要的一号人物竟是……
  8. caffe测试多张图片--需改代码
  9. 教你如何修改树莓派的时区和网络对时
  10. 差分相干解调 matlab,差分码PSK信号的相干解调系统仿真
  11. python爬虫二十三:使用fiddler抓取app数据(三)
  12. app 原形设计常用工具总结
  13. 安卓应用程序加密,签名和发布
  14. Thread.setDaemon
  15. LDA模型,获取所有的文档-主题分布(即得到文档对于每个主题的概率分布)并保存
  16. 计算机编程 寒假项目总结,我的软件工程之路--寒假总结
  17. Linux杂谈之python命令
  18. Ajax 请求中出现OPTIONS(Request Method: OPTIONS)
  19. 认证鉴权对于 API 网关的重要性
  20. Android 透明度设置

热门文章

  1. JAVA虚拟机栈的主要特点
  2. Hackthebox(1)系列持续更新
  3. 特别实用的正则在线工具regexr
  4. 利用高斯(Guass)算法求解2维的SVP向量
  5. [字符串题-java]1189. “气球” 的最大数量
  6. MCAL PWM Module详解
  7. Banana PI (香蕉派) 安装 ubuntu-core-14 最小核心的操作步骤
  8. 为什么要使用虚拟机?
  9. 如何在网页上添加一个微信关注链接?(一键跳转微信关注公众号)!!注意是从外部跳到微信关注...
  10. 使用安全杀毒软件禁止单个程序联网的方法,超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