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墉写给女儿的信

  著名美籍华人艺术家、教育家成功培育一双儿女,儿子获哈佛博
士,女儿获布什总统奖,该书写给女儿,教她《跨一步,就成功》
你能拒绝诱惑吗?
  孩子,我最近发现你看电视的时间愈来愈长了,只是你都不承认。
  放学回家,你一边吃冰淇淋,一边看电视。我走过来、走过去,终于

开口问你“还没看完哪?”你一翻白眼说你只是在吃冰淇淋,还没吃完。
  我心想,只怕你手上的冰淇淋罐子里,已经全成冰淇淋水了。
  晚餐后,我跟你妈妈在院子里散步,看餐厅灯亮着,是你在看电视。

以前你每天都看一个卡通片,没多久就完了。可是这两天我发现你看得特

别久,直到天黑,我们进来半天,你还留在电视前。今天当我问你时,你

又找了个借口,说你只是想看看那连续剧女主角LucyLiu为什么那

样红。
  孩子,因为你的成绩很好,就算你看太多电视,我也不阻止,只是我

开始有些忧心,你会不会难以拒绝诱惑。
  过去我发现,当我在看电影的时候,你经过,只要多站一会儿,又问

问我前面的剧情,就可能赖个半天,才依依不舍地离开。
  这一次我们去洛基山旅行,我也发现,你虽然跟外公同房间,但因为

房间相通,你就总是赖在我们屋里看书,却没看两页,就抬起头说话,看

到妈妈在床上休息,你又过去偎着,没多久,睡着了。
  于是,我开始想,过去你能够自己读书、很少赖在我们身边撒娇,会

不会因为家里大,你一个人在楼上,不容易跟父母“粘”在一起?相反的

,如果家里小,像在旅馆时,家人总在眼前晃,你就会禁不住开口说话。
  我更想,如果家里不只你一个孩子,旁边还有个兄弟或姊妹,又或有

一天,你住到学校宿舍,有了室友,你们会不会都放下功课,整天在一起

瞎扯?
  孩子,请不要怪我这么想。要知道,一个人不得病,并不表示他的身

体好,也可能因为他没机会碰上病毒。有一天,换个环境,可能别人都没

事,他却出了问题。
  正因此,好多高中住在家里,成绩好极了的孩子,虽然申请进长春藤

盟校,却没多久,就因为功课被“当”而退学。又有些大学生,以荣誉生

毕业,却进入社会没多久就迷失了自己。
  为什么?
  因为那高中生过去被娇生惯养,没有离开家的免疫力,那大学生又缺

乏社会的免疫力。当他们一下子拥有完全的自由,接触了室友和社会上的

各种诱惑,就突然失控。
  记得我小时候,每次上教堂祈祷时背“主祷文”,背到“不使我们遇

见试探,救我们脱离凶恶”时,都会想:救我们脱离凶恶,没错!可是为

什么要求上帝“不使我们遇见试探”,而不是“使我们战胜试探”呢?一

直到今天,我都认为“求上帝不使我们遇见试探”是错的,那好比求老师

别考试,不是积极的人生态度。我们需要试探、不怕试探,因为愈有试探

,愈能增加免疫力,也才能保证未来的成功。
  孩子,从现在起,就常把“电视”和“聊天”当做试探吧!每次你被

电视节目吸引,或忍不住想找爸爸妈妈和朋友聊天时,都想想:是不是该

适可而止?是不是要从现在就锻炼自己,在强大的诱惑下保持稳重,在一

群朋友间掌握自我,在一片喧哗中保持宁静?
  家里小,像在旅馆时,家人总在眼前晃,你就会禁不住开口说话。我

更想,如果家里不只你一个孩子,旁边还有个兄弟或姊妹,又或有一天,

你住到学校宿舍,有了室友,你们会不会都放下功课,整天在一起瞎扯?

孩子,请不要怪我这么想。要知道,一个人不得病,并不表示他的身体好

,也可能因为他没机会碰上病毒。有一天,换个环境,可能别人都没事,

他却出了问题。正因此,好多高中住在家里,成绩好极了的孩子,虽然申

请进长春藤盟校,却没多久,就因为功课被“当”而退学。又有些大学生

,以荣誉生毕业,却进入社会没多久就迷失了自己。为什么?因为那高中

生过去被娇生惯养,没有离开家的免疫力,那大学生又缺乏社会的免疫力

。当他们一下子拥有完全的自由,接触了室友和社会上的各种诱惑,就突

然失控。记得我小时候,每次上教堂祈祷时背“主祷文”,背到“不使我

们遇见试探,救我们脱离凶恶”时,都会想:救我们脱离凶恶,没错!可

是为什么要求上帝“不使我们遇见试探”,而不是“使我们战胜试探”呢

?一直到今天,我都认为“求上帝不使我们遇见试探”是错的,那好比求

老师别考试,不是积极的人生态度。我们需要试探、不怕试探,因为愈有

试探,愈能增加免疫力,也才能保证未来的成功。孩子,从现在起,就常

把“电视”和“聊天”当做试探吧!每次你被电视节目吸引,或忍不住想

找爸爸妈妈和朋友聊天时,都想想:是不是该适可而止?是不是要从现在

就锻炼自己,在强大的诱惑下保持稳重,在一群朋友间掌握自我,在一片

喧哗中保持宁静?“电视”和“聊天”当做试探吧!每次你被电视节目吸

引,或忍不住想找爸爸妈妈和朋友聊天时,都想想:是不是该适可而止?

是不是要从现在就锻炼自己,在强大的诱惑下保持稳重,在一群朋友间掌

握自我,在一片喧哗中保持宁静?

别逗臭男生

  “现在常有男生追我们女儿。”
  你妈妈昨天晚上对我说。但是今天我问你的时候,你却摇摇头笑道:

“那不是追,只是想追。”我问你怎知道他们想追,你说你就是看得出来

,因为他们会表现得很滑稽、很烦。我又问你,你想不想让他们追呢?你

对他们有没有意思?你则撇撇嘴:“他们追他们的,我过我的,看看滑稽

表演也不错。”
  男女的爱情常是从“逗”开始的。你看那些小猫小狗,它们是不是常

追来追去、打来打去,还又咬又抓,十足像是仇家在打架。但是打着打着

就突然亲热起来?
  所以,不要以为你没意思,任对方作滑稽表演、自作多情是好的。因

为假戏可能真做,他有意、你无情,到头来成为怨恨。
  孩子,你已经近十六岁了,也是所谓的二八年华,最青春美丽的时候

,今后你一定愈来愈会发现周遭有偷窥你、追随你、对你示好的男生,你

要开始学习如何应付了。
  先让我说个故事给你听:
  有个大老板,对他年轻貌美的女秘书很有意思。有一天,大老板对女

秘书说“星期天是我生日耶!但我不想在家过,我太太也一定不会记得。


  单身的女秘书说“那么来我这儿过吧!我给你庆祝。”
  大老板兴奋极了,那天拿着鲜花和美酒到女秘书家。
  “你在外面坐一下,我到卧室换件衣服。”女秘书对大老板说:“你

别偷看,我叫你,你再进来。”
  大老板心想,女秘书叫他进卧室,一定想跟他亲热,于是在外面先把

衣服脱了。这时候果然听见女秘书娇滴滴地叫他进去。
  大老板光溜溜地把门推开。
  “生日快乐!”全办公室的员工一起在里面喊。
  多好笑,也多尴尬啊!
  这故事之所以惊心,是因为它那么自然,那么真实,绝对可能在生活

中发生。但是你想想,那大老板以后怎么做人?
  我再问你,他的女秘书聪明吗?
  她非但不聪明,而且笨透了对不对?因为她竟然看不出大老板的企图

,而让老板愈陷愈深。
  别让对方愈陷愈深,就是我要强调的,每个聪明的女子,都应该懂得

在最恰当的时间说“NO”。
  记得我年轻时候,有一次应个文化中心的邀请去演讲,负责接洽的是

位非常漂亮又有才华的女生。我很欣赏她,多次赞美那女生,还在演讲后

寄了一本书给她。接着收到那女生的谢函,说她和她男朋友都很喜欢我的

书。我那时想了又想,她为什么要强调她男朋友也喜欢呢?我终于想通了

,她可能怕我欣赏她,是对她有意思,为了避免“出问题”,所以先暗示

她已经“名花有主”。
  欣赏,确实常常可能是爱慕,爱慕的下一步,又常常可能是爱恋。所

以,美丽聪慧的女孩子,一定要注意每个欣赏自己的男生,除非你真对“

他”有意,就该及时让他“停住脚步”,
  只站在欣赏的角度;也使彼此的关系,能维持在“一般友谊”。
  所以今后发现对你有意思,你却一点都没感觉的男生时,别逗他、别

吊他胃口,更不要存心看他的滑稽表演,而主动把话题带开或巧妙地回避

吧!
  至于什么是巧妙?
  对不起!这没法子教,只有你用智慧,自己去想了。

每个人都有的私密的世界

  说几个真实故事给你听。
  初中三年级,我有个同学上课看黄色小说,被老师发现,把小说没收

了。
  接着,我正好有事要找那老师,到办公室,看那老师正低头工作,怕

打扰,就轻手轻脚走到老师旁边。
  老师突然发现我站在他前面,吓一跳,把抽屉砰一声关起来,站起身

,又突然坐下去,沉声问我:“你来干什么?”
  他的脸胀成通红,原来他把抽屉拉开一半,正偷看藏在里面的黄色小

说呢!
  他没多讲,就挥手叫我滚了。
  只是从此,碰上那老师的课,我就紧张得手心冒汗,不敢看他。每次

不幸与他的眼神对上,都感觉他仇恨的目光。
  那一科,我差点不及格。
  念研究所的时候,我有个同学跟他未婚妻闹翻了。他一点都没错,只

是不知为什么未婚妻突然疏远他。
  看他实在可怜,我就请你妈妈出面,找那女生谈谈。
  女生说她未婚夫确实没错,错在把他家里的钥匙交给她。
  有一天,她帮未婚夫去家拿东西,打开门,赫然发现她未来的公公竟

全身光溜溜地坐在沙发上,看色情录像带。
  她吓得赶快退出来了。只是从此不敢再去面对她未来的公公和婆婆,

也不愿再面对我那男同学——她的未婚夫。
  他们终于分开了,而且因为我和你妈妈,替她保守这个秘密,所以相

信一直到今天,那男同学都不清楚出了什么事。
  你知道我为什么说这两个故事吗?
  因为你说常看同学们聚成小圈圈讲悄悄话,但是你的耳朵尖,知道他

们说什么。
  于是我问你,你听到他们偷偷说的每个字,对你有什么帮助吗?
  你要知道,人愈大,愈有隐藏的内心世界。如果你在每个人家装上窃

听器,会发现大家背地谈论和正面说的,可能差了十万八千里。
  人们相忌,竞争愈大,心结常愈深。尤其到你这个年龄,大家开始结

党,把臭味相投的朋友聚在一起,去排斥“不相投”的人。你以为知道每

个人的隐私,知道每个排斥你的人
  ,也让对方知道“你心里有数”,对自己有好处吗?
  错了!就像我前面说的故事,只可能更推远彼此的距离。
  凡事作退一步想,如同在军中,即使大家拿的都是空枪,明明知道里

面没有子弹,也不准用枪口对着人。因为不怕一万,只怕万一,过去常有

莫名其妙,空枪里出现子弹,打死人的事。
  孩子,你有没有发现我每次上楼,或经过你的房间,都把脚步放重?
  因为你的桌子靠窗,你的背对着门,又总是把门打开,我怕你吓到。
  而且,你长大了,有你自己的世界,可能正偷偷上网,看你要看的东

西,我“不想发现”也“不必发现”。所以应该给你时间,把网上的东西

跳开来。
  “未入室,先扬声”,古人早就这么说,意思是在进房间之前,先出

一点声音,使屋里的人有心理准备。
  你很快就会高中毕业,进入大学住校。在宿舍里走动,或进入别人房

间之前,是不是都该“扬声”呢?
  希望你能记住我今天的这番话,在未来给自己,也给别人留点私密的

空间,这是每个人都该懂的处世艺术。

何必欺人太甚

  十几年前,我带你妈妈第一次去欧洲,旅行团在短短十天当中游了五

个国家,所以到法国的时候没有安排参观罗浮宫。但是因为我熟悉巴黎,

旅行团又正好在罗浮宫附近用午餐,于是带着你妈妈以最快的速度跑去,

一下子就冲进大厅,看了维纳斯、胜利女神和达文西的《梦娜丽莎》,还

买了个胜利女神的复制品。
  回到游览车,我和你妈妈出示新买的东西,得意地说我们以惊人的速

度看了许多名作,旅行团里的人都好羡慕,其中有个人突然问:“门票很

贵吧?多少钱?”
  我和你妈妈一下子怔住了,因为我们一直到出来,才发现没买门票,

我们居然是由“出口”冲进去的。
  所幸我才怔了一下下,那问话的人就把话题带到别的地方,解除了尴

尬。
  直到今天,我和你妈妈都记得那一刻,对那解除尴尬的中年胖女人很

感激。没错!她心里说不定想,我根本只到艺品店买个复制品,就回去吹

牛逛了罗浮宫,所以答不上票价多少。但是也因为她这样猜,怕出我糗,

所以立刻又把话题带开。
  你知道我为什么说这个故事吗?
  因为今天你说艾琳达讲她暑假去了北京,住在我们住过的那家有名的

饭店。可是当你提到饭店大厅的水晶球、摆满瓶瓶罐罐的餐厅和地下室的

画廊时,她却全答不上来,所以你猜她根本是吹牛的。
  当你感觉艾琳达可能吹牛,发现她一问三不知的时候,你应该继续问

,甚至当着大家的面问?还是立刻像我所说的那个旅行团里的妇人,把话

带开?你打破砂锅问到底,叫对方认错,甚至当场落泪,对你有什么好处

?而且你要知道,有些人因为行程赶,早起晚归,旅馆只是他睡觉的地方

,确实可能连旅馆大厅都没看清就离开了。你何不往这个角度去想,犯得

着猜她说谎吗?
  在台湾,我常看电视上的政治谈话节目。那里面的话题非常尖锐,来

宾又立场鲜明,所以总见针锋相对的情况。
  可是我发现,即使是政客,当他抓住对方弱点,可以穷追不舍、打死

为止的时候。却常常问着问着,看对方已经词穷而招架不住,突然煞车,

不再继续。
  有一次,我碰上个政界的高手,问他为什么那样作,你猜他怎么答。
  他说谁赢了、谁输了,谁被问倒了、谁理亏了,观众早看在眼里,何

必欺人太甚?今天他抓住了对方的小辫子,给对方留一条生路,改天他处

于弱势,落在对方手上,对方也会给他开一条生路,不致太难堪。
  中国人常说“穷寇莫追”,意思是盗匪已经逃跑,就别去追了。为什

么不追?因为怕把那盗匪逼急了,狗急跳墙,跟你拼命。
  当你要保的是财产,那盗匪要保的却是性命时,你当然不值得跟他周

旋到底。
  古代的军事家也说“围师必阙”,意思是当你包围敌人的军队时,一

定要留个缺口,使他能由那里逃跑。
  想想,能把敌人包围,全部歼灭的时候,军事家尚且给对方留一条生

路,我们处世,是不是更得为人“解围”呢?
  孩子!你上高中了,别人渐渐不再把你当小孩看,你也不能没心没肺

、直来直往了。我在未来会多跟你讨论处世的问题,教你什么时候刚、什

么时候柔;希望你能为别人让路,也给自己留下更大的空间。

作个公主与王子

  “为了使你成为大家闺秀,以后恐怕我们得多带你参加一些应酬。”
  昨天晚餐时,我对你说,就见你很不高兴地一撅嘴,说你不喜欢应酬

,而且你的功课忙死了,没时间应酬。又说“应酬跟作大家闺秀有什么关

系?”
  好,现在就让我分析一下其中的关系——
  二十七年前,我是应维吉尼亚州丹维尔美术馆的邀请来美国的,那时

候我住在馆长詹宁博士的家里,总是跟主人夫妇出去应酬。
  我恨透了应酬,尤其是拿着高脚杯,站得人挤人的餐前酒会,一边跟

对面的人聊天,一边得用眼角余光注意有没有别人在打招呼,还得装出一

幅笑脸,笑得嘴角都酸了。我当时的英文奇烂,偏偏他们用的词汇一个比

一个深,好象不用艰深的字,就显不出学问和高贵的样子。
  他们确实有不少是英国贵族后裔,移民来美之后就世世代代留在那个

保守的维吉尼亚小城。正因此,他们保留了一堆“老规矩”。
  譬如有一次我去个豪宅用餐,东西上来,我看女主人已经拿起汤匙,

就也跟着开动。
  才回到家,詹宁博士就说我下次要知道,必须等女主人先尝,然后对

站在旁边的女侍点头之后,才可以开动。如同喝酒,侍者会先倒一点点在

主人杯里,由主人先尝,表示味道可以,侍者才继续为大家注满。所以如

果我当主人,一定要先开始试酒,否则倒酒的侍者会站在旁边无所适从。
  当然,未必是有钱人家才出“公主与王子”。我就曾去个豪门参加酒

会。会中有人提到主人的小姐钢琴弹得好,要那小公主演奏一曲。
  岂知小公主耍起公主脾气,扭扭捏捏,说她没有熟的曲子,不愿表演

,连女主人、男主人联合劝都不成,最后一气,居然还跺着脚跑掉了。幸

亏有宾客把尴尬的场面化解,改变目标,说“!在座的某某小姐不是也

喜欢弹琴吗?”接着大家的视线全转到一个十四五岁女孩的身上。
  那女孩一笑,说她事先没准备,恐怕弹不好,请大家别期望太高,然

后大大方方地走到钢琴前,先报出曲名,再坐下演奏。
  她果然不太熟,演奏中间忘了好几次,想了想,再继续弹。但是弹完

起身,对大家嫣然一笑致歉,换得的是满场热烈的掌声。
  后来接连好几天,我都听见大家议论,说当天那“大家闺秀”小器得

成了“小家碧玉”;反而是“小家碧玉”大方得有如“大家闺秀”。
  由此可知,不见得豪门就出“大家闺秀”、皇宫就出“公主”;即使

家里经济情况很不好,
  如果能表现得大方、脱俗,也能给人大家闺秀的感觉。
  孩子!你大了,别人渐渐不把你当小孩子看;当妈妈不在时,你更得

出来扮演女主人的角色。你开始要学习大方地应对、并在众人前隐藏自己

的情绪了!也正因此,我觉得我们家里应该偶尔开个派对,或尽量带你出

去应酬,使你多些阅历。
  当然,如果你实在忙,没时间出去,也可以想象家里经常开派对。
  你想想,如果明天有派对,你浴室里的毛巾、皂盒是不是要放整齐?

牙刷牙膏是不是用完要放进柜子里?
  你的马桶盖是不是要用完就盖上?
  你掉在地上的头发是不是要随时捡起来?
  你的床有没有铺好?枕头有没有放正?装饰枕头有没有斜靠在床板上


  你的书桌书架是不是随时在整理、归类?
  你衣柜上相框的灰尘有没有擦干净?
  孩子!每个女生都可以想象自己是公主;每个男生都可以想象自己是

王子。
  问题是,当公主与王子,是很辛苦的事啊!每个作公主王子梦的,都

得自我检讨——
  “我有没有训练自己成为我梦想的人物?”
  相信现在你一定了解,为什么我会说“要使你成为大家闺秀,以后我

们得多带你参加一些应酬”了。

甘心做个螺丝钉

  美国东岸一个闻名世界的交响乐团,征大提琴手一名。
  这是音乐界人人羡慕的工作,不但地位高、薪水高、能环游世界,而

且是终身职,也可以说只要进去,就一辈子不愁了。
  一下子涌来五百位大提琴高手应征。经过一关又一关的淘汰,一个才

二十三岁的男生被评审一致青睐。
  马上就要宣布他获选了,交响乐团的负责人为了慎重,又找出那年轻

人的教授推荐函,并在看完之后交给评审们传阅。
  接着宣布入选者,居然不是那年轻人,而是原先第二名的音乐家。
  原因是,那年轻人大学教授的推荐函里虽然对他的琴艺推崇备至,却

在结尾时说:“唯一可惜的是他常在练习时迟到,而且穿着邋遢。”
  我说这个真实的故事给你听,是因为听说你为了在交响乐团里的席位

不够好,打算退出。
  那个交响乐团是每年由各学校推荐好手组成,再经过面试,来决定席

位的。由于全团有一百六十多人,每个人只有三十秒,也就用这半分钟的

印象,由评审老师决定坐在前面还是后面。
  你是满怀信心去的,心想自己才经过草山夏令营的魔鬼训练,又是学

校里的第一把交椅,一定能轻易脱颖而出。
  只是,令你大感意外,结果出来,你非但没能坐在最前面,而且被排

到了中间。
  昨天晚上,你一进门就哭,说评审不公平,他们显然跟一些学生很熟

,把那些人都排在前面。
  “他们有种族歧视。”你一边说一边哭,说比你差得多的白人同学都

坐到了前面,害你丢足了脸,接着一顿脚,说你今天不去了。
  我当时没有多讲,只是淡淡地问,那么会不会有其他同学也觉得不公

平呢?
  “当然!”你说:“好多人都不满意自己的席位,除了坐到前面的几

个人。”
  孩子!这就对了!你要知道到那里去的都是学校里的佼佼者,大家都认

为自己应该坐到最前面。得到第十名的,想自己应该坐到前五名,甚至得

到第二名的,都认为第一名比他差,更不用说三十几名的人了。那里面一

定也有许多从小被认为的天才,从来都拔尖的高手。如果全国除了坐在首

席的几个人,每个都认为评审不公平,都像你一样生气,第二天不去了,

这乐团不是只剩下几个人了吗?
  首先你要想想,你为什么去参加,你参加就表示要接受评选。如果评

选的成绩不好,便退出。不是好像下棋时一输就翻棋盘的人吗?
  你可以一起初就不参加,既然参加了,就应该尊重那个团体,接受评

选的结果,而且有始有终地把任务完成。
  孩子!什么叫成长,什么叫成熟?
  成长与成熟是一步步由父母身边走向外面广大的世界,是由家里的小

公主、学校的小才女,走入社会,融合在当中,成为社会大机器中的一个

螺丝钉或齿轮。
  想想,如果你赌气从乐团离开,你提着琴,一个人走出音乐厅,那厅

里的交响乐团是不是仍在继续练习,当你听到背后传来的乐声时,那真正

孤独的人是“他们”,还是“你”?
  今天早上,你出门时,我说“去不去,由你自己决定。如果决定不去

,放学就回家。”
  所以,下午三点,我一直听着门,听会不会传来你的脚步声。时间一

分钟一分钟过去,门外都安安静静,我的心,则由紧张变为兴奋。
  孩子!恭喜你,你成功了!你战胜了狭隘的自己,有了宽阔的胸襟。

你有免疫力吗?

  孩子,我最近发现你看电视的时间愈来愈长了,只是你都不承认。
  放学回家,你一边吃冰淇淋,一边看电视。我走过来、走过去,终于

开口问你“还没看完哪?”你一翻白眼说你只是在吃冰淇淋,还没吃完。
  我心想,只怕你手上的冰淇淋罐子里,已经全成冰淇淋水了。
  晚餐后,我跟你妈妈在院子里散步,看餐厅灯亮着,是你在看电视。

以前你每天都看一个卡通片,没多久就完了。可是这两天我发现你看得特

别久,直到天黑,我们进来半天,你还留在电视前。今天当我问你时,你

又找了个借口,说你只是想看看那连续剧女主角Lucy Liu
  为什么那样红。
  孩子,因为你的成绩很好,就算你看太多电视,我也不阻止,只是我

开始有些忧心,你会不会难以拒绝诱惑。
  过去我发现,当我在看电影的时候,你经过,只要多站一会儿,又问

问我前面的剧情,就可能赖个半天,才依依不舍地离开。
  这一次我们去洛矶山旅行,我也发现,你虽然跟外公同房间,但因为

房间相通,你就总是赖在我们屋里看书,却没看两页,就抬起头说话,看

到妈妈在床上休息,你又过去偎着,没多久,睡着了。
  于是,我开始想,过去你能够自己读书、很少赖在我们身边撒娇,会

不会因为家里大,你一个人在楼上,不容易跟父母“粘”在一起?相反的

,如果家里小,像在旅馆时,家人总在眼前晃,你就会禁不住开口说话。
  我更想,如果家里不只你一个孩子,旁边还有个兄弟或姊妹,又或有

一天,你住到学校宿舍,有了室友,你们会不会都放下功课,整天在一起

瞎扯?
  孩子,请不要怪我这么想。要知道,一个人不得病,并不表示他的身

体好,也可能因为他没机会碰上病毒。有一天,换个环境,可能别人都没

事,他却出了问题。
  正因此,好多高中住在家里,成绩好极了的孩子,虽然申请进长春藤

盟校,却没多久,就因为功课被“当”而退学。又有些大学生,以荣誉生

毕业,却进入社会没多久就迷失了自己。
  为 什么?
  因为那高中生过去被娇生惯养,没有离开家的免疫力,那大学生又缺

乏社会的免疫力。当他们一下子拥有完全的自由,接触了室友和社会上的

各种诱惑,就突然失控。
  记得我小时候,每次上教堂祈祷时背“主祷文”,背到“不使我们遇

见试探,救我们脱离凶
  恶”时,都会想:救我们脱离凶恶,没错!可是为什么要求上帝“不

使我们遇见试探”,而
  不是“使我们战胜试探”呢?一直到今天,我都认为“求上帝不使我

们遇见试探”是错的,
  那好比求老师别考试,不是积极的人生态度。我们需要试探、不怕试

探,因为愈有试探,愈
  能增加免疫力,也才能保证未来的成功。
  孩子,从现在起,就常把“电视”和“聊天”当作试探吧!每次你被

电视节目吸引,或忍不住想找爸爸妈妈和朋友聊天时,都想想:是不是该

适可而止?是不是要从现在就锻炼自己,在强大的诱惑下保持稳重,在一

群朋友间掌握自我,在一片喧哗中保持宁静?

不焦急,不回头

  今天晚上,我在楼下看电视,突然听见你的哭声,以为妈妈骂了你,

冲上楼,发现妈妈在书房处理文件,你在自己房间,对着计算机屏幕哭。
  原来你在网上做功课,把答案送进去,才发现有两题错了。
  我问你,共做了几题。你说二十题,我安慰你“二十题只错两题,还

有九十分,已经不错了,为什么哭呢?”
  没想到你反而哭得更凶了,一边擦眼泪,一边哭着说这是你最熟悉的

东西,只是粗心弄错;如果不是因为粗心,你不会自责,也不会哭。
  为了让你平复一些,我说几个故事给你听吧!
  不久前,台湾发生了一个悲剧——
  某幼儿园的娃娃车,“照例”把小朋友由各家接到学校,停在学校对

面的街边,再由老师把娃娃们接下车,小心穿越马路,到学校上课。
  这一天,班上老师发现有个学生缺席,打电话到学生家,只有老人在

,也搞不清孩子的情况。
  老师心想已经报告了家长,就放心继续上课了。直到那学生家长在外

面接到消息,赶至学校,四处找,才在娃娃车里找到孩子。
  只是当老师和司机把车门打开冲进去,发现溽暑的天气,孩子早在密

闭的车里被闷死了。
  原来早上那孩子在车里睡着了,老师只照例叫孩子下车,没想到还有

躺在椅子上的娃娃。
  多年前,台湾一架著名航空公司的客机由花莲起飞,直飞台北。
  驾驶已经开这条航线很久了,照例起飞之后就左转。只是升空几分钟

之后,驾驶突然想到那天换了不同方向的跑道。
  副驾驶也觉察了,问正驾驶“左转?右转?”
  正驾驶匆匆答了一句“我知道”,拼命把机头拉高,却已经听到飞机

的警告雷达响起,接着撞上了高山,全飞机的人都罹难了。
  一九九九年九月三十号的华盛顿邮报,刊出一则惊人的新闻——
  一个星期前美国太空总署(NASA)的火星气候探测船突然失踪,

经过紧急调查,发现居然因为有些资料在输入的时候,忘了把英制转换为

公制。(譬如把英口尺、英口寸,转换成公尺、公分。)
  这数据的错误,使太空船陷入火星大气层,造成强烈的震动与摩擦,

一亿二千五百万美元的火星计划也因此泡汤。
  再说个财经界的新闻——
  二○○一年五月,美国雷曼兄弟伦敦分公司,要同时卖出上百种股票

。但是交易员忙中有错,把一个小数点打错了位置,使得卖出的数额一下

子放大一百倍。
  股票市场突然大乱,FTSE指数瞬间暴跌一百二十点,上百家蓝筹

股,高达四百亿英镑的
  市值一下子变不见了。
  虽然那打错小数点的交易员卷了铺盖,但是雷曼兄弟公司为了补回误

售的股票,足足赔了千万英镑。
  好!我的故事讲完了,你说你的那点粗心,能跟他们比吗?
  相信你一定听说过,“淹死的都是会游水的人,登山摔死的往往是专

家。”因为太熟练、太自信,使他们有时候忘记思考,反而比那些不是专

家,却能敬慎的人,更容易涉险。
  孩子!别不高兴了。闻过则喜,因为由这次粗心,说不定可以使你得

到教训,未来在跑得太快的时候,叮嘱自己:“放慢脚步,多看两眼,多

想一想。”
  说不定你能因此避免许多难以弥补的错误呢!

读书的微量元素

  从年轻,我就有气喘的毛病,尤其到冬天,常犯。
  但是最近我吃完两帖“十全大补汤”,气喘居然很有改善,连已经服

用五六年的药都停了。就问医生,怎么这些最普通的树皮草根,对我好像

有奇效。
  那医生居然回答:“八成碰巧里面有你需要的东西,只怪你平常太偏

食了。”
  我立刻抗议说“我平常吃得非常小心,不吃肥肉,不吃糖,甚至不吃

淀粉,而且很少上馆子,吃得这么健康,怎可能缺什么呢?”
  没想到那医生又笑道:“就因为你平常吃得太标准,好像一个把教科

书背得滚瓜烂熟,却从来不看课外书籍的好学生,出了课本以外,连最简

单、最普通的东西都不知道。结果,树皮草根里正好有你从来都不碰,身

体却需要的‘微量元素’,就一下子把身体调养好了。”
  我举前面两个例子,是要告诉你,如果只读课本,虽然能应付考试,

但是长久下来,却会“错失”一些东西。
  很简单!你想想,在学校固然有课本,难道你进入社会之后还有课本

吗?那时候就要看你平常“摄取”,够不够丰富和全面了。
  你一天到晚忙于功课和练小提琴,过去很少看电视,但是最近我发现

你吃完晚饭,总要花好长一段时间粘在电视前面。
  记得有一天,我问你电视那么好看吗?
  你 说不见得,但是因为同学都看,在学校里会聊到,如果不看就不

能进入情况、不能跟人打成一片;久了,会变成边缘人,所以就算不喜欢

,也得看。
  我也听一位政治人物说他除了看报、看专业的书籍,每隔一段时间都

要去书店逛
  逛,看看畅销书,也看看别人在读什么。他说一本书畅销,没什么稀

奇,但是如果畅销很久
  ,或同类的书都好卖,就一定有它的社会原因,从政的人不能不知道

。相反的,如果自以为
  是地说“我绝不看那种书”,非但不表示清高,还可能显示跟时代脱

了节。
  由此可知,看课外书籍跟你看电视一样,能够帮助你感受时代的脉动


  看课外书还有个好处,就是你能以轻松的心情去享受。
  相信你一定有这样的经验——
  学期开始,新书发下来,每一页都带着油墨香,加上里面可能有漂亮

的插图,使那些书看来活像小说和故事集。但是一正式上课,那可爱的课

本就变得可怕了。
  为什么?
  因为你有了得失心,开始以现实和功利的眼光去看那些书。
  读课外书籍则没这种负担,你既然因为喜欢而买它,就会以欣喜的态

度去阅读;没有人规定什么时候非读完不可,于是你可以随时拿起、随时

放下;你也不必为考试而去背,甚至不必全都搞懂。但正因此,你达到了

陶渊明“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欣然忘食”的境界。闲适的心情,

使你更能跟古人神交。而在那些课外读物中学到的东西,又常常是别人不

知道的。于是有一天你跟人家比赛,势均力敌之际,可能就靠那“多出的

一点点”而获胜。
  所以,当你行有余力时,一定要读课外书。就算因为功课太重,没有

多余的时间,你仍然得保有读课外书的冲力和热情。
  那冲力与热情,会使你有一天离开学校,仍然喜欢阅读,做个真正的

“快乐读书人”。

热笔与冷笔

  有一天,我听朋友说照美国习俗,女儿出嫁的时候,都要由父亲带女

儿跳个舞,宾客们则围在四周唱“不再是爹地的小女孩”。于是想:你小

时候,我先跪在地上拉着你的小手跳舞,渐渐弯着腰带你跳舞;当你出嫁

那天,我跟你跳,一定会感慨万千,老泪纵横。
  就在这感触中,我提起笔写下当时的心情,而且一边写、一边落泪,

写完读两遍,还是情绪澎湃。接着我就把文章寄给了报社,可是稿子才发

出,又有点后悔,觉得文字太冲动了,没有经过“静下心”来审度,怕会

引人笑话。
  隔了一个多月,我几乎把这事忘记,有一天早上接到朋友电话,说我

新发表的文章实在太感人了,令他掉下眼泪。我赶紧翻报纸,原来那冲动

的文章发表了,我再读一遍,居然又落下泪水。
  那篇《爹地的小女儿》后来被好多朋友提起,每个人都说深受感动,

因为探触
  到他们心灵的深处。
  我说这故事,是要告诉你,写文章有“热笔”和“冷笔”,前面提到

的这篇文章,发于至情,毫无保留地把内心话说出来,不事雕琢,也没有

再三修饰,却能“直指人心”,属于“热笔”。
  至于那些经过“谋篇”先计划进好写成几段,怎么导入主题、引申论

述,又如何下结语的,则属于“冷笔”。也可以说以“情”取胜、毫不遮

掩地“说尽心中无限事”的常属于“热笔”;以“理”见长,经过再三推

敲、精雕细琢的常属于“冷笔”。
  热笔常需要灵感的刺激,如同火药需要火种去点燃。冷笔则比较能够

“经营”,你只要多读收,多存素材,再训练写作技巧,就能得到。也可

以说热笔可以“偶得之”,冷笔则能“一分耕耘、一分收获”。为了保证

自己总能写出不错的作品,每个人都得学习“冷笔”。
  记不记得我曾在以前的文章里谈到,写作最要紧的是先抓住“人地事

时物”,你别以为这没什么稀奇,要知道:检验这五项,好比驾驶复杂机

械的人,就算老资格,也得把操作的重点检查一遍。譬如《母亲》这个题

目,你总不好用“母亲就是我爸爸的太太”来开场吧!即使以“母亲是生

我的人”来破题,恐怕也嫌俗。碰到这情况,你就得从“人地事时物”这

五大要项里找灵感了。
  从“人”和“地”去想,你可以说“在外地读书,最令我思念,也最

思念我的,就是我的母亲了。”从“事”和“物”去想,你可以说“每次

穿上大衣,都想到我的母亲,想到我离开家的那天,出门了,她突然把我

叫住,为我把每个扣子都扣好,一边扣一边说‘天冷,别懒!’”从“时

间”去想,你可以说“端午节了,我却因为功课赶不完、不能回家,早上

突然接到一个快递的邮件,打开来,居然是母亲寄来的她亲手包的粽子”

。然后你就能写回忆母亲包粽子的画面,以及一家人吃粽子的种种温馨往

事。
  我们常说“艺高人胆大”,你想作文轻松,一定要艺高,艺高则需要

平时努力。为了使你写出的东西与别人不同,也为了表现你旁征博引的功

夫,你要多看课外书籍,甚至报章上的科学新知都得汲取。在生活上则要

多观察,所谓“一沙一世界,一花一天国”,从细微的东西上“格物致知

”,从人与人间去“感悟深情”。
  最后,我要把中国画论里的一句名言送给你——“存心要恭,落笔要

松”。写文章也一样,你即使找来许多材料,也得经过筛选,留出最适用

的那几样,再有条不紊地写出来。只有这样的文章才能有组织,不杂乱,

也才能形成一条清晰的“理路”,把你心里的话,说到别人心中。

处处有文章

  网上说土耳其人很爱喝咖啡,甚至能用剩在杯里的咖啡渣为喝的人算

命。
  何止由咖啡渣能算命,古人说:“见微知著”,从许多微小的征象都

能看出大的情势,譬如有一派理论说掌纹会因为工具不同而改变,常拿毛

笔的人,智慧线自然比较长;总持锄头、
  锤子的人,感情线又会比较直,看手相的人只是从那纹的情况来推想

罢了。又有一派说法是
  ,任何一样东西,都是经过千年万载演化至今的,所以从每样东西上

都能见到天地间的“理
  ”。即使在溪谷里随便捡起一颗小石头,也能推想“它”过去的遭遇


  上面这许多“见微如著”、“由小见大”,其实都是“格物致知”,

也就是从每样“物”上
  去思考、去观察,得到其中的知识与道理。
  写文章也一样,很多年轻朋友说他们没有灵感,碰上作文题目,不知

如何下手。岂知只要懂得“格物致知”,由身边的每样东西都可以悟出一

番道理、引出许多文章。
  举几个例子——
  现在我正伏案写稿,眼前看到一把美工刀,我可以写:
  “其实美工刀里只装了一个刀片,但是聪明的发明家,在刀片上作了

许多刻痕,所以当前一
  段钝了的时候,只要沿着刻痕折断,下面那一段就又变得锋利如新了

。至于旧式的刀片,则
  是平平一大片,常常只因为最尖端不够锐利,就被抛弃。同样的道理

,许多人用时间没有计
  划,虽然时间不少,却只利用了极少的一段,其它大部分被浪费。还

不如事先作规划,分阶
  段办事,来得有效率。”
  这不是由小见大,从一把美工刀谈到用时间的方法吗?
  好!接着我又看见桌上的钉书机,也可以用“格物致和”的方法想:
  “钉书机具是简单又神奇的东西。很难让人相信,那短短细细,看来

一点也不坚硬的钉书钉
  ,居然能够一下子穿透上百张纸。我看了许久,终于想通:真正的原

因,是由于它能把力量
  集中在两个点上,垂直用力这世上许多人,看来很弱,也没什么了不

得的才能,却能成就伟
  大的事业,都是是因为他能像钉书钉一样,认清目标,集中全力,不

傍徨,不犹疑,奋斗到
  底。”
  这样不是也从钉书机引申出人生的道理了吗?
  提到钉书机,让我想到“圆规”,你也可以用圆规来“格物致知”—


  “小时候,每次走过电影院前的广告看板,上面有圆形的图案,父亲

总会指着说:‘你信不信?在每个圆的中间,都能找到一个小小的洞眼,

那是圆心,是画广告的人为了画圆,必须先固定的。有时候他们的圆规不

够大,就先在圆心钉一根钉子,再拴上线,线的一端绑枝笔,拉着绕一圈

,就能画出漂亮的圆。’
  听父亲说这话到今天,已经许多年了,但是每次我经过那样的广告看

板都会想到他的话,还有他说的‘一个人作事要有计划、要有心,想画个

人生的圆吗?先定下你的心!’”
  你说,这不是一篇既感性又寓理的短文吗?所以写文章一点也不难,

只要你如我最近文章中所说的,多读书,而且从“人地事时物”的方向想

,加上“格物致知”的功夫,一定能左右逢源。
  最后,让我举个自己在处女作《萤窗小语》中的文章给你看,那居然

是我学生时代从标点符号里领悟的——
  生命就像一篇文章,在文章结尾有些人用的是“句点”,有些人用的

是“叹号”,更有些人以“问号”来结束。
  孔子、孟子是圣人,他们建立了自己的思想体系,所以用的是句点;

岳飞、王勃,壮志未酬身先死,所以是叹号;至于不如为何来到这个世界

,又懵懵懂懂过一辈子的人,只好以问号来结束了。
  说了这么多,总归一句话:“一沙一世界;一花一天国。”只要你肯

用心,多观察,俯拾都是妙文佳句啊!

写作的三条路

  我们常形容男生追女生的“君子好逑”,则出自诗经里的“关关雎鸠

,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诗经》里还有一首《氓》,描述一对男女的自由恋爱,也写得传神

极了——“氓之蚩蚩,抱布贸丝,匪来贸丝,来即我谋。”意思是“臭男

生笑嘻嘻,抱着布来换我的丝,其实不是真来换丝,是想来接近我。”你

说《诗经》是不是很好看?
  诗经虽然距今已经有三千年,但是写作技巧非常高明,单单前面我举

的这些例子中,就已经用了“比”、“兴”和“赋”三种写作方法。“比

”是比喻,像是“美女如云”。“兴”是
  从远处谈起,先说河上沙洲的水鸟在叫,把大家的兴趣带起来,再引

到君子好逑的主题;至
  于“赋”,则是开门见山地直说:“你哪是来换丝啊,根本是打我的

主意!”
  如果你很细心,说不定已经发现,我写作很爱用“兴”的技巧。
  譬如前几篇,在《热笔与冷笔》那篇文章里,我明明谈的是写作的技

巧,却在一开始先说美国人嫁女儿时,有个习俗是由父亲带女儿跳舞,宾

客在旁边唱歌……
  在《读书的微量元素》那篇,我的主题虽然是谈读书,却在一开头先

说我从年轻就有气喘的毛病,然后谈到十全大补汤。
  至于上一期写的《处处有文章》,说的虽是格物致知的方法,却先讲

土耳其人用咖啡渣子算命。
  我为什么这么写?
  答案是:为了在一开始就引起大家的兴趣。因为我知道人们对父亲带

女儿跳舞的习俗,十全大补汤治气喘的功用和看相算命这些迷信的东西特

别感兴趣,所以好像用糖果引小朋友,先绕个弯子,把读者的好奇心带起

来。
  “兴”确实常绕弯子,它跟直说的“赋”恰恰相反。举几篇大家熟悉

的名作为例——
  陶渊明在《桃花源记》里,一开头就写:“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

为业。”他们都开门见山,两三句话就把主角交代了,属于“赋”的写法


  可是碰上欧阳修写《醉翁亭记》,用“兴”的写法,就不一样了。明

明是写“醉翁亭”,他却由“环滁皆山”谈起,先谈到琅琊山、酿泉,再

慢慢带到亭子,却还吊着大家胃口,只讲那“醉翁亭”是由当地太守命名

的,直到文章最后一句话,才点出来:“太守谓谁?庐陵欧
  阳修也。”原来是作者自己。
  同样的道理,今天如果你写自己的家,可以用陶渊明写“武陵人”的

方式,直接讲:“我家里有几个人,住在某市某街”也可以用沈从文写《

边城》的方法说:
  “当你到高雄,出了机场,就会看到一栋蓝色的十四层高楼,楼顶上

像个公园,有好多树,
  如果你眼力好,还常可以见到在那片绿阴之间,有个白白的头,那八

成是我奶奶正在空中花
  园浇花。”然后把你的家逐步介绍出来。
  同样的,你今天写《父亲》,可以像孟子一样单刀直入:“我父亲是

个朝九晚五的公务员,
  从我很小,他就……”
  你也可以学欧阳修:“看电视里播出莲花节的新闻,看到好多荷花,

就让我想起小时候,父亲总带我去植物园赏荷,父亲总是一手牵着我,一

手拿着相机,碰上……”于是你由电视新闻淡到荷花,想到植物园,再忆

起带你去赏荷和摄影的父亲。
  由以上这许多例子可以知道,“赋”比较强而直接,“兴”则兴活而

委婉。所以写论说文、
  短文或新闻稿时适于用前者,写景言情和小说时比较能用后者。当然

“写作无定法”,任何
  题目到手上,你都可以把那开门见山、格物致知、迂回引带的三种方

法想一遍,挑最适宜的
  入手。甚至能将三者融合,以“兴”的方式带入,以“比”的方式申

论,以“赋”的方式作
  结。相信只要你不断试探、不断练习,遇上任何难题,都能循着这三

条路,一一化解。

先学聪明再学笨

  最近我收到一个河南女孩李玮的来信,说她老师教大家在读书时留心

其中的“优美词语”
  ,而且要写下来、背下来,表示这样才能提高作文的水平。
  但是李玮不以为然,她认为“文章的灵魂并不是语言,而是所蕴的意

旨,如果按老师说的作文,等于抛弃了重要的,而拣了次要的。”然后问

我的看法。
  在这儿我要为这位女生鼓掌,因为她说得真对。可是,我必须讲:她

老师说得也没错。
  请别认为我是两面讨好,先听我说两个故事——
  大学美术系三年级,我终于上到了台湾山水画大师黄君璧先生的课。

我那时的山水画已经参 加许多展览获奖,心想一定会被老师刮目相看。
  可是第一堂课,拿到老师发下来的画稿,我照样临摹,临得一模一样

,缴上去,却没得“甲”,只得了“乙”。
  我很不服,顽皮的“毛病”又犯了,就回家把老师装画稿的塑胶袋拆

开,再把我临的那张塞进去封好。第二堂拿那张“假画稿”给老师看,并

指着上面一棵树说:“黄老师!这要怎么画?您画的笔法,我不会。”
  黄老师居然指着“假画稿”分析了半天,而且没认出那是我造的假东

西。
  我下课之后想了又想,想通了——
  老师可以那么画,但他不知我是“老手”,于是用初学来对待我,就

算我跟他画得一样,也只能拿“乙”。
  好!再说个真实故事——
  三十多岁的时候,我写了一本绘画理论的画,请一位学者写序,那学

者说他没空,要我自己写完给他“过目”。
  于是我回去写了一大篇,送去给他。
  隔几天,我把文章拿回,发现第一段上有许多改动的笔迹,可是又都

被涂掉了,正纳闷,那学者说了:“我起先动了好多地方,但是后来发现

你写得好极了,有你自己的笔法与文气,
  我改得反而不妥,所以全照你的。”
  这下子我又得到个结论——你常常没办法让人一眼就见出文章的功力

,如同有些书法家的字,卓然成家,但是如果你只见他几个字,却会觉得

很不怎么样。连李白的传世之作《夜思》,“床前明月光,疑地上霜,举

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若非出自诗仙之手,只怕拿去给一般诗社评选

,反而要被列入“打油诗”,被剔出来。
  同样的道理,要知道,当你参加中学生作文比赛,或考试写作文时,

评分老师的心态上,是以“学生”来对待你。卷子经过弥封,他不知你是

何方神圣,于是只能凭那几个字来给你打成绩。这时候,那些会“掉书袋

”,词汇丰富的当然容易占上风。
  当老舍那样的大作家,写铺天盖地的白雪,固然可以用“一大块白被

单”去形
  容,给人“直观”和“直指人心”的力量。但是换作你这个中学生写

,恐怕就必用些“白皑
  皑”、“晶莹剔透”、“雨雪霏霏”、“冰封雪冻”的形容,才能讨

好。如果你也学老舍,用“白被单”形容,除非碰上“慧眼”,是不可能

拿高分的。
  不知你有没有读过郑板桥的名句“聪明难、糊涂难、由聪明而转入糊

涂更难”,还有中国画论中说的“大拙便是巧处,大巧更是拙处”。表面

看来,“糊涂”和“拙”都是较高的境界,问题是你千万别忘了,那糊涂

是由聪明出来的,那拙朴是巧妙之后达到的。
  同样的道理,学写作也要由聪明和巧妙开始,你要尽量先充实词汇、

多读书、多背古人的佳句,达到“持之有故,言之成理”,含英咀华、文

采粲然,再进一步追求反璞归真、妙造自然的境界。
  记住!备而不用,毕竟不等于“根本没有”啊!

写文章与拍电影

  从小到大,你一定写过不少游记和参观报告吧?
  你有没有觉得难写?
  你可能觉得难,甚至觉得比一般作文还难。原因是你游完一个风景名

胜,参加完一个博物馆或工厂之后,心里留下太多记忆。于是你的心乱了

,不知那千头万绪应该从何理起。
  如果真这样,我教你个方法,就会简单多了。
  写这类文章,首先你要决定观看的角度。
  你可以假设自己是神,从天上俯瞰众生,因为你无所不知,所以能很

整体地介绍。譬如你写纽约大都会美术馆,可以这么说:
  “闻名世界的纽约大都会美术馆,位在曼哈顿中央公园旁边,第五大

道和八十二街的位置。在这个1870年筹建,而今总面积达13万平方米的博

物馆中,收藏了埃及、巴比伦、希腊、罗马、远东、近东、亚洲、欧洲、

非洲、美洲的绘画、雕塑、摄影、服饰、家具、乐器等,从远古到近代的

艺术品三百多万件……”。
  今天我为你介绍的是另一种写法——
  你不是“无所不知”的神,你变回平凡人,由“从空中俯瞰”变成由

“地上走进去”,那不正是你参观时的情况吗?
  你既然走马看花,只是逛了一圈,现在就回想一遍,再走马看花一次

吧!于是你可以写:
  “经过中央公园一片浓郁的树林和草地,远远看到大都会美术馆,还

以为那是个白色的宫殿
  。走上几十级宽广的石阶,进入高大的正厅,看到的是各国的游客、

四面的石雕与一大瓶一
  大瓶的鲜花。我们跟着导游进入埃及部门,看到神秘的木乃伊、石棺

、和上面奇奇怪怪的文
  字。还进入一个有透明屋顶的大厅,在一圈水池的围绕下,中间有个

高大的古埃及神殿。我
  和同学都丢硬币到水池中,许了愿,希望以后还能到此一游……”
  多轻松!你什么资料也不必有,不是就能写出一篇生动的游记了吗?而

且因为你顺着“真实的回忆”写,娓娓道来,有条不紊,哪里还会不知如

何下笔呢?
  请不要说这样写像“流水帐”,不高明。你要知道,自古以来多少伟

大的作家,都是用这样 一路走、一路游、一路写的方式,完成不朽的作

品。
  不信,举两个例子——
  陶渊明的《归去来辞》,你读过了吧!
  让我们看看其中第二段(翻成白话):
  “船轻轻地摇动前进,风飘飘地吹动衣衫。我向行人问路,真恨晨光

不够亮。终于看见我家
  的大门和屋角,我兴奋地往前奔跑。童仆出来欢迎,小孩在门口等候

。院子里的小径长了
  野草,所幸松菊依然茂盛。我牵着孩子进屋,已经有酒盈樽。我一边

斟酒小酌,一面高兴地
  看园中的老树。靠着南窗觉得十分快意,就算地方小倒也安然自足。

只见园中太阳下的树影
  不断移动十分有趣;门关着,虽少访客,却别有一种悠然。接着我拿

手杖走进园子散步,不
  时抬头远望。只见云自在地浮出山谷,小鸟飞累了一一回家。夕阳渐

渐暗暗沉落,我还抚摸
  着孤松舍不得进屋……”
  回头细细想一遍,你是不是几乎可以画个连环图,把那些画面串起来

?
  太容易了!因为所有的事情都呈直线发展——先坐船,再于晨光中赶

路、问路,见家门、进门、喝酒,坐下来休息,东看看西看看。而后走进

院子遛遛,看天空、白云、飞鸟、接着天暗了……
  这段文章不是正好写了陶渊明回家的那一天吗?他没形容路有多远,

家在哪里,也没写他家有多大,多少人,甚至写了童仆、稚子、却没写他

太太,但是读起来却多么生动啊!

取与舍

  今天你从图书馆抱回一大摞书,砰一声丢在地板,哭丧着脸说:“才

两个礼拜,怎么读得完?”又说英文老师早讲了,她要给你们“上吨”的

书去读,还说天天会给功课,就算十题中只有一题没做,也要扣一半的分

数。接着你又抱怨物理老师,说他教得太快了,害你回家要花好多时间一

点一点想,才想得通。
  孩子,才开学三个礼拜,我发现你已经瘦了,而且总在夜里两三点钟

,还听见你的脚步声。
  我发现不能不教你用时间的方法了。
  还记得我们不久前参加旅行团,里面有个人带了速写本子,每到景点

,即使只有十分钟,也拿着铅笔写生吗?
  他为什么只用铅笔,不用颜色?还有,当他在车上把速写簿传给大家

看时,你是不是发现许多地方只勾了简简单单的轮廓。
  道理很简单,因为时间有限,他又希望抓住眼前的景色。权衡之后,

他不得不采取简化的方式。
  同样的道理,今天当老师开出一堆书单时,难道你也要像在小学一样

,把每个字都背下来吗?
  当然不行!
  随着年龄的增长,要学习的东西愈来愈多,你也愈来愈会发现,当你

面对大问题,第一件要做的就是取舍。
  小学时,课本薄薄的,你可以把每个字都背得滚瓜烂熟;中学时,课

本已经厚得多,又可能“一纲多本”,老师叫你们参考不同版本的教科书

,你已经不能全部精读。等有一天,你进入大学,选了科系,读文科的不

必再念理科,不是自自然然就作了大的舍弃吗?至于进入社会,你又可能

因为职业的关系,有了更大的专精与更多“一生再也不会碰”的东西。
  孩子,我不是个死板的父亲,逼你每科都考一百分,而且把每个课本

都熟读。因为我不是个“超现实”的人,我知道以你有限的时间,就像那

哈佛医学院学生一样,你不得不计划、不能不舍得。
  “舍得、舍得”这个词用得太妙了,如果不“舍”,怎么“得”?当

你手上拿不下了,只好舍弃一些。
  这好比许多考试,题目多到即使你都会,也可能作不完,这时如果遇

上不确定的,你要“卡”在那儿想,还是立刻跳过,做下一题?
  这又好比,当你的数位相机储存卡已经满了,却发现珍贵的景物时,

你只好把前面拍的“次要”的东西洗掉,留出空间,抓住眼前千载难逢的

画面。
  那舍不是真舍,而是为了进一步的“得到”。
  所以为了使自己能在某些科目有特别杰出的表现,为了让你不致荒废

深爱的小提琴,你必须知道舍。选择性地阅读、跳跃式的学习,甚至在必

要时,退选一些没有必要的科目。
  孩子,请不要怪我居然浇你冷水,也千万别说你硬要样样都拿A。
  这世界是公平的,你不能样样都拔尖。
  每个人的时间和体力差不多,在未来,只有懂得取舍的人,才能站到

巅峰。

一时二用

  我发现大多数时间不够用的人,都因为他们不懂怎样在同一时间做两

件事。
  你哥哥在你这个年龄也一样,举个例子——
  有一天,晚上十二点半,他说功课少,能早一点睡觉。
  我听了很高兴,因为史岱文森高中的功课压力很大,常搞到两三点才

能上床,他实在需要抓紧时间,补充一点睡眠。
  跟着我听到他开微波炉的声音,隔两分钟又听到他切东西,刀叉在磁

盘上的声音;又隔了好一阵,听见放洗澡水的响声。
  再隔了半天,听见他开收音机的声音。
  又隔大约二十分钟,突然听见“砰”一声。
  我一而再地被吵醒,看看钟,已经接近两点了,很不高兴地出去骂他


  你哥哥居然理直气壮地说他一点都没浪费时间。开微波炉是为了热火

腿,用刀叉是为了把起 士切成小块。后来水声很吵是因为白天上体育,

身上痒,要放缸洗澡水泡一泡,开收音机是因为外面已经下了好几个钟头

的雪,要听听明天停不停课。后来发现不停,于是收书包。收完书包扔在

地板上,所以发出“砰”一声。
  乍听,他说得一点都没错。问题是,碰上懂得“一时两用”,甚至“

一时三用”的人,可能只要用一半的时间,就完成同样的事。
  他按好微波炉之后,如果不站在旁边等,而立刻切起士,东西切好,

火腿不是也热了吗?
  然后,他可以先去开洗澡水,再打开收音机一边听广播,一边吃东西

。再不然,他可以坐在浴缸里听收音机,并想想第二天要带到学校的东西


  因为先想过一遍,收拾书包的时间必定可以缩短。
  整个算起来,由于在同一时间都做了两件事,甚至三件事,是不是能

节省一半的时间?
  昨天晚上你妈妈也问我为什么做事那么快。
  当时我举了个例子,对她说:
  “你知道吗?刚才在看电视新闻的时候,我除了自己烧了咖啡,而且

已经发出去五篇稿子,写了一封信,又看了全球股票市场,而且往台北办

公室送了一摞传真。”
  我是这样掌握时间的,当电视广告时,我烧上咖啡,同时按一下笔记

型计算机的起动键,接着去传真机上放好文件,拨台北号码,立即按发送

,并且头也不回地赶到电视前看新闻。这时计算机已经“无线上网”,我

一边看电视,一边看邮件,并在下一次广告时发出短信,同时把咖啡端到

椅子旁边。
  广告完了,我继续看新闻,并且在不重要的新闻时,将几篇稿子转发

出去,同时啜几口咖啡,看一看股市。直到新闻完了,我才回到传真机前

,看看东西传出去没有,如果没有,再按“重拨”。于是在短短五十分钟

的新闻时段,我既没错过新闻,也没误了工作。
  我绝不站在计算机或传真机前等它激活或拨通。也绝不守在咖啡器前

,等它把水烧开、化为蒸气,往下凝结成浓缩咖啡。
  懂得利用时间的人,先要知道怎么操作这些聪明的机器,让它帮你省

时间。而不是守在机器旁边,让自己成为机器的仆人。
  前面说你哥哥像你这么大的时候,不懂得用时间,现在他可进步多了

,我最高兴的是,在台北,有一天我和他进电梯,我先按“楼层”,再按

“关门”,他居然纠正我:
  “爸爸,你为什么不先按关门,在电梯关门的时候,再利用那几秒钟

的时间按楼层,这样可以省好几秒呢!”
  我相信,就算你今天不会一时两用,将来进入社会争逐之后,也必能

像你哥哥一样分秒必争。

安静与喧哗

  最新的富比士全球富豪排行榜出来了,想当然地,又是微软总裁比尔

·盖兹蝉连冠军。
  据说比尔·盖兹在学校的成绩从来没好过,中学总平均是B;刚进哈

佛的时候,因为压力太大,得了溃疡性肠炎,不得不回家疗养。第一学期

平均成绩更烂,只有C。
  你大概要问他既然高中拿B,怎么进得了哈佛。
  这就妙了——
  他居然在全国会考SAT,拿了全美国前十名的高分。
  对比尔·盖兹念书的方法,我不清楚,但我相信他一定是个绝顶聪明

,又知道用时间的人。举个例子,我最近看报导,说比尔·盖兹每天早上

开车到办公室,并不立刻乘电梯上顶楼办公室,而坐在车里用手机打重要

的电话,就可以证明。
  你想想,他为什么不在办公室打?
  那必定因为电话很重要、很机密,或是绝不能被打扰。他知道只要进

办公室,就可能有一堆东西等着他处理、有一堆会议和访客等着他应付,

或有一群职员想要见他。
  单单面对这些冗杂的事情,就会扰乱他的心、影响他的思维。所以,

他进办公室之前,先静下心打重要的电话。
  这个道理我三十多年前就体会了,所以在《萤窗小语》上写了《四个

三十不等于一百二》
  的文章。
  那是因为我发觉,如果准时进办公室,不断有干扰,两个钟头办不了

什么事。反不如偶尔早两个小时到,一个人安安静静处理事情。
  被打散成四个三十分钟的两小时,绝不等于连续两小时的效用。
  一直到今天,我们家不是都如此吗?
  每次你放学回来,只要看见我关着书房门,就会轻手轻脚地活动;有

话跟妈妈讲,也必定躲到楼下。
  因为你知道我在写作,不能被打扰。
  但是晚餐之后,虽然我还在书房工作,你却没什么顾忌,甚至经常进

来找我讲话。
  因为你知道我可能在跟台北办公室联络、发电邮、传真或给读者回信

。这些事就算四周有点声音,也无妨;被打断,也影响不大。
  你知道我今天为什么要说这些吗?
  因为我发觉你下午回到家,正好我在写作,全家都安安静静,你却常

用来东翻翻、西翻翻,上网聊聊天。又在吃完晚餐,家里两架电视都开着

的时候,做数学和物理这些极需安静的事。
  你有没有计算过,下午两点半放学,到七点多吃晚饭,你有将近五个

小时安静而完整的时段。吃完晚餐,因为一肚子食物,不宜用脑,等到开

始工作,距子夜已经不到三小时了。加上这时候,亚洲是白天,有许多越

洋电话干扰。你忙一天,又累了,适合用来做费脑筋、要安静的功课吗?
  你永远要心里有数——
  什么是安静时段、什么是喧哗时段;什么是最佳思考时段,什么是脑

袋最不灵光的时间。
  当“别人学习的时候你学习,别人看电视的时候你上网”,远比“别

人学习的时候你上网,别人看电视的时候你学习”来得好哇!

“大时间”和“小时间”

  说个故事给你听——
  很多很多年前,纽约市非常穷,碰上冬天特别冷的时候,公立学校会

突然宣布放假一个礼拜,号称“省油假”,真正的目的是那个礼拜可以把

学校的暖气温度调低,省下不少买柴油的钱。
  有一个跟你差不多大的男生,回家告诉他爸爸,放省油假了。
  “一个礼拜的假,加上前后的星期六、星期天,十足有九天假,你有

什么计划吗?”男生的爸爸问。
  “我就知道你会问我这问题。”男生得意地说:“我早想好了。第一

,我要准备功课,因为放完假第二天就要考试。第二,我要去图书馆借一

本世界名著。第三,我要找同学聊天,看场电影。”
  “好极了!”他爸爸点点头,还赏了男生二十块美金。
  转眼六天过去了。男生突然要他妈妈开车送他去图书馆。
  被他爸爸听到了,问:“才借来的书,就要还了吗?”
  “不是还书,是要借新的书。”男生喊:“我要写参加西屋科学奖的

报告,要借好多参考书呢!”
  妈妈赶快带他去图书馆。只是绕一圈,没借两本,因为重要的书都被

别人先借走了。他们只好去书店买,花了一百多美金。
  男生利用剩下的两天假日,不眠不休地又读又写,总算在星期一清晨

写完一份报告,打个小盹,就赶去学校缴了。
  当天放学,听到男生进门,爸爸妈妈和奶奶都急着叫他赶快吃点东西

,去睡觉。
  却见男生一皱眉说:“不能睡啊﹗我得准备明天的考试。”
  他爸爸跳起来问:“你不是一放假就准备了吗?”
  “是啊!”男生哭丧着脸说:“可是,经过一个礼拜,都忘得差不多

了。”
  故事说完了,好笑不好笑?你猜那小男生是谁?
  是你哥哥!
  你说他那样计划九天的假期,聪明不聪明?
  不聪明!
  为什么!
  因为他没有分事情的缓急轻重,没有把时间分成“大时间”与“小时

间”。
  你想想,如果他能一放假就去图书馆借书,一次把写报告的参考书和

消遣的小说都借来。先看参考书,用六七天去写报告,中间找同学聊天、

看场电影,翻翻小说来散散心,再利用最靠近考试的两天准备考试,不是

好得多吗?
  再作个有意思的假设吧——
  假使上帝说“你还有七十年的寿命。”你要怎么过?
  你当然可以作长远的计划,积极地、稳健地向前走。
  但是如果他改了,对你说:“你还有七年时间。”
  你就可能把握机会,多读一些书、多看看这个世界、多发表一些作品

。对不对?
  又假使更可怜,上帝说你只有七个月了。
  你要怎么做?
  说不定你会安排旅行、环游世界,去你梦想造访的国度。
  可是,如果他说你只剩下七天了。
  你当然是跟最亲爱的人相聚,交代身后事,对不对?
  又如果那是最后的七分钟,怎么办?
  你则可能拉紧你最爱的人,平静自己的心,面对人生的终了。
  孩子,你知道我为什么说这许多吗?
  因为你就要放春假了,我听到你跟妈妈说要去逛街、剪头发、看电影

。又谈到春假之后,接着是考试。
  所以我觉得有必要提醒你,注意什么是“大时间”;什么是“小时间

”。
  当你有一段假期,别急着办小事。
  静下心想想,有多少需要“大时间”完成的大事?
  先把那些大事完成吧!

先后顺序

  著名美籍人艺术家、教育家刘墉成功培育一双儿女,儿子获哈佛博士

,女儿获布什总统奖,该书写给女儿,教她《跨一步,就成功》。
  今天在你学小提琴回程的路上,我建议你多听大师的演奏CD,并且

一小节一小节地模仿。
  你当时一瞪眼,说你为什么要模仿别人,你是你,有你自己的想法。
  虽然你态度不够好,但是我没生气,因为我想到自己在你这个年岁,

也跟你一样。
  那时我学国画已经一年多,开始自己创作,我记得很清楚,我最爱画

前景有田园茅舍,远方云烟的景色。我把云织来织去,好象一个网子

,因为太平均,实在不怎么高明,所以连你祖母都不欣赏。但是当她怪我

为什么不临摹老师画稿的时候,我跟你今天一样,很不高兴地回她:“因

为我是我,我有我自己的想法。”
  没错!不论绘画、作文、演奏、作曲,每样艺术都讲究“原创”,连

电视、冰箱、汽车,这些工业产品,都要自创品牌,问题是,哪个有创意

的人,不是按部就班,从“生手”“入
  门”,一点点学,把基础打好了,才能创作呢?学画要先练素描,素

描不是在模仿石膏像、
  静物这些死板的东西吗?学演奏要先练Scale,一个音一个音,像瘸

腿狗一样地练,那又是
  多死板的东西?还有,哪个作家,不曾是背书、默书、写周记的学生

;哪个小学生又不曾一
  笔一画学写教材上的生字?连狮子老虎和小鸟都要跟着父母学,它们

怎么学?它们从游戏、
  打斗和模仿中学。
  当我像你这么大的时候,曾经看过一篇文章,题目和内容都忘了,只

记得其中一句话——“师之、友之、敌之。”意思是我们起初要跟老师学

,当自己能力差不多了
  ,则可以把那教我们的人当作朋友,跟他讨论;至于再进一步,则是

超越老师,甚至跟老师竞争、跟老师辩论。我昨天在打字的时候,不是还

问你一个音要怎么拼吗?你的拼音明明是我教的,怎么我还要问你呢?
  很简单,因为你的中文程度高了,我的记忆却差了,不得不向你请教

。只是,你回头想,才五六年前,不是还跟着我一笔一划地学吗?那不是

模仿,是什么?
  中国人常说“行远自迩、登高自卑”,意思是你要行千里路,总得从

短程
  起步;就算攀上千仞高山也得由低处开始。如果基础不打好,是不可

能有很高的成就的。
  如我前面所说,自己小时候也想早早摆脱老师的约束,完全自己发挥

。可是我“不得不”服从教授指示临摹古人作品,起初虽然心不甘、情不

愿,但是渐渐由那干湿浓淡,一笔一划的模仿中,发现许多自己原先没有

体会的东西。面对“模板”的色彩,为了临摹,我不得不去“他是怎么调

配出来的?”于是一点一点试,由错误中摸索,悟出许多新东西。
  同样的道理,你今天听名家大师的演奏,“纯欣赏”是一回事,当你

一小节一小节,重复听的时候,就会悟出更多小地方。你甚至可以想,为

什么大师在这儿要强一点,为什么那边好像又不太照谱子来;循着这条路

,你甚至可以跟那些大师交心、交朋友。就像我在临摹时,发现“噢!原

来这位大师是因为前一笔画错了,所以不得不往旁边改,但是改得真有技

巧,妙极了!”到了这个阶段,不是对音乐能有更深入的了解,并由模仿

中找到许多创作的趣味吗?
  孩子!愈想远行的人,愈要好好准备行囊;愈想创作的人,愈要好好

打下基础;愈有才气的人,愈要忍、愈要学,像飞机,先在地面一直滑行

,滑行!滑行!然后——一飞冲天!

给脑子进补

  昨天你一进门就抱怨学校把数学课安排在体育课后面,运动完,还满

身大汗就要赶去上数学,不可能表现得好。
  我则笑笑安慰你:“怎么不说因为在体育课之后,刚运动完,血液循

环好,红血球带氧的能力强,使你数学的理解力增加了呢?”
  你当时大概以为我在开玩笑,其实我是有道理的。而且说巧不巧,今

天打开报纸,就看到一则路透社的新闻。说美国《发展心理学期刊》登了

宾州大学的研究报告——
  “十岁的女孩如果花较多的时间作男孩子体育竞赛的活动,不管当初

对数学有没有兴趣,两年后普遍会对数学的兴趣增强。相对的,如果男孩

花较多时间作女孩比较喜欢的活动,像是弹奏乐器之类,两年后的数学成

绩也会比较好。”
  所以研究人员建议父母别让女儿跟同性的孩子成天腻在一起;又教男

生的家长要把玩疯了的孩子抓回来,作一点静态的活动。
  看了这文章,我心想:或许女孩子在体育竞赛之后数学进步,是因为

她们的血液循环更好了 ,使大脑得到更多氧,帮助了数学思考。至于男

生,又因为成天打球游泳,不容易静下心,所以学点静态的东西,也能帮

助思考。
  我又想,过去大家都认为男孩比女孩擅长逻辑性的思考,而且男人比

女人能辨认方向,会不会也因为女孩在成长过程中太静了,她们不像男生

跑跑跳跳、串东串西,造成红血球带氧的能力较差、体力不如男生,也少

了辨认方向的训练?
  “红血球带氧能力”是非常重要的。
  我们的身体像个大公司,有好多好多部门,里面的人要吃要喝,必需

由专人运补。红血球就像那运输工人,有些公司的人员训练精良,效率好

,每个工人都能运很多东西。又有些公司的人员能力差,每人只能带一小

包。这两个公司比起来,当然前者营运会比较成功,对不对?
  我们的身体很妙,也可说上天很神妙,“天助自助者”,他对需要的

人特别照顾。
  譬如骨质疏松的人,作重力训练特别有帮助;老年人多用脑,又有助

于防止老年痴呆。也可以说,你愈不用,老天爷愈认为你不需要,而把东

西早早收回。
  同样的道理,你愈运动,红血球带氧的能力愈强,一方面增加了体力

,一方面因为进入脑的氧气和养分增多,也加强了你的智力。
  我最近读到一本《都是脑子惹的祸》,对其中一章印象非常深刻。
  那是作者引述美国国家心理医生研究中心吉野德(Dr.Tay Gield)的

研究结果,发现小脑是最不受先天影响,最能用后天加强的。换句话说,

如果一个人天生不够聪明,很可以借着运动、加强小脑的功能来弥补。
  一般人以为小脑只管运动、平衡,四肢发达、头脑简单的人,才会用

到的。岂知小脑既像“军师”又似“传令兵”,能把重要信息运送到大脑

的相关部门。
  作者还说很多青春期的孩子面对升学压力,认为体育最不重要,整天

坐在桌前K书。其实如果能间隔一下,作些有氧运动,能提升高达百分之

二十至三十的学习效率。
  说了这许多,以后如果我叫你出去打打羽毛球,或者到楼下练练乒乓

球时,请不要说你功课忙、没空了。
  适度的运动非但不浪费时间,而且是帮助你增强脑力与体力的最好方

法啊!

小心学生职业病

  今天吴叔叔来修我们漏水的屋顶。一边抬梯子,一边说他又扭伤了腰

。但是跟着一笑,说没关系,只要去中国城找跌打师父推拿一下就好了,

又说“所以一年要去好几次”。
  他说完,我们都笑了。只是这听来矛盾的笑话,却笑里有泪;因为他

既然说一推拿就好了,又为什么一年去好多次?
  那表示推拿好了,只是“暂时”好了,隔一阵不小心,又会犯,就又

得去看跌打医生。
  昨天晚上我也接到一位高雄朋友的电话,说她背痛彻夜难眠。在台湾

,从南到北,不知看了多少医生、吃了多少药,就是治不好。
  她在电话那头叹气说:“没办法!教了几十年的钢琴,都是坐在学生

左边,随时伸手示范。因为不是正对着琴键,动作是歪的,时间久了,所

以伤了背,只怕那痛会跟一辈子。”
  她还说她女儿也教钢琴,虽然才三十多岁,已经开始有一样的背痛。
  还有,你记不记得多年前,名作家吴阿姨来,总不时扭动脖子,说她

颈背不舒服,还请你妈妈带她去找理疗师,又在家用我的电疗器。
  她离开后,你妈妈常说看样子她脖子不舒服的情况比我还严重。每次

我脖子痛,手指麻,你妈妈也都会说:“你们这些作家,伏案久了,职业

病!”
  孩子!你知道我为什么提这些吗?
  因为职业病不止是入社会工作的人会得,你们学生也会得。近视不是

学生的职业病,是什么?
  不错!职业病难避免,但也因此,我们必须把伤害降到最低。这也是

为什么我看见你只开一盏书桌灯时,总过去把顶灯打开的原因。
  因为当你只有桌灯亮时,每次你把眼睛投到书桌以外的地方,瞳孔都

会立刻放大,以适应黑暗的环境;接着眼睛回到书本,是亮的,瞳孔又得

缩小。反复如此,眼睛容易疲劳、近视更易加深。
  (同样的道理,晚上不开灯看电视,也有这个弊端。)
  此外,最近你的坐姿也有问题,很可能造成职业病。
  因为你的书桌本来就不大,又在左边放了计算机,前面放了键盘,加

上小扩音器和一堆又一堆的书及讲义,我发现你写字常常歪着坐,用剩下

的那一点空间放本子。
  你要知道,歪着坐久了,肩颈左右用力不平均,会造成许多问题。
  我就因为以前坐姿不对,后来不得不复健,而今写作时更得不断叮嘱

自己要坐正、坐直。
  还有,你知道把手肘放在桌面外,悬着写字,会伤到筋吗?举个最真

实的例子,当我办签名
  售书时,一次签上千本,往往就会手肘痛,好象得了“网球肘”。我

后来想,为什么在家写
  作不痛,出去签名却会痛,终于想通了,因为在外面签名常常为了方

便握手,坐得太高。又
  由于桌子小,手肘不能落实在案上。
  孩子,请不要说这些都是“中年人”才有的问题,你们年轻人不用怕

。我不知见过多少学生,因为偏头痛、背痛,影响了学习,那常常因为坐

姿不对造成。
  复健科的医生说得好,不正确的动作就像“滴水”,身体是“石头”

,不要以为没什么影响,时间久了,滴水足以穿石。
  所以从现在起,把桌子收整齐,将暂时不用的书先移开,把计算机尽

量向里推,给自己多一点空间。你会发现那样做,能使你更挥洒自如,而

不是被些杂物逼到小小的角落。

浸润法:如果你长了奇怪的脑袋

  相信你一定早听说,我小时候功课不怎么好,尤其高中,因为高二休

学,下一年改教材,使我跟不上。又因为参加许多社团活动,不是编校刊

,就是搞社团。还四处参加比赛,总请假。所以年年都两科不及格,幸亏

老师高抬贵手,才没留级。甚至一直到毕业前两个月,我参加模拟考,都

从来没上过榜。
  但是我居然用最后两个月,进入第一志愿——国立台湾师范大学。
  如果你问我为什么这么神,我的答案是:因为我用了特殊的读书方法

,产生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那特殊的方法之一,就是“浸润法”。
  举个简单的例子,当你哥哥小时候,我在家里的日常用品上,都贴字

条,写着“门”、“窗”、“桌”、“椅”、“冰箱”、“电话”、“电

灯”——因为他才两岁,我只是贴,并
  不教他念。
  但是,隔不久,我把那些字条揭下来,一张张问你哥哥,他居然立刻

说出是什么。
  这就是“浸润法”的效果。
  “浸润法”基本上是自然发生的,如同“孟母三迁”,讲究学习环境

,但是如果能加一点“有意”的力量,效果会更好。
  我就曾经在刚来美国的时候作实验,每天坐巴士上下学途中,一路盯

着路边的招牌看,那时候我的英文烂透了,几乎处处是生字,我先不查字

典,看橱窗里的东西,猜它招牌上的字。隔一阵,还不懂,就查字典。
  上午查,可能中午就忘了,可是跟着坐巴士又看到,死命想,想不起

来,又回来查字典,写在纸条上放进口袋,再记不起的时候,就拿出来瞄

一眼。
  看一次、两次,加上每天上下学一路看。居然没多久,自自然然地背

了两百多个生字。一直到今天,我都记得当时最不会记的是礼服店招牌上

的TUXEDO,而且眼前浮现那家礼服店门口的样子。
  我发现用这种“浸润法”学到的东西,因为跟生活结合,所以特别记

得牢。
  你哥哥十八岁时跟着我到大陆旅行一个多月,学会了简体字,也是靠

这方法。因为我一路指着路边的招牌问他“这是什么字?”
  一次两次三次,你想想,烦不烦?
  对!烦!问题是:愈烦印象愈深刻。
  我很早就发现自己脑袋有“死角”,许多简单东西,硬是记不住。
  于是好象打仗,发现敌人守得太好,我久攻不下,就立刻改变战略,

由“攻坚”,改为“包围”。
  无论念历史、地理、英文或国文,只要碰上我不容易记的东西,我就

“跳过”。但在跳过之前,会把那记不住的重点或单字写在课本或参考书

的最边上。
  正因为在最边上,每次翻书,我的眼睛都会掠过。而且当我读后面几

章的时候,一定先快速地把前面几章很快地翻一下,使那些“重点”一次

又一次跳进眼睛。
  也可以说,我把“读”进去,变成“看”进去;把“强记”改为“潜

移”。居然大部分的重点,渐渐自然植入脑海,后来反比那些死记的同学

背得牢。
  为什么?
  因为那就像我看街边的招牌,不断闪过、不断闪过,仿佛在底片上“

重复曝光”,深深地“印”在了脑海中。

悬念法:因为记得,所以拥有

  今天晚餐的时候,我夹起一块火腿问你“《论语》《述而》篇里孔子

跟干肉有关的句子是什么?”你想了半天,答不上来。直到我说“自行束?

……”,你才接
  “以上”,却又想不起下一句——“余未尝无诲焉。”
  接着我问你:“有教,下面两个字是什么?”你也想了好几秒,才答

出“无类”。
  我又问你,孔子说:“‘举一隅,不’怎么样?”你耸耸肩说:“好

像是想到另外三个桌角。”
  然后当我怨你怎么不久前教的东西,却忘得差不多的时候,你还不服

气地讲你功课那么多,要想的事那么多,当然很容易忘,又瞪我一眼,说

:“爹地是怪胎,记性好,所以会背那么多东西。”
  你错了!我的记忆一点也不比别人好,我之所以能把以前念的,像是

《岳阳楼记》、《桃花源记》,至今倒背如流,都因为我用了一种特殊的

记忆方法——悬念法。
  其实每个人都会悬念。譬如有个同学对你说三个月后的今天要请你去

他家玩。如果你跟他不是深交,对他家又不好奇,很可能三个月后,除非

他再提醒你,你早忘了那个约。
  但是相对的,如果美国总统说他三个月后的今天,要请你去白宫作客

,你就绝不会忘。
  为什么?
  因为你重视他,把那邀约看作大事。在下面三个月当中,天天念着,

当然不会忘。
  同样的道理,如果你今天读了一个月之后要考的东西,就算这一个月

当中,你再也没机会复习,恐怕到考试,顶多只忘了三分之一。
  相反的,考完才两个礼拜,你却可能忘掉一大半。
  为什么?
  因为考试过了,你放松了,不再悬念。
  人的脑很奇妙,你不但“日有所思,夜有所梦”,而且如果第二天早

上有重要的事,就算睡得极熟,不等闹钟响,也可能自己醒来,表示梦中

还悬念着。
  所以如果你想牢记一件事,最好的方法就是重视它,念着它。你会发

觉,只要轻轻地悬在心中,就能产生很好的效果。
  据研究,我们作“短期记忆”和“长期记忆”是在大脑不一样的地方

。多半的东西,都放在短期记忆里。譬如你要打电话给某商店,翻电话本

,找到那号码,记住了,接着拨电话、讲电话,电话还没放下,已经把号

码忘了。算来那“短期记忆”不过几分钟。
  由此可知,当你要学很多东西的时候,确实可能记了新的,忘了旧的

。问题是,如果你学到的每样东西,都只放在脑子里的“短期寄存仓库”

,你的学问可能丰富吗?那好比赚多少,
  花多少的人,是不可能有积蓄的。
  我大学时代有位很平凡的教授,他留学日本,只会把日本教授教他的

,照样搬来教我们。但他讲过一句话,我一辈子不会忘。
  他说:“今天我说出来,写在黑板上,你们记住了,就成为你的东西

,不再是我或我日本教授专有的,没有人能抢得走。”
  想想,这世上哪样财宝别人夺不走?那些都是“身外之物”,被抢去

,你就没了。只有学到的知识,存在脑海中,是你能真正保有的。
  所以我建议你,用“悬念法”。先去重视你学到的东西,再常常想它

念它,使它扎根在你“长期记忆”的仓库,让你拥有一生。

延伸法:勾出你的美梦

  大约在我四岁的时候,有一天家里来了位摄影家,他先在客厅支好三

脚架和灯光,又把我的小藤椅放在纸门前面,再叫我穿上皮鞋和花衬衫,

坐在椅子上。
  灯光从两边射来,好亮。只记得摄影家要我身子向前倾,又教我把两

双手握在一起,然后卡嚓、卡嚓,照了好多张。
  五十多年过去,我一直记得这一幕,你猜,为什么我能记得这么清晰

?
  因为照片!
  大概你爷爷奶奶很欣赏那天拍的效果,没过多久就把照片放大挂在客

厅里,后来虽然进了相簿,我还总是翻到。
  也因为每隔一阵,我就看到那照片一眼,产生提醒的效果,自然而然

让我想到四岁时照相的情景,甚至能想起摄影师怎么拉着我的小手,将手

指交叉在一起的细节。
  你不是也有这样的经验吗?记得上礼拜有一天,我问你记不记得第一

次到迪士尼乐园,离开的那天,你耍赖,不愿回家。
  你说记得,因为录影带上拍到。
  现在就进入我要谈的主题了。
  上次我对你说,要用悬念的方法,不断回想,复习,使学到的东西能

牢记不忘。问题是,如果每次都把旧东西“整个”想一遍,就算你选择的

东西不多,也不可能有那么多时候,复习经年累月积下的功课。
  这时候,你就要懂得提纲挈领,也可以说用“悬念”;但是只能悬念

一点点,要“以小搏大”,好像提起一个挂钩,就拿起整件大衣。
  这么说,你可能还不懂,让我举两则最常见的例子——
  你有没有发现,一个电视广告能长达一分钟,演出很精采的故事?
  但是广告费太贵,那一分钟的广告很可能不久之后缩短为三十秒。许

多画面被缩短了,但是你还能了解整个剧情。
  又隔一阵,那广告又“减半”,缩成十五秒,甚至十秒,只跳出一些

重点画面。对于从没看过“完整版”的观众,根本不知演什么。但是对你

不一样,你居然还能用那十秒钟,回溯整个故事。
  再过一段时间,电视广告也没有了。有一天,你在报纸上看到一张照

片,是“那电视广告”中的一个镜头。
  天哪!居然就那么一张照片,也能令你想起整个广告。
  那张照片就像是一个钩子,勾出了整件大衣、整个故事、整个事件。
  再举个例子——
  早上醒来,你记得前一夜的梦,如果不写下来,可能才刷牙,已经把

梦忘了,只记得自己作了梦,怎么都想不起来内容。
  可是如果你在床头摆了纸笑,一醒,就记下梦境,甚至只写几个字,

譬如你梦见回到以前上的小学,就只写“小学”两个字。
  恐怕一直到晚上,只要你静下心,拿起那张纸条,看到上面写的“小

学”,就能一点一点记起昨夜的梦,而且愈想愈多,把整个梦的细节都想

起来。
  那“小学”两个字,是什么?
  是钩子,勾出你整个梦境。
  由此可知,“悬念法”悬的是重点,有时候甚至只有两个字,或一个

画面。如同我小时候那张照片,总被我不经意地看到,就能使我记住整个

拍照的过程;也像你小时的录影带,能帮助你回忆。
  这种方法经过训练,可以使你回忆和联想的速度加倍,好像网际网路

,延伸到不同的地方。

提示法:使你的思想飞跃

  你记不记得我上个月曾经问你,知不知道美国第二任总统约翰·亚当

斯,说他“研习
  军事、政治,是为了使他的儿子、孙子能学习文学、艺术……”。你

说不知道,我还要你去
  问历史老师。
  但是没等你问,我已经在网上找到了。
  你妈妈曾为此大为佩服,问我怎么找到的?
  其实一点也不难,《圣经》那段,我打“石头扔女人”,电脑上跳出

一堆东西,我一条一条筛选,找到相关的,再“进去”看,就找到了。
  至于约翰·亚当斯的话,我打出他名字,跳出一堆有关音乐的,我跳

过,只看政治方面的。没多久,居然在台湾的《天下杂志》网站找到一篇

文章,提到这件事。于是查出原文。
  由此可知,网上有一大堆资料,甚至可以说要什么有什么。但是并非

人人能找到,你必须由不同的角度进入,才能从那资讯的大海里,捞出需

要的东西。
  我们的脑也一样。
  有一派心理学家认为,任何事情,只要经历,就会留在脑海。连最平

常的事,都记录在大脑的某个角落,平常完全没印象,但是如果经过催眠

,就会重新回到“现场”,说出每个细节。
  可不是吗?相信你在电影里一定看过,催眠师问被催眠的人:“你现

在又回到那个房间,你看到书桌了吗?在那桌上放了什么东西?”
  被催眠的很可能说得出:“看到台灯、一本书、一杯水、一枝笔、一

把刀!”
  于是悬案就因为这么一个线索而破解了。
  虽然我们无法在考试的时候自己催眠,但是从前面举的这些例子,我

相信,在我脑海10的14次方个“神经原”当中,一定存了许多许多东西,

只要我们改进“搜寻”的技巧,很多模糊的记忆,都可以被想起来。
  今天,我就要跟你讨论这技巧中的“提示”法。
  什么是“提示”?
  考试的时候,大家不知怎么答,有时候会求老师:“给一点提示嘛!


  体贴的老师很可能一笑,说出几个字。就用那几个字,大家恍然大悟

,立刻振笔疾书,写出答案。
  背书的时候,揭示就更管用了。
  你不是常在背不出下一句的时候,看着我,有时候我只说出一个字,

你就想起来了吗?
  那老师的一个暗示,或我说出的一个字就是“提示”。
  懂得念书的人一定要多利用“提示”。不是等别人提,而由自己给自

己提示。
  举个例子,你背王维的王方绝句《相思》:
  红豆生南国,
  春来发几枝;
  愿君多采撷,
  此物最相思。
  你可以由一开始就从头到尾背。也可以只看一遍把每句最一个字挡着

,开始考自己:
  红豆生南……国,
  春来发几……枝;
  愿君多采……撷,
  此物最相……思。
  接下来,你挡两个字,又想出来了。就改为挡住三个字,四个字。
  最后,只要看“红”,就想到下面的“豆生南国”;只要看“此”,

就想到下面的“物最相思。”
  任何书,管他是生物、地理、历史或物理,你都可以把每一页最重点

的东西“浓缩”为几个字的“提示”,经由那些提示想整章内容,渐渐,

你思想的速度会愈来愈快,进入跳跃思想的境界。

想像法:想像你在掌声中

  据说洛杉矶湖人队的教练菲而·杰克逊,每场比赛之前,都要在家里

作最少四
  十五分钟的想像;运动员也常作心理训练,想像自己的体能发挥到极

致的感觉。
  我自己也早有这样的经验。
  当我初学网球的时候,总是发不好球,但是当我不断想像教练所说的

正确的动作——
  只是想像哟!我并没有回家练,但是居然隔几天再去上课时能有不小

的进步。
  为了这一点,我又去找心理学的书看。在一位叫桑德拉·布莱克斯利

(Sandra Blakeslee)的论文中,读到:
  “想像力能够提高运动技能……现在科学家终于明白,为什么当一个

人想像自己能像麦克·乔丹那样投篮的时候,就真会在投篮上有进步。”
  那是因为科学家发现,当你想像的时候,整个脑海会跟着你的想像发

出讯号,那讯号虽没变成真正的动作,却能训练你肌肉之间的协调。好比

旅游前把地图细细看一遍,到时候就能轻车熟路,仿佛旧地重游一般。
  最近来打乒乓球的杨伯伯,更证明了这件事。
  你记不记得,他初来的时候,跟王伯伯打,每次都输。王伯伯甚至笑

说杨伯伯要赢他:“还早呢!”
  但是才一个月,杨伯佰竟然后来居上,球技突飞猛进。
  问题是,杨伯伯只到我们家来打球,没去别处练习,他怎么突然进步

的呢?
  原来他借了一堆教球的录影带,和世界大赛的光碟。他家虽然没有球

桌,又没找人对打,但是他每天晚上在家盯着电视看,一边看,一边在心

里模仿。才短短一段时间,居然能打出“卡、磨、提、举”的高级动作。
  由此可知,你不一定要上球场才能练球,会练球的人可以透过想像来

温习。同样的道理,你可以用想像的方式参加比赛或考试。想像在演讲比

赛时,你走上台、行礼、称呼,并且开始讲,也想像你在演讲时的手势,

甚至想像当你讲完时,台下响起如雷的掌声,你很成功地走下台。
  对!你可以想像掌声,因为心理学家发现,想像可以增加自信。你不

但能想像比赛、想像考试,不可以想像成功。自己告诉自己:
  “不要怕!我一定会成功!我会是最棒的。”
  想像的力量真是太大了,文学家如果没有想像,就不可能以有限的经

验,创作出天马行空的作品。科学家如果没有想像,先大胆地“假设”,

再小心地“求证”,就不可能有今天的成就。
  连爱因斯坦的“相对论”,都是经过想像得来的啊!爱因斯坦说,他

多年来一直在想,如果自己能骑在光束上飞行,世界会变成什么样子。当

他搭电车过伯恩的钟塔时,总望着钟塔想像“要是电车跑得跟光一样快,

会是什么样子?”
  结果,爱因斯坦用想像,发现了“相对论”,二十五年之后,才由科

学家以实验的方式一一证实。
  你说,想像力是不是更伟大?
  在你走路时,坐车时、无事在手时,运用想像力吧!让你的世界扩大

、使你的思想奔驰。你会令人惊讶地发现:“她在那儿,好像一动不动,

什么也没做,居然就进步了好多好多!”

潜意识法:请小鬼帮忙

  今天我要跟你谈的就是这个躲在深处的小鬼——“潜意识”。
  许多成功的人,都懂得利用潜意识。当别人只用“有意识”思考的时

候,他们多加了“潜意识”的帮助,就好像比人家多了半个脑子。
  举个例子,一九五○年诺贝而文学奖得主,大思想家罗素(Bertrand

Russell),就很明白地在回忆录里说他怎么利用潜意识。
  他说当他还年轻的时候,每次面对难题,都怀疑自己没能力解决,甚

至烦躁到有些神经质。但是渐渐发现,硬去想,常常只是浪费时间,反不

如把那个题目先苦思一阵,接着抛开,放到潜意识中思索。过一阵子再想

,问题就容易多了。
  罗素还说这么作有个好处,是他可以利用那段交给潜意识思考的时间

,去做其他的事。
  爱因斯坦也说,他“因为苦思,常常弄得头晕脑胀,不得不躲开几个

星期。”但那不是真的躲开,而是放到潜意识里思考。所以在丹尼斯·布

莱恩(Denis Brian)的《爱因斯坦传Einstein:A Life(1897-1955)》里说

:“(发现相对论的前一天),爱因斯坦失望地回家,心想要从已知的事实

里发现真理,根本不可能……不过第二天醒来时,他非常激动,说他的脑

袋好像经历了一场大风暴,答案居然找到了。他终于开启了上帝的智慧,

解答了宇宙的奥秘。”
  还有个例子,是德国化学家柯库尔(Friedrich August Kekule von

Stradinitz),你知道他是怎么发现苯的分子结构吗?
  他跟当时的科学家一样,整天想,想不出来。直到有一天晚上作梦,

梦见有好多原子在他四周旋转,那些又大又奇特的长链子,像蛇一样扭曲

。突然,一只蛇咬住了自己的尾巴,变成环状,柯库尔好像被闪电出中醒

来,接着发表了苯分子的环状结构。
  他为什么有那样神奇的梦?很简单,因为他在“有意识”思考时,也

把问题放进了“潜意识”。就算“有意识”放弃了“潜意识”仍在偷偷地

工作。
  我自己也有个深刻的体验。发现当我专心写“深情系列”的时候,看

什么都能联想到情爱,成为抒情散文。但是改天,专心写小说时,无论看

电视、翻报纸,又总有活生生的故事跳进眼睛。
  所以我会在《萤窗小语》里说:“如果你想要抓住灵感的云雀,就要

时时准备好网子。”
  我们非但日有所思,夜有所梦,而且当你像罗素和爱因斯坦一样,先

苦思一阵,再把那东西放掉,却又偷偷悬念的时候,它就进入“潜意识”

。也可以说,当你带着“它”,在脑海里的大路上跑一阵之后,可以把它

放进路边的草叶,让它自己找路,在深山野径里奔跑。
  我绝不是乱说。据研究,我们左右两边的大脑是可以各自思索的。我

们甚至可以用左脑想一件事,用右脑想另一件事。
  我也记得你奶奶脑溢血时,医生说脑里有很多很多路,当这个地区毁

了,路不通了,脑里会自动想办法绕道,开出新的路。正因此,许多脑溢

血到不能说话,不能行走的人,能逐渐康复。
  而且脑里的道路,有大有小,那些小路,你一阵子不用,就杂草丛生

,相反的,愈是用的人,愈是畅通,而且能把小路走成大路,思想得更快

、记忆得更好。
  当你苦思不通,使自己陷于焦虑的时候,不如先放下,去做别的事,

让问题在潜意识中蕴酿。
  但是注意哟!你先要把它当件大事,才能驱动潜意识。如果你根本不

在乎,或一“放下”,
  就“全放下”了,完全不悬念着,就不可能让潜意识发挥作用。

节奏法:抓住心灵的节奏

  今天下午我拿了两张银行的提款卡给你看,要你比较有什么不同。
  你看来看去,还翻过背面研究,笑说两张都是十六个数字,但一张是

连续的,一张是分成三段,每段四个字。
  答对了!
  你知道为什么那个银行会用不一样的方式打数字吗?我没问过银行,

但是我猜,八成因为他们发现十六个数字太长了,如果分成四段,比较好

记,也比较好认,所以后发的卡片分了段。
  我也相信,现在无论哪家银行的提款卡或信用卡,都把数字分段,是

基于同一个原因。
  许多事可以证明,我们的记忆在有节奏的情况下,能发挥得更好。
  譬如唱歌背歌词,比背书快得多。但是当有人由歌曲中间一段问你,

下面是什么词的时候,你可能得重新由那首歌的开头想起、唱起,直至唱

到那一句,才把歌词想起来。背文章也常这样,有人突然考你“白居易《

琵琶行》中,‘似诉平生不得志’下面是什么?”你可能会由“千呼万唤

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弦弦掩抑

声声思,似诉平生不得志。”接下来想到是:“低眉信手续续弹,说尽心

中无限事……”
  为什么会这样?
  因为我们记忆的节奏。
  所以押韵的文章和诗词比不押韵的好背,流畅合乎语言节奏的又比“

诘屈聱牙”的好背。
  更重要的是,同一个句子,当你用不同的方式去“分段”或“停顿”

的时候,也能产生很大的“记忆差异”。
  举个例子——
  中国的五言诗,绝大多数是“二三断位”,也就是分成“两个字”、

“三个字”来读。譬如:
  床前 明月光,
  疑是 地上霜;
  举头 望明月,
  低头 思故乡。
  如果你改成“三个字”和“两个字”的分段:
  床前明 月光,
  疑是地 上霜;
  举头望 明月,
  低头思 故乡。
  虽然文字不变,意思也没有差异,却比较不对劲,比较不容易念,甚

至比较不易背诵。
  此外,我不久前才读到一篇研究报告,说中国人比美国人、日本人记

数字的本事都大,能一
  次记得多,而且记得快。
  原因不是中国人特别聪明,而是由于汉语读数字比较简单、比较快。
  可不是吗?
  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
  你用国语,才一秒钟就念完了。
  但是改成英语时,five、seven、和eight各有两个音节,six有三个

音节,整个算起来,比国语多了五个音。
  换成日文、日语就更多了——
  日文还简单一点:ichi ni san shi ao roku shichi hachi ku ju(

ひちにさんしべろく
  ちはちくじゆう)
  日语可麻烦了:
  hitotiu futatsu mittiu yottsu itsutsu muttsu nonatzu yattsu

kokonotsu to(ひとつ
  ふたへぬろよろいろむそなつせフつここのいとす)
  天哪!由一说到十,日语居然要用二十五个音节,够不够烦?够不够

慢?是不是足以影响他们处理数字的速度?
  由以上我这些分析,你可以知道,分段落和掌握节奏,是加强记忆非

常重要的方法。当你背书和记数字的时候,如果能先把冗长的句子分段,

使它与你心灵的节奏相合,远比你直楞楞地死背,效果好得多。
  现在你应该了解,为什么婆婆能背好多老歌的歌词,为什么公公用唱

邓丽君歌曲的方式,能想起整首李后主的词——“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

知多少……”。
  你也就知道为什么我和妈妈一直到今天,还能记得小学背的《武训兴

学》和中学背的《木兰辞》的道理了。

陈述法:认识自己,才能成功

  你知不知道“十二星座”的名称和次序?
  我原来不知道,但是最近流行星象,心想也应该懂,于是随手拿起一

本杂志,翻到
  “星座运势”,花了两分钟,把十二个星座全背了下来。
  你别惊讶,我怎么才花两分钟就背下十二个星座,而且连次序都记得

。那是因为我用了特殊的方法。不信,现在我教你,你也两分钟就记得了

,而且可能一辈子都不会忘。
  先听我说个故事,并且开始计时。
  “从前有一只羊跟牛结婚,生了两个孩子,长得很巨大,像狮子一样

壮,他们爱上一个处女,天天跟处女在一起,成了色魔,结果被变成了水

瓶里的两条鱼。”
  然后,你用那故事再想一遍——
  从前有一只“白羊”跟“金牛”,生了“双子”,长得如“巨蟹”,

像“狮子”。爱上“处
  女”,“天秤”、“天蝎”,成了“射手”、“魔羯”,变成“水瓶

”里的“双鱼”。
  算算时间,只怕你连两分钟都不到,就记得了。对不对?
  为什么透过“说故事”的方法,可以加强记忆?
  因为我们的大脑在记忆时,可以分为“陈述性记忆”和“非陈述性记

忆”,它们甚至存在大脑的不同位置。前者容易记,后者不易记。
  也可以这么比喻,我们的记忆很像桌子,一只脚、两只脚的桌子不容

易站,但是三只脚以上,就能很稳。那“陈述性”的记忆,因为不是单独

的东西,而与其他的情节相联,所以容易记牢。
  再想想!当你记长串的数字时,是不是愈能联想到情节的数字愈容易

?像我,到今天都能记得小学时一位同学的电话,因为那号码是
  28395,我用“两把三脚壶”去记。
  又譬如我们刚来美国的电话,只要告诉朋友一次,他们就能记得。
  那电话是“5913877”,
  说起来有点难听,是“我揪你三八鸡鸡”。
  难听归难听,你是不是也一下子就背起来了?连我上个月开同学会,

大家还都能记得,拿来开玩笑呢!
  还有,台湾名作家赵宁,以前有个电话是“5711438”,他告

诉朋友那是“我妻一一是三八”。
  我才听一遍,也记到今天。
  聪明人不但自己用这活的方法记名字和数字,甚至懂得教朋友,使朋

友记得牢。
  譬如多年前,一位新认识的朋友告诉我,他的电话是“251414

”,接着笑说:
  “你可以这么想——‘爱我意思意思’也可以把‘一’说成‘幺’,

成为‘爱我要死要死。’”又笑笑说“要死要死大概不好听,你还可以用

音乐去想,14是‘DOFA’,就是‘都发’。你爱我,我们就都会发

。爱我都发都发。”
  你说,我能不一下子记住,而且记到今天吗?
  我不清楚,你是不是特别会“陈述性记忆”,又不擅于“非陈述性记

忆”的人。因为每个人不一样,有些人可以记牢毫无情节的东西,有些人

,像我,则怎么都记不住,必须先把东西转成“陈述性”的记忆,才能记

得。如果你属于我这种人,念书时与其事倍功半地死背,不如花点时间,

先去编织和串连书里的材料,达到事半功倍。
  我甚至要说,一个人在了解别人、战胜别人之前,先得了解自己、发

挥自己、展现自己!

图像法:读书可以像看戏

  今天上中文课的时候,我问你记不记得古时候有个人很会耍斧头,常

到国王面前表演,但是突然间,他不再表演的故事。
  你歪着头想了一下,说不记得了,只记得那人的斧头很准,绝对不会

砍偏。
  于是我在你课本旁边画了个耍斧头的人,简简单单地勾了一个人的侧

面轮廓,又在那人的鼻子上涂了几笔。还没画完呢!你就叫,说你想起来

了,是有个人常带朋友一起表演,先在那朋友的鼻子上抹一点灰,再抡动

斧头,从朋友面前砍过去。朋友一点没受伤,大家以为斧头抡空了,但是

细细看,才发现他鼻子上的灰已经不见。后来,那人突然不再表演,国王

问为什么,是不是不准了。他说他一点也没退步,只是那一起表演的朋友

死了。
  你知道我为什么不直接提示你,却要画个漫画吗?因为透过“图象”

是最好的记忆方法。我相信今后你再也不会忘记这个故事,因为漫画会留

在你的脑海,更加强你的记忆。
  记得不久之前,有一天我要你背孟浩然的《过故人庄》,你只想起“

故人具鸡黍,
  邀我至田家”,就背不下去的时候,我怎么做吗?
  我两手指着窗外的树,再把手合起来。
  你就说“绿树村边合。”,
  我指着远方,作出山的手势。
  你说“青山郭外斜。”
  我又作成开门的样子。
  于是你想起来“开轩面场圃。”
  我再比出“举杯”的样子。
  你说“把酒话桑麻。”
  我又伸出九根手指,而且比了两次;指指眼睛,用双手作成花朵的样

子。
  你便说“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这种以手势增加想象的方法,也是“图象化”。
  你也可以不画,用演的,使自己进入读的内容,尤其文学作品,因为

作家常常先有画面,再写出来。文中充满“意象”。甚至一整段,你都能

像剧本般,轻轻松松地演出。
  举个很古老的作品为例——《诗经》里的“硕人篇”。
  它描写的美女叫庄姜,从今天的角度看,庄姜一定像模特儿,高高的

个儿,穿着锦衣,外头
  还罩个袍子。
  那诗是这样形容庄姜的:
  “手如柔荑,肤如凝脂,领如蝤蛴,齿如瓠犀,螓首娥眉。巧笑倩兮

,美目盼兮。”
  翻成白话是:
  “手像小草芽般柔嫩,
  皮肤像油脂般滑腻,
  脖子像木虫般白晰,
  牙齿像瓠瓜子般整齐,
  宽宽像蝉似的额头,弯弯眉毛如蛾子的触须,
  笑起来两个酒窝多漂亮,
  黑白分明大眼睛,左右顾盼真美丽!”
  如果你觉得不好背,只要这么想:
  写诗的男孩,先低着头,不敢盯着女生,只敢看她的手。
  然后,他的眼睛偷偷往上移动,看到手臂的皮肤。再往上,看到女生

的脖子。
  再往上,看到整齐的牙齿。
  终于壮起胆,看女孩的额头和眉眼。
  这首诗写得多精彩啊!精彩在他描写的次序,由手往上,渐渐到重点

,再用生动的一颦一笑、左右顾盼,在最后面压轴。
  只要你也变成那羞怯的男生,也这么想象一遍,不是就能把整段诗背

起来了吗?
  于是“背死书”变成“活读书”,你因此更能深入欣赏那文学作品,

使书中的人物和情节变成真的,跳进你的生活。
  读书要这样,才记得牢,也才能成为一种享受哇!

牵带法:你家的馒头

  无论中英文,在我们记忆中都可以是“图像”。
  那个图像可能是由好几个中文字组合起来的,像是“浩浩荡荡”。也

可能是一大段,像
  是《岳阳楼记》中的“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

夕阴,气象万千……”
  有时候我们为了在脑海里搜寻记忆,会用一整页去想,想:“我记得

在课本上的左边那页,
  ……靠上面……”想到这儿,甚至会闭起眼睛去揣摩记忆中的影像。
  既然我们想一个东西时,可能连带地想起上上下下的;或是利用上下

文,帮助记起中间的,我们何不在记忆时故意拉大范围?
  举几个例子,如果我说“阿尔”,你可能怔住,不知“阿尔”是什么


  但是当我说“阿尔及”。
  你就可能跟着讲“阿尔及利亚”。
  当我改说“阿尔巴”的时候。
  你又很自然地跟着讲“阿尔巴尼亚”。
  如果我再换一个,说“布宜”。
  你可能问“不宜怎么样?不宜做,还是不宜说?”
  但是当我加长,成为“布宜诺斯”。
  你自然跟上:“布宜诺斯艾利斯”。
  为什么你能说出整个名字?
  很简单,因为你是那么记的、那么背的。
  可不是吗?有时候我们背的名字,可以多达十个字,背的证件号码可

以长达十五位数以上。
  但是只要背习惯了,就变得很当然。甚至可以说,有些东西我们根本

没背,只是听惯了,像是“巴布亚新几内亚”,只要人家提到“巴布亚”

,你自然会想起“新几内亚”。
  好!现在到我讨论的重点了——
  我问你,刚才说的阿尔巴尼亚的首都是哪里?
  你能立刻想到“地拉那”吗?
  糟了!你可能想不起来了。
  奇怪不奇怪?你可以把十个字的名字说得很溜,却想不起阿尔巴尼亚

的首都是“地拉那”, 也可能说不出“阿根廷的首都是布宜诺斯艾利斯

”。
  为什么?
  因为如同前一章说的,它们都是“非陈述性”的东西。你可能知道“

地拉那”,也知道“阿尔巴尼亚”,只是没办法把它们拉在一块儿。甚至

考试时把别国的首都,“拉”到阿尔巴尼亚去了。
  我在学生时代跟你一样,也背不起来。
  但是我用了个方法——
  既然我可以一次记住“巴布亚新几内亚”七个字,我何不把各国的“

国名和首都名”串成一个字,说不定还能加上些“陈述性”的想象,不是

自然就会“溜”了吗?
  譬如阿尔巴尼亚,首都是“地拉那”,我干脆把它们合成一个字——
  “阿尔巴尼亚地拉那”。
  我只当那是一个国家的长长的名字,以后提到阿尔巴尼亚,我还会想

不起“地拉那”吗?
  还有,遇到长的国名,我还可以简化——
  像是保加利亚的首都是“索非亚”。
  我干脆背“保索非亚”,再用“保证你得到的非你所要的”成为“保

所非要”。
  又像是罗马尼亚的首都是“布加勒斯特”。我总背不起来。
  现在我换个方法,背“罗布加勒斯特”,再想成“罗不加勒死他”。
  至于匈牙利的首都是“布达佩斯”,尼泊尔的首都是“加德满都”,

我老背不起来,干脆改成“匈不打会死”和“你家的馒头”。
  没错!我的记忆力是不如人。
  但我可以找到自己的方法,而且用这方法,牢记“保所非要”、“罗

不加勒死他”、“匈不
  打会死”、“你家的馒头”。到今天,都不忘。

【《TXT论坛》www.txtbbs.com , 欢迎您来TXTBBS推荐好书!】

非常感人非常激发人的潜能的信,你一定要看!相关推荐

  1. 极性大小判断技巧_“赫洛克效应”:夸奖能激发孩子的潜能,但父母要掌握技巧与原则...

    我们常说,不要吝啬对一个人的夸奖,因为这可能让他人更加自信,成为更好的自己.这句话是有道理的. 前些天去朋友小丽家做客,小丽的女儿真真是从我进门开始就表现得很礼貌,直到我离开她们家,真真依然表现得很好 ...

  2. 任正非:管理的本质,就是激发人的欲望

    欲望的激发和控制,构成了一部华为的发展史. 来 源 | <任正非:成就员工就是最好的人性管理> 作 者 | 余胜海,华为资深研究专家.知名财经作家 管理管什么呢?说到底就是激发和控制人的欲 ...

  3. 转:德鲁克:管理的本质是激发善意和潜能

    个人理解:天堂和地狱,只在一念之间,只在一言之中 价值观.信念和承诺,目标管理和自我控制 领导力就是把一个人的视野提到更高的境界,把一个人的成就提到更高的标准,锤炼其人格,使之超越通常的局限:有人跟随 ...

  4. 人力资源管理:如何最大限度激发员工的潜能

    科学管理之父泰罗认为:管理就是确切地知道你要别人干什么,并让他用最好的方法去干.对很多企业来说,他们希望能够最大限度激发员工的潜能,促进企业的快速发展. 认识.了解员工,用人之长. 对不少企业来说,招 ...

  5. 实事求是来讲,比较艰难的环境能够激发人的斗志

    因为人能够感受到现在的环境 和我想要的环境之间的差距 这样的环境能够激发人的斗志!

  6. 人的潜能和机会总是无限的

    或许你正陷在低谷中,甚至开始怀疑自己的能力,觉得自己一无是处,别人的一些评价或观感,也令你难过,但不要忘了"天生我材必有用",学会接纳自己,更不要低估自己.一个人的成就,决不会超出 ...

  7. 感人:留给老婆下任老公的信

    下任, 老公, 老婆, 感人 1. 吵架时,要记得立即哄她,如果她不听,就过一会等她冷静了不闹了,再去哄. , h: q# k( G+ x 2. 不要总试着去数落她的不是,有时候,她只是需要一个可以依 ...

  8. excel删除空行_Excel里99.9%的人都踩过的坑,早看早避开!

    本文作者丨可可(小 E 背后的小仙女) 本文由「秋叶 Excel」原创发布 如需转载,请在公众号发送关键词「转载」查看说明 2019 年上班第一天感觉怎么样呢? 望着满屏幕铺天盖地的表格,我只能摸摸自 ...

  9. 自媒体人平台运营保姆级教程!速看!

    自媒体人平台运营保姆级教程!速看! 一.三大媒体发布平台分析 微博:微博是指一种基于用户关系信息分享.传播以及获取的通过关注机制分享简短实时信息的广播式的社交媒体.网络平台,允许用户通过Web.Wap ...

最新文章

  1. 郭的好象在推销,实在内容很少.
  2. telegram 组(groups) 和 频道(channels) 简介
  3. LR接口测试---基于http协议之get/post
  4. JavaScript中的剪贴板(clipboardData)
  5. 您的框架有多可扩展性?
  6. 总结几种结构体初始化方法 (转)
  7. 报错,npm ERR! code ENOLOCAL
  8. c#在当前窗体的按钮事件调用另一封…
  9. python自定义异常_Python自定义异常
  10. Flink 在 B 站的多元化探索与实践
  11. java is a like a_小猿圈java之is-a、have-a和like-a的区别
  12. DirectoryEntry 对象
  13. 【Linux应用】中标麒麟操作系统
  14. Python股票量化学习(3)——简单的策略回测
  15. 目前,国内的互联网发展趋势
  16. ai建立使用图案_用人工智能设计超酷T恤,除了那专属感,还透露了这些时装设计大趋势 || 万有AI...
  17. 【数据结构】链表相关OJ题 (万字详解)
  18. 关于修改ico图片位深度的方法
  19. Linux C获取当前时间(精确到微秒)
  20. SpringBoot笔记十四:消息队列

热门文章

  1. rst 格式文档编译方案
  2. 英文字典app android,学生英语词典app
  3. Qualcomm QCC 蓝牙芯片烧录工具
  4. go和python优缺点_我为什么放弃了 Python ,选择了 Go?
  5. 简易的不科学立直麻将学习笔记(1)-进攻策略-门清编-简单的两面听向做牌指南...
  6. win7防火墙怎么关_电脑防火墙怎么关?这两招你得会
  7. Oracle APEX初体验
  8. html设置右缩进,word左右缩进怎么设置
  9. {嵌入式}之TQ2440(天嵌)小记
  10. Android 手机获取加速度传感器加速度数据并自定义采样频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