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腾讯科技,小米公司

大白是一个“米粉”,买过很多小米产品,包括手机,门锁,插座,入坑的原因最初是因为可玩性比较高,把很多控制权交给用户;昨晚看完雷军的演讲,心情久久不能平复,雷军是程序员的典范,从网传十几年前写的代码到如今世界500强企业的创始人和著名投资人,完成了蜕变;创业不易,大白心有余悸,深有体会,选好赛道,天时地利与人和缺一不可,雷军做为创业的佼佼者,分享了很多的干货,摘录于本文,与君砥砺前行!

8月11日,小米集团董事长兼CEO雷军在小米北京总部举行了一场主题为《一往无前》的小米十周年演讲。

雷军在一个半小时的演讲上,讲述了小米创业十年来不为人知的故事,包括小米创立的初衷、与董明珠打赌、经营理念、上市的故事等等。

谈到创业之初组建团队,雷军表示找人不是三顾茅庐,是三十次顾茅庐。

雷军也自嘲干了不少蠢事,比如和董明珠的十亿赌局,雷军也正式承认小米的确输了。“敢跟格力去比本质上说明我们膨胀了”。

雷军最后表示,他最自豪的不是上市。而是三件事,小米和所有同行一起推动了智能手机的普及、小米的生态链模式带动了100个行业的变革、小米甚至改变了很多人的命运。

以下为雷军演讲速记全文(腾讯科技根据速记整理,未经小米官方确认):

今年是小米十周年,我们原来准备了极为盛大的几万人的大型庆典活动,因为疫情只能取消了。但是大家想一想,十周年还是一个很重要的日子,生活还需要一些仪式感,生活更需要我们积极地去面对。

最近这段时间我想了想以后,我决定办一场演讲,来纪念这个重要的日子。同时,也对所有关心和支持小米的朋友做一次完整的总结和汇报。

梦想的开端

十年前我和一群小伙伴一起创办了小米。

1.1 我们的梦想

那个时候的手机市场主要是国际巨头把持,有诺基亚、摩托、三星这些国际巨头。国内也有中华酷联这些大公司,还有铺天盖地的山寨厂商。

前段时间我在微博上看了一张图,特别特别震撼,这就是十几年前中国的手机市场,主要是国际品牌,而且卖的贼贵。作为一个手机发烧友,我有点不服气。作为一个创业者,我就更不服气了。我就在想,我们能不能干件伟大的事情?做一款全球最好的手机只卖一半的价钱,让每个人都能买得起。

这个目标就是这句话,但是各位想一想一个从来没有做过手机的创业者,一个中关村从零开始的小公司,做全球最好的手机,这听上去就不靠谱。怎么实现这个看上去、听上去都不靠谱的目标呢?

当时我灵机一动想了一个好主意,我说你看看他们都是硬件公司,假如我们用互联网方式做手机呢?假如我们把软件、硬件互联网揉成一个整体呢?这样我们有没有机会另辟蹊径?

当时硬件最好的是摩托,软件最好的肯定是微软,互联网最好的是谷歌,我在想假如把这三个公司的基因全部凑在一起,会不会就能够做成铁人三项呢?当然了,这件事情说起来很容易,做起来很难。

1.2 找人

我找的第一个人,这个人大家应该都认识,我找的第一个人是林斌,他当时是谷歌中国研究院的副院长。他当时想出来创业,做一个在线音乐公司。我跟他说“兄弟,咱们干把大的吧”,然后我在餐巾纸上画了个铁人三项的图,说实话他没有怎么考虑就答应了,我找到了第一个人,林斌就成为了小米的二号员工。

但是像这么顺利的事情,其实是挺偶然的。接着我又找来了十个谷歌的工程师,有的人甚至谈了两遍、三遍,结果没有一个来的,我当时真的很绝望。直到我谈到第11个谷歌的工程师,他是谁呢?洪锋。

其实他平时没有表情的,显得特别冷静。他一见我,一上来问了三个问题,你做过手机吗?我没做过。你认识中移动的老板王建宙吗?我不认识。你认识郭台铭吗?郭台铭我认识,不过他不认识我。这真的是我跟他讲的原话。

结果洪锋这三个问题一问完,我就傻了,肯定没戏啊。我是出于礼貌,就陪着洪锋尬聊了三个小时。最后洪锋站起来做了一个总结,他是个工程师。他总结说,你这个想法不太靠谱,不过可以试一试。说实话,那一瞬间百感交集,我觉得我自己中彩票了,我就这样搞定了第二个谷歌的同学。

总之,一个外行来做手机,找人遇到的困难比大家想的多太多了。其实我在面试这些牛人的时候,这些牛人也在面试我,就相当于我被一次又一次地拒绝。有一个人两个月时间里至少谈了十次以上,甚至有几次一聊就是十个小时以上,我就是用这样的毅力和决心组了一支还不错的团队,在当年的创业公司里面绝对算的上超豪华的梦之队。

其实这些年里经常有企业家和创业者跟我抱怨找不到人,我觉得找人肯定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如果找不到人其实只有一个原因,就是没有花足够的时间。我在小米创办的第一年,花在找人上的时间超过了80%,几乎每天都在在找人。

我的经验跟大家分享一下,找人不是三顾茅庐,是三十次顾茅庐。假如你有我这样的决心,我不相信组不成一支像样的团队。当我们的团队组好以后,我们就开始创业了。

乘风破浪

2.1 MIUI的股市

2010年4月6号,我们十几个人在中关村很小的办公室里面大家一起喝了碗小米粥就开始闹革命了。

但是我们都不懂硬件,我们就决定了从上层的软件开始直接干操作系统。当时我们是在HTC手机上做研发的,操作系统很复杂,我们十几个人Hold不住,怎么办?没关系,我们就直接找个开源系统干就行了。当时安卓刚刚开始,我们就这样成了国内第一批干安卓的。当然,操作系统还是操作系统,它的功能极其繁多,怎么办?我跟大家说,没关系,我们就把MIUI当作一个互联网应用看,我们想一想在那个年代的智能手机里面,用户的痛点是什么?用户最常用的功能是什么?能不能做的越少越好?结果大家一总结,在那个时候的智能手机大家觉得其实挺难用的,能不能决心把桌面干好就足够了,做个操作系统只做这四个功能其实是需要勇气的,我们就真的只干了这四个功能。我们十几个人的团队,我们集中了全部的资源干这四个功能。

结果真的只用了两个月,MIUI的第一版就做好了。第一版做好了以后,我们需要找用户测试,所以就办了一个论坛,然后征集勇敢者来测试。但是MIUI毕竟不是一个APP,它最难的是什么?要刷机,你得有个智能手机,得把操作系统刷成我们的,刷的不好还有可能把你的手机刷成砖。在这么大的风险下敢来刷机的人其实是不多的。

我们征集了两个星期来了100个人,当时我们团队感动的不得了。我们在想这100个人是对我们最重要的人,我们得用什么样的方式来感激他们呢?在这个时候,一个同事提了一个主意,我们能不能把他们的名字写在手机的启动画面上?这是一个很大的决定,一般的启动画面都是公司的LOGO,我们认为用户比公司的LOGO重要,于是我们真的这么干了。

这100个用户下载了MIUI,把他的手机刷成了MIUI。当他一开机看到这个界面的时候立刻被镇住了。因为他们真的受到了一个厂商非常大的尊重,我相信这100个人在当时的一瞬间一定被小米的诚意所打动。

那个时候我们是很小的公司,我们也没有做任何推广,我们MIUI一上来只有100个用户。但是这100个人对小米特别的支持,他们几乎每天都泡在论坛上给我们提各种各样的意见。我们只要觉得有道理的,我们立刻就改,一个星期之后发布,第二个星期用户翻了一翻到了200个。第三个星期又翻了一番,400个人。第四个星期再翻一番,800个人。那个时候,这几百个用户让我们激动不已。MIUI真正的爆发是哪个点呢?是MIUI正式发布一个多月以后,2010年9月20号发布了一个月零四天,在一个全球的技术论坛上,有一个大神写了一个帖子,强力推荐。

我前两天把这个帖子找出来了,大家看一下他是怎么推荐的,这个推荐的语言极为夸张。有人听说过这个ROM吗?我这辈子从未见过这么疯狂的ROM,它运行起来又快又流畅,界面全部重新设计了,这太不可思议了。那个时候全球只有几百个用户,这个大神说你听说过没有?他无比地震动,他认为这是一个非常专业的团队的作品,令人惊艳。当时我们就是中关村刚创办的十几个人的小公司而已,大家设想一下MIUI第一版做的有多么惊艳。

我们把操作系统这儿复杂的工作,当一个APP来做,我们用了全套的互联网的方法,就取得了这样的成绩。我觉得互联网的这些方法论真的非常重要。有了这位大神的推荐以后,我们在全球发烧友心里就开始有了一定的影响力,这时候全球的网友就开始把我们翻译成各种语言的版本,帮我们适配各种手机,在各个国家办米粉论坛,帮我们推广,就这样一场轰轰烈烈的全球群众运动就开始了。不到一年时间,全球MIUI拥有了30万用户,这为我们之后做手机打下了极为坚实的基础。

谈到这里的话,我们说用互联网模式做手机,本质上就是用互联网的方法论来做手机。互联网的方法论最重要的是什么呢?这是我大概15年前总结的,就是专注、极致、口碑、快。

我在做MIUI的时候,我们极度强调专注,我们把整个操作系统先浓缩到只做四个功能。第二个是把产品做到极致,做到第一眼看上去觉得惊艳,而且刚开始只有100个用户,就是靠口碑一点点滚起来的。还有一个是只要用户有任何意见,我们马上看,每周迭代一次,我们就是用这样的方法论完成了小米的第一步,而且这一步走的非常坚实。这一步就是后来谈的米粉文化,包括粉丝经济,就是从这里开始的。

2.2 做手机的故事

如何搞定夏普屏幕

当MIUI开始起步以后,我们费了九牛二虎之力,组织了一个非常好的硬件团队,应该是我们能找到的最好的硬件团队。主要的骨干都来自于摩托,我们就兴高采烈开始做手机了。结果一出门就撞了个大钉子,我们撞上什么了呢?我们要做全球最好的手机,我们当然要用顶级的供应链。可是顶级供应链不理我们啊,那个时候我才知道顶级的供应链不是中关村一个小公司靠砸钱能搞得定的。但是如果我们不搞定这些顶级的供应链,我们怎么做全球最好的手机呢?我们面临着一个巨大的困难,在这个时候我跟大家说,别怕!咱一定得搞定。

我跟大家举个例子吧,在那个时候屏幕最好的是夏普屏,我们去找屏幕,人家不理我们,甚至连面都不见,怎么办?这个时候我就动员了我所有的朋友帮我找,谁认识夏普高层,能不能给我介绍一下以后,给我一个见面介绍小米的机会,我就要这么一个介绍的机会。最后我们兜了一个很大的圈子搞定了,我找了金山软件日本CEO找了三井商社,再去找夏普的高层,让我们3月26号去日本大阪夏普总部去见个面,我们就开始认真准备,像准备高考一样准备怎么说服夏普。

说实话,我们当时都准备学一下日语来应付一下,但是这个肯定不靠谱。在我们紧锣密鼓地准备怎么说服夏普的时候发生了一件大事,3月11号日本大地震,日本的核电厂泄漏。那个时候整个日本都在核辐射的威胁之中。说实话,在核辐射这种情况下,我们到底去不去?这是非常考验人的问题。

我们仔细研究完以后,大阪的核辐射没那么严重,应该可以去。但是一想到核辐射,你还是会怕的。所以在这种情况下,我们犹豫来犹豫去,但是夏普这个见面的机会对我们很重要,我们一定要搞定,所以商量来商量去最后决定我们一定去!而且是我们三个联合创始人一起去。

到了哪一天,我、林斌、刘德到了机场,一登上飞机,整个机舱里只有三个客人,到了大阪、夏普总部,整个楼空空荡荡的,只有我们一波客人。我特别想找三个人合影的照片来展示给今天的听众看一看,但是我找了好久一直找不到,最后在手机SD卡里找到了一张照片,就是我拍的刘德的。这几天想来想去是因为我们太紧张了,可能在整个过程都想着怎么说服夏普,根本没心思合影,主要也没想到小米能做这么大,还有十周年的演讲,我提醒大家在每个重要的历史关头,每个创业者一定要多拍点照片。就这样,我们搞定了夏普,夏普对我们的诚意所打动了。后来好多年,夏普都是小米非常铁杆的供应商。

1999元是这么来的

我们就是这样过关斩将搞定了一个又一个的供应商,然后我们的供应链基本上能够转了。可能大家都知道小米手机的第一代是卖1999,这个大家都知道。可能大家不知道的故事是什么呢?这款小米手机第一代,原来计划卖1499。大家知道吗?各位想一想卖1999当时的市场都沸腾了,假如卖1499,不会炸裂吗?那这中间发生什么了呢?

我们到了2011年8月份,我们的手机基本上快做好了,团队来找我说,成本冒了,我说冒了多少?我们原来成本1500,结果成本冒了500,到2000了。我说这是怎么回事?他说,因为我们找的都是顶级供应链,人家愿意帮你干就很不错了,你还能跟人砍价吗?开不了口,所以人家给我们什么价就是什么价,甚至还要提前3个月给钱才愿意给我们干。没招,成本过了500。我当时可郁闷了,各位想一想成本2000的手机小要是卖1499,每台亏500,当时大胆与1499能卖30万台。你发现一上来公司压亏2个多亿,这公司肯定要关门的。

我们几个人商量了几天几夜也商量不出一个结果,我就去跟投资者谈,结果投资者还挺豁达的。其实这也没啥,就是你作为一个外行进来玩的门票,只是你买不买得起这张门票而已。我想这个门票太贵了一点,2个多亿,我真是好几晚没有睡好觉。最后我们几个人一商量,管他呢,豁出去了,就干1999。

当我们下了这个决心就开始准备发布会,在准备过程中也一直忐忑不安。在发布会前一天还在商量,这要卖不出去怎么办?我们把林斌也忽悠来了,洪锋也忽悠来了,忽悠100多人加入了小米,这怎么弄啊?我们提前一天真的是紧张的不行。

我们到了2011年8月16号,小米手机发布。那天中午我到了现场,这个时候发现MIUI铺垫一年多时间的群众基础太强大了,我一到现场发布会里三层、外三层全部挤的是人。你们知道有多夸张吗?我是主讲人。我到了发布会门口挤不进去,我真的挤不出去。我只好打电话叫了四个彪形大汉,我算壮的,再找了四个比我更壮的同事挤进去的。我当时当时还有一个好朋友来,给我打电话说他也挤不进来,我们拿着门票挤不进来。

MIUI强大的基础是小米手机第一代发布的时候有非常多的支持者,有非常多的MIUI到了现场。我刚坐下来,发布会还有5分钟开始了。我们一个联合创始人跑过来跟我们说,老大,我们得马上开始,再不开始会挤出人命的。会场真的是很挤,很挤,我说,好,我们这就开始,这就是小米第一场发布会,提前5分钟开始。可能大家已经习惯了延迟半个小时开始,没想到小米第一场发布会是提前5分钟开始的。

然后我在会场上讲了1个多小时小米手机,其实我内心很忐忑,这个手机到底能不能卖得出去?我在台上公布1999,台下整个欢呼了,掌声长达半分钟。在那一瞬间,我都有点手足无措了,我基本觉得小米手机成了、小米手机成了!然后我们也一直找不到那个时候的录像,前不久一个同学贡献了这个录像,他用手机把这一幕给拍下来了,我放给大家看一看。

真的特别特别感动,九年前的发布会那样的热忱,可能是很少见到的。就这样我们第一次预定,我们原计划一年卖30万台,第一次预定就预定了30万台。这30万台的订单我到以后,既激动又痛苦,为啥?我们是个小公司,第一是没有足够的钱生产这30万台,第二是没有足够的能力生产30万台。之后我们磕磕绊绊、磕磕绊绊的,大家也知道我们经常一个星期只能卖一次,一次只能卖两三分钟。这也是被很多网友所误解,骂我们饥饿营销。

我为了准备这个PPT,我让财务仔细算了一下,就是在如此饥饿的情况下,你们知道小米手机第一代卖了多少台吗?790万台。那个时候一周只卖两三分钟,但是每一次都要卖到10万台、20万台,才能卖掉790万台。而且2012年是我们第一个有收入的完整财年,第一年就突破了100亿的收入,至少我到今天为止没有听说过任何一个公司第一年收入过百亿的,所以大家就想象一下小米手机在2011年、2012年有多么成功。

第一代红米不是真的第一代红米

当小米手机取得了一点点成绩以后,2012年年初有几个主管部门给我布置了一个新的课题,说你们小米手机这么火,能不能带动一下国内产业链,你们不能天天都用全球顶级供应链呢!我当时一想,我们公司是个小公司,才干了两年多。我们这么瘦弱的身体,抗得住这儿大的压力吗?但是我没好意思说,回去想了想,算了,干呗!

然后我们就建立了红米计划,就是优选国内产业链做大众手机,这个项目干了快一年时间,拿出来了。但是我用了一下,我实在不满意,我觉得它的用户体验离我的要求有差距。我就毫不犹豫决定推倒重干,当时很多同事们很惊讶,这就意味着4000多万的研发成本打水漂了,这是2012年4000多万的成本打水漂了。

我跟他们说,我觉得国产手机一定要做到用全球供应链做出来产品的品质,如果不做成这样的话,既砸小米牌子,也砸国内产业的牌子。当时国内产业链刚刚开始兴起,的确有很多做的不好的地方,所以后来大家买到的第一代红米手机在内部叫H2,已经是内部研发的第二代了。然后我们又下工夫重做,做了第二代的红米,当然发布的时候叫红米手机1。

到了2013年7月31号,红米手机正式发布了,而且定价在799。当时我们没有准备任何的市场费用,连办一场像样发布会的费用都没有。当时我们把所有的钱都用在产品上,而且让所有的供应商支持我们把这个产品做好。我拿一张照片看一看红米手机的发布会是怎么办的?我们在金山软件借了一个会议室,仅仅花了二三百块钱做了一个背板,然后连投投影仪都没有用,还是一个电视机,我们就这样发布了红米手机。

但是这个红米手机威力有多大呢?一经发布就引起了全行业的地震!因为没有人想到,这么强大的手机只要799。当时国产手机做到同样品质的都卖2000到2500,整个红米手机一发布的话,就红遍了大江南北,有多火呢?我跟大家借个例子,因为我们借金山软件的会议室干的,第二天连金山软件的股票都狂涨了。

当时我们跟QQ空间联合首发的,在QQ空间里面一个星期的预定量超过了1000万台。最后,整个红米手机的第一代卖了4460万台。这是一个天文数字,这么巨大的量对于刚刚起步的国内智能手机的产业链来说,是久旱逢甘霖,所以对整个产业链都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谈到这里,可能大家看到的是小米手机的成功、红米手机的成功,但是这背后是无数艰难的抉择,每一个选择的背后都是巨大的风险。我想说的是什么呢?没有任何一个成功是不冒风险的,只有直面风险豁出去干才有机会成功。

各位,大家再想一想,如果我们不是冒着核辐射的风险去搞定夏普,去搞定所有核心供应商,我们怎么可能一个外行来做手机能做出小米手机第一代这么强大的功能?如果我们不是下决心把原计划1499改到1999,冒着卖不出去的风险。附加一个资料,在小米手机第一代发布的时候,国内手机均价是700元,卖1999已经贵了快3倍。

还有如果红米手机第一代是我们自己开发的不成功版本的话,它也不会取得这么好的口碑和这儿大的威力,我自己在总结小米手机业务成功关键的时候,我觉得就是直面了所有的风险,有豁出去干的决心。

2.3 全民学小米

在那个年代里面,小米几乎成为了一个现象级的话题。而且有一群人在拼着命学小米,当时全社会出现了各种各样的互联网手机,稀奇古怪的。去年年底、今年年初,小辣椒的创始人王晓雁加入了小米,他在今年一次内部小规模分享会上,跟我们讲了讲他当年是怎么学的,说实话迎来了大家哄堂大笑,让我们茅塞顿开才搞明白了当年的互联网手机是怎么学的。

我觉得他们哪怕仅仅学了小米手机的一些皮毛,也都做的还不错。所以在这个全民小米的过程里面,王晓雁在讲的时候,我们同事用小米4Pro拍下来了,画质拍的还不错,我放给大家看一看。特别好笑!

2.4 生态链的故事

在那个年代里面,大家都在学小米,也有很多企业家、创业者到小米公司来学习。当然几乎所有的手机同行也都来过小米交流,当每一个客人到我们的小米,我们都是知无不言、言无不尽。说实话,我们希望互联网模式能帮助到每一个企业,能推动社会进步。有一个企业家就挑战我说,小米模式太复杂,这个模式只有雷军能干得了。我说不可能,我做给大家看一看。

我们2014年初就建立了一个生态链的计划,希望用五年的时间至少孵化100家生态链的企业,改变100个行业,这就是我们2014年年初的目标。经过六年多的时间,我们孵化了100多家生态链的企业,做出了琳琅满目的各种各样的好产品,每一个产品背后都是一家非常专业的生态链企业,这些生态链企业到今天为止也有一两万名工程师。大家在小米商城里面买到了很多贴着小米米家和Redmi品牌的商品,都是我们背后非常专业的生态链公司做的。

可能大家很好奇我们是怎么做到的呢?我跟大家举个小例子,比如说2014年、2015年一个热门的话题,很多中国人到了东京抢购电饭煲,成了社会现象。我就纳闷了,我们中国是世界工厂,我们怎么需要去日本买个电饭煲呢?我们中国的工业不很强大吗?难道连电饭煲都做不好吗?

我们决定了孵化一个生态链企业纯米,主攻电饭煲,一定要比日本做的好。就这样,我们干了一年半时间,2016年这个电饭煲发布,定价999。日本一个电视台买了几台,跟日本五六千块钱的电饭煲做街头盲测,就是用这两个电饭煲做饭,街头请大家来吃、来尝试。60%的人说米家的电饭煲做的好。后来我们的电饭煲卖到日本去,在日本也卖的很不错。我们找了很专业的人干了一年半时间,也找了日本专家一起干出来了,我们就是这样做了非常有名的比如说小米手环、扫地机器人、平衡车、充电宝等一系列好的产品。

峰回路转

3.1 关于董明珠

那段时间,真的是阳光灿烂的日子,回想起来有非常多美好的事情。当然在那段日子里面,我们也干了不少蠢事,比如说和董明珠打赌,这是我第一次在公开场合讲这件事情,我也想大家了解来龙去脉。2013年年底,我入选了央视年度经济人物。这是当时的中国企业家能获得的最高的荣誉,我挺高兴,去领奖了。

在领奖的后台,编导把我和董明珠叫在一起说,你们俩能不能弄的热闹一点?前一年马云和马化腾打赌就热闹了一年,我一听,人家啥意思,咱也很清楚。格力是老牌制造业巨头,干了三十年。小米新经济代表,干了三年。这两个企业放在一起去比就有话题了,我说可以啊。我说董总,咱俩也打个赌,赌小米五年时间营业额能不能超过格力?当时小米的营业额200多亿,格力1200亿,我们是人家一个零头。董大姐想都没想就答应了,一上台董大姐说要赌就赌十个亿。我一想就懵了,这不按剧本演啊!

赌一块钱是快玩笑,赌十亿算啥呢?赌十亿就变成了社会话题,这个话题到什么程度?有不少网友跟我留言,你们在央视公开巨额赌博。反正我也没当回事,我真的没当真。但是董大姐当真了,她这一当真不得了!隔三差五就特别关心小米,都是这么关心的。每天看到这样报道的时候就特别郁闷,真的不知道该怎么办,觉得掉到坑里去了。

之后我就成了网红,只要我跟董明珠一起出现,所有媒体的相机就盯着拍,画风你都没法想象,都是这样的。全社会都认真以后,我们也不能不认真了,所以每个季度拿着格力的财报比。但是咱是个小公司,我们五年时间从200多亿涨到了1749亿,涨了8倍。我其实觉得小米挺了不起的。但是格力作为老牌制造业巨头也很猛啊,从1185亿五年时间干到了1981亿,也涨了60%,其实也做的挺不错的。

这五年干下来,放在一起一比,虽然小米干的很好,结果还是我们输了。所以我在这个场合,正式承认我们的确输了。可能比较戏剧的是,第二年我们就赢了,大家说你以后跟董大姐打赌不要赌五年,赌六年好了。

每一次想起这个打赌心里挺后悔、挺内疚的,我觉得我们干嘛要去招惹董大姐呢?不是自找?最近一段时间反思才一步一步想清楚了,2013年的小米如日中天,信心爆棚,敢跟格力去比本质上说明我们膨胀了。

我觉得有时候成功还是的确很容易膨胀,膨胀就会做很多蠢事。后来没过多久小米遇到了很多困难,我们今天反思我觉得跟膨胀是有很大关系的。

经过这五年的打赌,我真的更深地理解了制造业,也更深地理解了格力,我觉得格力还是做的非常出色的。我在内部也反复要求同事们,认真向格力学习。

3.2 陷入低谷

打赌结束没多久,我们小米就遭遇了很多成长的烦恼。我先给大家看一张图,过去几年我们都是高速成长,到了2016年我们的销量暴跌,小米陷入了困境。其实在手机行业,没有公司销量下滑以后能逆转的。一般遇到这种情况的时候,大家基本觉得这个企业不行了,所以小米处在生死存亡之际。主要原因是前五年小米超高速成长掩盖了很多问题,这个问题在2015年、2016年全部爆发了。

那个时候风雨飘摇,压力巨大,2016年5月份我亲自跳到一线直接接管了手机部,经过认真的研究和分析以后,我推动了大规模的反思、总结和再补课、再提高的过程,反正那个过程苦不堪言。

这是在那一次我们办的整个手机部全体的誓师大会,其实第一页就写着“形势严峻”,我觉得大家都很清楚,我说我们的形式非常严峻。那个过程苦不堪言,细节我就不讲了。我只是记得在那段时间里面,我早晨9点多钟上班,晚上凌晨一两点还在办公室开会。有天晚上下班,我在路上一想,那一天我开了23个会。连我自己都觉得不可思议,我在写PPT的时候,有同事说要不然你把23个都列出来?我说不列了吧,有一些是商业机密,再说也不是什么好事,我就这样变成被劳模的。

3.3 MIX的故事

经过我们这么踏实的调整,小米内部的士气在一步一步恢复,到了2016年10月底,吹响了小米逆转的冲锋号,是一件什么事情呢?2016年10月25号办了小米Note2的发布会,而且请了梁朝伟的代言。发布会办完了,屏幕出现了One more thing,台下很安静。当我们屏幕上显示这个屏幕,再一点亮,全场开始欢呼。小米Mix发布,全球第一款全面屏发布。

而且这款手机发布以后,震撼了全球科技界,甚至是还被全球三大设计博物馆收藏,分别是芬兰国家设计博物馆、法国蓬皮杜艺术中心、德国慕尼黑国际设计博物馆。芬兰国家设计博物馆馆长说,小米MIX代表着未来手机发展方向。到今天为止,你们应该找不出任何一款手机获得如此殊荣的,就是被三家设计博物馆收藏的,我还没听说过。

今天我要跟大家讲的是Mix背后的故事,MIX怎么来的呢?其实挺简单的,2014年年初小米几个工程师闲聊,聊一个很高深的问题,就是五年后的手机会是什么样?其实这个问题我们每年都会讨论一下。2014年年初,他们争论很激烈,最后有一个主流型意见出来了,就是五年后的手机正面全是屏幕,这是2014年年初提出来的。有了这个大胆的想法以后,但是有很多的困难,他们来找我说,老大,我们怎么干?

我听他们一讲,我觉得他们讲的有道理。虽然这个想法石破天惊,但是如果真的能做出来,能够推动全球手机工业的发展。我跟他们说,立刻开始干,不要考虑预算,不要考虑时间表,不要考虑量产性,做完为止。这就是我当时跟他们讲的四条。

我也没想到一干干了快三年时间,他们真的干出来了。这件事情Mix发布以后,小米这种巨大的创新能力震撼了全球,也震撼了整个产业,然后吹响了小米逆转的冲锋号。

我今天想跟大家分享小米是这么小一个创业公司,它的创新的动力在什么地方?小米把工程师,工程师是小米最重要的资产。我们尊重每一个疯狂的想法,当他们有这个想法的时候,他们可以直接推开CEO大门说“我想干这件事情”,这样就会被批准,虽然一干就干三年时间,这样只有把人才摆在最重要位置的公司才能做得到,我认为这是小米最宝贵的工程师文化。

所以为了让工程师创新和探索的火焰越烧越亮,我们建立了公司最高的奖项,叫小米技术奖。奖金是多少呢?奖金是100万美元的受限股,就是小米的股票价值100万美元。去年我们这笔奖金颁给了Mix Alpha的预研团队。

在这里,我也受技术委员会的委托帮他们打个广告。他们说,因为我们小米的创始人,这8个人全部是技术背景,所以我们懂工程师,我们这里有最好的工程师文化,你有任何疯狂的想法都有机会实现。只要你热爱技术,只要你技术过硬,欢迎你到小米来,实现你的技术抱负和梦想!

3.4 关于质量

在那段时间的话,我们的业务在一步一步地复苏,可是困难并没有解决。性价比是小米强有力的武器,其实也是我们最柔软的软肋。为什么这么说呢?是因为中国的老百姓有一句老话,叫便宜无好货。

也就是说,你卖的便宜就是原罪。这样使我们非常容易被友商攻击,也非常容易被抹黑。我在想,在未来漫长的征程里面,小米怎么能立于不败之地呢?我们只有做出世界级品质,我们才有机会生存下去。

2017年开始,小米轰轰烈烈地开始了质量运动,质量成了我们内部的头等大事。当然,质量的提升、改进是一个非常痛苦繁琐的过程。功夫不负有心人,一份耕耘一份收获。到了2018年,我们小米获得了中国质量协会质量技术一等奖,2019年我个人获得了中国质量人物的殊荣。我们到今天为止,依然把质量看得是重于一切的,质量是整个公司的生命线。

可能我这么讲,大家觉得我在讲大话,今天的质量问题我不展开讲了,我有一个很重要的体验想跟大家分享。当一个企业陷入困境以后,可能很多人想出奇招去逆转。我认为当你遇到困难的时候,稳住阵脚最重要,质量就是你的阵脚。只有你稳住质量以后,才能需求突破。创新可以决定这个企业有多大的想象力,但是质量决定了你能不能活下去。

这句话在我们内部是很重要的一句口号,就是“创新决定我们飞得有多高,质量决定我们走得有多远”,质量和创新同等重要。

国际风云

4.1 10亿库存

大家知道我们国际化做的非常不错,我跟大家聊聊我们国际化的过程。2014年第二季度,我们在中国智能手机市场登顶,成为了中国第一,只用了两年半时间。我们仅仅在中国的销量就排在全球第三,那个时候投资者非常看好我们,也跟我们提了一个非常有挑战性的任务。小米模式能不能在全球复制?

我们考虑了一段时间以后,决定从印度开始。2014年6月份正式进入了印度市场,当然印度市场跟我们想象的一样,小米去了以后势如破竹,很快成为了印度市场最耀眼的明星。当然,好景不长,我们很快遇到了一个巨大的困难。我不知道大家还记不记得一块钢板的艺术之旅小米4。小米4 2014年7月份在中国发布以后火的不得了,特别火!也严重供不应求,当时刚成立的印度团队希望总部支持找了特批了50万台到印度。

2015年1月份,在印度这个产品发布了,谁也没想到卖不动,瞬间造成了10亿人民币以上的库存。这对于刚刚成立不久的印度公司来说,是灭顶之灾。我一听我也懵了,怎么办?那个时候中国市场上3G手机已经不卖了,已经退市了,全部改4G了,印度特批的货是3G手机,运到中国来卖不出去了,50万台旗舰手机啊!

事后我们经过反复复盘,主要还是我们进入印度的时间太短,用户群的积累、品牌的势能、渠道的能力都不具备,就一把要干50万台旗舰机,这个太夸张了!但是这10亿的库存要解啊,怎么办?我们紧急成立了国际救火队,刚开始3个人,我们在全球范围里面寻找3G市场去消化这批库存。

这3个同事在刚开始的几个月跑了四五十个国家,吃了无数的闭门羹,终于找到了一批愿意跟我们干的合作伙伴。后来他们跟我总结了一下主要是三类人愿意跟我们干,一流选手都不理我们,哪三类呢?原来卖石油、天然气的,顺便想卖点手机。我想卖石油、天然气怎么卖手机?反正不懂。第二类还靠点谱,卖电脑、笔记本的顺便卖点手机。但是大家知道也基本不靠谱,这两个是两种渠道。第三类是各个市场里第二流和第三流的或者不入流的愿意卖小米。但是我们也没有招啊,就是这样一群看起来的乌合之众,在我们全球帮忙卖小米4。经过一年半的拼搏,10亿的库存虽然损失惨重,但是终于卖光了。

其实手机行业有两大风险,第一大风险是质量,第二大风险是库存。因为我们卖的是“海鲜”,有库存以后损失有多大呢?比如说小米4的成本是2000,最后一年半以后处理的成本连800块钱都不到。这是我历史上处理的损失最大的一次库存,就是第一次处理这么巨额的库存。当时是特别特别心痛。

塞翁失马,焉知祸福。我们这个国际救火队,到处卖库存的渠道,居然后来成了我们国际业务的先遣队,极大的提速了小米全球的国际业务布局。没过几年时间,小米在全球各地的国际业务迅猛成长,到今天小米已经到了90个国家和地区。这都得益于我们当时的这一批库存产生的危机所带来的机会。

4.2 R U OK

当然国际业务也不全是坎坷,也有很多欢乐的时光。比如说2015年5月,我在印度出差顺便参加了在印度举办的一个发布会,现场来了非常多米粉。一听说我在场,那个气氛热烈的不得了。我们印度的同事就临时安排我上台跟大家打个招呼,结果我就脱口而出“Are you ok”,然后一下整个场面就非常热闹。我还没有回国,这个视频回到国内迅速上了热搜,B站有个UP主还做了一个鬼搐视频,一下子我就成了B站的著名歌手,大家来欣赏一下。

所以整个国际业务就是这样一边经历坎坷,一边很多欢乐,大家载歌载舞地走到今天。到今天的话,我们有50个国家和地区手机进入了市场前五位,我们进入第一个市场是印度,用了三年时间在印度市场做到了第一,我们现在连续几年都是印度市场第一。过去两年,我们主要精力在欧洲,因为我们需要证明小米不仅能在发展中国家能够拿到第一,要在发达国家也能拿到第一。相信在未来会有更多的国家,我们会排到市场第一。

整个国际化的过程,可能跟大家想象的不一样,成功往往不是你规划出来的,危机是你想不到的机会。当你遇到一个巨大的危机的时候,你用积极的心态去面对、去解决可能会创造新的机会。我觉得小米的国际化这么厉害,我今天想一想如果没有当时10亿人民币的库存,巨大的困难要解决,我们不会这么快地铺开的,也不会取得今天这么大的进展。

高光时刻

5.1 三个难忘的高光时刻

1. 上市

今天在十周年之际,我问很多同事,过去十年你最难忘的时刻是什么?大家不约而同地说上市。

上市对小米人来说,的的确确是最难忘的一件事情。可是对我来说,最重要的是上市前夕这5%的事。在上市前夕,2018年4月25号我在我的母校武汉大学办了一场发布会,公布了一项董事会的决议,就是小米硬件综合净利润率永远超过5%,如有超过部分,将超过部分全部返还给用户。

那个时候,小米马上就要上市了,各位想一想小米不好好出去路演画的饼,反而要卡自己的利润空间,这不是有毛病吗?来自小米的每一代管理者都冷按照这个原则来做。我们形成了这个初步意见以后,我们去找股东谈。股东一听就炸了,你们还想不想上市,这么弄可能对上市会有影响,来不及了!还有人跟我说的很难听,说我投资你们的时候,你们可没这么说,我早知道你们只挣5%,我就不投了。

我们连续开了很多次紧急电话会议,有几次都谈不下去了,在最后一次我跟大家说了这样一段话。我跟股东说,“优秀的公司赚取利润,伟大的公司赢得人心”。假如你们同意我这个提议,你们拥有的有可能是一家注定伟大的公司。就这样一锤定音,5%的决定获得了所有股东的支持,最后我选择了在我的母校办一场发布会,因为我个人的梦想就是源于武汉大学,所以我在武汉大学办了一场发布会,宣布了这项决定。当这个决定发布之后,我的朋友圈都被5%刷屏。当然也有一些嘲笑,也有一些讥讽,我们就不说它了。

2. 北漂买房

第二个难忘的时刻是什么呢?是搬家,搬到我们自己的家小米科技园。去年7月份小米科技园开园了,我们搬进来以后小米同学们都非常喜欢这个办公室,觉得美轮美奂。我们亲切地称小米科技园叫“清河三里屯”,反正我们这里离三里屯很远。

我也挺激动的,我就写了一条微博“北漂,奋斗九年多,终于买房了!8栋楼,34万平方米,52亿造价”,这个微博一发,引起了网友巨大的共鸣,阅读量达到了3300万次。我知道在每一个北漂心里,都有一颗买房的梦,所以他们都真心地为小米在鼓掌。

还有一群人比我还激动,转的比我还猛,是哪一群人呢?房地产中介。他们说这是最励志的北漂故事,奋斗9年多能买8栋楼!

3. 入选世界500强

接着就是入选了世界500强,大家看看小米过去九年的业绩,这是多么优美昂扬向上的曲线,我们就是这样的成绩单进入了世界500强。我要写一封全员信,就有同事跟我们说“雷总,我们能不能谦虚一点,装着不在意的样子?”我说“咱这次就别装了吧!”

我大学刚毕业就开始创业,没有机会去500强上班,我说我还是挺羡慕林斌他们的,又是微软,又是谷歌的,没机会!今天好不容易我们自己的公司成了500强,我也有机会在500强上班了,我觉得我们不得好好嘚瑟一下吗?昨天我又临时改了一下PPT,因为我们昨天又入选了世界500强。

小米作为最年轻的五百强,经常被大家拿来跟一些老牌的五百强比,像苹果、三星、华为,比的我挺郁闷的,讲实话。我承认,我不如他们,大家同意吗?至少我今天不如他们,不过没关系!你要仔细看一下小米的话,我相信小米其实做的还真的挺不错的。

我给大家看几个榜单,第一个是BCG,波士顿咨询公司评选全球创新50强,有5个中国公司入选,分别是华为、腾讯、阿里、京东、小米,小米在全球排在24位。第二个也是非常权威的榜单,叫德温特全球创新百强榜,只有3家中国公司入选,分别是华为、小米、腾讯,小米是第二次入选,腾讯是第一次入选。第三个是BradZ全球品牌百强榜,小米排在全球81位,一共有17个中国公司入选。

这三个榜单都是非常权威的,足以说明小米在创新和品牌方面所取得的成就。

5.2 这十年,小米改变了什么?

小米的这十年就是移动互联网的十年,跟伟大的时代同行是小米的荣幸。回首过去十年,真正让我们自豪的不是上市、不是搬家,不是这些事情,是三件事情:

第一件事情,小米和所有同行一起推动了智能手机的普及,加速了移动互联网的起飞。有一次,滴滴的创始人程维讲,大家一定感谢小米,小米是中国移动互联网的推动者之一。反正看了这个话我还挺感动的,我觉得像滴滴、美团、字节这一批新一代的互联网头部企业,其实都是移动互联网所带来的巨大的机会。

第二件事情,小米的生态链模式带动了100个行业的变革,成就了一大批的创业者。比如说昌敬,一个小伙子五年前从大公司出来创业,小米生态链给他投资、给他资源,帮助他成长,短短五年时间他成了全球扫地机器人的领导企业,今年2月份上了科创板,市值411亿人民币。像这样的企业在小米生态链里面还有一堆,所以这是我最自豪的第二点。

第三件事情,小米甚至改变了很多人的命运,这一位是小米印尼产线女工Ellyana,几年前她的丈夫去世了,一个要养活三个孩子,对她来说生活极其艰苦。两三年前好不容易获得了印尼工厂的一份工作,她高兴极了,因为有了这份工作,她三个孩子才有机会吃得饱饭、上得了学。而且有了这份工作认识了新的朋友,开拓了眼界,在村子里的地位也得到了大幅度提高。我们在印尼产线上,90%都是女性,我特别自豪的是小米的事业改变了很多人的命运。

5.3 小米传

过去的十年有太多太多的故事了,一场演讲很难、很难跟大家讲的明白。所幸的是,我们有一种方法,让想了解小米的人更了解小米,2019年2月份著名的传记作家范海涛老师采访小米团队,一年半时间出了一本小米传记,这是小米的第一本官方授权的传记,这本专辑的名字就叫《一往无前》,感谢范海涛,也感谢中信出版集团。

这本书今天晚上9点半会全网首发,整本书有36万字,内容非常翔实,有非常多精彩的故事。我今天的演讲,其实有很多故事在这本书里都有,是因为时间所限,我们讲不了那么多故事。

十年的小米在一年一年地长大,今天我可以很自豪地跟大家说,我们今年的研发、预算超过了一百亿人民币。

可能很多的听众不了解一百亿意味着什么?我今天下午去查了一下,中国所有上市公司里面,境内上市公司里面,研发投入排在前十名的就是100亿,加上未上市、在海外上市的超过100亿研发投入的企业,我觉得基本上排到前二十位。我觉得小米一个十年的公司在研发投入,在中国排到前20位,我还是很自豪的。

小米拥有很强的创新和探索的文化,再加上100亿的研发投入,将会有更多更好的产品献给大家。

推荐阅读

硬核干货,老曹解密“语音交互”背后的黑科技! 2020-08-11

人工智能还是人工智障?我tm快崩溃了 2020-08-10

重温马云英文演讲:最伟大的成功 2020-08-06

阿里合伙人程立:阿里15年,我撕掉了身上两个标签 2020-08-01

活动推荐

对话机器人,人工智能还是人工智障?

时间:8月12日20:00-21:30

话题介绍:对话机器人(chatbot)作为人工智能皇冠上的明珠,一直备受关注。由于人类对话本身的高度复杂性,目前的对话机器人技术还很难达到人类水平,进行自由的对话。本话题将通过对话机器人在营销和服务场景的落地实践案例,分享如何使用产品和技术手段,分解对话、优化算法、补充知识来提高对话体验,不断去逼近一个有人类水准的对话机器人实现。

分享嘉宾:洪强宁

爱因互动创始人&CTO

  • 清华大学精密仪器系工学学士、硕士。14 年互联网从业经验,商用对话机器人创业

  • 前豆瓣首席架构师,前宜信大数据创新中心首席架构师

  • 资深 Python 开发者,中国 Python 用户组(CPUG)的创立者之一

  • 豆瓣网首名全职员工,负责系统架构,经历了豆瓣从日 PV 十万到数亿的过程,积累了深厚的大规模网站架构经验。曾主导豆瓣内部 PaaS 系统 DAE 和宜信金融容器云 Lain 的建设,有丰富的容器云和微服务架构经验

目前主要关注方向在聊天机器人(chatbot)、云计算、容器技术、微服务、安全

点击阅读原文亦可报名

   END
#接力技术,链接价值#

点分享点点赞点在看

欢迎分享、点赞、在看,一键三连

雷军创业十年演讲全文!创业艰辛、乘风破浪、一往无前相关推荐

  1. 今日芯声 | 雷军小米十周年演讲官宣:一碗滚烫的小米粥,开启了沸腾的十年...

    "今日芯声"是读芯术推出的一档简读栏目,汇聚每日国内外最新最热的AI应用资讯,敬请关注. 1.雷军小米十周年演讲官宣:一碗滚烫的小米粥,开启了沸腾的十年 8月3日消息 今日上午,小 ...

  2. AfterShip 十周年演讲:创业是一场赢得信任,创造价值的修行

    你必须把梦想讲给 3,000 个人,才能找到相信你的那 100 个人. 作者|吴柯 出品|产业家 大家好,欢迎各位来听我们 AfterShip 十周年演讲,我是 AfterShip 的联合创始人兼 C ...

  3. 华为系创业成功少 华为创业十大系

    据<虎嗅网>报道,关于华为创业系,业界早陆续有一些报道.甚至有人还总结出华为创业系的几定律,诸如(创业在)电信行业失败论.华为人合伙创业失败论,等等.今天我们请前华为人张利华给大家介绍几家 ...

  4. 小米十周年雷军演讲全文:和这个伟大时代同行,是最大的荣幸

    小米创办10年,能一天开23个会的"劳模"雷军,依旧保持着旺盛的创业热情. 8月11日,小米公司创始人.董事长兼CEO雷军用长达3小时的公开演讲,回顾了过去10年的创业之路. &q ...

  5. [转]一往无前 | 小米十周年,雷军公开演讲全文

    2020年8月11日19:30,小米十周年,雷军公开演讲如约而至.在近3小时的演讲中,雷军用20个故事回顾了小米过去的热血10年,也展望了新的10年: - 创新之火将会照亮每个疯狂的想法,小米将成为工 ...

  6. 雷军一往无前的十年(小米十周年公开演讲)附赠《一往无前》电子书籍

    ▲雷军 | 中国企业家俱乐部理事.小米科技董事长 做全球最好的手机,只卖一半的价钱,让每个人都能买得起--如何能够实现这个看上去.听上去都不靠谱的目标? 来源 | 雷军公众号分享 | 雷军 2020年 ...

  7. 雷军10周年演讲全文:没有任何成功是不冒风险的

    点击上方[全栈开发者社区]→右上角[...]→[设为星标⭐] 2020年8月11日19:30,小米十周年,雷军公开演讲如约而至.在近3小时的演讲中,雷军用20个故事回顾了小米过去的热血10年,也展望了 ...

  8. 雷军演讲全文:我看未来20年

    本文为小米科技董事长雷军在"我看未来 20 年"公益演讲上的讲话.雷军讲道,小米三年来只发布了六款手机,目前全球市场份额已排名第三.同时他表示,快速增长的"小米模式&qu ...

  9. 雷军:为什么马云马化腾创业那么容易成功 自己却需要煎熬数年

    2009年11月23日下午消息,久未公开路面的天使投资人雷军今日出现在创业家年会现场,就互联网创业应该如何讲故事和现场观众进行交流.他在现场笑称,由于天使投资人承担着巨大风险,因此在整个资本链条里最黑 ...

最新文章

  1. Template mode HTML5 has not been configured
  2. 二、进程的状态与转换
  3. 查询表的列名,字符类型
  4. jquery 数组的调用
  5. Linux程序移植到Android上
  6. 微信js sdk 分享 失败 有时候好 有时候坏
  7. Chrome 开发工具之Network
  8. 量子信息与量子计算_量子计算为23美分。
  9. wireshark过滤使用
  10. @FeignClient中的@RequestMapping也被SpringMVC加载的问题解决
  11. MaxCompute 实现增量数据推送(全量比对增量逻辑)
  12. 500多页的机器学习入门笔记,下载超5万次,都讲了些什么?
  13. 回文串判断(string类:反转reverse)
  14. Doc2EDAG: An End-to-End Document-level Framework for Chinese Financial Event Extraction
  15. 云计算项目实战——系统API模块
  16. 书籍的新增及上下架功能
  17. word文档通配符换行_这个小工具,让你word操作效率翻倍
  18. 重装系统后安装驱动的一点小技巧
  19. 计算机网络科研项目申请书,唐乾利:如何进一步完善医药类科研课题申请书
  20. html的lang属性

热门文章

  1. lpop 原子_Matter:碳载单原子催化剂用于能量转化和存储的最新进展 – 材料牛...
  2. STM32F10xxx启动模式分析 – 梦想照旧
  3. Makefile文件
  4. yyt_hac站转的 有关 木马及进程的 文章
  5. Google GMS包中的applist
  6. 记一次内网SSH后门误报事件
  7. 汽车抵质押贷款系统-押品评估、登记、入库、出库、处理等标准化流程管理
  8. ERROR 1197 (HY000)问题原因及解决方法
  9. 云原生|kubernetes|kubeadm部署的集群的100年证书
  10. 手机兼容性测试--testin云测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