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说过数据扩增(Data Augmentation),也听说过虚拟对抗训练(Virtual Adversarial Traning),但是我没想到会有人将其结合,谓之虚拟数据扩增(Virtual Data Augmentation)。这篇文章主要讲解EMNLP2021上的一篇论文Virtual Data Augmentation: A Robust and General Framework for Fine-tuning Pre-trained Models,该论文提出了一种鲁棒且通用的数据扩增方法,论文源码在https://github.com/RUCAIBox/VDA

论文开篇提到目前数据扩增存在的主要问题:产生数据多样性的同时如何保证其仍然在同一个语义空间中?简单地说,增强数据扩增的多样性很容易,核心就一个字:“乱”,例如许多数据扩增方法会随机打乱一个句子中token的位置,或者是随机删除某些token,随机插入某些token。这样虽然增强了样本的多样性,但是语义可能也会产生非常大的变化,甚至不再与原样本的语义相同。保持语义不变,或者说保证扩增后的样本和原样本在同一个语义空间中很容易,核心就是:“不要太乱”,例如通过同义词替换等,这种方法可以做到几乎不改变语义,但是数据多样性却不够,因为本质上还是同一句话

这两个需求实际上是矛盾的,我们所能做的只是尽力达到某种平衡。具体来说,作者所提出的方法包含两个重要部分:Embedding Augmentation以及Regularized Training

Embedding Augmentation

假设现在我们有句子「Time is enough for test」,对于每个位置的token,我们都可以将其替换为[MASK],然后通过MLM预测Vocabulary中所有token在该位置的概率,例如

[MASK] is enough for test

[MASK]位置输出的token及其概率为

Time  p=0.5
Day   p=0.3
Hours p=0.15
...

再比如

Times is enough for [MASK]

[MASK]位置输出的token及其概率为

test       p=0.5
evaluation p=0.3
experiment p=0.1
...

看到这里大家脑海中可能已经有了一个数据扩增的想法,就是利用MLM任务对句子中每个位置的token进行预测,然后根据预测概率随机挑选出一个token进行替换,例如上面的句子可能就会被替换为「Hours is enough for evaluation」。这确实是一种还不错的数据扩增方法,但是论文作者却并不是这么做的

为了描述简单,我们仅讨论对于给定句子 S S S中的一个token w ~ \tilde{w} w~进行扩增的情况(实际上句子 S S S中的所有token都会进行该操作),通过MLM任务我们可以预测出Vocabulary中所有单词在 w ~ \tilde{w} w~位置的概率
{ p ( w ^ 1 ∣ S ) , . . . , p ( w ^ V ∣ S ) } (1) \{p(\hat{w}_1\mid S),...,p(\hat{w}_V\mid S)\}\tag{1} {p(w^1S),...,p(w^VS)}(1)
其中, V V V是Vocabulary中的token数量

为了增强数据扩增的多样性,或者说引入某些噪声以增强抗干扰性,我们从高斯分布中随机采样出一个向量
ϵ ∼ N ( 0 , σ 2 ) (2) \epsilon \sim \mathcal{N}(0, \sigma^2)\tag{2} ϵN(0,σ2)(2)
将该向量与公式(1)的概率分布进行混合,我们可以得到一个新的概率分布
p ′ ( w ^ i ∣ S ) = Softmax ( p ( w ^ i ∣ S ) + ϵ ) (3) p'(\hat{w}_i\mid S) = \text{Softmax}(p(\hat{w}_i\mid S) + \epsilon)\tag{3} p(w^iS)=Softmax(p(w^iS)+ϵ)(3)
然后对于每个即将被替换的token w ~ \tilde{w} w~,我们根据概率 p ′ ( w ^ i ∣ S ) p'(\hat{w}_i\mid S) p(w^iS)加权融合所有token w ^ i \hat{w}_i w^i的Embedding向量
e ^ w ~ = p w ~ ⋅ M E (4) \hat{\mathbf{e}}_{\tilde{w}}=\mathbf{p}_{\tilde{w}}\cdot\mathbf{M}_E\tag{4} e^w~=pw~ME(4)
其中, p w ~ = { p ′ ( w ^ i ∣ S ) } i = 1 V \mathbf{p}_{\tilde{w}}=\{p'(\hat{w}_i\mid S)\}_{i=1}^V pw~={p(w^iS)}i=1VM E ∈ R V × d \mathbf{M}_E\in \mathbb{R}^{V\times d} MERV×d是MLM模型的词向量矩阵

举个简单的例子解释一下,为了方便,同样还是以替换一个token为例,并且整个Vocabulary只有4个token,词向量的维度为2。首先我们有一句话「She is a good student」,将「good」进行MASK,然后通过MLM模型,预测出概率分布为
p ( w ^ i ∣ S ) = [ 0.5 , 0.1 , 0.1 , 0.3 ] p(\hat{w}_i\mid S)=[0.5, 0.1, 0.1, 0.3] p(w^iS)=[0.5,0.1,0.1,0.3]
从左到右分别是good, perfect, excellent, smart的概率,根据高斯分布 N ( 0 , σ 2 ) \mathcal{N}(0, \sigma^2) N(0,σ2)随机产生的向量为
ϵ = [ − 0.1 , 0.1 , 0.1 , − 0.1 ] \epsilon = [-0.1, 0.1, 0.1, -0.1] ϵ=[0.1,0.1,0.1,0.1]

这里我并没有具体指明方差 σ 2 \sigma^2 σ2到底是多少,因为我懒得算

p ( w ^ i ∣ S ) p(\hat{w}_i\mid S) p(w^iS)ϵ \epsilon ϵ混合后进行Softmax得到新的概率分布为
p ′ ( w ^ i ∣ S ) = [ 0.4 , 0.2 , 0.2 , 0.2 ] p'(\hat{w}_i\mid S) = [0.4, 0.2, 0.2, 0.2] p(w^iS)=[0.4,0.2,0.2,0.2]
假设Embedding矩阵为
M E = [ 0.2 , 0.3 0.1 , 0.5 0.4 , 0.2 0.1 , 0.4 ] \mathbf{M}_E = \begin{bmatrix}0.2,0.3\\0.1,0.5\\0.4,0.2\\0.1,0.4\end{bmatrix} ME=0.2,0.30.1,0.50.4,0.20.1,0.4
那么最终「good」这个位置对应的embedding为
e ^ w ~ = p ′ ( w ^ i ∣ S ) ⋅ M E = [ 0.4 0.2 0.2 0.2 ] T ⋅ [ 0.2 , 0.3 0.1 , 0.5 0.4 , 0.2 0.1 , 0.4 ] = [ 0.2 , 0.34 ] \begin{aligned} \hat{\mathbf{e}}_{\tilde{w}} &= p'(\hat{w}_i\mid S) \cdot \mathbf{M}_E\\ &=\begin{bmatrix}0.4\\0.2\\0.2\\0.2\end{bmatrix}^T\cdot \begin{bmatrix}0.2,0.3\\0.1,0.5\\0.4,0.2\\0.1,0.4\end{bmatrix}\\ &= \begin{bmatrix}0.2, 0.34\end{bmatrix} \end{aligned} e^w~=p(w^iS)ME=0.40.20.20.2T0.2,0.30.1,0.50.4,0.20.1,0.4=[0.2,0.34]
到此为止,不知道大家有没有体会到什么叫「Virtual Data Augmentation」,Virtual本质上就是不用一个真实的token去替换,而是使用一个embedding去替换,而如果你用这个embedding去反查 M E \mathbf{M}_E ME矩阵一般是找不到对应的索引的,也就是说我们生成的这个embedding并不对应一个实际存在的token

Regularized Traning

标题起的很有故事,但本质上就是多引入了一个损失函数,具体来说,现在我们的优化目标为
arg ⁡ min ⁡ θ ∑ i = 1 n L c ( f ( x i ) , y i ) + λ ∑ j = 1 k L r e g ( f ( x i ) , f ( x ^ j ) ) (5) \underset{\theta}{\arg \min } \sum_{i=1}^{n} \mathcal{L}_{c}\left(f\left(x_{i}\right), y_{i}\right)+\lambda \sum_{j=1}^{k} \mathcal{L}_{\mathrm{reg}}\left(f\left(x_{i}\right), f\left(\hat{x}_{j}\right)\right)\tag{5} θargmini=1nLc(f(xi),yi)+λj=1kLreg(f(xi),f(x^j))(5)
其中 f f f表示含有参数 θ \theta θ的预训练模型, n n n为样本个数, k k k表示由一条句子扩增出了 k k k条句子。具体来说,如果是分类任务,则
L c ( θ ) = 1 n ∑ i = 1 n CE ( f ( E i ; θ ) , y i ) (6) \mathcal{L}_c(\theta) = \frac{1}{n}\sum_{i=1}^n \text{CE}(f(\mathbf{E}_i;\theta), y_i)\tag{6} Lc(θ)=n1i=1nCE(f(Ei;θ),yi)(6)
其中, CE ( ⋅ , ⋅ ) \text{CE}(\cdot ,\cdot) CE(,)是Cross-Entropy Loss,可以根据具体任务替换的, E i \mathbf{E}_i Ei表示第 i i i条句子通过Word2Vec之后生成的向量,其维度为[seq_len, emd_dim]

为了防止扩增后的样本与原始样本间的语义产生巨大差距,换句话说,我们希望扩增后的样本与原样本间的分布是接近的,因此论文引入了KL散度作为第二项损失
L reg ( θ ) = 1 k ∑ i = 1 k D s K L ( f ( E i ; θ ) , f ( E ^ i ; θ ) ) (7) \mathcal{L}_{\text{reg}}(\theta)=\frac{1}{k}\sum_{i=1}^k D_{sKL}(f(\mathbf{E}_i;\theta), f(\hat{\mathbf{E}}_i;\theta))\tag{7} Lreg(θ)=k1i=1kDsKL(f(Ei;θ),f(E^i;θ))(7)
其中, k k k指的是原样本扩增出了 k k k个样本, D s K L D_{sKL} DsKL是对称的KL散度,具体来说
D s K L ( p , q ) = D K L ( p , q ) + D K L ( q , p ) 2 (8) D_{sKL}(p, q) = \frac{D_{KL}(p, q) + D_{KL}(q, p)}{2}\tag{8} DsKL(p,q)=2DKL(p,q)+DKL(q,p)(8)
实际上这种方法可以看作是多任务,我们希望模型参数训练到一种境界,这种境界是,不论模型对原样本进行下游任务,还是让模型判断原样本与扩增样本的差距,模型都能做的很好。最后给出论文中的一张图结束这部分(图中一个样本扩增了3条样本)

Results

如果单看原始的准确率对比,似乎提升并不是很大,感觉我随便引入一些trick都能达到甚至超过Virtual Data Augmentation的效果。关键在于第二列「Att Acc」,这代表模型受到攻击时的结果,这部分的提升特别大,表明VDA这种方法确实有很强的抗干扰性,或者说鲁棒性很强

个人总结

实际上前面已经把这篇论文讲的很清楚了,这里没有什么好总结的,但我倒是有一点个人拙见想和大家讨论一下,因为他做MLM任务时,将整个Vocabulary都作为候选集,这样无论是对计算速度还是显存占用都不是很友好,我觉得可以将其改为取出概率最大的前Top k个token,这个k可以取的稍微大一点,例如200, 300等,这样可以保证取到后面一些语义上不那么相近的token的同时,避免对整个Vocabulary进行运算,至少不会生成几万几十万那么夸张的概率分布

Virtual Data Augmentation: 虚拟数据扩增技术相关推荐

  1. VDO(Virtual Data Optimize虚拟数据优化)

    作者:吴业亮 博客:wuyeliang.blog.csdn.net VDO(Virtual Data Optimize虚拟数据优化):通过压缩或删除存储设备上的数据来优化存储空间 VDO层放置在现有块 ...

  2. AUGNLG: Few-shot Natural Language Generation using Self-trained Data Augmentation翻译

    摘要 自然语言生成(NLG)是一个面向任务对话系统中的关键组成部分,它将结构化的语义表示(MR)转换为自然语言.对于大型对话系统,在具有超过数百个意图和数千个槽的情况下,基于模板的方法和基于模型的方法 ...

  3. tf torch keras 数据增强 data augmentation

    数据增强 data augmentation 2017年11月14日 22:19:27 阅读数:7964

  4. Dataset之DA:数据增强(Data Augmentation)的简介、方法、案例应用之详细攻略

    Dataset之DA:数据增强(Data Augmentation)的简介.方法.案例应用之详细攻略 目录 DA的简介 DA的方法 DA的案例应用 DA的简介 数据集增强主要是为了减少网络的过拟合现象 ...

  5. data augmentation 数据增强方法总结

    1.问题描述 收集数据准备微调深度学习模型时,经常会遇到某些分类数据严重不足的情况,另外数据集过小容易造成模型的过拟合. 本文参考一些网友对于数据增强方法的一些tips,后续会附上自己实现的C++代码 ...

  6. Keras Data augmentation(数据扩充)

    在深度学习中,我们经常需要用到一些技巧(比如将图片进行旋转,翻转等)来进行data augmentation, 来减少过拟合. 在本文中,我们将主要介绍如何用深度学习框架keras来自动的进行data ...

  7. 吴恩达神经网络和深度学习-学习笔记-38-使用开源的方案+迁移学习+数据增强data augmentation

    使用别人的开源成果 想要用现成的网络,最好在网络上找到开源的实现,这要比从头开始实现快得多. 比如:直接在Google上搜索resnets github,找到合适的后点击下载会得到URL,然后在cmd ...

  8. 小样本学习记录————文本中特征空间的数据增强MEDA: Meta-Learning with Data Augmentation for Few-Shot Text Classification

    MEDA: Meta-Learning with Data Augmentation for Few-Shot Text Classification 出发点 数据增强 球合成器 合成模块Synthe ...

  9. 讨论数据增强(data augmentation)的有效性

    讨论数据增强(data augmentation)的有效性 FesianXu 20210216 at Baidu intern 前言 在知乎上遇到了一个问题并且进行了简单的回答,如何证明数据增强(Da ...

最新文章

  1. JQ实现导航效果(附效果图)
  2. Linux-6.5下 MariaDB-10基于percona-XtraBackup备份工具的原理及配置详解
  3. Django的路由系统
  4. PHPstorm配置同步服务器文件
  5. python中list的运算,操作及实例
  6. 教你打入clr内部: 配置windows上的windbg,linux上的lldb
  7. djnago 模型 新建对象id为空
  8. java自带的jvm在哪里看_使用jdk工具查看jvm笔记
  9. 别再问“自媒体怎么做”
  10. 《Head First Servlets JSP》-11-Web应用部署
  11. python经典编程100例(1)
  12. Java的指针碰撞简介
  13. Android前景怎么样、是不是要凉了、是不是应该考虑要转行?看完你就知道
  14. ubuntu16.04+Titan Xp的驱动官网上找不到
  15. 机房收费系统(二)之下机退卡
  16. miniUI实现指定行可编辑,其他行仍然只读
  17. 【Web动画】CSS3 3D 行星运转 浏览器渲染原理
  18. cmd提示 'node' 不是内部或外部命令,也不是可运行的程序
  19. 痞子衡嵌入式:大话双核i.MXRT1170之单独在线调试从核工程的方法(IAR篇)
  20. 雨量预警广播自动化数据平台BWII 型广播预警监测仪

热门文章

  1. 牛客 14602 xinjun与阴阳师
  2. 决策树分类器的应用研究——乳腺癌诊断
  3. php单文件对接阿里云短信发送
  4. 分类决策树考虑了经验风险吗_分类决策树与去还是不去
  5. c语言 库 科学计算,C语言科学计算器.txt
  6. 笔试面试(1)腾讯2014校园招聘软件开发类笔试试题
  7. (Hadoop3)HDFS文件系统
  8. Andorid适配器应用
  9. 面向对象——三大基本特征
  10.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杨晓静,杨晓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