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日志的级别:

我们现在要调用logger的方法,不过在这个Logger对象中,有很多方法,所以要先了解log4j的日志级别,log4j规定了默认的几个级别:trace<debug<info<warn<error<fatal等。这里要说明一下:

1)级别之间是包含的关系,意思是如果你设置日志级别是trace,则大于等于这个级别的日志都会输出。

2)基本上默认的级别没多大区别,就是一个默认的设定。你可以通过它的API自己定义级别。你也可以随意调用这些方法,不过你要在配置文件里面好好处理了,否则就起不到日志的作用了,而且也不易读,相当于一个规范,你要完全定义一套也可以,不用没多大必要。

3)这不同的级别的含义大家都很容易理解,这里就简单介绍一下:

trace: 是追踪,就是程序推进以下,你就可以写个trace输出,所以trace应该会特别多,不过没关系,我们可以设置最低日志级别不让他输出。

debug: 调试么,我一般就只用这个作为最低级别,trace压根不用。是在没办法就用eclipse或者idea的debug功能就好了么。

info: 输出一下你感兴趣的或者重要的信息,这个用的最多了。

warn: 有些信息不是错误信息,但是也要给程序员的一些提示,类似于eclipse中代码的验证不是有error 和warn(不算错误但是也请注意,比如以下depressed的方法)。

error: 错误信息。用的也比较多。

fatal: 级别比较高了。重大错误,这种级别你可以直接停止程序了,是不应该出现的错误么!不用那么紧张,其实就是一个程度的问题。

2、日志调用:

这里随便写个类,调用就是这么简单,log4j的核心在配置文件上。

import org.apache.logging.log4j.Level;
import org.apache.logging.log4j.LogManager;
import org.apache.logging.log4j.Logger;
public class Hello {static Logger logger = LogManager.getLogger(Hello.class.getName());public boolean hello() {logger.entry();   //trace级别的信息,单独列出来是希望你在某个方法或者程序逻辑开始的时候调用,和logger.trace("entry")基本一个意思logger.error("Did it again!");   //error级别的信息,参数就是你输出的信息logger.info("我是info信息");    //info级别的信息logger.debug("我是debug信息");logger.warn("我是warn信息");logger.fatal("我是fatal信息");logger.log(Level.DEBUG, "我是debug信息");   //这个就是制定Level类型的调用:谁闲着没事调用这个,也不一定哦!logger.exit();    //和entry()对应的结束方法,和logger.trace("exit");一个意思return false;}
}

如果没有自定义配置文件,上面这个类在写一个main方法,控制台会输入下面的样子:

19:09:40.256 [main] ERROR cn.lsw.base.log4j2.Hello - Did it again!
19:09:40.260 [main] FATAL cn.lsw.base.log4j2.Hello - 我是fatal信息

看到没,只有>=ERROR的日志输出来了(这是因为Log4j有一个默认的配置,它的日志级别是ERROR,输出只有控制台)。如果我已经定义好了日志,我把日志级别改成了TRACE,输出会变成下面这样:

19:11:36.941 TRACE cn.lsw.base.log4j2.Hello 12 hello - entry
19:11:36.951 ERROR cn.lsw.base.log4j2.Hello 13 hello - Did it again!
19:11:36.951 INFO  cn.lsw.base.log4j2.Hello 14 hello - 我是info信息
19:11:36.951 DEBUG cn.lsw.base.log4j2.Hello 15 hello - 我是debug信息
19:11:36.951 WARN  cn.lsw.base.log4j2.Hello 16 hello - 我是warn信息
19:11:36.952 FATAL cn.lsw.base.log4j2.Hello 17 hello - 我是fatal信息
19:11:36.952 DEBUG cn.lsw.base.log4j2.Hello 18 hello - 我是debug信息
19:11:36.952 TRACE cn.lsw.base.log4j2.Hello 19 hello - exit

所有的日志都打印出来了,大家可以对照上面的代码看一看。

3. 配置文件:

现在开始正题了。

本来以为Log4J 2应该有一个默认的配置文件的,不过好像没有找到,下面这个配置文件等同于缺省配置:

<?xml version="1.0" encoding="UTF-8"?>
<configuration status="OFF">  <appenders>  <Console name="Console" target="SYSTEM_OUT">  <PatternLayout pattern="%d{HH:mm:ss.SSS} [%t] %-5level %logger{36} - %msg%n"/>  </Console>  </appenders>  <loggers>  <root level="error">  <appender-ref ref="Console"/>  </root>  </loggers>
</configuration>

而我们只要把configuration>loggers>root的level属性改为trace,就可以输出刚才写的所有信息了。相信用过Log4j的人对这个配置文件也不算陌生,Log4J传统的配置一直是.properties文件,键值对的形式,那种配置方式很不好看,但是基本上我们从这个配置文件也能看到Log4J 1的影子,无非是appender了,layout之类的,含义也基本一样的。

这里不准备仔细的讲配置文件,没什么必要,大家只要知道一些基本的配置就可以了。我这里写几个配置文件,并且给了一定的注释和讲解,基本上可以用了。

 第一个例子:

<?xml version="1.0" encoding="UTF-8"?>
<configuration status="OFF"><appenders><Console name="Console" target="SYSTEM_OUT"><PatternLayout pattern="%d{yyyy-MM-dd HH:mm:ss.SSS} [%t] %-5level %logger{36} - %msg%n"/></Console></appenders><loggers><!--我们只让这个logger输出trace信息,其他的都是error级别--><!--additivity开启的话,由于这个logger也是满足root的,所以会被打印两遍。不过root logger 的level是error,为什么Bar 里面的trace信息也被打印两遍呢--><logger name="cn.lsw.base.log4j2.Hello" level="trace" additivity="false"><appender-ref ref="Console"/></logger><root level="error"><appender-ref ref="Console"/></root></loggers>
</configuration>

先简单介绍一下下面这个配置文件。

1)根节点configuration,然后有两个子节点:appenders和loggers(都是复数,意思就是可以定义很多个appender和logger了)(如果想详细的看一下这个xml的结构,可以去jar包下面去找xsd文件和dtd文件)

2)appenders:这个下面定义的是各个appender,就是输出了,有好多类别,这里也不多说(容易造成理解和解释上的压力,一开始也未必能听懂,等于白讲),先看这个例子,只有一个Console,这些节点可不是随便命名的,Console就是输出控制台的意思。然后就针对这个输出设置一些属性,这里设置了PatternLayout就是输出格式了,基本上是前面时间,线程,级别,logger名称,log信息等,差不多,可以自己去查他们的语法规则。

3)loggers下面会定义许多个logger,这些logger通过name进行区分,来对不同的logger配置不同的输出,方法是通过引用上面定义的logger,注意,appender-ref引用的值是上面每个appender的name,而不是节点名称。

这个例子为了说明什么呢?我们要说说这个logger的name(名称)了(前面有提到)。

4、 name的机制:

 我们这里看到了配置文件里面是name很重要,没错,这个name可不能随便起(其实可以随便起)。这个机制意思很简单。就是类似于java package一样,比如我们的一个包:cn.lsw.base.log4j2。而且,可以发现我们前面生成Logger对象的时候,命名都是通过 Hello.class.getName(); 这样的方法,为什么要这样呢? 很简单,因为有所谓的Logger 继承的问题。比如 如果你给cn.lsw.base定义了一个logger,那么他也适用于cn.lsw.base.lgo4j2这个logger。名称的继承是通过点(.)分隔的。然后你可以猜测上面loggers里面有一个子节点不是logger而是root,而且这个root没有name属性。这个root相当于根节点。你所有的logger都适用与这个logger,所以,即使你在很多类里面通过  类名.class.getName()  得到很多的logger,而且没有在配置文件的loggers下面做配置,他们也都能够输出,因为他们都继承了root的log配置。

我们上面的这个配置文件里面还定义了一个logger,他的名称是 cn.lsw.base.log4j2.Hello ,这个名称其实就是通过前面的Hello.class.getName(); 得到的,我们为了给他单独做配置,这里就生成对于这个类的logger,上面的配置基本的意思是只有cn.lsw.base.log4j2.Hello 这个logger输出trace信息,也就是他的日志级别是trace,其他的logger则继承root的日志配置,日志级别是error,只能打印出ERROR及以上级别的日志。如果这里logger 的name属性改成cn.lsw.base,则这个包下面的所有logger都会继承这个log配置(这里的包是log4j的logger name的“包”的含义,不是java的包,你非要给Hello生成一个名称为“myhello”的logger,他也就没法继承cn.lsw.base这个配置了。

那有人就要问了,他不是也应该继承了root的配置了么,那么会不会输出两遍呢?我们在配置文件中给了解释,如果你设置了additivity="false",就不会输出两遍,否则,看下面的输出:

这里要在加入一个类做对比: 

import org.apache.logging.log4j.LogManager;
import org.apache.logging.log4j.Logger;
public class Test {private static Logger logger = LogManager.getLogger(Test.class.getName());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logger.trace("开始程序.");Hello hello= new Hello();
//        for (int i = 0; i < 10000;i++){if (!hello.hello()) {logger.error("hello");}
//        }logger.trace("退出程序.");}
}

这里先把配置文件改一下方便对照,一个是刚才第一个logger的名称还是cn.lsw.base.log4j2.Hello,additivity去掉或改为true(因为默认是true,所以可以去掉),第二是把root的level改为info方便观察。 

然后运行Test,看控制台的日志输出:

2013-12-20 19:59:42.538 [main] INFO  cn.lsw.base.log4j2.Test - test
2013-12-20 19:59:42.541 [main] TRACE cn.lsw.base.log4j2.Hello - entry
2013-12-20 19:59:42.541 [main] TRACE cn.lsw.base.log4j2.Hello - entry
2013-12-20 19:59:42.542 [main] ERROR cn.lsw.base.log4j2.Hello - Did it again!
2013-12-20 19:59:42.542 [main] ERROR cn.lsw.base.log4j2.Hello - Did it again!
2013-12-20 19:59:42.542 [main] INFO  cn.lsw.base.log4j2.Hello - 我是info信息
2013-12-20 19:59:42.542 [main] INFO  cn.lsw.base.log4j2.Hello - 我是info信息
2013-12-20 19:59:42.542 [main] DEBUG cn.lsw.base.log4j2.Hello - 我是debug信息
2013-12-20 19:59:42.542 [main] DEBUG cn.lsw.base.log4j2.Hello - 我是debug信息
2013-12-20 19:59:42.542 [main] WARN  cn.lsw.base.log4j2.Hello - 我是warn信息
2013-12-20 19:59:42.542 [main] WARN  cn.lsw.base.log4j2.Hello - 我是warn信息
2013-12-20 19:59:42.542 [main] FATAL cn.lsw.base.log4j2.Hello - 我是fatal信息
2013-12-20 19:59:42.542 [main] FATAL cn.lsw.base.log4j2.Hello - 我是fatal信息
2013-12-20 19:59:42.542 [main] DEBUG cn.lsw.base.log4j2.Hello - 我是debug信息
2013-12-20 19:59:42.542 [main] DEBUG cn.lsw.base.log4j2.Hello - 我是debug信息
2013-12-20 19:59:42.543 [main] TRACE cn.lsw.base.log4j2.Hello - exit
2013-12-20 19:59:42.543 [main] TRACE cn.lsw.base.log4j2.Hello - exit
2013-12-20 19:59:42.543 [main] ERROR cn.lsw.base.log4j2.Test - hello

可以看出,Test的trace日志没有输出,因为他继承了root的日志配置,只输出info即以上级别的日志。Hello 输出了trace及以上级别的日志,但是每个都输出了两遍。你可以试一下,把第一个logger的level该为error,那么error以上的级别也是输出两遍。这时候,只要加上additivity为false就可以避免这个问题了。

当然,你可以为每个logger 都在配置文件下面做不同的配置,也可以通过继承机制,对不同包下面的日志做不同的配置。因为loggers下面可以写很多歌logger。

下面在看一个稍微复杂的例子:

<?xml version="1.0" encoding="UTF-8"?>
<configuration status="error"><!--先定义所有的appender--><appenders><!--这个输出控制台的配置--><Console name="Console" target="SYSTEM_OUT"><!--控制台只输出level及以上级别的信息(onMatch),其他的直接拒绝(onMismatch)--><ThresholdFilter level="trace" onMatch="ACCEPT" onMismatch="DENY"/><!--这个都知道是输出日志的格式--><PatternLayout pattern="%d{HH:mm:ss.SSS} %-5level %class{36} %L %M - %msg%xEx%n"/></Console><!--文件会打印出所有信息,这个log每次运行程序会自动清空,由append属性决定,这个也挺有用的,适合临时测试用--><File name="log" fileName="log/test.log" append="false"><PatternLayout pattern="%d{HH:mm:ss.SSS} %-5level %class{36} %L %M - %msg%xEx%n"/></File><!--这个会打印出所有的信息,每次大小超过size,则这size大小的日志会自动存入按年份-月份建立的文件夹下面并进行压缩,作为存档--><RollingFile name="RollingFile" fileName="logs/app.log"filePattern="log/$${date:yyyy-MM}/app-%d{MM-dd-yyyy}-%i.log.gz"><PatternLayout pattern="%d{yyyy-MM-dd 'at' HH:mm:ss z} %-5level %class{36} %L %M - %msg%xEx%n"/><SizeBasedTriggeringPolicy size="50MB"/></RollingFile></appenders><!--然后定义logger,只有定义了logger并引入的appender,appender才会生效--><loggers><!--建立一个默认的root的logger--><root level="trace"><appender-ref ref="RollingFile"/><appender-ref ref="Console"/></root></loggers>
</configuration>

说复杂,其实也不复杂,这一个例子主要是为了讲一下appenders。

这里定义了三个appender,Console,File,RollingFile,看意思基本也明白,第二个是写入文件,第三个是“循环”的日志文件,意思是日志文件大于阀值的时候,就开始写一个新的日志文件。

这里我们的配置文件里面的注释算比较详细的了。所以就大家自己看了。有一个比较有意思的是ThresholdFilter ,一个过滤器,其实每个appender可以定义很多个filter,这个功能很有用。如果你要选择控制台只能输出ERROR以上的类别,你就用ThresholdFilter,把level设置成ERROR,onMatch="ACCEPT" onMismatch="DENY" 的意思是匹配就接受,否则直接拒绝,当然有其他选择了,比如交给其他的过滤器去处理了之类的,详情大家自己去琢磨吧。

Log4j日志的级别与使用相关推荐

  1. java自定义日志级别_自定义log4j日志级别

    因为项目中需要输出一些特别的日志来做数据统计.如果开启log4j提供的INFO日志级别,每天生成的日志文件就会变得越来越大.这样就得写个定 时任务来删除这个文件.为了只输出所需的日志级别,唯有自己定义 ...

  2. LOG4J日志级别详解

    日志记录器(Logger)是日志处理的核心组件. org.apache.log4j.Level类提供以下级别,但也可以通过Level类的子类自定义级别. Level 描述 ALL 各级包括自定义级别 ...

  3. Log4j日志级别及使用规范

    目录 1.日志存储 2.日志工具的选择 3.日志输出级别 4.Log4j配置 5.什么时候应该打日志 6.日志API规范 6.1.Log4j.slf4j对象的声明和初始化,仅以下代码是符合规范的 6. ...

  4. Log4j的日志打印级别理解

    之前对log4j日志打印一直没有在意过,等在自己要用的时候却又似懂非懂的样子,今天特意记录一下: 常用的5种日志级别 按照优先级从高到低排序:FATAL, ERROR.WARN.INFO.DEBUG: ...

  5. 【Java编程系列】log4j配置日志按级别分别生成日志文件

    热门系列: [Java编程系列]WebService的使用 [Java编程系列]在Spring MVC中使用工具类调用Service层时,Service类为null如何解决 [Java编程系列]Spr ...

  6. 更改log4j日志级别而不重启服务器

    目的:服务器运行时修改log4j的输出级别后,不需要重启服务器. 项目上线了后,我们生产环境一般设置的输出级别都是INFO,但是有些问题不一定能通过INFO信息找到.如何能做到 动态的修改日志的级别, ...

  7. log4j日志记录级别是如何工作?

    级别p的级别使用q,在记录日志请求时,如果p>=q启用.这条规则是log4j的核心.它假设级别是有序的.对于标准级别它们关系如下:ALL < DEBUG < INFO < WA ...

  8. log4j中调试与错误日志分开_idea中log4j日志插件报错

    visual studio code权威指南计算机 65.34元 包邮 (需用券) 去购买 > idea中log4j日志插件报错 在运行测试代码的时候,出现以下错误! 在 src/ main / ...

  9. log4j日志输出框架

    什么是log4j框架呢? log4j是一个日志输出框架,用于输出日志的.比如MyBatis的日志就是通过log4j输出的,主流框架都是log4j输出的,Spring框架 也可以通过log4j输出日志! ...

最新文章

  1. 监控摄像头cad图例_一套实用的智能化弱电系统大样图,可以作为弱电项目CAD设计素材...
  2. IIS服务器下做301永久重定向设置方法[图解]
  3. 白话Elasticsearch52-深入聚合数据分析之fielddata内存控制、circuit breaker短路器、fielddata filter、预加载机制以及序号标记预加载
  4. 单片机C语言拉高1位,第二讲 单片机C语言之12864液晶显示
  5. 坐标偏差大_控制点的坐标复核(二)
  6. HDU 2512 一卡通大冒险
  7. 三个月计算机培训班,三个月复盘:学完两个设计软件,并开始学画画
  8. 【离散数学】二元关系的闭包
  9. iOS中UIKit继承结构
  10. 2021-06-01 深入分析锁升级流程的基础
  11. android 固定大小取图片缩略图
  12. 科研福利!北京超算获AI Perf500总量份额第一,200元卡时免费领取
  13. Ubuntu 基础系列篇
  14. 【cookie,session】cookie和session基础知识入门
  15. 在VM6.5中安装iPC_OSx86_10_5_6_Universal_PPF5_Final
  16. java is alphabetic_java中的java.lang.Character类 – 方法| 2 - Break易站
  17. git 常见错误 The remote end hung up unexpectedly
  18. grafana监控oceanbase-obagent部署
  19. 短信验证码测试——短信轰炸之横向轰炸和纵向轰炸
  20. linux下进入隐藏文件夹命令,Linux命令-----grep不查找隐藏文件夹的方法

热门文章

  1. C语言 - 删除数组中的指定元素(Delete)
  2. [转]虚拟机安装详细图解教程及使用教程
  3. 【Hive】json解析函数get_json_object
  4. vue组件通信方式之eventBus
  5. 如何快速熟悉一个项目
  6. SuperMap iDesktop 点数据集外挂生成缓存详解
  7. java远程调试_JAVA的远程调试方法
  8. java 读取pdf乱码_java itextpdf 5.5.6读取pdf中文文档乱码怎么解决
  9. 【Jenkins】节点的配置与项目绑定
  10. simulink永磁同步PMSG一次调频9节点系统VSG虚拟同步机控制超速减载变桨功率备用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