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技术领导力”关注∆  每天早上8:30推送

转载自| 笔记侠(Notesman)

作者| 李开复《向死而生:我修的死亡学分》

数十年来,尽管劳碌繁忙,每天工作十五六个小时,但我其实志得意满,毕竟自己想做的事多半都能实践,眼前还有无尽的前程,等待我去开拓。

然而,五十二岁生日前不久,我被医生宣判得了第四期淋巴癌。身体在我多年来的摧残下,发出最严正的抗议,要我重视它的存在。

在毫无防备之下,我战栗地感受到死神和自己离得那么近。和癌细交手的诊治过程备受痛苦,我仿佛从云端瞬间坠落。刹那间,不知身在何处,渺小且无助。

我终于放下热爱的工作,回到台湾接受治疗,被迫修补死亡学分。

一、与死亡交手

想到自己的病情,想到死神竟这么近距离地逼来,心里忽然涌起一股莫名的愤怒:我一生勤勤恳恳、兢兢业业,从来没做过亏心事,这种绝症怎么会发生在我身上?我不接受这种判决。

生死哲学大师伊丽莎白·罗斯指出,人在面对疾病、死亡、悲伤等重大失落时,会产生“五个阶段”的心理反应:否定、愤怒、讨价还价、沮丧和接受

在确认淋巴癌之前,我的心情分分秒秒都在前面那几个阶段翻腾。我痛责老天、天天上网笔战结仇,借着针砭时弊宣泄自己无所适从的惶恐和愤怒。

我到底犯了什么错?我一次又一次在脑海里反复搜索答案。

那二十多个淋巴肿瘤,吸足了化验试剂里的糖分,宛如闪闪发光的小鸡蛋,在我的脑海里挥之不去。我的心情跌至谷底,久久不能平静。

我一直笃信“付出总有回报”,出差的时候吩咐秘书尽量选夜间航班,下了飞机可以立即洽谈公事。我承诺所有员工,收到邮件10分钟内一定回信,大半夜也一样!

在我生病前,床头的笔记本电脑是从不关机的。电子邮件送达的声音一响,我立刻从床上弹起来……努力把“效率第一,永不懈怠”作为自己的标签。

等到我不得不承认,是自己过去没日没夜地拼搏,把身体拖进了恶疾的深渊。

紧凑的生活确实让我活得精彩,可是无形的压力却慢慢累积在身体里面,以滴水穿石的力道,侵蚀着我的健康。

我开始一次又一次地跟神明讨价还价,不断向上帝、菩萨、诸神祈求:“拜托再给我一次机会,只要让这场病赶快过去,我一定痛改前非,尽力弥补……”

对于死亡,我完全没有做好准备。我还有雄心壮志,还有很多梦想没有完成,我求生的意志无比强烈,只要有一丝存活下来的希望,我决不放弃。只是,真的能闯过这一关吗?我一点儿把握也没有。

当被医生判定我是“淋巴癌第四期,腹部有二十几个肿瘤,情况不乐观……”时,我尽管悲愁莫名,但也决心全力一搏!为了求得一线生机,我只能更努力地奋战下去,就算屡战屡败也不能轻言放弃。

治疗期间,每天计较的就是一些看起来鸡毛蒜皮的小事,可就是这些小事,却深刻影响了我的健康、治疗进度和疗效。

刚开始化疗时,不论吃什么、喝什么,都要计算容量和重量;大小便、呕吐物,也要测量、记录,简直不胜其烦。

我因为化疗辅助药物造成语言中便秘,苦不堪言,那阵子,只要哪天成功排便了,那个高兴啊!简直比我过去每天盯着不断增长的业绩报表更让人兴奋。

终于挨到最后一次化疗结束,整个世界都是鲜活的、芳香的。

通过这场病,我算是亲临现场,亲身体验到身体还有许多科学无法解释的层面。这场大病,也让我心里的某些角落仿佛被打开了。

即便未来我将从事同样的工作,我也会随时提醒自己:让心更开放,以便倾听、探索更广大的未知事物,在机缘成熟的时候,尽力做我能做的事。

二、病中觉悟

我给20、30岁年轻人的建议

1.记住你即将死去

乔布斯曾说过:“记住你即将死去。”这句话如今已成为我的座右铭,每天提醒我看清楚什么才是生命中最重要的选择。因为所有荣耀与骄傲、难堪与恐惧,都会在死亡面前消失,只留下真正重要的东西。

如果察觉到自己沉溺于担心会失去某些东西时,“记住你即将死去”会是最好的解药。

对于人的一生来说,更大的挑战永远在于如何克服面对死亡的恐惧,以及如果生命只剩100天了,你会怎么做?

一生都在照顾临终病人的护士邦妮·韦尔说,人在临终时最后悔的5件事是:

第一,我希望当初有勇气过自己真正想要的生活,而不是别人希望我过的生活。

第二,我希望当初我没有花这么多精力在工作上。

第三,我希望当初我能有勇气表达我的感受。

第四,我希望当初我能和朋友保持联系。

第五,我希望当初能让自己活得更开心点。

_

病中我不止一次想过,如果我的人生将要走到尽头,我心中不想亏欠任何人,真心希望能够用我的余生来弥补爱我的人对我所有的付出,希望我的亲人、朋友、帮助过我的人……他们会觉得认识我是值得的。

2.每天比前一天有进步、有成长,不必改变别人

在佛光山小住时,一次早饭后,星云大师突然问我:“开复,有没有想过,你的人生目标是什么?”

我不假思索地回答:“‘最大化影响力’、‘世界因我不同’!”

这是我长久以来的人生信仰:一个人能在多大程度上改变世界,影响力越大,做出来的事情就越能够发挥效应……这个信念像肿瘤一样长在我身上,顽强、固执,而且快速扩张。我从来没有怀疑过它的正确性。

大师笑而不语,沉吟片刻后,他说:“这样太危险了!”

“为什么?我不明白!”我太惊讶了!

“我们人是很渺小的,多一个我,少一个我,世界都不会有增减。你要‘世界因我不同’,这就太狂妄了!”大师说得很轻、很慢,但一个字一个字清清楚楚。“什么是‘最大化影响力’呢?一个人如果老想着扩大自己的影响力,你想想,那其实是在追求名利啊!问问自己的心吧!千万不要自己骗自己……”

听到这里,简直像五雷轰顶,从来没有人这么直接、这么温和而又严厉地指出我的盲点。我愣在那里,久久没有答话。

“人生难得,人生一回太不容易了,不必想要改变世界,能把自己做好就不容易了。”

我当时还带着很多因为身份、名望、地位而来的自负,大师的话,我虽然记住了,可并没有完全明白,也没有完全接受,甚至还有点儿不服气。

有一天,我想到我在微博上时常针砭时弊,也曾对一些负面的社会现象口诛笔伐。于是请教大师要用什么样的态度面对社会上的“恶”?

没想到,大师还是以一贯平和的语气回应我:“一个人倘若一心除恶,表示他看到的都是恶。如果一心行善,尤其是发自本心地行善,而不是想要借着行善来博取名声,才能导正社会,对社会产生正面的效益。”

“可是,如果看到贪婪、邪恶、自私等负面的事件,又该怎么办呢?”我想辩解。

大师说:“要珍惜、尊重周遭的一切,不论善恶美丑,都有存在的价值。就像一座生态完整的森林里,有大象、老虎,也一定有蟑螂和老鼠。完美与缺陷本来就是共存的,也是从人心产生的分别。

“如果没有邪恶,怎能彰显善的光芒?如果没有自私的狭隘,也无法看到慷慨无私的伟大。所以,真正有益于世界的做法不是除恶,而是行善;不是打击负能量,而是弘扬正能量。”

过去,不论做任何事情,我都会不自觉地先估算这件事能产生多大的影响力。我精确计算每分每秒该怎么用在能够产生最大影响力的地方;我也几乎有点偏执地把运营社交媒体当作人生目标的重点,把获取粉丝视为志在必得的工作。

大师重重点醒了我:“追求最大化影响力,最后就会用影响力当借口,去追求名利。不承认的人,只是在骗自己。”

为了追求更大的影响力,我像机器一样盲目地快速运转,我心中那只贪婪的野兽霸占了我的灵魂,各种堂而皇之的借口,遮蔽了心中的明灯,让我失去准确的判断力。

身体病了,我才发现,其实我的心病得更严重!当我被迫将不停运转的机器停下来,不必再依赖咖啡提神,我的头脑才终于可以保持清醒,并清楚地看到,追逐名利的人生是肤浅的,为了改变世界的人生是充满压力的。

珍贵的生命旅程,应该抱着初学者的心态,对世界保持儿童般的好奇心,好好体验人生;让自己每天都比前一天有进步、有成长,不必改变别人,只要做事问心无愧、对人真诚平等,这就足够了。

病中亲身感受到生命的脆弱与自己面对疾病时的无能为力,这才使我渐渐体悟到我是多么渺小,光是把责任范围内的每件事都做好就已经很难了,哪还有什么才德、见识可以去衡量“最大化的影响力”呢?

 

3.学会正面思考

每个人的有效时间是一样的,年轻时透支了,以后就没有了;年轻时被太累,才可以细水长流。

以健康换取成功是不明智的,也无法持久!相信身体发出的信号:饿了就吃,困了就睡,想大小号就快去……别傻了,接受身体的信号并不代表意志力比较薄弱。

医学证据显示,连续两星期每天睡眠不足七小时的人,感冒的风险是睡满八小时的人的三倍。长期睡眠不足的人,在短时间内死亡的风险明显增加,罹癌的概率也大大提高。

星云大师曾说:“面对疾病,正能量是最有效的药。病痛最喜欢的就是担心,最怕的就是平和。”

培养正面思考的习惯、积累正能量,就要多做让自己快乐的事情、用正面的语气说话、多接触正面的人。当我听到可信的正面消息的时候,身体自有其不可解之奥妙,会自我修复。

而培养正面思考的习惯,可以从以下三个方向着手:

① 自我心理建设,用正面的语气说话

比如像我得了癌症,刚开始的时候,完全搞不清楚是怎么回事,自己吓自己,最苦、最慌的就是刚发现生病的那段时间。

幸好,一方面因为我有许多充满正能量的好朋友,帮我推荐可信赖的医疗团队。

唐季禄医生除了让我可以很安心地接受他们的治疗,而且还给了我理性的建议,指点我认真研读医学报告,并做了很多功课,知道这种癌症存活率其实蛮高的,治愈率也高,这让我大大振奋起来。

此外,我也经常给自己举正面的例子,告诉自己像李显龙也得了淋巴癌,现在也治疗得很好等等。

多跟自己讲讲正面的话,鼓舞自己,对于痊愈也就越来越有信心、有斗志。

② 多做让自己快乐的事

人在无助的时候特别容易胡思乱想,而正面的思想可以可以安定身心,不管是禅修、打坐、和自己身体对话、顺势疗法,还是另类疗法,只要你觉得这个方法有益,就都是好的。

开心、大笑那真是灵丹妙药。很多行为派研究都同意,客观开朗的心态往往会给人带来好运与健康。花一点时间做你自己喜欢的事,听喜欢的音乐、看喜欢的电影,把欢笑与快乐带进你的生活,感受生命的美好与恩赐。

耶鲁大学的研究发现,“笑”的感染力超过所有其他感情,人们总会反射式得以微笑回报微笑,而开怀大笑更能迅速创造轻松的气氛。此外,幽默的笑也能促进相互信任,激发灵感。

不管怎么说,我自己知道,当我在病床上还能够不忘开玩笑、找乐子,我的病就已经好了一大半;至少这意味着从前那个充满幽默感、爱玩闹的我已经回来了。

我天生的乐观和幽默感,大概是我在生死关头、命悬一线时,一次又一次地引领我走出困境、发挥自身疗效的一剂良药。

而且,经过这么一场跟疾病的近身搏斗,我更确定,幽默感是我手上最锋利的宝剑,未来,我大概会把它当成我的贴身护卫吧!

③ 多接触正面的思想

说来幸运,我的家人、朋友都很正面,例如台湾肯梦集团创办人朱平先生。

他常说,“先改变自己,让自己成为涟漪的中心点,成为正面积极思考的人,涟漪的效应就会产生,这个社会、这个世界也因此而改变。”

有一次,我们聊到这场大病,我说:“疾病是我的导师。”

朱平却回答我:“不,开复,生病是一种blessing in disguise,一种伪装的祝福!这个病,让你认识以前不会去认识,的新朋友,比如我;让你有时间多回家乡,和家人团聚;也让你离开过去所做的事情,跟过去有点距离,好把东西看得更远、更深。”

_

被他这么一说,忽然觉得我这场病好有价值。

正能量其实像存款一样,你若是能在生活中点点滴滴地积累,相信一定会给你无比的气力,帮助你从困顿之中找到康庄大道。

三、小结

中国有句古语“福祸相倚”,西方也有“blessing in disguise”(伪装的祝福)的俗谚,从得知罹癌到康复(虽然仍有复发可能)的这段历程,让我特别感受到人生的吊诡。

表面是福不一定是祸,表面是祸也不绝对是祸,就像太极图中,黑白总是共存,就看我们能否有智慧去看穿其中的奥妙。

癌症惠赐的死亡学分教会我懂得感激,“不再对每一天习以为常”,或是视为理所当然。

与死神擦肩而过,让我明白那些习以为常的情谊,往往是生命的空气和水,看似平常却无比重要,我再也不会轻视。

我更懂得生命的可贵,身体健康的重要。名利的追求无止境,我会更懂得分辨什么才是真正对人类有价值、有意义的成就或贡献,而不会把生命浪费在物质的、虚荣的陷阱里。

人生何必在乎自己留下了什么,更重要的是:

我们是否凭着良心做每件事?如果每个人都这么做,世界是否会更好?

我们是否用无条件的爱来对待周围的人?

我们是否能够真诚对待自己,然后真诚对待别人?

我们是否真诚体验人生、享受世界的真善美?是否度过有所学习、成长的人生?

那些和我们特别有缘的人,打从心里特别喜欢的人,我是否感恩他们?我是否曾花最多时间和这些有缘人在一起?

如果人生真要留下什么,那就为世界留下心存善念的孩子,让他们一代又一代地将世界的希望与爱传递下去。

_

如果要对我所修习的死亡学分做一个总结,我会说,过去我认为“做最好的自己,让自己每天比昨天进步”“最大化影响力,让世界因你不同”这两句话,不见得是错的,只是我把一种美好的自我期许,变成一种朝夕必争的生活方式。

如果要保留这两句话的正向精神,停止让人分秒必争、把自己变成一台机器,我会这么修改:“体验人生,相信感觉,追随你心,世界将更好。”

-END-

关注下面公号,回复关键词「中台」即可获取阿里中台50页ppt~

“技术领导力”公众号

想加入社区,跟100位互联网大咖学习?

添加群助理Emma,注明“加群”

技术领导力社群


大家在看:

1.马化腾:普通人追求安全感,高手拥抱不确定

2.张一鸣:为什么 BAT 挖不走我们的人才?

3.迷信中台是一种病,得治

4.李开复:职场人35岁以后,真诚比面子重要

5.阿里中台架构15篇干货,100页ppt精选

6.雷军、张一鸣,价值千亿的6个思维模式

喜欢就点在看!

李开复,59岁:与死亡交手后,我给20、30岁年轻人的建议!相关推荐

  1. 作为一名90后,快到30岁了,我有话讲

    小弟程序猿一枚,每日精心原创作品,微信公众号:lky2019abc,用心写好每一篇. 作为一名90后,我觉得我太难了 1 小时候,爷爷奶奶说:"等你成绩好啦,爸爸妈妈就会回来":上 ...

  2. 22岁失去 “万亿美金机会”,28岁被硅谷最牛孵化器录取,30岁他的经历被拍成电视剧...

    硅谷Live / 实地探访 / 热点探秘 / 深度探讨 恐怕很少有人和黄何一样,二十出头创业时就触碰到了一个价值万亿美元的机会.又眼睁睁地看着它和自己擦肩而过. 黄何是 "用发短信的方式写邮 ...

  3. 管理好你的20~30岁

    前言   从 20 岁到 30 岁的十年,有的人在念书,有的人初涉职场拼搏,有的人在蹉跎岁月.很多时候,我们在浪费了这最宝贵最美好最精力旺盛的十年之后,才醒悟过来:十年,不长但也绝对不短的时间,竟被我 ...

  4. 30岁自学python找工作-自学编程的30岁男人,能按应届生那样找工作吗?

    为什么都反对??? 我本科材料科学与工程,后肄业-- 28岁开始学编程,今年三十,为某小公司技术负责人. (2016.9.28更新,半年前换了一份工作了,在一个app团队担任后端主程.) 对比了一下, ...

  5. 30岁学python编程晚吗_已经30岁了,现在学编程还晚不晚

    很多人都在纠结一个问题:现在学编程,晚么? 我要告诉大家的是,学习编程,任何时候都不晚. 咱们首先说工资,我一直认为,不看工资的岗位纯属耍流氓.如果你关注每年的薪资排行榜,金融和 IT 行业连续多年稳 ...

  6. 专访丨李开复:AI时代下努力工作未必能买车买房

    文章来源:网易科技 镜头里的李开复,西装革履,头发梳得一丝不苟,气色和精神都很好,言谈中带着清淡绵软的台湾国语腔.接受网易科技等媒体的采访已是他当天在未来论坛的第二个活动,接下来还要立刻赶往另一个直播 ...

  7. 数学和计算机 李开复

    转载地址:http://blog.csdn.net/hangxing78/article/details/3988758 老师推荐的,本人觉得很值得一看 数学和计算机       谨以本文献给正在学习 ...

  8. 数学和计算机 李开复

    老师推荐的,本人觉得很值得一看 数学和计算机       谨以本文献给正在学习计算机而忽视数学学习的同学们                                同学们,希望你们在读这篇文章的 ...

  9. 分割线不显示_90后都30岁了,为什么还不结婚

    2020年中国第一批90后已经30岁了. 在传统观念里,30岁作为人生的分水岭,成家,立业,结婚,生子,通通要在这之前解决掉,才算赶上了,人生的进度条,然而媒体针对90后,这一项调查问卷显示,近一半的 ...

最新文章

  1. apache kafka_2018年机器学习趋势与Apache Kafka生态系统相结合
  2. 【OpenCV 例程200篇】74. 图像的抗混叠
  3. FreeMarker MyEclipse IDE
  4. tp886n路由器是第几代?
  5. 解决:An HTTP error occurred when trying to retrieve this URL.
  6. 【汇编语言与计算机系统结构笔记01】x86/MIPS/ARM指令集概述与特性,一篇HPCA引发的思考(商业生态的决定性作用)
  7. cookie、sessionStorage、localStorage的区别
  8. Arrays和比较器
  9. java opencv教程_史上最全 java 集成 opencv 教程
  10. 【Matlab系列】MATLAB2014a/2018a高版本 videoinput读取摄像头解决方案
  11. Fortran入门教程(六)——循环结构
  12. 如何通过WebEx Meeting进行远程IT协作?
  13. 为什么苹果允许用户安装未受信任的企业级开发者所开发的软件?
  14. 【Note】微信小程序js使用农历(一行代码)
  15. 台湾最大IC封装厂近三成员工停工14天,安世半导体宣布今日起调涨价格!
  16. visio取消捕捉连接点方法
  17. 熬了整整30天,搭建kafka服务器centos8
  18. .cast( )函数的使用
  19. TaefTestParser, Version=2.0.0.0, Culture=neutral, PublicKeyToken=31bf3856ad364e35
  20. 人是可以被驯养的——斯德哥尔摩综合症

热门文章

  1. Python——使用生成器生成斐波那契数列
  2. 充电桩的发展如火如荼!
  3. 摩托罗拉移动遭谷歌“雪藏”:未来命运待解
  4. 利用ArcGIS与CAD制作设计底图
  5. 中介代收房款被正式叫停
  6. java 文件在线预览_java 在线预览doc,pdf
  7. D37 738.单调递增的数字 968.监控二叉树 + 贪心算法总结
  8. 我用Python摆摊算命
  9. 树莓派 E: 无法定位软件包 luvcview
  10. react 路由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