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tel主板集成RAID一直被认为是比较鸡肋的功能,企业级服务器、工作站通常采用阵列卡来做RAID,一般的工作站也有板载的LSI芯片提供RAID支持,还轮不到集成RAID,至于入门级工作站(如C216C226C236)、中高端的商用机(如Q57Q67Q77)也有集成RAID,但是定位尴尬,很少有人去用,大家似乎也不愿意在RAID上费心思或投入精力,笔者出于好奇测试了一下这个功能,还是有一点收获的,先说结论:基于Intel RST的板载集成RAID0,可以有效的提升硬盘性能,提升硬盘读写速度;集成RAID1也可以实现硬盘数据恢复,是提升系统稳定性、数据安全性的有效手段,重建硬盘的操作也会给出具体的演示步骤。

这次的主题,也是上一篇装系统教程的延伸,前篇参考

worldream:Z820安装系统出现0X0000007B蓝屏报错无限重启的解决方法与相关问题​zhuanlan.zhihu.com

这次我们还尝试从RAID上安装系统,如果做RAID 0,就测试硬盘提速多少,如果做RAID 1,就测试硬盘损坏修复重建。

实验机器依然是Z820,主板上有三种存储控制器,以下简称SAS、AHCI、SCU,具体信息如下:

SCU控制器上次已经说过了,和AHCI控制器一起被封装在Intel PCH里,内部名称叫SCU option ROM,基本上是个弱化版的SATA2.0,该系列唯一不支持SAS的接口,但既然支持RAID,就可以参与这次的实验。

测试用的硬盘是两块完全相同的SSD,单盘速度读取500MB/S,写入200MB/S,两块盘做RAID0,速度会倍增吗?实际上会提高多少呢?主板集成的RAID和第三方阵列卡的性能有差距吗?我们拭目以待。

一、如何确定自己的主板支持集成(板载)RAID

在实验之前,还是要关注一下各种不同型号的主板,本文的Z820是非常好的一个实验工具,同时具足了Intel集成RAID控制器,还有第三方的LSI阵列卡芯片,至于你的电脑是否支持,可以看一下主板芯片组是否包含Intel RST技术,也就是英特尔® 快速存储技术,在Intel官网上可以查到,官方是这样描述的:

英特尔® 快速存储技术

英特尔® 快速存储技术为台式机和移动平台提供保护、性能和可扩展性。无论是使用一个还是多个硬盘,用户都能享受到更强的性能表现和更低的能耗。如果使用多个硬盘,在某个硬盘发生故障时用户可获得额外的保护,从而避免数据丢失。

从“多个硬盘,在某个硬盘发生故障时用户可获得额外的保护”可以看出,凡是有Intel RST的芯片,理论上都支持板载集成RAID,除非有的主板厂家阉割了这个功能,不过考虑到Intel RST大多数出现在:

1、工作站主板

2、中高端商用机主板

3、X系高端主板

这些主板是不太可能阉割的,也就是支持集成RAID功能,通过官网就可以方便查询:

这是X79的查询结果,包含英特尔® 快速存储技术即可。

当然也可以通过主板说明书、用户手册查询。

图片来自Z200工作站的手册,这个型号的SFF版(迷你机型,类似于ITX)都没有把板载集成RAID功能阉割掉,可见这个功能并没有大家想象中的那么鸡肋。

【注】集成RAID在英文手册上叫做Factory integrated RAID on motherboard for SATA drives,对应的硬件控制器叫做Integrated SATA Controller,通常会注明不支持Linux系统,笔者测试用的都是Windows系统,通过后面的测试,也明白了为什么RAID还需要Windows支持。

二、Intel集成RAID 0对硬盘性能的提升

首先分别在主板集成AHCI、SCU上配置RAID0,然后测试安装系统、测试硬盘速度,然后用同样的方法测试LSI SAS2308,看看第三方芯片比板载集成是否要强。

1、准备工作:BIOS设置

Z820的默认这里是RAID+AHCI,就不要再改了,硬盘模式包含RAID是做集成RAID的前提,如果你是别的主板,可能会只有一个RAID选项,但这样一来可能所有的接口都成RAID模式了,建议大家先用两块空硬盘测试。

2、开机进入RAID配置

Z820开机时右上角有一个OROM的小窗口,按任意键即可全屏,会发现是Intel和SAS控制器自检的界面,有短暂的几秒提示是否要进入RAID配置,如果我们的硬盘接在SCU的口上,出现的就是SCU Option ROM的设置界面,如果是接在SATA(AHCI控制器)上,就出现SATA Option ROM,如果两个都接了硬盘,就都出现,如下图:

这张是网上找的图,为了演示两个Option ROM同时出现。

在此界面下,按组合键CTRL+I进入RAID配置,先从ACHI控制器的SATA Option ROM开始。

第一个界面,可以看到当前的硬盘设备,当前RAID的配置情况,所有的物理设备都会列在这里,分别是:

Device Model设备型号,即硬盘型号,建议用完全相同的硬盘做阵列(注:经过测试,即使不同厂家、不同型号的硬盘也可以做RAID,建议还是尽量保持相同)

Serial硬盘序列号,硬盘的唯一识别号,控制器以此来识别硬盘,避免搞混

Type/Status硬盘当前的状态,是否在RAID控制之下。Non-RAID指的是目前此盘不在RAID状态。

可控制的都在上面的菜单,用键盘即可控制,↑↓光标选择,ENTER回车进入,操作这方面就不详细来讲了,屏幕下方都给出了当前可用的按键。

Creat RAID Volume——建立RAID卷,“卷”这个说法是官方翻译给的,很莫名其妙的一个词,可以理解为虚拟盘,逻辑盘

进入后开始RAID配置,这里我们先做RAID0

Strip Size是单元条带大小,条带就是RAID0、RAID10、RAID5的最小分配单元,这涉及到RAID的基本原理。根据建议,RAID0通常是128KB,RAID10和RAID5是64KB

控制器是允许你做多个不同的“卷”的,只要把Capacity调小即可,默认RAID0是所有盘的总和容量。

RAID设置好后回到主菜单:

新建的RAID卷为test1-raid0,状态为绿色Normal,所属的两个物理设备即成为Member Disk(0)这里0的意思是此卷的ID是0,如果有多个卷,Member Disk也会显示出不同的数值

右上角Bootable说明此卷是可以用来启动操作系统的,事实操作系统也装了一遍,完全成功,和单盘安装完全一样的,方法参考:Z820安装系统出现0X0000007B蓝屏报错无限重启的解决方法与相关问题

【注】在新建RAID卷时,会提示“硬盘上所有数据会丢失”,这只是逻辑上删除而已,类似快速格式化,你看不到任何“删除”的动作,瞬间完成,Intel集成RAID不会像阵列卡那样有一段自检、校验时间。

装好后可以进入PE测一下硬盘速度,这里显示的结果是718.7MB/S,是原始速度的143.60%

3、其他控制器的RAID配置与测速结果

接下来分别测试SCU和SAS2308控制器的RAID0,统计出各个测速数据。SCU的界面和SATA option ROM差不多,操作也是完全相同的,这里就不单独贴图了。

板载的LSI SAS2308控制器的RAID界面如下,关于这个芯片还有很多有趣的测试,特别是RAID1硬盘数据恢复,坏硬盘更换如何操作,准备另外开一篇文章。

至此,我们三个控制器的RAID0实验都做完了,先上一下统计数据:

——两张sata盘做RAID0可以将读写提高四到七成,这里我们测的是是SSD,500 MB/S以下似乎是可以翻倍的(根据SCU的结果200%),在500 MB/S以上遇到了瓶颈,增速有所下降。总之,基础速度越小,提升空间越大。

——第三方控制器芯片显然比Intel主板集成RAID要快的多,相同的测试环境下,LSI SAS2308读速是提高了68.8%,写速几乎翻倍,而Intel主板集成的只有43.6%和73.5%

——单论RAID对性能的提升,SCU似乎比AHCI还要强一点,从写速提升可以看出来,不亏是阉割版的SAS控制器。

——RAID0的性能提升受到控制器影响,考虑采用更好的阵列卡,是否能有更好的性能表现,特别是在500 MB/S以上能否实现翻倍。

三、Intel集成RAID 1测试硬盘数据恢复

现在我们开始配置RAID1,接下来的实验,比之前要复杂一些,需要模拟硬盘损坏、数据丢失的情形,然后尝试修复硬盘,这也是RAID的本质意义(除了RAID0,所有的RAID都包含数据备份与修复的功能)。测试的设备还是两张硬盘,RAID1即两张盘互为镜像。

1、删除RAID0 配置RAID 1

这里接续我们的上一步,还是重启回到Option ROM主菜单,要配置一个完全不同的RAID,需要先把原来的卷删掉。

选项2.Delete RAID Volume删掉当前的卷

选项3.Reset Disks to Non-RAID解除物理设备的RAID状态,回到单盘状态

有人可能会奇怪,2和3有什么区别?

前者是针对逻辑卷的,卷没了对应的设备自动就回到单盘状态;后者是针对物理设备的,可分别选择哪个设备回到单盘状态。由于我们只有两个物理盘,一个逻辑卷,这种情况下2和3确实没什么区别,如果是有多个盘组多个卷,需要的操作就复杂一些了。

我们选择3解除掉一个盘的RAID状态,RAID卷自动变为Failed,这正是RAID0的特性,一损俱损,下面要配置的RAID1,就是最高安全级别,双盘镜像备份。

【注】删除卷,则该卷的数据消失;解除RAID的盘,则该盘的数据消失,且该盘参与的卷的数据也消失(RAID1除外)

创建RAID1操作大体相同,你会发现单元条带是灰色的,不可选,这是因为RAID1就是纯粹的镜像,不存在条带的问题。

配置好RAID1之后,还是一如既往的安装系统,别忘记加载驱动,否则找不到硬盘驱动器,这部分也直接跳过了,我们真正要解决的问题是,如果一个盘坏了会怎么样?换硬盘到底是怎样操作的?RAID1的数据是怎么恢复的?

2、Intel RST实用程序和管理软件

RAID通常都有专门的管理软件,也就是Windows环境下能查看磁盘状态,图形界面也更加人性化,我们板载集成的Intel 控制器也有对应的管理软件,在HP官网上可以找到。

Windows7平台的软件包SP65820,适用于 Microsoft Windows 的 Intel 快速存储技术实用程序,该软件包可为支持的工作站和操作系统中的 SATA 和 SATA RAID 驱动器提供 Intel 快速存储技术企业软件、实用程序和驱动程序。和一般驱动包不同,带有“实用程序”字样的都包含exe的软件,点击RSTe_4.0.0.1040_Install安装。

这个界面下可以操作的有:更改RAID卷名称,更改RAID类型(显然会丢失数据,作为系统盘是不可操作的),增加卷的大小(按说目前已经是最大了,可能还有预留的空间),验证(即RAID1的镜像校验,检查两个盘现在是否完全镜像)。

【注】这里笔者把硬盘改插在了SCU口上,使用的SCU Option ROM所以显示的是Intel® C600 Series Chipset SAS RAID(Sata Mode),两个控制器是可以互换的,没有任何影响。

RAID1的两块物理设备和对应的Volume卷,都显示的清清楚楚。有一点不太专业的是,做RAID1应该是有主从盘的,也就是Primary和Secondary这样的标识,不然两张盘就真的完全一样了。

3、模拟硬盘损坏与重建

硬盘损坏,最坏的情况就可以认为是完全识别不到了,这里我们直接把一块盘拔掉,看看会怎样。

系统是建立在RAID卷上的,按理说这时系统应该也受点影响,但由于有一块盘是好的,系统还是从这张盘上正常启动了,只是,启动速度似乎要满一些。

小结论:丢失1张盘,RAID1卷上的数据仍然可以完好无损,如果有系统在卷上,此时系统仍然可以正常启动

开机还是来到这个界面:

一块磁盘丢失,显示为“未知磁盘”,报警信息“性能下降”,命令排队NCQ显示“无”,奇怪的是拔掉的那张硬盘的序列号还显示出来了。

关机,插入一张新盘,再次打开Intel RST实用程序之后,发现重建自动进行了,无需任何操作。

左下角就是重建状态,大约是全盘写一遍的速度。重建完成之后和原来一模一样。

现在你看出Intel RST实用程序的用意了,如果没有这个软件,压根就修复不了,Intel主板集成RAID本质上是属于Host RAID,依托于操作系统,脱离操作系统就无法完全发挥作用,而这个实用程序只有Windows版的,怪不得说明书上说“不支持Linux系统”,原来是这么回事……

如果先不重建,在插入新盘时开机进入Option ROM的那个界面是什么样的呢?

看到那个黄色的Rebuild了吗,CTRL+I进入之后……

Volumes with “Rebuild” status will be rebuilt within the operating system.

重建真的在进行了吗?没有百分比显示,没有进度条,我们无从得知,但这行黄字提示的看来,只有进入操作系统,修复才会继续进行,还是要依靠Intel RST实用程序才能修复完

为了进一步确认这件事,笔者又换了两块硬盘,重新做RAID1,装系统,然后拔掉一张盘,终于弄清了这个机制:RAID1的一块盘移除(损坏)时,不管移除的是主盘还是从盘,则剩下的一块盘在开机时自动标记为主盘,关机放入一张新盘,再开机之后则新盘自动识别为从盘,重建永远是主盘→从盘,即主盘镜像拷贝到从盘,这样避免了好盘被坏盘“还原”的尴尬

当然,你是看不到哪个是主盘的,没有标识,为了确保结论正确,这次我们选择拔除第一张盘(之前是第二张)。

如图,ID3号位置是第二张盘,ID2号位置被拔掉了。Status此时显示为Degraded。

此时照样可以进入Windows,还是打开Intel RST实用程序,看到的报警和之前一样,也是性能下降,未知磁盘。

关机,插入一张新的空盘,开机,进入Option ROM,这时弹出一个新的窗口

disk available for rebuilding detected检测到可重建的磁盘

Selecting a disk initiates a rebuild. Rebuild completes in the operating system.选择磁盘开始重建,重建将在操作系统内完成。

回车开始重建,又回到了这个画面,还是没有百分比显示,没有进度条,等待了很长很长时间后仍然没有反应,Volumes with “Rebuild” status will be rebuilt within the operating system.应该是提示我们进入系统继续重建。

回到系统,这次系统开机的时间比原来要长很多,大概重建在系统加载过程中就已经开始了,第二次实验用的是机械硬盘,也难免变慢。打开Intel RST实用程序,果然这里已经在进行了。

奇怪的是多了一个未知磁盘,和第一次实验不同。

在重建完成后,这个未知磁盘会消失,回到正常的两块盘的状态。至此,我们的关于RAID1硬盘修复、重建的实验就彻底完成了。

Volumes with “Rebuild” status will be rebuilt within the operating system.

如果看到这句话,需要进入Windows系统,通过Intel RST实用程序来完成整个硬盘的恢复。但还有一个小细节,其实在出现这句话的时候,新盘已经重建了一部分了,只是做了基本的分区,也是一瞬间完成的,还没有开始写入数据。

总而言之,RAID1操作需谨慎,换盘时一定要按照正确的步骤来操作,千万别把好的那张硬盘取下来(更别在这个时候开机),以免误还原,另外,强烈建议安装Intel RST实用程序。

关于Intel集成RAID就说到这里,或许RST的功能比想象中还要强大,说明书上说支持RAID5和RAID10(注意Z820的SCU是4个口,别的主板就不知道了),连SAS2308都不支持RAID5,建议还是不要做这种尝试了,这种级别的需求还是直接上阵列卡,主板集成的RAID功能,用RAID0和RAID1足矣。

boos里的AHCI RAID_如何用Intel主板集成的RAID控制器(Intel RST)实现硬盘提速与硬盘数据恢复...相关推荐

  1. boos里的AHCI RAID_纳尼?虚拟机里的vivado快30%? -- Vivado实用系列

    前传:上个月入了两块3T硬盘,用主板的bios组了raid0,结果悲催的不支持ubuntu(AHCI)... [1],不舍得放弃真香的raid0,没办法开发环境从丢弃了原来双系统的ubuntu,切换回 ...

  2. boos里的AHCI RAID_安徒恩Raid删除,安徒恩讨伐战上线,详细攻略快速看,成为新的摸金圣地...

    在4月23日的更新之后,安徒恩Raid模式与安徒恩普通模式均被删除,取而代之的是全新的模式"安徒恩讨伐战". 角色达到85级,完成任务之后即可进入安徒恩讨伐战副本,副本位置还是在原 ...

  3. boos里的AHCI RAID_希洛克团本详解 DNF国服环境下Raid困难模式

    随着9月底的临近,大部分玩家都在期待着本月底的金秋版本更新,而全新的金秋版本给大家带来的主要内容之一当然还是大家期待了很久的全新团本希洛克Raid.那么国服里的希洛克具体是什么样的呢?快跟小编一起走进 ...

  4. boos里的AHCI RAID_DNF:预热真安徒恩Raid,常见炸团点回顾

    DNF里黑雾的小怪攻击带有击飞击退,被打以后经常半天才落地,注意不要被连了. 吞噬魔发动吸收,被吸到会大量掉血,同时吞噬魔回血. 召唤出来的血球记得要打掉,不然会有黑雾蔓延至全屏幕. 喷火,伤害很高不 ...

  5. boos里的AHCI RAID_DNF团本前瞻:希洛克RAID二阶段流程与打法讲解

    上期栏目已经为大家介绍了希洛克RAID一阶段的通关流程和打法攻略,那么今天我们继续来了解一下希洛克RAID二阶段该怎么打. 二阶段我们从现实世界进入了希洛克的精神世界[无形之棺],二阶段开始时背景也会 ...

  6. 【服务器开发必备知识总结】:BMC开发、raid卡、HBA卡、HDD硬盘、SSD硬盘、ME、cpld、服务器路数、U数介绍、intel cpu 平台架构介绍

    文章目录 bmc 内存泄露的详细定位方法 服务器HBA卡介绍 服务器raid卡介绍 服务器HBA卡和RAID卡区别与联系是什么? 服务器HDD硬盘与SSD硬盘介绍 服务器硬盘模式AHCI啥意思? 服务 ...

  7. Intel主板发展史

    主板发展史 -- 主板发展综述--电脑扫盲班 在这个部分,我们将会从386开始追溯主板的发展历程,,其实也就是主板芯片组的发展历史,追溯的重点在2000年以前, 1968年7月18日,鲍勃-诺斯和戈登 ...

  8. Android Studio中 HAXM安装失败的问题(Intel HAXM installation failed. To install Intel HAXM follow the...)

    问题描述:安装Android Studio中 在最后一步出现  Intel HAXM installation failed. To install Intel HAXM follow the ins ...

  9. Intel SGX入坑必读——《Intel SGX Explained》(个人翻译,持续更新中)

    写在最前 入坑Intel SGX之前先打好基础.<Intel SGX Explained>就是入坑必读之一,有助于理解Intel SGX的原理.这里仅作个人翻译,便于加深理解,也方便感兴趣 ...

  10. intel第6代服务器芯片,Intel第六代处理器 Skylake CPU、GPU、主板完全解析

    CPU 篇 时间过的很快,对于老玩家来说,今年已经迎接第六代 Intel 处理器,当然这还不算古早时期的 Intel 产品.第六代处理器架构命名为 Skylake,根据 Intel 的 TIck-To ...

最新文章

  1. On/Off FlipSwitch 按钮
  2. JS Map 简单实现
  3. Dalvik VM和Java VM的区别:
  4. 在Linux中远程通过ip和端口号以及密码登录redis的命令
  5. boost::test模块具有自定义初始化测试的共享库使用变体
  6. 记录一次线上超时异常查询
  7. hdu 3864 素数分解
  8. 时间戳 java_java中获取时间戳的方法
  9. C++ string类不能像C字符串能靠在i位赋值为‘\0’来截断
  10. 汇桔网与分众传媒正式达成全面深度战略资本合作
  11. 数据库学习----MySQL(一)
  12. Django之验证码的生成和使用
  13. 诺基亚s40机破权相关说明
  14. Html中的favicon ico
  15. 托福百日冲刺—词汇(4)
  16. 各个版本chrome允许加载使用flash的方法
  17. JavaScript async/await理解
  18. NetBIOS name
  19. vue开发h5 公众号
  20. 柿子营养丰富 吃柿子的几点注意

热门文章

  1. ROS学习笔记(二)launch文件初步使用
  2. line划线计算机图像学,计算机图形学DDA画线法+中点画线法+Bresenham画线法(示例代码)...
  3. Machine Learning - Coursera 吴恩达机器学习教程 Week4 学习笔记
  4. idea dubug时查看某个常量报 no such static field “xxx”
  5. 如何成为一个游戏制作人——教程企划
  6. 博弈论(1)—— 零和与非零和
  7. Doris export任务概率性cancelled
  8. 身份证到期,异地换领流程记录
  9. 【独家】一文读懂文字识别(OCR)
  10. 来此加密证书申请,验证,自动部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