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改革解说(专著)第四章

第四章 我国农民家庭经营

1、家庭经营必然是小生产吗?
人们长期以来形成一种观念,认为家庭经营必然是小生产,认为家庭经营与现代化不相容。这是一种误解。
所谓小生产,一般是指在私有制条件下农民个体生产,它是以土地私有制和个体劳动为主要特征的。小生产具有保守、落后和自给自足等弊病,它是与生产力不发达状态相适应的。小生产是家庭经营,但是家庭经营不都是小生产。
历史上,有过小生产的家庭经营,如我国解放前和合作化前的单干农民,土地个体所有,个人劳动维持生活;同时,在世界上也有现代化的家庭经营,如一些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中的家庭农场,虽然也是一家一户独立经营,但是并非自给自足和因循守旧,而是高度专业化、社会化,社会服务高度发展,分工协作程度很高。因此,它不是小生产,而是大生产。
我国目前新型的家庭经济,是农村合作经济的一个组成部分,它是与广泛的社会经济联合和社会服务相联系的。因此,决不可把它与过去的小生产等同起来。
2、怎样理解家庭经营规模与现代化的关系?
家庭经营的较小规模,不仅不会成为农业现代化的障碍,而且会成为加速农业现代化的条件。具体原因如下:
A、现代化与土地经营规模之间,有一定的依存关系,大生产要求与其相适应的规模。但是,生产规模的大小不能只从土地面积上去看,土地面积不等于生产规模,关键要看农业生产的集约化程度,看在一定的土地上投入活劳动和物化劳动的多少,看单位土地面积的经济效益和土地生产率。只有集约化程度高、土地生产率高、经济效益高,才能有较大的经营规模。如果一个国家的农业生产力水平很低,经济效益很差,尽管土地经营规模再大,也不能称为现代化农业。
B、对农业家庭承包制下的家庭经营,不能孤立地看,而要全面地看,要从农村合
合作经济的整体来看。我们的农业家庭承包制实行统一经营与分散经营相结合,而不是单一的分散经营。因此,我们所说的家庭经营,是与统一经营紧密联系的家庭经营,而不是与统一经营誓不两立的家庭经营。因此,它能够克服和避免小生产的某些弊病。
C、我国农村的家庭经营,有利于土地的集约经营,有利于发展专业化商品生产,有利于采用科学技术和发展农业机械化。因此,它是促进农业现代化的重要因素。
3、为什么说家庭经营大有前途?
因为随着农村商品生产的兴起,将促进我国现在的农民家庭经营发生变化,从“小而全”向“小而专”发展,进而再由“小而专”向“专而联”发展。因此说,家庭经营决不会永远停留在现在的低水平上,随着生产的向前发展,它还要向前发展,其前途是光明远大的。
目前农村出现的专业户和新型的经济联合体,就代表了家庭经营向专业化和社会化发展的新趋势。一部分承包土地的农民离开土地,成为多种经营专业户,专门从事林、牧、副、渔、工、商等商品生产;而一部分种田能手通过转包土地,成为商品粮专业户。另外,随着生产和建设事业的发展,还必然有一部分农民成为各项社会服务的专业户,如科技专业户、文化专业户、教育专业户、体育专业户等等。与此同时,农民在自愿互利的条件下,会自动组成一些固定的或临时的经济联合组织,从事个人家庭力所不及的生产建设项目,如开发荒山和荒滩、修路、修渠等工程。到那时,具体的某些环节可能是家庭经营的,但就整个生产过程而言,却是一个互相联系不可割裂的总过程。这样一个既有统一又有分散的经营结构,既是我国农业现代化的一个特点,又是一个优点。因此说,家庭经营是大有前途的。
4、如何处理好统与分的关系?
所谓统,就是指集体统一经营的部分;所谓分,就是指农户分散经营的部分。正确处理统与分的关系,是不断完善农业家庭承包制的关键。
处理好统与分的关系,总的原则是,通过承包把统与分结合起来,宜统则统,宜分则分。可分可统的尽量采取分的方法经营,不宜分的项目要采取统的方法经营。例如,土地耕种一般宜分不宜统;大型水利设施一般宜统不宜分。可分可统的机械、牲畜等尽量分散经营,不宜分的田间灭虫等项目可以由集体统一经营。
5、家庭承包制对我国城乡经济改革有什么重要意义?
家庭承包制是新型的合作经济的经营形式,它的出现对我国城乡经济改革具有重要意义。
A、家庭承包制突破了政企合一的经济体制。它使农村合作经济组织摆脱了隶属于基层政府的依附地位,它要求政企分设,按社会化生产特点组织生产和经营。这不仅适用于农村,而且适用于城市。
B、家庭承包制突破了以单一的计划调节为特征的经济体制。它要求按照经济合同组织农业生产和流通。这对工业经济体制改革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C、家庭承包制突破了经营过分单一的旧体制。它使农业生产出现多种经营同时发展的大好局面,因而使农业经济结构更加合理。这对于调整城市工业经济结构也有重要指导意义。
6、什么是农村专业户?
农村专业户就是农村中专门从事某一种专业生产或专业经营的农户。它是在我国农村广泛实行家庭承包制以后,适应农村商品生产发展的需要而出现的。它是一种新型的家庭经济,是发展我国农村商品经济的新的经营形式。
专业户从经营方式上,分为承包专业户和自营专业户。二者在开始时界限分明,随着生产的扩大和社会联系的加强,二者的界限就不太清楚了。
7、承包专业户和自营专业户有什么区别和联系?
承包专业户,是指通过承包合同,把原来属于集体统一经营的某一专业转给农户经营。生产资料所有权属于集体,农户只是使用公有的生产资料从事生产和经营。其性质是农村合作经济的一个经营层次。
自营专业户,是指在农民家庭副业的基础上,由农民自己投资发展起来的多种经营。其生产资料是农民个体所有的,它是属于个体经济范畴的,是一种新型的个体经济。
承包专业户与自营专业户的区别,主要体现在生产资料的所有制上面:一个是公有,一个是私有。这个区别在初期是明显的。随着农村商品生产的逐步扩大和专业户生产经营规模的逐步扩大,承包专业户会不断增加个人的投资,向自营部分发展;自营专业户会不断增加与公有经济的联系,承包公有经济一部分生产经营项目,向承包部分发展。这样,经过一个时期的演变,专业户将成为统一经营与分散经营相结合,承包经营与自筹经营相结合的混合经济形式。到那时,二者的区别就不很明显了。
8、粮食专业户和多种经营专业户有什么联系和区别?
粮食专业户是指专门从事商品粮生产的农户;多种经营专业户是指专门从事多种经营的农户。二者都是随着农村商品生产的发展而产生的。二者的关系是互相促进、互为条件、同时产生、并肩发展的“孪生兄弟”关系。
这是因为,只有多种经营专业户有所发展,离开土地专门经营某一种专业,才能把剩余的土地承包给种田能手,使粮食专业户发展起来。而粮食专业户有所发展,再多承包一些土地经营,会使更多的多种经营专业户离开土地。
因此,粮食专业户与多种经营专业户,在开始时界限是不分明的,都可以称作是兼业户。而随着生产不断扩大,他们的界限会越来越分明,逐步向高度专业化发展。
9、多种经营专业户的一般发展过程是怎样的?
一般要经历三个阶段:
A、兼业户阶段。开始承包时,他们都要承包一部分土地。有的同时承包一部分多种经营;有的自己搞一部分自营的家庭副业。整个家庭经济处于“小而全”状态。
B、重点户阶段。由于家庭经济中多种经营逐步扩大,所占比重超过了粮食经营的比重,原来的“副业”变成了主业。
C、专业户阶段。由于多种经营成了主业,就把承包的土地部分地或全部地交回集体或转包给别人。这时,就成了专门经营某一多种经营的专业户。
10、粮食专业户的一般发展过程是怎样的?
一般要经历两个阶段:
A、重点户阶段。开始,和其他农民一样,承包一定数量的土地,重点经营粮食。由于家庭劳力多,耕作技术高,土地耕作用工较少,因此,剩余劳动力能够搞一部分家庭副业。
B、专业户阶段。随着多种经营专业户的出现,一部分“离土”农民把原承包土地交出来。于是,一部分种田能手便增加了承包土地,专门从事商品粮生产。这样,便成了粮食专业户。
11、农村专业户为什么能够产生和发展起来?
专业户的产生和发展,是有其客观必然性的。
A、家庭承包制,是专业户产生的基础。由于农村包干到户成为生产责任制的主要形式,家庭经营就成为农村合作经济的基础。土地家庭承包后,农民生产积极性空前高涨,劳动生产率和土地生产率极大提高,农村出现了剩余劳动力和剩余资金。因此,必然要在家庭经营基础上扩大生产规模,形成专业户。
B、多种经营的广泛开展,是专业户存在的前提。我国农村人多地少,农民要向生产的深度和广度发展,就不能只在有限的耕地上打主意。而我国农村的多种经营十分薄弱,发展潜力很大。因此,近几年来农村多种经营的开展,便成为专业户存在的必要前提。
C、农村商品生产的迅速发展,是专业户发展的动力。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党中央采取了允许一部分农民先富起来的政策,并且在农副产品购销方面放宽了政策,农村商品生产迅速发展起来。农民为了劳动致富,千方百计地扩大投资,扩大生产,这是目前专业户发展的强大动力,也是今后专业户发展的强大动力。
12、农村专业户中最活跃的是哪些人?
一九八三年,山西省应县对全县的20,989个专业户逐一作了调查分析,发现专业户中行动最快、经营最活跃的是以下五部分人:
A、原大小队干部或当过干部的农民。他们具有一定的经营管理经验,对党的政策特别敏感,接受快,行动早,成了农村中较早的富裕户。占专业户的43%。
B、回乡知识青年和复员转业军人。他们具有初中以上的文化水平,有知识,有远见,接受政策和科学技术较快。这部分人占专业户的42%。
C、有一技之长的能工巧匠。如木匠、铁匠、小炉匠等。他们掌握了勤劳致富的门路,在生产和加工领域大显身手。他们约占专业户的9%。
D、一些会盘算善经营,在“左”倾错误时期挨批受压而不服的能人。他们经过风雨,见过世面,交游广,视野宽,搞多种经营看得准,富得快。他们占专业户的5%。
E、历史上有过这样那样的问题,或者经营中有违法行为的。为数不足1%。
13、农村专业户的本质特点是什么?
把农村各类专业户的本质特点提炼出来,可以概括为三条:
A、专业户是勤劳致富的模范户。他们的劳动强度和勤奋精神大大超过了一般农户,他们有扩大再生产的气魄和胆量,在农民中带头走共同富裕的道路。
B、专业户是科学技术的示范者。他们既继承发扬了传统的技艺,又热忱学习和应用现代科学技术。他们敢想敢干敢闯,很少保守思想,对于发展农村科学技术,起着骨干作用。
C、专业户是社会主义建设的先进分子。他们具有社会主义商品生产者新的素质,他们拥护党的改革政策,相信社会主义的发展前景,遵纪守法,勤劳积极,他们是农村先进生产力的代表,是进行社会主义改革的促进派。
14、为什么要扶持和发展专业户?
A、扶持和发展专业户是实现八亿农民共同富裕的需要。目前专业户率先勤劳致富,给广大农民作出了样子,能够带动广大农民努力发展生产,改变农村落后面貌,走
共同富裕的道路。
B、扶持和发展专业户是促进农村商品生产的需要。专业户是社会分工发展的产物,而专业户的发展又可以促进社会分工的发展,从而促进商品生产的进一步发展,加速和扩大农产品的商品化,实现农村经济从自给半自给经济向商品经济转化。
C、扶持和发展专业户是促进农业专业化、社会化的需要。使农村经济从目前的“小而全”转为“小而专”和“专而联”,是迅速发展我国农村经济的必然过程。大力发展专业户,能够加强农村经济的专业化和社会化。因此,我们必须对专业户给予热情的扶持、有力的保护,使之健康发展。
15、怎样扶持和发展专业户?
A、对专业户最重要最有效的扶持,就是为专业户提供必要的社会服务。满足他们对信息、技术、供销、交通等方面的要求,为他们解决产前产后的各种困难,为他们创造良好的发展条件。
B、对开发性生产专业户和粮食专业户,除了提供产前产后社会服务之外,在有条件的地方,还可以通过合作经济内平衡各业收入等办法,给予必要的经济鼓励。
C、专业户的发展是一个经济发展过程,一定要尊重农民自愿的原则,要在发展生产的基础上使专业户自然地形成和发展,不可以行政手段人为地拔苗助长。
16、怎样正确认识八十年代的中国农民?
A、八十年代的中国农民是经过党数十年教育的农民,是经过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具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新农民。既不同于合作化前的农民,也不同于解放前的农民。他们从几十年社会主义实践中已经认识到,社会主义是走向富裕的康庄大道,他们有信心跟着党建设好社会主义新农村。
B、八十年代的中国农民是真心诚意拥护十一届三中全会路线的。特别是农业家庭承包制,是八十年代的中国农民在党的领导下的伟大创造,他们更加关心和爱护这个新生事物。他们愿意在这个新的基础上通过自己的奋斗,走向共同富裕的目标。因此,完全可以说,他们已经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作出了出色的贡献。
C、无论农民中目前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我们工作中还有这样那样的缺点,都不能否定当代农民的基本本质,不能否定农民对社会主义事业的卓越贡献,不能否定我们工作的伟大成就。
以上就是正确认识八十年代的中国农民的三大基本观点。
17、为什么要解决对待农民的态度问题?
我国十亿人口中,有八亿是农民。农民的状况如何,对我国经济发展和政治的巩固关系重大。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必须珍惜和保护亿万农民的积极性。
历史经验证明,什么时候我们在指导思想上正确对待农民,在政治上支持和保护农民,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就高涨,农业生产就上升,全国的日子就好过;什么时候我们在指导思想上出了偏差,在政治上压制和伤害了农民,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就不高,农业生产就下降,全国的日子就不好过。
当前,广大农民在党的方针政策指引下,大胆改革,勤劳致富,发展商品生产和商品流通,使农村经济出现了新的飞跃。但是,在大好形势下,却有的同志担心农民会走资本主义道路,担心农村会出现两极分化。因此,我们强调要正确对待农民,不仅在理论上是正确的,而且在当前也是有现实意义的。
18、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党中央是怎样正确对待农民的?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在纠正过去“左”倾错误指导思想的同时,对农业问题作出了放宽政策的决定,把调动亿万农民发展生产的积极性,作为制定农村一切政策的根本出发点。
近几年来,中央对农村工作作出了一系列规定,使党在农村的政策不断充实、不断完善、不断发展。所有这些政策,都是调动农民积极性的,都是为鼓励农民勤劳致富的,都是为不断繁荣农村经济的,都是为进一步稳定和发展农村大好形势的。一方面,对农民中出现的任何新的创造,党中央都热情地支持、保护和正确引导,从农业生产责任制到专业户再到新的经济联营体,无一不是在中央的支持和领导下取得成功的;另一方面,对一切挫伤农民生产积极性的言论和行动,党中央都及时地加以批评和制止。例如取销各单位加给农民的一切不合理负担,制止在粮食征购结算中借机扣款的作法,批评对农村专业户的种种刁难等等。广大农民从切身利益上体会到党的温暖,认识到党的伟大、光荣和正确。
19、怎样对待先富裕起来的农民?
A、要肯定先富裕农民主要是靠勤劳致富的。目前出现的一部分先富裕起来的农民,尽管他们的经济生活、政治条件、社会经历、经营项目各不相同,致富的水平也各有差异,但是他们有一个共同的特征:他们的主流是勤劳致富。勤劳,不仅包括他们敢于承担风险,舍得出力流汗,而且包括他们积极学习科学技术,认真改善经营管理。这是农民致富的主要源泉。至于少数人以权谋私、钻空子捞不义之财等,应及时纠正,但这只是支流。
B、要保护先富裕农民勤劳致富的积极性。要总结他们勤劳致富的经验,要为他们提供各方面的社会服务,要通过他们的示范作用,带动全体农民勤劳致富,从而全面繁荣农村经济。
C、要为勤劳致富的农民扫清思想障碍。要清除过去搞“穷社会主义”、“穷过渡”等一些“左”倾思想影响,使农民敢致富、会致富,在共同富裕的大道上迅速前进。
20、一部分农民先富与共同富裕是什么关系?
总的来说,共同富裕是广大农民的奋斗目标,是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最终目的;一部分农民先富,是达到共同富裕所必须经历的历史阶段,也是实现共同富裕的具体措施。
A、所谓共同富裕,就是社会主义制度下,劳动人民通过劳动共同走向富裕。共同富裕是无产阶级的一个战斗纲领,是针对私有制下少数人剥削多数人,出现贫富两极分化的剥削制度而提出来的。实现共同富裕与实现社会主义和**主义是完全一致的。
B、一部分农民先富是必然的趋势。因为在社会主义制度下,个人消费品实行按劳分配,由于每个劳动者的劳动能力不同,因此所得的报酬也会存在差别,他们的富裕程度就有高有低,实现富裕的时间就有先有后,不可能达到同一水平。
C、只有鼓励一部分农民先富,才能实现共同富裕。只有保护一部分先富裕农民的积极性,才能激励大多数农民后富起来,进而使全体农民都富起来。如果不允许部分农民先富,就会挫伤广大农民勤劳致富的积极性,就等于不允许大多数农民后富。那么,允许农民共同富裕也就成了一句空话。因此,决不可把部分先富政策与共同富裕目标对立起来。
21、共同富裕等于平均富裕和同时富裕吗?
有的人认为,共同富裕就等于平均富裕和同时富裕。他们设想,共同富裕应当是所有的人们都站在同一个生活水平线上“齐步走”,谁也不许走快些,谁也不许冒尖,谁也不许比别人先富一点、多富一点。走快的要向走慢的看齐,富的要向穷的看齐。这样慢慢地向前走,有朝一日共同迈向共同富裕的大门。
其实,这些人所描述的根本不是什么共同富裕,而是一幅“共同贫穷”的画面。这是我们过去几十年中曾经走过的“一大二公”、“一平二调”和“**风”等沉痛教训之路。这条“左”的路子已经给我国的农业经济带来巨大损失,我们决不能再重走老路。
因此,共同富裕是指农民在时间上有先有后、在程度上有高有低的富裕。它不等于平均富裕和同时富裕。因为平均富裕和同时富裕是不可能存在的一种空想。
22、部分农民先富等于两极分化吗?
部分农民先富与两极分化是毫不相干的两回事,二者没有任何联系,不存在任何因果关系。
A、两极分化,是指在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里,比如在资本主义制度下,少数人由于占有生产资料和剥削劳动人民而成为剥削阶级,多数人由于丧失生产资料而成为被剥削的无产阶级。所以说,两极分化是指阶级分化,不是指劳动人民个人之间劳动收入数量上的差别。
B、部分农民先富,是通过劳动致富,不是通过剥削致富。部分农民先富,并非是以另一部分农民先穷为条件的。农民之间存在先富与后富的差别,但是根本不会产生两极分化,因为社会主义农村是以生产资料公有制度为基础的,不存在剥削制度。
C、农民致富出现先后的差别,是符合事物发展规律的。中央关于让一部分农民先富的政策,极大地调动了广大农民勤劳致富的积极性。有*的领导,有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农村,是根本不可能出现新的阶级分化的。

(此著作1984、12、1 由黑龙江人民出版社出版,1985、3、20 印刷发行,主編王振岳,获佳木斯市优秀科研成果三等奖。)

 

转载于:https://www.cnblogs.com/wzy52413616/p/4494285.html

第四章 我国农民家庭经营相关推荐

  1. 第十四章 我国农村乡镇企业发展

    农村改革解说(专著)第十四章 第十四章 我国农村乡镇企业发展 1.什么是农村乡镇企业? 农村乡镇企业,就是指农村乡和村举办的企业.部分农民联营的合作企业.其他形式的合作企业和个体企业的统称. 乡镇企业 ...

  2. 第十五章 我国农业经济效益

    农村改革解说(专著)第十五章 第十五章 我国农业经济效益 1.什么是农业经济效益?它有什么特点? 所谓农业经济效益,就是在社会主义农业经济活动中,劳动耗费与劳动成果之间的比较.在一定的劳动耗费条件下, ...

  3. 第十九章 我国农村资金筹集

    农村改革解说(专著)第十九章 第十九章 我国农村资金筹集 1.农村公共事业统筹经费怎样确定? 总的原则是:制止对农民的不合理摊派,减轻农民的额外负担,保证农村合理的公共事业经费.具体要求如下: A.中 ...

  4. 第九章 我国农村个体工商业

    农村改革解说(专著)第九章 第九章 我国农村个体工商业 1.什么是农村个体工商业? 农村个体工商业,就是在我国社会主义制度下,农村居民依照法律规定,以个人或者家庭为单位所经营的工业.手工业.商业.修理 ...

  5. 第二章 我国农业经济发展战略

    农村改革解说(专著)第二章 第二章 我国农业经济发展战略 1.什么是农业经济发展战略? 农业经济发展战略,就是指在相当长的时期内,农业经济发展中带全局性的理论.方针.政策和措施.它包括战略思想.战略目 ...

  6. 会计证考试《财经法规与职业道德》第四章精选题

    一.单选题 1. 任何单位不得擅自设立.变更或撤销国库单一账户体系中的各类银行账户,管理国库单一账户体系的职能部门是(). A.国家税务总局 B.财政部 C.中国人民银行 D.商务部 2.我国各级预算 ...

  7. 第十七章 我国农业科学技术

    农村改革解说(专著)第十七章 第十七章 我国农业科学技术 1.为什么说科学技术是生产力? 我们说科学技术是生产力,是因为在构成生产力的两个主要因素中,都包含着科学技术在内. A.生产力中人的因素是同一 ...

  8. 《工程伦理与学术道德》第四章习题

    <工程伦理与学术道德>第四章习题 课后习题 讨论题 课后习题 讨论题 1.舌尖上的农药 前段时间媒体报道称北京多个超市活鱼下架.虽然官方没有给出具体的解释,但很多媒体猜出此次下架或许又与孔 ...

  9. 信息安全工程师学习笔记《第四章》

    第四章 网络安全体系与网络安全模型 本章内容主要包括: 第一,讲述了网络安全体系的基本概念以及相关安全模型,主要包括机密性模型.完整性模型.信息流模型.信息保障模型.能力成熟度模型.纵深防御模型.分层 ...

最新文章

  1. 第01章 PyTorch简介和安装 的学习笔记
  2. 有关Oracle角色管理
  3. 超易懂的MapReduce思想讲解
  4. 一个硬中断的完整处理过程【转】
  5. java ExecutorService
  6. 怎么把python结果全部显示-python – 如何展开输出显示以查看更多列?
  7. asp.net服务器控件button先执行js再执行后台的方法
  8. jQuery 分类导航菜单条点击变色
  9. C#泛谈 —— 变体(协变/逆变)
  10. RhinoMock入门(6)——安装结果和约束
  11. 第三章 文本与列表控制
  12. jquery学习之$(document).ready()
  13. 在论文中如何设置页眉页脚
  14. java死循环_Java中可能出现死循环情况总结
  15. 区间调度问题(最大利润作业调度问题)
  16. win10系统Jinlk固件烧写
  17. 【概率论】事件的独立与事件的互斥(或互不相容)、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18. 大一寒假训练九(map,set,vector)【更新完成】
  19. 多传感器融合track fusion
  20. CAD标注常见问题:为什么CAD软件快速标注后中间有很多0?

热门文章

  1. 攻防世界 crypto入门WP
  2. linux windows 设置 网卡1000m模式
  3. Linux proc详解
  4. QOS相关基础知识总结
  5. 你的“差不多”,其实差很多
  6. 适合小白的 Hadoop 集群配置搭建,非常详细
  7. java 环信 rest api_[huanxin-sdk] 环信 Rest Api Node sdk
  8. Nordic开发问题记录
  9. Verilog实现无源蜂鸣器发声
  10. PDB python调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