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penwrt 系统,具体为immortalWrt软路由系统,折腾了半天,尝试了routeros 7.1,7.2等各种ros版本,始终卡在dhcp ipv6 client界面一直是searching状态,说啥也取不到ipv6地址,最后关掉ros,直接配置openwrt去拨号上网一切问题迎刃而解。

2022-05-15 更新

今天折腾在线升级时把网卡都给弄没了,从头又配置了一遍官方的openwrt,发现配置参数和之前记录的内容完全不一样,但是上网一切正常,如果是官方从头下载安装的openwrt看最新的这个吧:

1.官方openwrt下载与安装问题

点击这里打开官方网站下载地址,我这里是x86软路由,选择是x86/64里面的generic-squashfs-combined.img.gz,下载后解压缩,通过qemu-img工具将img文件转为vmdk文件,命令为

qemu-img convert openwrt-22.03.0-rc1-x86-64-generic-squashfs-combined.img -f raw -O openwrt-22.03.0-rc1-x86-64-generic-squashfs-combined.vmdk

打开vmware exsi的datastore管理界面,新建一个目录,上传这个vmdk文件,然后这个vmdk文件不能直接被exsi使用,还需要通过ssh登录到exsi服务器以后再次做一下转换才可以使用。

具体的转换步骤看这个博客吧,写的比较详细:如何在#VMWare #ESXi 6.7上安装OpenWrt虚拟机充当旁路由 (xmanyou.com)

2.官方openwrt ipv6上网问题

在pppoe拨号的接口上面配置pppoe账号以后啥都别动,reboot,然后就可以ipv6上网了,而且配置参数与之前整理的完全不一样!

官方的pppoe接口配置参数是这样的:

看意思整体思路就是ipv6地址不是通过pppoe这个接口做的dhcp v6中继,DHCP v6服务也不工作在wan/pppoe接口上面。

然后看lan接口的配置:

也就是说DHCP v6的服务器配置在lan口上面工作就可以了。

机器重启后的工作情况:

可以看到pppoe正常获取到了ipv6地址,然后也给内网的笔记本分配了ipv6地址,访问互联网的 ipv6测试网站一切正常,真TMD神奇。

--------------------------------------

以下为以前的原内容

一、添加接口

网络->接口->添加接口,添加第二块网卡。我这里添加的新接口名称叫做lan1,原来那个叫做lan,忘记改名了。

二、设定拨号

在原来的lan接口上面配置pppoe拨号(实际应为wan口,还是我忘记改名了),输入拨号用户名,如果有@adsl结尾的话去掉@adsl结尾,否则取不到ipv6地址。

配置新添加的lan1为静态地址,也就是将来你的内网网关地址,我这里配置为192.168.66.1。

重启一下openwrt,确定配置的内网网关地址可以正常登录。

三、ipv6相关配置

点击PPPoE拨号那个接口后边的“编辑按钮”,配置如下:

防火墙设置,分配防火墙区域为wan。

DHCP服务器-IPV6设置内容如下:

切换到IPv6-RA设置,修改配置如下: 

保存后回到接口页面,点击保存并应用,重启一下openwrt,不然后续看不到wan_6这个IPV6临时接口。重启后再次打开接口设置界面,然后点击本地局域网网关接口后面的编辑按钮,找到“高级设置”,修改配置参数如下:

我这里因为之前忘记修改接口名称,所以显示的是lan_6,实际应该是wan_6。防火墙设置,分配区域为lan,DHCP服务器,常规设置里面的东西不用动,高级设置设置成下面这样,可以为ipv4分配地址,

IPV6设置设置DHCPv6服务为“已禁用”

注意:上面截图里面的NDP 代理应该选择禁用,而不是混合模式!这个是在后续重启路由之后测试才发现的。

再次保存并应用后重启openwrt。

然后可以在概览里面看到分配到的IPv6信息:

之后在客户端电脑上面执行ipconfig /renew刷新IP分配信息,

关掉你电脑里面的网络代理软件,测试ipv6能否上网:

openwrt ipv6上网配置过程相关推荐

  1. openwrt旁路由 ipv6上网配置

    openwrt旁路由 ipv6上网配置 路由器:小米AX3600 旁路由:openwrt 配置 路由端配置 上网方式选择:路由器拨号选Native,光猫拨号选NAT6,校园网一般选NAT6 打开成功后 ...

  2. openwrt软路由实现ipv6上网配置

    1.介绍 面对目前互联网的高速发展IPv4地址已经枯竭为了解决此外问题国际互联网工程任务组(The Internet Engineering Task Force,简称 IETF)设计的用于替代IPv ...

  3. 3G模块在WinCE系统上拨号上网配置过程描述

    DTM6211使用Wince下默认的unimodem稍加修改即可实现拨号上网. 一. 内核添加   图1 二. 注册表修改   图2 大唐的DTM6211的一些地方与unimodem的默认注册表配置不 ...

  4. openwrt软路由实现ipv6 nat 上网配置

    1.介绍    之前写的 <openwrt软路由实现ipv6上网配置>文档,经过长期的使用测试和网友评论反馈,之前写的配置方法没有实现必然ipv6上网,重启路由器后就会导致不能ipv6上网 ...

  5. 原生openwrt+极路由4+路由模式光猫+中继光猫wifi+设置ipv6上网

    这个用openwrt设置ipv6上网折腾了我好些天了,网上很多教程,改config的,改dhcp服务器的,安装nat6的,给我越看越糊涂了,今天终于折腾成功了,所以发个贴留存一下流程,方便以后再设置有 ...

  6. OpenWrt IPv6配置

    本文分别介绍OpenWrt作为二级路由(如光猫拨号时)的IPv6配置方法 与 OpenWrt拨号上网的IPv6配置方法. 目录 一.OpenWrt作为二级路由(如光猫拨号下挂OpenWrt) 1. I ...

  7. Centos7安装Apache和PHP,包含配置过程

    本文主要讲的是本人在迁移php网站相关软件的安装和配置过程,以及一下问题的解决步骤.通过阅读本文能够知道如何迁移php网站,如何配置httpd服务使得它能够解析php文件以及如何解决迁移过程中的异常问 ...

  8. IPv6闲谈-一起玩玩IPv6自动配置

    昨夜梦里惊魂,1997年,安阳市文峰中路老口腔医院门口那个卖冰糖葫芦的老人,他死了.1997年我刚上初中,他已经是老人了,我上学路上老是碰到他,却从没有买过他一个冰糖葫芦-现在,他死了,那个卖洗衣膏的 ...

  9. 多台树莓派配置自组织网络,batman-adv开源项目具体配置过程

    博主有幸接触到自组织网络这个batman-adv开源项目,并通过树莓派3b硬件实验了自组织网络,简单介绍自组织网络的概念 简答介绍自组织网络的概念(来自百度) 移动自组织(Ad Hoc)网络是一种多跳 ...

  10. MacBook 整个配置过程,供新入手MacBook的同学

    这里记录了MacBook 的整个配置过程,可供新入手MacBook和觉得MacBook比较难用的同学参考. 外围拓展 笔记本电脑的特点是携带方便,缺点是屏幕太小,因此你首先需要再申请领用一个外接显示器 ...

最新文章

  1. VTA:深度学习加速器堆栈
  2. 关系的三类完整性约束的描述
  3. 李宏毅深度学习——Tips for Deep Learning
  4. 面试中一个暴露能力等级的问题
  5. java虚拟_Java虚拟机(JVM)工作原理
  6. 各大厂面试高频的面试题新鲜出炉,你能答上几道?
  7. 怎样解决编程语言之间的差异性问题?
  8. JS方面重点摘要(一)
  9. 2018上IEC计算机高级语言(C)作业 第1次作业 。
  10. 微信公众号开发 ----微信服务的接入(1)
  11. 关于电脑端微信小程序不能启动解决
  12. 实验三 交换机的配置
  13. 我所遇见的bug 系列1 win7在生成的程序里,播放音频时没声音
  14. 贴片天线的特征模分析及其应用
  15. 【数据结构与算法】动态规划
  16. WMware中ubuntu移动鼠标时鼠标消失解决办法
  17. 【游记】NOI2021
  18. BIOS、EFI与UEFI详解
  19. 【第 13 章 基于霍夫曼图像压缩重建--Matlab深度学习实战图像处理应用】
  20. [の项目练习]Vue-Cli、API的头条新闻项目

热门文章

  1. c语言12 345 6789,c语言知识点
  2. python贴吧爬虫-python贴吧爬虫
  3. 调查问卷或量表的选项方向或顺序该如何设置??
  4. 【vue 四级联动】
  5. 【智能车】模糊PID控制原理详解与代码实现
  6. 【精品课设】经典PID与模糊PID控制的对比与分析(一)
  7. 朗文当代高级英语辞典android,朗文当代高级英语词典下载
  8. opencv android模版匹配,基于opencv模板匹配的目标检测方法
  9. stvd能编辑c语言吗,STVD自动生成的stm8_interrupt_vector.c中几个疑问
  10. FPGA实验2:ADDA测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