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mart Link相关学习

基本概念


Smart Link通过两个端口相互配合工作来实现功能。这样的一对端口组成了一个Smart Link组。为了区别一个Smart Link组中的两个端口,我们将其中的一个叫做主端口,另一个叫做从端口。同时我们利用Flush报文、Smart Link实例和控制VLAN等机制,以更好地实现Smart Link的功能。

Smart Link组

Smart Link组,一个组内最多可包含两个接口,其中一个为主接口,另一个为从接口。正常情况下,只有一个接口处于转发(Active)状态,另一个接口被阻塞,处于待命(Inactive)状态。

如图1所示,设备SwitchD上的接口Interface1和接口Interface2组成了一个Smart Link组。

主接口/从接口

如图1所示,Interface1被配置为Smart Link组的主接口,Interface2被配置为Smart Link组的从接口。主接口又叫Master接口,从接口又叫Slave接口。

当Smart Link组中的两个接口都处于Up状态时,主接口将优先进入转发状态,而从接口将保持待命状态。当主接口所在链路发生故障时,从接口将切换为转发状态。

Flush报文

当Smart Link组发生链路切换时,原有的转发表项将不适用于新的拓扑网络,需要整网进行MAC表项和ARP表项的更新。这时,Smart Link组通过发送Flush报文通知其他设备进行MAC和ARP表项的刷新操作。如图1所示,当链路发生切换时,SwitchD会发送组播Flush报文通知SwitchA、SwitchB和SwitchC进行MAC和ARP表项的更新。

控制VLAN(Control VLAN)

1.发送控制VLAN

发送控制VLAN是Smart Link组用于广播Flush报文的VLAN。如图1,如果在SwitchD上开启了Flush报文发送功能,当发生链路切换时,设备会在发送控制VLAN内广播发送Flush报文。

2.接收控制VLAN

接收控制VLAN是上游设备用于接收并处理Flush报文的VLAN。如图1所示,如果上游设备SwitchA、SwitchB和SwitchC能够识别Flush报文,并开启了Flush报文接收处理功能,当发生链路切换时,上游设备会处理收到的属于接收控制VLAN的Flush报文,进而刷新MAC表和ARP表。

Smart Link实例

Smart Link组的备链路通过绑定不同的实例来实现负载分担。Smart Link引用MSTP的实例,每个实例用来绑定若干VLAN,不同的实例绑定不同的VLAN。

基本原理

以图1描述的组网为例,按照链路正常->链路故障->链路恢复的过程,介绍Smart Link运行的基本原理。

链路正常工作原理

SwitchD上的Smart Link组包含了Interface1和Interface2两个接口,其中Interface1为主接口,Interface2为从接口。双上行链路都正常的情况下,主接口处于转发状态,所在的链路是主用链路,从接口处于待命状态,所在链路是备用链路。如图2所示,数据沿着主链路进行传输,网络中不存在环路,避免产生广播风暴。

链路故障处理原理

如图3所示,当SwitchD的主链路发生故障时,主接口Interface1切换到待命状态,从接口Interface2切换到转发状态。此时,网络中相关设备上的MAC地址转发表项和ARP表项不再适用,需要提供一种MAC及ARP更新的机制。目前更新机制有以下两种。

a.通过Flush报文通知设备更新表项

这种方式适用于上游设备(如图3中的SwitchA、SwitchB和SwitchC)支持Smart Link功能的场景。为了实现快速链路切换,需要在SwitchD上开启Flush报文发送功能,在上游设备所有处于双上行链路上的接口开启接收处理Flush报文的功能。

1.SwitchD进行链路切换后,会从新的主用链路上发送Flush报文,即通过Interface2发送。

2.当上游设备收到Flush报文时,判断该Flush报文的发送控制VLAN是否在收到报文的接口配置的接收控制VLAN列表中。如果不在接收控制VLAN列表中,设备对该Flush报文不做处理,直接转发;如果在接收控制VLAN列表中,设备会处理收到Flush报文,进而执行MAC地址转发表项和ARP表项的刷新操作。

此后,如果SwitchA收到目的设备为SwitchD的数据报文,会根据更新后的MAC地址转发表项或ARP表项进行转发.

b.自动通过流量更新表项

这种方式适用于与不支持Smart Link功能的设备(包括其他厂商设备)对接的情况,需要有上行流量触发。

如图4所示,如果没有来自SwitchD的上行流量去触发SwitchA的MAC及ARP表项更新,那么当SwitchA收到目的设备为SwitchD的数据报文时,SwitchA仍会通过接口Interface3转发出去,但此时报文已经不能到达SwitchD,会造成流量丢失,直到其MAC或ARP表项自动老化。


如图5所示,由于链路故障后,Interface1学习到的MAC及ARP表项会被删除,如果SwitchD有上行流量要发送,需要重新广播ARP报文后,流量才能被发送出去。当上行流量通过接口Interface4到达设备SwitchA后,SwitchA会更新自己的MAC及ARP表项,那么当SwitchA再收到目的设备为SwitchD的数据报文时,SwitchA会通过接口Interface4转发出去,报文就可以经由SwitchC到达SwitchD。


通过Flush报文通知设备更新的机制无须等到表项老化后再进行更新,可以极大程度地减少表项更新所需时间。通常,链路的切换过程可在毫秒级的时间内完成,最大限度地减少流量的丢失。

链路恢复处理原理

当原主用链路故障恢复时,Interface1将维持在阻塞状态,不进行抢占,从而保持流量稳定。如果希望流量切换到原主用链路,可以通过如下两种机制进行切换。

1.使用Smart Link组回切功能,需要在SwitchD上使能回切功能。当原主用链路故障恢复后,经过回切定时器设定的时间,Smart Link会自动将流量切换到原主用链路上.

2.使用配置命令强制让Smart Link立即将流量切换到原主用链路上。

如图1所示组网示例,当SwitchD的Interface1的链路恢复后,如果配置了Smart Link组回切功能,在回切定时器超时后,Interface2将被阻塞并切换到待命状态,而Interface1将切换到转发状态。而如果使用配置命令强制让Smart Link进行链路切换,在执行命令后,Interface2将被立即阻塞并切换到待命状态,而Interface1会切换到转发状态。

Smart Link相关学习相关推荐

  1. 华为数通笔记-Smart Link和Monitor Link

    Smart Link和Monitor Link简介 定义 Smart Link,又叫做备份链路.一个Smart Link由两个接口组成,其中一个接口作为另一个的备份.Smart Link常用于双上行组 ...

  2. 【ENSP模拟器】链路技术(HCNA)——Smart Link的基本原理和配置实例

    目录 Smart Link的配置实例 1.配置思路 2.配置步骤 (1)配置SwitchA(LSW3) (2)配置SwitchA(LSW3) (3)配置SwitchA(LSW3) (4)配置Switc ...

  3. 【网络工程师必备干货】Smart Link可靠性技术详解

    给大家推荐一个公众号"网络工程师笔记",每天更新网络知识,网络工程师必备公众号. 后台回复"资料",领取华为HCNA/HCNP/HCIE培训所有资料 下面进行今 ...

  4. 交换机-Smart Link AND Monitor Link的配置

            在网络实际运用中,为了对网络的可靠性实现提高,通常采用双归属上行方式进行组网--一台交换机同时连接两台上行交换机.这里可能会造成环路问题,为了解决环路问题,学了前面的知识,我们知道可以 ...

  5. 单点故障解决方案介绍smart link/monitor link /stp

    文章目录 以太网单点故障 单点故障解决方案之Smart Link 单设备"链路备份"方案 Smart Link之链路正常 Smart Link之链路故障 Smart Link的基础 ...

  6. 基于ros的机器人运动控制相关学习(一)

    基础知识 机器人控制分层 底层包括三个级别:(1)发动机.编码器:(2)发动机控制器和驱动器:(3)驱动程序和pid控制器整合到一起的基控制器. 中间层:movebase级别,路径规划 高层:slam ...

  7. Smart Link 与Monitor Link

    原理概述: 在以太网络中,为了提高网络的可靠性,通常采用双归属上行方式进行组网,即一台交换机同时连接两台上行交换机,但是在二层网络中可能会带来环路问题.为了解决环路问题,可以采用STP技术,但STP的 ...

  8. 园区组网架构详解(CSS、iStack、Eth-Trunk、Smart link)

    一.组网架构 园区组网–CSS+Eth-Trunk+iStack 简单:各层设备均使用堆叠技术,逻辑设备少,网络拓扑简单,二层天然无环,无需部署xSTP破环协议. 高效:各层设备间使用Eth-Trun ...

  9. 链路技术--Smart Link、Monitor Link

    Smart Link协议来源:华为公司设计并实现了Smart Link的私有协议,主要作用在一定的场景下替代STP协议,并能实现快速(毫秒级)的链路切换.(STP的收敛一般在秒的数量级),Smart ...

最新文章

  1. NLP NER HMM CRF讲的较好的知乎
  2. unity windows打包ios_ios打包unity应用以及配置签名!
  3. KVM之EPT与影子页表(七)
  4. 2018ICPC网络赛(焦作站)K题题解
  5. unix查找的字符串包含特殊字符_python3从零学习-5.4.7、Unix风格路径名模式扩展glob...
  6. eladmin代码自动生成_如何让Mybatis自动生成代码
  7. [转]Install Windows Server 2012 in VMware Workstation
  8. 华为服务器更改从系统盘启动不了,华为服务器设置启动项
  9. spring jpa 多数据源_Spring同时集成JPA与Mybatis
  10. 开发者测试你必须知道的7件事
  11. Github 下载项目的某一分支版本
  12. 软件创始人必须要知道的事情
  13. 强化学习Q-Learning实现机器人走迷宫
  14. Pointer Generator Network 和 PEGASUS
  15. 什么是设计模式?为什么要使用设计模式?有什么好处?
  16. SAP 移动类型 与 账户 字段选择不一致
  17. ARM服务器和云手游
  18. Django-rest-framework简介
  19. (附带一键脚本)Android安卓手机使用linuxdeploy做debian服务器安装homeassistant教程
  20. FreeEIM 网站地图 A

热门文章

  1. 浅谈微端游戏设计思路
  2. 【FPGA教程案例96】控制案例1——基于FPGA的自适应PID控制器verilog实现
  3. 微信小程序--实时语音识别
  4. 是男人就坚持20秒—python版本
  5. 漫谈程序员系列:无BUG不生活
  6. 启动VMware Workstation出现问题W32 Authconnectionlaunch :回复错误 Process creation failed
  7. ffdshow 编译过程
  8. 世纪佳缘信息爬取存储到mysql,下载图片到本地,从数据库选取账号对其发送消息更新发信状态...
  9. 2019年09月VOA慢速英语听力音频打包下载(音频+字幕+文本)
  10. 时间类型转换:将COleDateTime转换为INT64类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