坦白说,我一直觉得自己不太可能影响到00后,以我的岁数,能有不少90后的读者,我已经觉得自己很自豪了,不敢奢求再多。

但直播的时候,确实发现也有一些大学在读的读者,在星球里,也遇到一些在读学生提出的问题。虽然在我读者中占比不高,但可能有些话,还是值得说说。

我以前写过从校园到职场系列,有兴趣的可以搜索回顾一下。

缘起,我在知乎上看到不少问题,对比欧美二流名校和中国顶级名校,那么从录取难度和生源质量,中国顶尖名校确实录取难度更高,生源平均知识水平更好,这是事实。但如果仅以此作为评判学校水平的标准,那么印度理工无疑要位列世界顶尖名校,而很多欧美名校显然门槛太低了。

但事实上,我们知道,很多欧美二流名校的学生成材率,并不弱于中国的顶尖高校。当然,如果你把成材的标准定义为合格的大厂码农,那肯定是中国高校量产能力更强。但如果你放到更高的视角,就难说了。

我在知乎上看到一个回复帖子,是一个在北美的中国学生,他说自己原本就是个学渣,父母很早把他送到美国读书,按照他的水平,在中国大概连一本可能都够呛的那种,因为北美的学习竞争压力远低于中国,他后来考入了伊利诺伊大学香槟分校,当然,这也是所不错的大学,但作为北美当地考生而言,其录取难度和中国的一线学校比,显然门槛要低一大截。

那么进入这所大学后,他开始有了一些目标和追求,开始规划自己的未来,也就是开始好好学习了,当然学校也有足够的师资和教育资源支持,后来还申请到了斯坦福的研究生,那么在斯坦福的时候,面对中国过来的顶尖学霸,在学术压力面前,已经可以做到平等面对,不分伯仲。

这个故事我相信是真的,其实绝大部分人的智商差距并不那么大。所欠缺的不过是努力的程度和早晚。

那解读有很多种,比如说父母铺路做的好,当然也可以这样解读,但我想说的是,对于很多国人而言,上个好大学是苦读学习的目标。而在海外,确实有很多人,上大学只是想要认真学习的起点。

大学和中学最大的区别是什么,是自主学习。

家长不会逼你上补习班,老师不会逼你做大量试卷,辅导员多半也不会主动关注你的学习状态。很多人从此放飞自我,我不说别人,我自己就是。

如果反过来想想,不敢拿别人举例,就以我自己为例,当年我考上名校,对比一个人考上普通大学,就高三毕业时间点的成绩和知识能力来说,我肯定是非常有优势,甚至是巨大优势。但是四年读书过程中,如果普通大学的那位学生不断的努力学习进步,而我,正如我大学那时的荒废,放飞自我,毕业后,对方的知识水平和认知能力碾压我,其实才是理所当然的。

最近这些年因为考研热,考公热,很多大学生还是会努力学习,可能比当年会好一些,但我还是要强调这一点,自主学习,自驱力,是让你脱颖而出的关键。很多看上去成绩很好的学生,从小到大都是被动学习,被家长敦促,被老师敦促,性格软弱,听话,学习很好,但一旦失去了这种压力,很容易就荒废下来。反而有一些平时不爱学习的孩子,突然因为某种原因,有了追求和目标后,进步惊人,翻天覆地的变化,这种人,我也是见过的。

今天要说的第一条,就是自主学习

自己规划学习安排,自己给自己提供学习动力,有向上的动力和决心。

但是,有人也会好奇,自主学习,是不是就是把课程都学好,成绩要做到最好,一个好绩点,去找好工作。

不完全是。

如果,如果我能带着现在的认知回到当年刚上大学的时候,我会怎么做,我的专业课,说白了,我可能还是混及格,不要太差,但也不会过于看重,毕竟我确实没有打算在本专业发展,但我会让自己一定要认真学好这么几门课,数据结构,线性代数,概率和统计,英语,同时会尽量争取选修软件工程和算法类课程。因为我有目标,知道自己未来想要在哪方面发展,我就知道,哪些基础课程,一定要尽量掌握到位。

我看到不少读者会问到职场选择的迷茫,会问到求职的迷茫。

其实,18岁,选择专业的时候,就应该想清楚自己这个问题,你未来想成为什么样的人,想成就什么样的事业。如果18岁没有想清楚,进入大学后,也要尽快想清楚,就算专业和发展目标不一致,也没什么关系,一样有足够的调整空间,我们可以看到很多业内大牛,本身都不是相关专业的学历背景。

有些人到了快毕业的时候,想不清楚,迷茫,再来问。

还有人迷茫的工作了很多年,还再问。

其实任何时候,都不算晚,但如果现在还迷茫,尽快想清楚。

我也迷茫过,其实很多牛人也迷茫过,不奇怪,但尽快想清楚,尽快制定好成长目标。

有人说了,我的目标就是赚钱,找份好工作。

我不能说不对啊,合法赚钱不丢人,但是,你要清楚,你是希望每天开心的去上班,去做自己喜欢的事情,顺便赚钱,还能赢得尊重;还是每天无奈的去上班,为了能赚钱不断做自己不喜欢的事情,忍受几十年的煎熬。

仔细想想。

赚钱道路千万条,为什么不尽早选择一条自己喜欢的,而且,能让自己有更高的斗志去应对的。

这是今天要说的第二条,确立成长目标

职场中的能力成长,很多时候来自于对信息的敏锐,包括对数据,对信息,对需求,对异常的扰动,足够敏锐,那么敏锐来自于好奇心,我重复过无数次,没有好奇心,你不可能产生敏锐的感知。而好奇心,来自于兴趣。

我很难想象,一个对自己从事事业毫无兴趣的人,可以站到多高的位置。如果你没有兴趣,你问我这个领域是不是很赚钱,是不是可以搞,我都不建议,有人能赚钱,但你没兴趣,你再逼着自己努力,也做不到多高的成就。

那么有人会说,就算想要确立成长目标,见识不够,看不清啊,看不清这个世界,也看不清自我。

这很正常,年轻人,看不清也正常,但是要让自己多去看,多去思考。

这个多去看,不是看几个所谓热门自媒体,你说你天天订阅我的公众号,我谢谢你,但你指望从这里找到你的目标,我个人认为不现实,其他的大牛自媒体,我也不认为有这样的价值。

要去接触更多可能。

比如有人说,大学生要不要做创业尝试,要不要搞自媒体,要不要去带货,要不要试试做点网络兼职。

当然,很多这样的创业导师和项目就是割大学生的韭菜。但即便如此,我觉得,如果你能控制成本,请注意这个前提,如果你能控制成本,很多事情,不妨一试。就算是被收割,早点被收割,成长更快,损失还更轻一些。

因为你要更好的了解这个世界,很多事情,听人说是一回事,自己做一遍,才会知道,到底是怎样的。自己有没有天赋,有没有兴趣,遇到问题的时候,有没有分析和挖掘的手段,能不能快速找到关键点。遭遇挫折的时候,反思哪里判断出了问题,学费花出去了,能不能学到什么经验和教训。

当然,我强烈不建议那种高成本尝试,以及各种借贷尝试。控制成本是必要前提。

还有很重要的一点是,多增加接触面。

我之前有次应清华大学计算机系崔教授的邀请,去做过分享,那么我去做分享,人数不多,也正常,本人水平有限,听不听也无所谓,我看到系馆里贴的海报,TK教主那段时间也在清华有个分享,我就好奇,问这个分享参与的同学多不多,那么告诉我其实人也不多,学生们不太知道TK教主是谁,有兴趣的人不多。

很多时候,学生不知道他们错失的是怎样的信息,怎样的有价值的成长参考。

有人会说,来高校分享的人太多了,很多都是水货,都去听太浪费时间了,那,我给个建议,先搜索一下,对方是谁,有什么背景,做过什么,然后看看对方网上言论,花不了10分钟,就能了解一个大概,然后看看是不是符合自己的一些认知盲区,实际上年轻人在学校里,有无数认知盲区,如果早点意识到这一点,有意识接触一些,后面会少走很多弯路。

还有就是招聘会,有不少读者问过类似的问题,拿到了还算满意的offer,然后觉得没必要再去投简历,没必要再去参加招聘会和宣讲。

参加招聘会和企业宣讲的目的是什么。

第一,是获取offer,是的,这是主要目标,但这不是唯一目标。

第二,了解行业,了解产业,了解职场。

第三,了解自身的价值和缺陷,通过和面试官的沟通,了解自己成长的方向。

第四,有机会认识对自己成长有极大帮助的导师级人物,虽然机会不大,但这种机会总是存在的。一些优秀的面试官可以指点你很多成长的可能。

所以,有些企业的招聘,你哪怕没兴趣去应聘,你听听看,聊聊看,可能对职场,对行业的认知会上一个台阶。

这是今天要分享的第三点,不怕折腾,接触多种可能。

大学生涯,其实是非常好的试错机会,因为你的试错成本足够低,你的发展可能性足够宽广,要保持广泛的兴趣,多一些社会接触,多一些好奇心,多一些敏锐度,逐渐确定自己的目标,找到自己真正热爱并且愿意投入一生的事业,然后记住,自己的人生只能自己来规划,主动学习,主动规划,主动成长,才能更好的迎接未来的挑战。

新时代,很多东西和我们当年不一样了,时代正在激变,一切都在改变,我已经没办法建议说,哪个行业更有机会,哪个产业还在崛起,这需要你们自己去发现,自己去总结。但前提是,你们要勇于去探索,最后,要强烈的提醒一点,长辈的很多经验已经不适用了,务必牢记这一点。

写给20岁左右的读者朋友相关推荐

  1. 写给20岁读者的一些人生建议

    作者:Joker\ 链接:https://zhuanlan.zhihu.com/p/165500329 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 心灵鸡 ...

  2. 写给20岁---30岁男人的忠告

    1. 男人是社会的主体,不管你信或不信.所以男人应该有种责任感. 2. 25岁之前,请记得,爱情通常是假的,或者不是你所想象的那样纯洁和永远.如果你过了25岁,那么你应该懂得这个道理. 3. 吃饭7成 ...

  3. 写给20几岁的女孩、男孩

    如果你已经过了20岁但还不到25岁的话,你必须找到除了爱情之外,能够使你用双脚坚强站在大地上的东西.你要找到谋生的方式.尤其是现在考虑,不早了. 我从来不以为学历有什么重要,天才都不是科班,但,不是科 ...

  4. 写给30岁的自己,以及所有即将、正在、已经奔三的朋友们

    于是,终于,突然间,一睁开眼睛,我30了.       看着镜子中那张幼稚的脸,除了多了几分憔悴和窘迫,仍然找不到多少长大了的感觉.       子曾经曰过:"三十儿立".可惜我婚 ...

  5. 今天朋友20岁生日,标记下

    今天我的高中同学也是死党20岁生日,因为他前段时间开通了百度博客,所以我发现了他原来是90后,我一直以为他和我一样是89年的,悲剧哇 这个月初,他就通知我今天要过来吃饭,他生日请客,邀请我们这些好友聚 ...

  6. 20岁生日,写下的我

    开始咯 岁月如梭,转眼已到弱冠之年,今天是我二十岁生日.过了今天,我就是一个二十岁的青年了,再也不会被人看做是小孩子,从18岁到20岁的日子,真的过得很快.还曾经在自己永远的十八岁里面.转眼间就翻过了 ...

  7. 20 位百万富翁希望自己 20 岁就明白的事

    如果说所有这些创始人的采访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他们都不认为20岁的自己很聪明. 临终遗愿会给人留下不可磨灭的印记,但很少有实际指导意义.在生命走到尽头时,人们通常会关注生命存在的一面.我是一个好父亲吗 ...

  8. 明天是我的生日,写给24岁的自己

    哎,本来想把今晚留给蛋疼的latex.我的导师让我写一篇论文,我正在研究怎么用latex.但是想了想,明天就过生日了,最后一晚还是写点东西,静静地思考下..本来想写点东西发到朋友圈或是qq空间的,突然 ...

  9. 李开复-如果你已经过了20岁但还不到25岁

    李开复-如果你已经过了20岁但还不到25岁 如果你已经过了20岁但还不到25岁的话,你必须找到除了爱情之外,能够使你用双脚坚强站在大地上的东西.你要找到谋生的方式.现在考虑不晚了. 我从来不以为学历有 ...

最新文章

  1. inline-block代替浮动布局float:left列表布局最佳方案
  2. qunee for html5 api,Qunee for HTML5
  3. Android-无线连接设备调试
  4. 电为啥要分交流、直流?
  5. WSUS2.0数据导入、导出(备份、还原)
  6. Creating a Pulsing Circle Animation
  7. python实现递归和非递归求两个数最大公约数、最小公倍数
  8. 国内网络安全风险评估市场与技术操作
  9. 文件删除后未释放磁盘
  10. 八数码java_八数码问题-A*算法-Java实现
  11. lighttpd移植
  12. android 小米8底部黑色高度太高,小米8评测:众多黑科技加持,能否跃身高端行列?...
  13. 多重共线性的诊断与对策
  14. 解读 Apache 多个顶级数据库项目的成长经历与开源文化理念
  15. OSI七层协议和Tcp/IP五层协议,路由器交换机和HUB的区别
  16. OpenStack组件——Keyston身份认证服务
  17. 上传html网页到后天,【从入门到上岗】web布局篇--html标签
  18. cookbook 6.1 温标的转换
  19. ZigBee网络基础
  20. 安卓手机自带的显示基站命令

热门文章

  1. 基于JAVA的网上订餐外卖系统(Java+MySQL)
  2. Qt编程之Xml文件的读取
  3. oracle字符串转换浮点数,c#中将字符串转换成带2位小数的浮点数
  4. android不设密码装证书,安卓4.0不设置锁屏安装根证书教程
  5. 三、VR视频播放器开发 ---- Android VR视频/Google VR for Android /VR Pano/VR Video
  6. DirectX12 3D游戏开发实践(龙书)第一章 向量代数
  7. 工作记录:IIS 报 Bad Request(Invalid Hostname)
  8. Android基础——从存储介质打开文档
  9. 7-3 城市间紧急救援(Dijkstra)
  10. Linux:文件创建时间如何修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