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全球卫星导航系统

GNSS:Global Navigation Satellite System
GPS: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24颗卫星、10m)
BDS:北斗系统、COMPASS(35颗卫星)
GLONASS:俄罗斯(24颗卫星、10m)
Galileo:欧盟(30颗 <1m)

二、GPS定位基本原理(借鉴GPS定位基本原理浅析

1、GPS定位数学模型
GPS定位,实际上就是通过四颗已知位置的卫星来确定GPS接收器的位置。

如上图所示,图中的GPS接收器为当前要确定位置的设备,卫星1、2、3、4为本次定位要用到的四颗卫星:

  • Position1、Position2、Position3、Position4分别为四颗卫星的当前位置(空间坐标),已知
  • d1、d2、d3、d4分别为四颗卫星到要定位的GPS接收器的距离,已知
  • Location 为要定位的卫星接收器的位置,待求

那么定位的过程,简单来讲就是通过一个函数GetLocation(),从已知的[Position1,d1]、[Position2,d2]、[Position3,d3]、[Position4,d4]四对数据中求出Location的值。用程序员熟悉的函数调用来表示就是:

Location=GetLocation([Position1,d1],[Position2,d2],[Position3,d3],[Position4,d4]);

一看到这个函数调用,程序员们就该来劲了:这些参数从哪里来?这个函数又是如何执行?由谁来执行的呢?立体几何还没有忘干净的可能还要问:为什么必须要4对参数呢?那下面我们就来一起探究一下。

1).Position1、Position2、Position3、Position4这些位置信息从哪里来?

实际上,运行于宇宙空间的GPS卫星,每一个都在时刻不停地通过卫星信号向全世界广播自己的当前位置坐标信息。任何一个GPS接收器都可以通过天线很轻松地接收到这些信息,并且能够读懂这些信息(这其实也是每一个GPS芯片的核心功能之一)。这就是这些位置信息的来源。

2).d1、d2、d3、d4这些距离信息从哪里来?

我们已经知道每一个GPS卫星都在不辞辛劳地广播自己的位置,那么在发送位置信息的同时,也会附加上该数据包发出时的时间戳。GPS接收器收到数据包后,用当前时间(当前时间当然只能由GPS接收器自己来确定了)减去时间戳上的时间,就是数据包在空中传输所用的时间了。

知道了数据包在空中的传输时间,那么乘上他的传输速度,就是数据包在空中传输的距离,也就是该卫星到GPS接收器的距离了。数据包是通过无线电波传送的,那么理想速度就是光速c,把传播时间记为Ti的话,用公式表示就是:

di=c*Ti(i=1,2,3,4);

这就是di(i=1,2,3,4)的来源了。

3).GetLocation()函数是如何执行的?

这个函数是我为了说明问题而虚构的,事实上未必存在,但是一定存在这样类似的运算逻辑。这些运算逻辑可以由软件来实现,但是事实上可能大都是由硬件芯片来完成的(这可能也是每一个GPS芯片的核心功能之一)。

4).为什么要必须要四对参数?

根据立体几何知识,三维空间中,三对[Positioni,di]这样的数据就可以确定一个点了(实际上可能是两个,但我们可以通过逻辑判断舍去一个),为什么这里需要四对呢?理想情况下,的确三对就够了,也就是说理想情况下只需要三颗卫星就可以实现GPS定位。但是事实上,必须要四颗。

因为根据上面的公式,di是通过c*Ti计算出来的,而我们知道c值是很大的(理想速度即光速),那么对于时间Ti而言,一个极小的误差都会被放大很多倍从而导致整个结果无效。也就是说,在GPS定位中,对时间的精度要求是极高的。GPS卫星上是用銫原子钟来计时的,但是我们不可能为每一个GPS接收器也配一个銫原子钟,因为一个銫原子钟的价格可能已经超过了这个GPS设备再加上使用GPS的这辆名贵汽车的价格。

同时,由于速度c也会受到空中电离层的影响,因此也会有误差;再者,GPS卫星广播的自己的位置也可能会有误差。其他等等一些因素也会影响数据的精确度。

总之,数据是存在误差的。这些误差可能导致定位精确度降低,也可能直接导致定位无效。GetLocation(函数)中多用了一组数据,正是为了来校正误差。至于具体的细节,我们就不用关心了,我们只要知道,多用一组数据,就可以通过一些巧妙的算法,消除或减小误差,保证定位有效。这就是GetLocation()函数必须用四组数据的原因,也就是为什么必须有四颗卫星才能定位的原因。

5).GetLocation()函数返回的位置信息怎样被GPS设备识别呢?

前面说在进行位置计算时都是用的空间坐标形式表示,但是对GPS设备及应用程序而言,通常需要用的是一个[经度,纬度,高度]这样的位置信息。那么我们可以想象,在GetLocation()函数返回位置结果前,可能会进行一个从空间坐标形式到经纬度形式的转换,我们不妨假设存在一个Convert(经纬度,空间坐标)这样的函数来进行这个转换。

6).单点定位与差分定位

实际上上面所说的只是定位原理中的其中一种,称为单点定位,或绝对定位。就是通过唯一的一个GPS接收器来确定位置。

目前定位精度最高的是差分定位,或称相对定位。就是通过增加一个参考GPS接收器来提高定位精度。

上面我们已经围绕一个虚拟的GetLocation()函数基本搞清楚了GPS定位的基本数学模型,对于编程而言,知道这些就足够了(其实不知道也不影响编程)。如果好奇心还没满足的话,我们继续了解一些GPS相关的背景知识。

2、GPS卫星是哪里来的?

(废话,当然是人发射的!地球人发射的!)

GPS(Global Position System,全球定位系统),全称为NAVSTAR GPS(NAVigation Satellite Timing And Ranging Global Position System,导航星测时与测距全球定位系统)。GPS是一个由美国国防部开发的空基全天侯导航系统,它用以满足军方在地面或近地空间内获取在一个通用参照系中的位置、速度和时间信息的要求。

1).GPS发展历程

  • 1957年10月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SputnikⅠ发射成功,空基导航定位由此开始
  • 1958年开始设计NNSS-TRANSIT,即子午卫星系统;
    1964年该系统正式运行;
    1967年该系统解密以供民用。
  • 1973年,美国国防部批准研制GPS;
    1991年海湾战争中,GPS首次大规模用于实战;
    1994年,GPS全部建成投入使用;
    2000年,克林顿宣布,GPS取消实施SA(对民用GPS精度的一种人为限制策略)。

2).美国政府的的GPS策略

  • 两种GPS服务:
    SPS--标准定位服务,民用,精度约为100M;
    PPS--精密定位服务,军用和得到特许的民间用户使用,精度高达10M.
  • 两种限制民用定位精度的措施(保障国家利益不受侵害):
    SA--选择可用性,认为降低普通用户的测量精度,限制水平定位精度100M,垂直157M(已于2005年5月1日取消);
    AS--反电子欺骗。

3).其他卫星导航系统

  • GLONASS(全球轨道导航卫星系统),前苏联
  • Galileo-ENSS(欧洲导航卫星系统,即伽利略计划),欧盟
  • 北斗导航系统,中国

3、GPS系统的构成

GPS系统=空间部分+控制部分+用户部分

 

1).空间部分

GPS空间部分主要由24颗GPS卫星构成,其中21颗工作卫星,3颗备用卫星。24颗卫星运行在6个轨道平面上,运行周期为12个小时。保证在任一时刻、任一地点高度角15度以上都能够观测到4颗以上的卫星。

主要作用:发送用于导航定位的卫星信号。

构成:24颗卫星=21颗工作卫星+3颗备用卫星

2).控制部分

GPS控制部分由1个主控站,5个检测站和3个注入站组成。

组成:GPS控制部分=主控站(1个)+监测站(5个)+注入站(3个)

作用:监测和控制卫星运行,编算卫星星历(导航电文),保持系统时间。

  • 主控站:从各个监控站收集卫星数据,计算出卫星的星历和时钟修正参数等,并通过注入站注入卫星;向卫星发布指令,控制卫星,当卫星出现故障时,调度备用卫星。
  • 监控站:接收卫星信号,检测卫星运行状态,收集天气数据,并将这些信息传送给主控站。
  • 注入站:将主控站计算的卫星星历及时钟修正参数等注入卫星。

 

分布情况:

  • 主控站:位于美国科罗拉多州(Calorado)的法尔孔(Falcon)空军基地。
  • 注入站:阿松森群岛(Ascendion),大西洋;迭戈加西亚(Diego Garcia),印度洋;卡瓦加兰(Kwajalein),东太平洋。
  • 监控站:1个与主控站在一起;3个与注入站在一起;另外一个在夏威夷(Hawaii),西太平洋。

3).用户部分

GPS用户设备部分包含GPS接收器及相关设备。GPS接收器主要由GPS芯片构成。

如车载、船载GPS导航仪,内置GPS功能的移动设备,GPS测绘设备等都属于GPS用户设备。

组成:主要为GPS接收器

作用:接收、跟踪、变换和测量GPS信号的设备,GPS系统的消费者。

GPS定位是目前最为精确、应用最为广泛的定位导航技术,以后将会成为每一个移动设备的标配之一。现在的中高端只能手机,有相当一部分已经配备了GPS硬件。那么针对GPS定位的开发技术也将成为一项主流常规技术。

卫星定位与导航相关知识的整理相关推荐

  1. redis相关知识记录整理

    一.分布式锁的作用: 同一时间只允许一个用户操作, 一般情况下,我们使用分布式锁主要有两个场景: 避免不同节点重复相同的工作:比如用户执行了某个操作有可能不同节点会发送多封邮件: 避免破坏数据的正确性 ...

  2. STM32 USB相关知识扫盲

    STM32 USB相关知识扫盲 目录 STM32 USB相关知识扫盲 1.基础知识 2.电气属性 2.1 数据线 2.2 USB主机是如何识别设备是高速设备/全速设备/低速设备? 3.USB设备分类 ...

  3. Redis面试题相关知识整理

    Redis面试题相关知识整理 1.Redis的应用场景 2.Redis的特点 3.Redis对各种数据类型的操作 4.Redis的持久化机制 5.Redis的缓存穿透/缓存击穿/缓存雪崩问题 6.Re ...

  4. 【转】医学影像处理相关知识整理(一)

    转自:医学影像处理相关知识整理(一) - 知乎 Segmentation to RT structure 近日做医疗影像处理相关的内容,感慨于这方面资料不全.散碎,遂记录自己获得的一些资料以供日后查阅 ...

  5. keil C对lib封装库反汇编成C语言,Keil软件“C语言”及“汇编”混编 —— 相关知识整理.doc...

    Keil软件"C语言"与"汇编"混编 相关知识整理 用Keil在C中嵌入汇编1 在Keil中嵌入汇编2 介绍直接嵌入汇编代码的方法4 采用汇编可能会有的好处5 ...

  6. MySQL索引相关知识整理学习

    MySQL索引相关知识整理学习 前言 一.MySQL索引 哈希索引 B+树索引 B+树的优点 聚簇索引 非聚簇索引 聚簇索引和非聚簇索引的特点及区别: 二.特殊类型的索引 1.覆盖索引 2.联合索引 ...

  7. (转载)技术族谱:软件开发相关知识体系的整理心得(图)

    每隔一段时间,就会收到些类似的消息: 怎么学好软件开发? 我已经学完了A,我接下来该学B还是C? 其实这样的问题,真的是一言难复.如何学习,是一个很复杂的话题,尤其是眼下业内的技术名词日新月异,乱花迷 ...

  8. keil c语言pdf,Keil软件“C语言”与“汇编”混编 —— 相关知识整理.pdf

    Keil软件"C语言"与"汇编"混编 -- 相关知识整理.pdf Keil 软件软件C 语言语言与与汇编汇编混编混编 相关知识整理相关知识整理 用 Keil 在 ...

  9. android 最全 图片相关知识整理

    android 最全 图片相关知识整理 图片基础知识梳理 图片基础知识梳理(1) - ImageView 的 ScaleType 属性解析 图片基础知识梳理(2) - Bitmap 占用内存分析 图片 ...

最新文章

  1. 零基础入门学习Python(32)-丰富的else语句及简洁的with语句
  2. 中国数学相比与西方数学为什么会处于劣势?
  3. php云人才系统调用,PHP云人才系统3.0正式发布
  4. high speed train is awesome
  5. Java十六进制浮点文字
  6. python面试题(5)--- 检测 字符串 是否可以转换成 数字
  7. 我见过太多PhD,精神崩溃、心态失衡、身体垮掉、一事无成
  8. python项目实践_python实践项目
  9. spring多数据源分布式事务的分析与解决方案
  10. 孙鑫MFC笔记之十五--进程间通信
  11. Excel图表快捷操作小技巧
  12. USB转RS485串口电路设计
  13. stata中计算公式命令_stata 计算命令:
  14. stm32中用到的实时系统_南京理工大学谢云云、谷志强等:光储系统如何在实时市场中获得更高的收益?...
  15. 关于.Net的面试遐想
  16. Java判断某天是这一年的第几天
  17. Visual Studio 快速统一设置项目属性(以VS2017为例)
  18. Corona SDK 游戏开发引擎介绍
  19. JS创建26个小写字母数组
  20. Python基础之集合set操作

热门文章

  1. c语言编码7 3循环码码组,7,3循环码.doc
  2. dx12 龙书第九章学习笔记 -- 纹理贴图
  3. macos终端美化_关于macOS终端美化的最轻松的指南Z Shell中的速成课程
  4. P1196 [NOI2002] 银河英雄传说(带边权并查集)
  5. 职场:如何判断自己的性格类型,DISC测评
  6. 89c51电话按键c语言代码,基于AT89C51单片机电话拨号系统设计.docx
  7. 【Luenberger Observer】龙贝格观测器及示例Matlab仿真
  8. js实现 todoList
  9. 区块链数据的价值体现方式
  10. 用旧弃的Android智能手机变为电脑WIFI摄像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