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乙

近十年的中国文坛,“70后”作家无疑是最尴尬的一群人,他们很难摆脱“60后”作家的影子,因为“60后”作家太强大了,几乎遮盖了文坛的半个天空。况且“70后”作家在他们的创作初期还是以女性为主体,正所谓阴盛阳衰,诸如卫慧、棉棉、尹丽川、周洁茹、金仁顺、朱文颖、魏微等。前面几位已经多年没有新作问世,后来又有了盛可以、鲁敏、乔叶和安妮宝贝。

不幸的是,在她们刚刚踏上文坛,就遭受了重创。《上海宝贝》(卫慧)和《糖》(棉棉)被查禁或被点名,扼杀了她们初出茅庐的才华和锐气。虽然这两部小说不能完全代表“70后”的水准,但却是对“70后”作家的一个整体打击。还没等他们重振旗鼓,“80后”就突然浮出水面,占据了本应属于他们的地盘。“70后”被夹缝在两个代际之间,无法形成气象。“60后”几乎把持了文坛,他们有地位、有资历和成就感,“80后”后生可畏,他们有读者、还有商业价值。而“70后”的商业价值,除安妮宝贝一支独秀外,多数都无法与“60后”和“80后”抗衡。后来出现了一个叫路内的作家,他相继出版了长篇小说《少年巴比伦》和《追随她的旅程》,还有最新一部《云中人》1。但他更多地传承了“50后”作家王小波的衣钵,只不过他把叙事背景放在了九十年代,但是他准确地把握住了那个时代青年人的迷乱和躁动,颇受“80后”作家的推崇,代表了“70后晚期”作家的取向。李师江应该是“70后”作家中元老级的人物,他本是“下半身”诗人,后来写了两部极端另类的小说《比爱情更假》和《她们都挺棒的》,这些作品在反叛的意义上应该超越了《上海宝贝》,之后他开始皈依传统,写了《福寿春》这样纯乡土纯写实的作品。这或许可以看作“70后”作家经过九十年代以来的喧嚣与沉寂之后,经过思想的积累和自省,开始真正收获的一个前兆。还有就是冯唐的突然成名。其实早在十多年前,他就出版了很有个性的长篇小说《万物生长》和《十八岁给我一个姑娘》,但是直到2011年他写了富有争议的长篇小说《不二》2 之后,才真正被读者和文坛发现并承认。

 冯唐

或许是因为“60后”作家开始显现疲软之态,或许是“80后”作家从往日的热闹和被宠开始冷静反思自身,我们才开始回过头来重新认识“70后”和他们的价值。随着盛可以的长篇小说《北妹》3 再版,并被英国企鹅出版社购买版权,随着冯唐的长篇小说《不二》在读者中广泛流传,随着安妮宝贝的长篇小说《春宴》4 创纪录的印数,“70后”作家终于开始大显身手,扬眉吐气。但是最让我兴奋的却是一个叫做阿乙的作家,一个被北岛称为“近年来最优秀的汉语小说家之一”5 的“70后”文学才子的横空出世。

   盛可以

说起阿乙,我虽至今未曾与他谋面,但是看了他几个中短篇和长篇之后,印象非常深。他1976年出生,但差不多35岁才真正成名,期间做过警察、秘书和编辑。他的第一本小说集《灰故事》出版于2008年,并未引起人们的注意,而小说集《鸟看见我了》、随笔集《寡人》6 以及长篇小说《下面,我该干些什么》7 的出版,让他接连获得了《人民文学》《联合文学》和华语文学传媒大奖年度最具潜力新人等众多的奖项,使其成为“70后”作家中最受瞩目的一匹黑马。他的中篇小说《意外杀人事件》和《情人节爆炸案》尤其让我震惊。有人说他深受法国作家加缪的影响,但是谁没读过加缪的小说,而他却能将这些阅读和影响与自己的经验以及中国荒谬的现实真切地结合起来,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文学气场。我们知道,社会的急剧变化,信息的爆炸性蔓延,生活的奢侈化零碎化,还有新媒体对我们的影响,这些都深刻地改变了我们的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社会的分化,贫富的差距已经到了不可逆转的状况,电视、报纸、微博充斥着官僚、企业家、影视体育明星等等,这些人成了整个社会和时尚的主流。在微博上一个明星随便写一句话,甚至晒一张生日照片,就能有成百上千的转发和评论,而身陷底层,被社会和公众抛在角落的小人物们却处在焦虑、困惑、无奈、挣扎和绝望之中不可自救。阿乙的小说恰恰关注的是这样一群小人物和他们的存在遭际,内中充满了对社会的批判和悲愤之情,比如《情人节爆炸案》,这篇小说非常让人揪心,它记述了一个哀伤、绝望和毁灭的故事。一个在人生中失去一切,在社会上没有立锥之地的小人物,最后用爆炸的殉葬方式企图唤起整个社会的反应。小说以警察和验尸官冷静推理的叙述视角,一步步地证明一个普通的年轻人是如何被逼上不归路的。小说中有这样一句话:“面子这东西,对有面子的人来说算不了什么,对从来没有的人来说,却很重要。” 8 当一个人活着比死还要痛苦的时候,他只能选择极端的方法解决问题或解决自己。所以,对弱势群体的关怀永远是我们当下社会的一个非常紧迫的问题。

   安妮宝贝

由此我想到我们很多更年轻的作家,他们无视社会的变化,依然迷恋于自己的个人化的经验和情绪,缺乏将自我的经验与社会的进程以及更深刻的人生命题结合起来,过多地纠缠于肤浅的自恋和自怜之中。在这一点上,阿乙的写作值得我们肯定和研究。我非常欣赏他的写作状态,他在一篇创作谈《小说的合法性与危险》9 中,将自己的写作过程比做“一个满身油污的修理工躺在汽车底下拿着手电与钳子不停地查看”,这种状态让我想起美国作家雷蒙德·卡佛,它肯定比每天端着咖啡泡在咖啡馆里的打字的作家更懂得这个已然面目全非的世界。

“70后”作家中还有几部作品我必须提及,盛可以的《道德颂》《留一个房间给你》10《死亡赋格》11,冯唐的《天下卵》12《如何成为一个怪物》13,鲁敏的《九种忧伤》14,曹寇的《屋顶长的一棵树》,朱文颖的《莉莉姨妈的细小南方》15,李师江的《哥仨》16,阿丁的《寻欢者不知所终》,还有一位成名很早的1979年出生的石一枫,他刚刚出版的《我妹》17 也值得一读。盛可以的长篇小说《死亡赋格》是一部大胆之作,它将幻想性与寓言性结合起来,让我们想起那部伟大的政治讽喻经典《1984》。这部长篇小说,它的意义或许只有10年后才会让我们真正认识。李师江的最新长篇《哥仨》则是他几年前回归传统的乡村叙事之后的一次叛逃,他重新将辛辣的笔触深入人性的“赘肉”,写出了我们的人生的各种“猥琐”。鲁敏的《九种忧伤》是将现实荒诞化的作品,其中《不食》里的人物看似离我们的生活很近,却让我们惊恐地预感未来之后的我们。鲁敏的文字很轻,而她思考却很沉重。

2011年台北,我与台湾两个“70后”作家胡淑雯、陈雪

最后,我还想了到两位台湾的“70后”作家,一个是胡淑雯,另一个是陈雪。胡淑雯写了小说《哀艳是童年》18《太阳的血是黑的》19,但由于各种原因,她的书还没有在内地出版。我曾在一篇文章中对其有过评点,这里就不在赘述。陈雪的长篇小说《陈春天》20 和《附魔者》21 去年就有了简体字版,但却未引起读者和评论界的足够重视,让我感到意外。如果非要将她与内地的女作家比较,我以为她和徐小斌、林白、虹影等作家更为接近,且难分伯仲。她的《附魔者》我非常喜欢,文字凝重而又疯狂,揭示了爱的魔性力量。她对性与爱的感触之细腻令人称道。正如台湾作家骆以军对该书的评价:“我想台湾小说或不曾有将‘性’展演得如此纯粹、妖异、美丽——除了舞鹤之外——却有具有毁灭之神狰狞之脸的恐怖力量的书写了。”22 她的最新长篇小说《迷宫中的恋人》23 则是一部同志之爱的神话。小说以自传的叙述方式,将写作推向“自毁与自我创生”(台湾作家童伟格语)24 的极点,这种彻底性的写作姿态在我们内地女作家中也是凤毛羚角。

2012年台北,我与陈雪在台北作家经常聚会的酒吧

注释:

1、《云中人》路内著,浙江文艺出版社2012年2月出版

2、《不二》,冯唐著,香港天地图书有限公司2011年7月出版

3、《北妹》,盛可以著,天津人民出版社2011年1月出版

4、《春宴》,安妮宝贝著,湖南文艺出版社2011年8月出版

5、《鸟看见我了》,阿乙著,百花洲文艺出版社2011年10月出版

6、《寡人》,阿乙著,重庆大学出版社2011年8月出版

7、《下面,我该干些什么》,阿乙著,浙江文艺出版社2012年2月出版

8、见《鸟看见我了》

9、见《文艺报》2013年1月7日

10、《留一个房间给你用》,盛可以著,北京燕山出版社2012年11月出版

11、《死亡赋格》,盛可以著,台湾印刻文学生活杂志出版有限公司2013年2月

12、《天下卵,冯唐著,花城出版社 2012年12月出版

13、《如何成为一个怪物》,冯唐著,新星出版社2011年9月出版

14、《九种忧伤》鲁敏著,花城出版社2013年3月出版

15、《莉莉姨妈的细小南方》,朱文颖著,作家出版社2011年4月出版

16、《哥仨》,李师江著,花城出版社2013年3月出版

17、《我妹》,石一枫著,外文出版社2013年3月出版

18、《哀艳是童年》,胡淑雯著,台湾印刻文学生活杂志出版有限公司2006年11月

19、《太阳的血是黑的》,胡淑雯著,台湾印刻文学生活杂志出版有限公司2011年11月

20、《陈春天》陈雪著,新星出版社2012年8月出版

21、《附魔者》陈雪著,台湾印刻文学生活杂志出版有限公司2009年4月

22、见《附魔者》

23、《迷宫中的恋人》陈雪著,台湾印刻文学生活杂志出版有限公司2012年2月

24、见《迷宫中的恋人》

(已发《文汇读书周报》2013年6月7日)

“ 70后”作家:从尴尬自省到扬眉吐气相关推荐

  1. 九十年代以来的文学事变与60后70后80后作家的写作之三

    作家安妮宝贝 70后:尴尬的一代,可望后发制人 胡野秋:说了80后之后,我觉得要跳回到我刚才说的70后.不光是你,我注意到国内的几乎所有的或者说绝大部分的评论家,都忽视了七十年代出生的作家,像70后有 ...

  2. 九十年代以来的文学事变与60后70后80后作家的写作之一

    编者按:这是2009年5月1日我与深圳著名文化学者胡野秋在"深圳晚8点"活动中的一次文学对话.回顾了我从九十年代以来所主张和参与的几个文学事件,并重点比较和思考了60后.70后和8 ...

  3. 《北妹》:中国七零后作家的一次火山喷发(答记者问)

    1,您是如何留意到盛可以及其创作的?是她在哪个方面的特质或者特点很突出呢? 答:我很早就知道盛可以,但是真正读她的作品是从<道德颂>开始的,当时我被她对人性尤其是男性的思考和揭示深深地震撼 ...

  4. 阿里巴巴一位 70 后程序员的 26 个职场感悟!

    © -PinkCuty 在上周末阿里巴巴中间件举办的APM深度交流技术沙龙上,出现一位白发高龄程序员,一个本子.一支笔.一台笔记本,正记录着台上80后和90后开发者分享的分布式系统下的压测.监控和可用 ...

  5. 一位 70 后程序员的 24 个职场感悟

    [回复"1024",送你一个特别推送] 在这是来自于阿里巴巴技术专家至简的一篇文章,首发于阿里中间件,这是一篇非常值得阅读的一篇文章,值得对自己程序员生涯有疑惑的人一读. 这些年总 ...

  6. “80后”作家应扮演更重要的角色

    曾经在<北京文学>月刊社做副主编,现在做文学批评家和图书策划人,在他的眼里,新生代作家是文学的未来,也是文学不会消亡的保证.他对新生代的关注是一贯的.他策划过"60年代出生作家小 ...

  7. B站陈睿:70 后也正在爱上哔哩哔哩

    5月28日,第七届中国网络视听大会在成都正式召开.哔哩哔哩董事长兼CEO陈睿出席并发表题为<守正创新,激发内容新活力>的主题演讲,他表示在过去的三年当中,更广大年龄层和区域的用户正在爱上哔 ...

  8. 70后将实现永生?!这个研究一出来,全世界都炸了!

    2015年,一本关于人类未来预测的出版读物,引起了世界的轰动. 那就是尤瓦尔·赫拉利所著的--<未来简史>. 尤瓦尔在书中所阐述的关于人类永生的理论和算法, 立刻受到了世界范围内激烈的讨论 ...

  9. 70后、80后、90后程序员区别极端版

    (1)技术前景 70后:搞技术不如养猪 80后:技术必须带来收益 90后:代码写得好就是高手 (2)学习技术 70后:根本没空学技术 80后:移动应用赚不到钱 90后:PHP为何物? (3)爱好 70 ...

最新文章

  1. 软件工程心理学之---让客户知错,但不能向你发怒
  2. LINUX常用命令(基础)
  3. 当redis执行flush操作后的补救措施
  4. 【网络】解决‘ipconfig不是内部或外部命令,也不是可运行的程序
  5. 标记-整理(Mark-Compact)
  6. 未公开接口主要指以下哪几类_Java8的 Stream 函数式接口,你了解多少?
  7. 2021 icme_2021第十届制造工程与工艺国际会议(ICMEP 2021)
  8. Python __slots__ 作用
  9. 多线程售票demo,用ReentrantLock实现
  10. 【程序设计】变量名的命名原则
  11. 怎么查redis 中的 cache_20、springcloud如何使用spring-cache
  12. ae插件form_四分钟了解全网最受欢迎的10大AE插件
  13. 浅谈LSTM对于周期时间序列数据的预测
  14. AndroidMPChart——BarChart
  15. 北京35岁程序员失业,感叹:还是去卖煎饼果子吧~
  16. 数据库范式的经典例题,what are you 弄啥嘞?
  17. 视频:忆童年有摇杆,《暗黑破坏神3》街机版演示
  18. 数据分析师需要考试或考证吗?
  19. MODIS标准数据产品分级
  20. Asp.net 中将文字写入图片中

热门文章

  1. Ruby on Rails 终极部署方案 nginx+mina+puma
  2. 条码软件调用ERP系统
  3. POJ 2513 Colored Sticks
  4. c语言循环结成绩统计,学生成绩统计C语言实现
  5. JS实现刷新iframe的方法
  6. Linux系统自动备份脚本,供参考的Linux系统中自动执行分段备份脚本
  7. Aerodynamic CodeForces - 1300D(计算几何判断是否为中心对称图形)
  8. 黑白树(牛客网+树形dp)
  9. 12. Excel数据可视化看板--动态销售月报看板
  10. Android NDK各版本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