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来源于转载,如作者有版权疑问,可联系czroot@139.com,我将尽快给予删除。

第一部分 明天太阳如何升起:从“云”开始

1.1  云中掠影

什么是云?
如果你去查各家厂商的定义,那真是千奇百怪,婀娜多姿,这也恰好说明这个产业不成熟,连定义都不清晰。
传统操作系统厂商口里的云,就是云操作系统,如MicroSoft,通过一个软件平台,能够实现管理广域网上的各种IT资源,希望把操作系统从PC扩展到网络,并且提供类似Webservice的服务;

传统的存储厂商,如EMC,则是希望通过虚拟化技术,把存储资源的结构重整,一方面,是希望建立私有的IDC,集中提供计算能力;另一方面,却也声称原来分散的存储资源,要尽量挖掘,让僵尸资产效率最大化;

传统的IT综合厂商,比如IBM,则声称云计算是刀片服务器+集装箱式存储和中间件的整合体,所以,IBM最擅长的依然是卖“方案+概念”,比如,智慧城市是物联网也是云,企业IT设施的重构也是云;

传统厂商当中,本来很抗拒云概念的Oracle也开始调转枪口,人云亦云,此一时、彼一时,收购了没落贵族Sun之后,Oracle发现SAP也在ERP上大搞云计算概念;还不得不看到,传统关系型数据库正在弱化,NoSQL正在成为新的趋势之一。

思科,介于新旧之间的电信设备商,一家以收购见长的收购大师,在2011年开始承认他的消化不良,这是因为新的收购在业务模式上面临着困境。WebEX也许是一笔好生意,但是,云计算在思科眼里,还只是网络电话、统一通信;华为把思科选为云竞争对手,恐是“自知之明”,还是“醉醉翁之意不在酒”?

嗯,看看新兴厂商的概念。

说起新兴厂商,首先还是要谈下SalesForce,这家本来以差异化进军CRM市场的小企业,居然慢慢探索出一条新路,就是为大量的中小企业,提供在线的管理软件服务!当年风声水其的Siebel、PeopleSoft已经被巨头鲸吞,这家不起眼的企业,却成为云领域的创新者。

RackSpace,NetApp,你们本来不是一对,NetApp这家存储厂商,很早就开始开拓分布式存储的市场,但是很长时间都在一群巨兽的夹击之下,直到云计算时代,似乎才走到了舞台中央;RackSpace,其实,你是真正的创新者,出租数据存储,是新型的运营商,好在你不寂寞,硅谷里这种新型运营商不在少数。

怎么可以不说说苹果,从最开始想从Mail作云之后,还以为你不过是Gmail的翻版,但是,AppStore才是真正的云计算,而且是运营商型的云计算,甚至你无需太多硬件,只是构建了一个应用程序的出租平台;

与AppStore异曲同工的是NetFlix,这家网络电影出租公司,绝不仅仅是一个P2P,不是BitTorrent,不是eDonckey,它是一种新的业务模式;而且,它敢于将自己的存储和计算包给Amazon!它相信新的业务模式就是竞争力,这是基于云的创新者。

不错,不能忘记这对冤家:Google VSFaceBook。Google无疑很早就介入了云计算,从Gmail开始,到Google Docs,无疑都是云计算的产品,但是,Google最核心的恐怕还是其封闭的、不可告人的数据中心,《指环王》、《勇敢的心》似乎都偷窥过其一斑;

FaceBook,确实有一位伟大的创业天才,那个崇拜比尔盖茨的天才,它却计划要开放巨大IDC的秘密,也许Google通过免费战略打败了老巨头,FaceBook将进一步通过免费战略,甚至连IDC技术都开放,来打败Google,施密特代表Unix势力向MicroSoft复仇之魂,扎克伯格将为其偶像复仇?

是的,还有一个真正的巨头,没有露面,那就是Amazon,云领域迄今最领先的Master,贝索斯,这个矮小的光头男人,从卖书起家,他可没时间和大摩女吵架,而是最早介入了云计算领域;不得不说,Amazon的S3是目前口碑最好、最成熟的云计算,是将WebService类应用发挥到最好的企业。

尽管,2011年的一次宕机世故,让它丢失了一些客户,但是,我们要相信,领先的生产力,终究会取得胜利,而所谓的安全问题,从来只能延缓其进步的步伐,在云计算领域,我们仰望Amazon,不说因为它不可超越,而是因为它敢于自我超越,从一个网络书商,到网络百货,再到一个IT技术密集的企业,成为云计算的领先者,Amazon=云创新。

浮光掠影,蜻蜓点水之后,我们看看云到底是什么?

转载于:https://blog.51cto.com/chenju/586174

电信业的100个随想相关推荐

  1. 韦乐平在信息港论坛上谈电信技术发展趋势

    韦乐平在信息港论坛上谈电信技术发展趋势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8月01日 09:34 中国信息产业网-人民邮电报   CNII网讯 被誉为通信信息业界"财 ...

  2. 电信业降薪可能并不完全是空穴来风

    电信业降薪可能并不完全是空穴来风 此前有报道称,国资委要求今年起,中国移动从集团层面到所有地方分公司,统一对员工降薪,薪酬将连降5年,每年递减10%.对于这个说法国资委一脸无辜,国资委新闻处处长苏桂峰 ...

  3. 80亿美元侵权诉讼的随想

    最近有个有意思的新闻,甲骨文公司诉讼谷歌侵权,索赔80亿美金的一个案例,历经十年,几经反复,终于落下帷幕,最后谷歌大获全胜. 我看到一则微博点评,还是很值得分享的.摘图如下,(公众号图片上传限制,我做 ...

  4. 数据科学入门三个月的一些随想

    原文首发于简书于[2018.05.30] 这个学期旁听了统数学院的三门课:马景义老师的[数据挖掘],刘苗老师的[时间序列分析],李丰老师的[统计计算]. 我以前说,没有数学的日子里,我的生活中只剩下了 ...

  5. 2016年中国电信业发展趋势:管道价值回归与重塑

    管道价值重新回归电信业主流话语权 对做管道这件事情,运营商不再自卑,这是2016年最为积极的变化,面对互联网"迭代思维"和"用户体验"的狂轰滥炸,中国乃至全球的 ...

  6. 2006年中国软件收入规模前100家企业名单(转自sina)

    2006年5月26日,信息产业部经济体制改革与经济运行司在北京梅地亚中心召开"2006年中国软件收入规模前100家企业信息发布暨软件产业研讨会",揭晓了2006年中国软件收入规模前 ...

  7. [JAVA VC] 短网址生成,HTTP请求,随想

    关于 短网址:         最近比较流行短网址,所谓短网址,就是通过算法把长网址转换成短字符,然后映射到短网址服务器缓存或数据库里.当访问短网址的时候自动从数据库里取出映射的原网址.        ...

  8. 杂谈随想第003篇:博客访问量突破两万了

    我曾经在<杂谈随想第002篇:博客访问量破万的想法>文章的最后说过,"我计划在我的博客访问量每增长一万时,来抒发一下感想,总结过去,展望未来".那天是2014年的11月 ...

  9. 草蟒“逗号表”模块介绍及中文命名随想

    草蟒"逗号表"模块介绍及中文命名随想 草蟒是 Python 汉化版中文编程语言.近日,草蟒开发者老吴完成了"逗号表"模块的创建,下面对其加以介绍. " ...

最新文章

  1. Nature Genetics:每年造成7亿人感染的酿脓链球菌的致病机制
  2. 大道至简第四章流于形式的沟通——读后感
  3. 百度智能云开物再收“一个奖状”
  4. SQL中两个表的某列相减
  5. linux软件安装非系统盘,linux操作系统可不可以像安装windows软件一样在windows系统下的硬盘上安装...
  6. python 全局解释器锁_python全局解释器锁(GIL)
  7. Android 记忆卡片游戏 记忆力 Android游戏 Android记忆卡片游戏源代码
  8. 移动技术发展有点跑偏
  9. java用户登录窗口怎么删除_JAVA图形界面用户登录后如何关闭登录的对话框
  10. mysql+sqlplus命令找不到_SQLPLUS命令技巧
  11. qq互联android sdk,QQ互联API列表 - YangJunwei
  12. Assembler如何把跳转汇编变成机器码的(一)
  13. Ubuntu如何清理系统垃圾
  14. CSS3与页面布局学习总结(四)——页面布局大全
  15. day18-正则表达式
  16. python使用moviepy对视频提取音频和增加音频
  17. 日本政府部门敏感数据泄露,至少76000个专有信息被窃取
  18. java模拟运动,java线程赞助以及并发框架模拟运动员跑步比赛
  19. 2020年美亚杯电子数据取证大赛-个人赛
  20. python安装第三方库时找不到“cl.exe”的解决方法(Win10系统)

热门文章

  1. mysql gtid 备份恢复_MYSQL数据库备份恢复
  2. mysql standalone模式_Boss7 Standalone模式开发配置
  3. 互联网晚报 | 12月23日 星期四 | 芒果TV将上调会员价格;小红书宣布月活达2亿;荣耀首款折叠旗舰荣耀MagicV官宣...
  4. 2021快手男性消费用户洞察
  5. 为什么长视频没有强算法推荐的产品
  6. B端产品中,Web端表单如何设计
  7. Arrays类中的fill(用于填充数组)
  8. 鲲鹏服务器的作用,眼见为实,华为鲲鹏架构服务器生态大揭秘
  9. 客座编辑:崔辰州(1976-),男,博士,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研究员、硕士生导师,国家天文台信息与计算中心主任...
  10. 【2016年第5期】跨社交媒体网络大数据下的用户建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