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理 | 佩奇

公开信编译 | DeepTech(deeptechchina)

出品 | 区块链大本营(blockchain_camp)

Tim Berners-Lee(蒂姆·伯纳斯·李),万维网之父。

1989年3月12日,33 岁的英国科学家 Tim Berners-Lee 发明了万维网。

我只要把超文本系统和传输控制协议、域名系统结合在一起,然后,哒哒!就有了万维网...它需要比如超文本系统、互联网和多种字体的文本对象等技术,大部分都已经设计出来了。我需要做的只是把它们结合在一起。”

「这个结合」从此改变了人类沟通的方式,为人类敲开了信息时代的大门。

30年后,2019年3月12日。Tim Berners-Lee 在纪念万维网诞生30周年的活动前夕发表了一封公开信,他重新审视了对互联网的看法,他认为互联网已丧失最初的精神,长尾效应已经失效,“我创造了它,也可以摧毁它”。而这次他拿起了另一种武器——开源去中心化网络平台 Solid

那么,Tim 在公开信中说了什么?去中心化网络平台 Solid 是一个怎样的项目?Tim 能否亲手摧毁如今这个已经“失控的野兽”呢?

公开信:30年过去了,下一站在哪?

Tim Berners-Lee 马萨诸塞州剑桥市麻省理工学院办公室

( 来源:CERN)

以下为 Tim Berners-Lee 在万维网诞生30周年前夕发表的公开信,内容由 DeepTech 深科技(ID:deeptechchina)翻译并授权:


今天,距离我最初提出建立一个信息管理系统( information management system,也就是当今互联网雏形)已经过去30年了,世界上有一半的人都可以上网。这是一个值得庆祝的时刻,我们已经走了很长的路,但同时,这也是一个能让我们反思还能走多远的机会。

互联网扮演着公共广场、图书馆、诊所、商店、学校、设计工作室、办公室、电影院、银行等等各种角色。当然,随着每一个新功能的增加、每一个新网站的出现,上网用户和未上网用户之间的鸿沟越来越大,让所有人都能使用网络也变得更加迫切。

虽然互联网创造了很多机会,让边缘化群体发出了自己的声音,让我们的日常生活变得更容易,但同时它也为骗子创造了机会,让那些散播仇恨的人发出了声音,让各种犯罪行为更容易发生。

在各种互联网被滥用的新闻报道的背景下,许多人感到害怕和不安,他们不确定互联网是否真的是一种好的力量,这是可以理解的。但是考虑到互联网在过去 30 年里发生的巨大变化,如果认为互联网在未来 30 年里不会变得更好,那也太悲观和缺乏想象力了。如果我们现在放弃为建设一个更好的互联网而奋斗,那么网络就不会让我们失望。

要解决任何问题,我们必须清楚地理解它们。

我认为影响当今互联网功能失调的3类原因是:

  • 故意、恶意的意图;例如,有国家支持的黑客攻击、犯罪行为和网络骚扰。

  • 在牺牲用户价值的情况下,产生不当激励的系统设计;比如基于广告的收入模式,在商业上奖励点击,诱导虚假信息的病毒式传播。

  • 好设计带来的意想不到的负面后果;比如愤怒和两极分化的语气以及在线讨论的质量。

虽然第一类情况是不可能完全根除的,但我们可以创建法律和代码最大程度地限制这些行为,正如我们在离线时所做的那样。第二类情况需要我们重新设计系统,改变激励机制。最后一种情况要求研究人员了解现有系统,并为可能的新系统建模,或对现有系统进行调整。

我们不能只责怪政府、社会或人格。当我们追逐这些问题的症状而不是关注其根本原因时,简单的对策可能会耗尽我们的精力。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们需要齐心协力,以一个全球网络社区出谋划策。

在人类的关键时刻,我们的先辈们挺身而出,为更美好的未来共同努力。通过《世界人权宣言》,不同的人民群体能够就基本原则达成一致。通过《海洋法》和《外层空间条约》,我们为共同利益保留了新的疆域。同样,现在世界正在随着互联网发生改变,我们也有责任确保它成为一项人权,并为公众利益服务。这就是为什么互联网基金会正在与政府、公司和公民合作,建立一个新的互联网契约。

这份契约是在里斯本的互联网峰会上发布的,它汇集了一群一致认为我们需要建立明确的规范、法律和标准来支撑互联网的人。支持该决议草案的人都赞同其开始原则,并正在共同制定不同领域的具体承诺。没有组织会单独做这件事,所有的意见都将被尊重。政府、企业和公民都在做出相应的贡献,我们的目标是在今年晚些时候取得成果。

政府必须为数字时代制定法律法规。这些法律法规必须确保市场保持竞争、创新和开放。政府有责任保护人们在网上的权利和自由。我们需要政府内部的公务员和官员,在私营部门的利益威胁到公共利益时,采取行动并站出来保护开放网络。

企业必须做得更多,确保其追求短期利润的行为不会以牺牲人权、民主、科学事实或公共安全为代价。平台和产品的设计必须考虑隐私、多样性和安全性。今年,我们看到一些科技员工站出来呼吁更好的商业实践。我们需要鼓励这种精神。

最重要的是,公民必须让企业和政府对他们做出的承诺负责,并要求他们尊重互联网,让互联网作为一个以公民为核心的全球社区。如果我们推选的政客们不捍卫自由和开放的网络;如果我们不为网上建设性健康对话做贡献;如果我们继续同意而不要求我们的数据权利得到尊重, 我们就是在放弃自己监督政府的责任。

为互联网奋斗是我们这个时代最重要的事情之一。今天,世界上有一半的人在上网。现在,要确保另一半人不掉队,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迫切。每个人都要为推动充满平等、机遇和创造力的网络做出贡献。

互联网契约不是一个快速修复的列表,而是一个理解人类与在线社区关系如何转变的过程。它必须足够清晰,能够充当前进道路启明星,但又必须足够灵活,能够适应技术快速变化的步伐。这是我们在数字时代从青少年到更成熟、更负责任、更包容的未来的旅程。

网络是为每个人服务的,我们共同拥有改变它的力量。想要改变并不容易。但是,如果我们少一点空想,多一点实干,我们就能获得我们真正需要的互联网。

公开信原文链接:

https://webfoundation.org/2019/03/web-birthday-30/

去中心化解决方案 Solid

去年9月底,Tim 在 Medium 上发表的一篇名为《One Small Step For the Web》的文章中,详细阐述了为什么要推翻自己发明的互联网,以及他的解决方案 Solid:

“我一直认为互联网是大家的,而且我们设法带来的变革已经创造了更好且更连通的世界。但如今,受 Facebook、谷歌等中心化互联网巨头的影响,互联网已然发展成一个不公平和分裂的引擎。我认为互联网行业达到了一个关键的临界点,为让网络变得更好,我们亟需再一次变革。“

Tim 认为,如今数以亿计的互联网用户必须将个人数据「免费卖给」中心化巨头,才能获得互联网便利,这不符合用户的最佳利益,这是一种不公平、不对等的价值交换。

而 Solid 就是一种寻求互联网平衡的解决方案,它将通过一种革命性的方式将对数据的完全控制权还给我们 。

同样,来自 Fast Company 的一则报道称,Tim 正酝酿的这个令人惊讶的计划,可以从根本上改变人类在网络上的生活和工作方式。据了解,Tim 计划创建的初创公司名为 Inrupt,其使命就是以去中心化网络为武器,在全球开发者人群中进行一场声势浩大的网络变革运动,从Facebook、谷歌等已在中心化网络获利的巨头公司手上夺回数据所有权。

在 Solid 平台上,你拍摄的照片、发表的评论、电话本中的联系人、日历中的事件以及来自健康跟踪器等设备的数据,都可以存储在 Solid POD 中(注:POD 是 Personal Online Data 的缩写),你完全拥有数据的所有权,你可以将数据存储在你的家中、公司中、甚至在线服务商,你可以在不中断服务的情况下随时移动你的个人数据。

你的数据将存储在 Solid POD 中,如果你将部分数据权限授权给他人或应用程序,他们就可以读写你的部分数据。你不需要再填写你的所有信息,数据会经过你的授权随时从 Solid POD 调用,保存在不同应用程序的数据也是可以共享的,不需要再进行同步操作。

对于开发者而言,他们无需再获取海量数据,就能构建出一款爆款应用。任何人,随时随地,都可以基于 Solid POD 中的数据创建各式各样的应用程序。

此外,Solid POD 可以证明「数据是你的数据」,无需第三方。因此,网络上不再有“用 X 登录”或“用 Y 登录”,用你自己的 Solid POD 登录即可。

Solid 释放了创造力、解决问题和商业难以置信的机会。它让个人、开发人员和企业能够用全新的方法构思、构建和发现创新、可信及有益的应用程序和服务。

Tim 对这一愿景十分乐观。他表示,这是个人、开发人员和企业都能创建和寻找创新、丰富生命和业务、应用程序和服务的网络,这是我们都能找到可信的服务来存储、保护和管理个人数据信息的网络,这在当今网络上是无法做到的。

“我不需要与 Facebook 和谷歌谈判是否将引入这种完全变革, 从而一夜之间推翻他们的商业模式,我不需要征求他们的同意。”

Tim 的 Solid 世界

Fast Company 记者 Katrina Brooker 透露,他亲眼目睹了 Tim 的 Solid 世界。

“屏幕上有个简单的网页,网页顶部有很多标签:待办事项、日历、聊天记录、地址簿。它很简单,也很简朴,这是 Solid 上第一批应用程序之一。这个基于 Solid 搭建的应用程序允许 Tim 随时随地访问包括日历、音乐、视频、聊天记录等所有数据信息,它看起来就像谷歌 Drive、微软 Outlook、Slack、Spotify 和 WhatsApp 的混搭。”

乍一看,很难看出这个应用程序有什么特殊之处,但对 Tim 来说,这是互联网再一次变革开始的地方。


你再也不用担心「数据被廉价卖卖」了!

参考资料:

1、https://mp.weixin.qq.com/s/yVYx2xomLT0MVR8JO_p7zw

2、https://solid.inrupt.com/how-it-works

3、https://www.fastcompany.com/90243936/exclusive-tim-berners-lee-tells-us-his-radical-new-plan-to-upend-the-world-wide-web

4、https://medium.com/@timberners_lee/one-small-step-for-the-web-87f92217d085

以太坊DApp高薪实战

10周核心学习 | 挑战高薪区块链工程师

推荐阅读:

  • 中国区块链开发者真实现状:半数只懂皮毛; 数据分析师吃香; Java/Python或成为主流开发语言

  • diss一时爽, 打脸啪啪响! "05年互联网不如传真机", 如今区块链也是一种肮脏的...

  • 以太坊经典被攻击之后, 国外大神用矿池让51%攻击者付出代价|干货

  • 近 45 亿元拿下开源服务器 Nginx,F5 买断应用交付未来?

  • 13 岁女学生因两行 JavaScript 代码被捕!

  • 波音737连续坠毁,AI要背锅?

  • 人人之间“不简单”,关系图谱“有一套”

  • 没有一个人,能躲过程序员的诱惑!

好文!点「好看」哟~

30岁的万维网活不长了! 蒂姆·伯纳斯·李要借去中心化亲手杀死它, 你再也不用担心......相关推荐

  1. 万维网之父:蒂姆·伯纳斯·李

    蒂姆·伯纳斯·李 蒂姆·伯纳斯·李(Tim Berners-Lee),男,出生于伦敦,英国计算机科学家,于1989年在CERN(欧洲核子研究中心)工作时发明了万维网(World Wide Web,简写 ...

  2. 《Web实战指南》00:万维网之父:蒂姆·伯纳斯·李

    <Web实战指南> 万维网之父:蒂姆·伯纳斯·李 内容导航: 1.人物简介 2.荣誉 3.视频 4.世界第一网站 1.人物简介 蒂姆·伯纳斯·李(Tim Berners-Lee),男,出生 ...

  3. 博览——万维网的发明者—蒂姆•伯纳斯-李 (一)

    蒂莫西·约翰·伯纳斯-李爵士,(Sir Timothy John Berners-Lee,1955年6月8日-),昵称为蒂姆·伯纳斯-李(Tim Berners-Lee),英国计算机科学家.他是万维网 ...

  4. 计算机科学家蒂姆,“万维网之父”蒂姆·伯纳斯·李的科学家精神

    摘要: 科学家精神不是经典科学哲学研究的问题,但其属于广义的科学哲学研究的范围.由于近年来对科学.技术与社会(STS)这一领域的研究十分活跃,因而探讨科学家精神就有其必要性.本文在总结国内外研究成果的 ...

  5. “万维网之父”发文阐述其下一个网络时代:将数据与应用分离,互联网去中心化正在路上...

    来源:Deep Tech深科技 关注"万维网之父"Tim Berners-Lee 动态的人,一定知道这位业内大神正在投身于下一代互联网的建设--一个去中心化的互联网. 他正在领导其 ...

  6. 万维网之父正投身的“互联网去中心化”事业,目前仍有这几大难题

    来源:DeepTech深科技 本月初,去中心化网络峰会(The Decentralized Web Summit)在美国旧金山举行.与会的不仅有一众互联网名人--"万维网之父"Ti ...

  7. 25岁到30岁的女生还可以长高么? 非药物

    多吃能增高的食物 如果你现在尚未满25岁,那么只要你遵行下面所说的饮食方法,仍然有机会再增高一点. 要想增高,应该多吃蛋白质,尤其是含有中"胺基酸"的食物,如:面粉.小麦胚芽.豆类 ...

  8. 去中心化多链钱包CoinU 30问(你想要的答案都在这里)

  9. 图神经网络综述:方法及应用 | Deep Reading

    整理 | 耿玉霞,浙江大学直博生.研究方向:知识图谱,零样本学习,自然语言处理等. 来源 | 开放知识图谱(公众号id:OpenKG-CN) 责编 | Jane 近日,清华刘知远老师组在 arXiv ...

最新文章

  1. 图像处理和图像识别中常用的CxImage函数
  2. 泛型中? super T和? extends T的区别
  3. linux访问网页元素,Linux_DOM和JAVASCRIPT访问页面上的元素,访问方法:getElementById() - phpStudy...
  4. docker系列之file基本操作
  5. [九]RabbitMQ-客户端源码之Consumer
  6. 快速排序 java导包_排序算法-快速排序(Java实现)
  7. ubuntu升级python_Ubuntu 系统下可以做什么?——拥抱自由和安静
  8. Instagram 使用 Python 的经验
  9. 云集新功能:移动 Web 调试从未变得如此简单
  10. 红帽linux命令符,红帽子Linux_命令全解.doc
  11. 字节、KB、MB、GB 之间的换算关系
  12. vue 两种文档下载方法的实现(后台传递文件流,后台返回文件下载地址)
  13. 观后感|当幸福来敲门 The Pursuit of Happyness
  14. 骑士旅行问题(骑士走棋盘)
  15. 8.6 空间曲面及方程
  16. 用PE安装win11系统
  17. 将 Amazon EC2 到 Amazon S3 的数据传输推向100Gbps线速
  18. Linux运行魔兽世界单机,在linux下架设魔兽世界私服
  19. python 读excel中的sheet_python实现读取excel文件中所有sheet操作示例
  20. gun/linux more 搜索功能

热门文章

  1. 【C++11】 之 std::unique_ptr 详解
  2. pytorch中张量的阶数理解
  3. Linux系统下的目录树结构
  4. java fally是什么意思_fall是什么意思_fall的翻译_音标_读音_用法_例句_爱词霸在线词典...
  5. 关于性能测试(网络)
  6. 求0—7所能组成的奇数个数。
  7. java 声明式编程_声明式编程 - SegmentFault 思否
  8. 【技术贴】全盘文件夹快捷方式 杀毒后快捷方式消失,但文件夹打不开。重装系统后还是快捷方式的解决办法。...
  9. python调用linux命令
  10. python 无人机、飞机轨迹(含姿态角)可视化方法